Liposome脂质体表征

合集下载

脂质体的介绍

脂质体的介绍
•.
– 被动(天然)靶向性:天然靶向性是脂质体静脉给药是的基本特征。是由于脂质 体被巨噬细胞作为体外异物吞噬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征。脂质体的这种特征被广 泛应用于肝肿瘤等的治疗和防止淋巴系统肿瘤等的扩散和转移。
– 隔室靶向性:隔室靶向性指的是脂质体通过不同给药方式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对不 同部位具有靶向性。
– 物理靶向性:在脂质体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作用部位的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改 变而改变脂膜的通透性,引起脂质体选择性释放药物,从而达到靶向给药之目的。 这种物理或化学的因素包括局部pH变化,病变部位温度变化,磁场的变化等。目 前物理靶向脂质体设计最为成功的例子是温度敏感脂质体。
•.
脂质体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虽然具备了许 多优点和特点,但就目前来看,也还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其制备技术给 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对于某 些水溶性药物包封率较低,药物易从脂质 体中渗漏;稳定性差亦是脂质体商品化过 程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冻干方法可能 是延长脂质体的贮存期的有效途径。
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 减低药物毒性 • 脂质体能选择性地分布于某些组织和器官,药物,能使之选择性地 杀伤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或无损害 作用。对脂质体表面性质进行改变,如粒径大小、表面电荷、组织特异 性抗体等,可提高药物对靶区的选择性,从而也降低了毒性,减少了不良 反应。 • 提高药物稳定性 • 将一些不稳定的易氧化的药物制成脂质体之后,由于药物包封在脂质 体中,受到类脂双分子层膜的保护,可以显著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在 进入体内之后,由于脂质体膜的保护,药物可以免受机体酶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降解。
脂质体的定义
磷脂在水溶液中形成脂质体 • 脂质体(英语:Liposome)也称为微脂粒,是一种具有

脂质体综述

脂质体综述

中药脂质体摘要: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一线化疗药物因为其毒性作用及多药耐药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而新型抗癌药物成本高昂、研发周期过长,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因此利用新的剂型如脂质体,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关键词:脂质体、肿瘤、靶向性、化疗脂质体(liposomes)是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以包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主要材料是磷脂和胆固醇。

在给药系统研究领域中,脂质体非常引人瞩目,一是因为所用材料磷脂和胆固醇是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机体内源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无毒无免疫原性;二是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和生物细胞相似,易与细胞发生吸附、融合、脂交换、内吞而被细胞摄取;三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性,比相同粒径的其他类型的纳米粒容易进入病灶组织,如透过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1]。

此外,脂质体表面还很容易进行修饰,如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用对特定组织或细胞有特异结合性的配基进行修饰的主动靶向脂质体,双层脂膜掺入胆酸盐之后形成的柔性脂质体,以及掺入带碱性脂质成分制备的用于基因转染的阳离子脂质体等[2]。

通过选用合适的磷脂成分以及调整磷脂成分、胆固醇的用量比例,还可以制备pH敏感、热敏感的脂质体,利用病变局部pH、温度等的改变而在该处选择性释放药物。

大量试验证据表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减少副作用、具有靶向性、可缓释长效以减少药物剂量、具脂质体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等特点。

中药脂质体的疗效是由脂质体所包裹的中药成分所决定的,目前脂质体主要用于包裹毒性大、不稳定或吸收效果差的中药,中药脂质体在抗癌、抗菌、免疫调节、酶系统疾病治疗、镇静方面以及肝炎治疗中都有所应用[3]。

脂质体具有的独特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其具有如下特点:①靶向性。

脂质体能选择性地分布于人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俗称药物导弹。

脂质体转染

脂质体转染

外源基因进入细胞主要有四种方法:电击法、磷酸钙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和病毒介导法。

电击法是在细胞上短时间暂时性的穿孔让外源质粒进入;磷酸钙法和脂质体法是利用不同的载体物质携带质粒通过直接穿膜或者膜融合的方法使得外源基因进入细胞;病毒法是利用包装了外源基因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使得其进入细胞。

但是由于电击法和磷酸钙法的实验条件控制较严、难度较大;病毒法的前期准备较复杂、而且可能对于细胞有较大影响;所以现在对于很多普通细胞系,一般的瞬时转染方法多采用脂质体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其毒性,因此脂质体与质粒的比例,细胞密度以及转染的时间长短和培养基中血清的含量都是影响转染效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实验摸索的合适转染条件对于效率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1、宿主细胞CHO(贴壁细胞)2、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公司)3、6孔细胞培养版4、无血清培养基OPTI-MEM(GIBICO)5、转染级质粒二、实验步骤invitrogen的LIPOFECTAMINE 2000说明书上列举了24孔、12孔、6孔......板的实验体系,因为需要转染的细胞量大,所以一直采用的是6孔版做的转染。

以下是以6孔板为例说明一下我的体系和方法吧!1、转染前一天,以合适的细胞密度接种到6孔培养板上。

(我的接种密度是3~4*105/ml.)转染时,细胞要达到90~95%的融合。

2、溶液1:240ul 无血清培养基+ 10 ul lipofectamine 2000 per well (总体积250 ul)(温育5min)3、溶液2:X ul 无血清培养基+ 4 ug 质粒per well(总体积250 ul)4、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室温下置20min。

5、与此同时,将6孔板中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冲洗细胞两遍后,加入2ml 无血清培养基。

6、将溶液1与溶液2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孔中,摇动培养板,轻轻混匀。

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杨安平ꎬ顾斯颖ꎬ梁一俊ꎬ杜卓(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ꎬ佛山㊀528000)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乙醇注入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ꎮ方法㊀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以脂质体包封率为考察指标ꎬ运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筛选虾青素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ꎬ并对按优选处方与工艺制备的虾青素脂质体进行表征ꎮ结果㊀虾青素脂质体最佳处方与工艺:脂药比为40 1㊁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0 1㊁水合介质pH值为7.0㊁温度为60ħꎬ平均包封率为(35.28ʃ0.93)%ꎬ平均粒径为143.2nmꎮ结论㊀乙醇注入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工艺简单ꎬ适合于工业化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ꎮ关键词㊀虾青素ꎻ脂质体ꎻ乙醇注入法ꎻ包封率中图分类号㊀R944.9ꎻTQ460.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4-0781(2020)09-1276-05DOI㊀10.3870/j.issn.1004 ̄0781.2020.09.018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staxanthinLiposomeYANGAnpingꎬGUSiyingꎬLIANGYijunꎬDUZhuo(Schoolof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ꎬFoshanUniversityꎬFoshan528000ꎬChina)ABSTRACT㊀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prescriptionandprocessofastaxanthinliposomebyethanolinjectionmethod.㊀Methods㊀Astaxanthinliposomewaspreparedbyethanolinjection.Encapsulationefficiencywastakenasindextoscreentheprescriptionandprocessofastaxanthinliposomebysinglefactortestandorthogonaltest.Thecharacterizationofastaxanthinliposomewasmeasured.㊀Results㊀Theoptimalprescriptionandprocesswereasfollowed:theratiooflipidstoastaxanthinwas40 1ꎻtheratioofphospholipidtocholesterolwas20 1ꎻpHofhydrationmediumwere7.0.Thetemperaturewas60ħ.Averageencapsulationefficiencywas(35.28ʃ0.93)%andmeanparticlesizewasabout143.2nm.㊀Conclusion㊀Theprocessofastaxanthinliposomepreparedbyethanolinjectionmethodissimpleꎬandsuitableforindustrialmanufacture.KEYWORDS㊀AstaxanthinꎻLiposomeꎻEthanolinjectionmethodꎻEncapsulationefficiency㊀㊀虾青素(astaxanthin)为一种具有13个共轭双键的酮式脂溶性类胡萝卜素ꎬ主要存在于藻类㊁酵母㊁甲壳类动物和鱼类表皮中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1 ̄2]ꎬ因结构不稳定㊁水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影响其应用ꎮ有学者通过微囊化[3]㊁纳米乳液化[4]等方法来改善其缺点ꎬ但效果不明显ꎮ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类似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ꎬ药物被脂质体包裹后ꎬ可以提高药物稳定性ꎬ改善水溶性ꎬ增加生物利用度[5 ̄7]ꎮ有学者将番茄红素㊁β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成分通过收稿日期㊀2019-12-19㊀修回日期㊀2020-04-20基金项目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01881)ꎻ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0903129)ꎮ作者简介㊀杨安平(1973-)ꎬ男ꎬ安徽和县人ꎬ副教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ꎮORCID:0000 ̄0001 ̄8570 ̄8515ꎮ电话:0757-82815259ꎬE ̄mail:914559936@qq.comꎮ通信作者㊀杜卓(1977-)ꎬ男ꎬ湖南长沙人ꎬ副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天然药物新型制剂研发ꎮORCID:0000 ̄0001 ̄9978 ̄8739ꎮ电话:0757-82836985ꎬE ̄mail:duzhuo@mail3.sysu.edu.cnꎮ制成脂质体的方法[8 ̄10]来改善其溶解性㊁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ꎮ刘媛等[11 ̄12]使用乳化蒸发 ̄低温固化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用于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ꎬ但制备方法复杂ꎬ难以产业化ꎮ本研究拟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探究其最佳处方与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ꎬ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ꎮ1㊀仪器与材料㊀1.1㊀仪器㊀手掌式医用离心机(江苏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ꎬ型号:XK ̄1200型)ꎬ超声波清洗机(深圳钰洁清洗设备有限公司ꎬ型号:F ̄060)ꎬ电子分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ꎬ型号:JJ124BFꎬd=0.1mg)ꎬ高效液相色谱仪(北京钢臣科技有限公司ꎬUV3000型紫外可见光检测器ꎬ型号:LC3000)ꎬ柱温箱(大连日普利科技仪器有限公司ꎬ型号:RPL ̄D2000)ꎬ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英国马尔文公司ꎬ型号:NANOZS90)ꎮ1.2㊀材料㊀虾青素对照品(上海麦克林有限公司ꎬ含量:96%ꎬ批号:201424)ꎬ胆固醇[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ꎬ批号:B61251]ꎬ大豆磷脂[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ꎬ批号:SY ̄SI ̄180101]ꎬ甲醇(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ꎬ色谱纯)ꎬ纯化水(实验室自制)ꎬ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ꎮ2㊀方法㊀2.1㊀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㊀称取处方量的磷脂㊁胆固醇㊁虾青素溶入10mL乙醇中ꎬ用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水合介质(0.01mol mL-1磷酸盐缓冲液)中ꎬ恒温水浴加热ꎬ并搅拌至乙醇完全蒸发ꎬ超声10minꎬ用孔径0.45μm微孔滤膜滤过ꎬ即得橙红色澄清透明的虾青素脂质体液体ꎬ冰箱4ħ冷藏避光保存ꎮ2.2㊀处方设计与筛选㊀以脂质体包封率为评价指标ꎬ通过单因素实验ꎬ观察脂药比㊁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㊁水合介质pH值㊁水合介质用量㊁温度5个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ꎬ选出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最不明确4个因素㊁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ꎬ优选最佳处方与工艺ꎬ并按最优处方与工艺制备虾青素脂质体5批ꎮ2.3㊀含量测定㊀2.3.1㊀色谱条件㊀参考文献[13]的方法ꎬ色谱柱为Kromasil(250mmˑ4.6mmꎬ5μm)ꎬ流动相为甲醇 ̄水(95 5)ꎬ流速为1.0mL min-1ꎬ柱温30ħꎬ检测波长为475nmꎬ进样量20μLꎮ2.3.2㊀标准曲线的制备㊀精密称取虾青素对照品5mgꎬ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在50mL棕色量瓶中ꎬ得0.1mg mL-1虾青素对照品母液ꎮ精密吸取不同量的虾青素对照品母液ꎬ制成0.001ꎬ0.002ꎬ0.003和0.004mg mL-1的虾青素溶液ꎬ按 2.3.1 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ꎬ以虾青素溶液浓度为横坐标ꎬ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ꎬ得标准曲线方程:Y=228860150X+14761.2(R2=0.999)ꎮ2.3.3㊀包封率的测定㊀参考文献[14]介绍的方法ꎬ吸取制备好虾青素脂质体液体1mLꎬ用甲醇稀释至10mLꎬ按 2.3.1 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ꎬ计算虾青素的浓度(C0)ꎻ吸取制备好虾青素脂质体液体1mLꎬ用甲醇稀释至10mLꎬ超声破乳2minꎬ以10000r min-1离心10min(r=1.8cm)ꎬ取上清液按 2.3.1 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ꎬ计算虾青素的浓度(C1)ꎬ根据下式计算包封率(EE):EE(%)=(C1/C0)ˑ100%ꎮ式中ꎬC1为包封在脂质体中的虾青素质量浓度ꎬC0为脂质体中虾青素的总质量浓度ꎮ2.4㊀最优处方虾青素脂质体的表征检测㊀2.4.1㊀虾青素脂质体形态㊀取最优处方虾青素脂质体加水合介质稀释250倍ꎬ吸取适量样品至碳支持膜的铜网ꎬ滴加2%磷钨酸负染ꎬ晾干ꎬ透射电镜拍摄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虾青素脂质体ꎬ并观察虾青素脂质体的显微形态ꎮ2.4.2㊀虾青素脂质体粒径㊀取最优处方虾青素脂质体加水合介质稀释100倍ꎬ在室温25ħ下ꎬ使用NANOZS90纳米粒度仪测得虾青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ꎮ3㊀结果㊀3.1㊀单因素筛选实验㊀3.1.1㊀脂药比对包封率的影响㊀按 2.1 项的方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其他条件不变ꎬ考察脂药比分别为10 1ꎬ20 1ꎬ30 1ꎬ40 1ꎬ50 1时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ꎮ结果显示ꎬ不同脂药比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11.24%ꎬ14.68%ꎬ18.01%ꎬ19.46%ꎬ19.01%ꎬ结果见图1ꎮ图1㊀脂药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㊀Fig.1㊀Effectoftheratiooflipidstoastaxanthinontheencapsulationefficiencyoftheliposome㊀3.1.2㊀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对包封率的影响㊀按 2.1 项的方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其他条件不变ꎬ考察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分别为25 1ꎬ20 1ꎬ15 1ꎬ10 1ꎬ5 1时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ꎮ结果显示ꎬ不同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14.95%ꎬ15.34%ꎬ20.38%ꎬ18.45%ꎬ18.30%ꎬ结果见图2ꎮ㊀㊀图2㊀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㊀Fig.2㊀Effectoftheratioofphospholipidtocholesterolontheencapsulationefficiencyoftheliposome㊀3.1.3㊀水合介质pH值对包封率的影响㊀按 2.1 项的方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其他条件不变ꎬ考察水合介质pH值分别为6.0ꎬ6.5ꎬ7.0ꎬ7.4ꎬ8.0时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ꎮ结果显示ꎬ不同水合介质pH值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19.42%ꎬ19.86%ꎬ22.26%ꎬ20.87%ꎬ18.44%ꎬ结果见图3ꎮ图3㊀水合介质pH值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㊀Fig.3㊀EffectofpHvalueofhydrationmediumontheencapsulationefficiencyoftheliposome㊀3.1.4㊀水合介质用量对包封率的影响㊀按 2.1 项的方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其他条件不变ꎬ考察水合介质用量分别为10ꎬ20ꎬ30ꎬ40ꎬ50mL时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ꎮ结果显示ꎬ不同水合介质用量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7.12%ꎬ19.13%ꎬ18.10%ꎬ16.56%ꎬ15.10%ꎬ结果见图4ꎮ图4㊀水合介质用量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㊀Fig.4㊀Effectoftheamountofhydrationmediumontheencapsulationefficiencyoftheliposome㊀3.1.5㊀温度对包封率的影响㊀按 2.1 项方法制备虾青素脂质体ꎬ其他条件不变ꎬ考察水浴温度分别为45ꎬ50ꎬ55ꎬ60ꎬ65ħ时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ꎮ结果显示ꎬ不同水合介质温度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15.62%ꎬ19.76%ꎬ22.46%ꎬ22.37%ꎬ15.58%ꎬ结果见图5ꎮ3.2㊀正交实验㊀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ꎬ选择脂药比(A)㊁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B)㊁水合介质pH值(C)㊁温度(D)4个因素ꎬ各选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设计实验ꎬ结果见表1~3ꎮ图5㊀温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㊀Fig.5㊀Effectoftemperatureontheencapsulationefficiencyoftheliposome㊀表1㊀正交实验因素水平㊀Tab.1㊀Levelsandfactorsoforthogonaltest㊀水平脂药比(A)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水合介质pH值(C)温度(D)/ħ130 120 16.550240 115 17.055350 110 17.460表2㊀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㊀Tab.2㊀Designandresultsoforthogonaltest㊀编号脂药比(A)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B)水合介质pH值(C)温度(D)/ħ包封率/%1111125.282122219.293133330.044212335.595223122.846231221.197313220.538321320.939332126.48K124.87027.13322.46724.867K226.54021.02027.12020.337K322.64725.90324.47028.853R3.8936.1134.6538.516表3㊀正交实验方差分析㊀Tab.3㊀Varianceanalysisoforthogonaltest㊀因素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显著性(P)脂药比(A)22.89021.00019.000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62.73322.74119.000>0.05水合介质pH值(C)32.68921.42819.000>0.05温度(D)108.94824.76019.000>0.05误差22.8902由表2直观分析与表3方差分析可知ꎬ极差R的大小顺序为:D(温度)>B(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C(水合介质pH值)>A(脂药比)ꎬ由于因素A的极差与离差平方和最小ꎬ作为误差项ꎬ经过方差分析ꎬ因素A(脂药比)㊁C(水合介质pH值)㊁D(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综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ꎬ确定虾青素脂质体制备处方与工艺为A2B1C2D3ꎬ即脂药比40 1ꎬ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20 1ꎬ水合介质pH值为7.0ꎬ温度为60ħꎮ3.3㊀最佳工艺验证㊀精密称量磷脂80mg㊁胆固醇4mg㊁虾青素2mgꎬ溶入10mL乙醇中ꎬ用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0.01mol mL-1磷酸盐缓冲液20mL中ꎬ60ħ恒温水浴加热ꎬ搅拌至乙醇完全蒸发ꎬ超声10minꎬ用孔径0.45μm微孔滤膜过滤ꎬ即得橙红色澄清透明的虾青素脂质体液体ꎬ重复制备5批次ꎬ并测定脂质体批次包封率分别为33.68%ꎬ35.62%ꎬ35.74%ꎬ34.96%ꎬ36.42%ꎬ平均包封率为(35.28ʃ0.93)%ꎮ3.4㊀最优处方虾青素脂质体的表征检测㊀3.3.1㊀形态观察㊀按最优处方制备虾青素脂质体在1μm的标尺下可观察到许多类球形的物质ꎬ分布均匀ꎬ结果见图6ꎻ放大到200nm的标尺ꎬ可清晰观察到脂质体的形态ꎬ外层包裹内层ꎬ结果见图7ꎮ㊀㊀图6㊀虾青素脂质体透射电镜图(标尺:1μm)㊀Fig.6㊀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imageofastaxanthinliposome(Scale:1μm)㊀㊀㊀图7㊀虾青素脂质体透射电镜图(标尺:200nm)㊀Fig.7㊀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imageofastaxanthinliposome(Scale:200nm)㊀3.3.2㊀粒径检测㊀按最优处方与工艺制备虾青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43.2nmꎬPDI值为0.199ꎬ粒径大小分布呈正态分布ꎬ见图8ꎮ图8㊀虾青素脂质体的粒径分布㊀Fig.8㊀Particlesizedistributionofofastaxanthinliposome4㊀讨论㊀虾青素的化学名称为3ꎬ3' ̄二羟基 ̄4ꎬ4 ̄二酮基 ̄βꎬβ' ̄胡萝卜素ꎬ由位于两侧的羟基和羰基取代的紫罗兰酮环和中间多聚烯链组成ꎬ具有多个共轭双键的萜烯基团化合物ꎬ对光㊁氧㊁温度等因素极易敏感ꎬ容易发生全反式虾青素向9 ̄顺式或13 ̄顺式异构体反应与环氧化㊁羟基化化学降解反应而出现褪色㊁生物活性降低㊁甚至失去生物活性等[15]ꎮ此外ꎬ虾青素不溶于水ꎬ也影响其生物利用度ꎮ为了提高稳定性㊁改善溶解性㊁提高生物利用度ꎬ已有研究将虾青素制成脂溶性制剂㊁包合物㊁微囊㊁纳米制剂等[16]ꎮ脂质体是一种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ꎮ药物被包裹后ꎬ与外界氧㊁光隔离ꎬ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ꎬ同时ꎬ药物制成脂质体后ꎬ脂质体的粒径较小ꎬ特别是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脂质体ꎬ易分散在水中ꎬ对药物起到增溶效果ꎮ因此ꎬ将虾青素制成脂质体ꎬ在稳定性㊁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方面会有效改善ꎮ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乙醇注入法㊁反向蒸发法㊁薄膜分散法㊁超声分散法㊁冷冻干燥法㊁超临界二氧化碳法㊁微乳法㊁薄膜挤压 ̄硫酸铵梯度法㊁薄膜分散 ̄机械振荡法等[17]ꎬ其中乙醇注入法操作简便ꎬ不使用毒性较大的有机试剂ꎬ可用于工业化生产ꎮ本实验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的虾青素制成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43.2nmꎬ虽大于100nmꎬ但在水中也是易均匀分散ꎬ同时通过稳定性实验ꎬ虾青素制成脂质体后在50ħ水浴加热3h的降解率为3.36%ꎬ比游离虾青素在50ħ水浴加热3h的降解率33.82%提高近10倍ꎬ本实验研究制备的虾青素脂质体包封率仅约为35.28%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ꎮ下一步可继续研究ꎬ将虾青素脂质体制成冻干制剂ꎬ解决液态脂质体易发生聚集㊁融合㊁磷脂氧化ꎬ最终导致包裹的药物泄露的稳定性差问题[18]ꎬ增加虾青素脂质体的稳定性ꎬ结合超声制备出粒径更小㊁包封率更大的虾青素脂质体ꎬ推动其市场应用ꎮ参考文献[1]㊀姜燕蓉ꎬ刘锴锴ꎬ齐筱莹ꎬ等.虾青素的生物功效及其运载体系的研究现状[J].食品与发酵工业ꎬ2019ꎬ45(13):250-256.[2]㊀莫镜池ꎬ李晓芬ꎬ熊华斌ꎬ等.虾青素清除ABTS自由基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J].食品工业ꎬ2018ꎬ39(3):94-97.[3]㊀FENGZZꎬLIMYꎬWANGYTꎬetal.Astaxanthinfromphaffiarhodozyma:microencapsulationwithcarboxymethylcellulosesodiumandmicrocrystallinecelluloseandeffectsofmicroencapsulatedastaxanthinonyogurtproperties[J].LWT ̄FoodSciTechnolꎬ2018ꎬ96:152-160. [4]㊀周庆新ꎬ杨鲁ꎬ徐杰ꎬ等.虾青素运载体系设计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包装与食品机械ꎬ2017ꎬ35(4):55-61. [5]㊀徐勇军ꎬ马波ꎬ乔建斌ꎬ等.脂质体结构的影响因素[J].昆明医学院学报ꎬ2012ꎬ33(S1):209-213. [6]㊀孙欣欣ꎬ金楠.脂质体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ꎬ2009ꎬ38(12):20-21ꎬ136.[7]㊀张志勤ꎬ郭珉ꎬ王栋.茶多酚脂质体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2ꎬ14(2):215-217.[8]㊀焦岩ꎬ李大婧ꎬ刘春泉ꎬ等.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氧化稳定性[J].食品科学ꎬ2017ꎬ38(18):259-265.[9]㊀陶姝颖ꎬ明建.虾青素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ꎬ2012ꎬ33(8):110-115. [10]㊀孔祥辉.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率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ꎬ2009:8-12.[11]㊀李福民ꎬ刘媛ꎬ廖金凤ꎬ等.虾青素脂质体对小鼠皮肤紫外线损伤干预机制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8ꎬ49(5):712-715.[12]㊀刘媛.虾青素脂质体对UVB致小鼠皮肤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D].泸州:西南医科大学ꎬ2016:12-13. [13]㊀饶毅ꎬ曾恋情ꎬ魏惠珍ꎬ等.高效液相法测定虾青素的含量[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4ꎬ26(5):79-81. [14]㊀陈春亮ꎬ匡长春ꎬ陈志龙ꎬ等.NGR肽修饰的声敏脂质体制备与表征[J].医药导报ꎬ2020ꎬ39(2):208-211. [15]㊀彭宇ꎬ任晓丽ꎬ陈林ꎬ等.虾青素制剂技术及其对虾青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ꎬ2019ꎬ44(4):115-121.[16]㊀潘丽ꎬ常振刚ꎬ陈娟ꎬ等.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9ꎬ40(6):123-129.[17]㊀侯丽芬ꎬ谷克仁ꎬ吴永辉.不同制剂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6ꎬ37(5):118-124.[18]㊀邓振雪ꎬ张石ꎬ解雨婷ꎬ等.16 ̄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冻干制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医药导报2015ꎬ34(3):365-370.。

【2017年整理】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ADM

【2017年整理】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ADM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

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

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

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

药剂学定义脂质体 (liposome):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磷脂是构成脂质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卵磷脂。

卵磷脂主要来自蛋黄和大豆,制备成本低,性质稳定,属于中性磷脂。

磷脂酰胆碱是形成许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原料。

胆固醇也是脂质体另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是许多天然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本身并不形成膜结构,但是能够以1:1甚至2:1的摩尔比插入磷脂膜中。

加入胆固醇可以改变脂膜的相变温度,从而影响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因此胆固醇具有稳定磷脂双分子膜的作用。

脂质体的分类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o单室脂质体: 药物溶液仅仅被一层类脂双分子层膜包裹。

根据直径大小,单室脂质体又可以分为小单室脂质体和大单室脂质体。

o多室脂质体:又称多层脂质体是药物溶液被几层脂质双分子层所隔开形成的不均匀聚集体。

o多相脂质体:指的是以单室或者多室脂质体为主,包含少量油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剂的多相分散体系。

∙按脂质体性能分类o一般脂质体o特殊性能脂质体:包括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磁性脂质体等∙按脂质体电荷性分类o中性脂质体:脂材为卵磷脂等中性磷脂,表面不带电荷的脂质体。

o负电性脂质体:在脂材中掺入磷脂酰丝氨酸等酸性磷脂,脂膜带负电荷的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s - 浙江大学药学院

脂质体(Liposomes - 浙江大学药学院

脂质体的种类与特点
类型 多室 脂质体 小单室 脂质体 大单室 脂质体 (REV) 优点 缺点 体内动态
包封容积大,包 粒径大,不均匀,稳 静脉给药后易被 封率高,膜的性 定性差;不易包封蛋 网状内皮系统吞 质与细胞膜相似 白、核酸等大分子; 噬 向细胞内的输送困难。 粒径大小、形态 包封率和包封容积小, 静脉给药后可达 均匀 易发生脂质体融合。 到肝实质细胞, 给药后血中的半 衰期较长。 可包封蛋白质、 粒径大小不均匀 核酸等物质,包 封容积大,包封 率高 静脉给药后易被 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体内稳定性 比多室脂质体差。

方法:pH梯度法 制备: 1.以pH为4.0的枸橼酸缓冲液为水相,采用逆相蒸发 法或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 2.用1mol/L的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调节上述空白脂质 体悬液的pH为7.8。使脂质体膜内外形成H+梯度,内 部为酸性( pH4.0),外部为碱性( pH7.8)。 3.将多柔比星用pH7.8的Hepes缓冲液溶解,60 ℃与 空白脂质体悬液孵育10~15min,即得包封率高达90% 以上的载药脂质体。
复乳法


将少量水相与较多量的磷脂油相进行乳化 (第一次),形成W/O乳剂,减压除去部分 有机溶剂(或不除去也可),然后加入较大 的水相进行第二次乳化,形成W/O/W型复 乳,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即得。 复乳法得到的脂质体为非同心多囊结构,更 适合包封水溶性药物,包封率高,并具有缓 释效果。
复乳法制备举例——甲氨蝶呤脂质体
脂质体的研究热点
亲水性侧链具有空间 稳定和长循环作用 磷脂
包封的药物
嫁接的配体具有 主动靶向功能

同时具有主动靶向和立体稳定的脂质体


Fluorescentliposomes(荧光标记脂质体)的合成及介绍

Fluorescentliposomes(荧光标记脂质体)的合成及介绍

Fluorescentliposomes(荧光标记脂质体)的合成及介绍Fluorescentliposomes(荧光标记脂质体)的合成及介绍荧光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物,通过包裹单层脂质体和表面固定荧光团来成像微加工结构中的流动剖面。

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通过聚碳酸酯膜挤压而成。

水核中的羧基荧光素和双分子层中荧光素标记的脂质赋予它们表面和体积荧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荧光强度。

选择脂质体的组成以使脂质体带净负电荷,以使自聚集和与带负电荷的通道玻璃表面的相互作用最小化。

这些脂质体是单分散的、中性浮力的和亲水的,并且在玻璃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吸附。

随着脂质体修饰技术及荧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制备脂质体的原料磷脂或胆固醇上修饰荧光染料,用它示踪脂质体的走向,并综合脂质体内所包染料的荧光情况来分析脂质体载药体系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情况,从而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我们的荧光脂质体可用于研究压力驱动的流动并提供具有出色信噪比的图像。

荧光脂质体也可以针对各种应用进行定制,以提供广泛的表面和体积特性,例如电荷、大小和表面化学。

荧光标记的脂质体,包括常规荧光脂质体、生物素化的荧光脂质体以及Avdinized化的荧光脂质体,另外还提供定制的荧光脂质体(脂类及染料可选)。

用途分类及介绍1.荧光脂质体-用于追踪和检测含有亲脂示踪剂的脂质体含有亲脂示踪剂的负电荷荧光脂质体含有亲脂示踪剂的中性荧光脂质体用于追踪和检测的中性荧光脂质体含有亲脂示踪剂的带正电荷的荧光脂质体基于DOTAP的荧光脂质体用于跟踪和检测基于DOTAP的Fluoroliposome-DBCO用于跟踪和检测基于DOTAP的Fluoroliposome-Azide用于跟踪和检测基于PS的荧光脂质体用于跟踪和检测表面活性脂质体用于活性染料的共轭负电荷荧光脂质体用于活性染料的共轭中性荧光脂质体用于活性染料的共轭用于追踪和检测的中性荧光脂质体-叠氮化物中性Fluorolipos ome?-DBCO用于跟踪和检测带正电荷的荧光脂质体用于活性染料的共轭2.荧光脂质体-用于融合实验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负电荷荧光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DOPC:DOPG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POPC:Chol:POPG脂质体共包封NBD /罗丹明POPE:POPG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DOPC:DOPS 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POPE:POPS:POPC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中性荧光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DOPC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带正电荷的荧光脂质体共包封NB D/罗丹明DOTAP脂质体共包封NBD/罗丹明包封十八烷基罗丹明B的脂质体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的负电荷荧光脂质体POPC:Ch ol: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POPG脂质体DOPC: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DOPG脂质体POPE: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POPG脂质体DOPC: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DOPS脂质体POPE:POPS: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POPC脂质体包封十八烷基罗丹明B的中性荧光脂质体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自猝灭浓度的DOPC脂质体包封十八烷基罗丹明B的带正电荷的荧光脂质体DOTAP脂质体含有十八烷基罗丹明B的自猝灭浓度3.荧光脂质体-用于孔形成实验含有各种大小的葡聚糖-FIT C染料的脂质体含有不同大小的葡聚糖-FITC染料的负电荷荧光脂质体POPE: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POPG脂质体POPC:Ch ol: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POPG脂质体DOPC: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DOPG脂质体POPE:POPS:含有葡聚糖-F ITC染料的POPC脂质体DOPC: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DOPS脂质体含有不同大小的葡聚糖-FITC染料的中性荧光脂质体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DOPC脂质体含有不同大小的葡聚糖-FITC的带正电荷的荧光脂质体含有葡聚糖-FITC染料的DOTAP脂质体4.荧光脂质体-用于巨噬细胞摄取标准荧光控制甘露糖化荧光控制5.?荧光脂质体-表面反应性脂质体胺反应性荧光脂质体生物素化的荧光脂质体羧酸反应荧光脂质体DBCO或叠氮化物反应荧光脂质体(点击化学)叶酸荧光脂质体巯基反应性荧光脂质体?。

脂质体(2h)

脂质体(2h)

一、概述 Introductions
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分吸附 adsorption 、 脂 交 换 lipid exchange 、 内 吞 endocytosis、融合 四个阶段。 、融合fusion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 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 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和 表面电荷等因素影响; 表面电荷等因素影响; 脂交换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膜上脂类发生交换 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膜上脂类发生交换; 脂交换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膜上脂类发生交换; 内吞作用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异物吞噬 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异物吞噬, 内吞作用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异物吞噬,通过内 吞,脂质体能特异地将药物浓集于起作用的细胞 内; 融合指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内 指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内, 融合指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内,然 后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 后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
二、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Materials for preparation of liposomes • 3.正电荷脂质 . • 正电荷脂质均为人工合成产品,目前常用 正电荷脂质均为人工合成产品, 的正电荷脂质有: 的正电荷脂质有: • 硬脂酰胺(stearylamine, SA); 硬脂酰胺( ); • 胆固醇衍生物等。 胆固醇衍生物等。 • 正电荷脂质制备的脂质体在基因的传递系 统中应用非常普遍。 统中应用非常普遍。
三、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Preparation of liposomes
2.逆相蒸发法 .逆相蒸发法Reverse-phase evaporation • 最初由 最初由Szoka提出。一般的制法系将磷脂等膜材溶于 提出。 提出 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 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 水溶液: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1:3-1:6)进行短时超声,直 液(水溶液 有机溶剂 )进行短时超声, 至形成稳定的W/ 型乳剂 减压蒸发有机溶剂, 型乳剂, 至形成稳定的 /O型乳剂,减压蒸发有机溶剂, 形成脂质体。 形成脂质体。 •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一般为大单层脂质体,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一般为大单层脂质体, 常称为REVs。 常称为 。 • 本法特点是包封的药物量大,体积包封率可大于超 本法特点是包封的药物量大, 声波分散法30倍 声波分散法 倍,它适合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及大分 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 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免疫球蛋 碱性磷脂酶、核酸等。 白、碱性磷脂酶、核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晓芳 2016.6.8
背景介绍
脂质体(liposomes)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
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也称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磷酸骨架
亲水的头部
磷脂 脂质体 胆固醇
水溶性分子(胆碱、丝氨酸、季胺盐等)
疏水的尾部 两条脂肪酸链,(10-24个C原子,0-6个双键)
HO
磷脂结构示意图
胆固醇的结构图
2.
在样品传输、进样、TEM观察的过程中始终 保持低温。
对于囊泡类样品的观察,通常使用这种方法。
高压冷冻仪可与超薄切片机及冷冻样品杆配合,进行低温透射电镜观测
外部资源: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同济大学
Sugikawa K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6. Jonas Gustafsson et al.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995
1.脂质体干燥过程中会发生结构变化。 2. 对小颗粒分辨率不高。100nm左右。
常规SEM
AFM
1. 将含有脂质体的样品滴在干净的硅片上面 2. 晾干或者烘干 3. 对其进行喷金处理(增强样品的导电性) 1.把样品稀释为浓度1Wt%左右 2. 样品滴在云母片上 3. 放置待溶剂挥发干后进行测试
1.只能看表面结构,不能区分脂质体和其它纳米颗粒 2.脂质体不导电,需要喷金处理。 只能看表面结构,X,Y轴不灵敏,分辨率低 探针难控制
对被包裹物质提供保护 脂质体可以将油性原料分散在亲油层中,也可以将水性原料包裹在脂质体球心。 而磷脂则可以将有效成分与空气隔离开,使有效成分更长久的保存,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也可以延长涂 抹在皮肤上后的有效时间。
降低配方难度 由于卵磷脂独特的亲油亲水性,脂质体可以随意分散在水中,不增加乳化工作。
优点:专属性,排除其他物质干扰,外部资源多 缺点:分辨率较低,可能无法达到几十纳米级别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分辨率达到分子级别1nm 左右,2014年诺贝尔化 学奖)
Eric Betzig
Stefan W. Hell 2014诺贝尔化学奖
W. E. Moerner
STORM 技术的开创者庄小威
二、对于一些特例。比如低倍的Cyro-TEM或者切片法观测不到脂质体,不 确定是否稳定存在于体系中,可以尝试使用荧光法。该方法对样品纯度没 有要求。如果在共聚焦显微镜不能看到完整的脂质体形状,说明脂质体极 大可能已经被破坏,那么这样的脂质体在体系中发挥不了增溶的作用,已 经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三、如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完整的脂质体形状,可以进一步尝试 高分辨Cryo-TEM 或者超高分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
胆固醇衍生物CDBA和CTBBA
Liu XM, Yang B, etc.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5, 1720(1-2), 28-34. Liu XM, Yang B, etc. Chem Mater, 2005, 17(11), 2792-2795.
脂溶性药物 定位于双分子层脂质膜间 包裹物质 水溶性药物 包裹在水相 两性化合物 定位于水相与膜内部交界磷脂上 不能包裹物质 在水相和有机溶剂中都不溶的物质
不同材料,形成不同结构的脂质体
⑴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
①天然的PC a. 从蛋黄、大豆、牛心脏和脊髓提取 b. 每一种PC具有不同长度、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链 植物性PC的脂肪链具有高度不饱和性 动物性PC的脂肪链大部分是饱和的 ②合成的PC 二棕榈酰胆碱(DPPC)、 二硬脂酰胆碱(DSPC)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
区分不同结构和类型的脂质体
SCIENCE 348 1147-1151 (2015) FEBS Journal 280 (2013) 28–45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
荧光法
胆固醇与脂质体异性结合,对胆固醇进行荧光修 饰,通过confocal 观测荧光脂质体结构 Sung T C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Shi X et al. Polymer Chemistry, 2013
双分子结构:磷脂分子的亲水端呈弯曲的弧形,形似“手杖”,与胆固醇分子的亲水基团 相结合,形成“U”形结构。两个“U”形结构相对排列,则形成双分子结构
卵磷脂与胆固醇在脂质体中的排列形式
胆固醇与磷脂的排列示意图
脂质体形成示意图
Liposomes
脂质体
组成 结构 中心区域 磷脂和胆固醇 双分子层 水相,可容纳亲水性药物
相变温度与脂质体膜稳定性
磷脂含量
Zeta电位 粒度 形貌 包封率
电镜法
Fig 1 脂质体的TEM 测试项目
Fig 2 脂质体的SEM 样品制备 缺点局限性
Fig 3 脂质体的AFM
1. 样品一般需要使用磷钨酸染色(负染) 常规TEM 2. 将样品用稀释到合适的浓度,1Wt%左右 3. 用毛细管滴到铜网上,晾干或烘干 Fig 1 脂质体的TEM
优势 结构生物学的突破性工具
2014 年全球科技十大进展
诺贝尔奖热门
Yigong Shi al. 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angstrom resolution[J]. Science, 2015, 349(6253): 1182-1191.
分辨率达到原子水平 区分不同结构和类型的蛋白质 局限性:外部资源少
磷脂酰乙醇胺(PE) 中性磷脂 磷脂酰胆碱(PC) 鞘磷脂(SM) 磷脂酸(PA) 磷脂酰甘油(PG) 磷脂酰肌醇 (PI) 磷脂酰丝氨酸(PS) 硬脂酰胺(SA) 胆固醇衍生物 大豆甾醇葡萄糖苷(SG) 大豆甾醇SS
脂质体材料
负电荷磷脂 (酸性磷脂)
正电荷脂质
大豆甾醇及其葡萄糖苷 胆固醇(Ch)
脂质体的形貌大小的表征
独创的方法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14): 7526-7533.
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在照相技术和软件分析的图像处理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 进展成为施一公实验室诺奖级工作-剪切体的结构解析的关键性工具
最高分辨率达2.2 Å
在两种介质中溶解性都非常好的物质
单室脂质体
多室脂质体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吸附、脂交换、内吞、融合
在护肤品领域,一般是指用卵磷脂类形成双分子层微囊,把需要被皮肤吸收利用的原料 包裹在其中;将对皮肤有养护作用的原料,用卵磷脂包裹后,有这样几个好处:
提高吸收效率 脂质体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非常接近,提高脂质体的经皮吸收效率。
Conclusion:
结构
Seeing is Believing
形貌
分辨率非常重要
大小
一、假设脂质体加入化妆品体系之后仍然稳定存在,则使用Cryo-TEM或者 切片法检测,这两种方法保留了脂质体的原貌,理论上可以分辨出脂质体 的双层结构。受配方体系中其他添加剂的影响不大,而且对体系纯度要求 不高。
对于复杂样品体系,需要多种表征方法一起反复确认,以保证观测结果的 可靠性。
激光粒度仪DLS
原理:在不同的角度上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得到样品粒度分布
颗粒平均粒径表示方法 • 体积(D4,3) • 表面积(D3,2) • 数量 不同颗粒均值对颗粒分布的 不同特征敏感
体积分布与数量分布之间的转换关系
常规电镜法缺点:1. 样品干燥后失去原貌 2. 分辨率不高,不能区分脂质体和其他纳米颗粒。
Ruan L P, Zhang H Y, Luo H L, et a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2009 Aline F Xavier, Daiana K Deda2,, et al. IJABPT, 2016, 7(2), 303-313
脂质体的水合粒径表征,应根据具体的样品体系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包封率
方法
HPLC法 透析法 微柱离心法
原理
参照磷脂含量测定 利用半透膜分子大小差别,通过及时更换 外相达到分离的目的 利用游离药物与含药脂质体的重力差异进 行分离,计算包封率 利用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子质量和粒径大 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1. 具有荧光的物质,在高浓度时发生“自 淬灭”, 在某一低浓度范围内, 荧光强度又 和浓度成正比。 2. 高浓度包封于脂质体内水相中荧光物质 保持自淬灭无荧光产生, 而未包封在脂质 体外水相中浓度降低荧光重现 3. 通过荧光检测器测定荧光值, 准确测定 最初脂质体包封和未包封的荧光物质浓度 计算得到包封率 当添加顺磁性试剂如铁氢化物时, 外部标 记物的电子自旋谱带会显著加宽;还可以 利用包裹在脂质体内部的标记物与游离标 记物间扩散系数的不同来测定包封率 外相标记的游离药物显示出pH敏感的化 学位移,而内水相标记的药物则没有。根 据游离药物的量和总量计算得到包封率
Micelles
胶束
表面活性剂 单分子层 疏水区,可容纳疏水性药物
单室脂质体
小单室SUV 20-100nm 大单室LUV 100-1000nm
结构和粒径
多室脂质体MLV 1~5μm 洋葱式、管状、球形、椭球形
多囊脂质体MVV 1~5μm 缓释效应和储库效应
洋葱式
管状
球形、椭球形
多囊
Akbarzadeh et al.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3,8:102
低分辨荧光显微镜和超高分辨荧光显微镜图片的对比
优点:突破光学极限的分辨率: 1nm 左右, 具有专属性,可作为通用的方法
局限性:外部资源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