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对联的知识

对联的知识

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浮舟沧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寿比南山立马昆仑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人生自古谁无死纸上得来终觉浅一枝红杏出墙来留取丹心照汗青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初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四、对联的特点: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

否则拗口。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

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

例:明月松间照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闭门推出窗前月清泉石上流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投石冲开水底天3.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五、对联的平仄: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

(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

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六、对联练习题1.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松竹赠绿素雅为佳男添庄重女添俏虽然毫末技艺芝兰送香淡雅最奇夏透风凉冬御寒却是顶上功夫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刻刻催人资惊醒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声声呼汝惜光阴2.指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长春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辞赋登坛方半甲不惑但从今日始上寿期颐庄椿不老功名强壮蚤旬年知天犹得十来年君子福履洪箔思陈五岳同尊唯松峻极甲子重新如山如阜从古称稀尊上寿百年上寿如日中天春秋不老大德大年自今以始乐余年(三)下列对联分别指历史上哪个人物: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生死一知己鬼狐成性格心存燕国潇寒易水古今流存亡两妇人笑骂成文章青山有幸埋忠骨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白铁无辜铸佞臣八年于外平成河海江淮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从谈天宝秋风破屋令我呜呼感慨多(四)给下列对联断句并指出对联中的通假字: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丰收月月月明秋月月明明分外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捷报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船漏漏满锅漏干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灯吹吹灭火吹燃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开关早关关迟听过客过关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水陆洲舟停舟舟行舟不行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看我似我我非我我也非我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对年头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象谁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献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纪晓岚对联精选|1、纪晓岚蒙学时的一幅对子:牛皮拧鞭鞭打牛苇草织席席盖苇2、参加童生试时和举人考官对的两幅对子: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3、风流少年纪晓岚的对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纪晓岚给铁匠的春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给弘一法师的戏谑对联: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你能猜出是哪两个字吗?“秃驴”是也)给理发店的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钱大昕经理发店的对联是: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刘塘给理发店的对联是: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4、翰林纪晓岚的妙联:与乾隆对的联: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寡妇遇鳏夫而欲嫁之吃西瓜皮向东抛看左传书向右翻5、纪晓岚督学福州时的对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秦,笛清怎比萧和(注意联中的人名)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6、当侍读学士时的对联:和乾隆同上“天然居”茶楼时对的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不过后来张琏觉得“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对得太俗,他对出了“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的绝妙下联)寿联一幅:(补乾隆的)八旬老太不是人,南海观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作贼,天宫偷桃献母亲袁枚到纪晓岚故乡,临走时留下一上联:双塔隐隐,七级四面八角后纪晓岚回故乡对出下联: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泰山南天门的对联:门辟九霄昂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与吴文魁对的联:山竹无心,空生几对枝节河藕有眼,不沾半点污泥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难倒了纪晓岚的一上联:夏布糊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后来纪晓岚的妹妹对出:老翁掌勺,勺勺粥余粥供紧妙吧!但此联现代有人又对出:幽香满院,郁郁畹华梅兰芳更妙!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兰芳是艺名)千叟宴上的对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你能猜出是几岁?)连绵。

对联的知识点五点总结

对联的知识点五点总结

对联的知识点五点总结知识点一:对联的来源和发展对联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对联是由文人雅士们在诗词创作中衍生而来。

古代对联的形式是上句横批下句,往往是反义词或者是对仗词。

后来,对联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对联名家。

在明清时期,对联更是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中国对联的黄金时代。

至今,对联在中国文化中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知识点二:对联的形式特点对联的形式非常简单,通常是由两句话组成,上下呼应,相对对仗,需要押韵。

在形式上,对联要求上下对应,下联的字数要与上联相同或者是对称,这样才使得对联更加美观。

在内容上,对联要求上下联要有一定的意思对应和表达出来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性。

同时,对联的押韵要求也非常高,往往需要用典故或者是成语来押韵。

知识点三:对联的艺术价值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

对联在形式上要求相对对仗,内容上要求意思对应,这一点体现了对联的艺术价值。

同时,对联的押韵要求也非常高,这对作者的词汇和语言的运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对联名家,他们的对联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知识点四:对联的传统和现代形式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传统形式的对联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往往是以卷轴形式呈现。

而在现代社会,对联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有很多新形式的对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说网络对联、现代装饰画中的对联等等,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乐趣。

知识点五:对联的传承和保护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目前,对联的传承工作在中国还不够完善,有些传统形式的对联已经逐渐被淡忘。

因此,应该加强对对联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推广对联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

对联的基本知识简介

对联的基本知识简介

对联的基本知识简介
对联(Couplet),又称对子、对句、双行诗,是一种以两句构成的古典诗歌体裁,其
结构为两句对立,内容为表达对一件事物的描写或表达的观点的议论文。

它拥有浓郁的民
族风情,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常在重大祭祀活动,宴席,婚礼场合或家居内部飘扬,镀
金它们敦厚复古的传统文化气息,并因其典雅活泼的美感而留下流芳千古的佳话。

对联最早产生于秦朝,发展为盛极一时,在明清时期便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
文学。

自古以来,在农历春节岁首,人们把对联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前,祈求新年里平吉安康、生意兴隆。

人们的衷心祝愿用对联的文字表达出来,用气势磅礴的文字铭记美好的生
活“好兆头”和新的祝福。

对联的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形式须和内容相互配合,以显示其艺术美感。

对联
通常以韵以做句子之间的联系,因此,勤加练习,深入理解韵和结构,是写出优美的对联
的基础。

此外,用字的眼界也很重要,要选择形神兼备的字眼作代表,以表达出文字的韵味,而且还要考虑到字眼的对应关系,所以,字的艺术表现力也是一项不可低估的技能。

对联写作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平常人也可以学习它,利用它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

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到家家户户,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用平
凡的文字说出生活中的伟大和精彩,用这样文字自我修养自我思考,而且绝不仅限于文字,为多样的中华文化锦上添花。

对联的知识及风俗

对联的知识及风俗

对联的知识及风俗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十条关于“对联的知识及风俗”的内容:1. 对联那可是咱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呀!你知道吗?对联就像一对默契的好搭档,相互呼应,相互衬托。

比如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福和寿不就完美呼应了嘛!难道你不觉得这种对仗特别巧妙?2. 对联的平仄可讲究啦!它就像是音乐的旋律,有高有低,错落有致。

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读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节奏感?这平仄的搭配,难道不令人惊叹?3. 对联的创作要有意境,就好比画画一样,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你能想象出那美妙的场景吗?4. 对联的种类繁多,有春联、喜联、寿联等等。

春联就像是新春的使者,给家门披上喜庆的外衣。

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贴上,过年的氛围是不是瞬间拉满?难道你不想在过年时贴上这样的春联?5. 写对联可不能随便凑字,得精心构思。

这就跟盖房子一样,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

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构思得多精妙啊!你难道不佩服作者的才华?6. 对联的语言要精炼,简洁中蕴含深意。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击人心。

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短短几个字,却包含着无尽的哲理。

你是不是也被这种简洁的力量所打动?7. 对联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根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少不了它。

结婚时的喜联,就像甜蜜的誓言。

比如“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这不就是对新人美好的祝福吗?你觉得这样的喜联浪漫不?8. 对联的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这是基本的规则哟!就像天平的两端,必须保持平衡。

比如“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两边字数一样,多整齐!难道你不觉得这样才美观?9. 对联的用词要精准,一个字都不能马虎。

这就跟射箭一样,必须瞄准目标。

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用词多准确!你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吗?10. 对联还有嵌字联,把特定的字巧妙地嵌入其中。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②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

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

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对联的108个知识点

对联的108个知识点

对联应掌握的108个知识点第一部分:〖综合〗1、【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2、【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律体文学形式出现的高峰期而论,“清联”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并驾齐驱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3、【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4、【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5、【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6、【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7、【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8、【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9、【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10、【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11、【全联】整幅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12、【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横批”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横批”之“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13、【对联的书写与张贴】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而左书写,下联要由左而右书写上端要平齐,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門”字形而在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此时左右,应以面对对联的人的左右来确定)14、【绝对】又称为片玉对联中所谓的“绝对”一般有两重意思:一、指对联的技巧、用词之高妙达到空前绝后,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令人叹绝二、因联句奇巧、新颖、难度大而长时间无人对出的出句,常被称为绝对或片玉如:明月照窗纱,个个孔明逐个亮(谐音镶嵌复姓人名:诸葛亮,字孔明)15、【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片玉”之联对上16、【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少于七字的联语17、【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在七至二十之间的联语18、【长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各达二十字以上的联语19、【句脚】在多句组成的对联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之为句脚,在单句联中,句脚即是联脚20、【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21、【通用联】适用于较大的范围的对联,叫通用联如春联、励志联等22、【专用联】仅用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对象的对联如: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此联仅适用于酒馆23、【胜迹联】为名胜古迹题写的楹联胜迹联包括山水风光联、园林古迹联、祠庙墓陵联和寺院道观联如:千峰拨地,万笏朝天24、【婚联】为婚嫁喜事所作的楹联,又称喜联如: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25、【寿联】为他人(或自己)祝贺寿辰而作的楹联旧时习惯,人到而立之年(年满30)方可称寿,因此寿联主要用于30岁以上的人如:南山欣作寿,北海喜开樽26、【挽联】也叫哀挽联,是在治丧祭祀时悼念死者的,故民间也称丧联如:绿水青山谁做主,落花啼鸟总伤神27、【题赠联】在社会交际应酬中用于题赠酬答的对联叫题赠联题赠联分两种,一是赠人,一是自题如: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28、【行业联】专门用于各行各业的楹联称作行业联如: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29、【游戏联】以知识性、趣味性体现文字游戏的对联如: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30、【节日联】在节日期间书写、悬挂的对联如:春至芳菲入画图,化机活泼悟鱼鸢31、【春联】也叫“春贴”,它是对联家族中出现最早、最为普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类五代时,蜀后主孟昶(音“厂”)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确凿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初,相传有一种叫“年”的鬼害怕红色,人们为驱邪害,采用红纸明代时,“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例:春回大地,福满人间32、【网络对联】就是以传统对联知识为依托,以现代虚拟网络工具为交流手段的对联第二部分:〖格律〗A、〖基本要素〗33、【对联的格律】是指对联的实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格式和规律。

对联全部知识点总结

对联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对联的历史来源和发展对联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当时以四句诗的形式作对联,又称“四岳贺门”或“四岳庆门”。

后来,随着唐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对联逐渐演变成了以对仗押韵的形式定型。

明清时期,对联在民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二、对联的结构特点1. 对仗:对联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对仗,也是其独特之处。

对仗即为前后句之间的词语要相呼应、相互呼应。

2. 押韵:对联的第二个特征是押韵,即对联中的句子末尾一定要形成韵脚。

3. 形式简洁:对联的形式要求简洁明了,一般以四个字或七个字为主,少量可用六个字。

4. 含义深刻:对联的另一个特点是蕴含深刻的哲理或情感,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三、对联的分类对联根据其结构和意义可分为很多种类,如:1. 顶联和联:一般对联由两联组成,上联叫“顶联”,下联叫“联子”。

2. 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根据对联的字数可分为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

3. 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根据对联的音韵特点可分为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

4. 主题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可分为吉祥对联、励志对联、爱情对联等。

5. 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形式和抽象意义可分为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

四、对联的应用领域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如:1. 庆祝活动:对联作为一种吉祥之语,常常出现在庆祝活动中,如婚礼、生日、节日等。

2. 装饰艺术:对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常出现在门楣、廊柱、屏风等处。

3. 文学作品: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

4. 文化活动:对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如对联比赛、对联展览等。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对联的艺术鉴赏要点包括:1. 对仗:对联的对仗要求前后句之间的字句要相呼应、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对称美。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特点第一节对联的称谓凡事物都有名称。

对联更有它自己独特的称谓;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后以多贴在互相对称的柱子上,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楹帖又分春帖、婚帖、喜帖等。

它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像人的肾脏那样叫一副、两副等,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

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

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

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

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

至于贴定的对联,如北京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也应同样称谓,即“辽海吞边月”为上联、出句……“长城锁乱山”为下联、对句……。

我们对别人的出句或写作对联都可以叫做“对对”,因为都得先出上联然后对以下联;当然也可以先出下联,再对上联。

第二节对联的作用从上节可见对联为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广泛应用。

对联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宽广的: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

对联之所以这样广泛使用:一、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基本知识。 玉笥山翁:从诗联来说,联是诗的基础,那我们从最基础入手。 一、 对与联: 对联即要成对,又要相联,合称对联。对:有成对立和成对应两层含义。 联:指上下联之间紧密照应,意思相通,相互关联。 如果你上下联音韵各行其是,则难成对,如果你上下联各说各的事,则形成隔,也不能算对联。

二、 对联的基本要求: 对联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字数相等、词组相同、词性一致、句法相通、平仄相调、音韵成对和位置固定是对联的七个基本要求。

1、 字数相等: 也许大家学过机械识图,有一个概念就是机械图中,要求“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也就是说,从不同侧面看同一事物,其物总是一个几何效果,对联也就是追求这种效果上下联的对称要求,不能你高我低,先高平齐了再说。

2、 词组相同: 词组相同:即上下联各同一位置的词组分别是几个字应相同;每个词组在句中形成固定的顿读,构成单音步、双音步和多音步(多音步通常是成语)。 如:“史君子花 ,朝白午红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上联首起用了一个三字词组“史君子”,下联首起就得用三字词组“虞美人”来对;其后“花”、“草”各为单字;再其后都是双字词组了。 史君子花 如果你对“霜菊如血”则在结构上就不相衬了。

3、 词性一致: 词性一致:指上下联各位置用字的词性必须一致,即动对动,名对名,形容对形容等。如“江南日暖难存雪==塞北风高不住楼”上联地名江南+物名日+形容词暖+形容词难+动词存+物名雪,下联也是地名塞北+物名风+形容词高+形容词不+动词住+物名楼。这是典型的工对。

4、句法相通: 句法相通:指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相同,主谓宾定状补位置一致。如“十八年前未谋面==二三更后便知心”,这联中隐去了主语我们,从语法结构上分析:上联成隐主语+双状语+宾语结构,同样,下联也是隐主语+双状语+宾语结构。

5、平仄相调: 指上或下联中,字音平仄有规律性地转换,使其音韵和谐,错落起伏,形成协调。这是学联开始时的关键 ,平仄相调,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联句(不论是上下联)的平仄相调 ,这一点最简要的要求就是“替”,为了使语句抑扬顿挫,要求一句话中,每一次顿读,都要有平仄交替,而通常的习俗 ,每两字可停顿一次,这就形成了二四六字要替,但联语不同诗,有可能不会两字一顿读,如刚才提举的“史君子花 ,朝白午红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这时,一个顿读的终了一字,即上下联的第三字,就成了平仄相替的拐点。

6、音韵成对: 指上下联间同一位置用字的声调应该平仄相对。当然,单音步的是每字相对,双音步的以第二字相对为主,多音步的以末字相对为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平平平仄平平仄”对“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一三字不相对。

7、位置固定: 位置固定:指上下联位置不能相互换位,上联只能是上联,下联也只能是下联,最简单的区分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三、对联的上下联关系 对联上下联之间,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上下联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内容上必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在联室及群与朋友们对联时,却发现不少联者在这一方面注意不多,导致上下联形不成统一的联境,读来索然无味,我想,对联上下联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并连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假设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等等。

1、 并连关系: 指上下联就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层面或同一活动的两个不同时间来叙述。如在《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贾府姐妹们以雪为题之所有联,都是就雪的不同物性或不同人事对雪的不同感受来叙说的。其中不少是并连关系。试看:香菱出联“入泥怜洁白”,探春对“匝地惜琼瑶”。这联中在情景上都是说雪从天落地时的形态,是典型的并列关系。从天落地时,有两个意象:一是洁白如玉二是清净如琼,又如宝琴出联“烹茶冰渐沸”湘云对说“ 煮酒叶难烧”这联则从雪的用途特性上连接。这种关系的联,往往说的是同物同事或同人等,运用恰当,自是最高境界,但运用不好,易有合掌之嫌。

2、 递进关系: 指上联叙说某一事物某时某刻的状态或人物动作,下联则进一步说同一事物更深层次的状态或人物更进一步的动作。如有一古联说新婚夫妇进洞房时,新郎出联“十八年来未谋面”,新娘对说“二三更后便知心”,这联从人类婚姻发展变化的规律上,从不识到相亲相爱的渐进过程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述。又如“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则是从时间上对花影这一事物的递进说明。

3、 条件假设关系: 这种联往往上联给出条件,下联对出结果;或上联假设某种状态的存在,下联说出该状态的后果。这种联常用“若…便”等词连接,如“借得金屋秘,藏来二奶娇”这一戏联上联是一假定条件,下联是这一条件下的结果。

4、 转折关系: 上联说人或事的某种特性或状态,下联说其相反的特性或状态。联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上联说园内景至的一种不存在的不良状态,下联转说一种存在的美好状态。

5、 因果关系: 上联说出事物的原因,下联对出事物的结果;或上联说出目的,下联说措施和行动,如联语“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上联说的心胸阔大是下联文章奇妙的条件,上联是原因,下联是结果。

6、 选择关系: 指上下联中半联有选择地突出某种事或人,而另半联则中性或贬性地说某事或某人。如联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上联说的是坚贞不屈,慷慨就死的英雄人物,下联对比说委曲求生,圆滑处世的小人,一玉一瓦,褒贬分明。

然,就对联意境而言,还有许多相关联而并不是同类事物的联语,不在上述关系之例,如反衬、比兴等等,以后有时间再与大家讨论。

《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大纲 点击次数:291 更新时间:2011-4-20 9:09:45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夹具、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高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 基本文化程度 专科 1.6培训期限要求 1.6.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报考条件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并取得毕业(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2.基本要求 (一) 职业道德 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 (3)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 (4)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6)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保证质量。 (7)重视安全、环保,坚持文明生产。 (二) 基础知识 2.1 钳工基本知识 (1)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测量、划线、錾削、锉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等钳工操作基本知识。 2.2 汽车常用材料 (1)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 (2)燃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 (3)润滑油(脂)的牌号、性能及应用。 (4)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牌号、性能及应用。 (5)汽车轮胎的规格、分类、组成及应用。 (6)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 (7)螺纹的种类与代号。 2.3 机械识图 (1)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 (2)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 (3)识读简单的零件图。 2.4 电工基本知识 (1)电路。 (2)电磁感应。 (3)正弦交流电基础知识。 (4)电功与电功率基础知识。 (5)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6)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2.5 液压传动 (1)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2)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2.6 汽车维修机具的性能和使用 (1)举升器。 (2)机械拆卸、安装工具。 2.7 汽车构造 (1)汽车的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3)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5)配成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6)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 (7)冷却系的功用和组成。 (8)润滑系的功用和组成。 (9)传动系的功用和组成。 (10)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11)转向系的功用和组成。 (12)制动系的功用和组成。 (13)车身的结构与作用。 2.8 汽车电气设备与电子控制装置 (1)蓄电池的功用。 (2)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的功用与组成。 (3)启动机的功用与组成。 (4)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5)汽车电器辅助装置的功用。 (6)晶体管与晶体管电路的基础知识。 (7)汽车常用传感器和基础知识。 (8)车用电控单元的基本知识。 (9)执行元件的基本知识。 2.9 汽车新技术 (1)电控悬挂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2)电控柴油机控制电路和故障分析; (3)环保汽车(LPG、CNG)常见故障分析; (4)电控发动机控制方式; (5)最新出现的汽车技术。 2.10 安全生产知识 (1)钳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汽车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11质量管理知识 (1)质量管理的性质与特点。 (2)质量管理的法规与方法。 2.12环境保护知识 (1)汽车排放法规。 (2)汽车修理环保知识。 2.13法律法规知识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劳动法常识。 3.各等级要求:本职业分为5个等级,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技能要求。

3﹒1 初级技能知识与操作: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汽 车 维 护 作 业

(一)一级维护作业 1.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会使用扭矩扳手 2.按车型要求完成润滑和补给作业 3.按车型要求完成紧固作业 4.按车型规定完成机油、空气和燃油滤清器维护作业 汽车一级维护作业项目及技术要求

(二)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 能按车型、技术要求使用仪器进行检验与技术评定,确定维护作业中的小修项目 1.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汽车二级维护前的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一、 作 业 前 (三)二级维护作业 能按车型要求及检验结果成调整气门间隙、调整怠速、调整点火正时、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作业,能检查和调整汽车前轮前束、调整车汽车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及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