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色

合集下载

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论文

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论文

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这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色彩,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五彩缤纷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条件,将学生日常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引入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课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

在课堂上举出了很多例子,有的还把找到的圆形物体带到了课堂上,有手表、易拉罐、硬币、玩具车的车轮。

学生还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比较多。

我便问:“你们猜猜看,为什么许多东西要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想出许多理由:“圆形的东西便于滚动。

”“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

”“人们喜欢圆形,它看起来很美。

”“我觉得我们家的圆桌就比方桌好看。

”“为什么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呢?”于是,我和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流淌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喜悦之情。

二、关注已有经验,活化数学文本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

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瞄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系点。

作为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房间的大小,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蛋糕、水果等实物进行分数的切割和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引言数学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更是数学学习的起点。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教师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蛋糕、水果等)进行分数的切割和比较。

2.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测量、计算、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并计算出面积。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

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
维普资讯
课改纵横


些 ” “ 多 ” 说 一 说 吗 … … 和 很 来
经 “ 还数学课堂“ 生活本色” “ 的 大 小课学较习之 前 识学 生 已, 有 了 一多 一有关、多一些”、 数 本 节 比 ” 知 ,基 础 但 由 于 “ 些 些 少 少 、 等
《 数学 课程标 准》 出“ 学生 已有的生 活经验 出 提 从
发 ,让 学 生 亲 身 经 历 将 实 际 问 题 抽 象 成 数 学 模 型 并 进 行解释与应用” 主动 、 。“ 探究 、 合作” 是对数学学 习方式 的创新与革命 , 创新的教育离不开生活。 而 生活情境 。 激发求知欲 望 低 年 级 学 生 对 数 学 学 习 的 热情 与 积 极 性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他 们 对 学 习材 料 的 感 受 与兴 趣 。教 学 中 我 从 学 生 的 现 实 生 活 出 发 , 设 富 有 “ 活 味 ” “ 话 创 生 和 童 味 ” 的 情 境 ,让 学 生 根 据 各 自的 生 活 经 验 亲 身体 验 数 学 , 效 地 激 发 了学 生 的 求 知 欲 , 动 起 了他 们学 习 数 有 调 学的积极性。 例如 , 教学 “ 一数 ”“ 一 比” , 分别 选择 在 数 、比 时 我 了 学 生 最 喜 欢 的 儿 童 乐 园和 最 熟 悉 的 家 里 的 客 厅 、 厨 房 为 场 景 ;上 下 、 后 、 右 ” 选 择 教 室 的 一 部 分 ; “ 前 左 则 在 “ 分一 分 ” 中让 学 生 整 理 文 具 盒 和 书 包 … … , 些 都 是 学 这 生 每 天都 能 看 到 或 要 做 的 事 情 , 们 都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息 它 息相关。 二 、 活 生 活 经 验 。 进 有效 学 习 激 促 有 效 的 数 学 学 习活 动 应 该 建 立 在 学 生 已有 的 生 活 经 验 基 础 之 上 。激 活 学 生 已有 的 生 活 经 验 对 于有 效 地 学 习数 学 知 识 有 很 大 的 促 进 作用 。 让我们 来看 “ 一些 、 一些 、 得 多 、 的多” 多 少 多 少 一 课的教学片断 : 师 : 天老师请 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来 为大家上课 , 今 他们比起来 , 高谁矮? 谁 生: B 。 A比 高 师 : B 多少? A比 高 生 1A B 小 半 个 头 。 :比 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候学习数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如何让数学变得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真实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实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化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好。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可以使孩子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关联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是实用的,具有现实意义。

在教学时可以引入购物、银行、游戏等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进行数学计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体验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游戏和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探索数学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也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3.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种重要且有意义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和实际。

通过举例说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可以看到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

未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同时对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展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应用、效果、设计活动、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易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实用性,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通过生活化的例子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让数学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让数学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让数学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数学课堂上,更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该如何让数学走向生活,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呢?第一,注重数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用途。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测量跑道的长度,让他们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计算出教室的面积,让他们了解到面积的概念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减少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第二,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来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学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玩数学板游戏、数学竞赛和数学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数学测量,比如用尺子测量教室的桌子、书柜等的长度,用称重秤称量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重量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题目,解决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

通过做数学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问题,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寻根——追寻数学的生活本色

寻根——追寻数学的生活本色
生 在购 物 中学 习数 学 ,使 他们 在 亲 身 经 历 中 感 悟 所 获 得 的数 学 知 识 ,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性 , 养 了 学 充 培 生 应 用 数学 的意 识 , 强 了 教 学 的实 效 性 。 增
操 作 中 , “ ” “ 升 ” 两个 比 较 抽 象 的 容 量 单 位 , 把 升 和 毫 这
综 合平 台 - 教学一得
数 学 ,是 对 客 观 世 界 数 量 关 系 和 空 间关 系 的 一 种 抽 象 , 深 深地 扎根 在生 活之 中 。 所 以 , 师 应 该 将 学 它 教 生 的 生 活 与数 学 学 习 结 合 起 来 , 数 学 内 容 变 的 具 体 、 使
生 动 、 观 , 学 生 从 中 有 所 感 悟 , 现 数 学 的 作 用 与 直 让 发
( 编 责 蓝 天)
—]啜睁啊啊 —
。/ 么/
个 容 量 单 位 。在 学 习 毫升 时 , 注 意 与 1 的 容器 比较 再 升
容 量 的 大 小 , 寻 找 以 毫 升 作 单 位 的 容 器 , 上 节 课 中 并 与 的 容 器进 行 大 小 的 比 较 。这 样 , 一 次 次 的 比较 和 实 践 在
师 : 当家之 前 , 得 做 些 什 么 ? 在 你 生 : 要 想好 到 超 市 买些 什 么 。 我 生 : 了解 所要 买 的 东 西的 价格 。 师 : 学 们 考 虑得 真 周 全 , 在 请 大 家 自 选 购 两 同 现 行 样 商品 。 出示价 格 表 ) ( 想一 想 , 最 想 买什 么 ? 一 算 , 你 算 买过之后还 剩 多少钱?你是 怎样算好这笔账 的? 在 这个 案例 中 ,教 师 以 学 生 熟 悉 的 生 活 情 境 为 背 景 , 出 一 系 列 的 购 物 问 题 , 实 际 问 题 数 学 化 , 学 提 将 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色
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时,学生之所以感到困难很大,原因是无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个数学模型,并不能
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

因此,当我们学习了一个定量或一个概念等新数学知识时,
可以有意识设计一定数量的将数学知识直接应用的问题,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间“搭桥”,
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更具体、生动、直观,以达到理解和应用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教学统计时,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创设了为蛋糕店老板出谋策划的情境,
让学生事先把统计的自己班同学生日的推荐表制成统计图,学生较感兴趣,积极性高。

接着又让学生着手统计考过的单元数学成绩,由于这样的题材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
马上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去,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其中,第一环节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
况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我班同学生日的季度。

学生们兴致提高,纷纷画了起来,结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统计一下,同学们自己画的统计图有六、七种,有横的,有柱形的,也有条形的……答案
真是丰富多彩!看着同学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很激动,为自己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想方设
法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主力、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而感到庆幸。

这样的教学,学生真正地感
受到教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计
在生活中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以及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强调在数学中“加强应用”,是指在教学中注意表现数学概念在客观世界中被提炼及被应
用的过程。

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理解概念、原理的实际意义,着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学生理解数学,逐步发展到独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过程,也是
当前数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
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

将数学与生活、学生、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同的学生由于其数学现实经验、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
知识作出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出数学学习上鲜明的个性差异。

因此应充分考
虑数学的这种差异,让他们有可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来获取得个性的发展。

“探究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美丽的对称
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
知欲,从而起到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接着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将军饮马”的问题,正当学生感到莫名其妙时,我慢
慢道出原委:传说,亚历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名叫海伦。

一天一位罗马将
军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如图1,军官A出发先到河边C处饮马,然后再去河岸同侧的B地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

从此,这个“将军饮马”的
问题被广泛流传,这个问题的解法并不难,据说海伦稍微思索就解决了它,现在,你能说说
海伦是如何解的吗?正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又提供了一个语文知识:唐朝诗人李维的诗《从
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交河”。

诗中其实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
题:诗中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脚下的A点出发,驰向交河旁的C点饮马,饮马后再到B点宿营,试问怎样走,才能使走的路程最短这就是中国的“将军饮马”题,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的探究。

通过诗、讲故事提供鲜活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把知识活现给学生,不但解决了数学问题,还链接了数学在其他学科的运用,使学生快活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快乐。

又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一节时,恰逢学校要举行第二十二界运动会,我抓住机会,提出问题,学校文艺晚会有5个音乐节目、3个舞蹈节目和2个曲艺节目的演出顺序,要求两个舞蹈节目不连排,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是多少?并由此引导学生利用插空法来解决不相邻的排列问题。

“数学即生活”,意思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用贴切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使学生不致感到数学抽象且无味,甚至使他们对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通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决策者、创造者”。

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对教材进行审视、反思与再创造,这是时代赋予一线数学教师的职责。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力求使数学课堂不再“涛声依旧”;力求贴近新课标的精神,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中学数学的新型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