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德近代政治制度比较

英美法德近代政治制度比较

英美法德近代政治制度比较:

项目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政体君主立宪制(议

会制)民主共和制(总

统制)

民主共和制(议

会制)

君主立宪制(二

元制)

元首产生方式世袭制任期制世袭制任期制

国家元首的职能元首:国王

职能:处于统而

不治状态,扮演

象征性角色,是

国家象征。元首:总统

职能:拥有最高

行政权,可以否

决国会的法律,

任命官员及联邦

法官。是军队最

高统帅,政府首

脑。对宪法负责。

元首:总统

职能:拥有行政

权,是军队最高

统帅。与参众两

院共同拥有立法

创议权,有权经

参议院同意解散

众议院。

元首:帝国皇帝

职能:有权任命

首相,官员。有

权解散召集联邦

议会与帝国议

会。有权签署与

公布法律。有军

权。

内阁(政府)由下议院多数党

领袖(首相)任

命组建产生。首

相与内阁对议会

负责,拥有行政

权。首相拥有立

法创议权、行政

权,是最高决策

者、领导者内阁由总统任

命,对总统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

任命。总统与内

阁掌握军政大

权。总统的命令

经由各部部长副

署。

首相由皇帝任

命,主持帝国政

府,对皇帝负责

议会(国会)主权至上,是国

家权力中心,拥

有立法权。由参众议会组

成,拥有立法权,

掌握联邦财务。

与总统相互牵

制。

拥有立法权由联邦议会与帝

国议会组成。拥

有立法权及批准

政府预算。

英美法德近代政治制度相同点:

(1)核心是代议制民主

(2)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政体

(3)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4)三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5)时间等候在工业革命时

(6)政体确立方式都是通过颁布法律确定

(7)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

(8)议会制度(英国创立议会制度与两党制度)(9)都是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与完善

(10)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上

英美政治体制的比较

Contrasts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s We have learned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majo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is semester. Now I will take something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s. Similarities The first western capitalist political systems created by British are praised as the source and model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Britain ,U.S.A. has formed the most perfect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countries. So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s. 1. Head of State Both the U.S. and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s have a head of state . The president is the official head of state in the US. The president is indirectly elected by the people through the Electoral College to a four-year term.

法德政治制度比较

法德政治制度比较 [内容摘要]:当今的德国是欧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法国也在欧洲经济增长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两国都属于共和制政体,但法国是半总统共和制,德国是议会共和制,两者的国体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两国政治制度从本国国情出发各有侧重,又可以互相借鉴,为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共和政体宪法政治制度选举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下面就法德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进行比较: 一、国体与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政体与国体是相适应的。 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国家组织和基本制度纷繁多样,千差万别。西方大国不是实行总统制,就是实行议会制,像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独此一家。应当看到,历史上曾出现过德国魏玛共和国半总统制,目前西方某些小国如芬兰等也实行半总统制,但这些国家的半总统制同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有所不同。总之,第五共和国政体在西方国家中确实别具一格。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创始人戴高乐对第五共和国政体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断然地拒绝某些人提出建立美国式总统制和英国式议会制的主张,选择了半总统半议会制,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基本构架都做了具体的指导。 自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改革证明,法国政体能够发挥自身的调节机制,对政体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调节,应付各方的挑战,暂时克服危机,使当代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较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德国在二战后根据雅尔塔会议决议和《波茨坦协定》,德国作为战败国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四个战胜国分区占领。但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东西方集团对立的加剧,1949年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德意志国家。联邦德国于1949年颁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其为实行议会民主制的联邦共和国,并于1954年通过《巴黎协定》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真正的主权国家。 1990年,随着冷战趋于缓和以及苏东发生剧变,两个德国在分裂了40多年后走向了统一,民主德国整个加入联邦德国,以《基本法》为统一德国的根本大法,实行统一的货币,沿用原联邦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二、行政制度 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机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利主体的关系形式。 法国总统的职务始见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共和国,实行的是共和政体下的总统制。第三和第四共和国也设置总统,却是议会制。作为政府行政“拱顶石”的第五共和国总统,与第二、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总统有所不同。

英美政治法律制度的比较

英美政治法律制度的比较 工业革命的浪潮使得全世界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那时的英国作为产业革命的最大收益者之一,毫无悬念的成为了领导世界的霸主。而随着一战、二战的结束,人类在受到极大的创伤的同时,英国也丢失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当然,即使是现在,任何人都无法忽视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世界的影响力。无数的杰出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法律学者在英国诞生,引领了几个世纪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仅仅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美国给世界政治法律制度史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思想领域的革命,更是一场实践领域的革命。无论是她对三权分立理论的实践,还是她对人权内涵的扩大等问题的探讨,都成为近现代各国纷纷称赞、学习与效仿的对象。除去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谈,她在政治法律制度上的世界影响力,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超越的。 政治制度(Political Regime)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般是指与本国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利机构和基本制度。法律所指的是一个国家用来规范国家各方管理的一个政策,在法律制度里,包含很多的法规和政策。广义的法律制度则是指在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体现社会制度的各种法律制度.它调整了多少社会关系就包含有多少种具体的法律制度如政治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家庭法律制度、文化法律制度及狭义的法律制度等。 我国现如今正处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学习并借鉴英美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来补充和完善本国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能够加深对政治文明的理解,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于借鉴。本着此精神,本文拟就英美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作一比较。 一、英美宪法之比较 宪法自问世以来,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的地位,它是诸法中最具权威性的社会规范。宪法及其实施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近现代宪法史上,许多的关于宪法制度最为基本的问题是在不断地宪法实践中才逐步找到答案,英美两国作为宪法制度的集大成之国,在许多问题上也存在者分歧。 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不成文法(Unwritten Law)是指非经国家立法机关以特定程序制定的,亦不以条文化形式展示法律内容的,却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法律形式。它包括习惯法(Common Law)和判例法(Case Law)两种形式。不成文法主要不仅指判例,还包括惯例。成文法是“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不成文法在法学上称为法的间接渊源。一些法学著作中也称为“非制定法”,其主要特点是未经立法程序,而非无文字记载。 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法系,是以不成文法为特征的法系,但是在宪法采用何种形式时,英美两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 殖民地时代的美国对于英国法律的批判的焦点之一就是不成文法形式本身的弊病,因而当时美国许多的法律学家都倾向于采用成文法的形式制定一部稳定的、较为明确的宪法,以弥补不成文法本身的缺陷会给宪法制度带来的隐患,以确保宪法对人权的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限制,经过无数的美国宪法制度的开拓者们的争论和衡量,最终近现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诞生了。

英法德政治制度比较

摘要:现在的议会脱胎于中古封建时期的等级会议(Estates-General,Etat-generaux)。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议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反映。本文从英法议会制度的起源、发展、职能等方面对英国和法国的议会制度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议会制度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人大制度的启迪。 关键词:议会制度两院制职能中国人大制度 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议会的前身是等级会议,由国王不定期召开,由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不同等级的代表组成。“在英国,当国王召集平民代表开会时,御前会议就改称为议事会议(a Council in Parliament),仍由国王主持。不过实际上贵族和平民是分开开会的,所以英国议会由贵族和平民组成。当法国爆发革命时,第三等级即市民代表单独开会,自称“国民议会”。国民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镇压了国王、王后、大贵族、大主教,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这就是历史上雅各宾党专政(Jacobin Dictatorship)。”【①】后来英国实行议会内阁制,而法国则实行的是一个兼有议会制性质的半议会半总统制。因此,在同是实行议会制度的英国和法国,由于其历史、文化等原因,议会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英、法议会的起源、发展 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削弱国王的权力,利用封建等级会议与封建王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封建等级会议逐步演变为资产阶级议会,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它是英国最高的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英国议会是在王权专制和限制王权的斗争中产生的。早在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字接受《大宪章》。大宪章对王权作了限制,规定未经合法裁判,不得对自由人加以逮捕,没收财产。还规定,非经贵族和骑士会议同意,不得征收额外税金。大宪章被人们称为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的第一部“宪法”。继位的亨利三世(1216—1272)继续与贵族对抗,但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于1256年召集了由贵族、主教、骑士、城市代表组成的等级会议,这便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雏形。随之,爱德华一世(1272—1307)统治时,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了统一阶层的联合,同时议会也逐渐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士、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会,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这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间统治阶层的联盟至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时才开始出现裂痕。 1689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议员要经自由选举产生,议会应定期开会讨论立法、税收等问题,从而确立了“议会至上” 的资本主义议会制原则。 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进一步明确议会是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享有立法、财政、决定王位继承等重大权力,这就使两院制议会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最终确立。 议会在英国产生后,随之传播到美国和法国。法国的两院制也是由封建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在1302 年法国召开了第一次由僧侣、贵族和市民三个等级组成的封建等级会议,通过此三级会议,国王加强了自己的地位,逐渐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政治上的统一。以后时断时续,等级会议的召开,完全取决于国王的意愿。在召开等级会议时,三个等级各组、院,分别召开,因而法国的封建等级会议是三院制。在1789年法国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同中有异——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08小教英语(30)夏苹 0835010150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英国创立的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对两国的制度有准确、清晰的比较和把握,从而吸收和借鉴两国政治制度中的优秀因素。 关键词: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般是指与本国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利机构和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一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间与空间的烙印。”1300多年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实践了民主政治,颁布了宪法并逐步实行宪政,使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一向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原则;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都包括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政府制度、公务员制度和政党制度等;都标榜“人民民主”,以代议制为民主的主要形式;政权体制都实行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的特点。而最根本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两个典型代表,英美两国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本质。但在具体政治制度层面,又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仅从宪法、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个角度探讨比较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美宪法的比较 英国是典型的拥有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书面形式,它的宪法体系极为复杂,由各种成文的法律和不成文的习惯、判例和宪法性惯例构成。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the Great Charter),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the Petition of Rights),1689年的《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等。

最新英美议会制度比较资料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liamentary system comparative analysis (经管07级工商4班于少东20070506) Abstrac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set) belong to Political superstructure areas, generally refers to its socialQualitative adaptation of the national authorities and bas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human society as the various systems,Is a produc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ith time and space mark. "1300 years ago, British bourgeois revolutionLater,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practice of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promulgated the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alism, make gradually implementingCapitalism in the fields are developed. Both Britain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has the same theoretical basis: "natural rights" theory and "separation"Principle;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political system includes parliamentary system, the electoral system, judicial system, the government system,Civil service system and political party system; etc. All flaunt "people's democracy", with the main forms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r democracy,Power system running i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le by law" principle. The most fundamental capitalist countries asHome political system of two typical representative, Brit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maintenance of bourgeois interests, safeguard endowment socialist private ownershipDegrees, carry out the bourgeois dictatorship has the same essence. But in concrete political system level and the two countriesSince the p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parliamentary system, culture; difference 英美议会制度之比较 摘要:政治制度(Political Regime)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般是指与本国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利机构和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一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间与空间的烙印。"1300多年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实践了民主政治,颁布了宪法并逐步实行宪政,使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 原则;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都包括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政府制度、 公务员制度和政党制度等;都标榜"人民民主",以代议制为民主的主要形式; 政权体制都实行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的特点。而最根本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国 家政治制度的两个典型代表,英美两国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主义私有制 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本质。但在具体政治制度层面两国又各 自呈现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议会制度文化差异 British parliamentary system A, introduction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s known as "parliament's mother. In Britain takes the lead in creating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eanwhile takes the lead in creating a with the appropriate Shoul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which is the parliament for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parliamentary system. The British parliament as the mother of parliament, reason has the following the items. The longest history. 1.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的比较

法国与德国政体之比较 英国与美国政体之比较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及任期 世袭,终身制 选民间接选举,4年 元首权力 统而不治,虚位元首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三军统帅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内阁(政府)产生 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兼任议员 总统任命,不对议会负责,仅 备顾问,不兼议员。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同时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 2、都实行主权在民。 3、坚持法制原则。 法国 德国 代议制形式 议会制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政体的主要特征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政府产生 由议会产生 皇帝任命 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政府的不信 任案,政府下台或者解散议 会 政府官员由皇帝任命,首相和内阁 对皇帝负责。 国家元首的地位、职权。 赋予总统极大权力,现实中总统权力有限。 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政府首脑 总理 帝国宰相 确立标志 《1875年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体之比较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权利法案》颁布 1689 1787年《联邦宪 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 法》 国家元首 及权力大 小 国王,权力小总统,权力大总统,权力较大,皇帝,权力大 议会组成及权力大小上下议院,权力大参、众议院,权力 大 参、众院,权力大联邦议会、帝国议 会,权力小 行政权首相总统总统皇帝 政府首脑 及权力 首相总统总统帝国宰相 国家元首、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内阁)由议 会选举中的多数 党产生,对议会负 责, 政府由当选总统 组织,政府对总统 负责;总统行使权 力是,对议会不负 政策上的责任,一 会只有在总统违 宪是,总对总统提 出弹劾;总统无权 解散议会。 政府有议会产生, 对议会负责,当议 会通过政府的不信 任案时,政府辞职 或国家元首解散议 会。 政府官员有皇帝 任命,首相和内阁 对议会负责。 整体主要特征君主虚位,议会至 上 分权制衡总统和参议会权力 较大 民主立宪是虚,君 主专制是实 相同点: 政体性质上: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资本主义整政体政体的形成方式上:都是法律形式确定的政体。 在民主原则上:坚持法治原则、三权分立、主权在民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李晓东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不断借鉴西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加快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国曾雄霸世界一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它已经雄风不再。但二战后,英国重振雄风的努力从未停止过,英国资本主义的活力也未丧失殆尽,及至今日,它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些同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起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政治制度有极大关系,可以说,适应英国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是它雄霸世界的重要基础。美国自1789年成立联邦政府以来虽然只有短短200 多年的历史,但己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与此同时,在继承西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从而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英美两国同是西方大国,又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政治文明不仅对本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今天,中国在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并借鉴西方和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英美两国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经验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能够加深对政治文明的理解,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于借鉴。 一、英美两国国家形式比较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工具。国家一经建立,统治阶级势必要随之建立起适应自身利益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相应的国家结构。这种与统治阶级利益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国家结构就是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另一方面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国家结构。 1、英美两国政体比较。 政体指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各国政体在形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主体的设置、产生、组织、运行方式等方面。比如、在当代西方国家,有以议会立法机构作为权力主体的政体形式,也有以国家元首作为权力主体形成的政体。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英国是西方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其政体经历了从 1 7世纪末到1 8世纪上半叶数十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专制统治进行长期斗争,于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和1701 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其后,历经演变,直到18 世纪,行政权才开始从国王手里转到责任内阁手中。此后,英国议会、内阁、国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才最终确立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这一体制的特点是:第一,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任命并领导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中可不设总理职位。第二,在总统制政体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权力分离,并相互制约。 2、英美两国国家结构比较。 西方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英国是单一制国家。它有单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国内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实行独立的权力,对

英美两国行政首脑之比较

英美两国行政首脑之比较 摘要: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与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两种典型表现形式,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效仿。两国的政治制度设计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受分权学说的深刻影响:在英国,真正掌握行政权的是首相,在美国则是总统。本文即对首相及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两国的政治制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首相总统职权办事机构 正文部分: 一、宏观之比较:首相和总统的设立与地位 英国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形成了议会内阁制政体。在这种政体形式下,英国的行政权逐步从国王和枢密院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里。 英国的内阁产生于18世纪初,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起初国王出席内阁会议,后来至乔治一世和二世时国王就不再出席内阁会议。一般认为,自1721年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并主持内阁会议,而由第一财政大臣沃尔波主持内阁会议之后,即产生了一位主持内阁会议的第一部长即首相。首相名称第一次见之于官方文件是1878年。1902年以后形成了首相一职只能由议会下院议员担任的宪法惯例,1905年英王正式给首相以委任状。1937年《国王的大臣法》规定了首相的工资和津贴,这就从法律上确认了首相职位的存在,但对首相的权能则始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而仅依据宪法惯例来行使。 早在1783年皮特曾说过:“枢密院中应当有一位属于首领地位的大臣,权力最大又独得国王信任。他的权力别人既不可分享,也不能竞争,这就是通常称作首相的人。”①到了现代,皮特的这一政治设想变成了现实:首相成了内阁的中心。 ②甚至有人认为,现代的英国首相是“英国体制的拱顶石”,是“无冕之王”,“首相政府”代替了“内阁政府”。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 ①《世界政府辞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页。 ②【英】约翰·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第77页。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法德英美政体比较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一览表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 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代议制:公民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二、美国共和政体 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两党制) 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11级中药二班 11020100232 王艳红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摘要】英国和美国是当代世界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政治制度既有相同点,又各自有着自己独特而显著的特点。有比较才能显示出区别。通过对两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更好地突出两者各自的特性。英国和美国在宪法、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府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英国美国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政府体制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英国是单一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内阁制,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英美政治制度相同性比较 国家性质相同。英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阶级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国家坚决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政党形式相同。英国和美国都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在英国,工党和保守党通过议会选举轮流执掌国家政权;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通过竞选总统轮流执掌国家政权。 英美政治制度差异性比较 一、英美国家结构形式比较 西方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它有单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国内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实行独立的权力,对外不具有国家的外部标志。在对外关系上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美国是实行复合制中的联邦制的国家。它由许多个州结合在一起组成联盟国家。在内部事务中,联邦和各个州自成体系。它有在全国范围行之有效的联邦宪法,有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最高国家司法机关,来管理全国的共同性事物,各州也有自己的宪法及在本州进行活动的权力机构。联邦和各州依宪法划分各自的权力范围。联邦中央政府管辖全国的外交、军事、财政、立法等事务,各州必须遵守联邦宪法,并在不违反联邦宪法的条件下有权制定本地区的宪法和法律,管辖本地区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项具体事务。联邦是主权国家,对外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二、英美宪法比较 英国是典型的拥有不成文宪法的国家,英国是世界资产阶级宪政之母。它的宪法体系极为宠杂,主要包括各种宪法性法案,判例和宪法性惯例。它的特点是:成文与不成文相结合、人民通过法律规则取得他们的各种权利、议会的至尊、不明确的三权分立。 英国宪法是长期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没有统一、完整的书面形式,而是由成文的法律和不成文的习惯、惯例构成。 美国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宪法形成了四项主要原则:分权和制衡、联邦制、权力有限的政府和司法审查。虽然这些原则依然是宪法的基础,但通过正式修正、司法解释、立法和惯例四种主要方法,宪法已有了很大改变。但正是这种改变才使它得以延续至今。

法德政治制度

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2.历程 (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确立 (1)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总统的一切文令须经内阁总理或内阁部长的副署。内阁虽由总统任命,但只对议会两院负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掌握。 众议院议员由普选方式选出(成年男子,妇女无选举权),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一切法案须经两院一致通过才能生效,但参议院权利比众议院要大。(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参议院不能被解散。) 4.意义 (1)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派逐渐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2) 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国统一 (1)背景:德意志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俾斯麦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3)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2.帝国宪法 (1)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权力职责 皇帝世袭制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 会由普选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 皇帝的批准 (2)联邦制度: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浅析英美政体异同

原创作者:蔡师杰政治学导论的结课作业~~小盆友们可以参考一下目录 第一部分:不同点 (2) (一)立宪君主制与总统共和制 (2) 1、君主制(“虚君”)与非君主制(总统制) (2) 英国——顺从型文化、渐进主义与君主制的保留 (2) 美国——平等价值观、领袖权威与总统制的确立 (4) 2、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关系 (4) 英国三权互有重叠——“权在议会”的传统 (4) 美国三权分立——启蒙思想的奠基 (5) (二)单一制与联邦制 (5) 1、英国——中央集权的完成 (5) 2、美国——平等价值观与结社自治 (5) 第二部分:相同点 (6) (一)政党制度同为两党制 (6) 1、英国政党——渐进主义与党政稳定 (6) 2、美国政党——制衡机制的组织载体 (7) (二)立法机构同为两院制 (7) 1、英国——渐进主义与保留贵族上议院 (7) 2、美国——美英政治文化的同源性 (7)

从政治文化视角浅析英美政体的异同 摘要:顺从型的政治态度和对渐进主义行为方式的信仰是英国政治文化的两大特点,二者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平等价值观在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占了重要地位,其带来的结果是权力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它从源头上孕育了美国政治中的制衡机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渊源,二者在政治制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本文想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浅析英美政体的异同及其文化成因。 第一部分:不同点 (一)立宪君主制与总统共和制 英国是典型的立宪君主制国家,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其主要特点是“虚君”、“议会至上”。国王由世袭继承,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实际上“统而不治”,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美国政体则为总统共和制,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最高行政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统权力的至高无上。事实上,总统与国会和联邦法院三者平行分立,相互制约,实现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横向权力之间的严格分立和相互制衡。 英美政体,一个有“君”,一个无“君”;国家元首一个无实权,一个有实权;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一个为世袭,一个为选举;国家元首与议会(国会)的关系一个不对等,一个平行分立。接下来,笔者将从政治文化视角分析这一现象。 1、君主制(“虚君”)与非君主制(总统制) 英国——顺从型文化、渐进主义与君主制的保留 英国君主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五世纪中叶盎格鲁散克逊人入侵以来,它经历了早期封建君主制、等级代表君主制、君主专制和资产阶级君主制,也即君主立宪制,至今已有一千

英美的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英美的政治制度比较综述 法政学院09政本6班韩玮2009644628 前言: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英、美两个世界大国,经过历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本综述通过对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可以吸收借鉴其中的优秀因素,从而为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 正文:国家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了宪法、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政府体制等方面,以下将从这几方面对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一、宪法 关于宪法,西方国家的宪法主要包括主权在民、法治主义、分权与制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原则,这些原则在英、美两国的宪法中都得到了体现,但由于两国的历史与国情不同,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英国:拥有不成文宪法,它没有一个包含基本规范和政治体制的宪法文书,没有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也没有被赋予比其他法律更高的法律效力。虽然同样是三权分立,但实际上是非典型的三权分立,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并不严格。在英国,议会至上,议会对内阁、法院有较强的监督权。而权力的制衡则体现在议会中反对党的存在上,反对党能通过监督、制约多数党及其内阁,迫使它能对某些立法或政府决策做出修改、撤换,甚至推翻现任内阁,实现内阁重组。 美国:美国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实行典型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模式。三个权利部门: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有明确的分工,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三权分立、联邦体制、宪法至上、人人平等四个基本原则是其最大的特点。美国的宪法有较强的适应性,它是世界上适用时间最长的宪法,历时已有200多年。这是因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始终没有改变,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经常的复辟和反复辟斗争,只对其宪法进行小修小补即可适用,而且美国宪法的条款具有若干灵活性,同时,美国通过修正案、司法审查、惯例等方式来适应变化了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从而适应美国国情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选举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 英国:英国的大选是指议会下议会议员的选举,每5年进行一次大选,它一般是通过选民以选区为单位选出本选区代表的方式直接产生大选中获得选民多数票支持的的政党(即多数党)负责组织内阁。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选举的方法是简单多数票当选,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美国:美国的大选是总统选举。根据美国的宪法规定,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实行选举人团制度选民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在大选中,美国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在一州或首都获得选民票最多者获得该州或首都所有选举人票。赢得270张或以上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即获得选举胜利。而当选的总统所在的政党就是国家的执政党。 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执政、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英国与美国都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