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的最新腐蚀方法:生物腐蚀法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腐蚀的最新方法:生物腐蚀法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特殊技术,也是最难以掌握的解剖学技术之一。
其主要难点是灌注不易均匀,在腐蚀过程中结构易断枝,难以完整保留骨骼。
制作此类标本 ,关键在于采用合适的腐蚀方法 ,使标本的腐蚀程度恰到好处 ,既能保证腐蚀完全 ,不残留多余的软组织,又不造成过度腐蚀 ,对骨质损害不大,甚至不伤害骨骼。
通常采用自然腐蚀法、碱腐蚀法和硫酸腐蚀法 ,上述方法各具特点 :1 自然腐蚀法a 腐蚀工具改进的自然腐蚀法灌注前 ,标本下放置一稍大的有孔木板以利流水和残渣漏出 ,板周围加木栏以防止搬动时滑脱 , 板中穿入尼龙绳以便搬动。
在灌注好的标本表面散在划线以扩大蛆虫进入渠道。
木箱底部加少量水 (1~2 cm) 以保证箱内湿度 ,利于蛆虫繁殖 ,同时避免标本浸水过深致使皮下脂肪皂化而延长腐蚀时间。
标本表面敷盖有孔纱布并将两端浸水以保持湿润 ,且不影响蛆虫活动。
b 关节固定的自然腐蚀法关键在于采用克氏针 ,在自然腐蚀前对标本进行关节内固定 ,以利于保持骨骼的完整性 ,尤其是对关节和骨块较多的部位有较好的效果。
将标本灌注、摆正体位、冷冻后 ,用手电钻打孔进行固定骨骼。
以上肢为例 ,内固定的部位是肘关节、腕关节以及各掌指关节 , 视骨骼大小、粗细情况分别用不同直径的克氏针穿入相邻骨骼。
随后对标本进行自然腐蚀 , 再经冲洗、漂白、干燥后进行修理 ,除去多余的克氏针。
c 明胶加固的腐蚀法是在自然腐蚀法的基础上 ,用明胶溶液对标本进行加固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先将标本置于一有机玻璃盒内,经灌注后进行常规自然腐蚀。
待腐蚀至皮下组织后,加入15%的明胶溶液,用量以浸没标本为宜。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须保持标本盒中的温度在25℃~30℃左右,以保证明胶始终呈胶冻状,既能固定标本形态,又能维持一定湿度。
此后,蛆虫从标本开始“咬”食,当“咬”食至明胶时,腐蚀工作已进行完全。
解剖学技能考核评分表精选全文完整版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15分,不能正确选择待灌注血管扣10分,置管不牢固滑脱扣5分
5.灌注液配好后静置5分钟左右。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5分,不按要求静置5分钟并检查灌注液状态则扣5分
6.灌注:灌注时压力不宜过大,肾动脉灌注量约10ml。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25分,不能正确灌注合适量灌注液扣10分,不能控制压力造成漏出喷溅扣10分,不熟练操作扣1-5分
7.灌注结束后结扎被灌注血管和漏液处。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5分,未正确结扎造成标本继续漏液视情况扣1-5分
8.将标本放置盐酸池中浸泡约36小时。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5分,未正确掌握浸泡时间扣5分))
9.取出浸泡标本并用清水冲洗。评分要点:此步骤计5分,标本来自洗不干净或者造成标本断裂破损扣5分
10.实验结束后用品和器械的清洗归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解剖学技能考核评分表
被考核人:
铸型标本的制作
1.步骤:取材:选取包膜完整的标本,尽量剥离肾动脉入肾门前经过的脂肪囊。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10分,要求取材选择标本恰当,能熟练的剥离脂肪囊,能避免对标本完整性尤其是血管的破坏
得分
2.清洗:标本灌注前清洗,从肾静脉灌入约100ML清水,尽量将血管内血液清洗干净。
评分要点:熟练完成此步骤计5分、如未做此项目则此项目计0分
3.配置灌注液:自凝牙托粉:20g,自凝牙托水:30ml,二甲酸二丁酯14ML,油画颜料适量。充分混合后备用。
评分要点:此步骤计15分,要求能说出三种原料的配比比例,要求能正确按化学实验步骤对牙托粉进行称重,能分别用量筒对牙托水、二甲酸二丁酯进行量取,油画颜料配比合适。不能说出配比比例及未按要求称量扣10分、不能正确量取扣3分、颜料配比不合适扣2分
人体标本铸型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㊀第33卷第1期2019年2月㊀㊀中㊀国㊀医㊀学㊀教㊀育㊀技㊀术㊀㊀C H I N A M E D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33N o .1F e b .2019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2017k f k 053);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j yx m 0251);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6j yx m 0675)收稿日期:2018G04G26作者简介:李成(1978G),男,安徽蚌埠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人体标本铸型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李㊀成,曹承亮,张浩轩,单增强蚌埠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安徽㊀蚌埠㊀233030ʌ摘要ɔ:人体标本铸型技术是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技术,将人体标本铸型技术运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把教学中通过图片㊁标本㊁模型等难以显示的解剖结构制作成铸型标本展示,使复杂的人体器官结构形象化㊁立体化和直观化,此举在增强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兴趣的同时,也可为科普教育㊁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师教学培训提供直观的解剖学模型.ʌ关键词ɔ:铸型;人体解剖学;教学ʌ中图分类号ɔ:G 434;G 642.0㊀ʌ文献标志码ɔ:A㊀ʌ文章编号ɔ:1004G5287(2019)01G0052G03ʌD O I ɔ:10.13566/j .c n k i .c m e t .c n 61G1317/g4.201901012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u m a n s p e c i m e nm o l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h u m a na n a t o m y t e a c h i n gL iC h e n g ,C a oC h e n g l i a n g ,Z h a n g H a o x u a n ,S h a nZ e n g q i a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A n a t o m y ,B e n g b u 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 ,B e n gb u 233030,C h i n a ʌA b s t r ac t ɔ:S p e c i m e nm o ld i n g te c h n i q u e of h u m a nb o d y i s a t e c h n i q u e f o rm a k i ng hu m a n a n Ga t o m y s p e c i m e n s .I tw a s a p p l i e d t oh u m a na n a t o m y t e a c h i n g .T h e c a s t s p e c i m e nc a nd i s p l a y th e a n a t o m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t h a t a r e d i f f i c u l t t od i s p l a y t h r o u g h p i c t u r e s ,s pe c i m e n s a n dm o d e l s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m a k i n g t h ec o m p l e xh u m a no r ga ns t r u c t u r e sv i s u a l i z e d ,t h r e e Gd i m e n s i o n a l a n d i n t u i t Gi o n a l .I t c a nn o t o n l y e n h a n c e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e s t i n l e a r n i n g h u m a na n a t o m y,b u t a l s o p r o v i d e i n Gt u i t i o n a l a n a t o m i c a lm o d e l f o rs c i e n c e p o pu l a r i z a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 ,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n dc l i n i c i a n t r a i n i n g.ʌK e y w o r d s ɔ:C a s t s p e c i m e n ;H u m a na n a t o m y ;T e a c h i n g ㊀㊀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器官结构名称繁多㊁位置及毗邻关系复杂,加上实验标本刺鼻难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数字人解剖系统㊁3D 人体解剖软件等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相继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丰富了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G2].但这些虚拟人体还有真实感上的欠缺,许多细小结构及器官内部构造还无法清楚显示,加上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尚未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人体标本铸型技术是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技术,对血管㊁内脏器官的铸型标本制作技术文献报道较多[3G4].随着铸型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填充剂的改进,目前,全身管道结构㊁空腔器官㊁实质性器官的内部构造等铸型标本制作效果良好,对细小结构和器官内部构造能清楚展示.制作出的铸型标本立体感强㊁色彩鲜明㊁制作成本低㊁技术简单易学㊁不易损坏,在医学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㊀人体标本铸型方法1.1㊀标本选择新鲜标本质地柔软,腔内容物容易清除,填充剂灌注方便,铸型标本制作效果好,但新鲜标本来源十分紧张,数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为解决标本来源问题,㊀第33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李㊀成等.人体标本铸型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选择经防腐固定的脏器制作铸型标本,但选材时要注意尽可能保持所选脏器外形及被膜完整,以防灌注液外漏;同时应选取年龄较轻的㊁质地较软的标本,避免老年标本管道硬化㊁狭窄对灌注效果的影响.1.2㊀操作过程选择插管灌注的方式,灌注前用肝素或无水酒精清洗管道内的淤血和内容物.灌注材料选择用过氯乙烯㊁邻苯二甲酸二丁脂㊁乙酸乙酯㊁自凝牙托粉和牙托水及各色油画颜料按比例混合.灌注时尽量保持器官结构原态,可以选择将标本悬浮于清水中灌注.灌注液应缓慢注入,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渗出或淤积.各器官结构的配色和解剖学图谱标注一致,动脉用红色㊁静脉用蓝色㊁胆管及淋巴用绿色㊁气管及支气管用黄色表示.采用碱腐蚀或酸腐蚀的方式,注意冲洗㊁修剪㊁修复铸型标本时,不能损伤其立体形态.标本制作完成后,先拍照留存,并将标本放置在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以备教学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图1㊀人肝内管道铸型标本肝脏面㊀图2㊀人肝内管道铸型标本肝膈面2㊀人体铸型标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2.1㊀丰富理论教学内容近年来,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由原来的挂图加板书教学方式,逐渐被C A I 课件取代,教学手段更加新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资源的普及,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将F l a s h 动画㊁视频㊁虚拟现实技术等元素添加到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所用的这些教学资料主要是人工绘制的图片㊁模拟动画㊁虚拟器官结构等,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但与真实的人体结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器官内部构造㊁分叶㊁分段等未能详细显示.比如:在讲到肝段的划分时,G l i s s o 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在肝内的分支㊁分布规律及空间位置关系复杂,对学生理解肝段的划分造成困难.利用肝内管道铸型标本图片,G l i s s o n 系统内的三套管道和肝静脉系统管道分别用不同颜色显示,可以从多角度展示出肝内管道结构的立体解剖学构造,有助于学生对肝段的理解和空间立体思维的形成;在学习脑室系统时,侧脑室位置㊁形态㊁分部及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连通情况一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脑室系统铸型标本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将铸型标本图片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能使过去教师难以讲清和学生难以理解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2.2㊀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人体解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5].传统的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是由教师示教㊁学生观察操作,对于有些在标本上观察不到的结构,只能是教师描述,学生想象,学生学习兴趣很难提高.例如:头面部血管的标本制作难度较大且易于损坏,导致示教标本质量不高,示教时学生常难以准确理解其分支㊁分布情况;肾段的划分是以肾动脉的分支为依据的,但肾动脉的分支在肾窦和肾实质内,表面无法观察,顿性分离肾实质会导致其失去空间形态;男性生殖系统中射精管位于前列腺内,管腔较细,其立体形态难以用解剖标本显示.针对这些解剖结构,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使用带骨的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㊁肾动脉铸型标本和精子输送管道铸型标本,能够直观㊁立体地显示所要观察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医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教学中除了学生观察解剖标本之外,可带领学生针对特殊解剖结构亲自动手制作铸型标本,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器官结构的空间构造㊁分支和分布规律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使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制作出的铸型标本既可供今后教学使用,也可以陈列在标本馆中供科普教育使用.2.3㊀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医学教育中要有目的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为将来面对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6].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案例教学㊁临床医师参与实验教学㊁开展临床知识讲座和临床见习等方式,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随着外科手术精准化㊁微创化时代的到来,对局部解剖结构精细化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例如:肝癌㊁肺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已经达到肝段和肺段的水平,但肝段和肺段35㊀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医㊀学㊀教㊀育㊀技㊀术第33卷第1期的解剖构造一直是解剖学教学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导入肝癌和肺癌的临床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肝癌和肺癌如何准确定位到肝段和肺段?手术切除时应注意处理好哪些解剖结构?然后通过肝脏和肺的铸型标本的制作和观察,使学生对各肺段支气管的位置㊁走行㊁分支㊁分布规律,以及对肝内各管道的空间位置关系㊁管径大小㊁分叉角度和变异情况有清楚地认识,从而掌握肺段和肝段划分方法和切除病灶时应如何寻找边界和处理管道.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为今后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储备立体的解剖学知识.2.4㊀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需求的转变,具备科研思维能力的医学生能够把握医学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能够在临床工作中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疾病,能够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发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7G8].因此,培养㊁提升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是医学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时间,增加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检索和查阅文献㊁设计实验项目㊁开展实验㊁收集㊁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㊁分析㊁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心脏的动脉供应时,通过图片㊁模型㊁标本及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均不能详细地展示左㊁右冠状动脉的起始㊁走行和分支分布,尤其是心壁内的分支情况.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以冠状动脉铸型标本制作为题目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了解了冠状动脉的详细解剖结构,有助于对临床冠脉疾病的理解,又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㊀㊀总之,将人体标本铸型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尸体来源紧张,新鲜标本数量不足,使得制作的铸型标本数量较少;防腐固定过的标本由于管壁的变化和管腔内容物清理困难,导致铸型标本质量不高,尤其是细小的末端结构难以显示.教学中我们对于许多内脏标本常选用新鲜的动物标本替代作为铸型材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弥补了标本短缺的问题,但与人体标本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相信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尸体来源紧张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人体标本铸型技术在教学㊁科研等领域会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参考文献[1]万丽丹,伍洪昊.数字化虚拟人解剖学教学平台的应用现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7,26(6):625G628[2]杨蓬勃,靳辉,张建水,等.3D解剖学教学软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49G52[3]袁立明,曹交欢,周纤纤,等.离体上肢动脉带骨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4):10G13[4]施建辉,邱大学.用已防腐固定肺制作支气管铸型标本的体会[J].解剖学杂志,2006,29(2):186G187[5]王茜,邬鹏宇,焦虹斌,等.高校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83G84[6]张天宝,张宏,李方,等.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48G150[7]桂明,钟狂飚,彭伟莲,等.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99G400[8]刘佳,尚莉丽,颜贵明,等.医学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2):1832G183445。
血管铸型标本制作过程

血管铸型标本制作过程血管铸型标本是一种用于模拟和展示人体血管结构的实物模型。
它能够帮助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培训,提供实际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使学生和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人体血管系统。
那么,血管铸型标本是如何制作的呢?制作血管铸型标本的第一步是采集人体血管样本。
这通常是通过解剖尸体进行的,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采集到的血管样本可以是动脉、静脉或微血管。
接下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清洗、除去周围组织和血液,以及去除杂质和污垢。
这些处理步骤能够确保血管样本的干净和无污染,以便后续的制作工作。
然后,对血管样本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是将血管样本置于特定的固化剂中,使其变得坚硬和稳定。
常用的固化剂包括甲醛和乙醇。
固化的目的是保持血管样本的结构完整性,并防止其变形或损坏。
接着,将固化后的血管样本进行染色。
染色是为了使血管结构更加清晰可见,并突出不同血管组织的特点。
通常使用的染色剂有铅酸铅、伊红和酸性伊红等。
完成染色后,需要将染色后的血管样本进行硬化处理。
硬化是为了增强血管样本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硬化剂可以是聚合物或其他化学物质。
硬化处理后的血管样本可以经久耐用,并且不易变形或损坏。
将硬化后的血管样本进行模具制作。
模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以便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血管铸型标本。
通常使用的模具材料有硅胶、橡胶等。
将血管样本放入模具中,注入相应的模型材料,如聚合物树脂或硅胶等,待其固化后,即可制作出血管铸型标本。
制作好的血管铸型标本可以用于医学教育、医疗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人体血管结构,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诊断能力。
此外,血管铸型标本还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和测试,以及新药的研发和评估等方面。
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过程包括血管样本的采集、处理、固化、染色、硬化和模具制作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模拟和展示人体血管结构的实物模型。
血管铸型标本在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培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体血管系统。
1、简述制作肾铸型标本的所有流程

1、简述制作肾铸型标本的所有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简述制作肾铸型标本的所有流程肾铸型标本的制作是一种用于研究肾脏形态和结构的方法,主要通过将肾组织注入铸型材料中,使组织中的空腔和血管得到填充,然后将铸型材料腐蚀掉,留下具有立体结构的肾组织。
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

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人体解剖学铸型标本制作技术方法为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理论教学和普宣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通过笔者经过不断实践,在制作铸型标本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从而对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步骤和方法进行介绍。
结果:铸型标本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全面,效果明显,标本能长期保存等优点。
结论:人体铸型标本的制作直接为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提供了真实的形态学基础。
关键词:铸型标本;制作技术;人体解剖学人体铸型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临床、科研和科普宣传工作常用的标本形式之一[1]。
本文对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制作方法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1.准备与取材1.1器材:灌注器械主要是注射器和插管的准备。
常用的注射器械一般都是收集医院使用过的废弃的5-20 ml注射器,经过清洗、消毒、晾干后再用于灌注;插管的管径和形态根据灌注管道的粗细和位置确定,一般使用直径为1cm、长度为4-5 cm、分弯直两种形态的、一头粗、一头细、一头插入血管、一头连接橡胶管的玻璃管。
1.2材料:制作铸型标本应首选新鲜材料,未经防腐固定液处理过的材料。
新鲜材料的脏器、组织柔软富有弹性,血管内的血液尚未凝固,管道相对比较通畅。
取材时要把管道尽量留长一点,以便于插管。
实质性脏器一般从门插入,离脏器要远一点;动脉血管壁有弹性,要注意切断后自然回缩的问题;腺体血管为多源性分布,一般采用原位灌注,离体处理。
制作铸型标本的材料,若是外伤大出血致死的材料最为理想,因为其血管不需要冲洗。
如果管道确需冲洗的,常用5%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剪开静脉放咀,直到流出的液体清澈干净或组织、器官苍白为止。
如是冷冻过的材料,则需要在将材料置于自来水下,流水解冻[2]。
2.制作方法2.1插管:插管是制作铸型标本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只要选对合适的管径,将插管插进管道并不困难,问题是插好管以后固定,如何结扎牢固,防止插管脱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采用直接结扎、穿线结扎、荷包缝合结扎三种方法。
人子宫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体。 同时可从铸型主干与分支的粗细、 疏密程度对 比, 能充分显示子宫动 脉的各分级血管及血管网 , 是一种全新的显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方式( 如 图 l 示 ) 所 。
筒, 乙酸乙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 工业用过氧乙烯 。 充剂的配置: 填 由过 氯 乙烯、 乙酸乙酯、 邻苯二 甲酸二丁酯 , 红色油画颜料少许配置而成。 配置 成2 种不同的浓度(0 2 %)充分溶解后备用。 2 %、 5 ,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n s h M e i n 2 1 年 第 l dc A dA kT e dc e 0 2 a i 0卷 第 6 期
3 5 9
儿颈部透 明层厚 度 ) 测量及 观察( 正常标 准值为3 NT mm) ; 儿 N 鼻骨 ) 行胎 B(
表 1 普 超 组与 彩超 组诊 断畸 形儿 的准 确率 对 比( 0 .2 2 1 .2) 2 1 0 — 0 O 0 1
【】 刘宁 , 5 王可人, 孙光 . 人体管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 的研究进展 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0 . 12 : I - 8 J. 2 1 3 ()3 . 0 6 【】 李忠华, 6 王兴海 . 解剖 学技 术【】第2 . M . 版 北京: 民卫生 出版 社, 人
1 9 7. - 1 9 1 39 44.
q ai is e h d : o a igo h e im a e e mie y i cb t i e h nce ry vsbl rw h O c r.R s ls G o t r m to e t u lte .M t o s C mp rn ft e m du sw sd t r n d b n u a et m sw e lal ii eg o t c u s e ut : rw h p o o i nt s o h e imsaee s n ilyc nit n i ht a f B .C cu in:n u a i fs r iswihC P m dimsi q iae tt a f B . f C P m d u r se t al o sse t wt ht o P onlso Ic b tono tan t h e u se uv ln ot to P h
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分析

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分析人体解剖标本制作技术主要有铸型标本、透明标本、生物塑化标本、断层标本、铣切标本等制作技术,通过这些标本制作技术制作的标本,能为教学、成列、展览、临床应用、科学研究等带来较大的方便。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特殊标本制作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得以长足发展。
该研究针对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展开分析。
标签: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研究进展要想学好《人体解剖学》,就要了解人体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及相互关系,所以,要多观察人体结构,通过理论知识及直观教学来学习这门课程。
人体标本的制作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要具有计划性,解剖技术人员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整体标本及局部标本,并进行精心制作[1]。
在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将重点突出,区分主次,有利于人们对人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在传统工业的铸造工艺的基础上,模具为人体内的管道、腔隙,将新型填充剂注入实体官腔,硬化成型后的管腔模具及周围组织通过腐蚀的方式进行去除,最终只留下管腔内的成型物,这种制作技术就叫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在人体解剖教学、临床及科研等方面,铸型标本是一种常用的标本形式[2]。
1 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1.1 准备和选材在制作人体解剖学铸型标本时,做好解剖器械及灌注器械的准备工作。
注射器通常是收集医院废弃的注射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进行灌注前,首先要对注射器进行清洗、消毒、晒干。
灌注管道的粗细和位置确定确定了插管的管径及形态,一般情况下,插管选择直径为1 cm,长度为4~5 cm,分为弯、直两种形态的,一头粗、一头细,一头插入血管,一头连接橡胶管的玻璃管[3]。
新鲜的、未经过防腐固定液处理的材料是选择的最佳材料。
新鲜材料的好处有很多,利用其制作的脏器、组织等,不仅弹性较好,而且血液不会凝固、管道通畅[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6-05-24T17:01:28.3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彭泽鸿1 余平1 董迪烽1 姚伟2 彭菁菁[导读] 长沙医学院2013级本科临床6班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人体铸型标本的制作直接为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提供了真实的形态学基础。
1.长沙医学院2013级本科临床6班湖南长沙 410219;
2.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人体解剖学铸型标本制作技术方法为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理论教学和普宣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通过笔者经过不断实践,在制作铸型标本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从而对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步骤和方法进行介绍。
结果:铸型标本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全面,效果明显,标本能长期保存等优点。
结论:人体铸型标本的制作直接为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提供了真实的形态学基础。
关键词:铸型标本;制作技术;人体解剖学
人体铸型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临床、科研和科普宣传工作常用的标本形式之一[1]。
本文对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制作方法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1.准备与取材
1.1器材:灌注器械主要是注射器和插管的准备。
常用的注射器械一般都是收集医院使用过的废弃的5-20 ml注射器,经过清洗、消毒、晾干后再用于灌注;插管的管径和形态根据灌注管道的粗细和位置确定,一般使用直径为1cm、长度为4-5 cm、分弯直两种形态的、一头粗、一头细、一头插入血管、一头连接橡胶管的玻璃管。
1.2材料:制作铸型标本应首选新鲜材料,未经防腐固定液处理过的材料。
新鲜材料的脏器、组织柔软富有弹性,血管内的血液尚未凝固,管道相对比较通畅。
取材时要把管道尽量留长一点,以便于插管。
实质性脏器一般从门插入,离脏器要远一点;动脉血管壁有弹性,要注意切断后自然回缩的问题;腺体血管为多源性分布,一般采用原位灌注,离体处理。
制作铸型标本的材料,若是外伤大出血致死的材料最为理想,因为其血管不需要冲洗。
如果管道确需冲洗的,常用5%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剪开静脉放咀,直到流出的液体清澈干净或组织、器官苍白为止。
如是冷冻过的材料,则需要在将材料置于自来水下,流水解冻[2]。
2.制作方法
2.1插管:插管是制作铸型标本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只要选对合适的管径,将插管插进管道并不困难,问题是插好管以后固定,如何结扎牢固,防止插管脱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采用直接结扎、穿线结扎、荷包缝合结扎三种方法。
2.2灌注:灌注是制作铸型标本的最关键步骤和技术,经验是主要的,多做多练方能掌握。
首次灌注,通常可以根据标本的充盈情况,并且根据填充剂的颜色,观察肢体远端皮肤颜色变化,是否出现填充剂的颜色,也可以用手术刀薄薄地削去指趾皮肤,观察有无填充剂的渗出,如有填充剂渗出表明已灌注到血管末梢。
补充灌注目的主要是使外形饱满;补充时间间隔宜短,冬天稍长,夏天要短;补充次数要尽量一次使大管道饱满,对中小管道宜以20%的填充剂补注;补充灌注填充剂的浓度不应低于首次灌注的填充剂的浓度;补充灌注的压力要适中,宜小不宜大。
2.3腐蚀:腐蚀对于灌注过填充剂的铸型标本,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不必要的组织,将管道的铸型充分显现出来,这个过程叫腐蚀。
常用的基本腐蚀方法有:自然腐蚀法酸腐蚀法、碱腐蚀法、炭化法、次氯酸钠腐蚀法五种旧[3]。
当然,也可以根据上述五种方法,进行混合腐蚀或局部腐蚀,这要看所制作标本的需要。
2.3.1酸腐蚀法:腐蚀液一般用25%左右的盐酸,应该是将盐酸缓慢加入到水中,同时缓慢搅拌。
根据铸型标本的体积大小,一般经3~5天腐蚀即可。
2.3.2碱腐蚀法:碱腐蚀法常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首先配制50%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常温,按10份碱液1份无水乙醇的比例,配制成腐蚀液,再按8-10g/10000ml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钙,制成饱和浓度氢氧化钙的乙醇碱腐蚀液。
加入氢氧化钙的目的是减少对骨骼的腐蚀,所以,碱腐蚀法或自然腐蚀法都能保留铸型标本中的骨骼。
2.3.3自然腐蚀法:一般限于新鲜的人体铸型标本,适用于夏季高温季节。
自然腐蚀时,将人体铸型标本放人容器中,加满水,为加速腐蚀过程,可以多次换水,换水的同时,对已经腐蚀的组织进行冲洗,将腐蚀组织冲洗掉,以加速腐蚀过程。
2.3.4炭化法:一般用低熔点合金作填充剂的人体铸型标本,主要是为了显示骨骼腔的一些比较特殊的标本,用炭化法腐蚀。
注意冲洗晾干后的铸型标本,加温一定不能太快,一开始温度不能太高,要缓慢升温。
灌注的骨模炭化后,慢慢仔细地剥去骨炭,即可以取出所需的铸型标本。
2.3.5次氯酸钠液腐蚀法:用次氯酸钠液腐蚀法,制作周期极短,小腿、前臂、头颈部的标本一般2-4d,通常皮下组织只需要2-4 h,标本腐蚀后应置于弱酸中浸泡,不需要再进行常规的漂白处理。
用次氯酸钠液腐蚀法腐蚀标本,制作现场几乎无污染。
2.4冲洗将铸型标本腐蚀后,需彻底用水冲洗,冲洗时要注意水压的大小;用酸碱腐蚀法的铸型标本可以先行中和处理;标本经过腐蚀、冲洗后,为使骨骼洁白美观,可用5%-10%过氧化氢溶液浸泡24h,漂白后,将标本置入清水中浸泡,并多次换水,清除残药。
2.5整修:经过冲洗后铸型标本,一般都需要进行整修。
这个过程直接影响铸型标本的质量。
整修过程一般有以下几点: 2.5.1摘除凝块:在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应仔细用镊子等工具摘除凝块,若凝块过大,可以先用剪刀剪除,再用镊子摘除以防止凝块直接影响铸型标本的外观。
2.5.2去密剪枝:在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因填充剂浓度稀或灌注压力大,造成有些管道的分支像树枝一样过密,影响了外形,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剪去一些细小的分支、剪去一些较密集的部分。
2.5.3加热矫形:在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因放置不当而导致标本受压,或因酸碱液浓度太高而引起的标本肌腱挛缩,造成有些部位变形弯曲,如手指、脚趾等部位,可以使用电炉加热,使标本软化后,进行矫形;也可以将变形的标本置入热水中(45—50℃),是变形弯曲的部分受热伸展,再进行矫形。
2.5.4断肢再植:在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小的分支断裂,可以用原色填充剂进行粘接修复;或用自凝造牙材料粘接,自凝造牙材料无色透明,粘接骨头非常美观;也可以用502强力胶粘接,效果也比较好。
2.6 封装铸型标本一般用湿保存法封存,通常用5%的甲醛溶液瓶装化学纯)加蒸馏水稀释而成。
瓶装化学纯甲醛溶液和蒸馏水都比较纯净,铸型标本置于其中比置入空气中更清晰,色泽更鲜艳,晶莹剔透[4]。
3.标本制作总结与注意事项
3.1在进行标本插管灌注过程中,要及时止漏,若有溢漏,应及时用血管钳夹住,及早结扎,特殊部位不能结扎的,可以用棉花或纱布填堵止漏。
3.2铸型标本为了避免挤压、碰撞,要制作有机玻璃标本合或有机玻璃柜,其尺寸应比铸型标本四周宽2cm,以防止碰段铸型标本的分支。
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制作标本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人体解剖学铸型制作出的标本,特别是全身血管铸型标本不仅非常漂亮、非常美观、非常形象,而且可用于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工作,所以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理论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龙,王志超,何顶正,等.胎儿骨骼染色透明标本的设计与制作[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11,29(2):91-91.
[2]侯鹏高.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55-256.
[3]戴正寿.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7-193.
[4]杜景东,田凤娟,周乐平,等.管道铸型标本制作的研究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2014,8(2):669-670. 作者简介:彭泽鸿(1994—),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2013级本科临床专业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李兵(1986—),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市人,助教,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5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5]15号—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