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

【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2CO3

B、KHCO3

C、Al2O3

D、NaHSO4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3-+H+=H2O+CO2↑;HCO3-+OH-=H

2O +CO3

2-

(2)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高二学,现在了解:Al2O3+6H+=3H2O+2Al3+;Al2O3+2OH-=2AlO2-+H2O。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答案:BC

2、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

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作氧化剂

C、用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量的O2,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A选项应中Na2O2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Na2CO3;B选项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2O2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2O2,由于Na2O2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2,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变化;Na2O2、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C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D、少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解析:A选项会发生化学反应Na2CO3+CO2+

H2O=2NaHCO3,由于生成的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而且通过反应溶剂水少了,溶质的质量增加了,所以肯定有NaHCO3固体析出。B、C选项重点考查弱酸的酸式盐和碱的反应,B选项反应生成Na2CO3和水,溶液仍澄清透明,C选项反应生成有CaCO3沉淀。D选项很多同学误认为反应,其实不发生反应,因为CO2通入水中只能得到极少极少碳酸根,难以与钙离子生成沉淀,或者认为如果反应,碳酸制备了盐酸,弱酸制备强酸,不合理,且生成的CaCO3在盐酸中不能存在。答案:BD

4、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

2NaNO2+6Na=4Na2O+N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不采用Na在氧气中燃烧获得Na2O的原因

(2)上述方法的优点

解析:在评价一种制备方法优缺点时,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反应原理可行,其次在方案可行的情况下从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三角度分析,包括原料来源广泛、无污染、实验条件容易达到等方面。

答案:

(1)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Na2O2,不生成Na2O;

(2)生成的氮气将生成的氧化钠与空气隔绝,防止了外界环境的干扰,生成的氧化钠不会变质。

5、下列各反应的反应式或离子方程式中,能够说明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lO2HCl+O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产

生白色沉淀:Ca(ClO)2+CO2+H2O====CaCO3↓+2HClO

C、次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

HClO+NaOH====NaClO+H2O

D、次氯酸与H2SO3作用:

HClO+H2SO3====H2SO4+HCl

解析:A选项证明次氯酸不稳定;B选项证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是弱电解质;C选项证明次氯酸有酸性;D选项证明次氯酸有氧化性。

答案:B

6、 G、W、X、Y、Z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W+NaCl ②W+H2O

X+H2↑

③Y+NaOH→G+W+H2O ④Z+NaOH→W+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的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W、G、Z、Y、X

B、G、Y、W、Z、X

C、G、Y、Z、W、X

D、Z、X、G、Y、W

解析:题目告知几种物质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说明其中氯元素皆正价。①G→W+NaCl,氯的化合价有降低为-1价,则必有升高,即氯的化合

价W>G;②W+H2O X+H2↑,氢元素化合价降

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就要升高,即X>W ③Y+NaOH →G+W+H2O,结合氯气与NaOH的反应,可得出这是歧化反应,Y中氯的化合价必处于G、W之间,结合①可得:W>Y>G ④与③同理。本题重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得失电子的灵活应用。答案:B

二、基本概念

1、下列物质,用酒精灯加热时能分解生成酸酐(即酸性氧化物)的是()

A、KClO3

B、Cu(OH)2

C、CaCO3

D、NH4HCO3

解析:本题中四个选项加热都可以分解,A选项分解生成KCl和氧气;B选项代表不溶性碱受热皆可分解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此时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皆为碱性氧化物;C选项代表不溶性碳酸盐受热皆可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CO2,CO2是酸性氧化物,是碳酸的酸酐,但此时加热需要800摄氏度以上,酒精灯温度最高只能500度左右;D

选项代表铵盐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NH3、CO2和H2O。本题容易错在对反应条件的选择。答案:D

2、怎样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盐溶液里一定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答案:

(1)不正确,如果此物质是纯净物,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但是若该物质是混合物,例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则该物质不是氧化物。

(2)不正确,例如铵盐(如NH4NO3)溶液中就没有金属阳离子。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NaCl

解析: A选项ClO3-原子团中的氯不会出氯离子,BCD中都有-1价的氯,但是BD是盐,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会出自由移动的

Cl-,而C选项HCl是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无离子存在,只有在溶液中水的作用下,才会电离出氯离子。答案:B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解析:A选项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同种元素被氧化还原,例如氯气与水的反应;B选项非金属单质也可以是还原剂,如H2;C选项也可以被氧化,如氯

离子变氯气;D选项如Fe3+被还原可得到Fe2+。答案:B D

5、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0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通过三个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得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 Cl2> FeCl3> I2,还原性顺序为:I->Fe2+>Cl-。除去I-,就是将I-氧化成碘单质,而不影响Fe2+和Cl-即两者不被氧化,可加入的试剂选择相对只能氧化I-的弱氧化剂FeCl3。答案:C

6、下列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

B、Al3+

C、Cu2+

D、Fe2+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弱,即失电子越难,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即得电子越容易。答案:C

7、关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B、因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所以溶液呈电中性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D、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是非电解质

解析:B选项前半句应改为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量相等;C选项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离子浓度,强电解质溶液很稀,导电能力照样较差;D选项在熔化或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两种情况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答案:A

高一上学期化学错题集锦及分析二

化学计算部分

一、基本概念计算

1、溶液浓度

例题1:

密度为·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

C、L

D、L

例题1:

H2SO4+BaCl2=BaSO4↓+2HCl

w(H2SO4)=m(H2SO4)/m(H2SO4溶液)=

m(H2SO4)/m(BaSO4)=98/233=

C=1000ρw/M= g/mL×1000 mL×98 g/mol = mol/L 答案:BD

2、溶解度计算

例题2: 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解析:不饱和溶液(蒸发10g水)=不饱和溶液或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晶体)=饱和溶液

++++++++

第二步溶液由不饱和(也可能饱和)蒸发10g 水变为饱和时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能溶解的溶质大于或等于3g。答案:B

3、溶液稀释

例题3:

密度为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例题4:

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例题5:

质量分数相同的浓氨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各取等体积分别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氨水质量分数为a%,所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b%,问a与b关系。

这三道题均为溶液稀释问题中的等体积混合与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浓度比较问题。

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若溶液密度>1(水的密度),如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若溶液密度<1,如氨水,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③对于同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均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所以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必然越大。答案:C、A、b>a

二、化学计算方法

(一)守恒法

例题6:体积比是3:2: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溶液中Cl-浓度比是()

A、3:2:1

B、1:2:3

C、1:1:1

D、3:4:3

三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l-的浓度之比为1:2:3,与溶液体积无关。

例题7:在S+2KNO3+3C=3CO2+K2S+N2↑的反应中,若有32g S被还原,则被S氧化的C质量是()

A、36g

B、24g

C、12g

D、6g

根据电子守恒,1 mol S 被还原必有 molC 被S氧化,即32g S 能氧化6gC。

答案:D 注意:该反应中被KNO3

氧化的C不能计算在内。

例题8:在150℃时,加热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2NH4ClO 4 N2↑+Cl2↑+2O2↑+4H2O

↑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B、C、D、无法计算

M=m总/n总

假设有2mol NH4ClO4分解,根据质量守恒

m总=2×M (NH4ClO4)=2×=235g

n总=8 mol

∴M=235g/8mol = g/mol 答案:B

注意:本题分析时要从平均分子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据生成物均为气态产物,善用假设,再利用质量守恒从而将题解出。

例题9:将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Na+的浓度为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后为Na2CO3,根据原子守恒,Na原子物质的量等于,所以Na2CO3固体物质的量必为即。答案:

例题10: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 mol Na+、 mol Mg2+、 mol Cl-,另一种离子为SO42-,则SO42-为()

A、 mol

B、 mol

C、mol

D、 mol

根据电荷守恒,n(正电荷总数)=n(负电荷总数) ×1+×2=×1+2x

Na+Mg2+Cl- SO42-x=答案:D

例题11:

现有一定质量露置于空气中的KOH样品,测得其含KOH为90%,K2CO3为8%,H2O为2%,现向里加100g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问把溶液蒸干可得晶体多少g?

本题看似复杂,计算量大,实际只要抓住最终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

n(NaCl)=n(HCl)=100 g×%/ g/mol=

m(NaCl)= g/mol×=

答案:

例题12:有某种浓度的盐酸,将一定量的该盐酸分成三等份A、B、C。往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往B中滴加少许AgNO3溶液,过滤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样,现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以上三种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A、V B、V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 A=V C>V B

B、V A

C、V A>V C>V B

D、V A=V B=V C

根据H+守恒,消耗等浓度的NaOH体积必为1:1:1。答案:D

2、极限法

例题13:向10g不纯净的碳酸钙(杂质可能是①SiO2 ②MgCO3③Na2CO3 ④KHCO3中的一种)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并将所产生的CO2

全部收集,体积为(标准状况),则这种杂质可能是()A、②B、④C、①或③D、①或④

本题利用平均值的思想,采用假设法。假设10g 均为CaCO3,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体积恰好为>;假设10g均为杂质,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必小于,则①③满足题意。答案:C

例题14: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2H2S+SO2=3S+H2O)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L

B、L

C、8g/L

D、L

由于容器体积固定,气体密度最大即气体质量最大,即气体物质的量与式量的乘积最大。

①假设H2S剩余:

2H2S+SO2=3S+H2O

2b b

n(H2S)剩余=(a-2b)mol ρ= m/V=〔(a-2b)×34 〕/20 g/L

a=5、b=1时ρ达到最大值L

②假设SO2剩余:

2H2S + SO2 = 3S+H2O

a

n(SO2)剩余=(b-)mol ρ=m/V=〔(b-)×64 〕/20 g/L

a=1、b=5时ρ达到最大值L 答案:B

3、差量法

例题15:二硫化碳(CS2,液态)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若将 CS2在

448mLO2(标准状况)中充分燃烧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CS2(l)+3O2(g)=CO2(g)+2SO2(g)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最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仍为448mL。答案:D

例题16:

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把溶液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跟投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和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与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设与酸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a mol ,与CuSO4溶液反应的Fe为b mol。

滤渣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析出的铜的质量与消耗的铁的质量相等,即:

m(Cu)=m(Fe) 64b=56(a+b) a:b=1:7

根据题意:

Fe ~2H +

Fe ~ Cu a 2a b b

C (H +

):C(CuSO 4)=n(H +

):n(Cu 2+

)=2a:b =2:7

例题17: 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发现前后质量相等,求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设混合物中NaHCO 3物质的量为a ,Cu 物质的量为b 。

2NaHCO 3~H 2O ~CO 2 △m =m(CO 2+H 2O) Cu ~CuO △m =m(O) 根据题意:m(CO 2+H 2O)=m(O) 31a=16b

NaHCO 3%=84a/(84a+64b)=21/52×100% = %

例题18: 和K 混合物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将气体还原氧化铜,反应后称量固体质量减轻24g ,求钠和钾的物质的量之比。 CuO ~ Cu ~ H 2 ~ 2M

1mol 1mol 2mol △m = 16g

xmol △m = 24g ∴x =3mol

混合金属平均式量=3mol =mol

设混合金属中Na 物质的量为a mol ,K 物质的量为bmol ,

23a+39b=(a+b) a:b=19:13

4、观察法:

例题19: 由CO 2、H 2、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CO 2、H 2、CO 的体积比是( )

A 、29:8:13

B 、21:1:14

C 、13:8:29

D 、26:16:17

CO 与N 2的式量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中CO 的存在不影响混合气体的密度。则题目简化为CO 2和H 2的二元混合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推论,CO 2和H 2的平均式量为28,利用十字交叉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混合气体中CO 2与H 2的体积比为13:8,CO 为任意比。 答案:CD

注意: 三元混合物的题目必然存在内在联系,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化学式的组成、式量、

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等信息,找出联系,简化解题步骤。

例题20:

120℃时,将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 2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 2O 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根据关系式,H 2和CO 在先被氧化再被Na 2O 2

吸收的过程中先得氧,再失去等量的氧,所以固体增加的就是H 2和CO 的质量。 答案:B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

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 【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 、Na2CO3

B 、KHCO3

C 、Al2O3

D 、NaHSO4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 选项:HCO3-+H+=H2O+CO2↑;HCO3-+OH - =H2O +CO32-

(2)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

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高二学,现在了解:Al2O3+6H+=3H2O+2Al3+;Al2O3+2OH-=2AlO2-+H2O。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

答案:BC

2、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

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作氧化剂

C、用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量的O2,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

A选项应中Na2O2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Na2CO3;B选项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 选项Na2O2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2O2,由于Na2O2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2,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变化;Na2O2、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

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C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D、少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解析:

A选项会发生化学反应Na2CO3+CO2+

H2O=2NaHCO3,由于生成的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而且通过反应溶剂水少了,溶质的质量增加了,所以肯定有NaHCO3固体析出。B、C选项重点考查弱酸的酸式盐和碱的反应,B选项反应生成Na2CO3和水,溶液仍澄清透明,C选项反应生成有CaCO3沉淀。D选项很多同学误认为反应,其实不发生反应,因为CO2通入水中只能得到极少极少碳酸根,难以与钙离子生成沉淀,或者认为如果反应,碳酸制备了盐酸,弱酸制备强酸,不合理,且生成的CaCO3在盐酸中不能存在。

答案:BD

4、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6Na=4Na2O+N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不采用Na在氧气中燃烧获得Na2O 的原因

(2)上述方法的优点

解析:

在评价一种制备方法优缺点时,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反应原理可行,其次在方案可行的情况下从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三角度分析,包括原料来源广泛、无污染、实验条件容易达到等方面。

答案:

(1)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Na2O2,不生成Na2O;

(2)生成的氮气将生成的氧化钠与空气隔绝,防止了外界环境的干扰,生成的氧化钠不会变质。

5、下列各反应的反应式或离子方程式中,能够说明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lO2HCl+O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Ca(ClO)2+CO2+H2O====CaCO3↓+2HClO

C、次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

HClO+NaOH====NaClO+H2O

D、次氯酸与H2SO3作用:

HClO+H2SO3====H2SO4+HCl

解析:

A选项证明次氯酸不稳定;B选项证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是弱电解质;C选项证明次氯酸有酸性;D选项证明次氯酸有氧化性。

答案:B

6、 G、W、X、Y、Z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W+NaCl ②W+H2OX+H2↑

③Y+NaOH→G+W+H2O ④Z+NaOH→

W+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的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W、G、Z、Y、X

B、G、Y、W、Z、X

C、G、Y、Z、W、X

D、Z、X、G、Y、W

解析:

题目告知几种物质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说明其中氯元素皆正价。①G→W+NaCl,氯的化合价有降低为-1价,则必有升高,即氯的化合价W>G;②W+H2OX+H2↑,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就要升高,即X>W ③Y+NaOH→

G+W+H2O,结合氯气与NaOH的反应,可得出这是歧化反应,Y中氯的化合价必处于G、W之间,结合①可得:W>Y>G ④与③同理。本题重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得失电子的灵活应用。

答案:B

二、基本概念

1、下列物质,用酒精灯加热时能分解生成酸酐(即酸性氧化物)的是()

A、KClO3

B、Cu(OH)2

C、CaCO3

D、NH4HCO3

解析:

本题中四个选项加热都可以分解,A选项分解生成KCl和氧气;B选项代表不溶性碱受热皆可分解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此时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皆为碱性氧化物;C选项代表不溶性碳酸盐受热皆可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CO2,CO2是酸性氧化物,是碳酸的酸酐,但此时加热需要800摄氏度以上,酒精灯温度最高只能500度左右;D 选项代表铵盐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NH3、CO2和H2O。本题容易错在对反应条件的选择。

答案:D

2、怎样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盐溶液里一定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答案:

(1)不正确,如果此物质是纯净物,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但是若该物质是混合物,例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则该物质不是氧化物。

(2)不正确,例如铵盐(如NH4NO3)溶液中就没有金属阳离子。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NaCl

解析:

A选项ClO3-原子团中的氯不会出氯离子,BCD中都有-1价的氯,但是BD是盐,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会出自由移动的Cl-,而C选项HCl是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无离子存在,只有在溶液中水的作用下,才会电离出氯离子。

答案:B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解析:

A选项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同种元素被

氧化还原,例如氯气与水的反应;B选项非金属单质也可以是还原剂,如氢气;C选项也可以被氧化,如氯离子变氯气;D选项如Fe3+被还原可得到

Fe2+。

答案:B D

5、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0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通过三个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得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 Cl2> FeCl3> I2,还原性顺序为:I->Fe2+>Cl-。除去I-,就是将I-氧化成碘单质,而不影响Fe2+和Cl-即两者不被氧化,可加入的试剂选择相对只能氧化I-的弱氧化剂FeCl3。

答案:C

6、下列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

B、Al3+

C、Cu2+

D、Fe2+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弱,即失电子越难,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即得电子越容易。

答案:C

7、关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B、因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所以溶液呈电中性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D、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是非电解质

解析:

B选项前半句应改为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量相等;C选项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离子浓度,强电解质溶液很稀,导电能力照样较差;D选项在熔化或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两种情况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答案:A

-

高一上学期化学错题集锦及分析二

化学计算部分

一、基本概念计算

1、溶液浓度

例题1:

密度为·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

C、L

D、L

例题1:

H2SO4+BaCl2=BaSO4↓+2HCl

w(H2SO4)=m(H2SO4)/m(H2SO4溶液)=

m(H2SO4)/m(BaSO4)=98/233=

C=1000ρw/M= g/mL×1000 mL×98

g/mol= mol/L

答案:BD

2、溶解度计算

例题2:

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解析:

不饱和溶液(蒸发10g水)=不饱和溶液或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晶体)=饱和溶液++++++++

第二步溶液由不饱和(也可能饱和)蒸发10g水变为饱和时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能溶解的溶质大于或等于3g。

答案:B

3、溶液稀释

例题3:

密度为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例题4:

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例题5:

质量分数相同的浓氨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各取等体积分别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氨水质量分数为a%,所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b%,问a与b关系。

这三道题均为溶液稀释问题中的等体积混合与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浓度比较问题。

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若溶液密度>1(水的密度),如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若溶液密度<1,如氨水,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③对于同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均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所以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必然越大。

答案:C、A、b>a

二、化学计算方法

(一)守恒法

例题6:

体积比是3:2: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溶液中Cl-浓度比是()

A、3:2:1

B、1:2:3

C、1:1:1

D、3:4:3

三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l-的浓度之比为1:2:3,与溶液体积无关。

例题7:

在S+2KNO3+3C=3CO2+K2S+N2↑的反应中,若有32g S被还原,则被S氧化的C质量是()

A、36g

B、24g

C、12g

D、6g

根据电子守恒,1 mol S 被还原必有 molC被S氧化,即32g S 能氧化6gC。

答案:D

注意:

该反应中被KNO3氧化的C不能计算在内。

例题8:

在150℃时,加热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2NH4ClO4 N2↑+Cl2↑+2O2↑+4H2O↑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无法计算

M=m总/n总

假设有2mol NH4ClO4分解,根据质量守恒

m总=2×M (NH4ClO4)=2×=235g

n总=8 mol

∴M=235g/8mol = g/mol

答案:B

注意:

本题分析时要从平均分子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据生成物均为气态产物,善用假设,再利用质量守恒从而将题解出。

例题9:

将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Na+的浓度为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后为Na2CO3,根据原子守恒,Na原子物质的量等于,所以Na2CO3固体物质的量必为即。

答案:

例题10: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 mol Na+、 mol Mg2+、mol Cl-,另一种离子为SO42-,则SO42-为()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根据电荷守恒,n(正电荷总数)=n(负电荷总数)

×1+×2=×1+2x

Na+ Mg2+ Cl-

SO42-

x=

答案:D

例题11:

现有一定质量露置于空气中的KOH样品,测得其含KOH为90%,K2CO3为8%,H2O为2%,现向里加100g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问把溶液蒸干可得晶体多少g

本题看似复杂,计算量大,实际只要抓住最终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

n(NaCl)=n(HCl)=100 g×%/ g/mol=

m(NaCl)= g/mol×=

答案:

例题12:

有某种浓度的盐酸,将一定量的该盐酸分成三等份A、B、C。往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往B中滴加少许AgNO3溶液,过滤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样,现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以上三种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VB、V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A=VC>VB

B、VA

C、VA>VC>VB

D、VA=VB=VC

根据H+守恒,消耗等浓度的NaOH体积必为1:1:1。

答案:D

2、极限法

例题13:

向10g不纯净的碳酸钙(杂质可能是①SiO2 ②MgCO3 ③Na2CO3 ④KHCO3中的一种)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并将所产生的CO2全部收集,体积为(标准状况),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A、②

B、④

C、①或③

D、①或④

本题利用平均值的思想,采用假设法。假设10g均为CaCO3,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体积恰好为>;假设10g均为杂质,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必小于,则①③满足题意。

答案:C

例题14:

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2H2S+SO2=3S+H2O)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L

B、L

C、8g/L

D、L

由于容器体积固定,气体密度最大即气体质量最大,即气体物质的量与式量的乘积最大。

假设H2S剩余:

2H2S+SO2=3S+H2O

2b b

n(H2S)剩余=(a-2b)mol

ρ= m/V=〔(a-2b)×34 〕/20 g/L

a=5、b=1时ρ达到最大值L

假设SO2剩余:

2H2S + SO2 = 3S+H2O

a

n(SO2)剩余=(b-)mol

ρ=m/V=〔(b-)×64 〕/20 g/L

a=1、b=5时ρ达到最大值L

答案:B

3、差量法

例题15:

二硫化碳(CS2,液态)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若将 CS2在448mLO2(标准状况)中充分燃烧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CS2(l)+3O2(g)=CO2(g)+2SO2(g)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最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仍为448mL。

答案:D

例题16:

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把溶液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跟投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和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与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设与酸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a mol ,与CuSO4溶液反应的Fe为b mol。

滤渣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析出的铜的质量与消耗的铁的质量相等,即:

m(Cu)=m(Fe)

64b=56(a+b)

a:b=1:7

根据题意:

Fe ~2H+ Fe ~ Cu

a 2a

b b

C(H+):C(CuSO4)=n(H+):n(Cu2+)=2a:b=2:7

例题17:

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发现前后质量相等,求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设混合物中NaHCO3物质的量为a,Cu物质的量为b。

2NaHCO3~H2O~CO2 △m=

m(CO2+H2O)

Cu~CuO △m=m(O)

根据题意:m(CO2+H2O)=m(O)

31a=16b

NaHCO3%=84a/(84a+64b)=21/52×100% = %

例题18:

和K混合物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将气体还原氧化铜,反应后称量固体质量减轻24g,求钠和钾的物质的量之比。

CuO ~ Cu ~ H2 ~ 2M

1mol 1mol 2mol △m= 16g

xmol △m=

24g

∴x=3mol

混合金属平均式量=3mol=mol

设混合金属中Na物质的量为a mol,K 物质的量为bmol,

23a+39b=(a+b)

a:b=19:13

4、观察法:

例题19:

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CO与N2的式量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中CO的存在不影响混合气体的密度。则题目简化为CO2和H2的二元混合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推论,CO2和H2的平均式量为28,利用十字交叉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为13:8,CO为任意比。

答案:CD

注意:

三元混合物的题目必然存在内在联系,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化学式的组成、式量、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等信息,找出联系,简化解题步骤。

例题20:

120℃时,将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

B、

C、

D、无法确定

根据关系式,H2和CO在先被氧化再被Na2O2吸收的过程中先得氧,再失去等量的氧,所以固体增加的就是H2和CO的质量。

答案:B

高一化学必修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 A. 过滤 B.分液 C.结晶 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

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完整版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 题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 2CO 3 B、KHCO 3 C、Al 2O 3 D、NaHSO 4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 3 - +H+=H 2O+CO 2 ↑;HCO 3 -+OH-=H 2 O +CO 3 2- (2)Al 2 O 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 高二学,现在了解:Al 2O 3+ 6H+=3H 2O+2Al3+;Al 2 O 3 +2OH-=2AlO 2 -+H 2 O。 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答案:BC 2、下列关于Na 2O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 2 O 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 变成Na 2 O B、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只作氧化剂 C、用Na 2 O 2 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 2 O 2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 大量的O 2 ,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A选项应中Na 2 O 2 久置于空气中 会变成Na 2 CO 3 ;B选项Na 2 O 2 与水的反应 中,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 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 2 O 2 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 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 2 O 2 ,由于 Na 2 O 2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 2 ,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 褪色,物理变化;Na 2 O 2 、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B、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篇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1.光纤通讯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光纤通讯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A.石墨B.二氧化硅C.氧化镁D.氧化铝 2.金属钠着火时,可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A.泡沫灭火器 B.水 C.沙子 D.干粉灭火器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4.某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 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 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5.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6.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7.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A.氯化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D.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于潜水艇的氧气来源B.氯气可用于制农药 C.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9.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10.配制100mL0.2molL-1NaCl溶液,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哪一种 A.分液漏斗B.烧杯C.玻璃棒D.容量瓶 二.选择题 11.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A.NO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题部分

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大题部分) 1.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总体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7、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8、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9、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答案】A 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人若食用亚*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含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盐被氧化 【解析】题意中告诉我们亚*盐导致Fe2+转化为高价铁即Fe3+,所以亚*盐将Fe2+氧化,亚*盐为氧化剂,而维生素C能解除亚*盐中毒,即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或将氧化成的Fe3+转化为Fe2+,所以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是还原剂,故B、C正确。 【答案】BC 3.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NaClO3+H2SO4―→ClO2+CO2+Na2SO4+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是甲醇

B.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配平并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可得: 可见CH3OH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剂,CO2是氧化产物,ClO2是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6∶1,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g)高温,CO2+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w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H2O中H+1、O-2价态的变化:A中H+1―→H20,得电子,H2O作氧化剂,正确;B和C中水中H、O元素化合价不变,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中O-2―→O20,失电子,水作还原剂,故B、C、D 不合题意。 【答案】A 5.碘是原子半径较大的卤族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ICl、IBr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 D.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中形成I-3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 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 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 B 融化的是Al2O3 C 融化物滴落 D 融化物不滴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4 B HCl C BaCl2 D NaOH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 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 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 7、在Na和H2O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 B 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4 100% 100 2.3 ? + B 4 100% 10040.1 ? +- C 4 100% 1004 ? + D 4 100% 100 2.30.1 ? +- 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H+、Ca2+、Na+、NO3-B.Na+、Mg2+、Al3+、Cl- C.Cu2+、Mg2+、Cl-、OH-D.Ba2+、Cl-、OH-、NO3- 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政治必修二选择题易错题练习

高一政治必修二易错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理发、司法、行政机关的总和 C、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某市政府在网上开通“百姓论坛”,规定各职能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网页,对涉及自己部门的帖子必须在3天内给与回复,对“投诉贴”则要尽快纳入调查处理程序。最近,有14个单位因没有及时回帖而被通报批评。“百姓论坛”的开通: ①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②改变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诉求的新渠道④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和出版的自由 C、监督权 D、集会、游行和示威自由 4、2007年3月颁布的《物权法》规定:权利人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说明: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国家保护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同等的 C、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 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提示:前半句说明权利,后半句说明义务。 5、我们既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为先,同时也要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的、政党的个人利益,这是因为在我国: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公民的个人利益是相同的 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三者之间不存在矛盾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实现了,公民的个人利益也就实现了 6、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成为中国基层人大选举的新亮点。这些毛遂自荐的参选人,通过各种方式“推销”自己以提高竞争力。“新亮点”,这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机制成熟度、群众社会心理和参政愿望息息相关的。这说明: 我国公民已经消除了“选举与我无关”的思想 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要提倡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 7、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事实,是基于公民享有对实际公众利益的决策的: A、决策权 B、表决权 C、监督权 D、知情权 8、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 ①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③体现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④体现人人当家作主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三附详解

2013年9月5的高中化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09?海南)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2013?江苏)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L 1mol ?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 ﹣ 的数目为NA B . 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 . 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 . 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3.(2012?江苏)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 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 常温常压下,18 g H 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 . 标准状况下,11.2 L CH 3CH 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D . 常温常压下,2.24 L CO 和CO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4.(2009?广东)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4L 中含有n A 个分子 B . 1L0.1mol/LNa 2SO 4溶液中有0.1个Na + C . 1molH 2与1molCl 2反应生成n A 个HCl 分子 D . 1molCa 变成Ca 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p (Ne )>p (H 2)>p (O 2) B . p (O 2)>p (Ne )>p (H 2) C . p (H 2)>p (O 2)>p (Ne ) D . p (H 2)>p (Ne ) >p (O 2) 6.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 .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5Q (g )═4X (g )+nY (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8.(2012?河北模拟)由C 16O 和C 18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分子数之比为14:15 B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质量之比为15:14 D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密度之比为1:1 9.(2010?平顶山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 .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0.(2011?新疆二模)已知Q 与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2Q+R 中,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 ,则参与反应的Y 和生成物Q 的质量之比为( ) A . 46:9 B . 32:9 C . 23:9 D . 16:9 11.(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0mol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 B . 1.00mol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高一化学化学试卷及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 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 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2、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 有机物可能是 A、C2H4 B、C2H5OH C、CH3CHO D、CH3COOH 3、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A、乙醇中的水(钠)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碳酸钠溶液) D.苯中的甲苯(溴水) 4、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 A、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④⑥ D、①②③ 5、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 B、CH4 C、C2H4O D、C3H8O2 6.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硫酸 B.适当加热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0.2 mol·L-1·min- B.0.3 mol·L-1·min-1 C.0.1 mol·L-1·min-11 D.0.6 mol·L-1·min-1 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 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9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 2s: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是()A.9:3:4 B. 3:1:2 C. 2:1:3 D. 3:2:1

高一政治必修二大题经典例题_高一政治必修题经典例题归纳.doc

高一政治必修二大题经典例题_高一政治必 修题经典例题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二大题经典例题_高一政治必修题经典例题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二经典例题篇一 材料一:2009年,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风风雨雨,几度波折,但是总体上保持了积极、稳步发展的态势。中美客观上存在着分歧,特别是经贸问题和台湾问题。但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决定着两国有了一个经济共同点,就是都要全力以赴刺激经济、稳定市场、求得发展。2010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话的主题为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2010年5月28日至6月3日,国务院温家宝对韩国、日本、蒙古、缅甸进行了正式访问。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并出席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对于天安号事件,温家宝指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会见日本天皇,同首相鸠山由纪夫举行会谈。同蒙古国会谈,并会见蒙古国总统和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出席中蒙经贸论坛开幕式。与缅甸登盛举行会谈,出席中缅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温家宝此次对亚洲四国进行的访问是一次和平、友好、合作之旅,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友好,加强互信,深化合作。 阅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为什么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是如何体现

我国的外交政策。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美国和周围一些国家虽有分歧但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共同的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美、日等国家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符合时代的潮流,能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也有利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与美、韩等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高一政治必修二经典例题篇二 2009年6月22日,国家副主席在出席中沙经贸研讨会时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宣誓,也是我们在与沙特等中东、海湾地区国家开展友好合作秉承的原则。一个更加繁荣开放的中国,将为中东、海湾地区国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也将为促进中东、海湾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问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答案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2015/12/5 一、选择题 1、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B.氢氧化铝C.氧化钙D.碳酸钡 4、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5、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6、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Na B.Mg C.Al D.Zn 7、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 质是 A.Fe B.FeO C.Fe(OH)3D.Fe2O3 8、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2,丙不变, 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 9、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NaOH NaHCO3B.Na2CO3MgCl2H2SO4

高一化学易错题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易错题集锦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配置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在慢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2.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 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逃离现场 D. 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 3. 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 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 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4.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汞不慎洒落地面时,要先用硫磺粉覆盖,使其化合成硫化汞后扫除并妥善掩埋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与废碱中和后再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5.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可分解为如下各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 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⑴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 →____ →____ →A →G →____ →E →F ⑵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G步骤的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L B. L C. L D. L 7.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氢气与水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B. 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C. 常温常压下,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2.4L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铁原子的个数为N A 。 D. 标准状况下,22.4L He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 N A。 8.从2 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下面关于这100mL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B.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 含4g氢氧化钠 D. 含0.1 mol氢氧化钠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mol B. 一摩氧约含6.02×10个氧原子 C.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D. 12g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6.02×10 10. 对相同状况下的CO和N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 O气体含有6.02×10个O分子 B. 常温常压下,4.6g NO气体含有1.81×10个NO分子 C. 0.5 mol·LCuCl溶液中含有3.01×10个Cu D. 标准状况下,33.6L HO含有9.03×10个HO分子 12. 有BaCl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映中消耗x mol HSO、y mol AgNO。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为() A. (y - 2x)/a B. (y - x)/a C. (2y - 2x)/a D. (2y - 4x)/a 13.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和5%的H2SO4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均匀后,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A. 3a % B. 6a % C. >3a % D. <3a % 14. 已知氨水的密度为0.99g/cm时,NH3的质量分数为2%,氨水的密度为0.93g/ cm 时,NH3的质量分数为18%. NH3的质量分数为a %和5a %的氨水按等体积混合均匀后,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 A. 3a % B. 6a % C. >3a % D. <3a % 15. 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 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 只有①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铁粉 过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