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实验1

药物化学实验1
药物化学实验1

《药物分析》实验大纲

----氯霉素滴眼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一、目的要求

1. 理解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组分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2.1 基础理论来源

《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刘文英,第6版),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课本p96-97)。

2.1 实验原理

内标法和外标法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常用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

内标物可以消除仪器与操作或制备样本时带来的误差,精密称取样品后,加入一定量的内标物,然后制成适当溶液进样分析。根据样品和内标物的重量及其相应的峰面积,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外标法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外标物(标准对照品),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外标物(标准对照品)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本法俗称外标一点法,色谱定量的原理是峰面积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实验条件要求:需要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且待测成分与杂质间分离良好。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条件

色谱仪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C18柱(填料:SinoChrom ODS-BP 5 μm,尺寸:4.6 mm×250 m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温度室温

流动相甲醇:水(v:v = 80:20)

流速0.8 mL/min

检测波长272 nm

(二)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1. 1㎎/mL 氯霉素标准贮备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氯霉素100 mg 至100 mL 容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2. 1 mg/mL 对硝基苯酚(内标)标准贮备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对硝基苯酚约100 mg 置l00 mL 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三) 内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

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精密吸取对硝基苯酚标准贮备液1.0 mL ,置l0 mL 容量瓶中,精密加入氯霉素标准贮备液1.0 mL ,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色谱仪基线平稳后,进样20 μL 得色谱图。读取对硝基苯酚及氯霉素峰面积或峰高,按公式计算相对校正因子(本实验中,采用峰面积法):

内标内标内标=A W A W f i i

i (或 内标

内标

内标=h W h W f i i i ) 式中:W i ――氯霉素重量

W 内标――对硝基苯酚的重量

A i (h i )――氯霉素的峰面积(峰高)

A 内标(h 内标)――对硝基苯酚的峰面积(峰高)

2.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滴眼液0.4 mL (约相当于氯霉素1 mg ,标示量为2.5 mg/mL),置10 mL 容量瓶中,并加入对硝基苯酚的贮备液1.0 mL ,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 ,得色谱图。按下式计算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标示量,简单来说就是主药含量,它的百分含量=实际量/标准量,百分标示量是指的实验测得值与百分之百的偏离程度,即在一个允许范围内稍大或者稍小):

%100%100%???=?=内标

样品内标内标样品标示量i i i f W W A A W W 式中:W i ――氯霉素重量

W 内标――对硝基苯酚的重量

W 样品――滴眼液中氯霉素的标示重量

(四) 外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外标一点法)

精密称取氯霉素25.0 mg 置10 mL 容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浓度为2.5 mg/mL 。精密吸取该溶液1.0 mL 置l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 ,得色谱图,读取峰面积。

精密吸取滴眼液(标示浓度2.5 mg/mL )1.0 mL 置l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 ,得色谱图,读取峰面积。按峰面积与样品浓度成正比计算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即:

对照

样品对照样品C C A A 式中:A 样品:样品的峰面积;

A 对照:对照品的峰面积;

C 样品:样品的浓度(mg/mL );

C 对照:对照品的浓度(mg/mL );

四、学习提要

1. 内标法和外标法定量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2. 怎样选择流动相?流动相中水的作用?

3. 内标物应具备哪些条件?

五、实验思考

(1) 由于操作不当,系统中混入了气泡,则对测定有何影响?如何排除这些气泡?

(2) 变换流动相溶剂时,应如何操作?

《药物分析》实验导学

----氯霉素滴眼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一、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就是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1903年俄国化学家M.C.茨维特首先将液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叶绿素。

1、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不能由色谱图直接给出未知物的定性结果,而必须由已知标准物作对照定性。当无纯物质对照时,定性鉴定就很困难,这时需借助质谱、红外和化学法等配合。2、原理和分类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差别。根据固定相的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应用最广的是以硅胶为填料的液固色谱和以微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色谱。根据固定相的形式,液相色谱法可以分为柱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近年来,在液相柱色谱系统中加上高压液流系统,使流动相在高压下快速流动,以提高分离效果,因此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

①液固吸附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一种,是基于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而实现分离。其固定相是一些具有吸附活性的物质如硅胶、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②液液分配色谱法

基于被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溶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分离。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从色谱发展历史看,最先出现的是正相色谱,当时无所谓正反,只是叫色谱,到后来出现了反相色谱,即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为了区分两种类型的色谱,就有了正反之说,现在反而是反相色谱的应用更为广泛】。前者是用硅胶或极性键合相为固定相,非极性溶剂为流动相;后者是硅胶为基质的烷基键合相为固定相,极性溶剂为流动相,适用于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③离子交换色谱法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对离子交换基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实现分离。(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柱效高,主要用来分离简单的混合物;多孔性树脂进样容量大,主要用来分离复杂混合物。)

④凝胶渗透色谱法

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法。1959年首先用于生物化学领域。以溶剂为流动相,多孔填料(如多孔硅胶、多孔玻璃)或多孔交联高分子凝胶为分离介质的液相色谱法。当混合物溶液入凝胶色谱柱后,流经多孔凝胶时,体积比多孔凝胶孔隙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凝胶孔隙里去而从凝胶颗粒间隙中流过,较早地被冲洗出柱外,而小分子可渗透到凝胶孔隙里面去,较晚地被冲洗出来,混合物经过凝胶色谱柱后就按其分子大小顺序先后由柱中流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凝胶渗透色谱法为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用来分离齐聚物、单体和聚合物添加剂等。(自学、了解:用凝胶渗透色谱的优点是:分离不需要梯度冲洗装置;同样大小的柱能接受比通常液相色谱大得多的试样量;试样在柱中稀释少,因而容易检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可提供分子尺寸信息;色谱柱寿命长。它的缺点是:不能分离分子尺寸相同的混合物,色谱柱的分离度低;峰容量小;可能有其他保留机理起作用时引起干扰。)

⑤离子色谱法

采用柱色谱技术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展开方式采用洗脱法。根据不同的分离方式,离子色谱可以分为高效离子色谱、离子排斥色谱和流动相离子色谱3类。高效离子色谱法使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离子排斥色谱法用高容量的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利用离子排斥原理。流动相离子色谱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自学、了解:离子色谱仪由淋洗液贮存器、泵、进样阀、分离柱、抑制柱、电导检导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离子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是分离柱,装有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是抑制型离子色谱仪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淋洗液转变成低电导部分,以降低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同时将样品离子转变成其相应的酸或碱,以增加其电导。分离阴离子,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阳离子,抑制柱填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检测器分通用型检测器与专用型检测器。前者如电导检测器,对检测池中所有离子都有响应;后者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

3 设备连接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出泵、进样装置、色谱柱、梯度淋洗装置、检测器及计算机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输出泵的功能是将冲洗剂在高压下连续不断地送入柱系统,使混合物试样在色谱中完成分离过程。常用的进样方式主要有2种:手动进样阀进样和自动进样器进样。色谱柱的功能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梯度淋洗又称溶剂洗脱程序,通过连续改变淋洗剂的组成,改善复杂样品的分离度,缩短分析周期和改善峰形,其功能类似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检测器的功能是将从色谱柱中流出的已经分离的组分显示出来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主要有紫外吸收检测器【UV-Vis单波长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简称PDA(Photo-Diode Array)检测器或DAD (Diode Array Detector)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其中以紫外吸收检测器使用最广。现代化的仪器都配有计算机,以实现自动数据采集与处理、绘图和打印分析报告等。

二、本实验知识和技能概要

本实验采用ODS柱,开展反相分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也称C18柱,是一种常用的反相色谱柱,填料为"C18",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ctadecylsilyl,简称ODS)。这种填料在反相色谱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完成高效液相色谱70~80%的分析任务】。

通过本实验应掌握内标法、外标法定量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并加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技能训练。

1、氯霉素的结构与性质

氯霉素是抗生素类药物,属广谱抑菌抗生素,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由于不良反应严重现用得越来越少。

氯霉素微溶于水,且具苯环结构,所以可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并用272 nm进行检测,甲醇-水作流动相。

2、校正因子法定量原理

根据重量与峰面积成正比,有i i i A f W ?=。

在绝对校正因子法(i f )中

%组分%==样

内标内标内标样内标

内标内标内标

内标内标100%100'???=????=??W W f f A A W W i A f A f W W A f A f W W i i i i i i i i i

在相对校正因子(内标i f )法中: 内

内内标内标==A W A W f f f i i

i i ∴ i i i A A W f W ??=内

内内标 %组分%=内标样

内内标样100%100???=?i i i f W W A A W W i 当峰形对称且峰窄时还可以用峰高代替峰面积来定量。

4、操作要点及技能训练

(1) 标准贮备液的配置

精密称定重量,先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再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否则因部分未溶导致浓度不准确。

(2) Agilent 1260 HPLC 操作规程 一、Agilent 1260 HPLC 化学工作站开机顺序

1:打开计算机;

2:打开主机各模块电源(不分先后),双击1260联机,进入化学工作站;

3:调出一个分析方法,检查各参数的设置;

4:旋开泵上的排气阀,点击开启,将工作站中的泵流量设到5ml/min ,溶剂A 设到100%,排3-5分钟;

5:依此切换到B 、C 、D 溶剂分别排气;

6:将工作站中的泵流量和流动相比例恢复到方法设置;

7:关闭排气阀,观察柱前压力,压力应该逐渐升高后稳定。

二、数据采集方法编辑

1:从“方法”菜单中选择“编辑完整方法” 项,选中除“数据分析”外的三项,点击“确定”,单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2:在方法信息中,填上方法注释,(如:This is for test!),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此项可以不填。

3:在选择进样源/位置中,如果是手动进样器,选择手动,如果是自动进样器,默认自动进样器,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4:泵参数设定:

在流量处输入流量,如1ml/min,在溶剂B处输入70.0,(A=100-B) ,在停止时间处填写每次分析时间。在右侧时间列表,编辑梯度。在最大压力极限处输入柱子的最大耐高压,以保护柱子。

5:自动进样器参数设定: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 进样体积5.0ul ,洗瓶位置为6号。“标准进样”----只能输入进样体积,此方式无洗针功能。“洗针进样”----可以输入进样体积和洗瓶位置,此方式针从样品瓶抽完样品后,会在洗瓶中洗针。“使用进样器程序”---可以点击“编辑” 按钮进行进样程序编辑。

6:柱温箱参数设定:

在柱温下面的左右方框内输入所需温度,左侧右侧一致,使柱温箱的温度左右一致。

7:DAD检测器参数设定:

DAD检测器可以最多同时采集8个波长的信号,设定采集波长,带宽,参比波长,带宽。

光谱---存储:定义了在信号A上提取并保存光谱的点。

“无”,未提取光谱;

“顶点+基线”,在峰的顶点和基线处提取光谱;

“顶点+斜率+基线”,在峰的顶点、基线、上升斜率和下降斜率提取光谱;

“峰中的全部”,提取峰内的所有光谱;

“每个一条光谱”,选择“全部”,将连续提取光谱,但是只每个一条光谱存储一条光谱,其他光谱将被弃用,这样可以减少必要的数据存储量;

“全部”,根据“峰宽”设置连续提取光谱。每个峰宽采集八条光谱,一条光谱的采集时间略少于峰宽除以8,即大于或者等于0.01s且小于或等于2.55s

8:FLD检测器参数设定

右键点击FLD模块视图的空白处,选择“方法”进入FLD的参数设置界面,设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及PMT增益。

激发---激发波长。限值:200到1200nm,步长1nm。“零级”:氙气灯发出的光全部光谱照射流通池。每种化合物可以吸收其具有特性波长的光,然后最大限度的发射荧光。这将增加该设置中固有的杂散光级别,并降低灵敏度(信噪比)。

发射---发射波长。限值:200到1200nm,步长1nm。“零级”:将单色器至于零级位置,是样品发射的所有光都被反射到检测器。

9:在“ 运行时选项表”中,选中“ 数据采集”、“标准数据分析”,点击“确定”。

10:从“方法”菜单中选择“方法另存为” 项,输入一方法名,如“test”,单击确定。

11:从菜单“视图”中,选中“在线信号”,选中“信号窗口1”,然后点击“改变” 钮,将所要绘图的信号移到右边的框中,点击“确定”。

12:从“运行控制”菜单中,选择“样品信息”选项,输入操作者名称,如“安装工程师”;在“数据文件”中选择“手动”或“前缀/计数器”。

区别: 手动--每次做样之前必须给出新名字,否则仪器会将上次的数据覆盖掉。前缀/计数器

----“前缀”框中输入前缀,在“计数器”框中输入计数器的起始位,仪器会自动命名,如vwd数据0001,vwd数据0002。

13:等仪器准备好,基线平稳,从“运行控制”菜单中选择“运行方法”,进样。(若无自动进样

器,则基线平稳后,进样并搬动手动进样阀,启动运行。)

三、数据处理操作步骤

1 由主菜单上的视图进入数据分析,到数据处理界面;

2 由主菜单上的文件进入调用信号,调出要分析的数据文件色谱图;

3 由主菜单上的图形进入信号选项,调整谱图坐标:

1)点自定义量程,在时间范围中输入横坐标(时间)(例如0到10);

2)在响应范围:中输入纵坐标(响应值)(例如-50到800);

3)在量程框中,调到全部使用相同量程;

4)点击确定退出。

4 由主菜单上的积分进入积分事件,设置、修改积分参数;

1)在斜率灵敏度后,输入斜率值;

2)在峰宽后中,输入最小峰宽值;

3)在最小峰面积后,输入最小峰面积值;

4)在最小峰高后,输入最小峰高值;

5)点击左上方带钩的图标,确认;

5 由主菜单上的报告进入设定报告,设置报告参数:

1)在定量结果栏中,选择计算(面积百分比,外标法,内标法等);

2)在目标栏,选打印机打印,或屏幕打印;

3)点击确定退出。

6 由主菜单上的报告进入打印报告,打印报告;

四、关机

1 关机前,当流动相中有缓冲盐的时,用90%甲醇水溶液冲洗柱子和系统0.5-1小时,流量0.5—1ml/min,再用100%有机溶剂冲0.5小时,当流动相中没有缓冲盐时,直接用用100%有机溶剂冲0.5小时,然后关泵,(适于反相色谱柱)。[正相色谱柱用适当的溶剂冲洗]

2 退出化学工作站,及其它窗口,关闭计算机。

3 关掉Agilent 1260电源开关。

五、注意事项:

1 氘灯是易耗品,应最后开灯,不分析样品即关灯;

2 开机时,打开排气阀,100%水,泵流量5ml/min,若此时显示压力>10bar,则应更换排气阀内过滤白头。

3流动相使用前必须过滤,不要使用多日存放的蒸馏水(易长菌)。

4流动相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可用超声波振荡10- 15min。

5当使用缓冲溶液时,要用水冲洗手动进样器进样口,同时搬动进样阀数次,每次数毫升。6溶剂和样品过滤非常重要,对色谱柱和仪器起到保护作用。

对色谱柱:色谱柱内填料颗粒很细,色谱柱内腔很小,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使色谱柱和毛细管容易堵塞。

对仪器: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增加进样阀的堵塞和磨损,同时会增加泵头内的蓝宝石活塞杆和密封垫的磨损。

(3) 数据处理

测定峰高或峰面积,分别按内标法和外标法求测含量。

(医疗药品)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供药学药剂专业用)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2006年3月 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药学、药剂、药分、中药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国家职业药师(中药学)资格考试必考课程。本课程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学、中药学、生药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生理活性、天然药物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输送人才。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一)提取分离方面 1.要求掌握常用的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其中包括液-固提取法(浸渍、渗漉、回流提取等)、液-液萃取法(简单萃取法、梯度萃取法、逆流分布法)、重结晶法等。 2.掌握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结构鉴定方面 1.化学方法 ①掌握各类化学成分的一般定性反应在鉴定中的应用; ②掌握重要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③了解重要降解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光谱方法 了解UV、IR、NMR、MS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目录 实验须知1 实验技能操作规范2 实验一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和检识8 实验二芦丁的提取、水解;黄酮类化合物与糖类的鉴别10 实验三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别和生物碱的检识15 实验四利用纸色谱先导设计法从洋金花中提取分离生物碱19 实验五一叶萩碱的分离和鉴定23

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磺胺嘧啶锌(Sulfadiazine-Zn) 与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Ag )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磺胺嘧啶银为应用烧伤创面的磺胺药,对绿脓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其特点是保持了磺胺嘧啶与硝酸银二者的抗菌作用。除用于治疗烧伤创面感染和控制感染外,还可使创面干燥,结痂,促进愈合。但磺胺嘧啶银成本较高,且易氧化变质,故制成磺胺嘧啶锌,以代替磺胺嘧啶银。其化学名分别为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银(SD-Ag )、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锌(SD-Zn ),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NH 2 SO 2N N N NH 2 SO 2N N N NH 2SO 2N Zn N N 磺胺嘧啶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遇光或遇热易变质。 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磺胺嘧啶锌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 合成路线如下: NH 3.H 2O H 2O ++SO 2N N N NH 2 SO 2N N N NH 4 NH 2 SO 2N N N NH 4 NH 2 NH 2SO 2N N N NH 2 SO 2N N N NH 2SO 2N Zn N N

三、实验方法 (一)磺胺嘧啶银的制备 取磺胺嘧啶5 g,置50 mL烧杯中,加入10% 氨水20 mL溶解。再称取AgNO33.4 g置50 mL烧杯中,加10 mL氨水溶解,搅拌下,将AgNO3-氨水溶液倾入磺胺嘧啶-氨水溶液中,片刻析出白色沉淀,抽滤,用蒸馏水洗至无Ag+反应,得本品。干燥,计算收率。 (二)磺胺嘧啶锌的制备 取磺胺嘧啶5 g,置100 mL烧杯中,加入稀氨水(4 mL浓氨水加入25 mL水),如有不溶的磺胺嘧啶,再补加少量浓氨水(约1 mL左右)使磺胺嘧啶全溶。另称取硫酸锌3 g,溶于25 mL水中,在搅拌下倾入上述磺胺嘧啶氨水溶液中,搅拌片刻析出沉淀,继续搅拌5 min ,过滤,用蒸馏水洗至无硫酸根离子反应(用0.1 M氯化钡溶液检查),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三)结构确证 1. 红外吸收光谱法、标准物TLC对照法。 2. 核磁共振光谱法。 注释: 合成磺胺嘧啶银时,所有仪器均需用蒸馏水洗净。 思考题: 1. SD-Ag及SD-Zn的合成为什么都要先作成铵盐? 2. 比较SD-Ag及SD-Zn的合成及临床应用方面的优缺点。

最新实验室化学药品制度

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一、化学药品保管室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二、化学药品要由可靠的、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人专管。 三、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四、化学药品应在容器外贴上标签,并涂蜡保护,短时间内装药的容器可不涂蜡。 五、对危险药品要严加管理: 1、危险药品必须存入专用仓库或专柜,加锁防范。 2、互相发生化学作用的药品应隔开存放。 3、危险药品都要严加密封,并定期检查密封情况,高温、潮湿季节尤应注意。 4、对剧毒、强腐蚀、易爆易燃药根据使用情况和库存量制定具体领用办法,并要定期清点。 5、危险药品仓库(或柜)周围和内部严禁有火源。 6、用不上的危险药品,应及时调出,变质失效的要及时销毁,销毁时要注意安全,不得污染环境。 7、主动争取当地公安部门对危险药品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8.剧毒药品,用后剩余部分应随时存入危险药品库(或柜)。 检测人员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保密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a、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制度,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凡系绝密、机密、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范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范围; b、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保密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c、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d、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e、监测分析室谢绝无关人员参观来访,必要时经监测分析室负责人批准; f、全站工作人员都有保密的义务和责任,凡违反保密规定,要追究责任并视情况轻重进行处理. 监测分析室职责: 1、负责编制本室的年度工作计划、物资需求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并提交综合技术室,完成业务工作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2016简答题)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 2*如何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 答:有效成分是指天然药物中经药效实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并能代表临床疗效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天然药物中不代表其治疗作用的成分为无效成分。一般认为天然药物中的蛋白质、多糖、淀粉、树脂、叶绿素、纤维素等成分是无效成分或杂质。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 4*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 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互不相容)>丙酮>乙醇>甲醇>水(与水相混溶) 5*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其亲和力的差异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7*聚酰胺吸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①与溶剂有关: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性溶剂中最弱;②与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有关:分子结构中含酚羟基、羧基、醌或羰基越多,吸附越牢;③与形成氢键的基团位置有关:一般间位>对位>邻位;④芳香核、共轭双键越多,吸附越牢;⑤对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吸附力减弱。 8*简述苷的分类。 答:据苷键的构型不同分为α-苷、β-苷;依据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原生苷和次生苷;依据苷的结构中单糖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依据苷元结构不同,可分为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依据糖链的数目不同,分为单糖链苷、双糖链苷;依据苷的生物活性,分为强心苷、皂苷等。 9*简述苷键酸水解的影响因素。 答:①苷原子不同,水解难以顺序:N-苷>O苷>S苷>C苷②呋喃糖苷较吡喃糖易水解③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④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⑤吸点子基的诱导效应,尤其是C2上取代基的吸点子基对质子的竞争吸引,使苷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化能力下降,水解速度下降⑥芳香族苷因苷元部分有供电子基,水解比脂肪族苷容易。 10*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葡萄糖、丹皮苷、丹皮酚。 答:三种样品分别做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的是丹皮酚。产生紫色环的,再分别做斐林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不反应的是丹皮苷。 11*为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新采集的大黄必须储存两年以上才可药用?

天然药物化学试验指导试验室注意事项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室注意事项 (1) 实验一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 实验二艾叶及丁香中挥发油的提取鉴定 (5) 实验三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7) 实验四咖啡因的提取与分离 (8) 自选实验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分离 (10) 自选实验甘草皂苷元的提取与分离 (10) 自主设计实验 (15)

实验室注意事项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具有实验周期长、使用有机溶剂品种多,用量较大等特点,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挥发性、易燃、有毒、有腐蚀性、刺激性、实验操作经常在加温,减压下进行,需要使用各种热源和电器,再加上实验室较为拥挤,若操作不慎,易引起着火、触电、中毒、爆炸等事故,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特作如下要求。 一、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程序,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二、实验室内要保持严肃、安静,不得大声说话打闹;室内严禁吸烟,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必要时委托专人看管。 三、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使用明火,需使用明火时,实验台周围不得放置易燃有机溶剂,如发生火情,应保持镇静,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同时切断火源,移走易燃品!用湿布闷盖或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切勿轻易用水,以免扩大火势。 四、实验时要做到整齐、清洁、用过的仪器要及时清洗并收人仪器柜内,保持水槽、仪器、桌面、地面四洁。 五、回流、蒸馏有机溶剂时,注意检查冷凝水是否通畅,装置不得密闭,接收有机溶剂时不得使用广口仪器,溶剂瓶不得敞口存放。在进行减压操作时,必须使用安全瓶,弄清操作程序,以免造成回水等事故。 六、使用挥发性试剂或喷显色剂时,应在窗口或通风橱内操作,不慎溅在桌面上的化学药品必须立即清除。身体直接接触化学物品后应及时用肥皂及大量水冲洗,如碱性试剂可用l%HAc溶液冲洗,酸性试剂可用3%NaHCO3溶液冲洗。不要用酒精、丙酮等洗涤皮肤上的有机物,以免增加皮肤对有毒物质的吸收,眼睛里溅入化学试剂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及时到校医室就诊。 七、使用电器设备(如水浴锅、紫外灯、旋转蒸发仪、循环水泵等)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在烘箱内干燥带有易燃性有机溶剂的仪器或物品,仪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擅自拆卸。 八、每次实验结果后的产品,应妥善包装好,贴好标签,写明级别、产率等,放入干燥器内保存,不得随意丢失。 九、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应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工作,整理好公共仪器、药品,检查水、电、门窗,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去。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实验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天然产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在深入研究之前应首先了解其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等。这就需要进行各类化学成分的系统定性预试验。或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单项预试法来初步判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未知成分的天然产物是怎样初步提取分离的,熟悉各主要成分的试管试验、沉淀反应和纸层析、薄层层析的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含有什么类型的化学成分。 二、基本原理 利用各类成分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由于提取液大多数颜色较深,影响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使用薄层层析(TLC)或纸层析(PC)等方法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检查。 三、实验内容: 利用不同成分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溶剂分别提取,试验。 1.水浸液:取中草药粗粉5 g加水60 ml,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1小时,过滤,滤液进行下列试验。

*在试管进行,△在滤纸或硅胶CMC-Na薄层板上进行,下同。 糖鉴定 (1)α-萘酚一硫酸试剂检查还原糖。 ①溶液I:10%α-萘酚乙醇溶液。溶液II:硫酸。取1ml样品的稀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加入溶液I 2滴~3滴,混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溶液II,二液面交界处产生紫红色环为阳性反应。 (2)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6.93g结晶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溶液II:34.6g酒石酸钾钠、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取1ml样品热水提取液,加入4滴~5滴用时配制的溶液I、II 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如检查多糖和苷,取1ml样品水提液,加入1m110% 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过滤,(成盐去除杂质)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按上述方法检查还原糖。 或者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看色谱图。 酚类鉴定试剂 (1)三氯化铁试剂检查酚类化合物、鞣质1%~5%三氯化铁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加盐酸酸化。取1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试剂1滴~2滴,显绿、蓝绿或暗紫色为阳性反应。作色谱显色剂用,喷洒后,显绿或兰色斑点为阳性。 2.乙醇提取液 取中草药粗粉5 g,加5~12倍量95%乙醇,在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留2 ml作(1)项试验,其余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浸膏状,浸膏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加少量2% HCL振摇溶过滤。分出酸液,作(2)项式验,附于滤纸上的一部分再以少量乙醇溶解,溶液作(3)项试验;

天然药物化学 学习指南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南 一、说明--天然药物化学简介及知识模块构成 《天然药物化学》涉及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结构修饰、活性研究。本课程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波谱解析等学科为基础,是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4学分,理论68学时、实验68学时)。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上述专业培养要求,本课程定位于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的前提下,遵循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技术和方法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从分子水平向学生传授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揭示传统中药的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由四大知识模块构成: 第一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和技术(4学时); 第二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和技术概述(2学时)。该部分的主要内容由本教研室承担的大二下学期《波谱解析》课程(共34学时)进行传授; 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即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60学时); 第四部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2学时)。 课程计划1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半,均为68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依据药学类本、专科的培训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理论、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初步具有从事与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研究的方法,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药学事业,使我国独特的中药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四大知识模块,重点讲授主要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以及检识方法,介绍各主要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主要类型天然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物理方法,重点讲授波谱方法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同时适当介绍天然药物的构效关系、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制剂和分析中应用实例以及主要类型天然化合物研究的最新发展。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本科)药学、药物制剂 (专科)药物制剂技术 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药学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2) 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体 (5) 实验三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7) 实验四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9) 实验五根的显微构造 (11) 实验六单子叶植物地上茎和地下茎观察 (13) 实验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14) 实验八大黄、甘草、人参的鉴定 (16)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掌握撕取表皮的制片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生物显微镜。 2.用具: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擦镜纸、棉布块。 3.材料:洋葱鳞茎的磷叶或大葱磷叶。 4.试液:蒸馏水、稀碘液、10%硝酸钾溶液。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臵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臵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臵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臵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臵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臵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 (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

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清单

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清 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清单 柜号:1?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硫酸15瓶500ml 盐酸11瓶500ml 硝酸4瓶500ml 磷酸1瓶500ml 氢氧化钾3瓶500g 氢氧化钠7瓶500g 氢氧化钙13瓶250g 钠石灰2瓶500g 氢氧化钡1瓶500g 氨水12瓶500ml 柜号:2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碘化钾3瓶500g碘化钠1瓶100g、500g溴化钠3瓶500g溴化钾2瓶500g氯化铵8瓶500g 氯化钠4瓶500g氯化铜1瓶500g氯化钡4瓶500g氯化铝1瓶250g氯化钾1瓶500g氯化钙4瓶500g氯化钴3瓶500g氯酸钾4瓶500g高锰酸钾10瓶500g重铬酸钾3瓶100g、500g 重铬酸铵1瓶100g硝酸钠2瓶250g、500g硝酸钾8瓶500g硝酸银9瓶100g硝酸铜1瓶100g 硝酸汞1瓶100g硝酸铵1瓶500g硝酸钙1瓶100g 柜号:3?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硫酸铜15瓶500g 硫酸铝钾2瓶500g 硫酸铵10瓶500g 硫酸铝3瓶500g 硫代硫酸钠2瓶500g 硫酸亚铁3瓶100g、500g 硫酸钠4瓶500g 亚硫酸钠4瓶500g 硫酸锌1瓶500g 硫酸镁2瓶500g 硫化亚铁3瓶500g 硫化钠1瓶100g、500g 硫酸汞1瓶100g 硫酸亚铁铵2瓶500g 碳酸钙3瓶500g 大理石6瓶500g 碳酸钾3瓶500g 碳酸钠8瓶500g 碳酸氢钠10瓶500g 碱式碳酸铜3瓶500g 碳酸铜1瓶500g 碳酸氢铵1瓶500g 硅酸钠2瓶500g 柜号:4?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硫1瓶25g 碘1瓶25g 单质溴1瓶500g 铜片2瓶500g 铝片1瓶100g 铝粉2瓶100g、50g 镁条4袋250g 锌粒2瓶100g、500g 还原铁粉1瓶500g 铅粉2瓶500g 汞1瓶250g 过氧化氢1瓶500ml 氧化铋1瓶250g 氧化钙1瓶500g 氧化铁2瓶500g 氧化铜6瓶500g 铂金丝棒2套? 钠1瓶500g 钾1瓶500g ? 柜号:5?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石蕊6瓶10g、25g 酚酞4瓶25g 甲基橙1瓶25g 碱性品红1瓶25g 石蕊试纸15袋 红色石蕊试纸10袋 淀粉碘化钾试纸5袋 阳离子交换树脂1瓶500g 柜号:6?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硫氰酸钾1瓶500g 硫氰化钾1瓶100g 硫氰化铵1瓶100g 铁氰化钾1瓶100g 柜号:7?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葡萄糖5瓶500g 蔗糖3瓶500g 可溶性淀粉3瓶100g 硬脂酸2瓶100g、500g 乙酸钠7瓶100g、500g 乙酸钙2瓶500g 乙酸铅1瓶100g 甲醛溶液4瓶500ml 乙醛4瓶500ml 苯酚5瓶500g 甲酸2瓶500ml 乙酸3瓶500ml 四氯化碳4瓶500ml 1、2-二氯乙烷2瓶500ml 三氯甲烷1瓶500ml 溴乙烷2瓶500ml 乙酸乙酯1瓶100ml 碳化钙1瓶500ml 二甲苯2瓶500ml 苯3瓶500ml 石蜡2袋250g 乙醇24瓶500ml 无水乙醇10瓶500ml 丙三醇1瓶500ml 柜号:8?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贮气装置5套 坩埚45个 蒸发皿12个 研钵18个 点滴板3个 干燥器13个 钟罩2个 贮液器1个 柜号:9? 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备注 原电池实验器23套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目录 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二、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三、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四、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别 五、黄柏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实验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蒸发器等仪器的用法 3、了解芦荟多糖在医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所以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中的粗多糖。 三、试剂、材料及仪器 1、试剂:盐酸、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葡萄糖对照品、苯酚、浓硫酸 2、材料和仪器:芦荟叶、烧杯、移液管、量筒、容量瓶、玻璃棒、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真空泵、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真空冷冻干燥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芦荟鲜叶50g,洗净,去掉叶尖和叶底,在蒸馏水水中浸泡0.5h,已除去由表面滲出的黄色液体。然后切去表皮,将内层凝胶(匀浆后)置于烧杯中,加入三倍蒸馏水,置于55℃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浸提4h。 2、浸提液离心分离(2500r/min,5min)并过滤(直接6层纱布过滤),将所得液汁减压浓缩(至30ml),用6mol/L的盐酸调pH值3.2左右,向经过调酸处理的芦荟凝胶浓缩汁中缓慢加入6倍量的95%乙醇,边加边搅拌大约需要15~30min,室温下静置2h,离心分离(2500r/min,7min)得多糖沉淀。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然后真空干燥(通风橱干燥),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芦荟多糖粗品。 3、芦荟多糖的鉴定 对芦荟多糖的鉴定利用改进的苯酚一硫酸法。苯嘞一硫酸试剂能与芦荟多糖中的己糖起显色反应,在一定波长下其吸光度的变化与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采用苯酚一硫酸显色法鉴定芦荟多糖,芦荟中的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然后和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共轭酚在490nm处有最大波长,由此可以鉴定出芦荟中的多糖(图1)。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中药化学 二、课程编码 1002371 三、课程性质 必修课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4 总学分:6.5 实验学时:44 五、适用专业 中药学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天然药化教研室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中药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1. 掌握各类主要中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糖苷类、黄酮、蒽醌、苯丙素、萜类、强心苷、皂苷等)的基本结构类型、结构特征;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中药; 熟悉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2. 掌握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之间的相 互关系;熟悉不同的理化性质在提取方法的设计和化学结构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了解提取分离方法和 处理条件对化学成分结构的影响及后生产物形成的可能性。 4. 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了解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典型的降解反应及衍生物的制备;掌握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特征定性反应、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每次实验课以小组进行教学:每组24人,由1位教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对中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采取首先观看教学录像或操作动画,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点评。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 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综合评定。平时实验70%,实验考试30%。

药剂学实验指导思考题答案

实验1、混悬剂的制备 1、混悬剂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混悬剂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物理稳 定性,它主要与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 晶微粒的长大、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等 这些因素有关。 2、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注意观察所发生 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如何使产品微 粒更细小? 答: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会有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因为樟脑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所致。操作时应急剧搅拌,以免樟脑因溶剂改变而析出大颗粒。可以用“加液研磨法”和“水飞法”使产品微粒更细小。 3、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应稳定,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 4、亲水性药物与疏水性药物在制备混悬液 时有什么不同? 答:亲水性药物:一般应先将药物粉碎到一定的细度,再加处方中的液体适量,研磨到适宜的分散度,最后加入处方中的剩余液体至全量;而疏水性药物不易被水润湿,必须先加一定量的润湿剂与药物研匀后再加液 体研磨混匀。 实验2、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乳化剂的性质;乳化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10%;分散相的浓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分散介质的黏度;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微生物的污染等。 2、如何判断乳剂的类型,鱼肝油乳、液状石蜡乳及石灰搽剂各属于什么类型? 答:可用染色镜检法和稀释法判断,镜检法:将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用苏丹红溶液(油溶性染料)和亚甲蓝溶液(水溶性染料)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苏丹红均匀分散者为W/O型乳剂,亚甲蓝均匀分散者为 O/W型乳剂)。稀释法: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各一滴,再加入蒸馏水约5ml,振摇,翻转数次,观察混合情况,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能与水均匀混合者为O/W型乳剂,反之则为W/O型乳剂)。鱼肝油乳和液状石蜡乳均属于O/W型乳剂。而石灰搽剂属于W/O型乳剂。 2、分析鱼肝油乳或液状石蜡乳处方中各组 分的作用? 答:鱼肝油、液状石蜡是主药;阿拉伯胶是乳化剂;西黄蓍胶是辅助乳化剂;糖精钠是矫味剂;尼泊金乙酯是防腐剂;蒸馏水是溶剂;挥发杏仁油是芳香剂。 实验3、注射剂的制备 1、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 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答:将NaHCO3加入维生素C溶液中时速度要慢,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溢出,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局部碱性过强造成维生素C破坏。维生素C容易氧化,致使含量下降,颜色变黄,金属离子可加速这一反应过程,同时P 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也较大,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通入CO2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同时加入NaHCO3控制这些因素对维生素C 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制备过程中还应避免与金属用具接触。 2、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水系统、输液容器、胶塞与涤纶薄膜、净化系统与灌封、管道系统、原辅料、澄明度检查装量和检查人员的视觉能力、判断能力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3、如何保证葡萄糖输液热源与色泽合格?答:配制前注意原辅料的质量、浓配、加热、加酸、加注射剂用碳吸附以及包装用输液瓶、橡皮塞、涤纶薄膜的处理等,都是消除注射液中小白点,提高澄明度、除去热源、霉菌等的有效措施;过滤除碳,要防止漏碳;制备中要严防污染;灭菌温度超过120℃,时间超过30min时溶液变黄,故应注意灭菌温度和时间;PH值要控制好。 4、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ph值的调节,注射剂的器具清洁,原辅料的洁净度,药液的均匀度,配制环境要清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槲皮素的提取与鉴别)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该选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试验、结果分析等,让我自己学到一套系统、完整的槐米药效成分芦丁和槲皮素进行基源鉴定、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方法,并通过此项训练,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及提取方法 了解槲皮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价值 掌握槲皮素的纯度检测 掌握槲皮素的结构鉴定的方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主要利用黄酮类化合物虽然有一定的极性,可溶于水,但却难溶于酸性水,易溶于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将碱水提取液调成酸性,黄酮苷类即可沉淀析出。以槐米为原料,采用煎煮法提取槐米有效成分芦丁,然后酸溶液水解获得槲皮素粗品,乙醇重结晶获得槲皮素精品。 四、实验所用试剂、仪器的型号及生产厂家: (一)实验试剂,见下表: 序号名称数量规格生产厂家 1 95%乙醇溶液25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2 浓H2SO4 12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3 甲醇10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4 无水乙醇43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5 纯净水1500ml 18L/桶万家纯水 6 硅胶GF254 30g 500g/瓶 青岛海浪 薄层层析

(二)实验仪器,见下表: 序号名称数量型号生产厂家 1 电子天平1台IM-B200 2 余姚市纪铭称量校验设备有 限公司 2 圆底烧瓶1个GG-17 1000ml 蜀牛 3 烧杯1个GG-17 1000ml 蜀牛 4 烧杯1个 GG-17 500ml 环球 5 烧杯1个GG-17 250ml Jing Xing 6 量筒1个100ml BOMEX 7 量筒1个10ml 旌湖 8 直型冷凝 管 1个BOMEX 9 75?弯管1个 10 橡胶管2条 11 移液管1个10ml 12 玻璃棒1个直径7mm 长40cm 高邮亚泰 13 尾接管1个BZ24129 HENG TAJ 14 布氏漏斗1个 15 抽滤瓶1个GG-17 500ml 蜀牛 16 滤纸1张 17 玻璃漏斗1个 18 研钵1套 19 胶头滴管1个 20 薄层板10个 21 展开缸1个P-1 100×100 上海信谊仪器 厂 22 紫外光谱 仪 1台 UV-8三用紫外分 析仪 无锡科达仪器 厂 23 熔点测定 仪 1台 X-6显微熔点测定 仪 北京泰克仪器 有限公司 24 真空泵1台SHD-III型循环水 式多用真空泵 保定高新区阳 光科教仪器厂 25 电热套1台98-1-C型数字控 温电热套 天津市泰斯特 仪器有限公司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临床药学)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药化教研室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一.说明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占重要地位,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固。 2.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3.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实验中,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实验须知 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指导老师。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的实验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中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数据,应随时如实地记录。实验完毕,要认真总结,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所得的提纯物要包好,贴上标签,交给老师。 3.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嚷,不许抽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实验过程中,不许随便离开。 4.实验台前应保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在台前。实验中废弃的固体物,要丢入废物桶内。 5.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仪器损坏后应填写报损单,注明原因,由指导教师按规定处理。 6.实验过程中要节约用水、用电。 7.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应将实验室打扫干净,倾倒废物桶,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去。 实验一虎杖蒽醌类成分及白黎芦醇苷的提制和鉴定 虎杖系蓼科蓼属植物polyganum cuspidetum siebet zucc.(即Reynoutrin japonica Houobluyn)的根茎。又名阴阳莲。民间用于消炎、杀菌、利尿、通经和镇痛。近年来用于烫伤、止血、消结石和降血脂均有疗效。虎杖根茎中含有大量的蒽醌类成分和二苯乙烯类成分。后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一、部分已知成分的物理性质 1.大黄酚(chrysophanol) O HO OH CH3 O

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六防

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六 防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六防 一、防毒 1. 有毒气体如氯气、氟化氢、氰化氢(HCN,习惯上常称氢氰酸)、二氧化硫、硫 )等的制取和使用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工业上生产化氢、一氧化碳、光气(COCl 2 或较大量地使用这些气体时,有关人员必须带上防毒面具。对其中剧毒的(如)即使用少量使用时也应戴上防毒面具。 HCN,CO,COCl 2 2. 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毒液体或固体药品有液溴、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以及碘、白磷、亚硝酸盐、苯酚等等,品种很多。对其中易挥发的,在制取、使用时支有毒气体采取同样措施。对皮肤有腐蚀性的(如液溴、碘、苯酚、白磷等),取用时要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带上乳胶手套)。一般对使用过的容器等应及时清理干净。特殊情况更为应注意,例如取用过白磷的镊子必要时应在置于通风橱内的煤气灯或酒精灯上灼烧,取用白磷时用过的纸应烧掉。 3. 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钾、氰化钠、三氧化二砷、氯化汞等进行实验时应戴乳胶手套,并准备好解毒药品。 4. 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的磷化氢,氰化物(如NaCN)吸水后能产生氢氰酸,故应放在干燥器中密封保存。使用它们时不仅要戴乳胶手套,还应带防毒面具。 二、防燃

实验室中不宜大量保存易燃药品。少量易燃药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且远离电源、热源。 1. 易燃气体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实验室需点燃易燃气体时要先检察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2. 易燃液体有醇、汽油、苯、乙醚、丙酮、乙酸乙酯等。不能直接加热易燃液体,若要加热,应在水浴或油浴中进行,易燃液体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回收或作无害处理。 3. 易燃固体有白磷、红磷、硫、镁粉、萘、硝酸纤维、碱金属、磷化钙等。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应在水中进行。金属钠、钾钙应保存在煤油中,锂包裹在石蜡中。若碱金属着火,应用砂或石棉灭火,不能用水、二氧化碳或由氯化碳作为灭火剂。 三、防挥发 易挥发的物质有挥发性酸与碱如浓盐酸、浓硝酸与氨水等,和某些有机物如醇、醛、羧酸、酯、乙醚、二硫化碳,以及汞、液溴等。这些试剂一般可通过油封、水封或蜡封的方法保存。 1. 油封:主要适用于浓盐酸、浓硝酸和氨水等无机液的保存,在液体面上加一薄层矿物油即可防止挥发。 2. 水封:如二硫化碳、汞等加水后可长期保存。

天然药物化学合集2018

天然药物化学 实验指导 循环使用 请勿带走 目录 实验一槐花M中芦丁的提取

实验二芦丁水解液的纸色谱鉴定 实验三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实验四大黄中大黄素的柱色谱提纯 实验五苦参生物碱的薄层鉴定 实验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一槐花M中芦丁的提取 芦丁

芦丁是由槲皮素

化学实验室药品摆放和管理

实验室药品摆放安全条例 一、实验室药品试剂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无试剂专库。试剂储藏室与实验准备在同一房间内,致使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过大,药品试剂易变质失效。 2.保管环境不良。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既影响药品试剂的质量,也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无清库制度。某些试剂库存时间过长、库存过多,造成浪费。 4.缺乏规范分类知识与措施。药品试剂分类不科学,使用不方便。 5.环保意识差。过期药品试剂不经过无害处理就随意丢弃。 二、实验室药品试剂科学管理的普遍原则 实验室应实施七项管理原则: ?专人专库专柜原则; ?分类保管原则; ?先出先用原则; ?定期查、报原则; ?出入库登记原则; ?危险品“五双管”原则; ?注意环保原则。 1.专人、专库、专柜管理原则 设定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和高度责任心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药品试剂的保管工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药品试剂的性能、用途、保存期、贮存条件等。设立独立、朝北的房间作为储藏室。挂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室湿过高导致试剂分解失效)。室内安装通风换气设备,不设水池,以保证室内空气干燥。将试剂柜架制成阶梯状,并从上到下依次编序。试剂柜安装有色玻璃。特殊试剂的试剂柜,应选用耐腐蚀或具有屏蔽作用材料做成的各小柜的组合体,各小柜之间密封性要好,有利于特殊试剂的隔离存放。 2.分类保管的原则 合理的系统分类,是良好的规范化管理的必要保证。将所有药品试剂分类依其名称、规格、厂家、批号、包装、储存量以及储存位置一一登记造册、编号,并建立查找方式。药品柜贴上本柜贮存的药品目录,方便取用。 (1)药品试剂一般分类、存放方法,见下表: 药品试剂的分类、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