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实验资料

合集下载

(整理)药物化学实验

(整理)药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 磺胺嘧啶锌(Sulfadiazine-Zn) 与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Ag )的合成一、目的要求: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磺胺嘧啶银为应用烧伤创面的磺胺药,对绿脓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其特点是保持了磺胺嘧啶与硝酸银二者的抗菌作用。

除用于治疗烧伤创面感染和控制感染外,还可使创面干燥,结痂,促进愈合。

但磺胺嘧啶银成本较高,且易氧化变质,故制成磺胺嘧啶锌,以代替磺胺嘧啶银。

其化学名分别为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银(SD-Ag )、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锌(SD-Zn ),化学结构式分别为:NH 2SO 2NNN NH 2SO 2NNN NH 2SO 2NZn N N磺胺嘧啶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遇光或遇热易变质。

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

磺胺嘧啶锌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

合成路线如下:NH 3.H 2OH 2O++SO 2NN NNH 2SO 2NN N NH 4NH2SO 2NNN NH 4NH 2NH 2SO 2NN N NH 2SO 2NNN NH 2SO 2NZn N N三、实验方法(一)磺胺嘧啶银的制备取磺胺嘧啶5 g,置50 mL烧杯中,加入10% 氨水20 mL溶解。

再称取AgNO33.4 g置50 mL烧杯中,加10 mL氨水溶解,搅拌下,将AgNO3-氨水溶液倾入磺胺嘧啶-氨水溶液中,片刻析出白色沉淀,抽滤,用蒸馏水洗至无Ag+反应,得本品。

干燥,计算收率。

(二)磺胺嘧啶锌的制备取磺胺嘧啶5 g,置100 mL烧杯中,加入稀氨水(4 mL浓氨水加入25 mL水),如有不溶的磺胺嘧啶,再补加少量浓氨水(约1 mL左右)使磺胺嘧啶全溶。

另称取硫酸锌3 g,溶于25 mL水中,在搅拌下倾入上述磺胺嘧啶氨水溶液中,搅拌片刻析出沉淀,继续搅拌5 min ,过滤,用蒸馏水洗至无硫酸根离子反应(用0.1 M氯化钡溶液检查),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实验一仪器的清洗、阿司匹林的合成在反应过程中,阿司匹林会自身缩合,形成一种聚合物。

在阿司匹林产品中的另—个主要的副产物是水杨酸。

三、实验方法:取2g(14mmol)水杨酸放入125ml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5ml(53mmol)乙酸酐,再滴加6滴浓硫酸,摇动使水杨酸溶解,水浴加热5-10min (控制温度85-90℃),冷至室温,即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若无晶体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瓶壁或置于冰水中冷却促使结晶。

晶体析出后再慢慢加入50ml水,继续在冰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

抽滤,用少许水洗涤晶体,抽滤,烘干,计算产率,熔点134-136℃。

[注意事项]1.由于乙酸酐易水解,所以所用仪器必须干燥。

水浴加热时,要注意不要让水蒸气进入三颈瓶中,以防止酸酐和生成的阿司匹林水解。

2.由于分子内氢键的作用,水杨酸和乙酸酐需在150-160°C才能生成乙酰水杨酸。

加入酸的目的主要是破坏氢键的存在,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90℃)下就可以进行,而且大大减少副产物,因此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温度。

四、思考题1.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要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其作用是什么除硫酸外,是否可以用其他酸代替?2.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是什么简述其产生的途径及去除方法。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合成扑热息痛系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痛经等。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N-(4-Hydro某yphenyl)-acetamide],又称醋氨酚(Acetaminophen)化学结构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略溶于水。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扑热息痛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掌握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分馏柱的作用及操作。

OHONHCH3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以对氨基酚为原料经醋酐酰化或醋酸酰化反应制得。

本实验采用冰醋酸为酰化剂。

OHONH2+CH3COOHHONHCH3+H2O三、实验方法60ml(或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g对氨基酚,10ml冰醋酸,装一短的刺形分馏柱,其上端装一温度计,支管通过尾接管与接收器(100ml 锥形瓶)相连,接收器外部用冷水浴冷却。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5% N aH C O 3
N aH C O 3液 酸化
提乙醚取液 液
5% N a 2C O 3
沉淀 重结晶
N a2C O 3液 酸化
结晶 ( 含 COOH 或
二个 β O H )
沉淀 重结晶
结晶 ( 含一个 β O H )
(含
提乙醚取液 液
1% N aO H
N aO H 液 酸化
沉淀 重结晶
结晶 二个 α O H )
化30min 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8:2) 显色剂:365nm下观察荧光、5%氢氧化钾甲醇
液或氨气薰
实验四 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目的要求
1.掌握从穿心莲药材中提取亲脂性成分的原理和 方法。
2.掌握除去叶类药材中叶绿素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内酯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碘化铋钾( Dragendorff )试剂 碘化汞钾( Mayer )试剂 碘化碘钾( Wagner )试剂 硅钨酸( Bertrand )试剂
鉴别
特殊鉴别反应
取盐酸小檗碱少量,加稀盐酸2ml溶解后,加漂 白粉(或次氯酸钠)少许,振摇后观察颜色变 化。
取盐酸小檗碱50-100mg,溶于50ml热水中,加 入10%氢氧化钠2ml,混合均匀后,于水浴中加 热至50℃,加热丙酮5ml,放置,观察有无沉淀 析出及颜色变化。
水解
大黄粗粉100g
置500ml圆底烧瓶,20%H2SO4150ml,加热 回流,水解2h,抽滤过。
药渣
水洗至pH≈7,抽干
药渣(60℃干燥)
提取
干燥药渣
装索氏提取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各 200ml,回流提取至色浅 提取液(含总游离蒽醌)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目录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1.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任务2.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二、验证性实验实验一扑炎痛的合成实验二苯妥英锌的合成实验三巴比妥的合成实验四奥沙普秦的合成实验五硝苯地平的合成实验六氯霉素的的合成三、综合性实验实验一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实验四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四、设计性实验实验一氯贝丁酯的合成实验二苦杏仁酸的合成实验三苯佐卡因的合成实验四氟哌酸的合成五、附录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一) 药物化学的性质与学习方法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以合成实验研究为主的一门实验学科。

药物化学实验是在掌握了化学基础课(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在药物化学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但药物化学实验并不完全是合成实验,需要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过程并根据上述知识设计改造药物。

因此,药物化学实验是通过学生手脑并用、反复训练,既掌握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通过实验获得有关药物的相关知识。

在巩固验证所学理论和药物性能的基础上学会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学会驾驭理论与技能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准确无误的记录等良好的科研工作作风。

通过药物化学实验的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和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合成方案的提出(从材料的收集、筛选开始,经分析、比较和综合,最后提出方案),组织实践(根据条件进行预实验,由结果确定,修改原方案),中间物的提纯及鉴定及最终产品鉴定(包括产率计算、质量评定等)等。

二.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药物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合成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一般是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过程制得或由已具备一定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修饰改造而合成得到。

前者成为全合成药物,后者称为半合成药物。

对于新药或未知物,由于没有特定的合成路线,一般要根据设定药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学过的有机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设计和试验。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心痛定硝苯地平的合成与光谱鉴定【实验目的】1.学习用Hantzsch 反应合成二氢吡啶类心血管药物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用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硝苯地平(Nifedipine ),又名心痛定,化学名为l,4-二氢-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第一个二氢吡啶类抗心绞痛药物,还兼有很好的高血压治疗功能,是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抗心绞痛和降血压药物。

硝苯地平是由邻硝基苯甲醛、乙酰乙酸甲酯和氨水通过Hantzsch 反应缩合得到。

CHO2 CH COCHCOOCH N H COOCH 3H 3COOCCH 3H 3C O 2N 3NO 2【仪器与药品】仪器:三口烧瓶(50 mL )、电热套、磁力搅拌器、锥形瓶、球形冷凝管、薄层色谱板、层析缸、紫外分析仪、超声波清洗器药品:邻硝基苯甲醛、乙酰乙酸甲酯、无水乙醇、氨水(20%)[1]、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实验步骤】在5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2.45 g (16 mmol )邻硝基苯甲醛、3.8 g (32.8 mmol )乙酰乙酸甲酯、10 mL 乙醇和1.5 mL 氨水,加入搅拌磁子,插入温度计,装上回流冷凝管[2],以及恒压滴液漏斗,漏斗中装1.0 mL 氨水。

搅拌下加热至回流(保持温度稳定,微沸)。

1 h 后,再加入余下的氨水。

用薄层色谱法(TLC )跟踪反应,4 h 后原料邻硝基苯甲醛基本消失,新点(反应主产物)显著,R f =0.44(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

停止反应,将反应瓶内的混合物转移到烧杯中,冰水冷却,析出黄色固体,如产物呈棕色黏状物,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振荡15 ~ 20 min 。

抽滤,用水洗涤固体得粗产品。

粗产物用乙醇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或粉末,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对硝苯地平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实验,解析谱图。

纯硝苯地平为淡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72~174 ℃,其红外和核磁共振图谱见图1。

药物化学实验报告萘普生

药物化学实验报告萘普生

药物化学实验报告萘普生实验名称:药物化学实验报告-萘普生一、实验目的:通过合成萘普生,了解其合成原理和方法,掌握药物化学合成的基本技巧和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萘普生是一种非活性代谢产物,通过检测尿中的代谢产物可以评估肝脏功能和药物代谢。

合成萘普生的主要原料是苯丙酮和甲马拉酮。

实验中,首先将苯丙酮和甲马拉酮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得到二苯乙烯甲酮。

随后,二苯乙烯甲酮与乙腈进行酰基化反应,生成2-2'-联苯酰基苯乙腈。

最后,该产物经还原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萘普生。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配置碳酸钠溶液(5%)。

b. 称取苯丙酮(2 mol)、甲马拉酮(2 mol)、2-2'-联苯酰基苯乙腈(2 mol)。

c. 配置盐酸溶液(10%)。

d. 配置乙醇溶液。

2. 合成二苯乙烯甲酮:a. 将苯丙酮与甲马拉酮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搅拌,溶解。

b. 用醋酸纤维素滤膜将溶液过滤。

c. 将过滤得到的溶液加入托氏器中,加入NaOH溶液,搅拌反应1小时。

d. 反应结束后,加入酶水,搅拌过滤得到二苯乙烯甲酮。

3. 酰基化反应:a. 将二苯乙烯甲酮与乙腈加入烧瓶中,搅拌溶解。

b. 加入醋酸溶液,搅拌反应4小时。

c. 反应结束后,降温,过滤得到2-2'-联苯酰基苯乙腈。

4. 还原反应:a. 将2-2'-联苯酰基苯乙腈加入酸性还原溶液中,加热反应2小时。

b.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目标产物萘普生。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萘普生。

通过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表征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实验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使苯丙酮和甲马拉酮溶解,生成二苯乙烯甲酮。

NaOH溶液的作用是使二苯乙烯甲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2-2'-联苯酰基苯乙腈。

醋酸溶液的作用是进行酰基化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萘普生。

酸性还原溶液的作用是进行还原反应,得到最终的萘普生。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学时安排:36实验内容实验一实验室基本知识、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的合成实验二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三烟酸的合成实验四美沙拉秦的合成实验五苯妥英锌的合成实验六苯佐卡因的合成实验七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八氟哌酸的合成实验九亚胺-154的合成附录重要的实验方法实验一第一部分:药物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一、药物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药物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遵守药物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预习,找全所需的器材,以免临时慌乱。

如果准备工作做的好,不仅会使实验进行的顺利,而且可以从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的环境,熟悉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使用和放置的地方。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每个具体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如有以外事故发生应报告老师处理。

3.实验时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纪律。

要求精神集中、认真操作、细致观擦、积极思考、忠实记录。

不得擅自离开。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指导书所规定的步骤、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若要更改,须征求教师同意后,才可改变。

5.应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暂时不用的器材,不要放在桌面上,以免碰倒损坏。

污水、污物、残渣、废纸、玻璃碎片等更应该分别放在指定的地点,不得乱丢,更不得丢入水槽,废酸和废碱应分别到入指定的缸中。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的地点使用,并保持整洁。

要节约水、电、气和药品。

如有损坏仪器要及时登记。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仪时,应把水、电、气开关关闭。

值日生应打扫实验室,把废物缸到净。

二、药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由于药物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多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又是玻璃制品,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如割伤、烧伤乃至火灾、中毒和爆炸等,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的场所。

(医疗药品管理)药物化学实验

(医疗药品管理)药物化学实验

(医疗药品管理)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王瑞孙铁民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2004年9月前言药物化学实验是依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基本方法,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题目,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基本要求是课前作好预习,查阅有关文献和数据,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本实验教材是药化教研室教学经验的集体总结,限于水平,难免有误,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收集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正提高。

2004年9月目录实验一阿司匹林的合成 (1)实验二扑炎痛的合成 (3)实验三水杨酰苯胺的合成 (6)实验四阿司匹林铝的合成 (9)实验五苯妥英锌的合成 (12)实验六苯妥英钠的合成 (15)实验七苯佐卡因的合成 (18)实验八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的合成 (22)实验九琥珀酸喘通的合成 (24)实验十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6)实验十一巴比妥的合成 (30)实验十二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34)实验十三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实验 (38)实验十四对氨基水杨酸钠稳定性实验 (41)实验十五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的合成 (43)实验十六氯霉素的合成 (45)实验十七氟哌酸的合成 (55)实验十八地巴唑的合成 (65)实验十九亚胺-154的合成的合成 (68)附录重要的实验方法 (70)实验一阿司匹林(Aspirin)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掌握酯化反应和重结晶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熟悉搅拌机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

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装置图
反应装置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表面皿
烧 杯
抽滤装置
干燥装置
四、 实验内容
(1)酯化
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2.0g,醋酐 5.0ml;
然后用滴管加入5滴浓硫酸,缓缓地旋摇锥形 瓶,使水杨酸溶解。
将锥形瓶放在水浴上慢慢加热至85~90℃,维 持温度10min。
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使其慢慢冷却至 室温。
2滴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
(3)精制
将所得的阿司匹林放入25ml锥形瓶中 加入少量的热的乙酸乙酯(约3-4ml) 在水浴上缓缓地不断地加热直至固体溶解,
如不溶,则热滤 滤液冷却至室温,或用冰浴冷却,阿司匹林
渐渐析出 抽滤得到阿司匹林精品 称重、测熔点。mp.135~136℃。
CO2H
H+
+ (CH3CO)2O
CO2H
OH
O 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O
CO2H H+
O O
CO
CO
CO
O
OH
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钠 盐
副产物聚合物不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 可用于乙酰水杨酸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 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 离步骤中发生分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 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出去。
实验二 无水溶剂的处理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本实验,了解溶剂无水处理的意义及用途; 2.掌握无水乙醇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 实验原理
• 市售无水乙醇含量为99.5%,能满足一般的有机化学 实验要求,但对于有些反应需要绝对无水乙醇,所以 需要对市售无水乙醇进行处理,以得到绝对无水乙醇。 • 采用金属钠可以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微量水分 • 金属钠不能完全除去乙醇中含有的水分,反应式:
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 铁形成深色络合物
乙酰水杨酸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于三氯化 铁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三、 仪器试剂
[仪器] 锥形瓶、温度计、水浴器、铁架台及其附件、 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漏斗、滤纸、烧杯、 天平及砝码、结晶皿,量筒 [药品] 水杨酸、醋酐、浓硫酸、乙酸乙酯、饱和碳 酸氢钠、1%三氯化铁溶液、浓盐酸
(4)鉴别试验
1. 取本品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 加三氯化铁一滴,即呈紫色
2. 取本品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 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 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臭气。
五、注意事项
1. 前体药物是指将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与前 体基团键合,形成在体外无活性的化合物。在 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重新释放出母体药物的 一类药物。
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 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 激较大。
19世纪末,人们终于成功地合成了可以替代水杨酸的 有效药物—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 一个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 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 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 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药物化学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一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阿司匹林的性状、 特点和化学性质
2.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 操作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 实验方法
4. 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别
二、 实验原理
三、 仪器试剂
试剂:邻苯二甲酸乙酯、市售无水乙醇、金属钠 仪器: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干燥管、常压蒸馏 装置
2. 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 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3 . 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4. 几次结晶都比较困难,要有耐心。在冰水冷 却下,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才能结晶出来。
5. 由于产品微溶于水,所以水洗时,要用少量 冷水洗涤,用水不能太多。
C 2 H 5 O N a + H 2 0
N a O H + C 2 H 5 O H
平衡反应
若要使平衡向右移动,可以加过量的金属 钠,增加乙醇钠的用量,但这样做造成 了乙醇的浪费。
因此,加入高沸点的酯,如邻苯二甲酸 乙酯,以消除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钠, 这样制的乙醇,只要严格防潮,含水量 可低于0.01%。
6. 有机化学实验中温度高反应速度快,但温度 过高,副反应增多。
(7)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 称 分子量 m.p.或b.p. 水


水杨酸(s) 138
158



醋酐(l) 102.09 139.35



乙酰水杨 180.17
135 溶、热 溶

酸(s)
六、思考及讨论
1. 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不加? 为什么? 2. 本反应可能发生那些副反应?产生哪些副产物? 3. 测定乙酰水杨酸的熔点时,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4. 写出水杨酸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5. 你对本实验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搅拌到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为止(无气泡放出, 嘶嘶声停止)。
有不溶的固体存在,真空抽滤,除去不溶物并 用少量水(5-10ml)洗涤。
另取150ml烧杯一只,放入浓盐酸4-5ml和水 10ml,将得到的滤液慢慢地分多次倒入烧杯中, 边倒边搅拌。
阿司匹林从溶液中析出 将烧杯放入冰浴中冷却,抽滤固体 用冷水洗涤,抽紧压干固体 转入表面皿上,干燥约1.5g。mp.133~135℃。 取几粒结晶加入有5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1-
在冷却过程中,阿司匹林渐渐从溶液中析出。
在冷到室温,结晶形成后,加入水50ml; 并将该溶液放入冰浴中冷却。
待充分冷却后,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得到固体, 冰水洗涤,并尽量压紧抽干,得到阿司匹林粗 品。
空气中风干,称重,粗产物约1.8g。
(2)初步精制
将阿司匹林粗品放在150ml烧杯中,加入饱和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2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