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成功历史资料_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 阿姆斯特朗他是所有时代的英雄作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 阿姆斯特朗他是所有时代的英雄作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阿姆斯特朗:他是所有时代的英雄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晚10时56分。

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全世界都听到阿姆斯特朗的声音:“我来自美利坚合众国。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2020年8月25日,这位登月第一人因心血管痛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

去世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给予他的评价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不单只是他的时代,而是所有时代的英雄。

”回顾英雄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还能看到英雄真实的内心世界。

因为,英雄首先是一个人。

那么,怎样才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不妨借用美国航天局(NASA)月球科学研究所在推特网站发出的呼吁:“让我们都走出门外,对月亮眨眨眼睛,向尼尔—阿姆斯特朗致敬吧。

”【轶事·天赋】爱飞行的青春:“跳到月球上”关于阿姆斯特朗的童年,有一件轶事与月亮有关。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正准备开饭,外面忽然下起大雨。

穿着新衣服的阿姆斯特朗突然跑到外面疯玩,在雨中不断跳跃,新衣转眼间沾满泥水。

他边跳边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妈妈只是淡定回应:“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跳回来,回家吃晚饭!”童年阿姆斯特朗是否把成为宇航员当做理想,此事存疑,但说他对从事飞行员工作早就表现出强烈兴趣则有事实为证,15岁参加飞行课程;16岁生日当天获得飞机驾驶执照,那时,他还不到拿汽车驾照的年龄。

考场速用回想我们小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想:当老师,当科学家、当工程师……等长大后发现梦想没有成真,而别人又问起时,大多数人也只会一笑而过:那只是童言无忌的玩笑话。

梦想成真的第一步就是做切实可行的事,比如在16岁获得飞机驾照。

尽管那时他早已忘记了当年那句“跳到月球”的玩笑话。

话题拓展玩笑、从飞行家到宇航员【战斗·大兵】美国大兵:“那不重要”1947年,17岁的他选择就读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航空工程专业。

学业没有结束,19岁的阿姆斯特朗便迫不及待地应召入伍,成为海军飞行员,参加了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阿姆斯特朗作为美军飞行员“表现卓越”。

人类登月发展史

人类登月发展史

人类登月发展史人类登月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始设想与探索:自古以来,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激发了人类无尽的好奇与想象。

从古代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到现代科学对月球的探索,人们一直梦想着登上月球。

2.登月计划的提出与实施: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处于冷战期间,太空竞赛成为两国竞争的重要领域。

美国为了展示其科技实力,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经过几年的准备和技术攻关,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首次登月行动的开始。

3.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成功降落在月球静海地区。

三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成为首批登上月球的人类。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名言:“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这次登月行动实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

4.后续登月任务与探索:在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后,美国继续实施了一系列阿波罗登月任务。

这些任务不仅实现了多次载人登月,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和探测活动。

这些任务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5.登月计划的结束与后续探索: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太空探索重点的转移,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于1972年结束。

然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并未停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太空探索的深入,一些国家和私营企业开始计划新的登月任务。

例如,中国的嫦娥五号成功实现了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而SpaceX等私营企业也在积极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登月舱技术。

人类登月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探索的历程。

从最初的设想和梦想到现在的实际探索和成果,人类在不断推动着太空探索的步伐。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激动人心的太空探索成果。

人类登月知识点总结

人类登月知识点总结

人类登月知识点总结1. 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人类登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当时美苏两国正处在冷战的最高峰,宇宙竞赛成为两国争夺国际领导权的重要手段。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作为回应,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太空计划,并于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将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的宏伟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

2. 阿波罗计划的实施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实现人类登月的壮举。

这个计划起初备受诟病,认为是一场以浪费纳税人钱财为代价的政治秀。

然而,在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和挫折之后,阿波罗计划终于在1969年成功实现了人类登月的目标,成为美国空间探索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壮举之一。

3. 人类登月的重要意义人类登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更在于这一事件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远影响。

首先,人类登月证明了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实现在地球之外的空间中生存和活动的可能性。

其次,人类登月也成为了一种具有鼓舞意义的象征,激励着人类不断追求未知、挑战自我,勇往直前。

最后,人类登月成为了一次超越国界、种族、宗教的集体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了人类团结一致的力量。

4. 人类登月的科学意义人类登月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科学上的探索。

在月球上,登月宇航员们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活动,例如收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观测月球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等。

这些科学活动不仅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也为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5. 人类登月的影响人类登月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类登月使人们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推动了人类太空探索的不断发展。

其次,人类登月也成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象征,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带来了显著提升。

特稿“人类的一大步”——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

特稿“人类的一大步”——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类的一大步”——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高悬于天空的月亮,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亮的阴晴圆缺,其本身平和与静谧的韵味,创造了极美的意境,惹得人们喜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望着月亮将人的思绪拉回故乡,寄托游子的思乡之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亘古如斯,生命在岁月长河里是渺小与短暂的,人生皆是转瞬即逝……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与地球朝夕相伴,如影随形。

经过千百年漫长的岁月,月球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及“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亮”等神话传说,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脚步从未停歇,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人类的足迹第一次延伸至月球是在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号下午4时17分42秒,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

今年这一历史性事件迎来了它的50周年。

人类登月探索历程五十年前,“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用这样一句而今听来依然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人类首次完成登月壮举时的激动与豪迈之情。

在完成这一壮举之前,人类为其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及周密的技术支持。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莫斯科电台同时播出此次发射相关的新闻报道,美国总统肯尼迪5月25日代表美国政府向国会宣布:“在这十年内,我们将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使他重返地面。

”肯尼迪所说的就是“阿波罗”登月工程。

1961年8月至1965年3月,美国先后发射了9个“徘徊者”号月球探测器,主要任务是近月拍摄、测量月面的辐射作用,为登月工程的实施完成前期的勘测任务。

其中7号、8号、9号三台探测器分别装有六台摄像机,共向地球传送了近两万张高清的1969年7月21日,小女孩正在阅读人类登月新闻。

选择为话题作文素材

选择为话题作文素材

选择为话题作文素材内容:宇宙,这个浩瀚无垠的神秘领域,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限的好奇与探索欲。

从古埃及人仰望星空,到现代科学家利用望远镜和探测器深入研究,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在不断深化。

早期的观察与发现在古代,人们通过肉眼观察天空,记录下星星和行星的运动。

这些早期的天文学家,如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白尼的日心说逐渐取代了地心说,开启了现代天文学的大门。

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伽利略的望远镜发明,让人类首次得以近距离观察月球表面的山脉和陨石坑,以及木星的卫星。

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太空探索的里程碑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尝试离开地球,进入太空。

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则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这些成就不仅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开始,也为未来的宇宙探索奠定了基础。

现代天文学的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天文学家能够利用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等先进设备,观测到更远的星系和宇宙的早期状态。

哈勃望远镜的发现,如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存在,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未来的展望未来,随着更先进的探测器和望远镜的发射,人类有望揭开更多宇宙的奥秘。

例如,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探索黑洞的秘密,以及理解宇宙的最终命运。

宇宙探索的旅程永无止境,每一次发现都可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结语:宇宙,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将不断深入,而宇宙的奥秘也将逐渐揭开。

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继续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前行。

关于登月的神话故事

关于登月的神话故事

关于登月的神话故事登月的神话故事人类历史上,登月一直是一项引人入胜的壮举。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学探索,登月一直被人类视为无法企及的太空奇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讲述几个关于登月的神话故事。

一、嫦娥奔月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关于登月的美丽故事,那就是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代,世界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升起,炙热的阳光灼烧大地,令人痛不欲生。

英勇的射阳神后羿在妻子嫦娥的陪伴下,拯救了人类。

他们使用神弓射下九个太阳,恢复了大地的宁静。

但神弓上的仅剩一箭,太阳神后羿收起神器,人们犹如置身黑暗中。

满月之夜,群星闪烁,群仙前来瞩目,人类举行丰收盛典以感谢后羿的奇迹拯救。

谁知这晚神秘的一幕就是传说中嫦娥寻找着瞩目之事发生之夜。

她怀着迷茫仰望云彩,深思而默然。

草草整理礼服,悄然地拿着后羿的神弓射美丽星球太阳。

她早已明白自己增加后羿负担,知道要完成崇高的使命,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射箭时,她瞥见窗外的星球逐渐上升,不久后,她发现自己被带到了月亮。

嫦娥成为了月宫之主,聆听人们的祈愿并传达给天庭。

她用她的坚持力量,让她很久舍不得的地球元气恢复太阳温暖。

每年八月十五,人们就会举行传统的中秋节,沐浴在月光下弹奏乐器,向嫦娥祈愿幸福和美好。

二、希腊神话中的登月故事希腊神话中,登月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据传,阿波罗是太阳神宙斯和慧眼女神莱扎之子,他的名字源于希腊语的"光明"。

阿波罗是众神之中最受欢迎的神,他掌管着音乐、诗歌、占卜和医药等领域。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被描绘为驾驶一辆由秘银制成的马车,每天驾驶马车从东方出发,一直驶过天空,最后在西方的大海中降落。

人们相信,阿波罗的马车就是太阳神的象征。

像西方神话一样,希腊神话中的登月故事也充满了神秘感。

人们相信,“月宫”中居住着女神阿耳忒弥斯,她驾驶着一辆由神奇的秘银制成的马车,在夜晚中巡视天空。

据说,在月球上,阿耳忒弥斯能够看到地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人类的喜怒哀乐。

科技作文素材上天入地

科技作文素材上天入地

科技作文素材上天入地案例一:在我的再三恳求下,我的本家孙悟空,终于把我带到他的筋斗云上,一、二、三……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2107年。

“哇,好美呀!”整个扬州市像洗了一次澡,穿了一身新衣服一样,焕然一新。

马路旁到处是公园、别墅,再也没有垃圾、高楼和坏人。

美妙的世界从此诞生了。

“天哪,这不是我做梦都梦到的‘飞靴’吗?”那些小朋友们个个都穿着飞靴,上天入地,“唰”的一声,从我眼前飞过。

这些飞靴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兔子形的,有青蛙形的,有卡通人物形的,还有书形的等等。

这些小朋友可以自己做飞靴,只要一些硬纸板和一块太阳能蓄电池,就能做出自己喜欢的飞靴。

当自己有了飞靴后,上帝会让你飞上天宫,一万个机器人给你选择,有男有女,选择到自己喜爱的就带回家,而这个机器人无所不能,你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在无聊时,可以和他分享快乐,他可以帮你做家务等等。

我来到一幢精美的豪华大别墅前,园主正在浇花,她看见我说:“小朋友,你好,你为什么不穿飞靴?”我没有说话。

“看你这么文静,要不送你一双吧!”“谢谢阿姨,您真好。

”我穿上了飞靴,一按电钮,它就以每小时26公里的速度飞到了这儿最美丽的公园,这简直太神奇了。

我渴了,身边的“美女”机器人给我送来了一瓶水。

天色不早了,我离开了2107年,离开了飞靴,站在筋斗云上回到了20xx年,回到了现实。

看看现在的鞋子,我不禁想到了那个飞靴,怀念起那个“美女”机器人,怀念起那个园主……真想跳过这100年,来到2107年。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认真研究能飞的靴子,将来穿上我自己做的“2107型”飞靴,飞向2107年!案例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科技之花开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科技之花开在茫茫大地上当李白路过四川,看到这道路的险峻和山势的挺拔,他感到进退两难。

不禁仰天大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今蜀道不再难,四川现在拥有众多公路和铁路,多条穿山隧道和便捷的航运,全世界的飞机都能快速地停靠在成都国际机场内,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要是李白能开着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的话,我想他一定会大呼:“飞奔直过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月球之旅:人类的伟大征程》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和探索欲望。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学探索,月球一直是人类心中的神秘之地。

终于,在 20 世纪中叶,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 11 号飞船成功登上月球。

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的那一刻,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句话不仅代表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伟大成就,也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不断追求。

登上月球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太空飞行需要强大的火箭技术,将宇航员和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

月球表面的环境极其恶劣,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极端,辐射强烈,这对航天器和宇航员的生命支持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月球距离地球约 38 万公里,通信和导航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人类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阿波罗计划中,美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多次无人和载人飞行任务,为最终的登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登月过程中,宇航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探测活动,收集了大量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登上月球不仅是一项科学成就,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展示了人类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人们对科学和探索的热情。

同时,登月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人类的团结,各国共同努力,为实现人类的太空梦想而奋斗。

登月还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人类走向更广阔的宇宙奠定了基础。

如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仍在继续。

各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资源分布和演化历史。

未来,我们有望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基地,开展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活动。

月球将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重要跳板,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波罗登月成功历史资料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阿波罗登月成功历史资料,感谢您的阅读!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预计1969年7月2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

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

它是本世纪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

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吨的大推力“土星5”运载火箭。

研制“阿波罗”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

飞船的指令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

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
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阿波罗11号搭载登月舱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

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

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工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鹰”落向月面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火箭(40层楼房高)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

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似乎亘古沉睡的月球正静静等待着“土星5”运送地球使者的来访。

当“土星5”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指令长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是埃德温·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柯林斯。

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阿波罗11号”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

20日清晨,“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接
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减速飞行,进入月球轨道,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进入了远月点3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

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21日2时许,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使它与指令舱分离。

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

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便决定继续飞行,寻找平坦的地方。

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

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他俩向窗外眺望,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遍布陨石坑和大石块的陌生世界。

虽然他俩都情不自禁地想走出去看一下这块神秘的地外之地,但还是自我克制地按预定计划,等待地面中心指令。

他们先在舱内美美地睡了一大觉,醒后在舱内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顿饭,又检查了舱内仪器、燃料装置、氧气供应情况。

当一切都经过精确无误地核对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彼此帮助穿上登月服。

7月21日11时56分,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挤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竖下月面(在地球上未曾模dyabl拟过此动作),他带着电视摄像机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们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这时他说:“对我来讲这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类而言这又是何等巨大的飞跃。

”19分钟后,奥尔德林紧步阿姆斯特朗的后尘,走出登月舱。

当他走到月面上时,第一句话就赞叹说:“啊,太美了!”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样,很快学会了地球人不习惯的移动方法:跳跃。

他俩时而用单脚蹦,
时而又用双脚跳,有些像袋鼠。

两人首先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镶刻着:“1969年7月。

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

我们代表全人类平安地到达这里”。

7月22日下午1时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挥“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离开月球轨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

7月25日清晨1时50分,“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永载史册
“阿波罗11号”登月后,又有五艘飞船相继成功登月,其中“阿波罗”15、16从环月轨道上各发射了一颗环月运行的科学卫星;阿波罗一15、16、17的登月舱中还各带一辆月球车,用于扩大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

这6艘登月飞船的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280小时,足迹达100千米,带回岩石样品约440千克,这些均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阿波罗”工程是当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

它的出现导致60至70年代产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

后来又将该计划中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向民用转移,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总之,载人登月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