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汽车车轮滚动摩擦分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滚动的车轮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滚动的车轮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滚动的车轮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探究滚动的车轮与不滚动的车轮之间的区别;
2.学会制作能够滚动的扎纸车模型;
3.激发幼儿的观察和探究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扎纸车模型制作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可以准备为孩子们提供多样的车模型,并让幼儿观察研究其滚动和不滚动的特点。

三、教学环节
1. 导入环节
1.教师出示多种不同形状的车轮模型,让幼儿一起观察和玩耍,并引导幼儿发现其滚动和不滚动的特点;
2.教师主动问幼儿,发现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与滚动与不滚动有什么关系。

2. 操作环节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具有滚动功能的扎纸车模型;
2.让幼儿摸摸车轮的表面,除了滑溜溜的腻腻感之外,还会发现什么不同?
3.由教师指导幼儿将扎纸车放在光滑的表面上,将两只手指放置于车轮上,用手指轻轻地推动车轮,观察车轮的滚动情况;
4.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车轮能够滚动?是否只是因为是光滑的表面?
3. 总结与展示
1.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并与幼儿一起讨论车轮滚动的相关知识;
2.多种车轮模型共同展示,让幼儿再次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环节,我们从生活中最常见的车轮入手,通过制作扎纸车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车轮的滚动和不滚动的特点。

同时,学会制作能够滚动的扎纸车模型,尝试在制作过程中探寻滚动的现象背后的原理。

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让幼儿掌握知识,也能够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及地面的摩擦力研究报告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及地面的摩擦力研究报告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研究摘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轮胎不断与地面进展接触进而产生了摩擦力,并影响到汽车行驶的方向、速度等。

基于此,本文针对汽车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刹车时以及转弯时所受的摩擦力进展分析,进而具体描述了轮胎在汽车行驶中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汽车;轮胎;摩擦力引言:在行驶时,轮胎与地面进展摩擦,这是一种必然的物理现象。

摩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了阻碍,但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却又扮演着动力的角色,针对汽车行驶的不同阶段,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启动、加速、匀速等,这这是哪个阶段,汽车会受到一样方向的摩擦力。

所谓摩擦力,就是指互相接触的物体在进展相对运动或者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间运动及运动趋势的力。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主动轮使汽车轮胎与地面产生了相对运动,这种运动是由汽车发动机所提供的驱动力。

汽车的动力主要依靠后轮作为主动轮,行驶的过程中,发动机提供动能,使得主动轮顺时针方向转动。

一旦地面光滑度较高,就会令轮胎在原地打转,不能有效行驶,而地面具有摩擦力,才会使地面对车轮产生阻碍车轮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样才能使得汽车向前行驶。

相较于主动轮,从动轮就是不提供动力,不输出功率以及扭矩的轮。

从动轮受到地面的力是向后的,所以产生了阻力。

从动轮由于主动轮的作用,才向前被推动。

与主动轮相比,当从动轮形式的地面是光滑的,那么从动轮与地面接触的点就会相较于地面有前进趋势,反之地面粗糙,那么会产生向后的摩擦力,并且这种力的方向不通过轴心,所以这个力是滚动摩擦力[1]。

滚动摩擦力是一种阻碍滚动的力,也正是由于这种力的作用,才使得从动轮向后被动地进展转动,推进汽车行驶。

2.刹车时所受的摩擦力刹车是汽车行驶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对驾驶者以及行人平安的保障。

小车滚动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小车滚动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小车滚动的物理原理;(2)掌握小车滚动实验的操作步骤;(3)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态度;(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车滚动的物理原理;(2)实验操作步骤;(3)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2. 教学难点:(1)实验中摩擦力的影响;(2)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梯、滚轮等,引导学生思考小车滚动的原理;(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准备(1)分组,每组准备一辆小车、实验器材、记录表等;(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1)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小车滚动情况;(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数据分析(1)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小车滚动距离、摩擦力大小等;(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车滚动的物理原理;(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实验中的收获。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实验报告;(2)思考小车滚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课堂表现等方面;2. 评价标准:(1)实验操作规范,能独立完成实验;(2)数据分析准确,结论合理;(3)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实验步骤是否清晰,是否便于学生理解;(3)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到位,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2. 学生反思:(1)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对实验结果的看法及改进措施;(3)通过实验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

滑动与滚动

滑动与滚动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6、滑动与滚动使用范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作者:骆新国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哲商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本课将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大小与滚动还是滑动这两种运动方式有很大关系,用滚动代替滑动是减少摩擦力常用的方法之一,制止轮子滚动是轮驱动车辆刹车的通用方法。

学习本课是为研究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打下基础。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测量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择测量小车轮子滑动时和滚动时的两种摩擦力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让小车轮子滚动前进和滑动前进操作起来很容易。

真正的汽车就是正常行驶时轮子滚动,急刹车时轮子在地上滑动。

学生对小车“行驶”“刹车”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的差别一般估计不到,实验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

第二,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

滚珠轴承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专门把运动由滑动变成滚动的机械装置。

根据儿童的特点,要学生认识滚珠轴承的作用,通过动手做一个“滚珠轴承”是一个好的办法。

认识滚珠轴承将为下一课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物体有滑动与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过程与方法:能设计并做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的摩擦力比较的对比实验,通过实验,能解释物体运动和停止下来的原因。

会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勤于思考,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

了解人类改进搬运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教学重点:设计并做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的摩擦力比较的对比实验,从而得出滑动与滚动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做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的摩擦力比较的实验,能解释物体慢慢停止下来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滚珠轴承、小组材料一份。

小组准备:字典,六支铅笔,小车、钩码4个、盒子、细绳、弹簧秤、玻璃球、大小瓶盖、胶带、剪刀等。

第六课滑动和滚动(基础课)

第六课滑动和滚动(基础课)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教材简介】 本课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大小与滚动还是滑动这两种运动方式有很大关系,用滚动代替滑动是减少摩擦力常用的方法之一。学习本课是为研究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打下基础。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测量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课本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四轮小车,通过测量小车轮子滚动摩擦力和滑动(刹车)摩擦力,可以明显地让学生知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而且小得多。车轮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比较表中有一列估计,意在营造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实际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 第二,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通过动手做一个“滚珠轴承”可以使学生认识滚珠轴承的作用,将为下一课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打下基础。不过教材制作有些繁琐,实际上学生一手按住大瓶盖,另一只手托住住小瓶盖,相反转几下就能感觉到。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测量物体的摩擦力方法,也知道了测量摩擦力需要确定变化条件和不变条件。课本选用小车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改变的只是车轮的运动方式,滑动或滚动,不改变其他条件,如小车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但如何控制小车车轮的滚动,教科书上用胶带捆绑法,这样既费时间,也能容易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因此,如何正确做好对比实验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滑动还是滚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 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的摩擦力大小比较);  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载重物(钩码4个)、弹簧测力计1个、夹子4个、大小瓶盖各一、玻璃弹子若干个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滚珠轴承、有关图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课本P82上滑滑梯和骑自行车的滚动和滑动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两种运动方式有什么不一样?板书:滑动和滚动 2、出示古埃及人搬动巨大石块的画面,问:古埃及人搬石头时为什么要在下面放木头? 3、提问:现在我们的车子底下都装上轮子,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作业本42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作业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板书: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9、讨论:为什么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拉力才能运动起来?为什么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下来?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阻止车轮转动的方法,为什么车轮停止转动,车子就能很快停下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及说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教材分析】《滑动和滚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6课,是在《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一堂科学探究课。

本课由两个探究活动组成,第一,认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知道小车“行驶”“刹车”两种运动情况下形成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测量并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明白用滚动代替滑动是减少摩擦力常用的方法之一,制止轮子滚动是轮驱动车辆刹车的通用方法。

第二,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

知道滚珠轴承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机械装置,通过动手做一个“滚珠轴承”的制作体验活动,为下一课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但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跟摩擦力的关系还不太清楚,因此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小车运动入手,通过观察、体验,认识滑动和滚动这两种运动方式,继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运动方式有关?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的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主动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在体验探究中发展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观察、实验,能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通过观察、思考,能说出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通过制作,初步了解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出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摩擦力的对比实验,并通过实验,证实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能用简单物品模拟制作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及真实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态度。

2、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课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课件

我当小法官
1、车轮与地面和刹车片之间的是滚动摩擦。( ×)
2、一个很重的箱子,我们推不动它,但是在箱底加两块圆木之后
就能很轻易地推动了。( )√ 3、为了增大摩擦,人们常常在一些机器部件上加润滑油。( ×) 4、在机器上广泛地使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 )
5Hale Waihona Puke 在做物体滑动和滚动摩擦力大小对比实验中,物体的重量应该
• 3、 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 滑动的摩擦力(大)。
• 4、汽车的轮子,滚珠轴承、古代人搬运大石 块在石块下垫上原木都是利用滚动的运动方式 减小摩擦力。
试一试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滚动和 滑动
两种方式。因此摩擦力也可分为滑动摩擦和力 滚动摩。擦力 2、当一辆汽车行驶进,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滚动摩擦;在急刹车 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滑动摩。擦
结论:
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也是 可以测量的:
相当于车子正常行驶
轮子可以滚动 固定轮子不让其滚动
将轮子像车轴方向压紧
相当于车子刹车时
车轮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
估计
实际测量
轮子滚动前进的摩擦力(正常行驶) 轮子滑动前进的摩擦力(刹车时) 滑动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的几倍
0.1N 1.5N 15倍
滑动与滚动
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比较
让重物在地面滚动过去比滑 动过去要省力的多!
测一测
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推测: 物体滑动,摩擦力大;物体滚动,摩擦力小。
要改变的条件: 小车车轮滑动前进,小车车轮滚动前进
不改变的条件:同一辆小车,相同的重物,相同的接触面光滑程 度,相同的运动速度等除运动方式以外所有的条 件均相同。

汽车行驶阻力分析

汽车行驶阻力分析

汽车行驶阻力分析222.1 滚动阻力轮胎滚动时,与支承地面的接触区产生法向和切向相互作用力,并使接触区的轮胎和地面发生相应的变形。

这种变形取决于轮胎和地面的相对刚度。

轮胎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轮胎变形是变形的主要成份;而当轮胎在松软地面滚动时,主要变形为地面的沉陷变形。

轮胎在滚动过程中,轮胎的各个组成部分间摩擦以及橡胶元、帘线等分子之间的摩擦,产生摩擦热而耗散,这种损失称为弹性元件的迟滞损失。

图2-7中的右图为简化的轮胎模型。

它将充气轮胎视为由无数弹簧-阻尼器单元组成的弹性轮。

当每个单元进入印迹时,弹簧-阻尼器组成的轮胎单元首先被压缩,然后松弛。

由于存在阻尼消耗压缩能量,轮胎内部阻尼摩擦产生迟滞损失,这种迟滞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运动的阻力偶。

图2-7中的左图所示为轮胎的弹性特性。

图中的C曲线为压缩过程(加载)曲线,而D曲线为松弛过程(卸载)曲线。

两条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及为阻尼的迟滞能量损失。

图2-7右图的阴影表示为轮胎接触区受力情况。

汽车静止时,车轮与地面接触区法向反作用力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其合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轮心(经接触面的车轮中心垂线n-n');当车轮滚动时,以从动轮等速滚动为例,接触区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合法向反作用力F zi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a,见图2-8。

这是因为轮胎与地面接触区的前端处于压缩行程,而后端处于松弛行程,因而接触面前端法向力大于后端法向力。

如果将合法向反作用力后移距离a至车轮中心的垂线n-n',则有阻碍车轮滚动的阻力偶矩F fi从动轮等速转动时,受力平衡方程为式中:W i 为重力;F pi 为水平推力要使从动轮在刚性路面上等速滚动,必须在轮心上作用水平推力F pi ,与接触面的切向反作用力构成力偶矩来克服滚动阻力偶矩 T fi 。

即(2-24)令 f= a /r ,贝y W 叫或如上佥二他r式(2-25)表明,滚动阻力可视为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或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消除有害摩擦和强化有用摩擦的常用措施
摩擦有有利的一面:如皮带传动靠摩擦传递运动和动力, 制动器靠摩擦刹车,没有地面的摩擦汽车无法行驶,螺旋千 斤顶、联接螺栓等需要靠摩擦自锁保持平衡等等;同消除时 摩擦也有不利的一面:摩擦会使机件磨损甚至损坏,降低效 率,消耗能量等。我们研究摩擦,就是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 一面,而减少其不利的一面,具体的措施如下:
(2)只使用后轮制动、汽车仍在向前滑行时 与(1)情况刚好相反,后轮因制动抱死而向前滑动, 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方向向后;因汽车仍向前 滑行,地面给前轮的静摩擦力促使前轮向前转动。所以前 轮受到的是滚动摩擦,而后轮受到的是滑动摩擦。
(3)前后轮同时制动、汽车仍向前滑行时
前后车轮制动抱死,汽车仍向前滑动,故前后车轮均受到 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后。
滚动摩擦定律:滚动摩擦力偶矩的大小与接触面
的法线反力成正比,方向与滚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滚动摩擦系数的大小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 面的情况有关,而与滚子半径的大小无关,材料硬, 接触面变形就小,δ值也小,便可减少滚动摩擦阻 力。例如在坚硬的路面上拉车比在松软的路面上拉 车省力,车胎充气足的比不足的行驶省力。表6-21列出了几种常用材料的滚动摩擦系数的值。
2、强化有用摩擦的措施: (1)设计时满足自锁条件; (2)增大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 (3)增大接触面的压力。
1、观察发动机各运动件之间用了哪些方法减 小摩擦阻力? 2、赛车轮胎有什么特点?
项目六
汽车运动构件的摩擦分析
学生姓名 日期 自评 互评 师评 1、你知道摩擦的种类了吗? 2、活塞与缸套是滑动摩擦副对吗? 3、任何摩擦都是有害的对吗? 4、你会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吗? 5、实际中应用了哪些强化或消除摩擦的方法? 6、活动中环保意识及团队协作做的好吗? 学习体会 1、活动中感觉哪方面最有兴趣?为什么? 2、你有更好的活动来说明相关主题吗?如果有,请写出操 作过程。(请同学们大胆创新,共同研讨) 3、你还有哪些要求与设想? 总体评价 老师签名
汽车制动时车轮抱死,不仅造成轮胎严重磨损, 更主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完全失去操作方向的能 力,这是引起车辆碰撞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制动防 抱死系统(ABS)防止车轮抱死打滑,使车轮保持既 制动又滚动的状态。
三、将一个车轮移到另一个地方,可采用两种方法: 1、拖动;2、滚动。并填写下表:(填:“省力”、 “不省力”、“比较省力”) 拖动 轮胎气足 滚动
3、如图所示,要使物体沿水平向右滑动, (a)、(b)、(c)三种情况,哪种方法最省力?
当力F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力FN移动的距离也随 之相应增大,轮胎还能保持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到某一临 界值时,轮胎处于将要滚动而尚未滚动的临界状态,距离δ 增大到最大值。这时使轮胎发生滚动的力偶,它的力偶矩达 到最大值,即 Mmax =δFN 式中δ——法向反力FN移动的最大距离,它具有长度的 量纲,称为滚动摩擦系数。
表6-2
几种常用材料的滚动摩擦系数
mm
材料名称 软钢—软钢 铸铁—铸铁
δ 0.05 0.05
材料名称 钢质车轮— 钢轨 木材—木材
δ 0.05 0.5~0.8
淬火钢—淬 火钢
0.01
轮胎—地面
2~10
由于滚动摩擦系数δ较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滚动摩擦可忽略不计。
1.观察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组成,想一 想:为什么滚动轴承适用于轻载高速,而滑动 轴承适用于重载低速? 2.观察轮胎与路面包含的两大摩擦问题: 一是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二是轮胎的磨损。想 一想如何使车辆在行驶中的滚动摩擦阻力减小 ?
一、了解驱动轮和非驱动轮。
N
N


f
F


F
G

若后车轮是驱动轮,它受到发动机传递过来的转矩而 向前转动,给地面以向后的推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公理,地面给后轮以向前的推力,推动汽车向前运动,此 推力是静摩擦力,所以我们说摩擦力Ff1是驱动力。前车轮 是非动轮,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随车体一起向前运动,受到 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Ff2的作用而向前转动。在行驶过程中, 前后车轮都处于滚动状态,故都存在滚动摩擦。
汽车制动时,车轮因制动力过大往往会抱死,导 致轮胎在地面上滑行,路面上留下一道黑色橡胶磨痕。 (1)只使用前轮制动、汽车仍在向前滑行时 前轮因制动抱死而向前滑动,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 擦力,其方向向后;因汽车仍向前滑行,地面给后轮的静 摩擦力促使后轮向前转动。所以前轮受到的是滑动摩擦, 而后轮受到的是滚动摩擦。由于惯性,汽车可能向前或向 翻斗车的车厢靠 油缸推举可绕A轴转动。若砂土与车厢的 摩擦系数f=0.7,试问在卸车时要保证车厢 内的砂土卸干净,车厢倾角α至少多大?
2、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重G=500N, 物体与平面间摩擦因数f=0.3。当物体所受水平力F的值分 别为0、50N、100N、150N、200N时,物体是否平衡? 摩擦力各有多大?
1、减小摩擦的措施: (1)在允许的情况下,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2)改善表面的接触情况,如使表面光滑、添加 润滑油等; (3)使用减摩材料,以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
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合理使用润滑材料,不仅 可以降低润滑材料所消耗的费用,还可以提高润滑效 果,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降低功率损耗和燃料消耗, 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汽车所使用的润滑材料可分为三 类:机油、齿轮油和润滑油。
一、填空题: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接触面之间有 或 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彼此相对滑动的切向阻力称 为 。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接触面间 的方向相反, 它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 成正比。 3、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接触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由 和 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合力称为接触面的 。 4、全反力和接触面法线之间的夹角最大值称为 。 5、斜面自锁的几何条件是 小于或等于 。 6、滚动摩擦产生的原因不同于滑动摩擦,它主要由 的变形引起的。 7、滚动摩擦系数是一个具有 单位的系数,一般 滑动摩擦系数。 8、确定静摩擦力大小的是 。 9、摩擦系数等于摩擦角的 。 10、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将动未动的临界平衡状态时, 其受到的摩擦力为 。
轮胎气不足
一、滚动摩擦 当物体间相对滚动或有相对滚动趋势时引起的 摩擦我们称为滚动摩擦。
现在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有关滚动摩擦的的问题。
图6-2-3(a)所示,一放在水平面上的轮胎,它的重量为 P,半径为r,在车轮中心处作用着一水平力F。由实践可知, 当作用力F不太大时,轮胎仍能保持静止状态。这时在轮胎 上除了受到水平力F和重力P以外,还受到水平面的法向反 力FN和静摩擦力Ff的作用。我们知道:轮胎在力F的作用下, 一方面有沿力F方向滑动的趋势,同时也有绕接触点A滚动 的趋势。静摩擦力Ff阻止了轮胎的滑动,但它不能阻止轮胎 的滚动。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止了轮胎的滚动呢?因为轮胎 压紧在水平面上,接触面处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当受到力F 作用时,局部发生的变形使力FN的作用线向力F的方向移动 了一段距离δ,如图6-2-3(b)。力F和Ff组成一力偶,它要 使轮胎滚动,而重力P和FN组成的另一力偶,力图阻止轮胎 的滚动,这就是滚动摩擦力偶,其大小Mf =δFN 。
雪地里、沙滩上、泥坑里,打滑时汽车不能前进。 2、斜坡上的汽车关闭油门时,分析前后车 轮受到的摩擦。
假设斜坡有一定的坡度,且汽车未制动时,关闭 油门后,汽车会向前滑行。此时地面将阻碍汽车向前 运动,所以前后轮都受到静摩擦力Ff的作用而向前滚 动,都是滚动摩擦。
3、汽车制动时的前后轮摩擦力方向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