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数据库设计
基于GIS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基于GIS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摘要:水文地质信息管理是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有效的整合和管理水文地质数据,提高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展示的效率。
本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GIS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三个部分。
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对水文地质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展示,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GIS、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一、引言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水文和地质条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基础。
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收集、管理和分析大量的地质和水文数据,以支持决策和规划工作。
传统的水文地质数据处理方法存在数据分散、信息难以集成、分析效率低等问题。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具有数据整合、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水文地质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GIS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水文地质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数据导入或者传感器等方式获取水文地质数据。
采集的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下水质、水位变化等。
(2)数据存储:系统需要建立地理数据库存储水文地质数据,包括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数据查询与分析:系统应支持用户通过查询条件进行数据查询,并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如时空数据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分析等。
(4)数据展示:系统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水文地质数据,便于用户直观的查看和分析。
(5)用户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用户管理功能,支持用户权限设置和用户操作记录。
2. 性能需求(1)数据处理速度:系统要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导入、查询和分析等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Geodatabase的滑坡灾害空间数据库设计

建 筑 物 交 通 网 点
线、 基 础设 置 自然 保 护 区
面文 件 点 文 件 线 文件
点 文 件 面文 件
类 设 计 了 一 组 6个 基 本 属 性 ,详 细 信 息 如 表 2
所示 。
表2
属性名 类型
所 有 要 素 类 的公 用 要 素属 性
厂_ ]
元数据
滑 坡灾害 概念
鬲 i l 百 再聂百
DM E
『环
]
l 叁圈 l
厂 承灾体 鳌壅
厂 .l f i动 厂 蕊 测 l l 墨卫 吾 I I 些重 f I l
l l 地质 lI 土壤 ll 水文 Il 地 形地貌
要素 数 据 集和 要素 类摘 要 表
对象名称( 名) 别
D M E 岩 石类 型 断层 土壤 类 型 土壤 深 度 河流 土 地 利 用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植 被 公路
图形 类 型
栅 格 文 件 面文 = 线 文 - ● 面 文 : 点 文 : 线 文 ● 面 文 ● : 面 文 : 面 文 ● 线 文 ● :
中 图分 类 号 :P 4 .2 6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8 1 2 1 )2— 0 4— 4 00— 1X(0 0 0 0 5 0
滑 坡灾 害作为 主要 的 自然灾 害之 一 ,每年都会
直接或 间接地造成 巨大 的财产 损 失和人 员 伤亡 。长
预测 预报等 。总体上 ,空间 和时 间预报对 应 了滑坡
lI 土地 利用
建物 筑
亟 ] [受窭] 臣
[ 函
表1
要 素 集
[
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及分析研究

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及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质灾害区划项目中如何将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数据转换成MAPGIS地质学信息系统空间数据;以及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对数据录入,属性建立,数据综合分析等所做的具体研究;精度和质量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对多源地学信息对比、综合、分析、总结;以利于今后更加深入完善地质学基础数据信息建设;为全面推广应用GIS国家专业地质学数据统一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信息系统专业分层空间数据库属性地质学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对地质实体进行空间分析,还应该可以为地质学工作者提供优质方便的交互式服务。
本文以广西宁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信息建设工作进行的一些研究情况为例,通过在数据库建设中数据(属性)的获取和组成及建库流程等相关技术应用;对多源地学信息数据建库进行了对比,综合、分析,总结;以利于今后更加深入完善地质学基础数据信息建设;满足国家不同规划、决策与运营的需要。
1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1.1任务来源宁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信息建设工作,是广西国土资源厅下达的任务,属于全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的一部分。
1.1.2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查明宁明县境内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分布情况,在野外调查成果资料基础上,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录入系统(2.0专业版),进行数据录入。
用MAPGIS6.6进行图元参数设置及属性编辑。
宁明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信息系统,将野外调查及研究成果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形成电子文档、图元数据并使之与属性数据库相连接。
信息系统真实涵盖地质灾害调查的全部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能够将各项成果在计算机上方便地进行查找、统计、分析等操作,为政府及相关科技部门的研究、决策提供方便。
1.2提交成果本项目信息系统工作提交的成果目录见表1。
2工作方法及流程2.1项目组织与实施宁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图片扫描、图形矢量化、专业分层、图件编制,图元内部属性编辑,数据卡片录入、信息化工作报告编写、数据校核等专业工作。
基于GIS的瓦斯地质数据库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瓦斯地质数据库平台设计与实现
龙杰
【期刊名称】《现代计算机》
【年(卷),期】2022(28)22
【摘要】针对矿井瓦斯地质数据的管理不规范、运用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瓦斯地质数据管理平台。
利用WebGIS技术,构建具有空间分析和查询能力的瓦斯地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与图形结合的形式来满足数据的可视化管理需要,提升煤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龙杰
【作者单位】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瓦斯地质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2.基于三维GIS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3.基于GIS的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基于GIS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基于3D 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_李海峰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李海峰,高德政(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摘要: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针对目前灾害信息管理的不足,采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并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并以MAPTNFO作为后台支持,利用VB语言进行二次开发。
该系统具有数据输入、查询、数据统计、图形浏览、信息输出、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等功能。
关键词:GIS;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中图分类号:TP39;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6)03-0178-04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到百亿元以上,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费用更高。
目前,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存在明显不足,主要采用档案的人工管理方式,缺乏系统性,且共享程度低,信息的查询、统计、变更非常不便,从而导致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及空间分析不能及时、准确。
因此,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提出基于GIS的灾害信息管理手段,旨在解决传统信息管理手段存在的不足,同时将信息管理、灾害预测、风险评估联成一体,从而为决策提供必要资料。
1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优势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的高效方便的编程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完备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分析处理功能,同时加强了各灾害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之外的信息交流,采用Internet技术,大大方便了信息收集、传输。
技术投入费用包括建设费用、通信费用较少,采用基于GI S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后,可节省大量传统的办公费用,如纸张、复印、传真、开会、出差等支出。
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设计

110地质环境DI ZHI HUAN JING1 地质灾害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就会有所不同。
比如:我国南部山区最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震。
而我国平原地区最容易发生地下水开采形成的地面沉降及地面裂缝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我国各个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各个服务器调查出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制成全国地质区域的数据图表,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即使发生地质灾害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救援,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2 数据库基本功能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功能较多,使用用途较为广泛,同时,地质灾害数据库能够随时观测我国各个地质区域的数据变化情况,防止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1 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交换及应用功能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保证其需要数据库中的数据时,能够及时调取,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在数据库中建立转换接口,方便其他工作调取数据。
2.2 地质灾害信息目录检索及查询功能针对于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要加入数据库搜索功能,方便相关的地质工作人员在需要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区域地质数据时,通过搜索能够找出所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所反馈的数据进行工作方案的制定。
通过加入搜索功能,为地质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便利。
2.3 灾害点全景仿真功能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地质灾害数据库优化或功能添加时,要对数据库添加灾害模拟功能,能够将发生地质灾害时的各种现象及灾害后的场景进行模拟,同时邀请人民群众来体验地质灾害模拟活动,让其了解到地质灾害的可怕性,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能力。
2.4 信息发布功能相关的技术人员要随时在网络和平台上发布最新的消息,并且采用不同的方式,推送到用户的设备中,同时对于用户需要的数据能够通过搜索找出,为用户提供便利。
3 数据库构架3.1 数据采集层只有将我国最新的数据进行调查和统计,才能够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将我国地质区域中的最新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将采集的最新数据通过服务器进行全面处理,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融入到数据库中,并销毁数据库中的早期数据,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御越来越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GIS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数据库等信息进行集成处理的软件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分析、管理、可视化等多种功能。
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GIS可以通过集成不同领域的多种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地质钻探、遥感影像等,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平台,有效地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例如,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GIS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山区地形大致上升的程度、坡度、坡向等数据,来确定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灾害的地段。
同时,GIS还可以将植被、人类活动、宏观气象等因素与地形数据合并,综合分析不同地段的灾害风险大小及可能的灾害类型,为灾害防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灾害危险评估和风险评估。
首先是灾害危险评估,其目标是计算不同地段在不同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概率。
通过将多种数据集成在一起,包括DEM、土地利用、植被、可能的贡献因素等等,GIS可以生成用于灾害危险评估的基础图层。
然后利用定量分析,如逻辑回归、GSM、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来计算可能的灾害概率。
其次是风险评估阶段,其目标是评估所在区域的灾害风险。
风险评估需要将灾害危险水平与现有的资产进行比较,如人口数量、建筑物、交通基础设施、水电站、饮用水和建筑物等。
通过计算资产暴露度,GIS可以量化影响并生成一个风险图层。
最后,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受灾者的损失程度将被评估并相应地建议若干措施。
三、案例分析沈阳市道光源水库地区属于在典型的滑坡地质环境下,滑坡的时间和时长随季节变化很大且不稳定。
通过应用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识别潜在地滑、泥石流的危险性和覆盖面积,评估地区内的暴露度,并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的计划。
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设计

Data Base Technique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75【关键词】地质灾害 数据库 综合监测 数据采集我国地质灾害特点为种类多、诱发因素复杂、分布广、危害大,具有突然性等特点。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结合我国的地质灾害前端监测多样传感技术,构建一个基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监测,掌握掌握地质灾害演化、发展规律。
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集成了各类数据,构建一个集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模块、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分析模块、地质灾害监测仿真管理模块、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模块、地质灾害群策群防模块、地灾工作人员安全保证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模块、地质灾害智能终端服务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等多模块的数据系统,实现地灾监测“一张图”化。
1 数据库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需要管理海量的地质灾害空间、调查、监测数据等等,提供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与查询、评价分析、预警预报、预警发布等服务。
1.1 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交换及应用功能建立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统一存储、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接口,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资源共享。
1.2 地质灾害监测一张图服务功能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设计文/张宏斌依托地灾监测数据中心,按需叠加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灾害地质、监测分布、设备分布、预警等级分布等信息,实现直观、准确和及时的分析展示,并支持专业图形输出,系统服务展示功能能够满足监控中心大屏工作需求。
1.3 地质灾害信息目录检索及查询功能基于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中心,开发数据查询检索系统,提供数据的快速检索查询功能,实现基于属性关键字查询检索;可按区域、时间、数据类型等进行地质灾害数据资源的实时查询和统计分析,输出统计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