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探讨[摘要] 推进中俄农业合作生产基地建设,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中俄农业合
作生产基地;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拓展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产品合作生产基地的建设;制定并完善中俄农业经济合作的投资保障措施。

发展中俄相邻地区农产品贸易与物流,应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和贸易政策;积极开展农产品在俄罗斯的质量认证和获取市场准入;围绕俄罗斯远东市场规划建立国际物流体系。

[关键词] 俄罗斯;农业合作;生产基地;农产品贸易
中俄两国有四千多公里边界线,这就决定了两国相邻地区俄罗斯东部与中国东北存在频繁的交往与紧密的经济联系,在发展中俄经济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合作不仅成为两国边境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地位非常重要,对推动两国全面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同步实施,为中俄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两国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而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已形成了一整套体系。

经济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加大投资的力度。

在各个领域全面合作的同时,要p1.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经济园区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实效推进的,重点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对俄农业项目建设,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生产基地上规模、上水平。

3.建立一批对俄出口加工企业群。

积极完善对俄出口加工园区。

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开发区中辟建了对俄出口加工区。

4.培育和壮大对俄农业经济合作的主体。

黑龙江省各口岸市县必须加大对俄农业经济合作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形成多个龙头企业。

5.中俄相邻地区农业经济合作向大规模和产业化发展。

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批发市场联结和出口渠道畅通的生产经营格局。

6.重点扶持边境口岸市、县标准化对俄出口果菜生产基地。

(三)拓展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产品合作生产基地的建设
1.扩大对俄境外农业开发,这是对俄农业经济合作的重点,要加大对境外农业开发的扶持力度,推动境外农业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合拓展在俄农业合作。

寻找大的投资者,以大项目牵动促进境外开发,带动黑龙江省在俄农业开发。

大力发展养殖业,扩大合作领域。

3.组建企业集团,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走出去”。

实现对俄贸易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发挥其主力军作用。

4.重点扶持在俄远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项目。

园区项目要有政府或企业与俄当地政府或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

使示范区成为黑龙江省在俄境内中俄现代农业合作展示窗口与合作交流平台。

5.在对俄农业劳务输出上,要注意到中国国内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问题,不可大力提倡简单的对俄蔬菜种植的劳务输出。

(四)制定并完善中俄农业经济合作的投资保障措施
1.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保险基金。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必须根据一定的比例由参保人缴纳保险金和各级财政的保险金补贴共同出资,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农业保险理赔和特定保险业务支出的专项资金。

要给予农业保险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建议以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的方式发展农业经济合作保险;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农业风险基金,积极推动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

2.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发展中俄区域农业合作。

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独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区域。

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p二、中俄农产品贸易与物流发展措施
为支持中俄相邻地区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帮助农民规避风险、鼓励农民积极开展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中国政府和农民协会要联合制定农业投资保障措施,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对在与俄罗斯的农业合作中产生自然损失和财务损失的农民进行补偿。

(一)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和贸易政策
借鉴国际上农产品贸易和管理经验,按照农产品市场运行规则,采用黑龙江省政府投入和农产品投资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信息平台。

各地区要积极利用有效信息资源并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扶植对俄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产品销售配套的运输、仓储等物流设施。

重点在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等边境地区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利用此信息平台的作用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国内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条件成熟时可以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立体基地,大力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中俄相邻地区的跨境农业经济合作与农产品贸易。

1.扩大对俄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健全加强推进农产品贸易政策措施.对有一定实力、有发展潜力、品牌农产品给予政策和优惠信贷资金支持。

打造优质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和知名农产品出口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及时为出口农产品的企业
退税,确保企业发展的资金和后劲。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综合效益,注重农产品贸易方式的规模增长,兼顾农产品贸易的质量效益增长;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优化和改善农产品出口结构。

2.抓住俄罗斯中央政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对本国农业的重视和出台的鼓励外商对农业开发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契机。

坚持重点发展适合俄罗斯市场的粮食种植、绿色食品、生态养殖和天然土特产品开发,努力使农产品的质量符合俄罗斯国家和地区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扩宽中国农产品出口在俄罗斯市场的渠道。

3.积极促进农产品贸易,努力开拓俄罗斯市场。

以俄罗斯远东农产品市场为基地,努力拓展东西伯利亚地区中心城市的农产品贸易市场,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

完善抚远三角洲自由贸易区。

(二)积极开展农产品在俄罗斯的质量认证和获取市场准入
积极有效地应对日益加剧的贸易壁垒,深入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应对措施培训。

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检测检验机构,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技术升级的科研攻关,制定农产品加工行业生产的准入标准和推行强制性行业技术标准。

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外应沂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应沂。

提高对俄罗斯设置新技术壁垒的迅速反应能力,积极开展农产品在俄罗斯的质量认证和获取市场准入,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对外交涉,维护企业利益。

要积极与俄罗斯国家质量认证机构合作、联合建立质量认证中心。

把握俄罗斯市场准入原则,支持企业获取俄罗斯市场准入通行证
(三)围绕俄罗斯远东市场规划建立国际物流体系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现物流资源整合为出发点,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

1.在黑龙江建立若干个大型国际物流配送中心。

要立足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与基础,凭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中东大陆桥桥头堡的战略地位,以拓展俄罗斯远东后贝加尔地区国际贸易市场,辐射俄罗斯欧洲部分市场,连通欧亚大陆桥,构建黑龙江西部对俄开放的最大贸易物流平台。

要建设黑河对俄大通道,提升黑龙江北部对俄物流发展;完善黑龙江绥芬河对俄物流基地。

要逐渐形成以边境口岸为主体,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为依托的中俄边境口岸物流通道网络。

2.围绕黑龙江建立东北国际物流体系。

一是加快对俄农产品贸易大通道的建设。

从服务黑龙江和全国发展对俄农业经济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以及缓解东北地区运力紧张的大局着眼,必须加快牡丹江机场和绥芬河公路口岸改造,实施东宁口岸界河桥建设,开通牡丹江至韩国汉城和至俄罗斯其他城市的国际运输航线,争
取东宁地方铁路与俄乌苏里斯克铁路实现对接,不断提高对俄货物运输能力,把佳木斯、牡丹江建设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为全国各地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服务。

二是把黑龙江省打造成东北亚国际物流重要结点。

从中国一东北亚物流网络的角度出发,努力把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物流结点。

随着东北亚区域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物资流通的需求不断扩大,建设以黑龙江省为重要结点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体系,形成“扇形”国际物流布局结构。

同时,要发展对俄远东地区物流,扩大对东北亚的物流影响围绕增强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马友君.黑龙江省对俄东部地区农业合作升级问题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7(2)
[2]葛新蓉.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3]王志远.国际视野下中俄农业发展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01
[4]李传勋.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与食品市场[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1)
[5]宋魁.俄罗斯远东农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前景[J].东欧中亚研究,20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