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毕业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探讨了一系列与该专业相关的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该专业所涵盖的研究领域。
接着,文章详细探讨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在通信、半导体、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验证,验证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半导体,电力电子,发展趋势1. 引言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学科,是现代科技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本文旨在对电子科学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电子学原理和应用的学科。
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里程碑,比如电子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问世等。
这些里程碑的出现推动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涵盖了许多研究领域,比如通信、半导体、电力电子等。
其中,通信领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涉及到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多个方面。
半导体领域则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它研究了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性能与应用。
电力电子领域主要研究电力电子器件、系统和控制技术,以提高电能的转换效率和控制精度。
4. 电子科学与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通信领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发展,通信领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以移动通信为例,介绍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中包括无线信号处理、移动网络优化、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和趋势,可以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5. 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半导体是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材料之一,也是电子器件的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b2102184254b35effd34a9.png)
选用单片机作为此次设计的控制系统主要是考虑到单片机的通用性和廉价性。通用性是指单片机的电路以及编程语言相对比其他控制模块来说更加简单和通用,这个对于往后功能的添加以及系统的维护来说更加简便和易行。廉价性是单片机相对于其他的控制模块来说成本更低,一块成熟的12C5A60S52的成本不过10元,加上其他的外围电路成本也不超过100元,无论是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本设计选用12C5A60S52主要也就是基于上述的两个原因。
单片机相关介绍......................................................1
课题意义............................................................2
2课题内容..............................................................3
方案二:采用无线控制模块24L01代替按键开关。进行若用该方案,比较灵活方便控制,但稳定性比较差,实施困难。
综合考虑本设计的实际需要,在使用输入的时候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功能,故采用方案一。
单片机相关介绍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本设计的单片机控制交通灯就是基于信号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电子交际一卡通”的研究开发院(系)名称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年级2009级学生姓名董麦圈学号0917021003指导教师姓名黄娟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4)Key words (4)1. 市场调研 (4)1.1产品受众人群的需求程度调查与分析 (4)1.2产品受众人群的消费程度与可接收价格分析确定产品成本 (4)1.3受众人群对此项相关技术的展望以规划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向 (2)2. 主要相关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1)2.1短距离通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2)2.2电子交际卡体材质的选择与应用 (2)2.3电子交际卡可拓展功能的研究 (2)2.4电子交际卡与其他交互设备的交互方式研究 (2)3. 支撑平台的建设与链接 (1)3.1可交互平台的选择与应用 (2)3.2可交互辅助设备的发展空间与电子交际卡的发展交集 (2)3.3电子交际一卡通的通用意义 (2)参考文献 (1)致谢 (1)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缔造商业价值的“关系论”日益突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们的交际范围和交际渠道,但由于其地域跨度的广度使其过于虚拟以至于终究无法取代现实交往的真实性。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与互联网相辅助的侠域范围内的交际工具,并且希望这样的工具能够更加现实化,精准化,并且依旧不乏互联网的虚拟的成分。
“电子交际一卡通”正切合了当下人们的不时之需,本文以目标人群的市场调研为开发依据,以短距离信息交换技术,通信中的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等为开发基础,并通过第三方支撑平台的拓展和可利用技术的拓展空间概述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交际卡智能信号处理短距离信息交换Abstract:Modern society creates commercial value of the" relationship" is outstanding day by day,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t is self-evid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to some extent widened people'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ut due to their geographical span the breadth of its overly virtual that eventually can not replace the real communication authenticity. Therefore, people need urgently a and Internet Aided man within the domain of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hope that this tool can be more realistic, accurate, and still there is no lack of Internet virtual component. "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ard" i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people's possible period of want or need, this paper Market Research as development basis, before end of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by third party suppor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expansion of space and summarize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Key words: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ard Intelligent signal processingshort distance information exchange1. 市场调研1.1产品受众人群的需求程度调查与分析商务型电子交际一卡通的受众人群主要为商业领域的业务经理,主管,销售人员等对交际范围和交际渠道比较看重的商务人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02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0201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LwIP的嵌入式网络终端设计目录摘要 ..................................................................... ........................................................................3Abstract ........................................................... ........................................................................ .. (4)1 引言 ..................................................................... . (5)1.1 研究背景 ..................................................................... . (5)1.2 本科生研究的意义...................................................................... ........................................... 6 2 基于LwIP的嵌入式网络终端的总体结构 ..................................................................... . (7)2.1嵌入式网络终端的整体设计 ..................................................................... (7)2.2硬件设计 ..................................................................... .. (7)2.2.1 STM32F107概述 ..................................................................... .. (7)2.2.2 STM32F107的以太网功能描述 ..................................................................... .. (7)2.2.3 SMI站管理接口...................................................................... . (8)2.2.4 SMI写操作...................................................................... (9)2.2.5 SMI的读操作...................................................................... .. (9)2.3 TCP/IP的实现和设计 ..................................................................... (10)2.3.1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 .. (10)2.3.2 IP协议概要及IP处理...................................................................... . (11)2.3.3 TCP处理...................................................................... .. (12)2.3.4 API的实现...................................................................... ......................................... 12 , LwIP设计 ..................................................................... . (14)3.1 LwIP与应用程序 ..................................................................... . (14)3.2 LwIP与底层网络 ..................................................................... ........................................ 14 4 总结与展望 ..................................................................... .. (16)致谢 ..................................................................... ........................................................................ .. 17参考文献 ..................................................................... (18)附件 ..................................................................... ........................................................................ .. 20摘要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成熟,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合一为主流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电冰箱,空调等电器也不再功能单一,电器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人性化。
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40道)

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40道)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支撑,电子专业的毕业论文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选题是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好的选题不仅能够使毕业论文更加容易完成,还能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
本报告将介绍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40道),希望能够为毕业生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智能家居相关题目1. 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2.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与应用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4. 基于ROS的智能家居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5.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家居语音交互系统研究与实现二、人工智能相关题目6.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7.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8. 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9. 基于机器学习的银行客户信用评估系统研究10.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三、无线通信相关题目11. 基于LoRa技术的智能停车系统设计与实现12. 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13.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14. 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智能手环研究与开发15. 基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智能家居多媒体服务研究与开发四、物联网相关题目16. 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停车场建设方案研究1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1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制造系统研究与应用19.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研究20.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五、嵌入式系统相关题目21. 基于STM32嵌入式系统的电子秤设计与实现22. 基于AT89S52嵌入式系统的智能LED显示屏研究23. 基于ARM Cortex-M系列嵌入式系统的MIDI电子器乐演奏器设计与开发2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购机器人设计与实现25. 基于FPGA的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研究与实现六、电子产品设计相关题目26. 基于PCB设计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研究与制作2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化高铁维修机器人研究与制作28. 基于DSP技术的音频处理器研究与实现29. 基于MEMS的智能手表研究与开发30.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家具设计与制作七、光电子技术相关题目31. 光纤耦合光谱分析仪研究与开发32. 紫外光LED生态光盘研究与生产33. 基于激光器的智能音箱设计与制作34. 光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5. 智能化光学成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八、电子电路设计相关题目36. 基于ESP32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设计与实现37. 基于单片机的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磁浮锁系统38. 基于ARM的全数字化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39. 基于Xilinx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40. 基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智能太阳能追踪器研究以上40道题目,涉及了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线通信、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电子产品设计、光电子技术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多个领域。
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电子工程基于智能家居的QT远程监控客户端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Qt远程监控客服端学生姓名班级学号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I 页摘要本课题使用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Qt软件工具,作为智能家居图形界面显示的开发平台。
本文围绕基于智能家居的Qt远程监控客户端的设计,阐述了监控客户端的实现的相关技术以及核心机制:基于TCP/IP的Socket网络编程、信号和槽机制、Qt平台多线程通信等。
然后根据Qt的图形界面,分别介绍用户的登录界面和信息监控设置界面。
并在文章的最后对Qt客户端软件的使用给了详细的说明。
最后对设计中不足的地方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或期望。
关键词:监控系统;嵌入式Linux ;Qt ;SocketABSTRACTThis topic using Qt software tools, embedded Linux environmen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graphical interface display platform.This article around the Qt based on smart home remote monitor client's desig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onitoring client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core mechanism: signals and slots mechanism, TCP/IP Socket network programming, Qt platform multi-thread communication, etc.Then according to the Qt graphical interface, respectively introduce the user login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ettings interface .An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on the use of Qt client software for detailed instructions.Finally, the insufficient place is put forwar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design of or expectations.Keywords: Monitoring System, Embedded Linux, Qt, SQLite, Socke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2)1.2.1 智能家居国外发展状况 (2)1.2.1 智能家居国内发展状况 (2)1.3 Qt发展状况 (3)1.4论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说明 (3)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 (4)2.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4)2.2 系统的工具平台选择 (4)2.2.1 Linux系统 (4)2.2.2 ARM平台 (5)2.2.3 Qt平台 (7)2.3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 (8)2.4 Qt客户端监控界面设计框图 (9)2.5 本章小结 (9)第3章系统环境搭建 (10)3.1 目标板Linux系统环境搭建 (10)3.1.1 U-boot移植 (10)3.1.2 Linux移植 (11)3.2 Qt客户端开发环境搭建 (12)3.2.1 Ubuntu环境搭建 (12)3.2.2 Qt环境搭建 (12)3.2.3 安装中遇到的问题 (13)3.3 本章小结 (13)第4章系统的实现 (14)4.1 系统总体流程图 (14)4.2 系统的通信方式 (15)4.2.1 信号和槽通信 (15)4.2.2 基于TCP/IP的Socket多线程通信 (16)4.3 功能模块 (18)4.3.1 视频监控 (18)4.3.2 M0数据采集模块 (20)4.4 用户界面 (20)4.4.1 登录界面设计 (21)4.4.2 监控界面 (21)4.5 本章小结 (22)第5章系统的功能描述 (23)5.1 系统登录界面功能描述 (23)5.2 监控界面功能描述 (23)5.3 性能分析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1 (28)第1章绪论1.1 引言近年来,智能家居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家居智能化也愈加高要求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渴望智能化家居,因此智能家居的的发展成为当下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本科专业之一。
本文将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
1. 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涵盖了从电子技术基础到通信网络、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前景进行选择。
以下是几个热门的研究方向:1.1 通信与网络技术随着5G时代的来临,通信与网络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围绕通信协议、无线传输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
例如,可以探讨5G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或者研究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设计与部署等。
1.2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是当前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领域里,可以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物联网应用的优化与安全等。
此外,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研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1.3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围绕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展开研究。
例如,可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或者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情感分析等。
2. 研究内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也是多样且丰富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内容:2.1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可以研究电子电路的设计原理,或者网络协议的工作机制等。
通过理论研究,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解,并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2 系统设计与实现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也更加广泛,尤其在嵌入电子信息工程之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概述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内容,并重要研究了计算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分析应用0引言在国内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全景式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在此氛围中取得了跨越式的成就,推动电子技术和通信信息的结合,对于提高民众生活有着很大的现实便利。
然而,现阶段国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相较于西方国家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尚不能满足民众对高层次信息技术的需求。
因此,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势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开发,使其获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例如:电子信息产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获得了优质的发展土壤,并且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经济来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1便捷性众所周知,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办法主要通过系统命令及硬件设施来完成的,因此,能够更为方便地处理大量信息任务。
相较于人脑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使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一次性所解决的数量更高、效率更显著。
不仅如此,伴随着国外内硬件设备的持续性快速更新与先进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水平也进一步加强,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加的便捷。
1.2精确性电子信息工程非常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处理信息的精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99马表设计黄晓芳班级:电子512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所在系:机电工程系学号:*********指导老师:罗文华完成时间2008年4月10日至2008年6月18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第一章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5)1.1、单片机的发展 (5)1.1.1、单片机的概念 (5)1.2、MCS-51单片机的简介 (5)第二章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99马表硬件系统 (9)2.1、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99马表原理 (9)2.1.1、主要功能: (9)2.1.2、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0)2.2、AT89S51的介绍 (10)2.2.1、主要特性 (11)2.2.2、管脚说明 (11)2.2.3、振荡器特性 (13)2.2.4、芯片擦除 (13)2.3、基于AT89S51的99马表外围电路设计 (14)2.3.1、复位电路 (14)2.3.2、时钟电路 (16)2.3.3、数码管 (16)2.3.4、键盘电路 (19)第三章基于AT89S51的99马表软件系统 (21)3.1、基于单片机AT89S51的99马表汇编程序 (21)3.1.1、基于单片机AT89S51的99马表流程图 (21)3.1.2、基于单片机AT89S51的99马表汇编程序 (22)3.2、K EIL U V ISION2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26)3.2.1、keil的使用步骤 (26)3.4仿真软件P ROTEUS (28)3.4.1、基于Proteus软件的系统硬件仿真设计 (28)3.4.2、基于Proteus软件的系统硬件仿真运行 (29)3.5、硬件系统的设计 (29)3.5.1、Protel DXP概述 (29)3.5.2、原理图设计系统的特点 (29)3.5.3、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系统的特点 (31)第四章小结与展望 (32)4.1、小结 (32)4.2、全文展望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
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S51的99马表的设计,重点讨论了AT89S51单片机周围硬件电路的原理和软件的编程以及仿真软件对电路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单片机 99马表设计实现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fast,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flat machine is moving towards thorough continuously, at the same time drive traditional control detection day the benefit of new moon update. The system usability is strong, simplicity of operator, extend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T89S51 99 stop watch designs, Discussed around with emphasis at89S51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circuit's principle and software's programming as well as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o electric circuit function realization.Keywords: Only flat machine 99 stopwatches Design Realize引言:在单片机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其灵活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让单片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是从小的电子产品,到大的工业控制,单片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单片机小的系统结构几乎是所有具有可编程硬件的一个缩影,可谓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单片机的学习和研究是对微机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简捷途径。
本文中设计的基于AT89S51单片的99马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特性,还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
它能够精确计时,并具有开始计时,计时停止,清零等功能,在运动会上,汽车上等一些需要计时的地方处处可见它的生影。
特别是利用单片机做的马表,因其显示精准,误差小,价格较低而广受欢迎。
第一章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1.1、单片机的发展1.1.1、单片机的概念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对微型计算机而言,如果将CPU、存储器、I/O接口以及定时器/记数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就成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UM,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控制领域。
此外,单片机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语言设备、机器人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迅速发展。
随着单片机在技术上、体系结构上的不断发展,国际上逐渐采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来代替“单片微型计算机”这一名称,但在国内,由于习惯,我们仍沿用“单片机”这一名称。
1.2、MCS-51单片机的简介51系列单片机是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以80C51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各类单片机型号系列的总称。
这类单片机都使用80C51的CPU内核及指令系统,且MCS-51系列中的8051成为许多半导体厂家。
电气公司竞相选用的对象并以其为基核,推出了许多兼容性的CHMOS单片机,且这些单片机都具有极好的兼容性,并有很强的生命力,统称80C51系列MCS-51系列单片机产品有8051,8031,8751,80C51,80C31等型号(前三种为CMOS芯片,后两种为CHMOS芯片)。
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在存储器的配置上。
8051内部设有4K字节的掩模ROM程序存储器,8031片内没有程序存储器,而8751是将8051片内的ROM换成EPROM。
由ATMEL公司生产的89C51将EPROM改成了4K的闪速存储器,他们的结构大同小异。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以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下图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
80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图1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2)数据存储器(RAM):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3)程序存储器(ROM):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4)定时/计数器(ROM):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5)并行输入输出(I/O)口: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6)全双工串行口: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7)中断系统: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TCON的中断标志:位号 7 6 5 4 3 2 1 0IT0:外部中断INT0触发方式控制位。
IE0:外部中断INT0中断请求标志位。
IE0=1时,表示INTO向CPU请求中断。
IT1:外部中断INT1触发方式控制位。
IE1:外部中断INT1中断请求标志位。
IE0=1时,表示INT1向CPU请求中断。
TF0:定时/计数器T0益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在T0启动后就开始由出值加1记数,直至最高位产生益出由硬件置位TF0,向CPU响应中断。
CPU 响应中断时,TF0由硬件自动清0。
TF1:定时/计数器T1益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中断允许控制:CPU对中断系统所有中断以及某个中断源的开放和屏蔽是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控制的。
IE的状态可通过程序由软件设定。
某位设定为1,相应的中断源允许;某位设定为0,相应的中断源屏蔽。
CPU复为时,IE各位清0,禁止所有中断。
IE寄存器:位号 7 6 5 4 3 2 1 0EX0:外部INT0中断允许位。
ET0:定时/计数器T0中断允许位。
EX1:外部INT1中断允许位。
ET1:定时/计数器T0中断允许位。
ES: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EA:CPU中断允许(总允许)位。
第二章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99马表硬件系统2.1、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99马表原理2.1.1、主要功能:1)开始时,显示“00”,第1次按下SP1后就开始计时。
2)第2次按SP1后,计时停止。
3)第3次按SP1后,计时归零。
图2-1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99马表原理图2.1.2、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AD0-P1.7/AD7端口分别用导连接到LED 数码显示器U2的a-h端口上;要求:P1.0/AD0对应着a,P1.1/AD1对应着b,……,P1.7/AD7对应着h。
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A8-P2.7/A15端口分别用导连接到LED 数码显示器U1的a-h端口上;要求:P2.0/A8对应着a,P2.1/A9对应着b,……,P2.7/A15对应着h。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5/T1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2.2、AT89S51的介绍AT89S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