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网约车的兴起与发展

网约车的兴起与发展

网约车的兴起与发展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约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

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以其便利、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本文将对网约车的兴起、发展、影响、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二、网约车的兴起技术背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约车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预约和支付打车服务。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出行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出租车行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网约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政策推动: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也是网约车兴起的重要推动力。

相关政策为网约车的发展提供了合法地位,并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三、网约车的发展服务升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约车平台不断优化服务,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例如,一些平台推出了专车、拼车等多种服务模式。

技术创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网约车平台可以更精准地匹配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也为网约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国际化扩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份额后,网约车平台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为全球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这既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全球出行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四、网约车的影响改善出行体验:网约车的兴起让用户出行更加便利,用户可以预约车辆、选择服务模式、在线支付等,大大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网约车的智能化调度有助于减少车辆空驶率,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同时,专车、拼车等模式也有效降低了单个用户的出行成本。

创造就业机会:网约车的兴起为司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许多人选择成为网约车司机,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网约车的出现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冲击,促使传统出租车行业进行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五、网约车的挑战与机遇监管压力:随着网约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监管问题也逐渐凸显。

网约车文献综述

网约车文献综述

1 定义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的定义是“企业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并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接受约车人预约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不在道路上巡游揽客、站点候客等的出租汽车服务经营活动”。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网约车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GPS 等技术实现的新型约租车。

【王军美国管理网约车:先给“名分”再监管】2 网约车发展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在滴滴、易到、Uber、神州等智能出行平台上活跃着约3亿乘客和上千万司机(车主),注册用户数以月均13%的速度增长。

【从网约车发展看政府管理模式创新】Fig. 2 attempts to trace the trajectory of Uber’s astounding rise. Conspicuousness of Uber’s disruptive business model can be con fi rmed by the astounding rise in the number of its users。

Based on expense reports from business travelers,Certify (2015) [6]revealed that an average 46% of all total paid car rides were through Uber in major markets across the US in March 2015。

Thisdemonstrates a steep rise particular in business use over the 14 months from a mere 15%in January 2014 as demonstrated in Fig. 2.3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区别其一,有别于传统的巡游式出租车交易模式,互联网专车平台利用“脱域”技术,将绝大部分交易从随机在场的面对面承诺转化为客观的非在场线上订单。

网约车起源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

网约车起源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

网约车起源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第一章网约车的起源自2009 年 Uber 成立以来,曼哈顿打车公司(Gett)、优步(Uber)、神州专车、滴滴快车等这样的网约车平台迅速崛起。

“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车产生了重大冲击,并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新兴产业。

网约车的流行始于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原因是该市场的出租车质量低劣,并且人们出行需求量非常大。

因此在这些市场,网约车平台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欢迎,有许多人将网约车平台当作其出行的首选。

2012 年,首次有网约车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 首汽约车。

而在2013 年,包括滴滴快车等网约车平台在内的更多市场参与者进入了中国市场。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约车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第二章政策与法律问题2.1 网约车服务是否在法律范围内?网约车平台的存在,让很多质疑引出了相关的法律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网约车平台提供的服务是否在法律垂直范围内。

至少在中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使网约车服务在法律范围内。

2016 年 2 月,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发布了正式文件,明确规定了网约车发展的将来方向。

这个文件特别针对网约车公司的营业因在车辆购置上花费少量资金,同时又建立难以覆盖的服务网络,从而帮助网约车公司在短时间内获取明显的竞争优势。

2.2 网约车平台是否应符合政府的规定?2014 年,陈某等八人组成“答案网约车服务团队”,创建了一个网约车平台。

这时,陈某等人并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许可或认证。

事实上,该网约车平台并没有被否定或认可。

政府仅在 2016 年才要求通过特殊许可发的网约车平台。

如果一个网约车平台未获得许可,那么他的活动是否符合政府的规定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3 网约车的进行与出租车的使用是否冲突?包括很多出租车司机在内,很多人都认为网约车和出租车之间的存在是不好的冲突。

事实上,仍有一部分司机抵制网约车服务。

他们认为,网约车和出租车所享受的规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约车。

《2024年移动打车软件用户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移动打车软件用户行为研究》范文

《移动打车软件用户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打车软件已成为现代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移动打车软件用户的行为特征、使用习惯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企业和平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移动打车软件以其便捷、高效、实惠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了解用户行为特征和使用习惯,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企业和政府决策者来说,掌握用户行为数据也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市场策略和政策。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了解移动打车软件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及用户行为特点。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收集用户使用移动打车软件的行为数据。

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用户行为特征分析1. 用户群体特征:移动打车软件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其中以25-35岁的白领阶层和大学生群体居多。

这些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对移动互联网技术较为熟悉。

2. 使用习惯:用户在需要出行时,会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随时随地进行叫车。

大多数用户会提前规划好行程并预约车辆,也有部分用户选择实时叫车。

在支付方式上,多数用户选择线上支付,以方便快捷为主。

3. 影响因素:影响用户选择移动打车软件的因素主要包括价格、服务质量、平台功能等。

其中,价格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服务质量则直接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平台的界面设计、功能丰富程度等也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产生影响。

五、用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1. 价格因素:价格是影响用户选择移动打车软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户在选择平台时,会关注不同平台的定价策略和服务费用。

因此,平台应提供合理的价格策略和优惠政策,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2.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包括司机的服务态度、车辆卫生状况、行程安全等方面。

网约车正文

网约车正文

摘要人们的生活中有四件大事,即衣、食、住、行。

出行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频繁,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出现了以“互联网+简便出行”的网约车。

现阶段网约车的价格机制不完善,网约车平台的定价不透明等导致网约车在价格方面的投诉率一直占很大比重。

本文以烟台市网约车的价格策略为例,通过分析烟台市的网约车的价格策略,得出结论,并对网约车在定价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以期网约车能更好地诠释“共享经济”,服务于大众。

【关键词】网约车,价格策略,共享经济ABSTRACTThere are four things in people's life,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Travel affects people's happiness index.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travel more and more frequent, coupl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hanged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appeared" internet plus easy trip"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At present, the price mechanism of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is not perfect, the pricing of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platform is not transparent, which leads network booking car to a large proportion in price. Taking the price strategy of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in Yant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ce strategy of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in Yantai,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pricing. Hope that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can better interpret" shared economy ", serving the masses.Key words : the network booking car , price strategy, shared economy目录摘要 ................................................................................................................................................... I ABSTRACT.......................................................................................................................................... I I 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2研究的主要内容 (1)1.3研究的方法 (1)1.4研究现状 (1)第二章网约车的定价目标、方法和策略 (3)2.1 网约车的定价目标 (3)2.1.1 利润导向的汽车定价目标 (3)2.1.2 竞争导向的汽车定价目标 (3)2.2 网约车的定价方法 (4)2.2.1 网约车的成本导向定价法 (4)2.2.2 网约车的需求导向定价法 (4)2.2.3 网约车的竞争导向定价法 (4)2.3网约车的定价策略 (5)2.3.1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5)2.3.2针对网约车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 (5)第三章烟台市网约车的价格政策和价格策略分析 (6)3.1网约车的价格政策 (6)3.1.1烟台市网约车的价格政策 (6)3.1.2其他地区网约车的新政策 (6)3.2价格策略分析 (8)3.2.1理论价格与市场指导价分析 (8)3.2.2烟台市网约车的价格策略 (8)3.2.3烟台市网约车价格策略调整的必然性 (8)3.2.4烟台市网约车改进分析 (10)第四章结论及展望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人们的生活中有四件大事,即衣、食、住、行。

出租车国内文献综述

出租车国内文献综述

出租车国内文献综述出租车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还为乘客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然而,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综述国内的出租车行业,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

我们来看一下出租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出租车数量和服务范围不断增加。

现在,在大多数城市,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叫到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

这些出租车司机通过出租车公司或在线平台提供服务,为乘客提供接送服务。

然而,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出租车司机的素质问题。

有些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恶劣,甚至存在拒载、绕路等不良行为,给乘客带来不便和不满。

其次是出租车行业的安全问题。

一些出租车司机存在违规行为,如超速、闯红灯等,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此外,出租车行业的价格问题也备受关注。

有时,出租车的计价方式不够透明,导致乘客产生疑虑和不满。

针对这些问题,出租车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对出租车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通过建立出租车司机信用体系,对不良司机进行惩罚和限制,激励良好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规定。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权益。

此外,推广使用出租车软件平台,提高出租车服务的透明度和方便性。

通过在线叫车、实时定位等功能,方便乘客预约和选择出租车。

在未来,出租车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共享出行的兴起,出租车行业将面临来自网约车等新业态的竞争。

如何提高出租车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是出租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改变出租车行业的面貌。

出租车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应对这些变化,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出租车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

然而,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关于网约车的研究报告

关于网约车的研究报告

关于网约车的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出行方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并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网约车的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监管政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网约车的发展现状近年来,网约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网约车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扩大,用户数量也逐年递增。

在我国,各大网约车平台如滴滴出行、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等纷纷涌现,竞争激烈。

这些平台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拓展市场,逐渐在出行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网约车的服务类型也日益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快车、专车服务外,还出现了拼车、顺风车等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网约车的覆盖范围也从城市中心逐渐向郊区和中小城市延伸,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

二、网约车的优势1、便捷性网约车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即可叫车,用户无需在路边等待出租车,大大节省了时间。

而且,用户可以提前预约车辆,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灵活出行。

2、个性化服务与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档次的车辆、服务方式,还可以对司机的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促使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3、提高出行效率网约车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了车辆和乘客的高效匹配,减少了空驶率,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4、创造就业机会网约车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包括司机、运营管理人员等,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网约车面临的挑战1、安全问题安全始终是网约车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些司机背景审核不严、车辆安全状况不佳等情况时有发生,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网约车司机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部分司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导致乘客的出行体验不佳。

3、市场竞争激烈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平台为了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往往采取低价策略,这可能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网约车研究报告

网约车研究报告

网约车研究报告
网约车是指通过网络平台预约私家车出行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它既具备出租车的便捷性,又具备私家车低价的特点,深受大众喜欢。

本篇报告将从网约车市场规模、用户需求、运营模式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网约车进行研究。

首先,网约车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网约车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进一步证明
了网约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出行服务需求的提升,未来网约车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次,网约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相比传统出租车,网约车更便捷、灵活且价格相对较低,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预约车辆,大大提高了乘车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再次,网约车的运营模式相对灵活。

网约车平台通过建立司机和乘客之间的连接,实现了车辆资源的优化利用。

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工作,增加了他们的灵活性和收入来源。

而网约车平台则通过佣金和广告费等方式获取收入。

最后,网约车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网约车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之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政府也在加强网约车市场的监管,增加市场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网约车作为一种创新的出行服务模式,具备市场规模庞大、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灵活的运营模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等特点。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出行服务体验的不断提升,网约车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的定义是“企业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并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接受约车人预约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不在道路上巡游揽客、站点候客等的出租汽车服务经营活动”。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将网约车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GPS 等技术实现的新型约租车。

【王军美国管理网约车:先给“名分”再监管】2 网约车发展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在滴滴、易到、Uber、神州等智能出行平台上活跃着约3亿乘客和上千万司机(车主),注册用户数以月均13%的速度增长。

【从网约车发展看政府管理模式创新】Fig. 2 attempts to trace the trajectory of Uber’s astounding rise. Conspicuousness of Uber’s disruptive business model can be con fi rmed by the astounding rise in the number of its users. Based on expense reports from business travelers, Certify (2015) [6] revealed that an average 46% of all total paid car rides were through Uber in major markets across the US in March 2015. This demonstrates a steep rise particular in business use over the 14 months from a mere 15% in January 2014 as demonstrated in Fig.2.3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区别其一,有别于传统的巡游式出租车交易模式,互联网专车平台利用“脱域”技术,将绝大部分交易从随机在场的面对面承诺转化为客观的非在场线上订单。

同时,由于专车平台指挥中心可对驾驶人的服务行为实施实时监控,并且乘车人可事后对其服务评分,故很少发生临时“跳单”或服务态度欠佳的情况。

其二,与传统的预约式出租车模式不同,互联网专车平台则以实时撮合交易为其主要经营模式。

理论上,预约式出租车交易可被纳入到互联网专车平台,提高其运行效率。

由于提供驾乘服务的共享经济参与人并不必然是出租车经营人,因此,互联网专车平台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联网专车平台搭建了个相对封闭的个人对个人市场。

该市场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共享经济参与人对相关信息和资源的易得性,具体表现为:需要乘车的乘客可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接入专车平台随时获得价格合理的驾乘服务;有能力载客的车辆驾驶人可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接入专车平台随时提供价格合理的驾乘服务。

对于市场参与人而言,相关市场规模越大,则乘车服务的易得性越强。

4 网约车的好处(1)供求信息撮合匹配。

乘客出行前通过手机软件发布出行需求,附近的网约车驾驶员通过相应软件快速收到需求信息。

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原本极度分散的供求高效聚合起来进行撮合匹配,降低了巡游车驾驶员盲目兜客、乘客徒劳等车等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效率和乘客的服务体验。

(2)服务信息提前可见。

乘客可以提前通过手机软件了解到周边出租车数量情况、车辆信息、驾驶员评级、出行最短线路和价格预估等信息,乘坐网约车结束时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服务表现、行为举止等对其进行公开评价、打分。

提前告知信息的方式消解巡游车信息不对称的带来问题,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激励驾驶员为获得更高的收入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网约车合法化重构出租车管制政策】网约车为司机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司机收入,在经济放缓的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网约车不仅在用户方面优势突出,贡献巨大,在供给端,即司机方面也相当程度上起到了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作用。

网约车是共享经济的代表,是对车辆和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截至2014 年年底,我国小型载客汽车达1.17 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05 亿辆,占90.16%。

全国出租车的数量是260 万辆。

仅有少部分私家车进入出行市场,就可以解决交通问题,而且网约车的使用,会减少自己的私家车的使用并抑制有购车需求和愿望的潜在新增车主的数量增加。

因此,从总量上讲,会减缓私家车数量的增长速度。

长期来讲,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对道路资源的紧张现状也会有所减缓。

【中国网约车的监管困境及解决】Uber gives passengers a better service with cost and time savings in reaching a location, and it provides its drivers with ahighly ef fi cient operation without additional investment and license fees (Table 2).5 网约车产生的不良影响2016年6月2日,多辆出租车在西安市中心钟鼓楼附近聚集,出租车司机联合起来抵制互联网专车。

【林翠,杨尚林,“网约车”引发的法律思考】由于“滴滴打车”衍生服务挤压市场,出租车司机劳动成本与报酬比例失衡,根据乔治·霍曼斯的“攻击-赞同”命题推论,出租车司机势必怨声载道,甚至采取类似罢运的极端方式。

【刘凯强,范和生,“互联网+”范式下出租车行业利益博弈及发展路向——基于合肥市“滴滴打车”影响下的出租车市场调研】6 国内政策相关以上海市为例,2014年7月29日公布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网站、软件工具等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应当遵守客运出租汽车调度服务规范,并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客运服务驾驶员和车辆的信息。

一旦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客运服务驾驶员或者车辆不具备营运资格的,该服务商不得提供召车信息服务。

北京市则以汽车租赁为突破口,限制互联网专车平台从事出租业务。

如2014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知,明确规定,租赁车辆不得用于未经许可的出租等行业运营,禁止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

2015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等三部门共同约谈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该公司推出的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业务,使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按照乘客意愿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服务,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与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做法有所不同,2015 年1 月,广州市交委直接认定,互联网专车召车服务构成“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鉴于当前各“专车”所使用的车辆、司机均不具备合法的客运营运资格,涉嫌非法营运,广州交委将予以严厉处罚。

2015 年6 月1 日,有鲜明政府背景的上海市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该平台采用第三方公司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上海市交委、上海市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快的”三方共同参与。

交通运输部2015 年10 月10日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互联网专车被定位为传统出租车行业“+ 互联网”,不仅相关车辆必须取得《道路运输证》,相关驾驶人员必须取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2015 年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首张国内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证——“网络预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

【彭岳,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7 国外政策相关加州:创立“交通网络公司”概念2013年9月19日,加利福尼亚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作出决定,承认网约车服务的合法性,并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规范。

科罗拉多州:特别关注保险问题2014年6月,科罗拉多州立法机构通过的监管网约车的法案正式生效实施。

这部法案承认了网约车业务的合法性,授权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对网约车实施监管。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解除出租车预约服务运价管制哥伦比亚特区立法机构于2014年12月5日正式公布了网约车立法《2014 年雇用车创新修订法》,承认网约车的合法性并将其纳入监管。

【王军美国管理网约车:先给“名分”再监管】新加坡网约车监管路径-鼓励市场创新,对网约车实施注册备案管理,不对网约车设置准入门槛。

2015 年5 月新加坡政府正式通过立法开始对第三方专车软件服务进行规范管理。

法国网约车的监管路径—认定网约车属于出租汽车经营,2015 年9 月,法国最高法院维持了对Uber平台服务的禁令。

【侯登华网约车规制路径比较研究——兼评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8 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建议首先,针对召车方式不便捷的问题,出租车公司需要采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新的召车平台,确保乘客快速叫到车。

据悉,大众在今年上线了一款召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叫到附近的大众出租车。

与传统的电召平台相比,互联网召车平台成本低且影响力巨大,应引起出租车公司重视。

其次,提高乘客乘坐体验。

具体来说主要有升级出租车车型、提高司机服务水平、车内提供多种消费方式,比如除先进支付外,还可以通过银行卡、IC卡、支付宝与微信等方式支付。

最后,打造可靠的司机队伍。

在专车引入私家车造成安全隐患的当下,出租车公司可以凭借可靠的司机队伍获得消费者信赖。

这需要出租车公司认真审核司机资质、加强司机岗位的相关培训,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林宇,“网约车合法化”引争议互联网冲击下出租车如何转型】9 对网约车的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在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上提出:互联网约租车应该有什么样的服务标准,安全如何保障,乘客与专车司机或者平台发生了矛盾如何投诉,投诉给谁,这些政府应该管。

但只要服务和安全标准达到了,什么车能从事这一业务,什么人能开专车的问题,政府并不应该插手,这才符合“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精神。

【从“网约车新政”透视转型期政府治理理念转变之必要性——“专车新政与共享经济发展”研讨会纪实】应该针对网约车的业态特性实行“一般许可”,因为相对于特别许可而言,一般许可管制程度更低,更加适宜网约车经营权资源合理分配。

对网约车监管而言,实行“政+企”式的混合监管模式既能使政府角色回归到间接管制的正确定位,也有利于培育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政+企“监管模式是指“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辆”,政府制定有关监管操作、效果评估的规则,网约车平台公司则具体践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并承担法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