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夫人》赏析

合集下载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蝴蝶夫人》这部歌剧,就像一场情感的风暴,把我卷入了一个充满爱与痛的世界。

故事中的巧巧桑,那个被称为蝴蝶夫人的女子,她的爱情就像是一朵盛开在悬崖边的花,美丽却又脆弱得让人心疼。

她满心欢喜地嫁给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以为迎来了一生的幸福,却不知命运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我记得剧中有一个场景,特别让我感触深刻。

那是巧巧桑布置新房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平克尔顿的未来。

她细致地摆弄着每一件物品,嘴里还哼着轻柔的歌。

那一块手帕,她要叠得整整齐齐;那一束鲜花,她要插得恰到好处。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透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她甚至想象着以后和爱人一起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温馨瞬间,或许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彼此脸上,或许是夜晚相拥着看窗外的星星。

然而,平克尔顿的离开,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

巧巧桑独自一人守着那份承诺,那份爱。

她拒绝了其他人的追求,坚定地相信平克尔顿会回来。

她每天都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眼神从充满希望渐渐变得黯淡,但那份执着却从未减少。

她的朋友们都劝她放弃,说平克尔顿可能不会回来了,可她不听。

她坚信他们的爱情,坚信他的承诺。

这种坚定,既让我敬佩,又让我心疼。

当平克尔顿终于回来,却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带走他们的孩子,那一刻,巧巧桑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

看着巧巧桑在舞台上的痛苦和绝望,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我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在一点点破碎,那种痛,不是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而是一种深深的、无言的绝望,就像沉入了无底的深渊,没有一丝希望。

这场歌剧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爱情的东西。

巧巧桑的爱情,纯粹而热烈,她毫无保留地付出,哪怕最后遍体鳞伤。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爱情里迷失,为了一个人付出一切,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难道因为可能会受伤,我们就不去爱了吗?巧巧桑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份真心的付出和坚守。

《蝴蝶夫人》中人物的塑造探讨

《蝴蝶夫人》中人物的塑造探讨

《蝴蝶夫人》中人物的塑造探讨摘要:《蝴蝶夫人》是经典的戏剧杰作,基于David·Belasco的脚本改写,而David·Belasco又是专门根据一位借鉴日本小说题材而改写的。

《蝴蝶夫人》是按照美国商贩在日本停顿时候亲身经历写成,小说发表后受到大家的喜欢,贝拉斯科决定将其改写成剧本,并且将其搬到荧幕上,取名为《艺妓》,推出后反响良好。

1900年普契尼在伦敦看了《艺妓》之后,对蝴蝶夫人巧巧桑这一角色产生浓厚的创作灵感,从各方面来看普契尼都能够很好掌控异国情调,这个故事与他的风格十分吻合。

关键词:歌剧;蝴蝶夫人;人物;塑造《蝴蝶夫人》是比较经典的歌剧,已经发展成为戏剧性的艺术,歌剧从诞生后经过多年的锤炼与完善,已经成为艺术名列中的一部分。

历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与脚本作者都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名作,同时一批新作也相继问世,这些作品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交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民族歌剧虽然得到发展,但是整体上偏于宏大和历史、人文性,并未过多普及,这也失去了市场。

基于此,我们不妨借鉴普契尼时代真实主义歌剧的写作方式,取材于现实,创作出更多耳熟能详的故事。

1.创作背景歌剧是使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综合性艺术,综合多个艺术门类,歌剧源于古希腊时期。

普契尼创作了《蝴蝶夫人》,同时《蝴蝶夫人》也成就了他。

普契尼出生于卢卡音乐世家,幼年时期的普契尼也十分普通,但是由于幼年丧父、家庭贫困,这也导致普契尼十分依赖母亲,所以他创作的女性感情世界都十分成熟,如他创作的《图兰朵》《托斯卡》《蝴蝶夫人》等,这些作品突出塑造备受欺凌、受折磨的女性形象,使用宣叙调和咏叹调来深入刻画女性角色,塑造出令人惊叹的人物形象[1]。

《蝴蝶夫人》在1904年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进行首演,此时并没有获得成功,他在此基础上修改、删减,三月后再次于布雷西亚剧院公演,此次取得巨大的成功,并且成为歌剧舞台上的经典曲目,这一作品奠定了他在歌剧界的地位。

《蝴蝶夫人》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歌剧赏析
文/素心
《蝴蝶夫人》,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三幕式歌剧。

该剧由雷基·伊利卡及乔赛普·贾科萨撰写剧本,并根据美国作家约翰·路德·朗的短篇小说《蝴蝶夫人》作为蓝本,得知巧巧桑给他生了个儿子,遂决定
认养他。

忠于平克顿的巧巧桑悲痛欲
绝,她让平克顿半小时后再回来要孩
子。

她把一面美国国旗放在儿子手中,
蒙住他的双眼,自尽身亡。

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并于1904
年5月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再次公演。

这次公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此,普契尼的这部抒情歌剧成为世界
歌剧舞台上盛演不衰的剧目之一。

心理活动。

他还巧妙地把日本旋律同
意大利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丝毫
没有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
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
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
界观进行了批判。

从《蝴蝶夫人》脚本的内容来看,
塑造出的蝴蝶夫人是一个坚强的、信
仰爱情的、纯真的悲剧性人物。

蝴蝶
夫人的悲剧性形象的把握源于歌剧脚
本的内容,还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颇
有关联,《蝴蝶夫人》的戏剧性情节
演绎,就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塑造
蝴蝶的形象和倾诉她个人的悲剧性遭
遇上。

于是,悲剧性的故事再加上作
曲家全力渲染的悲剧性色彩,以乐曲
的悲剧性旋律和情感基调,来定位这
部歌剧的悲剧性特色,恰好发挥了普
契尼独有的艺术风格。

编辑 朱庭萱
青春期健康81。

《蝴蝶夫人》赏析

《蝴蝶夫人》赏析

四.歌剧《蝴蝶夫人》赏析作者介绍:普契尼(GiaCorn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

意大利教堂乐师的第五代传人,原为当地教堂管风琴师,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从巴齐尼与蓬基耶利学作曲。

蓬基耶利发现其有歌剧创作才能后,劝他以他的习作(群妖围舞)(Levili)参加松佐尼奥的独幕歌剧比赛,遭拒绝后,此歌剧却获博伊托好评并于1884年在米兰上演。

普契尼真正成名作是1893年上演的《曼侬·莱斯科》,普契尼最著名的歌剧是《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黄金西部女郎》和成名作《曼侬·莱斯科》。

共作10多部歌剧。

普契尼在意大利歌剧中,与威尔第形成了相对比的两极。

也许他缺少威尔第那种戏剧中的庄严与崇高,缺少威尔第戏剧冲突的那种气势,但他充分表现了戏剧性中的多愁善感的魅力,他的歌剧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歌剧艺术中的柔韧性,及他在配器中那种细腻的柔美也同样征服了全世界的听众。

《蝴蝶夫人》,这部三幕歌剧,作于1904年。

这部作品剧情取自美国作家朗的同名小说,由费科萨与伊利卡根据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的戏剧本撰脚本。

初为两幕,后普契尼于当年修订为三幕。

作品叙述日本女子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与美国海军上尉相恋,对他一往情深。

谁知这位海军上尉是位负心郎。

巧巧桑在上尉回国后,拒绝一切求婚者,苦苦思念上尉,盼他归来。

可最后等来的却是上尉与他的新婚妻子,详要带走蝴蝶夫人所生的儿子,蝴蝶是人悲痛欲绝,最后才由剑自剔。

这是一部动人悲婉的爱情悲剧。

剧中人物蝴蝶夫人Cio-Cio-San 日本艺妓女高音苏祖基(铃木)Suzuki 蝴蝶夫人的女仆女中音平克顿 B.F.Pinkerton 美国海军上尉男高音凯蒂KatePiEIderton 平克顿之妻女中音夏普勒斯Shapless 美国驻长崎领事男中音山鸟PrinceYamadori 蝴蝶夫人的求婚者,日亲王男中音和尚Bonze 蝴蝶夫人的伯父男低音五郎Goro 婚姻掮qian客男高音官吏(男低音)、神官(男低音)、蝴蝶夫人之子、母亲、伯母、亲友、佣人及当地男女村民、皇家事务官,登记官等。

蝴蝶夫人歌剧观后感

蝴蝶夫人歌剧观后感

蝴蝶夫人歌剧观后感《蝴蝶夫人》是一部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著名歌剧。

它以日本文化为背景,讲述了少女蝴蝶夫人与美国海军军官平纳基之间的爱情故事。

近期,我有幸前去观赏了这部歌剧,并被它的音乐、舞台设计以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深深吸引。

整台歌剧以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开场。

舞台上布置了一座日本风格的花园,榻榻米、盆景、小桥流水,浓厚的东方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灯光的运用也非常出色,时而明亮照亮整个舞台,时而柔和映射于演员们的脸庞,营造出温馨而又悲凉的氛围。

这样精心打造的背景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故事的真实性。

随着音乐的响起,演员们一个接一个地登场。

蝴蝶夫人,饰演者身穿一袭华丽的和服,一头黑亮的长发散落在背后,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渴望的期盼。

而平纳基则身着军装,镇定而又英勇。

两位主角的表演真实而有力,他们的声音洋溢着情感,将剧中的故事情节有条不紊地展开。

蝴蝶夫人与平纳基的相遇,映射出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少女对自由世界的向往,将她推向爱情的深渊。

平纳基的坚守,展现出来自西方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甜蜜美好的,也是命运的捉弄。

歌剧通过音乐的力量,让观众们看到了这个跨越文化隔阂的爱情是如何在挫折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歌剧中的配角们也都表现出色。

良友就扮演着蝴蝶夫人的好友,她张力十足的嗓音和充满感情的演技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而里维雷的表演也令人难以忘怀,他饰演的是蝴蝶夫人的前夫,他的死亡突显了蝴蝶夫人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与压力。

所有的演员都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表演力度,真实地传达出角色们的内心情感,令观众为之动容。

整个故事在音乐的引导下逐渐升华,情节的发展紧凑而富有张力。

从蝴蝶夫人的婚礼,到她的孤独和无奈,再到最终选择离世的悲剧结局,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情感的旋涡之中。

普契尼的音乐,既热情奔放,又悲怆凄美。

每一段旋律都伴随着角色们内心的变化,将他们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托斯卡作品赏析

托斯卡作品赏析

托斯卡作品赏析作为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托斯卡(Giacomo Puccini)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作品,其中以《蝴蝶夫人》、《图兰朵》和《波希米亚人》最为著名。

他的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也成为了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托斯卡的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蝴蝶夫人》。

这部歌剧以日本为背景,讲述了美国海军军官Pinker的爱情故事。

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日本音乐元素,如日本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旋律,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浓厚的东方风情。

此外,托斯卡还运用了大量的华丽旋律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蝴蝶夫人》成为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戏剧张力的歌剧作品。

其次,我们来看《图兰朵》。

这部歌剧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图兰朵和她的情人卡洛斯的爱情遭受了家族和政治的阻挠,最终以双双死亡告终。

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抒情旋律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悲剧的氛围。

此外,托斯卡还巧妙地运用了合唱和管弦乐的编配,使得《图兰朵》具有了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最后,我们来看《波希米亚人》。

这部歌剧讲述了四个贫穷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爱情故事,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轻快的旋律和富有情感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此外,托斯卡还运用了大量的合唱和管弦乐的编配,使得《波希米亚人》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音乐艺术价值的歌剧作品。

总的来说,托斯卡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同时,托斯卡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歌剧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因此,托斯卡的作品不仅仅在音乐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托斯卡的作品还会继续为世人所喜爱和传颂。

浅析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

浅析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

歌剧
较 为 著 名 的 有 《 术 家 艺
情 悲剧 。 剧 中 直 接 采 用 了 《 江
户 日本 桥 》 《 花 》 等 七 首 日 樱 本 民歌 在音 乐 中渲 染 了日 本 情 调 。 剧 中 的 《 朗 的 一 晴 天 》 是 最 著 名 的 咏 叹 调 唱 段 这 三 段 歌 剧 上 演 后 很
盘 论 日

浅 析普 契 尼 的歌剧
文 、崔 焕 珍

… … … … … … … … … … … 一

l I 捕 叠 : 普 契 尼 是 车 誉世 界 的 歌 剧 作 自 大 师 , 他 创 作 的 歌 剧 《 蒜 夫 人 》 更 被 列 为 世 界 十 太 蝴 l 敢 剧 之 一 , 也 为 普 契 尼 带 来 T经 井 上 的 回报 和 极 高 的 荣 誉 。 《 蝶 夫 人 》 的 脚 本 * 称 不 上 是 上 采 蝴 I 之 作 . 但 是 由 外 目 人 作 自 , 写 女 的 带 有 异 碱 风 情 的 作 品 配 上 剧 情 的 发 展 却 是 一 部 催 人 下 、 感 I 人 至 深 的 惊 世 佳作 , 使 世 界 敢 剧 史 上 螬 添 T一 颗 艳 丽 的 奇 葩 这 部 歌 剧 风 格 独 特 ,典 雅 朴 素 , 演 l 特 点 更是 础 八 7 羹 声 唱 法 的 喜 个 音 域 的特 点 , 使歌 剧 的 发 展 表现 曼 为 突 ,使 歌 剧 的 进 行 更 l l 具表现 力,史加 完 美。 关 键 词 :音 乐 主 题 潢 唱 特 点 歌 剧 风 橹 爱 情 悲 剧 创 作 芾 I l
I I
I I I I I I I I I l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

歌剧《蝴蝶夫人》中蝴蝶夫人形象的艺术特色分析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恶意拋弃。

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

《蝴蝶夫人》的故事早就听说过了,是一部悲剧,但光凭文字摘要式的叙述远不能体味它的凄美。

在悠扬的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乐声中,现代感很强的舞台上出现了男主人公平克尔顿和美国领事官夏普莱斯,浑厚的男高音开始了对话,语言幽默风趣又不乏诗意,在悠扬的伴奏中唱出了许多美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例如对金钱的崇拜和对激情的向往,对个性解放的倾慕和强烈的现实主义情结,这一切都为后来蝴蝶夫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不久,美丽的少女蝴蝶在亲人的陪伴下出现了,她欢乐的唱着动听的歌曲,赞美周遭的一切,感谢上苍让她如此幸福。

虽然后来和尚叔父的诅咒让她有些悲伤,但丝毫不能动摇她对平克尔顿的爱情信念,纵使与亲人决裂,她也义无反顾的为了爱情投向深渊。

现场的气氛很美,遍布舞台的灯光随着音乐的起伏变换,男女歌唱家的声浪缓缓流出,演绎着缠绵断肠的爱情和撕心裂肺的绝望。

蝴蝶是偏执的,她盲目的相信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新的宗教会带给她安慰,相信现实的美国上校是真心爱她而不是出于一时的激情难抑。

她用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泪水编织着一个瑰丽的梦幻,期盼有一天上校会出现在小屋前,穿过花园将她紧紧抱住,永远不再离开……爱幻想的女人是幸福的,因为她们总是能在梦中逾越很多现实中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幻想中,爱情总是最后的胜者,王子总会微笑着将公主揽入怀中,相伴终生,而残酷的现实总让身份地位、金钱、权势将爱情碾得粉碎。

爱幻想的女人是注定悲哀的,幻想总有一天会破灭,而期望越高失望就会越大,巨大的落差会粉碎她们原本脆弱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夫人》赏析姓名:李可欣学号:201141302034专业:2011声乐表演《蝴蝶夫人》赏析《蝴蝶夫人》是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也是普契尼创作的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

该剧由雷基·伊利卡及乔赛普·贾科萨撰写剧本,并根据隆恩的故事及伯勒斯科的戏剧作为蓝本。

歌剧脚本由伊利卡和贾科萨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同名小说和贝拉斯的同名话剧编成。

蝴蝶夫人故事的构想始于1900年,当普契尼得知了一个有关异国恋情的凄美故事后,脑海中逐渐诞生了“乔乔桑”这个传统日本女性形象——她在异国夫君与日本家庭文化间挣扎不已,甚至最后为爱而亡,惹人落泪。

几经酝酿,一部全新的歌剧《蝴蝶夫人》产生了。

《蝴蝶夫人》于1904年2月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

如同普契尼其它伟大的作品一样,这部作品也历经波折才得以绽放光辉:由于观众无法接受奇特的舞台设计和奇异的音乐,《蝴蝶夫人》的首演并未取得成功,而是狼狈收场。

据记载,《蝴蝶夫人》的首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他们的嘲笑和嚎叫声常常淹没了音乐,一些人甚至大喝倒彩,并歇斯底里地谩骂,闹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

对此,普契尼非常伤心和失望,但他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他个人对戏剧的处理以及手法运用还不够精炼的缘故,也有观众审美口味的差异及对新风格不适应的原因。

普契尼坚信《蝴蝶夫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于是他便将《蝴蝶夫人》进行了较大的删改,于当年5月28日在布雷西亚的泰特罗格兰德重新上演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后来又于1906年在巴黎再次演出,这一次《蝴蝶夫人》受到空前好评。

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三大名作之一,收到了全世界的喜爱。

在《蝴蝶夫人》中女主人公的独唱,重唱贯穿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部专门为女歌唱演员写的歌剧,为了体现作品的异国情调,作曲家运用了日本风格的旋律和五声音阶。

剧中,普契尼在音乐上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狮子舞》、《樱花》等日本民歌来表明乔乔桑的艺妓身份和天真心理,具有独特的音乐色彩。

他巧妙地把日本旋律同意大利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丝毫没有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多次转调和丰富的弦乐配器也被巧妙的运用,使这部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蝴蝶夫人》是一部抒情性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

歌剧具有室内抒情风格,它不追求复杂的剧情和外在的舞台效果,而是全力气刻画女主人公乔乔桑的心理活动。

乔乔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是普契尼歌剧中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也是歌剧选曲中最常见的女高音曲目。

它运用较长的宣叙性的抒情曲调、把蝴蝶夫人坚信平克尔顿会归来与她幸福重逢的心情,描写得细腻贴切,体现了普契尼这位歌剧音乐色彩大师的高超创作手法。

和传统的歌剧不同,《蝴蝶夫人》序曲很短,快板,2/4拍。

弦乐队以具有日本特色的赋格曲式演奏的形式奏出节奏局促、音响喧闹的主题,短促、轻快的节奏犹如日本人紧凑的步伐,人们立刻明白,这是用来烘托筹办婚礼时的忙乱气氛的。

可不知怎的,它听上去并不喜悦,倒是隐隐地透出一种凶兆来。

《蝴蝶夫人》以日本为背景,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明治时期的日本长崎海港。

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结尘缘。

三月的春风再次苏醒沉睡的大地,画眉鸟飞上枝头筑起爱巢,在那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度里,樱花烂漫了富士山顶,蝴蝶再也等不到她离去了的平克顿丈夫的归来。

我想象不出有那样的一个女人,为了爱,背叛了自己的家人,甚至背叛了祖先与信仰,只为了能在教堂里和自己爱的人向同一个神祈求平安与祝福,孤单单地一个人投奔向自己地爱情,从此,除了丈夫,她什么也没有了。

可丈夫还是离她而去了,他告诉她当花儿盛开画眉婉转枝头的时候他就会回来,回来看他“甜蜜的小妻子”。

三年了,蝴蝶拒绝了五朗的诱惑,拒绝了贵族的求婚,忍受了生活的困顿,而且用全部的爱抚养着她们的儿子,还要忍受思念对她的折磨。

他终于回来了,平可顿回来了,只是他已经是另外一个美国女人的丈夫,而且她们还要合伙抢走她辛苦抚养了三年的儿子。

蝴蝶是应该预料到这一点的,把儿子给平可顿,她们会对他好的。

只是蝴蝶终于可以飞走了,祖先的坟头或许还可以接纳她这个孤单飘零的不孝女子,武士道精神最终还是成为她短暂生命的不幸归宿:不能光荣的活着,那就光荣的死去。

丛《我说不清是爱情还是疯狂》、《啊在那海洋,在那大地上》、《昨天我还是一个人》、《黑夜已经来临》、《平静的夜晚》,到《晴朗的一天》、《现在只剩下我们》、《摇一摇樱树,花瓣就像雨一样飘落》、《再见吧我可爱的家》、《小小的天主,心爱的宝贝》,丛浪漫温存到孤独绝望,爱过了,然后死去,这便是纯真伟大的蝴蝶的一生。

作者介绍:普契尼(GiaCorn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

意大利教堂乐师的第五代传人,原为当地教堂管风琴师,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从巴齐尼与蓬基耶利学作曲。

蓬基耶利发现其有歌剧创作才能后,劝他以他的习作(群妖围舞)(Levili)参加松佐尼奥的独幕歌剧比赛,遭拒绝后,此歌剧却获博伊托好评并于1884年在米兰上演。

普契尼真正成名作是1893年上演的《曼侬·莱斯科》,普契尼最著名的歌剧是《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黄金西部女郎》和成名作《曼侬·莱斯科》。

共作10多部歌剧。

普契尼在意大利歌剧中,与威尔第形成了相对比的两极。

也许他缺少威尔第那种戏剧中的庄严与崇高,缺少威尔第戏剧冲突的那种气势,但他充分表现了戏剧性中的多愁善感的魅力,他的歌剧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歌剧艺术中的柔韧性,及他在配器中那种细腻的柔美也同样征服了全世界的听众。

《蝴蝶夫人》,这部三幕歌剧,作于1904年。

这部作品剧情取自美国作家朗的同名小说,由费科萨与伊利卡根据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的戏剧本撰脚本。

初为两幕,后普契尼于当年修订为三幕。

作品叙述日本女子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与美国海军上尉相恋,对他一往情深。

谁知这位海军上尉是位负心郎。

巧巧桑在上尉回国后,拒绝一切求婚者,苦苦思念上尉,盼他归来。

可最后等来的却是上尉与他的新婚妻子,详要带走蝴蝶夫人所生的儿子,蝴蝶是人悲痛欲绝,最后才由剑自剔。

这是一部动人悲婉的爱情悲剧。

剧中人物蝴蝶夫人Cio-Cio-San 日本艺妓女高音苏祖基(铃木)Suzuki 蝴蝶夫人的女仆女中音平克顿 B.F.Pinkerton 美国海军上尉男高音凯蒂KatePiEIderton 平克顿之妻女中音夏普勒斯Shapless 美国驻长崎领事男中音山鸟PrinceYamadori 蝴蝶夫人的求婚者,日亲王男中音和尚Bonze 蝴蝶夫人的伯父男低音五郎Goro 婚姻掮qian客男高音官吏(男低音)、神官(男低音)、蝴蝶夫人之子、母亲、伯母、亲友、佣人及当地男女村民、皇家事务官,登记官等。

【剧情部分】这部2幕歌剧,据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DBelam)的同名独幕戏剧,由贾科萨与伊利卡撰写脚本,作于1902-1903年,1904年2月17日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这部歌剧的2幕为:故事发生于日本明治时代,1900年左右,地点在日本九州的长崎港区。

第一幕,日本长崎山岗上庭院。

在东方风格赋格曲风格序奏中幕启P1(-01:24),长崎港美国海军中尉平克顿(Pinkerton)租下的房子,介绍人五郎向他介绍女佣与男仆。

美国领事夏布列斯(Sharpris)上山来访,平克顿让五郎准备饮料,并说这个房子准备租用999年,契约变更由他决定。

乐队奏美国国歌后,平克顿唱《轻浮的美国佬》P1(04:17-05:37),表示美国人都有冒险精神,如得不到女人的心,就有愧于美国人。

夏布列斯问,新娘是否漂亮,五郎说,漂亮的姑娘,只要花一点钱就可弄到手,表示如领事需要,他也可以服务P1(05:37-05:52)。

平克顿唱《究竟是恋爱还是轻浮》P1(06:07-07:18),夏布列斯担心这没有诚意的婚事,平克顿却表示,他以后还要认真与一个美国姑娘结婚。

乐队奏日本民歌《狮子舞》P1(07:36)的旋律,在庆贺婚礼的女友们合唱的背景上,乔乔桑唱《广大的碧海蓝天》P1(08:15-09:12)。

竖琴奏爱的动机,平克顿迎接乔乔桑。

当夏布列斯问乔乔桑身史时,她以《狮子舞》P1(09:12-11:12)的旋律叙述,她,是良家女子,家道没落才成为艺妓,她,只有15岁。

传来日本国歌,亲友与官史登场P1(11:17)。

平克顿把家指给乔乔桑,乔乔桑则打开带来的东西给他看,在她,带来的物件中,有她父亲留下的短剑与小佛像P1(13:07)。

五郎说,短剑乃日皇所赐她,父亲就是拿它切腹自杀的。

P1(13:46)乔乔桑唱《昨天我偷偷去了教堂》P1(14:08-)-P2(00:37),她说她要服从命运,她依依在平克顿怀里呼唤"我亲爱的人"。

婚礼开始,新郎新娘签名后,登记手续完成,传来《江户日本桥》P2(01:23-01:37)的旋律,大家祝贺。

突然有人高喊乔乔桑的名字,P2(02:22)其叔父,庞佐和尚对乔乔桑改信基督教非常愤怒,厉声谴责她。

平克顿被激怒,要赶走他,众亲友得悉乔乔桑改信基督教后,也加以谴责,撇下她,而去P2(03:12)。

只剩下流泪的乔乔桑与平克顿,黄昏来临,朦胧的合唱。

<我亲爱的孩子>平克顿P2(03:27),两人唱爱的二重唱《黑夜已经来临》P2(04:18-04:43),乔乔桑说:即使被遗弃,我仍是幸福的。

《爱我》乔乔桑P2(07:09),"她,换上夜晚的衣服,两人互表哀情,平克顿说你真像一只弱不经风的蝴蝶,他唱《平静的夜晚》P2(08:29)后,又进入爱情二重唱。

P2(09:56)第二幕,3年后,前奏从东方风格旋律开始,杂着诅咒的动机。

第一场,乔乔桑家中,女佣铃木以《从高山俯视谷底》P2(10:22)的旋律,为乔乔桑的悲伤祈祷。

乔乔桑孤寂地说:“或许须向美国的神祷告。

"两人抱怨所剩的钱已不多,铃木怀疑平克顿是否真的会回来。

P2(13:11)乔乔桑斥责铃木所说"外国丈夫没有一个曾回家团圆",唱著名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P2(10:22)-P3(01:00),想像军舰进港,平克顿回来的情景。

两人因激动丽拥抱,铃木哭着走出去。

夏布列斯与五郎来访,在《江户日本桥》P3(01:18)旋律中,告诉乔乔桑,平克顿来了信。

乔乔桑询问美国知更鸟什么时候筑巢,然后埋怨说,他说筑巢季节就回来,却3年都没踪影。

此话引来五郎暗笑。

乔乔桑还告诉领事,五郎一直劝她改嫁给有钱的山鸟公爵。

山鸟公爵带着随从登场P3(03:36),向乔乔桑吐露爱意,但她态度冷淡,带来平克顿离婚申请的夏布列斯为她的态度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