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20年生产力和承载力变化研究
宁夏干旱、半干旱和风沙带地区苜蓿及草业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件 和服务 .
皇羹刑培人出杜 0. 建曩置社牛青大出社螂. 斋 苴 .凳重.l 和 .代井士 . 学重. 加2 正 寡 1
地区囊生研兜 . o 年 9 鼻2 ●. 期 . )2 4 0 月. 2 肇3 6 鬟立t、 #、 . 王■ 蕞蔫芹、 辛叠 ●竞哗 . 矗■袁转变● 土J 鼍证讲竞—— 宁蔓盐■1 . . . I I 中一木土挥 特韩 牟 . o 年 3月. 1 肇 1 . 2 3 0 ● ●. 期
苜蓿及草 业经 济 的发 展主要 包括 品种 的改 良、 种植 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力量 的增 强。 1 草业 经济对技术发展的要求 . ()品种 的改良和优化 。追求苜蓿产量 的提高 . 1 对苜 蓿品种也有较 高的要 求 。 这就要 求提 高对 高产苜蓿 新品 种的选育 。结合宁夏 干旱 、 半干 旱和 风抄带 地 区实际 的 气候和种植情况 。 主要 可 以采 用品 质育种 、 抗病 虫育种 、 抗冷子管育种及生物技术育 种等方式 例如 品质育种 以 改 良苜蓿品质为主要 目标 。提高苜蓿 粗蛋 白质含量 及所 古营养 物质的消化率 。 降低粗纤 维古量 。 改良苜蓿品质 是 的重要 内容 。提高 叶在全株 的 比重. 养耐 蕾期刈 剖且 培 再生快 、 持久性强 的品种都 有利于改 良苜蓿 的品质; 抗玲 子管育种指 以选 育能适应 或抵御 干旱 、 严寒 、 抄化 、 盐碱 化, 生态环境严 酷。 要有适 应 的苜蓿 品种 。 衙 这对 改善 宁 夏千旱、 半干旱 和风抄带地区的生态环境 . 发展草地畜 牧 业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 生 物技术 育种 对于宁 夏干旱 、 半 干旱和风抄 带地区品种 的改 良和优化 还有一 定 的差 距 . 以 目 的投入 和其他 配套设 备还 不成熟 . 法大规 模 的 前 无 开展 。 但是在来来必须 认清植 物细胞 组织 培养技 术及重 组 D A技术是 现代植物生物技术 的两大主要 内容 。 N 必须 加强生 物技术 在苜蓿 育种上应用 的研究 。 () 2种植技术 的改进 种植 技术 的改进 是提高 苜蓿 产品产量 的第二个重 要工作 。 过对盐 池县 绿海公 司 的 通 调查后 , 种植技 术 的改进 主要是 包 括栽 培技 术 、 种技 播 术、 田问管理技术 以及 适时 收获技术 等技 术。例如 在 宁 夏比较适合 的栽培技 术主 要包括 轮作 与整地 技术 . 一年 生答类作物 . 中耕作 物或根菜类作物后均适 于栽 种苜 蓿。 I —般 轮种苜蓿的年限为 2 ~4年 , 栽培年 限过长不仅产 量低 . 而且根系庞大 . 困难适 时收歌技术主要指苜蓿 翻耕 最适宜的刈 剖期是现蕾盛期到开花初期 。 一茬刈 割在 5 第 月初 , 5厘米 , 年能够 收割 4茬 . 亩可收割 鲜草 艟茬 一 每 6O 公斤 , 后一次刈割苗留茬 1 O0 擐 O厘米 。 安全越冬 。 以利 () 3技术力器 的加强 这点 的 内窖在上 节的人 力资 本的章节 中已经论述 , 这里不 再重复赘述。 () 4资金的投入 。资金 的投入 不能 直接 用于草 业产 出 . 以购买到 草业 生产 中的诸如种子 、 但可 种植工具等实 物要素 宁豆干旱 、 干旱和风 抄带 地区 草业经 济发展 半 的一个 瓶颈” 就是投 入资金 匮乏 . 主要 是农 户可 支配收 人 有限或者不足 。在产业初期 往往更 多的是需 要政府 和 金融部门的大力扶持 。针对该地 区政 府财政相 对吃 紧的 现实, 金融机构就 自然 成为投 入的主体 , 目前按照农村信 用社采取 的比较成功 的“ 农户 联保 的. 为一人 保 , 我 众人 为我保 的互相担保贷款模式 可 以在其他 金融机构试 行, 还可以积极尝试 陕西省 商洛地 区采取 的“ 府 十银 行 + 政 扶贫合作社 的三线运行 的辅 助农户小 额贷 款模式来 加 大投人力度 。同时开 辟新 的投资 槊道 , 以充分 的利用 可 地区民间资本的引入和外来资本 的投入 。 ( ) 策和制度对 苜蓿及 草业经济产 出的影响 =政 1 政策和制度制定理 论 。制度 和政策 创新是促 进 . 经济发展 的重要外生变萤 。 制度是一顶规则 , 政策是一项 指标。制度缺 陷和政 策不 足往往 导致效 率低下 。 至对 甚 产业的发展产生致命 影响 . 制度 的重要 性 和政策 的辅助 性已经被越来越 多的产业 发展所 证宴 . 善的市场 制 度 完 和以价格为基调的政策调控不仅影 响投人 的水平 和劳 动 力的积极性 和产 出, 时对 产业 的未来 发展 的方 向等都 同 产生积极 的影 响 回顾 宁夏 干旱、 半干 早 和风沙带 地 区 草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 在制 度上 还没有 一个 成熟 的理论 体系 . 至于实际 的操作更是无从谈 起了 . 反观宁夏 的农业 . 的制度在 实行 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 2 0年后 , 土地改革 制度的受益已经开始由 9 年 代初的高峰期一路 下滑 . 0 制 度的创新成本 已经接近与收益 的零节点。退耕还 林草 可 以被看作是又一 次制 度匈 新. 是这种 制度带 来 的只是 可 种隐形 的受益 生态价值 , 以实 物核算实 际的产 出 可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李娜;朱志玲;袁芳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7(038)003
【摘要】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对象,选取1989、1999、2006和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的后期数据,系统分析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向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989—2010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结构有很大变化,耕地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减少;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和利用程度来看,变化最快的是建设用地,其次是林地;从土地景观格局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年提高,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转化为良性,但同时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人为活动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李娜;朱志玲;袁芳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
【相关文献】
1.土地转移流视角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追踪方法探讨r——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为例 [J], 马彩虹;贾科利;邹淑燕;石云;樊新刚
2.宁夏中部干旱带枸杞痕量灌溉试验研究 [J], 武慧芳;刘学军;陆立国;顾靖超
3.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贾科利;张俊华
4.基于矢量属性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 [J], 马彩虹;贾科利;邹淑燕;樊新刚
5.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的探讨——以西吉县80年代土地利用变化为例 [J], 柳长顺;齐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积 35 .8万 亩 ,粮食 减产 2 .6亿 k ,农业 总 损 76 3 26 g 失达 2 2亿 元 。通 过 对 19 9 1~20 0 5年 各 年 受 旱 面 积 、成 灾 面积 与粮食 减 产 量进 行相 关分 析 ,发现 受 旱 面 积 、成 灾 面积 与粮 食减 产 量存 在着 二次 增 函数 关 系 ,而且 ,成灾 面 积 与 粮 食 减 产 量 的 相 关 性 更
维普资讯
中国防汛抗旱
20 0 7年 第 1期 (0 7年 3月 ) 20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任 可 ,吕娟 ,屈艳 萍 ,苏志诚
(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发展和 改革 委员会 ,银川 7 0 0 1 50 1 2 .水利部 防洪抗 旱减 灾工程 技术研 究中心 ,北 京 10 3 ) 00 8
的分析得 出,中部 干旱 带 多年 平 均 降水 量 仅 为
26mm,分别 为 全 国和 黄 河 流域 相 应 值 的 3 % 和 4 8 5 % ;年平 均降 水量 基本 上在 20~ 0 5 0 4 0mm之 间变 化 ,对 年 平均降 水量 作 2年移 动平 均处 理后 ,可以 看 出年 际变 化 幅度较 大 ,降水 量最 大年 约为 最小年
风 沙土 占一 半 以上 ,土壤 蓄水 量 小 ,易 发 生 干 旱 。 地带 性植 被 为干 草原 和 荒漠草 原 ,植 被 以稀疏 低 矮 的 旱生 、超 旱生 植物 为 主 ,植 被 覆 盖 率不 足 2 % , 0 水 源涵养 能 力差 、水 土 流失严 重 ,生 态环 境 恶劣 。
经济和生态效益 。但 是 ,由于扬水工程水 价过低 、重 建轻管严重 ,水 窖 和集 水 场等 标 准 低 、集 水效 率 较 差 。 目前 ,该量薄弱 ,抗旱减灾形势依然严峻。
基于SPI指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960-2012年干旱特征研究

第35卷第2期 2017年03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 gricultu ral R esearch in the A rid A reasVol.35 N o.2Mar. 2017文章编号:1100-7601(2017)02-0255-08doi :10.7606/j.issn. 1000-7601.2017.02.41基于SPI指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960_2012年干旱特征研究胡悦12,杜灵通12,候静12,刘可12,朱玉果12(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系统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银川755021;2.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5021)摘要: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I960—2012年间发生中旱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该区域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 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总体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处于增强态势,且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但不同季节的干旱趋势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干旱;标准化降水指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图分类号:S162.1 文献标志码:A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arid zone of middle Ningxia fromI960 to 2012 base on SPI indexH U Y u e1’2, DULing-tong1’2, HOUJing1’2, L I U K e1’2, Z H U Y u-guo1’2(1. B reeding B ase f o r S tate Key L aboratory o f L an d D e g rad atio n a n d E cological R estoration in Northwest C hina,N in g x ia University , Y inchuan,N in g x ia 75021,C h in a;2. Keg L ab o rato rr f o r Restoration, a g ReconstructioTi 〇oD egraded Ecosystem in N orthwest C hina o o M in istry〇oE d u c a tio n,N ingxio Universito,Y inchuan,N i n x i i 750021,C h in a)A b str a ct:With the purpose t o provide s c i e n t i f i c basis f o r regional agri cultural developme and mitigation , by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three i n-s i t u s t a t i o n s during I960 t ot i c s a d va ri ati on trends in arid zone of middle Ningxia we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along wth ensemble e 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 E M D), powder spectrum analysis and rescaled range analys i s (l^/S) .The r e s u l t s show^ed t h a t more tha 30% of drought events , which happened in arid zone of middle Ningxiaf'r oml960 t o2012,were moderate or even more serious drought.The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o th at there existed four t ime scales f o r the change cycle of diferent i n t e n s i t i e s of drought , i.e.,0.5a f o r mild drought,1 a fo r moderate drought,3 a f o r severe drought,and 10 a for extreme drought. The E E M D ter-annual flu ctuation of drought w a mainly derived from a 3.25 - 4 a period which contributed whole variance,and followed by a5.78_6.5 a period which contributed more than 14%• On the whole,the drought i n arid zone of middle Ningia i s enhancing currently a d t h i s trend has a long - rangew i l l keep a sustained drougt in the future,but the charac ter istic of drought trend K ey w o rd s:drought;standardized precipit ation index;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power spectrum analysis; arid zone of middle Ningxia收稿日期:2515-12-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51438);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 G Y2514551);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GIP2515541)作者简介:胡悦(1992—),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遥感灾害研究。
利用AHP决策对宁夏中部干旱区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进行评价

层次 分析法 ( HP 是 由美 国运筹 学家 、匹 兹堡 A )
大学 教授 Say 2 纪 7 at于 0世 0年代创 立 的一 种系 统 分
析与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 ,是在充分研究人们思维过 程 的基 础上提 出 的 ,比较合 理地 解决 了定 陛问题定 量 化 的处 理过 程 。 18 9 2年 ,该 方法 在 中美能 源 、资 源 、 环境 学术会议 上 首次介 绍到 中 国 ,近几年 来 已在 能源
利用 、经济 分析 、医学 诊断 、科研 管理 、农 业资 源等 领域 取得 了广泛应 用 ,其特点 是将 决策 者的经验 判断 给予 量化 ,对 目标 ( 因素)结 构复杂 而且 缺乏必 要 的 数据情 况下 ,采用此 方法 较为 实用 ,它是把 一个 复杂 问题表示 为有 序递 阶层次 结构 ,通过人 们 的判 断 ,对
序列 ;在满 足一致 性 ( 通过检 验)原 则前提 下 ,进行 目标下 的 因素 单排序 ,最 后将 各子 目标下 因素 的排 序 逐 层 汇总 后 ,给 出总 目标 下 因素 的 总排 序 。A P法 H
的本质是 一种 决策思 维方式 ,把 决策规 划过程 中定 性
辑
陈
琴
薪柴 等人 为 因素 ,造 成这 一地 区草原 大 面积退 化和 沙
化 , 自然 条件极 端恶 劣使 宁夏 自治 区草地 生态 系统成
收 稿 日期 :20 的地 区 ,也 是 自然灾 害多 发地 区 ,该 地 区经 济发 展 比较落 后 ,人 民群众 生活 十分 贫 困 。荒漠 、半 荒漠草 原和 干草原 是该 地 区天然 草原 植被 的 主体 ,其
基于GIS和RS的宁夏中部干旱带近3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地 利 用 类 型 变化 动 态度 和 土 地 利 用程 度 的 计 算 . 结 果 表 明 ,研 究 时段 内 ,研 究 区各 种 土 地 利 用类 型 面积 变化 速 度 最 快
的 是 城 乡居 民工 矿 用地 ,其 次是 林 地 、耕 地 、 未利 用地 、 草 地 和 水 域 ;研 究 区的 综 合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变化 动 态 度 在 研 究 初 期 略 低 ,转 换 方 向为 单 向 的不 均衡 转换 ,其 余 阶段 都 较 高 ,双 向 转 换 频 繁 ,呈 现 均 衡 转 换 状 态 ;研 究 区 的 土 地 利 用 程 度 指 数 虽然 在 研 究 时段 内 呈增 加 状 态 ,但 整 体 而 言 程 度 不 高.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s i n g l e a n d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a n d u s e d y n a mi c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l a n d u s e d e g r e e . T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f u n d a me n t a l d a t a s o u r c e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r e s u l t i n Ar e Vi e w ,o v e r l a y t h e a d j a c e n t t wo p e r i o d s
( S c h o o l o f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 Ni n g x i a Un i v e r s i t y , Yi n c h u a n 7 5 0 0 2 1,Ni n g x i a ,Ch i n a )
1961—2020年宁夏干旱事件年代际变化及风险评估

1961—2020年宁夏干旱事件年代际变化及风险评估王岱;崔洋;王素艳;张雯【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24(47)5【摘要】利用1961—2020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近40 a宁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宁夏干旱过程事件指标,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宁夏年代际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宁夏干旱事件和主要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探讨造成区域农作物年代际风险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近60 a宁夏干旱事件的累积效应、持续时间以及强度指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宁夏中北部和南部山区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前后出现趋势和均值的突变;干旱事件指标及致灾危险性指标大值区空间范围均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特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不同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依次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受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加影响,在中南部地区其干旱风险呈逐年代际增大趋势;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增加幅度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引黄灌区,致灾危险性、小麦种植面积及GDP等级较高是2010s中部干旱带部分地区干旱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
(3)面对未来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用水不足的挑战,建议通过提高人工增雨能力、开发种植品种、退耕或移民等措施,减少干旱致灾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度,从而降低当地玉米和小麦的干旱灾害风险等级。
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科学规划农业生产、高效利用水资源、抗旱救灾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总页数】13页(P785-797)【作者】王岱;崔洋;王素艳;张雯【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相关文献】1.甘肃冬小麦主产区40年干旱变化特征及影响风险评估2.1961-2005年宁夏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分析3.196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洪涝灾害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估4.天水市近50年干旱灾害变化特征及对夏、秋粮影响风险评估5.1961~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变化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境质量预测

决策性依据。本研究以搭载 OLI 和 ETM+传感器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为基础, 采用土地利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转移流概念、InVEST 模型和 CA-Markov 模型研究 2000—2030 年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时空变化
特征及规律, 对未来情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与生态建设规划高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自然资源, 是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1]。土地利用变化是人 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作用的直接体现, 也是引起区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2]。随着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利用的变化 具有变化周期短、复杂程度高、影响因素多等特点, 使其引起的生态效应变化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 热点和难点[3-4]。
197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第 28 卷
and spatial changes of land use and habitat quality in the arid area of central Ningxia, China, from 2000 to 2030. Land-use transfer flow, the InVEST model, and the CA-Markov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nd generate predictions. The land-use transfer flow, which explor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land system structure, showed significant results and explained the land-use transfer law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land system structure chang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 and had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land system’s comprehensive dynamics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stabilized. The entropy value showed an annual downward trend, indicating that over time, with less human disturbances, the land can self-adjust and self-repair, creating a stable state. From 2000 to 2015,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showed “U” shap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an excellent habitat quality grade. From 2015 to 2030, the land system structure will underg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excellent, good, and poor habitat quality areas will gradually expand, and the ecosystem will stabilize and improve. The multi-model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can thus provide support for regional land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Keywords: Arid area of central Ningxia; Land use; Habitat quality; Land use transfer flow; CA-Markov; InVEST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