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影响
大陆性气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 于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灌溉,农业生产和布局受水资源限制 较大。同时,大陆性气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 。
大陆性气候的利弊分析
优势
大陆性气候下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 生长;冬季寒冷干燥,有利于杀死病 虫害和减少农业害虫的繁殖。
劣势
由于降水较少且集中,容易造成春旱 和夏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大陆性气 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4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 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导致气候的多样性。
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风力强等。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大;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总结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 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 阳辐射等天文因素,以及台风、厄尔尼诺等 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季风气候的分布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中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此外,在南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区也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 此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重要种植区 。同时,季风气候也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然而,季 风气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宁夏中部干旱带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盐池县、同心县为例

宁夏中部干旱带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盐池县、同心县为例

明: 同心县、 盐池县 玉米产 量与玉米孕穗期、 灌浆期 降水量显著相关 ; 玉米 气象产量随降水量 的变化 曲线为抛物 线形式 , 开 口向下 ; 生育期 内玉米气 象产量受前期高温影响会有所减产 , 中后期 的低 温影 响会造成 玉米 明显减产。 全 但
关键词 : 气候 变化 ; 玉米 ;产 量 中 图分 类 号 :5 3 125 ¥ 1 ;¥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2 4 2 1 )4 0 0 — 3 10 — 0X(0 20 — 0 1 0
Ke r s Cl t h n e y wo d i i c a g ;Maz ;Yil ma c ie ed
宁夏 中部 干旱 带涉及 宁夏盐 池县 、 同心县 、 红寺 堡等 l 0 个 市 ( 、 )9 个 乡镇 , 6 人 口, 县 区 ,1 1 万 0 海拔 130 210m, 0~ 0 风沙大, 降雨 少 , 发 强烈 , 我 国北方 地 区 与天 然草 地 牧 蒸 是 区接 壤 的过渡 地带 ,恶劣 的生 态环境 制约 了该 区农 牧业 的 发展 。以宁夏 中部干 旱带 典型代 表 区盐池 县 、 同心县 3 年 5
Ab t c h f cs o e e au e a d p e ii t n o mee r lgc l yed o i e e n lz d u i g t e ci t d t s r t T e e e t f tmp r tr n r cpt i n a ao to oo ia il f maz w r a ay e sn h l e mai aa c d r g a t 5 e r o h tp c l a e s f h d l Ar o e f n xa s c a Ya c i o n y a d T n x n o n y u n p s i 3 y a s f t e y ia r a o t e Mi d e i Z n o Ni g i u h s d n h c u t n o g i c u t. T e e ut s o s h a e il s o ie n h rs l h w t t t yed f maz i Ya c i a d T n xn c u t ae in f a t c r lt d h n h n o g i o ny r sg i c n l o r ae wi t e rcp tt n i y e t h p e i i i h ao d r g o t g tg n ga n f l g sa e o ie h h n e u v o h t ooo i a il o ie lo g wi t e u i b oi s e a d r i l n tg f maz ;t e c a g c r e f t e mee r lgc l ed f maz a n t h n n a i o wad o e i g h e mee r lgc ly ed o i u n h oe go h h n e o p e ii i s p r b l fr w t d wn r p nn ;t to oo ia i l f maz d r g t e wh l wt f ao c h e i r p ro ud e r a e s me h t e d wo l d ce s d o w a i wh n f ce b h g tmp rt r a t e a l s g a d o l d c e s d in f a t e a e td y ih e ea u e t h e r y t e n w u d e r a e s i c n l a g i y w e e td b o e eau e a d l n a e s g . h n a ce y lw t mp r t r mi d e a d lt t e f t a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制约因素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制约因素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制约的因素摘要:宁夏是我国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地处西北干旱带,降水稀少,当地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根据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北部引黄灌区三大区域。

关键词:中部干旱;气候条件;生态造林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一、前言中部干旱带年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大气候水少,难以形成径流,且当地地下水量少,质差难以利用,资源性缺少,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十年九旱”是自然规律。

二、林业建设情况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市大搞造林绿化、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全市林地累计面积可达598.5万亩,就2010年新增了30万亩。

按照中卫市委、政府利用5-10年时间完成水生态造林150万亩,再造一个大南华是总体思路。

在现有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海原县大南华水生态林业工程设规模,扩大森林植被面积,提高涵养水源能力,逐年恢复和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创造稳定和谐、高效、持续、优质的自然—人口生态系统。

三、制约因素中部干旱带退耕还林工程树种单一,林分结构差,成活率、保存率低,生态环境建设效益不明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干旱旱灾是中部干旱带发生最频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从表1(海原县)近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看,近8年海原县降水量不足370mm,相当于全年平均降雨量648mm的56.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南北差异较大,尤以北部严重。

且旱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2003年8月降雨量达153.4mm(全县平均)。

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中部干旱带退耕还林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从《宁夏气候与农业》林业气候区划指标(表2)看,由年降雨量决定了中部干旱带大部分地区为树木不能生长区和灌木生长区,决定了林分结构差,质量低。

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地区之一。

它由五个国家组成: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闻名,接下来将探讨其主要特征。

1. 高山地区中亚地区拥有广阔的高山地区,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部延伸部分和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亚洲最大的高原之一。

这片地区有许多壮丽的山峰,如乌卡帕尔塔格峰和伊斯梅尔·萨姆尼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之一的国际冰川所在地。

这些高山地区对于该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干旱气候中亚地区主要位于亚洲内陆,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干旱是其显著的气候特征之一。

气温在夏季可能超过摄氏40度,冬季则可能下降到零下40度。

年降水量相对较低,尤其在阿拉尔海以南地区,降水量更是有限。

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供应。

3. 内陆河流虽然中亚地区缺乏大海和湖泊,但其内陆河流却十分发达。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阿姆河、塔拉斯河、山海关河和雪克尔河。

这些河流源自高山冰川,对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阿姆河是中亚地区最长的河流,它不仅为当地的农业活动提供了水源,还在旱季为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提供了灌溉水。

4. 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尽管中亚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但该地区仍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高山地区和草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助于保护该地区的珍稀物种,如雪豹、藏羚羊和棕熊。

总结:中亚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高山地区、干旱气候、内陆河流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尽管面临着挑战,中亚地区的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保护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珍稀物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中卫市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内陆的高原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卫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风和干旱。

中卫市的大风现象非常普遍。

在中卫市的冬季,西北季风会刮过该地,带来强烈的风力。

这种大风所造成的风沙天气也经常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田间地头,作物被风沙侵袭,土壤也因此而受损。

而在城市中,大风会增加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的损坏风险,也给城市的清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在大风的吹拂下,人们在户外的感受会更凉爽,对于夏季的高温天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卫市的气候还表现为干旱。

中卫市地处内陆地区,受限于水资源的供给。

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相对较少,导致该地区干旱情况较为严重。

干旱不仅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在干旱的环境下,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作物的生长受限,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干旱也增加了火灾的风险,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的情况下。

干旱还会造成土壤固化和植被的退化,加速了土地的沙化进程。

针对中卫市的大风和干旱气候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精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可以通过建设遮风林带和防风固沙林带,减少大风对农田的侵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和设计抗风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减少风灾对建筑物的破坏。

在城市居民区域,可以加大绿化覆盖率,种植防风固沙的植被,减缓大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灾害防范方面,需要做好大风和干旱的监测预警工作,提前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发生。

对于灾后的修复和恢复工作,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实施。

中卫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风和干旱。

这些气候特征对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管理,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气候特征,减轻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

22 24.43
22.87
0
2021/4/29
水资源与水环境
•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为180-500 mm, 可利用水资源为6×109m3,人均水 资源量为20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 量的1/12。
• 黄河在宁夏流程为397 km,年平均 入境流量为3.25×1011m3,
• 除黄河干流外,宁夏境内还有祖厉 河水系、清水河水系、苦水河水系 等黄河一级支流和葫芦河水系、泾 河水系等黄河二级支流

开展生态环境研究,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策的基本内容。要解决这一
问题,首先就要对区域的生态功能进行区划,划分不同生态功能的区域,
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及保护,以实现人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
2021/4/29
研究目的

通过科学研究和论证,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及其空间
第二节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021/4/29
土地利用现状
• 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宁夏以草地比重 最大,草地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主
• 森林面积较小,尤其是天然林资源更为贫 乏,集中分布在六盘山、贺兰山、罗山
• 湿地资源主要集中在银川平原 • 未利用土地以沙地戈壁为主 • 水田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两岸的市县及盐环
宁夏土壤盐渍化分布
• 引黄灌区 扬黄灌区 库井灌区
表3-11 宁夏灌区土地盐渍化面积(2009年) (单位:万hm2)
耕地面积 万hm2
盐渍化
轻度盐渍化 中度盐渍化
重度盐渍化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全区
64.23 25.51 39.72 11.87 46.53 8.01 31.38 5.62

地理地形知识:中部山地的地形和气候

地理地形知识:中部山地的地形和气候

地理地形知识:中部山地的地形和气候中部山地是指中国中部地区的山地区域,主要包括华北山地、华中山地、华南山地等地区。

中部山地地势复杂,地形多样,气候特征也各不相同。

一、地形特征1.华北山地华北山地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包括太行山和燕山。

太行山为华北山地的主体,由大别山和太岳山相连组成。

该山地地势崎岖,山峰密布,地貌特殊。

其中最有名的是崇山峻岭的石家庄市西柏坡,这里是毛主席革命生涯的重要场地之一。

2.华中山地华中山地位于中国中南部,包括武陵山、岘岭山、衡山、江汉平原和云贵高原等。

武陵山为华中山地主体,位于湖南和湖北交界处,横跨与雪峰山、大娄山、崆峒山等山脉。

这里山峦叠嶂、峰峦奇特,被誉为“南国屏障”。

3.华南山地华南山地位于中国南方,包括云南高原、南岭山脉、广西山地、福建山地等。

南岭山脉为华南山地主体,从江西省南部起始,向南穿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这里地势复杂,山峰挺拔,形态奇异。

二、气候特征1.华北山地华北山地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山地气温随高度变化而变化,平均气温大致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

雨量稀少,往往要在春季或秋季才有较多降水。

2.华中山地华中山地气候温和湿润。

山地气候分明,上山便感觉到微凉,空气湿度大。

不同高度的山顶气温有所差异,平均气温每过1000米高度变化约为5℃。

年降雨量大概在1000-1400毫米之间。

3.华南山地华南山地气候温暖潮湿。

雨水充沛,全年被雨水滋润,季节性明显。

除了夏天高温多雨,其他季节也有降雨,年降水量约在1200-1700毫米之间。

山顶气温每过1000米高度变化约为5℃。

三、中部山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1.农业中部山地农业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为主。

由于华北山地土地瘠薄,降水稀少,所以以为主要种植裂谷带粮食作物为主。

而华中山地受到了气候湿润的影响,所以该地区的水稻、茶叶、药材等农作物都有着很好的生长环境。

华南山地气候温暖潮湿,可以种植热带水果。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索南吉,徐长春,曹林淋,等.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3):103-111.与火山、地震、洪涝、飓风等典型突发性自然灾害相比,干旱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1],对水资源、农业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地方和全球经济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2]。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发生的重大干旱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3,4]。

这些地方原本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系统脆弱,干旱的加剧给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强对干旱重灾区干湿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的发生较为复杂,选择及构建适合的指标是准确监测和评估区域干旱状况的基础和前提[5]。

通常采用干旱指数对干旱事件进行描述,如标准化降水指数[6](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帕默尔干旱指数[7](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8](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 ,SSMI )[9]和标准化径流指数[10](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 )等。

上述干旱指数是针对某一干旱类型而提出的单类型干旱指数。

然而,干旱事件是由不同时期的多种缺水因素共同造成的,仅从干旱形成的某一方面来评估干旱的严重程度,难以全面表征干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复杂影响[11]。

因此,融合多源信息构建综合干旱指数是干旱监测的重要发展趋势[12]。

较多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如线性组合法、主成分分析法、概率统计法等。

Hao 等[13]采用线性组合法构建干旱指数LDI 进行干旱预测;常文娟等[1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降雨、径流与土壤湿度等水文要素,构建了综合干旱指数PRSM (Precipitation runoff soil moisure ),并将其应用于南盘江上游的干旱特征分析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宁夏马铃薯生产概况(二)
目前宁夏有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3138家,设计 年加工淀粉规模在500万公斤以上的40多家, 50万~200万公斤的20多家,还有2000多家作 坊式半机械小型加工个体户。年转化加工鲜薯 100万吨,淀粉及副产品销售量达10万吨。
Company Logo
彭曼公式简介(一)
参考FAO提供的绿色草地的蒸散量。
ET0 0.408( Rn G ) ( 900 )U 2VPD T 273 (1 0.34U 2 ) (3 1)
Company Logo
彭曼公式简介(二)
彭曼公式简介(三)
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简易平衡方程为: ET=V1-V2+(1-r)∑R+ P 式中,V1、V2分别为某时段开始和结束时一定深 度土层内的土壤贮水量,可由土壤重量含水量与 土壤容重的乘积来确定。r为平均径流系数,∑R为 某时段累计降水量,P为灌溉量。 土壤水分总储量是指一定深度土层内贮存的水分, 由候概况(三)
该区旱作农田和零星碎块草场交错分布,农牧交 错,以农为主。种植方式以旱作为主,作物以春 小麦、马铃薯、糜、谷、葫麻、荞麦、莜麦等为 主,管理粗放,受水、土、肥限制,产量低而不 稳;天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体。历史上因滥垦、 滥伐、滥牧严重,自然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 严重,土壤肥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小流 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中。
Company Logo
宁夏马铃薯生产概况(一)
宁夏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 带,引黄灌区种植面积较少。马铃薯产业的种植 和加工转化以环六盘山产业带为主。2006年, 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23.6万亩,总产量42亿 公斤,总产值将达15亿元以上。南部山区农民 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收益500元,约占当地农民 人均纯收入的30%。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淀粉 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规模逐年 扩大。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二)
中部干旱带自南向北由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 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自南向北由 400mm 递减到 不足2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三 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0% ~ 70% ,并多以暴雨、 冰雹等灾害形式出现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 1210 ~ 1600mm 之间。干旱指数在 4 ~ 8 之间。大风天气(风 速≥17m / s)年平均在8~46天,出现最多的在冬春 季节,大风出现时往往伴有沙暴,以盐池、同心两县居 多,平均每年达 20天左右。干旱带年平均气温 6.3℃, 最高气温出现在 7月,极端最高气温 41.4℃,极端最低 气温 -29.6℃。年辐射热平均 142千卡 /cm2 ,日照时数 在2750~3000小时之间。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地理气候概况
宁夏气象服务中心 黄峰
Company
LOGO
汇报内容
1 2 3 4
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地理概况 宁夏马铃薯生产概况
彭曼公式简介
土壤水分方程式及水分利用效率
Company Logo
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一)
中部干旱带主要包括红寺堡、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 全部,以及中卫市、中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吴忠 市利通区的山区部分,总面积为35115km2,总人口 131.3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0%,在自治区的发展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部干旱带人均纯收入不足700 元,盐池、同心、红寺堡、海原仍是国家和自治区贫困 县。 中部干旱带地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地势南 高北低,东高西低,地貌类型南部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 主,北部为丘陵台地,海拔高程在1300~2400m,区 域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植被覆盖率不 足20%。
v h w 10 (3 3)
式中,V 为土壤贮水量(mm),ρ为土壤容重,h 为测定土层厚度(cm),w为重量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指植物消耗单位水量生产出的同化 量。它分为三种。 1、在叶片尺度: 水分利用效率等于光合速率与蒸 腾速率之比。 2、对植物个体: WUE=干物质量/ 蒸腾量。 3、对植物群体: WUE=干物质量/( 蒸腾量+ 蒸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