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新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中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具有药效稳定、用药方便等优势,对于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当今药物制剂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其将微观世界的科学原理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作用,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以使中药的药效成分更好地渗透到人体细胞内,提高治疗效果。

将传统中药通过纳米技术进行包裹和修饰,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强药效,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二、微球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微球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封装在微米级颗粒中的技术,具有慢释放、减少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点。

微球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中药的口服吸收率,延长药效时间,减少药物的次数和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将中药有效成分封装在微球中,可以使药物在胃肠道中缓慢释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效。

三、DDS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DDS(Drug Delivery System)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定向传递到靶点的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疗效,减少对全身的毒副作用。

DDS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靶向作用于病变组织或器官,提高治疗效果。

将中药有效成分修饰成靶向配体,可以使药物更好地定位到病变部位,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能,需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

以下是几个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例子: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常见的是二氧化碳)作为提取介质,能够高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高选择性、无残留溶剂等优点。

2. 纳米粒子技术:通过纳米技术将中药有效成分转化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并改善药物释放速度和效果。

3. 电化学技术:通过电化学方法调控中药制剂的成分和结构,实现药效的增强、毒副作用的降低,例如电化学纳米处理、电化学合成等。

4. 3D打印技术: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控制中药制剂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实现个性化定制和释放控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适应性。

5. 远红外干燥技术:利用远红外辐射进行中药烘干,可以快速、均匀地脱水,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和氧化反应。

6.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HPLC技术能够精确分离和定量中药
制剂中的成分,有助于质量控制和指导配方设计。

7. 自动化生产设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如自动包装机、自动灌装机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将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性和效能,并推动中药现代化。

在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可行性以及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中药制剂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交流,促进中药制剂领域的创新和协作。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配制成能够满足生物利用度、药理学效应和临床治疗需要的形式。

中药制剂是指以中药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药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中药制剂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引入成为推动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

一、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将药物改造成纳米级粒子,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在体内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在中药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中药精华提取成纳米级别的颗粒,使得中药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了中药的治疗效果。

纳米技术还可以提高中药的贮存稳定性,延长中药的保质期,减少药物的波动性。

使用纳米技术将中药桂枝提取成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桂枝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中药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与特定的营养物质共同培养,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制备出特定的生物产物的技术。

在中药制剂中,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使得中药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微生物发酵技术还可以增加中药的稳定性和贮存期,减少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人参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增加人参的保健功效。

以上所提到的药物制剂新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新技术可以用于提升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技术的不足、成本过高、标准的制定等问题。

需要通过加强科研力量,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水平,以促进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治疗效果,促进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下面将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和制剂工艺优化等方面,介绍一些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及应用。

首先,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中药制剂采用简单的炮制工艺,存在炮制时间长、成分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精细化炮制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精细化炮制技术包括微波炮制、超声波炮制、纳米炮制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炮制时间和温度,提高炮制效率和均匀度,从而增强中药制剂的质量及疗效。

其次,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往往较低,部分成分难以吸收利用。

为了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中药制剂研发中。

其中,载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中药活性成分包裹在载体中,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加生物利用度。

此外,还有酯酶抑制剂技术、微小肽技术等。

再次,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也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中药制剂往往容易受到光、氧、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活性成分的降解和变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应用相继出现。

其中,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改善中。

纳米技术通过将中药活性成分粉碎至纳米级别,使其分散均匀,增加稳定性和溶解度,从而增强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最后,制剂工艺优化也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传统中药制剂加工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技术被用于中药制剂工艺的优化。

例如Spray drying(喷雾干燥)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超临界流体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制剂工艺的效率,减少浪费,降低制剂成本。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和制剂工艺优化等方面。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和应用的日益重视,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成为了当今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将探讨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在中药制剂开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一、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是一种使用超声波作为能量传递媒介,加速药物与溶剂之间的质量转移的技术。

在中药制剂的开发过程中,通过超声波提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中药材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缩短提取时间,减少使用溶剂的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二、微波辅助干燥技术微波辅助干燥技术是指将微波能量作为加热源,达到加速水分快速蒸发,使中药材干燥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热风干燥技术,微波辅助干燥技术具有热传导速度快、节能高效、干燥均匀等优势。

该技术可以减少干燥时间,保持中药材中的活性物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三、喷雾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将溶液或悬浮液通过喷雾器喷雾成小液滴,利用热风进行快速干燥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中药制剂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同时减少氧化、水解和热敏感物质的损失。

喷雾干燥技术还可以控制颗粒的大小和粒径分布,提高产品的可溶性和稳定性。

四、激光药物透皮输送技术激光药物透皮输送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使药物通过皮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激光药物透皮输送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局部病变和提高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目前已经在一些中药制剂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

五、流化床技术流化床技术是一种将颗粒物料通过气流的作用使之呈现出流化状态的技术。

在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流化床技术可以提高颗粒物料的接触面积,增加传质速度,提高制剂的均匀度和粒度分布,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气流速度和温度来调节制剂释放的速率和持续时间,提高制剂的控释性能。

六、电化学活性技术电化学活性技术是一种将电场作用于中药材料,利用电解质和电荷交换过程调控中药的活性成分释放和传输的技术。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新药研发与创新技术应用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新药研发与创新技术应用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新药研发与创新技术应用中药行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药研发和创新技术应用对于中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工作中的新药研发与创新技术应用,并重点关注其中的挑战和前景。

一、中药行业面临的研发挑战中药研发相对于西药研发来说,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首先,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导致了研究过程中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中药配方与西药单一活性成分的研发方式存在差异,给中药研发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和成本。

另外,中药研发还受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验证。

在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中药行业也在积极应对,通过引入创新技术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二、创新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1.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中药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中药的基因组信息和代谢途径,可以揭示中药的物质基础和药效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通过遗传改良等手段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 现代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使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研究更加精确和可靠。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分析方法可以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和准确的鉴定。

同时,质谱成像技术和红外光谱成像技术也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手段。

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改变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和药效,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细胞培养技术则可以通过体外代谢模型和药效评价技术等手段快速筛选和验证中药的活性成分。

三、新药研发的前景和展望创新技术的应用为中药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中药研发将迎来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商业机会。

其中,针对中药的智能化研发平台和个体化药物设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引言中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资源,一直以来在保健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为中药开发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中药开发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中药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特定基因导入中药材中,从而增加其产量、改善药效或调整化学成分。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草乌中有效成分零点几内酯的产量,从而增加草乌的药用价值。

基因组学技术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中药材进行全面的基因分析。

通过对中药材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了解中药材的遗传特性、基因组结构和代谢途径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药材的药效和药物代谢途径,为中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特定基因位点的变异来进行品种鉴定和资源保护的技术。

在中药开发中,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用于判断中药材的品种纯度,从而确保中药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鉴定出是否有杂交品种混入当归商品种中。

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应用色谱技术色谱技术在中药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谱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纯化,进而提取出有效的药用成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等。

通过对中药材的色谱分析,可以确定出中药材中具体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为中药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是一种采用超声波的物理作用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的技术。

相比传统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无需有机溶剂等优点。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更加符合绿色化要求。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的技术。

在中药开发中,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浓缩和纯化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八、冷冻干燥技术——特点
{ 适用于热不稳定性、受热易被破坏的药物 { 适用于生物制品及中药粉针剂的制备 { 保持原来的生物活性 { 含水量低,便于长期贮存 { 设备复杂,耗能高,周期长,成本高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八、冷冻干燥技术——设备
{制冷系统 {真空系统 {加热系统 {控制系统
中药制药新技术及其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程建明
中药制药新技术及其应用
新技术
新新剂剂型型
中中药药 现现代代化化
新新辅辅料料
新设备
中药制药前处理新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生物化工等)
z 反渗透膜(双蒸水的制备等)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浓缩)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超滤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参数
z 压力 z 温度 z CO2流量 z 萃取时间 z 夹带剂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优势
{ 萃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 { 萃取过程温度接近室温,尤其适用于热
五、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原理
{ 吸附性原理
z 吸附力是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质 吸收
超声波 传播
声能
热能
导 导 致 致
介质及 药材组织 温度升高
促 促 使 使
成分 成分 溶出 溶出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二、超声提取技术——优点
提取过程不需要加热
适用于热敏物质 节省能源
提取过程为物理过程
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
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
z
z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超微粉碎技术——概述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超微粉碎技术——优缺点
优 点:
a.可粉碎在常温下难以粉碎的药材 b.防止芳香性、挥发性药材有效成分的损失 c.改善物料流动性 ,便于制剂 d.提高生物利用度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机械效应)
{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 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 扩散、传质,即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压强 射 辐 分子 摩擦
超声波 超声波
传播 传播
组织细胞变形 植物蛋白变性 生物分子解聚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超临界流体兼具 气体和液体的优 点,其密度接近 于液体,溶解能 力较强,而黏度 与气体相近,扩 散系数远大于一 般的液体,有利 于传质。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设备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五、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原理
{ {
吸附性原理
z
吸附力是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的结果 树脂为多孔性结构,具有分子筛的作用
筛选性原理
z
大孔吸附树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 筛选作用,通过选用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借以 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
树脂→预处理→上样→吸附→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浓缩→干 燥→成品
汽 冰 水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八、冷冻干燥技术——原理
{
{
在三相点以下的压 力和温度下,水由 冰直接变为水蒸 气——升华。 根据升华的原理, 通过控制适当的温 度及压力,使冰不 断变为水蒸气并抽 走,达到干燥的目 的。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前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五、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概念
大孔性树脂的特性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不含交 换基团的, 具有大孔结构的高 分子吸附剂。具有多孔性的巨 大网状结构。
D301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JB系列超微粉碎振动磨
前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二、超声提取技术——概念
{
超声提取是利用超声波(频率>20KHz)具有的机 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 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中药 有效成分的技术。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参数
z z z z z
压力 温度 CO2流量 萃取时间 夹带剂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优势
{ {
萃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 萃取过程温度接近室温,尤其适用于热 敏、光敏、湿敏物质及芳香性物质 可进行高选择性的提取,省去了分离步骤 萃取操作提取完全,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 分利用
药液 水
树 脂 柱
储 罐
洗脱剂 再生剂

检测器/过程控制器
分段收集
五、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特点
{
优点
应用范围广 分离性能优良 溶剂用量少 可重复使用
水煎醇沉-15% 大孔树脂5% 水煎煮-30%
前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利于精制
二、超声提取技术——设备
前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概念
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TP) 以上的单一相态,即超过气、液两相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时的非气、非液流体
{
超滤膜特点:
z
截留分子量在1000-1000000之间的可 溶性分子 通常用于蛋白质、细菌等大分子物质的去除 和浓缩 生化、医药产品的分级
z
z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超滤的一般工艺流程
中药
水提,粗滤
滤液
浓缩
浓缩液
预处理:高速离心、微滤、调pH值、热处理冷藏等 超滤 澄清药液 超滤膜、工 艺条件优选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四、分子蒸馏技术——原理
从统计学观点来看,在环境压 力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小分子的平 均自由程大,大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小。当λm(大分子) <d冷凝面-蒸发面<λm(小分
子) 时,小分子可被冷凝收集,从而实
现混合物料的分离。
四、分子蒸馏技术——原理
一、超微粉碎技术——概述
{超微粉碎技术是指用特殊器械将中药粉碎成超细
粉末的技术。
{超微粉碎--5-10μm。可以低温。
{普通粉碎--75-2000μm(10目-200目)。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超微粉碎技术——概述
{
不同药材有不同的低温脆 性范围
z
羚羊角 最佳低温粉碎 温度为-70℃~-60℃ 杏仁 最佳低温粉碎 温度为-160℃~-150℃ 熟 地 最佳低温粉碎 温度为-105℃~-95℃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应用超临界流 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程序升压对 不同成分进行分步萃取的技术。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A-Tp线 B-Tp线
气固平衡升华曲线 液固平衡熔融曲线
Tp-Cp线 气液平衡蒸气压曲线 Tp Cp 三相点 临界点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七、喷雾干燥技术——特点
优 点: 干燥时间短; 干燥温度低,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产品质量好,含水量<5%。
缺点: 热效率低,设备清洗较麻烦。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七、喷雾干燥技术——原理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缺点: 能耗大,生产成本高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超微粉碎技术——设备
JB系列超微粉碎振动磨
气流粉碎机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气流粉碎--原理
压缩空气高速喷射入 粉碎腔,在多股高压 气流的交汇点处物料 被反复碰撞、磨擦、 剪切而粉碎,粉碎后 的物料在风机抽力作 用下随上升气流运动 至分级区,在高速旋 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 强大离心力作用下, 使粗细物料分离,符 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 通过分级轮进入旋风 分离器和除尘器收 集,粗颗粒下降至粉 碎区继续粉碎。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空化效应)
{
介质内部溶解的微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增大, 形成共振腔,然后瞬间闭合,即超声波的空化效 应。
超声波
微 气泡 增大 微气泡
共振腔 共振腔
瞬间闭合
形成
微激波
植物细胞
破裂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热效应)
{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能不断被介质所吸收, 并全部或大部分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本身和药 材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有效成分的溶解,这就是 超声波的热效应。
中药制药新技术及其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程建明
中药制药新技术及其应用
新技术
新剂型 新剂型
中药 中药 现代化 现代化
新辅料 新辅料
新设备
中药制药前处理新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膜分离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生物化工等)
z
反渗透膜(双蒸水的制备等)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原理(浓缩)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六、膜分离技术——超滤
{ { {
截留孔径约为1nm 常用于有机物溶液中脱出一价无机盐和水 常用于分子量在100以上有机物质的浓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