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目前全球的化石能源危机十分严峻,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文章在阐述生物液体燃料、生物燃气、固体成型燃料及微藻能源等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下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进展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标签: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伴随着国家相关生物质能源生产行业标准规范的逐步完善,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生产开发已初具规模,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障和财税政策的推动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工业体系不完善、原料资源不足、产业化基础不够牢固、市场竞争力较低和研究能力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准确把握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当下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中迫切关注的重要课题。

1 世界能源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1.1 节能减排举措影响世界能源结构

燃料的使用效率与能源结构直接决定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而能源开发利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紧密。近年来,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三大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引起了气候的异常及失衡。有研究指出,生物质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化石原料少95%左右,若每年生产一亿吨生物质燃料,则能达成 5.5%二氧化碳的减排,故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推进对世界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世界化石燃料危机严重

据统计,在全球能源的总用量中,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高达85%,每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在不断下降。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人们赖以生存的石化能源正在日趋枯竭,使得人类面临愈发严峻的能源危机。

1.3 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深入人心。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在给人们提供生产原料与能量的同时实现了环境友好的目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对石化资源的依赖。

2 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的进展

2.1 生物液体燃料

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_詹华

收稿日期:2003-02-19 作者简介:詹华(1964-),男,福建龙泉人,高级工程师,科研生产部主任。 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詹 华1,姚士洪2 (1.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河北廊坊065000;2.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河北廊坊065000)摘 要:分析了我国目前能源的总体状况,同时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着眼,就21世纪我国能源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关键词:中国;能源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50(2003)03-0001-04 Some speculation about general status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ZHA N Hua ,YA O Shi -hong (1.Research Institute of Pipeline of CNPC ,Langfang Hebei 065000,China ;2.China Natural Gas Pipeline Bureau ,Langfang Hebei 065000,China ) A 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general status of Chinese energy .With a view of the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 of China ,such as coal ,petroleum ,natural gas ,etc .,it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Chinese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Finally ,it brin gs out some ways to solve these questions . Key words :China ;general status of energy ;develop ment ;strategy 0 引言 能源是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血液”,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社会经济是难以整体持续发展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可靠的能源保证体系。近些年来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步伐,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里,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为4.6%,尚不足国民经济增长的二分之一。可以看出在21世纪,尤其是前20年,我国的能源工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加速建立可靠的能源保证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 我国能源的总体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我国的能源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两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是优质能源比例很 低;二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 我国总的能源状况是富煤缺油少气,这导致了我国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我国能源 生产和消费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万t 标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9613261675.217.0 2.0 5.8 199713241074.117.32.16.5199812425071.918.52.57.11999 110000 68.2 20.9 3.1 7.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表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万t 标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9613261674.718.01.85.5199713241071.520.41.76.2199812425069.621.52.26.71999 110000 67.1 23.4 2.8 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原煤的生产消 费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70%,石油大约是 研究与探讨 DOI :10.16189/j .cn ki .nygc .2003.03.001

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政策与未来趋势

一、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视石油替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能源。生物质能源按照生物质的特点及转化方式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在“改善农村能源”的观念和框架下运作,较早地起步于农村户用沼气,以后在秸秆气化上部署了试点。近两年,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沼气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成3764座大中型沼气池,形成了每年约3.4l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力,年处理有机废弃物和污水1.2亿吨,沼气利用量达到80亿立方米。到2006年底,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农户达2260万户,占总农户的9.2%,占适宜农户的15.3%,年产沼气87.0亿立方米,使7500多万农民受益,直接为农民增收约180亿元。生物质能源发电迈出了重要步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液体生物质燃料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已在河南等9个省的车用燃料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一)固体生物质燃料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的燃料。生物质燃烧技术是传统的能源转化形式,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89亿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省柴节煤炉灶比普通炉灶的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极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采用略加改进后的传统设备燃用,这种燃料可提高能源密度,但由于压缩技术环节的问题,成型燃料的压缩成本较高。目前,中国(清华大学、河南省能源研究所、北京美农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比萨大学)两国分别开发出生物质直接成型技术,降低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本,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800兆瓦,云南也有一些甘蔗渣电厂。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将在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和山东菏泽市单县建设,装机容量分别为2×12兆瓦和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 1.2亿千瓦时和 1.56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20万吨。(二)气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包括沼气、生物质气化制气等。中国沼气开发历史悠久,但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慢,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个体小厌氧消化池的水平,2004年,中国农户用沼气池年末累计1500万户,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43.42万户,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391.27万户,总产气量45.80亿立方米,相当于300多万吨标准煤。到2004年底,中国共建成2500座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沼气池,总池容达到了88.29万立方米,形成了每年约1.84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力,年处理有机废物污水5801万吨,年发电量63万千瓦时,可向13.09万户供气。在生物质气化技术开发方面,中国对农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的气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截至2006年底,中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秸秆气化站保有量539处,年产生物质燃气1.5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60千瓦时稻壳气化发电系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三)液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的生物质燃料 “十五”期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 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总产能达到每年102万吨,现已在9个省(5个省全部,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到2005年,这些地方除军队特需和国家特种储备外实现了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但是,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制约,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时,也会产生如同当今面临的石油问题一样的原料短缺,因此,中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转而开发非粮食原料乙醇生产技术。目前开发的以木薯为代表的非食用薯类、

我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张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100多个风电场,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新增装机容量3304M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906MW,已跻身世界第五位,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风电市场之一。

1-中国农村能源政策_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 朱四海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农村能源问题的实质是能源公平问题,向农村持续提供高品位的能源服务不仅是发展的需要, 更是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经历了从解决农村 居民生活用能、到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再到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目标演进。当 前,政策的关键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公平,并在农村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保障农民的交易权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村能源 问题 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的演变基本上是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 首先,是农村能源问题。中国农村能源政策首先是由农村能源问题引发的 。尽管政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关注农村能源问题,特别是关于沼气、小水电和地方煤矿的发展,但直到“六五”计划(1982)才最终确立农村能源的政策框架。 其次,是能源安全问题。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战略地位,紧接着又在“九五”计划中明确了农村能源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农村能源问题让位于国家能源问题。 第三,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能源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得国家能源问题国际化。中国政府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农村能源被赋予了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新使命。 本文从国家层面就政府围绕上述问题出台的相关农村能源政策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展望。 一、短缺时代的农村能源政策(1979~1995) 农村能源不是能源分类学上的概念,在能源政策范畴里人们没有“城市能源”的概念却有农村能源的概念,说明农村能源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源于能源建设的长期工业服务倾向和城市偏好、农村地区长期缺乏基本的商品性能源服务,反映了广大农村主要依靠当地可获取的可再生能源(薪柴、秸秆)的“能源贫困”现实。农村能源问题已经长期存在,但在能源短缺时代,受政府政策偏好的制约,国家能源建设优先保障工业和城市的用能需求,农村能源政策手段的选择主要围绕农村地区的资源赋存展开,着力发展沼气、薪炭林、小水电、小煤炭、太阳能以及推广省柴节煤灶。由于政策制定者缺乏为政策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及其它相关条件,这一时期的农村能源政策更多表现为导向功能而非分配功能(参见“表一”),其特点有四: ⑴ 政策设计以单项技术经济政策为主,并从试点起步。政策“抓手”主要包括农业部组织的沼气建设试点县、节柴改灶试点县建设,水电部组织的、以发展小水电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建设,以及林业部组织的薪炭林试点县建设。在上述试点的基础上,组建了跨部门的“国家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领导小组”,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 ⑵ 政策目标是模糊和多元的。上述设计的政策意图在于缓解农村能源的供应短缺,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却是不清晰的,政策目标只是一个不十分明确的大方向,具体内容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逐步加以明确和修正的。由于农村能源集能源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环境建设于一体,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政策目标一开始就是多元的。 ⑶ 政策实践是探索性和渐进性的。由于政策目标的模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进程也就呈现弹性状态,政策实践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决策者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审核现有的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幅度的调适,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就农村能源问题本身而言,决策者并不是“不想干”,而是不知道“怎么干”,或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干”。 ⑷ 农村能源游离于国家商品性能源供给体系之外。1982年确立、并经1986年修正的“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其目标基本上限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试图通过发展沼气、薪炭林,推广省柴节煤灶,以及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Thou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Energy 学号:20113989 姓名:李代强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4班 指导教授:冉景煜

摘要 纵观世界能源局势,能源匮乏危机已然席卷全球,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的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低碳意识、节约资源,而且对能源的利用率也不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技术,提高利用率。传统能源一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新能源并将其推广也就成了必然之势,只有树立了低碳意识,提高了传统能源利用率,发展推广新能源才能使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使中国的能源真正的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前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人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美好自然保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匮乏,使用率低下,技术滞后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能源可持续的发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使得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共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今能源形势不容乐观。根据《2006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 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5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 6.9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5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财政政策解读(doc 12页)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财政政策解读(doc 12页)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财政政策解读 黑色的石油是近代以来工业社会的核心能源,如同普罗米修斯的圣火,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动力源。然而,作为化石能源,它又无比吝啬,能为人类再作奉献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据权威专家预计,世界石油在40-60年内将消耗完毕。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商品,由于受到地缘政治以及人为炒作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石油的供给波动不稳。 进入21世纪,寻找新能源,实施石油替代的新战略,成了世界的新潮流。 中国也一直没有停止发展新能源的努力。近日,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使中国的生物能源发展战略正式浮出水面。记者通过对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的采访,对这项关系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政策寻踪解读……

促进生物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的原则导向 近年来,我国积极支持燃料乙醇的试点及推广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国内四家定点企业已形成102万吨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在推广使用中,按8-12%的添加比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销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中央财政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国家投入国债资金,支持河南、安徽、吉林三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批准的四家试点单位,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对生产燃料乙醇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建立并优化财政补贴机制,在试点初期,对生产企业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据实补贴,在扩大试点规模阶段,为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改为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定额补贴,补贴逐年递减。可以说,在国务院总体部署下,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燃料乙醇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很大努力。 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经济建设司组织力量先后赴十余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20余次座谈会,听取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当农村出现能源短缺、用能矛盾突出时,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工作方针显得尤为重要。坚持“群众自愿、节约优先、清洁生产、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力推广沼气、省柴灶、节煤炉、地火垅改造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促进农村能源经济发展,更好发挥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不仅是农村能源自身的现实要求,更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分析 截止年底,全区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6500口,占全区总农户的XX%,全区XXX个自然村,现有XXX个村用上了沼气,、突破千口大关,乡建沼气675口,占总农户的XX%,,普及率居全区榜首。新建生态卫生学校5个,新建50至100立方米小型沼气工程4处。推广节煤炉1万余个,省柴灶7XXX户,太阳能利用面积5000平方米。农村能源结构明显改善,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区生产沼气约200万立方米,折标煤2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吨,年保护森林植被5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了产量,每年实现增收节支2XXX万元。 (一)户用沼气普及率较高,但发展不平衡

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后,耕地由原来21.6万亩下降到9.3万亩,人平由原来3.7亩下降到1.7亩。种养结构调整,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大九湖湿地公园建设,致使大量煤燃料和天然气向农村延伸。在1.3万户农民中,已建沼气6XXX户,集中分布在1200米以下,占适宜建池农户的XX%。不适宜建池的有6000余户(包括生态移民、无建池宅基地、孤寡老人等)占总农户的XX%左右。低山少数村因基层组织弱化普及率低,其次因村级公路通户率低,建池成本过大,部分困难户无法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虽然户用沼气总体需求旺盛,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山区中小型沼气工程需求迫切 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的提高,在农村环境建设中,畜禽养殖以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由分散养殖逐步向养殖小区过度。目前,全区中小型养殖小区100多处,每天直接排放粪尿达到20吨左右,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沼气资源。现已建中小型沼气工程6处,仅占规模化养殖场的3%。 当前,中小型养殖规模化生产是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养殖场大多集中在水源较好、人户集中的城郊周围。大量的粪便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给水体、农田、农户造成污染,从而出现了政府担心、百姓恼火、企业着急的尴尬局面。矛盾不断涌现,纠纷处处发生,这些都是因为“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的。如原宋洛养殖小区、果园养殖小区等。其次是业主能源环保意识差,无长远打算。

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综合实力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毕竟我们是一个大国,所以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等问题。但是能真正影响到我国的问题也就是那么几个,能源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能源问题已经是全球化的问题了。虽然我国能源总储量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人均能源就很少了。所以我国的能源问题还是比较严重。能源有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我国的油价煤价天然气价格不断地升高,并且在利用能源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人均能源消费低、能源结构脱离世界能源消费主流,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不堪重负、能源浪费严重、资源匮乏等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快,能源生产与需求不平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能源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其中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并且中国的油、电、煤、气普遍紧张,由于能源需求不断上涨,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近年来,中国的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强劲,并且供

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能源问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加上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二、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大,水能、核能所占比重较小。我国属于以煤为主的低质型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造成能源经济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并且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石油生产与消费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一国的石油进口若超过5000 万吨,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就能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进口能源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我国能源总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十以上,但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足美国的百分之十。所以说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但是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十分丰富,资源品种也较齐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量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其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能耗大、能源消费与生产地区不平衡。并且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严重,如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水平不高,造成大气污染,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石油安全问题突出等。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开发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浅谈世界及中国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问题及对中国能源问题的分析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论述了能源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对世界能源现状及问题、中国的能源现状及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中国的能源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关键词】能源问题重要意义建议措施 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 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 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能源的承载能力也同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当今社会,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就要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物流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能源。在现代社会,人们维持生命的食物用能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生产、生活和交通服务已经成为耗能的主要领域。历史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能源消费将处于上升阶段,人均生活用能会显著增长。可以说,没有能源作为支撑,就没有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 (2)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能源消费量大致是成正比的。在现代化生产中,能源是主要动力来源,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致力于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能源。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往往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加速, 煤电油运就会出现紧张,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3)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但是, 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能源市场规则, 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源设置了重重障碍。一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也有深刻的能源背景。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4)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使用是CO2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科学观测表明, 地球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在近百年内升高了0.74°C,特别是近30年来升温明显。全球变暖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 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对待。 二、世界能源现状及问题 (1)世界能源现状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车长波等.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天然气工业,2011,31(1):104-106.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第一代生物质能得以发展。目前,美国为第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巴西位居第二,欧盟各国则是最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地,其他国家也都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发展带来粮食种植结构偏重玉米、粮食供应总量下降、粮食(油料)价格振荡上升、粮食危机引发动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发第二代、第三代生物燃料(即非粮生物燃料)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但由于麦秆、草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技术成本较高,真正商业化的项目较少;而第三代生物燃料是以微藻为原料生物燃料的油脂很难提炼,从海藻中提炼生物燃料的研究正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商业化阶段还比较远。因此,第一代生物质能短期内不会被第二、三代生物燃料所替代,第二、三代生物质能将是人类的理性选择,也是生物燃料必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全世界生物质能源现状面临问题发展趋势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01.0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等能源消费大国和巴西等农产品贸易大国开始大力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1]。当前,生物质能为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第一代生物质能,其发展建立在对

农业资源大量占用和对农产品大量消耗基础之上,能源与农业及农产品被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可能过度开发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1 开发现状 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能源价格基本上维持在高价位区间,为这一阶段的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玉米、甘蔗等粮食的能源化在全球很多地方得以推广[2]。随着2008年食用商品价格的高企,人们开始指责燃料乙醇的生产导致了全球粮食价格的高升,但全球生物燃料近年来却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根据Clean Edge的数据,2008年全球生物燃料(主要指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产值达到348亿美元,较2007年的产值254亿美元增加37%。 1.1 美国 2005年,美国替代巴西跃升为世界头号燃料乙醇生产国,为美国经济带来了丰厚利益[3]。从2001)2006年,美国燃料乙醇产业为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分别增加税收19亿美元和16亿美元;同时,美国相应减少石油进口1.7亿桶,减少支出外汇87亿美元。2008年,美国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增加了27亿加仑(1美加仑U3.785 L,下同),比2007年增加34%;燃料乙醇加工厂增加31家,总数达到170家,总产能为105.69亿加仑/a;燃料乙醇产量达到90亿加仑,年增长率为38.5%。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认为,美国燃料乙醇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乙醇的新型生产技术以及纤维素转化技术的商业化应用[4]。美国2007年出台的5能源独立和安全法6规定,到2022年前,要求国

中国能源资源结构及分布特点及对能源工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能源资源结构及分布特点及对能源工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煤炭资源分布的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从分省探明储量看,超过1000亿吨的有山西、陕西、内蒙古;200~1000亿吨的有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和河南六省区,合占全国的25.3%。人均能源资源量是衡量能源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按照可开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国人均246吨标煤。以大区论,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均有一种或数种能源特别丰富,具有全国意义。分省区看,西藏、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均超过1000吨,青海、云南均超过500吨,可算为最富裕省区。而另一方面,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吉林、广西均在80吨以下,可视为极贫乏省区。 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

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其次为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在3%~8%之间。与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 我国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到南澳岛之间的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以及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山东、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达板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游,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 我国地热能的资源储量与分布广泛,其中盆地型地热资源潜力在200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上。全国已发现地热点3200多处,打成的地热井2000多眼,其中具有高温地热发电潜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能源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两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也与一些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和对节能重视不够、技术水平低等有关. 我国能源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因素:我国能源总量大,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存在西多东少等情况.人为原因:我国能源效耗量大.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资源开采有限.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原煤消费量18.7亿吨,原油2.9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0%,水电等占7.9%。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

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制定的能源发展计划时,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开发不同的能源,在能源应用时应注意能源的节约及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并应加大能源开发的资金、人力、物力,使我国新能源的研发走在世界的前列。总之,中国在能源问题上不能依赖外国,决不能受制于人,应该有自己的能源储备,及新能源的研发能力。平时以强大的能源工业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旦“有事”也能有对策,有能力应对。 中国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给中国找到更充分的能源供应;另一个是怎么提高能源效率,因为我国现在不能够简单地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第二个问题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距离达到这个目标还很远,还存在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当然以后中国能源越用越多,也会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这个事情上可能受到国际压力和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这都是面临的困难。 为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国家从供应侧“开源”和需求侧“节流”两个方面,多管齐下,采取了煤、电、油、运综合措施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从能源供应来讲,我们增加了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努力提高能源供给能力。煤炭行业,一是加大了煤矿安全改造力度;二是大力支持煤矿扩能改造,努力增加近期煤炭供应能力;三是全面启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炭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初步统计,2004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亿吨,创历史之最。电力行业,我们加快了电力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