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附卷本

孕产妇死亡报告卡20 年编号□□□□□□□□常住址省市区县乡村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 孕产妇死亡死因分类编号01 流产23 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症02 异位妊娠24 肺结核03 妊娠剧吐25 肺炎04 死胎26 支气管哮喘0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06 前置胎盘28 特发性脂肪肝07 胎盘早剥29 肝硬化08 产后宫缩乏力30 各类胆道系统疾病09 胎盘滞留31 各类胰腺炎10 软产道裂伤32 蛛网膜下腔出血11 子宫破裂33 癫痫12 子宫内翻34 缺铁性贫血13 羊水栓赛35 再生障碍性贫血14 产褥感染36 其她血液病15 产褥中暑37 妊娠合并糖尿病16 产褥期抑郁症38 妊娠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17 晚期产后出血39 妊娠合并急、慢性肾炎18 其她产科原因40 肾病综合症19 风湿性心脏病41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20 先天性心脏病42 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综合症21 其她心脏病43 妊娠合并各系统恶性肿瘤22 慢性高血压44 其她疾病《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填写得注意事项1.发生在监测地区内得所有孕产妇死亡均要求填写一张死亡报告卡。
如属无监测地区正式户籍者(非本地),请在常住址中写出她得原户籍所在地(省、市、县、乡、村名称)。
2.填表一律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
3.填写后要对前后项目进行核对,以免发生逻辑错误。
4.时间表示:用阳历,年只填后两位数,月日只有一个位数时,数字前用“0”补充。
时间取整数,够半小时往上进,如分娩时间为1994年5月2日12∶40则填成94050213。
5.在填写致死得主要疾病时,要写明疾病得名称(全称),如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胎盘滞留等,不要写致死原因,如循环衰竭、产后大出血等,也不要以临床症状代替此项,如高热、抽搐等。
卡中具体项目填写说明1.住址一栏,一定要写清省、市、区县与乡村得名称。
2.户籍:本地户籍指在监测地区公安系统注册户口,非本地户籍指在监测地区以外得公安系统注册户口,3.编号:不填写,由系统自动生成。
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示的在其它栏填写。
3、引产娩出者不填卡。
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围产儿死亡 : 活产儿、死胎、死产、死亡地点:
母
亲 : 姓名
分娩时实足年龄
职业
住址(单位)
.
母既往史 : 正常、心脏病、贫血、肝病、肾炎(急、慢)、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习惯性流
产、生过死胎、死产、畸形胎儿、是否近亲结婚、孕周1-6个月是否口服避孕药
(是、未)其它
.
孕 期 : 患病毒性感染(风疹、单纯疱疹、巨细胞、流感)、先兆流产、羊水过少、羊水
转)其它
。
性别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
年
月
死亡原因 :
死胎、死产 : 死亡周数
死亡原因 :
出生体重
Kg
日
分。
。
报告单位
填报人
年
核实单位
核实人
年
月
日
月
日
说
明 : 1、围产期死亡报告卡,对孕28周(即196天起)或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死胎,死
产及出生不足7天内新生儿死亡均填报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2、卡片上有文字表示的划钩(√)、空白处询问后填写,登记卡片未有文字表
过多。妊娠中毒(轻、中、重)、营养不良(ⅠⅡ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
曾服过什么药物
。用药物保胎
。产前检查次数
。
分 娩 : 分娩实足孕周
胎次
产次 足月、早产、过期产、双胎。
产 时 : 第二产程延长
小时、先兆子痫、心脏病、发热38以上、其它
。
分娩方式 : 顺产、臀产、手术产(胎儿吸引、产钳、臀牵引、剖腹产、毁胎、外倒转(内倒
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1、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2、发生围产儿死亡医院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保健所。
3、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围产儿,由所在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保健所。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补漏的上年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参加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6、加强围产儿死亡补漏和质控工作的管理,围产儿死亡需经过医院、区县级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母婴同室工作常规1、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按常规做好母婴的医疗及护理工作。
2、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勤吸吮、早吸吮按需喂哺,开奶前不喂食,24小时母婴同室,严禁使用人工奶头、奶瓶及代用品喂哺婴儿。
3、定时巡视,观察产妇的宫缩、恶露、伤口、膀胱充盈等情况,做好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
4、强化责任护士职责,正确指导产妇喂奶及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以便及时纠正。
5、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及宣教,做好异常乳房的处理及护理。
6、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溢奶与吐奶、产瘤等进行广泛宣传。
7、产后第二天指导产妇做产后操,并解释每节体操的意义。
8、鼓励产妇进食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的食物,多进蛋白和多吃汤汁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有条件时医院可增加二餐点心。
9、出院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价,以便出院前及时补课,并做好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儿知识宣教,指导怎样办理出院手续。
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洁。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孕产妇及新生儿X亡登记报告制度

孕产妇及新生儿X亡登记报告制度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登记报告制度(一)报告对象凡发生在我县境内的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或引产的缺陷儿(无论孕周大小,排除方案外引产)均需及时登记并填写相应的报告卡逐级报告。
(二)报告流程1、发生在村(居)委会级的产妇死亡、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效劳站)要及时登记并上报死亡线索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登记留底,并组织人员完成初步调查工作,填写围产儿及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至县妇幼保健所。
2、发生在乡镇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死亡和出生缺陷儿,由各机构及时登记并填写相应的报告卡,上报至辖区县妇幼保健所。
3、县妇幼保健所对死亡及出生缺陷儿登记留底,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调查附卷,协助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对全县死亡卡(包括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及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审核并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三)死亡评审孕产妇死亡评审参照《合肥市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案》及《“降消”工程孕产妇死亡评审标准》执行。
市、县两级要对辖区内发生的所有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评审。
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参照《合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方案(试行)》执行。
市、县两级每半年选取辖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死亡病例8~10份,组织专家进行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
县级评审结果经总结后报市妇幼保健所一份,同时抄报县卫生局一份,县保健所留存一份。
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xx-04-22 12:24 | #2楼一、妇产科和妇幼人员要如实填写新生出生性别,同时,详细填写孕妇姓名和所属乡(镇)、村(居)及生育证明,对未持有生育证的,要及时通报孕妇乡(镇)方案生育办公室核查,按时上报,不得弄虚作假。
二、妇产科和孕产妇管理科要建立孕期保健、产期保健、分娩登记,并及时打印出生医学证明。
三、凡出生婴儿,在我院死亡的.,不管是否足月分娩,实行双向报告制度。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背景儿童死亡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地区之间对于儿童死亡的标准和定义存在差异,但是无论如何,儿童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死亡的情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儿童死亡报告系统,其中,儿童死亡报告卡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的概述儿童死亡报告卡是一种规范化的记录儿童死亡信息的表格,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儿童死亡的信息,为制定儿童健康政策和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儿童死亡报告卡通常包括以下部分:1.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年龄等基本信息。
2.死亡原因:根据 WHO 给出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亡原因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分析。
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人口、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信息。
4.医疗信息:记录病情、入院时间、治疗措施、转院信息等医疗方面的信息。
5.后续处理:包括死亡证明的颁发情况、殡葬事宜、家庭心理状况等信息。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的重要性儿童死亡报告卡作为儿童死亡报告系统的基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儿童死亡是一项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儿童死亡报告卡可以为此提供基础数据。
2.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分析儿童死亡的原因、趋势和规律,可以为政府、卫生机构制定儿童健康政策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3.帮助诊断和治疗:通过对死亡原因的分类和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儿童死亡报告卡的发布,可以提高公众对于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结论儿童死亡报告卡是儿童死亡报告系统的基础,对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儿童死亡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儿童死亡报告系统和标准化的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死亡的情况,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附6-6-4-3-表1淮安市围产儿死亡报告卡编号□□□□□□□□□□□□母亲姓名住址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母亲情况 6.途中年龄□□7.其它民族□新生儿情况1.汉族2.少数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上2.高中或中专性别□□3.初中4.小学5.文盲 1.男 2.女 3.性别不明经济水平□身长(cm)□□1.200元以上2.100元以上体重(g)□□□□3.50元以上4.50元以下妊周□□围产期情况孕次□孕期建卡□产次□1.有2.无胎数□初检孕周□□ 1.单胎 2.双胎3.多胎产检次数□□(同卵、异卵、双胎正常、双胎有出生孕期接触有害因素□缺陷、一胎有出生缺陷)1.无2.有()分娩方式□孕期患病□ 1.未娩 2.自然产3.胎吸1.无2.有() 4.产钳 5.臀产 6.毁胎孕期服药□7.剖宫产8.其它()1.无2.有()羊水情况□分娩地点□ 1.清 2.血性3.胎粪1.省(地、市)级医院Apgar评分□2.县(区)级医院 1.>7分 2.4~7分3.0~3分3.乡镇(街道)卫生院死亡类别□4.村卫生室(私人诊所) 1. 死胎 2. 死产5.产妇家 3.七天内死亡(天数)围产儿死亡原因□病历摘要1.畸形2.宫内窘迫临产前孕妇检查情况3.产前出血4.脐带因素5.胎盘因素6.胎位异常7.妊高症8.产母其它合并症()9.过期妊娠10.新生儿窒息11.肺透明膜病12.颅内出血13.败血症14.产伤15.肺炎16.硬肿症17.新生儿溶血18.治疗性引产19.其它尸解□围产儿死亡前的诊治经过1.否 2.是 3.发现畸形4.未发现畸形诊断依据□1.临床2.B超3.病理学4.染色体5.X线6.其它确诊日期□1.产前()妊周2.产后七天内医院讨论结果□1.可避免死亡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不可避免死亡4.待定市(县)评审结果□1.可避免死亡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不可避免死亡4.待定评审后死因诊断1.2.3.市(县)协作组组长签名: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年月日。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制度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报告和评审制度
一、报告对象
孕产妇死亡定义:指妇女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内,不论妊娠各期和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死亡。
围产儿死亡定义:指妊娠满28周以上(或生体重≥1000g以上)至产后7天内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不包括计划生育要求引产的死胎、死产。
二、报告程序
(一)孕产妇死亡报告时间和部门
1、在孕产妇死亡后12小时内电话报告县妇幼保健所、县卫生行政部门。
(二)围产儿死亡报告时间和部门
1、围产儿死亡同时合并孕产妇死亡的上报时间,责任单位应随孕产妇一同上报。
2、单发生围产儿死亡的,责任单位应及时录入妇幼信息系统上传。
三、报告内容
1、孕产妇:死者姓名、年龄、现住址、户籍、首诊地点、分娩地点及时间、死亡地点及时间、死亡初步诊断等。
2、围产儿:母亲姓名及年龄、出生天数、户籍、首诊地点、分娩地点及时间、死亡地点及时间、死亡初步诊断等。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五篇)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工作,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及辖区内的相关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
人员____需报区妇幼保健院备案。
2、认真填报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包括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册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报告卡、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及网络直报。
3、建立并完善《高危孕产妇登记本》、《叶酸统计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登记》、《孕产妇产前筛查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儿童保健手册》、《体弱儿管理登记》等原始记录的登记。
4、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
“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于孕产妇死亡后____个工作日内报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实行季报制,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填报一次,在____日前将季报表和死亡报告卡报送区妇幼保健院。
妇幼卫生年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对全区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出生缺陷报告卡”进行审核,与全区妇幼卫生年报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市妇幼保健院。
5、加强信息质量控制。
为保证填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院内及辖区内相关数据的检查核实,加强与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联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
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开展一次妇幼信息质量控制。
6、各单位所报报表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盖章和制表人签名后方可报出。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二)妇幼卫生信息是国家法定的统计信息,准确科学地收集妇幼卫生信息是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法定职责。
《母婴保健法》第____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有产妇和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为落实《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高度重视,依法做好妇幼卫生相关信息报告工作。
一、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告是指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以及____部和省卫生厅制定、经统计部门批准的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
死因分类编号
01痢疾13其它消化系统疾病25交通意外
02败血症14先天性心脏病26意外窒息
03麻疹15神经管畸形27意外中毒
04结核16先天愚型28意外跌落
05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17其它先天异常29其它意外
06白血病18早产和低出生体重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7其它肿瘤19出生窒息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08脑膜炎20新生儿破伤风32循环系统疾病
09其它神经系统疾病21新生儿硬肿症33泌尿系统疾病
10肺炎22颅内出血34其它
11其它呼吸系统疾病23其它新生儿病35诊断不明
12腹泻24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