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 三)

合集下载

脊柱内固定课件

脊柱内固定课件

脊柱内固定
24
脊柱内固定
25
我们的产品
颈椎前路 钉板系统
表面2型阳极氧化技术, a抗腐蚀,b生物相容性好, c降低缺口敏感性。
低切迹 半限制性板 胀圈锁定设计
脊柱内固定
26
颈、枕、胸 后路固定系 统
脊柱内固定
27
胸腰椎前路 钉板系统
脊柱内固定
28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A型)
脊柱内固定
脊柱内固定
14
• 手术设计可分为前入路和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 路,但各有其适应症:
• 前路可以有效的解除来自前方的压迫,恢复脊 柱良好的生理曲度,适合单节段的病变。
• 后路手术可以利用“弓弦原理”进行多节段的间 接减压,但却不能进行前方直接、有效的减压。 适合多节段的病变。
脊柱内固定
15
内固定的相关知识
脊柱内固定
马尾
5
脊柱内固定
6
脊神经(spinal nerves)
• 共31对 1. cervical nerves 8 2. thoracic nerves 12 3. lumbar nerves 5 4. sacral nerves 5 5. coccygeal nerve 1
脊柱内固定
7
• 前根和后根----脊神经
29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B型)
脊柱内固定
30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滑脱)
脊柱内固定
31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3D)
脊柱内固定
32
胸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单内锁)
脊柱内固定
33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白金)
脊柱内固定
34
腰椎白金系列卖点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Deramond等将此技术用于椎体肿瘤及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Theodo rou 等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椎体成 形矫正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畸形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Hijikata 于1975 年首创了经皮穿 刺髓核摘除术
1985年Onik 设计的经皮髓核切吸术 Choy于1987 年报道的经皮穿刺激光
核心
手术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解剖结构的认识 保护和手术目的无关结构 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保护软组织:在创伤骨科微创具体内涵
AO原则发展到 直接解剖复位到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到 机械稳定固定转为 微创技术操作
BO原则的骨折治疗 间接功能复位 弹性固定 稳定性的生物学固定 无痛功能练习
组织轻柔操作
手术野清晰
避免大块组织结扎
最佳缝合
3手术切口 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 最少的瘢痕愈合 更好的医疗效果 更短的医疗时间 更好的心理效应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目标
手术的微创 心理的“微创”
经济的“微创”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MIS的范畴
减少创伤 缩短疗程 恢复功能 节约费用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基本概念
不仅涉及对解剖结构包括皮肤、各 层软组织、血供、神经支配等的保 护,从而维护局部和全身的生物学环 境不再受到进一步干扰,还涉及对体 内力学环境的维护。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内涵
解剖间隙自然分离
正确止血
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三零六医院 骨科 邹德威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之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 告诫医生”不要做的太多”,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医生的责任只在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 而非 阻拦这个过程。

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srw xt n w t P SI pn lsse frtet ame to oa ou a g r tp rcue to tn uo ce f ai i U AS sia ytm o r t n ft re lmb rMa el y eA f tr swi u e r. i o h I h e h a h
载荷评分 ≤6分无神 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 具有手术创伤小 , 安全性好 , 操作相对简单 , 手术效果满意等特点 。
关键 词 : 胸腰椎 骨折 ; 经皮 ; 弓根钉 固定 ; 椎 外科手术 , 微创 性
中图分类号 : 8 . ; 8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2 7 2 1 )5— 5 1 0 R 6 32 R6 7 3 A 10 0 8 (0 2 0 0 0 — 4
A src:O jcie T vla h l ia e i c n es it o m nm l n ai e uaeu ei e b t t bet oea t tec nc fc ya df i ly f ii a yivs ep r t o spdc a v ue i l a a b i l v c n l
期参 数 ( 指标 ) 对术前 和术后 的脊柱后凸角度和椎体 高度等 影像学 指标进行 评估 。结 果 , 手术 时 间为 5 4
9 6 82 rn术 中出血为 3 9 (54 6 l 神经 损伤 及其 它并 发症 发生 。患 者均 获随访 , 5(4士 . ) i, a 7— 0 4 1 )m 。无 - 时间
lg c p r me e si cu i g k p o i ge a d v r b a e g t r s e s d b f r n f rs r ey Re u t T e o i a a t r n l d n y h t a l n e e r h i h e a s se e o e a d at u g r . cn t l we e sl s h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通用课件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通用课件
三点固定原理
通过经皮椎弓根螺钉在椎弓根内 形成三点固定,提高脊柱的稳定
性。
分散应力
内固定物通过椎弓根分散脊柱的应 力,减轻椎体负担,促进骨折愈合 。
矫正畸形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以矫正脊柱畸 形,恢复生理曲度。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步骤与技巧
1.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和 程度,制定手术方案。
优点
阐述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优点,如减小手术创伤、提 高手术效果等。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胸椎骨折中的应用
适应症
详细解析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用于治疗胸椎骨折的适应症,如 各种类型的胸椎骨折、胸椎爆裂性骨折等。
手术技巧
介绍在胸椎骨折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技巧 和方法。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
适应症
• 脊柱骨折: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等。
• 脊柱滑脱:对于腰椎滑脱、颈椎滑脱等脊柱滑脱病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起到 稳定脊柱的作用。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等畸形病变,可通过经皮椎 弓根内固定进行矫正。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阐述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适应症,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成人脊柱侧弯等。
疗效评估
详细介绍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进行脊柱侧弯矫正后,如何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常见并发症
列举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
防治措施
详细介绍针对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等方面。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50·□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陆敏华(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择苏州市独墅湖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

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指标,测定胸腰椎功能参数变化。

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 角、椎体矢状面指数均明显改善,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疗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势,胸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相近,术后康复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开放式;胸腰椎段脊柱骨折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FracturesLU Minhua(Dushu Lake Hospital,Suzhou,Jiangsu 21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46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 admitted to Dushu Lak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2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The incision length,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exes were recorded,and the changes of thoracolumbar function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length of incis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drainage,pain relief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After treatment,the height of the anterior edg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the Cobb angle of kyphosis,and the sagittal index of the vertebral bod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comparis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pen surgery,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less bleeding,and faster recovery.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function is improved to a similar degree,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good.It is worth promoting.Keywords: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open;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作者简介:陆敏华,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骨科。

脊柱微创手术

脊柱微创手术

成功开展脊柱微创手术
微创脊柱外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伴随先进的医学技术应用而生,内容不断更新,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近年来,微创疗法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技术。

脊柱微创手术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
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手段进
行脊柱疾患的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与方
法。

近年来,在骨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
共同努力下,骨外科医疗技术不断提高,
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为全县人
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
献。

2013年12月26日,骨外科成功地为1
例“L1爆裂性骨折”的病人实施了“经皮
椎弓根置钉椎体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
标志着我院骨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又上了
一个新的台阶,这也是在全市县级医院首家开展此类手术。

脊柱微创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皮肤切口小、瘢痕小、外形美观;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可以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佳的疗效,并能使病人最大程度的恢复劳动能力。

此类疾病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至少需30天才可戴支具下床活动,而实施微创手术,病人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

目前,病人恢复很好。

微创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解剖学进展

微创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解剖学进展

微创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解剖学进展【关键词】解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微创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中已成为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已被逐渐应用于对脊柱骨折、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症、经皮椎体强化和后凸成形、腰椎不稳症、椎间盘源性疾病的诊断或治疗。

人们对微创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就微创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解剖学进展做一综述。

1 椎弓根的定位解剖学研究1.1 体表定位在体表定位椎弓根的方法,通常是以C型臂X线机透视,用两根克氏针首先标定两条纵向线,然后放置克氏针标定两条横线,克氏针通过椎弓根中心点与外侧点的交点即为椎弓根点,通常在棘突旁开2 cm。

陈端等[1]则通过CT扫描来定位椎弓根体表投影,其方法是让患者俯卧,确定病椎椎弓根位置后行置钉椎体椎弓根横切面扫描。

测定椎弓根最宽部位,标出两侧椎弓根的中轴线,测量其与CT床垂线的夹角,即椎弓根水平夹角,然后测量双侧椎弓根中轴与背部体表皮肤交点(体表进针点)至背正中线(定位线)的距离,1再标记体表位置,确定进针点。

1.2 内窥镜下定位Foley[2]设计在脊柱内窥镜下进行后路椎间融合,同时行导航系统下微创腰椎内固定。

脊柱内窥镜下清楚直观地看到骨性标志是植入椎弓根螺钉的最佳定位方法。

Muller[3]用微创内窥镜方式经椎旁正中皮肤小口置入内窥镜置钉装置,形成一镜下工作通道,完成置钉过程。

王伟等[4]在脊柱内窥镜辅助下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他们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并标记伤椎上、下位椎体的椎弓根体表投影,以标记点为中心,作一长约1.5 cm纵形切口,用软组织扩张器钝性扩张椎旁肌,置入工作通道并固定。

在工作通道中充分显露上关节突与横突相交处,脊柱内窥镜监视下定位椎弓根,精确定位进针点,取得了成功。

孙涛等[5]也应用了后路椎间盘镜系统直视下定位椎弓根入钉点取得成功。

1.3 定位器械定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椎弓根螺钉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腰椎骨折、腰椎不稳、滑脱等的矫形及稳定重建方面。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陈一诺; 刘庆鹏【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16【总页数】5页(P3279-3283)【关键词】脊柱外科; 微创手术; 内镜【作者】陈一诺; 刘庆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 R687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久坐、缺乏运动及多种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趋于年轻化,且相关脊柱疾病的治疗也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保守治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高治愈率与低并发症成为医师选择手术术式的重要标准。

微创手术被定义为一种以维持整个脊柱完整性和功能性为总体目标的手术,其通过减少对脊柱正常结构的医源性损伤,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目前,微创手术已成功应用于所有脊柱节段(颈椎、胸椎和腰椎),并广泛适用于多种脊柱病变,其可通过前路、后路和外侧入路进行。

针对每一个患者,脊柱外科手术方法均须根据需要治疗的特定病灶进行个体化规划。

微创手术技术的主要优点为通过使用各种扩张器,并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来尽量减少对脊柱肌肉、韧带及骨骼结构的损伤。

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许多潜在优点,包括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微、瘢痕形成较小及对正常脊柱肌肉的创伤更小[1-2]。

因此,脊柱外科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成为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就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经皮穿刺技术1.1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经皮注射骨水泥的微创介入疗法。

1987年,Galibert等[3]首次应用该术式成功治疗了1例颈椎椎体血管瘤。

临床中,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则需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这两种术式在对患者疼痛的改善和脊柱稳定性的恢复上相似。

其中,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术中的球囊扩张尽可能恢复脊柱原有曲线,亦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该术式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QI$J 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内镜 国内池永龙 (%$$P )
#=F #=# #=L
髓核钳、 垂体钳等。
L L=% L=!
手术技术 麻醉: 双腔气管内插管全麻, 单肺通气。 血流动 体位: 侧卧位, 具体安排与固定同常规开胸手
下脊柱前路手术, !""% 年首例在内窥镜下作特发性 脊柱侧弯矫正融合植骨钉棒系统固定术。
管, 或用止血银夹双重钳夹椎横血管, 或用电凝切 凝椎横血管。用电刀切开椎前软组织。
A=@=! A=@=@
用电刀切开肿瘤病椎上下椎间盘纤维环, 用 逐渐在肿瘤包膜外分离肿瘤病椎, 剥离时肿
脊核钳切取椎间盘组织, 让肿瘤病椎上下游离。 瘤病椎表面出血, 可电凝止血。在椎体前方剥离时 需保 护 上 腔 静 脉 与 主 动 脉 , 在肋骨头附近, 保护好 交感神经链, ( 必需时可以切除) 。暴露病椎过程中 还需保护胸导管。跨越中线时, 必须用特制弧度的 剥离器仔细分离到对侧椎弓根部。因为这操作带有 一定 的 盲 目 性 , 所以内窥镜必须调节好角度, 以免 损伤周围组织。
套管插入技术: 无论套管的位置如何, 必须注 套管必须取在远离病变部位, 以便获得良好 沿肋间隙切开皮肤后,按层切开达胸膜, 作
意以下程序: 的视野, 为操作器械提供空间。 小孔让 肺 脏 徐 徐 萎 缩 , 再将套管插入, 以免插入管 套时将肺脏损伤。
A=!=# A=!=?
用骨刀或咬骨钳将压迫脊髓的骨块切除, 彻 在减压椎的上、 下椎体外侧方钻孔, 穿透对
应将膈肌与脊 开胸膜, 保护椎横血管。 在 E% 椎体处, 柱的移行处打开。
@MN@ O %""P, R(-+, 等报道为 I=@MN% O %!P , 黄 聪 仁 等 报道为 F#=#MN%% O F!P。作者为 F=?MN% O !IP 。 C=F 活动性出血:因椎横血管结扎不牢固而滑脱, 或椎体切除后渗血, 出血量超出 !@""52。K+7L 等报
A=#=!
脓肿壁下剥离, 暴露病椎椎体及病椎上下椎
A=%=# A=%=? A=! A=!=% A=!=!
沿此洞口, 用不同型号的刮匙, 刮取椎间组 检查无误后, 缝合椎旁组织。 骨折减压内固定 定位结扎骨折椎体及上下椎体的椎横血管。 用电刀切开椎旁软组织, 剥离牵开。用骨刀
体。用骨刀或磨钻切除病椎处肋骨头、 暴露病椎的 椎弓根。用不同型号刮匙进行病灶清除, 清除病椎 的死骨, 坏死椎间盘及结核性组织。
处作操作切口, 于操作切口高两个肋间隙的腋中线 作光源切口, 于操作切口低两个肋间隙的腋中线作 吸引切口。
或磨钻头切除肋骨头、 暴露骨折椎的椎弓根。
A=!=@
用磨钻头磨除椎弓根, 显露硬膜囊。此时可
见骨折块向后压迫硬膜囊。硬膜囊外血管损伤可发 生出血, 可用双极电凝止血或暂短填塞止血。
?=# ?=#=% ?=#=!
F <G48 技术基本要求 F=% 具备全麻监护系统和开胸手术所需的设备。 F=! 具备标准手术室设备。 F=F F=# # #=% #=!
夹。 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脊椎外科, 胸外科和麻醉 具备训练有素的手术室护士。 器械设备 脊柱胸腔镜的基本配置包括: 胸腔镜、 光源、 照 套管、 抓握器、 内镜剪、 内镜牵开器、 内镜血管 吸引冲洗系统 双极电凝装置、 电钻系统 改进胸腔镜脊柱器械包括: 起子、 骨刀、 刮匙、 医师。
脊柱骨折
H%I#CNI$C%%J
原发性脊椎肿瘤 胸椎间盘突出 脊柱侧弯 先天性脊柱畸形
H%I#CNI$C%%J
L=F L=F=%
切口位置: 根据病椎位置不同, 所做的操作口、 上胸椎 (4FCL) : 取病椎相应肋间隙, 于腋中线
光源口和吸引口有所不同HNIPJ。 处作操作切口, 于操作口低一个肋间隙的腋前线处 作光源切口,低两个肋间隙的腋后线处作吸引切 口。
道为 !M, K7Q3(( 等报道为 !M 。作者未发现。
?=@=F ?=@=#
结扎椎横血管, 可以缝合双道结扎法, 也可 前纵韧带和肋骨头的显露: 充分暴露前纵韧
电凝结扎法, 切断椎横血管将椎体暴露清楚。 带, 将其与周围大血管彻底分开。肋骨头必须暴露 清楚, 因为椎间盘的切除及椎体固定都要在肋骨头 平面的前端进行, 超过肋骨头向后有损伤脊髓的危 险。
织。 冲洗椎间隙后, 用相应型号的 C+-( 纳入椎间隙。
A=#=@ A=#=#
仔细暴露和减压脊髓, 尤其注意清除对侧的 病灶清除后,在上下椎全外侧方用骨刀开
椎旁脓病。病灶范围较广时, 必须注意保护神经根。 槽, 取肋骨或髂骨块植骨。
浙江创伤外科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01,+2 /3 41+05+6*7 801-(19 , :(;10+19 !""# , </2=$ , >/=%
A=@ 原发椎体肿瘤切除内固定 如需作前路 A=@=% 定位结扎肿瘤病椎的椎横血管,
钢板螺钉固定还需结扎肿瘤椎上下椎体的椎横血 管。
?=?=% 在胸腔镜下数肋骨确定正确的平面。 ?=?=! 由操作通道直接插入手术椎间隙,然后以 C 臂 D 线机正确定位。 ?=?=@ 钝 性 剥 离 椎 前 筋 膜 , 双 层 缝 合 结 扎 椎 横 血
好脊 髓 , 继续往下切除对侧椎弓根, 然后将肿瘤完 整取下。
A=@=?
在肿瘤病椎上下椎体侧方钻孔, 穿透对侧皮
A=%=!
用髓核钳按预定深度反复多次将髓核摘除。
质, 然后拧入椎体螺钉, 安装好钉棒系统。
由于椎间隙为一中央原边缘薄的扁平形态, 髓核钳 到达椎间隙后缘时可有阻力感,不能使用暴力, 以 免穿透椎间后缘纤维环损伤脊髓。
力学监测。 术体位。根据手术要求可以相对调整。使用腋垫和 病员略向前倾斜, 可使同侧不膨胀 R295A*7 体位架, 肺向远离背侧脊柱位置移动。在合适的体位与胸腔 充入 Q75O!R 的 SR!,使肺塌陷可保证术中不牵拉 肺组织。
% 手术适应证 %=% 胸椎结核 %=! %=F %=# %=L %=N
A=#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 认清脓肿壁 A=#=% 在胸腔镜下观察椎旁脓肿大小,
上的椎横血管, 依次给予结扎。纵行切开脓肿壁吸 除脊柱结核性脓液, 干酪组织及坏死组织。
A=%=@
通过胸壁切口,直接送入常规骨科器械, 如
平凿或环锯,在椎间隙外侧方凿开 %"55E%"55 的 洞口, 再钻开直径为 %!55 的洞口。
?=?=#
暴露椎体操作时, 必须保护靠近助骨头的交
感神经链及靠近椎体前缘的奇静脉、 食管、 主动脉。
A
方法步骤
A=% 椎间盘摘除 C+-( 内固定 尤其是 A=%=% 当椎间病变明显而椎体病变较轻时,
单种椎 间 盘 病 变 , 勿需结扎椎横血管, 沿椎间隙作 小切口。
A=@=#
用骨刀或磨钻切除椎弓根, 暴露脊髓, 保护
口应与椎体保持垂直, 每个开口负责两个椎体的固 定, 一般需要 # 个开口。
C=!
肺扩张不全: 由于手术时间长, 系采用单肺通
气麻醉, 故术侧肺脏长期间萎缩, 以致术后肺扩张 不全。K+7L 等报道为 @=!MN% O %!P, K7Q3(( 等报道为
?=@=!
胸膜切开与分离: 沿着脊柱手术部位纵向切
.F .
?=#=@ ?=#=?
同时作钉棒系统的前路内固定。 冲洗胸腔, 置胸腔 等报道为 CMN? O $@P , K7Q3(( 等报道为 ?M (? O %"" ) , 黄聪仁报道为 $MNF O F!P 。作 者为 C=!M (! O !I ) 。
?=@ 脊柱侧弯矫正融合内固定术A?BCD 开 ?=@=% 操作切口的设计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6(B
,为临床工作开拓 6’/1+7/?7/A*7 ?01-(19 ) 了新天地。D+7E (%$$F) 首先将这项 <G48 技术应用 到脊柱外科领域
H%I!J
。 K+,B1(,(+0 (%$$F) 、 @(-+,
(%$$L) 、 (%$$L) 相 继 开 展 <G48 技 术 治 疗 胸 D(G3(( 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畸形前路松解、 骨切除、 植骨及 肿瘤椎体切除术
决定导针位置和方向, 导针进入点应正位于肋骨头 平面的前端。注意观察导针应与椎体垂直并处于椎 体中心位。
?=@=C
第一枚螺钉植入应是侧弯顶椎的椎体, 然后
依次向两侧椎体分别植入。经常检查螺钉纵向排列 均应在一条直线上。
底减压脊髓。在椎体缺损部填塞髂骨块补缺。 侧皮质, 然后拧入椎体螺钉, 安装钉棒系统, 进行椎 体前缘撑开。
A=!=A
冲洗后, 缝合胸膜复盖内固定物。
?=#=@ ?=#=# ?=?
避免各套管通道之间距离太近, 防止器械操 器械与摄像头应面对病灶方向, 器械与摄像 显露椎体技术
作互相干忧。 头之夹角应大于 A"B。
?=@=@
椎间盘的刮除和植骨: 将椎间盘及前纵韧带
锐性切开, 彻底刮除椎间盘组织及椎体的上下软骨 骺板, 深达对侧边缘, 向后不超过肋骨头水平, 刮除 后进行椎间隙植骨融合。
?=@=?
椎体螺钉植入: 在电视及 G 臂 H 线机指导下
腹腔镜下脊柱内固定术 腹腔镜用于诊断腹内病变已有许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非常流行,用于切除阑尾、 胆 囊、 肝、 脾、 结肠及疝修补 A%FB%#D。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使 其扩展到脊柱外科领域。腹腔镜脊柱手术包括椎体 病变的活检、 切除或引流术, 目前发展到椎间融合 术。 S;(,7’+*,N%$$%P 首先报道了腹腔镜下前路腰椎 间盘摘除A%@D, &07’(5+,N%$$@P 首先报道腹腔镜下腰椎 前路椎体间融合术A%?D。 近年来, 腹腔镜下脊柱前路内 固定术在国外不断报道, 而国内仍未见报道。为了 更好开展此类手术, 作者参考国外文献, 对此作介 绍。腹腔镜与胸腔镜有 # 点不同: ! 需注入 GS! 气 体 ; " "T 度 镜 较 F"T 镜 更 常 用 ; # 病 人 采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