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脊柱内固定系统:功能、手术入路等【参考仅供】
脊柱内固定材料

脊柱内固定材料脊柱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脊柱疾病的手术方法,通过椎间融合或者融合植骨等方式,来稳定脊柱,减轻疼痛,恢复脊柱功能。
在脊柱内固定术中,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至关重要,不同的固定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症。
本文将对脊柱内固定材料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1. 金属固定材料。
金属固定材料是脊柱内固定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包括钛合金和不锈钢材料。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对脊柱进行强力固定的情况。
金属固定材料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固定效果可靠,但缺点是刚性大,可能会导致邻近椎间盘的退变和融合。
2. 生物可降解固定材料。
生物可降解固定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主要包括聚乳酸、聚乙二醇酸等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逐渐降解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生物可降解固定材料的优点是能够促进椎间盘的再生和愈合,减少椎间盘的退变,但缺点是强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适用范围有限。
3. 合成树脂固定材料。
合成树脂固定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固定材料,主要包括聚醚醚酮(PEEK)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合成树脂固定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刚度大,适用于对脊柱进行强力固定的情况,但缺点是价格较高,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4. 选择固定材料的考量。
在选择脊柱内固定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活动水平等因素。
对于年轻的患者,可以选择生物可降解固定材料,促进椎间盘的再生和愈合;对于需要强力固定的患者,可以选择金属固定材料或合成树脂固定材料。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和手术风险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固定材料。
总之,脊柱内固定材料是脊柱内固定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脊柱内固定英文缩写

USS是Synthes公司的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universal spinal system),椎弓根钉、Schanz钉、钩(没用过,不知道是不是椎板钩)、棒等组件。
虽然叫“脊柱通用”,但仅用于胸腰椎,颈椎另有一套系统称为CLICK‘s。
他们家的腰椎椎体间融合器(cage)用于腰椎后路的有Plivios,CONTACT,腰椎前路的有Syncage,颈椎前路的椎间融合器也叫Syncage。
Synthes公司其实就是AO的工厂,因为AO是个学术组织,老外很在乎学术不能和money占上关系,所以另起炉灶建了Synthes,每年给AO多少钱,购买其研究成果。
因此Synthes的东西在理念上还是很先进的,去过AO的人都认为那里的研发能力是很好的。
国内现在常见的进口脊柱器械公司还有1、Depuy:著名的强生公司旗下骨科产品子公司,强生是大公司啦,心脏电产品的公司叫圣犹大,血管产品的叫cardios。
对他家超有好感,因为前一阵他们做了个广告:是一个医生在看病,话外音说:"强生相信,有些人在做很伟大的事"。
感动啊。
这年头说咱们好的人真不多2、Stryker:史塞克,做关节起家;3、蛇牌:德国BRAUN兄弟公司的品牌,德文写的,第一个字母是A,实在想不起来怎么写了;4、Medontic sofamor:美顿立,枢法模。
好像是个美国公司吧,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产地是以色列。
个人喜欢他家的一代颈椎前路钢板zephir,新一代产品还不如这个。
还有一些我觉得不那么著名的公司,比如Blackstone,叫什么什么X的一家法国公司(据说在国外很有名),当然,可能只是我自己接触的少。
另外,雅培公司的脊柱器械也即将进入中国,他家的试剂盒非常有名,奶粉广告大家天天都看得见。
USS、Click's都是厂家的不同系列,就好像NIKE最近有women、pro两个系列一样,是不同用途的产品。
光强生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我用过的就有3代。
脊柱内固定器械

2020/3/10
21
2020/3/10
22
2020/3/10
23
骨科常用内固定器械
2020/3/10
24
简介
金属骨科植入物为骨科医师进行骨固定手术提 供了一种手段,在骨折处理和重建外科中颇具 帮助。但植入物本身的作用,仅仅是协助骨的 愈合,而并非企图取代正常的骨结构。
是安放于骨折部位的体内夹板。骨及周边软组 织的大小和承载可能会最终导致金属植入物的 断裂。
①双手操作,即一手操纵剥离器,另一手稳定剥 离器。
②剥离器应始终紧贴骨面,推进时宜作轻轻的摆 动。
③锐角方向推进原则 骨膜剥离器应向着肌纤维或 骨间膜与其附着的骨干成锐角方向推进。反之,如 向成钝角的方向推进,则剥离器易于偏离骨面滑入 周围软组织中,造成出血和组织损伤。如在剥离肋 骨骨膜时要遵循“上顺下逆”的原则,否则可撕破 胸膜造成气胸。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
赵彬
2020/3/10
1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
2020/3/10
2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应用
一. 目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二. 原理:驱血后,压迫止血,消除术野因静脉回流而致之出血
三. 用途:四肢手术,如肘,膝部及以远部;截肢术
四. 禁忌: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幼儿及体瘦者
性部分如股骨头或髋臼缘,撬压软组织以达到充分暴露的目的。
2020/3/10
4
(三)膝关节专用牵开器
1.膝半月板牵开器 膝关节手术中使用可大大改善手术视野,易于显露半月板。
2.双头膝关节牵开器 其弧形远端可插入膝关节内,置于半月板近端,显露半 月板;而宽柄部可牵开浅层软组织。此牵开器尤其适应于内侧半月板手术,其 月芽状远端可插入关节囊内,附着于股骨内侧髁,这样即可暴露内侧半月板在 胫骨平台内面的附着点。
脊柱微创通道系统

多种规格,适用于不同身材的病人。
器械介绍
拉钩(左)
多种规格,适用于不同身材的病人。
器械介绍
侧向拉钩
器械介绍
拉钩扳手
与撑开器配合使用,调节撑开器撑开角度。
器械介绍
过渡支架
连接蛇形臂与撑开器。
器械介绍
撑开器
与拉钩配合使用,撑开距离及角度可调。
器械介绍
侧向撑开器
与侧向拉钩配合使用,进行横向撑开。
器械介绍
医用冷光源
手术操作
俯卧位
手术操作
通道固定臂一端连接手术床,一端连接蛇形臂, 仅两处锁紧即可完成整体固定。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
定位完成后,通过多级套管逐步扩张软组织。
手术操作
将过渡支架与撑开器组装。
手术操作
微调扳手 拉钩扳手
放入伤口后,撑开,可使用拉钩扳手、微调扳 手调整角度。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
连接光缆到拉钩撑开器上。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
微调扳手 拉钩扳手
将撑开器上的微调扳手旋转到垂直位,旋转 微调扳手使撑开拉钩成角,如肌肉力量较大, 应使用拉钩扳手进行。
手术操作
选择合适规格的侧向拉钩,安装到侧向 撑开器上,进行侧向撑开。
手术操作
撑开,暴露视野,完成相关手术操作
正天-脊柱微创通道系统
特点
➢ 此系统用于建立微创通道; ➢ 具有侧向和头/尾向撑开功能; ➢ 通道可视,配备光源系统; ➢ 可用于单节段和多节段建立通道; ➢ 可用于椎间处理。
器械介绍
通道固定臂
器械介绍
蛇形臂
方向灵活任意调节,一钮锁紧
器械介绍
多级套管
《AO内固定系统介绍》课件

AO内固定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AO内固定系统需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适当的消毒、正确的手术 技术和术后护理。术前评估和患者教育也非常重要。
AO内固定系统的设备要求
AO内固定系统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和设备,如钢板、钉子和螺钉等。这些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并由经验丰 富的专业人员操作。
AO内固定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治疗,包括肢体骨折、脊柱损伤和 关节重建等。它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
AO内固定系统的组成部分
AO内固定系统由骨板、钉子、螺钉和连接器等组成。这些部分通过特殊设计, 使其能够稳定地固定骨骼并促进愈合。
AO内固定系统的骨科学原理
AO内固定系统的骨科学原理基于骨的生物力学和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它通过稳定骨骼,创造适宜的环境促 进骨折愈合和骨骼重建。
《AO内固定系统介绍》 PPT课件
本PPT旨在介绍AO内固定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先进技术。通过 本课件的学习,您将了解该系统的历史、优点、应用范围以及手术பைடு நூலகம்术流程 等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AO内固定系统
AO内固定系统是一种骨科手术技术,用于骨折的治疗和骨骼重建。它通过在骨折处插入内固定器件,稳定骨 骼以促进愈合。
AO内固定系统的历史
AO内固定系统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瑞士AO基金会的研究项目中。 随后,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AO内固定系统的优点
AO内固定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更好的骨折稳定性、促进骨骼愈合、较小 的手术创伤、更快的康复速度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AO内固定系统的应用范围
哈灵通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和脊柱侧弯

骨科史萃哈灵通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和脊柱侧弯苏钟毅,尹芸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 哈灵通(Paul R H arrington)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卓越的外科医生和睿智的医学预言家。
他在改变脊柱融合术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患者的生活。
在矫形外科史上几乎没有人像H arrington的钩棒系统那样作为金标准流传广泛而少有改变。
许多人认为这一记录的保持是与H arrington个人的坚强意志与不懈努力分不开的,是他改变了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
20世纪初,哈灵通出身在美国Kansas州摩门教区一个普通家庭,他曾在日记中写到他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哈灵通对脊柱固定革命性的想法源于他早期的医疗实践。
在他是Baylo r大学医学院的Jefferson D avis乡村医院医生时,他负责过一个脊髓灰质炎治疗小组,那时,他目睹了患者遭受的苦难和患者家庭的痛苦。
随着战后脊髓灰质炎的爆发,哈灵通看到他的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不多几个到超过两千名,随着他治疗患者的增多,他越来越被脊柱侧凸与由此而产生的心肺并发症所困扰。
从一开始,H arrington就把脊柱侧凸视为生物力学问题而非简单的疾病。
在1949年,他的生物学知识引导他通过一个长达20公分切口的手术来对矫形后的脊柱进行固定。
尽管,这一伴有4~6个月全身无法活动的外科矫正技术充满风险。
但这一术式的前景却使许多患者,尤其是许多年轻患者的父母宁愿忍受长时固定的痛苦也要选择用这一术式。
H arrington认为最初的效果是明显的,但随时间的进行,不适之处变地明显起来。
在1952~1955年间,H arrington创造性采用螺纹金属棒2钩系统,它可以用来加压或撑开矫形。
这一装置是H arrington术前晚上用手工完成的,它包含了H arrington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随着首个装置满意矫形效果的获得,H arrington开始试图把这一装置用于骨折和因为脱钩带来的手术失败。
脊柱手术记录经后路腰5骶1全椎板减压+L45、L5S1椎间盘切除cage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医院手术记录单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n: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 全身麻醉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Pre-operative Diagnosis:herniation of L4/5 and L5S1 intervertebal disc,stenosis of lumbar canal术后诊断:同前Post-operative Diagnosis:same as above手术名称:经后路腰5骶1全椎板减压+L4/5、L5S1椎间盘切除cage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Procedure Performed:PLIF of L4/5、L5S1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L4/5、L5S1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压迫硬脊膜和L5 S1神经根,神经根水肿明显,腰椎管发育性狭窄,黄韧带增生肥厚,致相应水平椎管狭窄,硬膜外脂肪组织减少。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俯卧位,垫空腹部,架起腰桥,常规消毒铺巾。
2、按原手术瘢痕入路,切开皮肤皮下,沿棘突两侧剥离骶棘肌至横突水平,暴露小关节突关节。
4、经C形臂影像增强器监视下,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用手钻经两侧椎弓根向L4、L5、S1各攻入,用球头探子探查骨性腔道完整,置入标杆,经C形臂影像增强器透视证实各钉位置理想,测量其深度,L5、S1拧入万向钉,L4拧入常规钉。
5、咬除L4、L5棘突及棘间韧带,以圆凿凿除L5、椎板,髓核钳咬除周围增生瘢痕及增生黄韧带,神经拉钩牵开脊髓,显露L4/5椎间盘,见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
按照P LIF 标准程序,彻底清除髓核和软骨终板后,植入2枚填满碎骨屑的13mmPEEK型融合器,椎体前方填充颗粒骨(自体)并压实。
脊柱内固定原理基础知识

理想的稳定
载荷分布原则
无支撑物/6.35 钛棒
前方支撑/3.6 钛棒
前方支撑/6.35 钛棒
张力带法则
张力带法则
背部肌肉
载荷发生变化
支撑作用
局部后凸或脊柱 滑
生物力学上的张力带原则:
肌肉
脊柱后柱关节
脊柱功能单位的伸直与排序
对后方关节产生压力
脊柱出现直立
韧带结构的弹性强度---被动的限制因素(如棘间 韧带黄韧带后纵韧带)
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N
松质骨
2200N
钛合金 25000+ N
弹性模量(Gpa)
松质骨
0.5-5
PEEK
3.7
碳纤维合金
8.8
PEEK
皮质骨
18
商业用纯钛
100
钛合金(Ti-
110
6Al-4V)
脊柱内固定原理
内固定原则
对重新排列的脊椎给予载荷
在脊柱融合过程中,限制局部运动 从而维持稳定
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内固定生物力学基础
张力带法则 和 载荷分布法则
后路加压作用内固
定 系统张力带原则
≈ 正常生物力学
椎体或/和椎间盘缺 陷
前柱的载荷分布
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后方融合方式
横突间融合
椎板间融合
弹性模量: 不锈钢:高于骨12倍 钛合金:骨的6倍
钛是脊柱固定更上乘的内固定材料。
疲劳断裂是重复性负荷造成累及损害 的结 果。
脊柱的重复运动平均大约每年300万次。
过低的应变(高应力)可造成 骨的废用或 应力遮挡而出现骨 质不良。
过高的应变(低应力)可造成 局部失稳,融合失败,假关节 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医学参考A
22
医学参考A
23
医学参考A
24
颈椎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
主要包括 AXIS及Cervifix内 固定系统
医学参考A
25
适应证
•颈椎后结构损伤及不稳,保守 治 疗失败
•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继发不稳 定者
医学参考A
26
医学参考A
27
医学参考A
28
医学参考A
29
Atlas 线 缆 系 统
医学参考A
37
DYNALOK
属经椎弓根内固定中 的螺钉钢板系统
医学参考A
38
适应证
• 主要用于腰椎骨折脱位、腰椎滑脱的后 路固定
• 用于胸8—骶1的各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 或合并瘫痪者,最多用于爆裂性骨折或 伴前纵韧带断裂者,以及需同时行椎板 切除或后外侧减压手术者
• 胸腰段、腰椎肿瘤
医学参考A
39
寰椎后弓切除减压
医学参考A
60
医学参考A
61
医学参考A
62
医学参考A
63
CD HORIZON 脊柱内固定系统
• 在三维上全面恢复 脊柱的平衡
• 长节段固定,用于 脊柱侧凸的矫形术
• 短节段固定,用于 腰椎的骨折脱位
医学参考A
64
Harrington撑开器固定术
• 用于脊柱侧凸的矫形 • 也可用于胸腰椎的创伤治疗
医学参考A
65
适应证
1. 损伤在两周内,伴或不伴瘫痪者 2. 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3. 屈曲压缩性骨折,前柱压缩50%以上 4. 骨折脱位椎体移位轻(≤50%)者
5. 损伤超过两周以上,血肿机化难于复位, 以及三柱韧带均有损伤者为手术禁忌
医学参考A
66
Luque 器 械 固 定 术
• 用于脊柱侧凸 及脊柱骨折脱位
• 双椎体切除时(植入双节段柱体)
医学参考A
88
医学参考A
89
医学参考A
90
医学参考A
91
医学参考A
92
谢 谢!
医学参考A
93
• 枕颈部内固定
医学参考A
56
适应证
• 上颈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伤、畸形、炎症、、肿 瘤和感染等所致的不稳
• 不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 • 如有寰椎前脱位脊髓压迫者,先行
寰椎后弓切除减压
医学参考A
57
医学参考A
58
枕颈CDC
医学参考A
59
适应证
• 上颈椎因创伤、畸形、炎症、、肿 瘤和感染等所致的不稳
• 不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 • 如有寰椎前脱位脊髓压迫者,先行
医学参考A
67
适应证
1. 损伤在两周内,伴或不伴瘫痪 者
2. 屈曲旋转骨折脱位或平移剪力 骨折脱位
医学参考A
68
TSRH 固 定 术
适应证
• 前路或后路胸腰椎骨折、肿瘤、结 核、畸形
• 腰椎、骨盆固定(适用于骶骨肿瘤)
医学参考A
69
医学参考A
70
医学参考A
71
医学参考A
72
医学参考A
73
医学参考A
74
医学参考A
75
医学参考A
76
医学参考A
77
医学参考A
78
医学参考A
79
医学参考A
80
医学参考A
81
医学参考A
82
医学参考A
83
钛网
适应证
• 颈椎、胸腰椎骨折 • 颈椎、胸腰椎肿瘤
医学参考A
84
医学参考A
85
医学参考A
86
医学参考A
87
人工椎体的适应证
• 整个椎体切除(椎体和相邻椎间 盘的切除)
51
TENOR系统
• 属经椎弓根内固定的螺 钉/棒系统
• 提供多方向多角度的矫 形、旋转、后路减压和 节段压缩功能
• 不能用于T10以上,更 不能用于颈部
医学参考A
52
适应证
• 胸腰段骨折、脱位 • 腰椎滑脱 • 胸腰段、腰椎肿瘤
医学参考A
53
医学参考A
54
医学参考A
55
枕颈CCD系统
• 钉、板、棒及钩 系统
最全脊柱内固定 系统
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
医学参考A
1
脊
柱
脊
髓
的
功
能
医学参考A
2
脊柱的功能
– 使四肢有所依附,支持头颅 – 传导重力,吸收震荡,缓冲暴力 – 平衡机体,维持姿势 – 容纳脊髓,保护神经 – 保护胸腔、腹腔及盆腔内脏器等 – 幼年时参与造血
医学参考A
3
医学参考A
4
医学参考A
5
医学参考A
医学参考A
30
适应证
• 颈椎后路内固定 • 用于矫正脊柱不稳,其柔软性及强
度均比单股钢丝好,也更易于控制 • 用于椎板完整时
医学参考A
31
医学参考A
32
APOFIX 内 固 定
医学参考A
33
适应证
• 颈椎后路椎板钩加压内固定 • 适于所有节段的颈椎手术 • 除用于寰枢椎内固定外,还
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 固定中使用
6
脊髓的生理功能
• 传导感觉 • 运动 • 简单的反射
医学参考A
7
手术入路
医学参考A
8
前方入路
医学参考A
9
侧方入路
医学参考A
10
颈椎前外侧入路
医学参考A
11
上胸椎前方入路
医学参考A
12
颈前路钢板系统
• AO 钢板及ORION 钢板 • 颈前路减压后一个局部的椎体固定方
式,维持暂时的稳定性
医学参考A
40
医学参考A
41
医学参考A
42
医学参考A
43
医学参考A
44
Z-plate的适应证
• 中下胸段、胸腰段和腰段创伤的前 路手术内固定
• 中下胸段、胸腰段和腰段肿瘤的前 路手术内固定
医学参考A
45
医学参考A
46
医学参考A
47
医学参考A
48
医学参考A
49
医学参考A
50
医学参考A
医学参考A
34
医学参考A
35
颈前路螺纹融合器 (Vigus ,CAGE)
• 用于恢复椎间盘 的高度并促进植
骨的融合
• 术后取得即刻稳 定性
医学参考A
36
适应证
1. 颈椎骨折脱位致颈椎不稳,脊髓 压迫,需行颈前路减压术者
2. 颈椎退变性疾病需行前路减压者
3. 颈椎爆裂性骨折,有严重不稳者 为其禁忌
医学参考A
13
适应证
• 下颈椎骨折、脱位、不稳
• 肿瘤、结核、畸形
• 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时采用钢板 固定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 骨质疏松的患者易发生螺钉松动, 为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之禁忌
医学参考A
14
医学参考A
15
医学参考A
16
医学参考A
17
医学参考A
18
医学参考A
19
医学参考A
20
医学参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