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回顾与进展
下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进展

下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进展1952年Leroy Abbott首先开展颈椎前路手术以来,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颈椎前路融合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为了解决下颈椎不稳定、满足脊髓减压后的修复重建,都涉及颈椎内固定技术。
而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专家都认识到:下颈椎前路手术,为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要求有良好的椎间内固定技术。
1 单纯植骨1958年Cloward 和Smith Robinson开始颈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这也是颈椎前路手术椎体固定技术的开始。
一般取带三面皮质的髂骨或腓骨、肋骨。
单纯植骨不利于解决植骨的稳定,植骨的不稳定将导致植骨不融合,其最可怕的并发症就是骨块松动位置改变,需要再次手术。
另外就是发生供骨区的副损伤及供骨区的并发症(占20%~25%),如术后供骨区的长期疼痛,甚至有的需要髂骨重建[1]。
也有人认为从力学载荷角度看自体骨并不是最佳植骨材料[2]。
2 植骨加颈前钢板1964年Boher和Gaudernak首先报道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技术。
颈前路钢板的应用,解决了植骨骨块不稳定的问题,应用颈前路钢板使骨块松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增加了植骨融合率[4]。
颈前路钢板的应用其侧方遮挡应力增加了植骨骨块的稳定性,同时也分担了部分骨块纵向载荷应力,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
植骨加颈前钢板明显优于单纯植骨,目前,颈前路钢板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外科技术。
钛网植骨加颈前路钢板钛网的出现可以避免自体骨植骨的副损伤和并发症。
利用切除椎体废弃骨制成骨块颗粒和/或同种异体骨填充于钛网,可用于椎体槽式部分切除植骨,也可短节段钛网植骨植于椎间。
钛金属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已广泛用于制造医用内置物。
钛网具有很好的纵向载荷能力,其内添充骨块颗粒,融合后新生成骨可爬行替代长于钛网内和网孔内[5]。
钛网植骨颈前钢板内固定利于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6]。
钛网的长短可根据实际需要截取。
但长节段不利于植骨融合[7-9],一般主张四个以上椎体不适于长节段钛网植骨融合。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刊登于《医用生物力学》2021年第36卷第2期,169-176页脊柱相关的临床疾病依然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如腰痛、坐骨神经痛、成年或青少年脊柱畸形、脊柱肿瘤以及脊柱创伤等。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力学支撑与运动结构,而与这些疾病相关的生物力学问题在很大程度并没有被认识清楚。
因此,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PubMed检索“spine”和“biomechanics”两个关键词,结果显示,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基本每年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而在中国知网检索“脊柱”和“生物力学”两个关键词,则显示近10年来的文献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医学生物力学》杂志在本期推出“脊柱生物力学专栏”,希望对国内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脊柱相关基本解剖结构是认识脊柱整体生物力学性质的重要基础。
椎骨由前方椎体、后方椎弓板及一系列突起构成,是韧带和椎旁肌的附着点。
研究各部分结构的解剖学描述和生物力学性质,对于认识脊柱整体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椎骨的解剖与生物力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脊柱各部位椎骨的解剖学定量研究已经开始被报道[1]。
在随后的20多年间,对于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定量解剖学研究有更充分的阐述[2],对于人种间椎骨差异的研究自2004年也引起关注[3-4]。
中国学者在上述领域的研究还应当继续开展,这对于内固定器械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颈椎至骶骨,椎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生物力学强度也逐渐增强。
早期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证实,除椎体的横截面积外,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是与椎体力学强度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5]。
此外,加载速度也是影响椎体力学强度的因素,例如以2.5 m/s 速度加载所获得的椎体强度是以10 mm/s准静态速度加载所获得的椎体强度的2倍[6]。
椎体内松质骨的空间架构对椎骨的力学强度也有影响,BMD相同的椎骨因骨小梁结构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强度[7]。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的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内固定组成
安置内固定的部位
s 枕骨:钉板、钩棒 s 颈椎侧块:螺钉 s 颈1、2关节突:螺钉 s 齿状突:螺钉 s 椎板:骨钩、椎板夹、钢丝、钛缆 s 棘突:钢丝、钛缆 s 椎弓根:螺钉 s 横突:骨钩 s 椎体:螺钉、椎体间融合器 s 骶骨:螺钉、棒 s 髂骨:螺钉、棒
类型
s 位置:前---椎体间植骨
后---椎板间、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
植骨的来源:自体骨:髂骨,肋骨,胫骨,腓骨
异体骨
脊柱融合术
s 内固定物的要求: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3,限制所有的自由度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 6,与CT,MRI相兼容---钛合金
s 单纯螺钉(拉力螺钉) s 单纯钢丝(作为张力带) s 钩棒结合 s 钉棒结合 s 钢丝与棒结合 s 钢板与螺钉结合
枕颈
颈椎侧块,椎弓根
C1,2关节突、齿状突
椎板----颈椎
骨钩
s 椎弓根钩:
s 钩刃的切迹在中央,使其紧 抱于椎弓根的下缘。
s 钩刃向上,置于椎弓根的后 部,神经根的后方。
s 用在T2-T10
椎弓根钉
椎弓根螺钉
s 椎弓根螺钉的 植入位置:
s 横突的平分线与 小关节外缘垂线 的交点向外侧2 mm
脊柱外科学的新进展(新)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再生类药物
近期有文献报道了 BA-210(一种 Rho途径的 拮抗剂)的研究 结果。通过对48 例颈椎或胸椎脊髓损伤 AIS A 级 进行1 年随访,单 剂量(剂量范围为0.3至9mg)给予BA-210结合纤维蛋白封闭剂,直接 作用于减压后的硬脊膜内,结果发现:在 3mg 剂量组,运动神经改善 最明显,约 6% 的胸髓损伤患者会从 AIS A 级升高为 AIS C 级或 D 级,而颈髓损伤的患者该比例为 33%。但因纳入的研究患者人数较少, 上述结论的解释仍需要谨慎。
二、脊柱生物学的新进展
• 重组骨诱导蛋白质
美国FDA的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后外侧融合高剂量(40mg) rhBMP-2的使用,其癌症发病率高于低剂量患者。提示这类药物 的副作用可能呈现剂量依赖性。其诱导肿瘤发生的机制可能是: 由于rhBMP-2在大多数癌细胞上缓慢生长,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 胞生长因子或促进肿瘤存活等因素诱发肿瘤。同期完成的一项研 究发现,使用 rhBMP 并不显著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较低,其在伤后3个月内是其快速恢复 期,任何研究均需将上述事实考虑在内。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保护药物
利鲁唑(Riluzole)是钠通道阻断剂的一类药物,FDA 批准其 用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近期完成了一项有关利鲁唑的药代动力学和 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利鲁唑通过结合并阻断电压门控钠通 道,来缓解神经兴奋毒性,同时阻断突触前钙依赖的谷氨酸释放。
• 过去数十年间,有3种人工椎间盘获得了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其长期随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颈椎病治疗的新进展
• 脊髓型颈椎病
Fehling 等人报道一项对 222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 了术后1 年随访的多中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疼痛、功能、 步态、生活质量等可以获得较好的改善。
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

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摘要】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后路内固定术作为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
首先介绍了后路内固定术的原理,然后对脊柱骨折进行了分类,接着详细探讨了后路内固定术在不同类型脊柱骨折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分析了后路内固定术的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总结表明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未来研究应该重点关注提高手术技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将有助于提高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关键词:后路内固定术、脊柱骨折、治疗作用、分类、优势、并发症、预防、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脊柱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目前关于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仍存在许多争议和疑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评估其在不同类型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后路内固定术的优势及存在的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后路内固定术的原理及治疗机制,为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
还将总结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脊柱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2. 正文2.1 后路内固定术的原理后路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后路暴露骨折部位,将金属螺钉或螺钉棒系统植入椎体内固定骨折部位,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脊柱骨折的复位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标签:微创骨科;内固定;护理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等,有力地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
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
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以前一些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危险性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
在脊柱外科,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入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1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在手术前,患者虽然思想上已经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对于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仍然是顾虑较大。
护士应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情况和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术前教育,并介绍一些成功病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接触患者时间较多,术前教育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
特别应注意术前教育,年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因儿童手术往往由父母决定,术前教育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但对于少年患者,应考虑患者本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
在实施术前教育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常人的语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胆怯和迷茫。
术前教育应包括对手术室先进仪器设备的介绍、疾病的诊治、手术方式、手术优点及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

探究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其中后路内固定术已经成为脊柱骨折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后路内固定术是一种通过后路进钢板螺钉将脊柱骨折部位加以固定的手术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稳定脊柱,保持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并减少患者的疼痛,使其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
本文将从手术适应症、手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和手术效果等方面对后路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作用进行探究。
1.手术适应症(1)脊柱骨折稳定性不高,脊髓受压症状明显或者存在管柱不稳定的情况;(2)椎间盘损伤或骨折伴有椎间盘移位或压迫,需要进行手术治疗;(3)经过onservative治疗后,骨折部位的疼痛和畸形仍然存在,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4)骨折部位向后移位的程度较明显,病人有后侧柱受压的症状;(5)顽固性脊柱骨折,无法通过onservative治疗有效缓解症状者。
2.手术前准备(1)完善的术前检查:在进行后路内固定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等等,以便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2)病态椎体的选择:在进行后路内固定术时,需要选择病态椎体,即严重骨折或病变的椎体,作为手术切入点。
(3)手术器械和材料的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外科手术刀、钢板、螺钉、骨水泥等等。
(4)手术方案的详细制定:在进行后路内固定术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包括骨折部位、钢板和螺钉的数量和型号、手术切入点等等。
3.手术步骤(1)身体定位:进行手术前,需要确定患者的身体定位,接受全身麻醉。
(2)手术切口:通过后路的方式进行手术,选择患者双侧腰椎中线的背侧作为手术切口。
(3)病态椎体的准备:在确定了手术切口之后,区分出椎板和棘突,采用电动切割器等器具修整。
(4)椎弓根脊柱螺钉的钻孔:首先进行椎弓根脊柱螺钉的钻孔,钻孔前需要选择正确的角度和方向。
(5)加压板的铆合:在完成钻孔之后,需要将加压板,并钉好铆钉以加强骨折部位的支撑力度。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现状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现状摘要:目的:调查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现状。
方法: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相关资料收集,对该时期内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采用微创手术进行脊柱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在手术器械和技术方面,不断有新的创新和改进,如影像引导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
这些新技术使得脊柱微创手术更加准确和安全。
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取得了显著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新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引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已经在脊柱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和提高手术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探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的现状,旨在了解其进展和展望未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查阅相关的学术期刊、医学数据库和会议论文,收集并阅读与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相关的研究和文献综述。
1.2方法(1)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使用关键词如"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脊柱微创手术发展"、"脊柱微创手术研究"等进行检索,以找到最新的研究和报道。
同时,您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医学数据库,如Webof Science、Scopus等进行检索。
(2)筛选和阅读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与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相关的最新研究和报道。
阅读相关文献时,关注作者的机构背景、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引用的参考文献,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3)查阅综述文章:在学术期刊中,有些综述文章对特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通过阅读这些综述文章,您可以获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4)参考会议论文:参考相关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了解被接受的关于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G.J. Preop. MRI 30.08.2004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ROD - SCREW LINKAGE I: INSERTER AND UNIVERSAL TIGHTENER
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
后外侧植骨融合(椎板间、横突间)
椎间植骨-----椎间骨块 或 Cage植骨融合
后外侧植骨融合 + 椎间植骨(360º)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脊柱矫形第二代内固定
1977 年Luque 提出了“脊柱节段性固定”的概念 增强了内固定的牢固性,但该器械缺乏纵向撑开力, 椎板下钢丝增加了脊髓损伤的风险。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3. SURGICAL TECHNIQUE
SCREW INSERTION:
AWL PROBE FEELER PROBE FINDER TAP
INSTRUMENTS: BENDING PLIERS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
CASE 1
• F,34y
胸腰椎前路钉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胸腰椎前路钉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0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APOFIX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Lumbar Laminar Hooks
M.A.C. Connector
脊柱矫形第三代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20世纪后叶, Roy-Camille经过对椎体进 行三维定量分析,获得了椎 弓根的三维定量数据 首先推出椎弓根螺钉 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发 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CASE 4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ZEPHIR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ORION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颈椎后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后路枕颈融合 钉棒系统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CD Horizon系统 TSRH系统 ISOLA系统 MOSS MIAMI系统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颈椎 前路 后路 胸椎 前路 后路 腰骶椎 前路 后路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of collapse or migration
• Donor site pain • Difficult to obtain for multiple levels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Implant & Instrument Overview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一期后路钉棒、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一期后路钉棒、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Design Final Cervical Cage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9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0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APOFIX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APOFIX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ublaminar Wires
脊柱矫形第三代内固定
80年代中期,Cotrel 和 Dubeosset 将棍与多种形式 的钩、椎弓根螺钉及横向螺杆相结合,发展了以CD器械为 代表的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