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精彩叙事
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观众体验分析

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观众体验分析咱平时看电影、追剧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被那些精彩的情节给吸引住?有时候甚至会跟着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
这其实都得归功于影视作品里的叙事技巧。
先来说说叙事的顺序吧。
就拿《泰坦尼克号》来说,它不是一上来就直接讲船沉了,而是先让我们看到老年的露丝,然后通过她的回忆,一点点展开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这种倒叙的手法,一下子就勾起了咱们的好奇心,让我们特别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啥。
还有像《阿甘正传》,它用的是一种类似传记的线性叙事。
阿甘从童年讲起,一路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我们就像是跟着他一起长大一样。
这种叙事方式,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就好像阿甘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我们在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
再讲讲叙事的视角。
《罗生门》可太经典了,同样一件事儿,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居然有完全不一样的版本。
这就让观众不停地思考,到底哪个才是真相?这可太有意思了,我们在看的时候,脑子也跟着不停地转。
另外,《看不见的客人》这部片子的叙事节奏把控得那叫一个绝。
一会儿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一会儿又稍微缓和一下,给咱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情绪被它牵着走。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看一部悬疑片。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没啥特别的,就是普通的犯罪故事。
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各种反转一个接一个,我们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关键的细节。
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我俩都忍不住拍大腿叫好。
这就是好的叙事技巧带来的魅力,能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
再说说那些细节的处理。
比如说在《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故事。
他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还有《教父》,马龙·白兰度坐在那儿,轻轻抚摸着那只猫,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些细节,让角色更加丰满,也让故事更加生动。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叙事技巧用得好,观众的体验那真是没得说。
咱们会被深深地吸引,忘记自己身处现实,完全沉浸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
影视鉴赏与影视评论精选全文

观众或者是专业艺术评论家
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赏
析的活动。是有计划的,有
目的的影视艺术接受活动。
鉴
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内在”
赏
与
• 欣赏是一种无明确目的的、 随意性较强的一种活动。具
欣
有一种浓烈的感性色彩。
赏
“外在”
做一位出色的鉴赏者
• 做一个内行,用理智去观看影片,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体验灵活运用 在影评中。
如何解,即对一个段落镜头中吸引你的景别的特殊运用进行 读解:
景别的过渡。( 《毕业生》 ) 景别的冲击力。(《终极面试》) 这一段中给你的特殊感觉。 如何推进情节的发展? 运用的特殊意义。景别决定了镜头风格和导演风格,研究一部影片的风格,或
者是导演的风格,最基本的是手段就是从景别开始。
•
当中心水平线下降至下边线附近时,天的面积无处不在,
人似乎失去了依托,显得失落、孤独、渺小、软弱。
(2)斜线构图。斜线意味着运动和行动,
在影视艺术中,当被表现的对象斜置或沿一
条斜线进行运动时,通常会显示出力量、速度等内涵。
两种情况:
①对象从斜线上方向斜下角运动,这时其运动速度之快,运动之惊险, 令人乍舌,这类影片常见的有滑雪、车战、空战等方面的题材。格调 明快,动感极强,具有具象艺术的特点。令人赏心悦目,激动紧张, 只能引起一时激动,不久便成过眼云烟。
(3)摇镜头
展示空间,扩大视野,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 ;
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 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
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能表现一种特定情绪和气氛;
制造悬念、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转场功能。
影视鉴赏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

影视鉴赏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影视作为一种流行媒体形式,结合了电影的叙事和造型两个重要方面。
电影以叙事作为基础,通过剧情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向观众讲述故事。
而造型则通过摄影、美术、服装设计、道具搭建等手法,将故事呈现给观众。
叙事和造型的结合,使得电影能够更加真实地表现人物和事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首先,叙事是电影的基础。
叙事不仅包含了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还包括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电影借助情节的展开,使得观众能够进入故事世界,感受其中的冲突、矛盾和变化。
叙事通过情节的安排和角色的发展,塑造了电影的整体结构。
其次,造型是电影的重要特征。
电影造型包括了摄影、美术、服装设计和道具搭建等多个方面。
摄影通过镜头的运用和光影的烘托,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美术则通过布景和场景设计,创造出各种奇幻或现实的背景。
服装设计和道具搭建则通过服装和道具的选择,突出角色的个性和环境的特点。
叙事和造型通过互相作用,使得电影能够更加真实地表现故事和人物。
叙事通过剧情展开和角色表演,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而造型则通过摄影和美术设计,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场景和氛围。
叙事和造型的结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故事和人物。
叙事和造型的结合还可以通过符号的运用来加强电影的表达效果。
符号在电影中可以是人物、物品、场景等,通过其象征意义的暗示,使得电影的叙事和造型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豪宅象征着美国的繁荣和金钱的魅力,为故事增添了一种奢华和虚假的氛围。
再如,在电影《阿凡达》中,宇航员杰克通过与纳美人部落的融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呼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这些符号的运用,使得电影的叙事和造型更加具有表达力和深度。
总的来说,影视鉴赏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叙事是电影的基础,通过剧情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向观众讲述故事。
而造型则通过摄影、美术、服装设计、道具搭建等手法,将故事呈现给观众。
影视中叙事节奏赏析19页文档

影视中叙事节奏赏析
★压缩的时间
这是一段阿甘奔跑的
镜头,从被坏小孩追一直
跑,穿过草坪,跑过小桥,
经过劳动的人们,再到公
路旁。
我们发现在遮挡的车
后的出现的阿甘衣服已经
改变了,再次改变场景时,
阿甘的衣服又发生了改变。 这两次改变我们体
叙
会到了其中时间的压缩。
事
利用情境的相似进行剪辑
构成空间:
在这一片段中,由阿
甘的视角看那个正在演讲
的人,虽然没有看到台下
的人,但是通过欢呼声我
们的头脑中已经出现了人
山人海的情景。
再现空间:
阿甘在指引下上台,
叙
我们通过长镜头跟着阿甘
事
上台,对整个舞台的空间 布局有了了解。这是阿甘 站在人群面前,之前想象
空 间
的空间已经具体的再现在
观众的眼前。
这是当珍妮离开阿甘以后,阿甘开始的漫长的“奔跑旅行”。横跨整个美国,历时三年两 个月14天又16小时,途中景色都运用的蒙太奇相串联,不仅在短短几分钟内让阿甘跑遍美 国,加快了叙事节奏,更为观众们展现了美国特有的自然风光。这一连串不同时空跑步的 镜头,可能物理拍摄时间只有几天,但情节时间却长达三年多,由于在剪裁取舍上的灵活, 转换上的自由,组合上的多样化,使得影视在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上更趋丰富多彩,脉络 清晰,时空结构富于变化。
住的房屋时,又用一个
镜头表现阿甘的反应,
这两个动作时同时发生
的,采用平行蒙太奇的
方式剪辑。 压缩:
叙
对珍妮不停从地上拾石
事
子砸的一连串动作进行
时
剪辑,不同的组合方式
该片段综合运用了叙事时间的实时,延
《触不可及》影视鉴赏

剧情介绍: 因为一次跳伞事故,白人富翁菲利普瘫痪在床, 脖子以下的身体无法动弹。他需要招聘一名全职 陪护,由于薪酬高,应聘者云集,每一个都舌灿 莲花,却无法打动他的心。
菲利普
直到黑人德里斯的出现才让他作出决定。德里斯 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寻张辞 退信以申领救济金。但是菲利普还是一眼相中了 这个小伙子。于是,德里斯开始了一个月的试用 期。虽然舒适的豪宅环境让他倍感虚荣,但是他 仍面临很多挑战:不仅要为菲利普作身体复健, 还得给他洗浴、拆信、穿丝袜等。 起初,两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大相径庭,但是, 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
德里斯
“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沉重的电影基调 人物对白较少 情感更为细腻 公益性
克制的叙事手法:
自闭症的主题让电影本身也更加克制, 更多的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情感由观众在电影剧情 发展过程中感受。 “平淡见真”
平淡见真,才是真正的震撼。
《摄影摄像技术与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技术与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50 (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14)学分数:2分适用专业:所有专业的学生可选一、课程的性质:《摄影摄像技术与影视欣赏》是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课程,是一门摄影摄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普及课,也是一门增强艺术修养的美育课程,总体上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基本了解或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到摄影摄像的一些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影视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以讲座的方式,对摄影摄像基础知识和技巧进行模块化教学和实践,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动手能力培养。
2、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3、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4、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突出本课程的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五、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在考查测验中,注重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操作性的题目。
六、教材:自编讲义和课件(包括影视名著等)七、本课程主讲教师简介:蔡进,男,38岁,汉族人。
1997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现为陕西理工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现正攻读云南大学信息化管理硕士学位。
蔡老师工作15年期间,先后担任过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三年,电视台新闻记者、编导六年,在深圳市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任工作人员二年。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文化研究鉴赏方法
探究电影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意识 形态、权力关系等内容,理解电影 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
影视鉴赏的技巧
观察技巧
观察电影中的色彩、光线、构图等视觉元 素,分析电影的视觉风格和艺术特点。
情感体验技巧
深入体验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反应, 理解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04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经典影视作品的选择标准
主题深刻
经典影视作品应具有深刻的主题思 想,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
制作精良
从剧本、导演、演员到制作都要求 精良,画面、音效、配乐等都应达 到较高水平。
艺术性强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
社会影响力大
经典影视作品往往能够反映时代精 神,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优秀的演员表演能够让角色更加生动真实, 增强观众的共鸣和理解。
03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影视鉴赏的方法
形式主义鉴赏方法
从电影的色彩、声音、画面、镜头 等方面入手,分析电影的形式特征 和艺术构造。
精神分析鉴赏方法
探究电影中的人物心理、潜意识、 情感表达等内容,理解电影所反映 出来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社会学鉴赏方法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 影视艺术的特点与表现 •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 当代影视作品的评价与批判 • 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01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影视鉴赏的定义
影视鉴赏是以影视作品为对象,通过观看、体验和解读,对 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一种审美活动。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艺术评论
从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作品的画面、音效 、剪辑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
文化评论
从影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作品所呈现的历 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探讨作品对文 化传承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影视评论实例分析与点评
实例分析
选取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如《肖申克的 救赎》,从主题、艺术、人物等多个角 度进行分析和评论,展现影视评论的实 践操作和具体应用。
引导观众消费
影视评论可以为观众提供观影指南,引导观众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 ,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拓展产业链条
影视评论还可以衍生出影评人、影视评论家等职业,拓展文化产业的 人才队伍,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影视鉴赏与评论的个人成长意义
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影视鉴赏与评论的实践,个 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和艺术鉴赏水平,更好地欣赏和
主题分析
分析影片所探讨的主题和信息, 如友谊、爱情、牺牲、勇气等, 以及这些主题如何与现实生活相 联系。
情感共鸣
观察和分析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变 化,以及通过情节、台词和表演 等方式传达出的情感,与观众产 生共鸣。
影视作品的艺术技巧分析
叙事结构:分析影片的叙事结构,如 起承转合、悬念设置等,了解故事如 何展开和呈现。
表演技巧:评价演员的表演技巧,如 情感表达、角色塑造等,对影片的整 体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镜头语言:观察和分析导演运用镜头 语言的技巧,如镜头运动、视角选择 、剪辑手法等,揭示影片的视觉表现 和节奏感。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我们可 以更深入地鉴赏和评论影视作品,发 现其中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思考。
04
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老师:程磊 E-mail: chenglei69@
精彩叙事
情节:指创作者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在其作品 中所讲述的具体事件。 情节是影视叙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情节的基础:矛盾冲突
1.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环境的范围十分广泛,在这里主要指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
2.人与人的矛盾冲突
复杂情节线:是指全剧除主要情节线之外,还 有一条或与主要情节线平行发展的情节线。有 时,人们也称这部分线为副线。在银幕上多半 用平行蒙太奇来处理各条情节线的转换。
复杂情节线构成的电影,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比 较充分地利用电影的时空自由,展示出生活的 广度与厚度。
个人认为有史以来 情节线最复杂的电影: 《记忆碎片》
水平角度让人物符合我们自己的愿望。导演视 角色与自己平等,绝不愿意观众任意轻蔑或同 情这些角色。许多时候,角色即是普通人,不 特别具美德,也不特别堕落,导演完全让他们 展露自己,不用镜头角度来做价值判断。因此, 它的镜头是中性的,不带情感,让观众自己做 判断。
仰角则与俯角相反,它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并且带 有垂直效果。更确切地说,它能使一个矮的演员看起 来较高。动作的速度感增加了,尤其是暴力镜头。仰 角会捕捉一种令人困惑的感觉,并且会使环境变小, 如天空或天花板都退为背景。就心理上而言,仰角会 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 胁性,也使观众欠缺安全感并觉得被人控制。由仰角 摄得的人物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 所以在宣传片以及强调英雄主义的电影中,这类镜头 是最常见的。
人物设置: 1.主要人物: 一般来说,一部影视作品中主要人物为一个 或两个。
2.次要人物: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配角。但它们并不是消极 的作为构成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点缀,而是积极 地参与到情节的运动中去。
3.群像 有些影片因为题材的需要没有特别突出的单 个主人公,而是写一群人的整体面貌,即以群 像的人物设置和构思来刻画艺术形象,以扇面 式展开的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 盾。
大特写镜头
← 特写强调局部特征
远景交待主体同大 环境之间的关系
→
← 中景展示临近的环境
远景
近景
中景
影视拍摄的角度
物体被摄的角度通常也能代表某种对题材的看 法。 角度由“摄影机”的位置所决定,与被摄的对 象无关。
现实主义的导演通常会避免极端的角度。他们 喜欢水平视线的角度,约离地五至六尺,也就 是接近一个旁观者的真正身高。 形式主义导演较不在乎被摄物的清晰度,但必 须能捕捉到被摄物的精髓。 现实主义者希望观众能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而 形式主义者则希望观众能注意到它。
←
(A)
(B)
→
大远景拍摄效果
全景 1. 作用:交代被摄体的全貌及其附近的环境。 2. 画面特点:相当于在剧场时所看到的舞台框 内的那种景别。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大致等于 画面的高度。
全 景 镜 头
中景 指人物膝部以上的部分,用以表现人物的姿 态动作、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呼应关系等。 它是电影电视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景别。
特写教近景更进 ← 一步,表现人物肩 部以上部位.
↓
大特写 大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 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 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 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 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以至于眼皮的每 一次眨动,都会成为强有力的视觉 。当视距 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
戏剧式结构的电影,一般来说是建立在尖 锐冲突的基础上,有着极强的因果链,也就是 说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依存关系;再 加上偶然性在剧情中经常出现,更让影片故事 跌宕起伏,让观众感慨人生如戏。
散文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不着力表现冲突,而是着意于 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 它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可能不存在必然的依 存关系,但剧情仍可继续下去。
简单情节线:是指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贯串 始终的情节线,没有副线,没有第二条、第三 条乃至多条平行展开的情节线。 我国近年来的一些优秀影片如《本命年》、 《心香》、《菊豆》、《秋菊打官司》基本上 也都用的是简单情节线。
简单情节线只是情节安 排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叙 事的形式,并非说作品的
内容简单或内涵不丰富。
2.人与人的矛盾冲突 3.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 如:《剑雨》中,细雨与张人凤的矛盾,与转轮 王的矛盾都属于第二种矛盾;曾静(细雨易容 后)对张阿生(张人凤易容后)的爱情,就属 于第二种矛盾。 (播放《剑雨》预告片)
情节线
情节线索是贯串作品始终的情节联系,一般 分为两种:简单情节线和复杂情节线。
小说式结构 此类结构样式的影片,是以表现人物为 主,不要求情节关系的高度集中。这种结构 经常通过表现某个人物的生活,从而来思考 人生。
如:高志森导演的 《南海十三郎》,通过 表现十三郎这样一位佯狂 避世天才的悲惨而又清醒的 一生,引起观众深刻的思考。
影视艺术的人物
人物塑造上表现出来的是 景别的变化。不同的景别适用于表现的内容各 不相同。
远景、大远景 1.作用:表现自然环境,介绍地理概况,创造气 势, 渲染气氛,抒发感情。 2.画面特点: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感,画面大气, 有较 强的气势。 3.拍摄手段:在大远景中,多采用静止画面的形 式,人物只占据画面中的极小部分,与其所处 环境相比,往往微不足道,场景成为表现主体。
中景镜头 ↑ →
近景 表现被摄体的局部,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 在拍摄人物时着重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内在气质。 物体则要注重质感的表现。
表现胸部以上的镜头称之为近景
特写 1.画面特点:构图集中单一,内容简洁、表现力 强。 2.作用:强调人物的表情和内心的感受,对观众 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快速的视觉节奏, 创造情节的高潮。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最具奥妙 的独特表现手法。
“鸟瞰角度”可能是所有角度中最令人迷惑的, 因为它是直接从被摄物正上方往下拍,我们很 少从这样的角度看事物,所以其主体显得不易 辨认。而导演也多半避免这样的摄影镜位。不 过,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角度相当具表达效果。 它使观众盘旋在被摄物上空宛如天神般,镜头 下的人物往往像蚂蚁般卑微无助。
普通的“俯角镜头”并不似鸟瞰那么极端,也 因此不那么令人迷惑。摄影机通常架在升降摄 影架上,或者就近的高处,但是不像鸟瞰那般 主宰性显著。这种俯角镜头比较接近文学上的 全知观点,好像给读者一个梗概,但并不暗示 命运。俯角也会使被摄物看来不那么高,而且 总是包括作为背景的地板或墙面,其动作感觉 也较缓慢。
一般而言,电影有五种基本镜头角度,即: (1)鸟瞰角度(bird’s-eye view). (2)俯角(high angle); (3)水平角度(eye-level); (4)仰角(low angle); (5)倾斜角度(oblique angle)。
“鸟瞰角度”可能是所有角度中最令人迷惑的, 因为它是直接从被摄物正上方往下拍(见图112b),我们很少从这样的角度看事物,所以其 主体显得不易辨认。而导演也多半避免这样的 摄影镜位(setup)。不过,在有些情况下,这 种角度相当具表达效果。它使观众盘旋在被摄 物上空宛如天神般,镜头下的人物往往像蚂蚁 般卑微无助。
影视艺术的结构
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体现在
内涵上就是作品的主题,体现在审美特征上就
是作品的风格样式,而体现在形式上就是结构。
戏剧式结构 指按照戏剧冲突归律来结构剧本,即剧情 总是以一个主要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来完 成的。 如:《魂断蓝桥》就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 情发展这个中心事件来结构故事的。
“倾斜镜头”的水平线多是斜的,镜头内的人 物看起来好像快要跌倒。这种镜头有时用于主 观镜头,例如醉汉的观点。在心理上,倾斜镜 头给人的感觉是紧张、转换及动作即将改变。 倾斜镜头使水平和垂直的线条都变成斜线,但 很少人使用,因其会使观众迷乱,适合用于暴 力的场景,因其可精确地捕捉视觉上焦燥的感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