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并购的频繁发生,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对企业的并购决策及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因过于乐观的估计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因自信而采取更为积极的战略行动。

在并购领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或低估潜在风险,从而影响并购绩效。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和管理学理论,构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的理论框架。

假设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具体而言,本文假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因为高估自身能力及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导致并购决策过于积极,从而影响并购后的企业绩效。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研究框架;其次,收集相关企业并购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公开的财务报告、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研究数据库。

五、实证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决策过程中往往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或低估潜在风险,导致并购后的企业绩效不如预期。

此外,本文还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并购策略,这进一步加剧了并购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六、案例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本文选取了几起典型的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案例包括成功和失败的并购案例,涉及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忽视风险、高估自身能力,导致并购后的企业绩效不佳。

管理者过度自信文献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文献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文献综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对自己及其决策和行动的过度评价或信心,导致他们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为。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不会主动寻求建议和意见,他们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自信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过度自信却会对企业、团队和员工产生负面影响。

自信心太强的管理者常常会忽略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从而导致团队不和谐。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还容易低估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决策,这些决策不仅会损害企业经济利益,还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信任。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如何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个人能力过于自信、过于看重自己的经验和成功经历、缺乏客观的反馈机制和错误的认知框架等。

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关键原因:• 个体属性。

管理者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过度自信的程度。

那些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强的管理者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

• 认知。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倾向于过分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功经历,而忽略自己存在的缺点和弱点,这样会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和决策。

• 行为反馈。

缺乏反馈机制会导致管理者对其自大行为缺乏重视,而不是修正。

• 组织文化。

如果企业文化鼓励管理者过度自信并鼓励他们在决策方面采取大胆行动,那么这种文化将进一步加剧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问题。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带来的负面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 决策偏差。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不利用有效的决策规则,而是偏向于不可重复的个人决策,从而产生偏差• 盲目的行动。

自信心太强的管理者倾向于忽略风险和挑战,从而采取过于冲动和盲目的行动。

• 单方面思考。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他们对其他人或其他方案忽视、忽略,而仅仅关注自己的决策和方案。

• 沟通不畅。

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在团队内部或外部不与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不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导致沟通困难。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陈菊花,隋姗姗(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预研课题“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应的研究”(编号:9214000507)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0-10-20作者简介:陈菊花(1965-),女,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摘要:过度自信替代变量的选择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及金融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回顾和评述相关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由此引发对过度自信衡量标准和模型的思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过度自信;度量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1-0121-04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金融决策行为的研究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形成了经典金融学理论。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金融“异象”不断出现,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把研究视角投向经济现象的背后,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拓宽理性经济人假设,于是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过度自信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对市场有效性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挑战,引入经济人非理性的假设。

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也是阻碍过度自信研究的瓶颈。

本文从过度自信的界定入手,对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从管理者和金融市场投资者两个角度讨论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对目前度量方法的缺陷进行评述,并对未来过度自信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一)管理者过度自信热尔韦(Gervais )、希顿(Heaton )和欧丹(Odean )建立的两阶段资本预算模型把管理者高估自身决策能力而低估决策失败概率的心理特征定义为管理者过度自信。

[1]戈尔(Goel )和撒克(Thakor )把管理者过度自信定义为高估公司未来业绩,而低估未来风险的感知偏差。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引言:高管人员在企业中担负着重要的决策职责,其决策水平和决策风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发展方向。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高管人员可能会因为过度自信而做出不适当的投资决策,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企业高级管理层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一、过度自信现象的解读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高估的一种心理偏差。

在高管人员中,过度自信体现为他们对自身决策的正确性和能够成功执行的信心过高。

过度自信现象通常伴随着个体在评估风险时的偏见和乐观主义。

研究表明,过度自信可以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现象的实证研究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现象和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自信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公司前景的高度乐观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往往过于自信地预测公司的业绩增长和市场反应。

然而,这种乐观主义往往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

(二)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高管人员在评估投资项目时,往往受到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的影响,高估了投资收益的潜力和风险的可控性。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他们倾向于过度依赖自身经验和市场状况进行决策,而忽视了更客观和全面的风险评估。

(三)过度自信的行为决策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在决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冒险和激进的行为,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而忽视了经济周期和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种决策行为常常导致资金的浪费和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

三、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程度与其投资决策的冒险性和不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摘要】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一种常见的管理问题,对企业价值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综述研究现有文献,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

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决策行为的冲动和偏见,影响企业绩效和创新。

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应对策略包括建立规范的决策流程、加强人才培训和提倡团队合作。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深入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并进一步探讨管理者自信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影响、表现形式、决策行为、企业绩效、创新、应对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决策和行为中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认识偏差,导致其在决策和行为中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和冒险行为。

过度自信在管理者中普遍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过度自信的预期效果。

他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结果,忽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在决策和行为中出现偏差。

在企业管理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做出过于冒险的决策,忽视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绩效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在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判断中存在偏差,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导致企业的绩效表现不佳。

过度自信还可能抑制企业的创新活动,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能力。

了解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有针对性地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提升管理者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和绩效表现。

1.2 研究意义Management overconfidence,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business world,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manager overconfidence on corporate value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ffectively.2. 正文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会表现在多个方面。

管理者过度自信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 因此, 如何评价管理者过度 自 信这一心理特征 , 是研究管理者过度 自 信问题 的基础和起点。
二、 管理者过度 自信 的心理学基础及 其影响因素 ( ) 一 管理 者过度 自信的心理 学基础及 实证依据 () 1 自信与过度 自信 。 自信是人的天性 , 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一 个体对 自 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 , 是对 自身能力 、 价值的客观评价 、 正向认知 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 。 自信不仅是人们对 自己的积极评价和正 面认可 , 重要 的是 它包含 自我激励 的心理过程 , 国作 家爱 默生直言 “ 更 美 自信是成功的第 一秘诀 ”先贤孔子说“ 心信其可成 , , 吾 则无 坚不摧 ; 心信其不可成 , 吾 则反掌折枝 之易亦不 能”凡事都要有个度 ,过犹不及” 国人对 “ 。 “ 是 过度” 问题 的态度 。 自信” 当“ 膨胀 为“ 过 度 自信 ” 以后 , 它就丧失 了积极正面的原义 , 成为一种非理性 的心理或行为。 认知心理学文献认为过度 自信是人类 的普遍心理现象 , 尤其对 自身知识和信息准确性 的过度 自信 。rn (9 5 发现人们对未来事件 有不切 实际的乐观主义 , 常倾 向于高估 自身完成任 Fa k 13 ) 通 务的能力 , 并且 这种高估程度随着他在任务 中的角色的重要性的增加而增强 。 ai 、 i h i r u rh a ym(9 8 认为成功者 D ne Hr lf 和Sbam n a 19 ) l s ee
黄 干 傅 政: 管理者过度 自信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 自信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黄 干 傅 政
( 、 中科技大学管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40 7 ; 、 1华 3 0 4 2 中国人 民大学金融学 院 北京 10 7 ) 0 82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摘要:过度自信理论弥补了经典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该理论注重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改善企业决策行为,广泛吸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尤其是行为决策科学研究的成果,重新解释了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投资异象和投资行为认知偏差。

本研究试图在控制公司系列特征变量基础上,探求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现有的行为金融文献主要集中在投资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进行研究的很少,本研究力图在这方面做有益尝试。

文中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构筑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的投资决策行为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从总体上看,该分析框架兼容了逻辑推理性和比较性的规范研究、描述性与解释性的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因持有公司股票期权并出于职业声誉考虑,似乎更是谨慎投资,但他们一旦发现公司有充裕的现金流,会对现金流投资表现出强烈的偏好。

高管层持股作为一种内在激励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问题,对改善我国上市投资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对现金流的利用存在着管理机会主义。

为了抑制高管过度自信带来现金流盲目投资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可以适度负债以减少高管自由决断使用的现金流,这样也可降低其代理成本。

第二,按公司的成长性进行了分组,通过对高成长性公司组分析发现,这组公司尽管有较好的成长性,高管过度自信并不一定增加投资,只有在拥有充裕现金流的情况下才增加投资。

在低成长性公司里,即使拥有充裕的现金流,他们通过对前景的预测与现实分析,也很难表现出增加投资的倾向。

第三,基于不同融资约束条件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融资约束的强弱并没有相关性。

第四,基于公司最终控制人不同性质研究发现,非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对现金流表现得更为敏感,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

然而,管理者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往往会出现过度自信的现象。

本文旨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概念及测量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判断和决策的信心过高,而往往忽视风险或对成功的可能存在过分乐观的预期。

在企业管理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过于乐观地估计自身能力及对市场情况的把握。

在国内外众多文献中,主要通过管理者的言语行为、公司策略变化以及市场反应等来测量其过度自信的程度。

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影响并购的成败及后续的绩效。

这种关系呈现多角度分析,一些研究认为过度自信可能导致高估目标公司价值,过度投资并带来高额的财务风险;另一些研究则认为,适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更具有决策勇气和执行力,从而带来更好的并购绩效。

三、理论分析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来源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来源可能包括个人经历、成功经验、信息处理偏差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管理者在决策时过于乐观地估计自身能力及对市场情况的把握。

2. 并购绩效的衡量标准并购绩效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和市场反应等。

财务指标如收入增长、成本节约等;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交易量等来衡量。

四、实证研究1. 数据收集与模型构建本文以国内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近年来发生过的企业并购事件为样本。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进行度量,以及相关并购绩效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收集,构建了相应的回归模型。

2. 实证结果与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具体表现为,适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降低财务风险,并实现较高的并购绩效;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容易高估目标公司价值,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和财务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作者:陈菊花, 隋姗姗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刊名:
经济纵横
英文刊名:ECONOMIC REVIEW
年,卷(期):2011(1)
1.Gervais S;Heaton J B;Odean T Overconfidence,investment policy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2003
2.Goel,A.M;A.V.Thakor Do Overconfident Managers Make Belter Leaders 2002
3.Cooper A C;Woo C Y;Dunkleberg WC Entrepreneur perceived chances for success[外文期刊] 1988
4.Heaton,J.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外文期刊] 2002(06)
5.Odean T 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1999
6.Goel A.M;Thakor A.V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e Investment Distort)ons 2005
7.Malmendier,U;G.Tate Who Makes Acquisitions? CEO Overconfidence and the Market' a Reaction 2008(01)
8.Brav,A;J.R.Graham;C.R.Harvey;R.Michaely Dividends and taxes:CFO survey evidence 2006
9.Meir Statman;Steven Thoriey;Keith Vorkink Investor Overconfidence and Trading Volume 2006(04)
10.Doukas Ja;Peunezasd Acquisitions,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 2007(03)
11.Hayward L A.M;Donald C.H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Evidence of CEO Hubris 1997(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jzh20110103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