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临床论文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分析并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56例,治疗失败4例,治疗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成功57例,治疗失败3例,治疗成功率为95.00%,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1d疼痛率为48.33%,对照组治疗后1d疼痛率为21.67%,观察组治疗后1d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7d疼痛率为11.67%,对照组治疗后7d疼痛率为10.00%,两组疼痛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效果显著。
标签: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多次根管治疗;临床疗效慢性根尖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根管治疗术。
传统的常规根管治疗术需要反复多次治疗才能有效,有些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最后造成治疗失败[1]。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许多医疗研究相关人员不断提高、创新技术,最终发现在有效的控制根管内感染的基础上一次性完成治疗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上。
本次研究现选取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例,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满意,现将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例、患牙120颗。
男57例,女63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32±7.32)岁。
其中,前牙47颗,双尖牙35颗,磨牙38。
纳入标准:①近期无明显临床症状;②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根光孔发育完成,且根尖无明显吸收;③影像学显示根尖阴影小于5mm;④不伴有牙周疾病。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根尖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和身
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根尖手术作为根治根尖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越来
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根尖手术对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右下颌牙龈疼痛、肿胀、咬合不适等症状到我科就诊,根据临床胶片检查发现右下颌2、3、4牙根尖周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确诊为慢性根尖炎,并建
议进行根尖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过程
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注意口腔卫生,用盐水漱口,清洁齿面,全身检查无特殊情况,签署手术知
情同意书后进入手术室。
2. 局部麻醉
行右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局麻效果良好。
3. 手术操作
用扩张器张开口腔,用手术刀微切口,摘除牙龈上软组织,清除局部炎症灶。
将根尖
周围的病变组织切除,进行根管治疗并填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其他治疗,如修
复牙冠等。
术后患者按医嘱口服药物及注意休息。
三、术后疗效评估
1. 术后3天
患者回诊,术口部位无明显水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并按时服药及遵守医嘱。
患者回诊,术口部位已经基本消肿,疼痛减轻明显,口腔内清洁,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拆线后随访。
患者回诊,术口部位已经完全愈合,无任何异常情况,患者对术后治疗效果满意。
四、结论
根尖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根尖炎的方法,本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根据术后随访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状况良好,对术后疗效非常满意。
因此,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慢性根尖炎是一种常见的根尖周围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根尖坏死或牙髓感染后,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的慢性炎症。
患者常常因为疼痛、牙龈肿胀、脓肿和牙齿松动等症状而就诊。
在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根尖手术成为了治疗慢性根尖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例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
患者王某,男性,45岁,因左下颌第六号牙疼痛、发热和牙龈肿胀半年,经常服用抗生素缓解,但症状经常反复。
口腔检查发现左下颌第六号牙有明显的牙龈肿胀和脓肿,并对热刺激敏感。
通过X线片和CT检查发现左下颌第六号牙根尖部有明显的阻尼影像,诊断为慢性根尖炎。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充分的沟通后,患者同意进行根尖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患者局部麻醉后,口腔外科医生对左下颌第六号牙进行了根尖手术。
首先进行了牙龈切开,暴露了牙根尖部。
然后清除了牙髓腔内的感染组织和根管内的牙髓组织,利用根管镜和超声振动器清理了根管内的坏死组织和根尖周围的炎症组织。
手术过程中医生细心操作,确保了根尖周围组织的充分清理。
术后进行了牙龈缝合和术后护理。
术后两周,患者主动复诊。
牙龈肿胀和脓肿症状消失,疼痛明显减轻。
通过口腔X线片检查发现,左下颌第六号牙根尖周围炎症已经明显减轻。
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并表示术后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以上病例的介绍可以看出,在慢性根尖炎患者中,根尖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根尖手术能够清除牙根尖周围的感染组织,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有利于组织修复和愈合。
根尖手术术后恢复较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对于慢性根尖炎患者,根尖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除了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患者还需要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复诊,避免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
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减少复发。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观察组疼痛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用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次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效果Clinical observation of one-time root can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periapical inflamma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ingle root canal therapy for 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 Methods:72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 single root canal therapy. Routine roots were obtained for the patientsin the control group. Tube treatment, and then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and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disposable root canal therapy for 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root canal therapy; 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 clinical effect前言:慢性根尖周炎是国内外口腔内科常见的多发病种,是牙髓坏死、坏疽以及牙髓治疗失败造成的结果。
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与体会

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与体会目的:探讨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治疗体会。
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6月66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情况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牙均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术,并进行窦道药物引流术3-5次,66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均治疗成功,总有效率为100%,随访1年,患者均未见复发。
结论:在根管治疗的同时,采用窦道药物引流可消除炎症、坏死组织及死腔,促进愈合,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根尖周炎;窦道处理方式;根管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形成黏膜下脓肿或皮下脓肿,最后脓肿破溃,脓液经黏膜或皮肤排出,形成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1]。
临床对慢性根尖周炎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一般能取得良好效果,但伴有严重的慢性根尖周病变者治疗效果欠佳,尤其对伴有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时间长、反复次数多、复发率较高,成为口腔内科一较为棘手的常见病、多发病[2]。
笔者本着对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2012年1月-6月66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情况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于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为不断提高本病治疗方法、方式进行前瞻性探讨与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均为我科2012年1月-6月门诊就诊的患者,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1±1.03岁,病程在3个月-2年之间。
其中,侧切牙16颗,前磨牙36颗,磨牙14颗。
患者均以反复牙痛或牙龈反复肿痛为主诉就诊,检查发现牙髓已坏死,唇(颊)或舌(腭)侧可发现窦道。
X线片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骨质疏松、模糊不清或骨质破坏,其范围多在1-5mm之间。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检结果,予以初步确诊。
同时,开具X线影像检查以了解患牙根尖周组织的破坏情况、根管数量、长度、弯曲度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3]。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氧化钙根管消毒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根管消毒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和治疗前后NRS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N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三项炎性因子水平与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根管消毒对缓解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并减轻其疼痛感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临床效果Clinical study of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pical inflamma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pical inflammation.Methods: will have departments of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rthritis of root as object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it is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hospital order, in the two groups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rthritis of root,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calcium hydroxide root canal disinfection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root canal disinfection treatment,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and NR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treatment.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NF-, IL-1, IL-6 levels or N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all thre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NRS scores were decreas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has obvious effect on relieving inflammation and pa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Clinical effect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牙科疾病,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削弱其咀嚼功能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中以开髓、扩管、封药为治疗方法,无痛后给予患者根管填充,抑菌杀菌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故采取科学的根管消毒方式非常重要[2]。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慢性根尖炎是一种常见的根尖周围炎症,多由于牙髓坏死或根尖周围组织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牙齿疼痛、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症状。
对于慢性根尖炎,根尖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探讨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一名45岁女性,患有慢性根尖炎已有2年之久。
患者主诉左侧下颌牙龈肿胀、牙齿疼痛,经多次根管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
经口腔X线检查及CT检查,确诊为左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围炎,推荐行根尖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过程患者在全身情况稳定的情况下,接受了左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通过局部麻醉后,进行牙龈切开暴露根尖部位,清除了根尖周围炎症组织,并进行了根尖切除及根尖封闭术。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三、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估术后1周,患者牙龈肿胀明显减轻,牙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术后3个月,患者再次进行口腔X线检查及CT检查,显示根尖周围炎症已明显减轻,并且牙龈肿胀明显减轻,牙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患者经过一年的随访观察,症状未见复发,牙齿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四、讨论需要指出的是,根尖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手术创口感染、牙齿感觉异常等。
在进行根尖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是最为重要的。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根尖炎的治疗会越来越趋于规范化和精细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慢性根尖炎的定义慢性根尖炎是一种常见的根尖周围炎症疾病,通常由于牙髓炎或根尖周围炎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而发展而来。
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特征包括患牙出现持续性的疼痛、触痛、牙龈肿胀、局部渗出物等症状。
影响慢性根尖炎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患牙的位置、病变程度、个体差异等。
慢性根尖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周围组织破坏、感染扩散至颌面部其他部位甚至引起全身病变。
早期发现慢性根尖炎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根尖手术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清除受损的根尖组织、根管内的细菌和病理物质,促进愈合。
研究表明,根尖手术在治疗慢性根尖炎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2 根尖手术介绍根尖手术是一种针对慢性根尖炎患者的治疗方式,通过该手术可以有效清除根尖周围的感染源,阻断病灶的继续发展。
手术过程包括牙齿开髓、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步骤,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根尖手术的治疗效果受到手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选择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手术是非常重要的。
根尖手术通常适用于慢性根尖炎患者存在根尖周围病变或病灶较大无法通过根管治疗彻底清除的情况。
对于严重感染或化脓性炎症的患者,根尖手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快速清除病变组织,减轻疼痛症状,并预防病情恶化。
根尖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过程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和遵医嘱的配合。
在选择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时,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检查,以确保手术后的效果和疗效。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评估手术对患者症状的改善和根尖病灶的清除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一系列患者的病例,分析手术治疗对慢性根尖炎的长期疗效和预防复发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总结根尖手术在慢性根尖炎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者治疗中的痛楚,笔者选用对组织无刺激性的甲硝唑药液棉捻代替传统的甲醛甲酚溶液(以下简称 FC)棉捻根管封药,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甲醛
中图分类号:R781.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74-02
*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564300) 2012 年 7 月 2 日收稿
因此,常作为临床常规麻醉用药。临床上有些小儿在手术过程中 不配合、乱扭动、喜哭闹。强行肌肉注射氯胺酮后,可以使患儿较 快地进入麻醉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但注射用药后麻醉深 度控制比较困难,易导致患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口腔分泌物增 多,从而造成术中及术后麻醉并发症较明显。同时,由于氯胺酮是 短效麻醉药,术中需反复多次追加用药剂量,导致氯胺酮在体内 产生蓄积作用,使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延迟[1]。
74
内蒙古中医药
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邹全书 *
摘 要: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用药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行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麻 醉。结果:患儿术后初醒时间10~21min,平均初醒时间15.5min。离开手术室的时间为11~25min,平均16.1min。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有2例出 现术中血氧饱和度>95%。术中血压、心率等较基础值无明显改变,未出现肢体乱动现象。术后患儿未出现情绪躁动及呕吐等术后症状。结 论: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氯胺酮;咪达唑仑;小儿疝气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74-01
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 做手术的时候要进行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由于小儿年龄幼 小,在生理和解剖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选择使用的麻醉药较 成人使用的麻醉药应更为慎重。目前,传统的小儿疝气常用氯胺 酮单一药品进行麻醉。氯胺酮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产生分离麻醉状 态,麻醉效果较好,但麻醉深度较难控制,苏醒时间较长、术中血 流动力学不稳定。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麻醉方法,我院采用氯胺 酮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取得了良好的麻醉 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 120 例。其中女童 32 例,男童 88 例。年龄 7 个月~8 岁,平均年龄 4.5 岁。体重 7.5~27 ㎏,平均 11.5㎏。所有患童都经过术前明确诊断,根据美国麻醉医 师协会规定的病情分级 ASAⅠ~Ⅱ级。 1.2 操作方法:患儿行术前常规护理。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 5mg/ kg+咪达唑仑 0.1mg/kg。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术前静脉推注氯胺 酮 2.0 mg/kg,采用 l%氯胺酮微量泵输注进行麻醉维持。麻醉过程 中保持患儿自主呼吸,经面罩持续吸氧。患儿手术结束后,待自主 呼吸恢复良好,不吸氧且血氧饱和度>95%时,可送麻醉恢复室。 1.3 观察指标:麻醉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观 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初醒时间、术中血氧饱和度>95%的例 数及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等指标。 2结果
咪达唑仑是一种新型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麻醉作 用 迅 速 、不 良 反 应 少 、代 谢 快 、长 时 间 使 用 无 蓄 积 残 留 效 应 、安 全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2]。与氯胺酮联合应用可以降低血液 中含有的儿茶酚胺,减慢氯胺酮的肝代谢,加强氯胺酮的麻醉效 果。同时,可减少氯胺酮的用量,减慢心率,减轻氯胺酮所引起 的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及心血管兴奋作用。通过观察结果可 见,患儿在术中血压、心率等较基础值无明显改变,仅 2 例出现 术中血氧饱和度>95%[3]。咪达唑仑有抗惊厥作用,可减轻氯胺酮 的精神反应,使术后的幻觉、噩梦减少[4]。通过观察结果可见,患 儿术后的平均初醒时间为 15.5min,离开手术室平均 16.1min,且 术后患儿未出现情绪躁动及呕吐等症状,说明两药联用麻醉恢 复快且平稳。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采取根管治 疗或者牙髓塑化治疗来保留患牙。目前塑化治疗已趋于淘汰,而 根管治疗时,往往在对患牙经过根管扩大,清洗,待炎症缓解,在 根管内封 FC 棉捻消毒后,有部分患者仍然有症状,主要临床表 现有:患牙扣诊仍有轻度不适,有自发痛和轻微刺激痛。一般根管 治疗术后疼痛的原因分全身因素,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 性刺激等,而临床上排除操作者人为因素,如机械性刺激外,化学 性刺激为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由于传统的 FC 具有潜在的抗原
本组病例研究表明,氯胺酮与咪达唑仑联用,即可以减少氯 胺酮用药总量,也减轻了术后发生的精神运动性反应,从而降低 了术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是 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章华.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疝气修补术麻醉中的应 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165-166. [2]任安虎.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临 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B)32-33. [3]陈远声.异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J].当代医 学,2011,17(8):84-85. [4]陈亚男,等.咪达唑仑可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下术后躁动[J]. 临 床合理用药,2010,1(3):56-57.
患儿术后初醒时间 10~21min,平均初醒时间 15.5min。离开 手术室的时间为 11~25min,平均 16.1min。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有 2 例出现术中血氧饱和度>95%。术中血压、心率等较基础值无明 显改变,未出现肢体乱动现象。术后患儿未出现情绪躁动及呕吐 等术后症状。 3讨论
传统的小儿疝气手术中,氯胺酮因其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