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文书记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发现通过记录和保留重要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
他们开始使用石刻、图纸、纸张等材料来记录重要信息,形成了最早的档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的古代,档案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记录。
《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就是古代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献性的档案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人物事迹、事件发展等,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欧洲,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的欧洲国家开始建立中央档案机构,负责管理和保存国家文书档案。
这些文书档案记录了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为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机构提供了依据。
教会也建立了类似的档案机构,用于保存宗教和教育方面的文书。
近代以来,档案的演变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下,政府和企业等组织需要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海量的信息。
档案管理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术,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处理和保存需求。
20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档案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档案的出现使得档案的保存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数字化处理,档案可以以电子形式存储,并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
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更加自由地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纸质档案系统逐渐被计算机辅助档案系统所取代。
通过电子数据的录入、检索和整理,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种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备更好的安全和保密能力。
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紧密相连。
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记忆,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也将不断地向着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第一讲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明朝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 又一个时期,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和加强统 治的需要,对档案严格控制。黄册库是明 王朝保管全国赋役档案文件---黄册的专用库 房,独立经济核算、独立行使职权,已具备 国家档案馆的性质。
五、我国古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形成和集中于官府 (二)档案与文书、秘书工作在相当长的
晋时期,特别是从周 代到汉代1000余年 之间,多用竹片和木 版撰写文书与保存档 案。
缣(jiān)帛档案 与简牍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缣书、帛
书,用缣帛书写的文书可以舒卷,所以又 称为“卷”。 纸质档案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音像档案 电子档案
四、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演变 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于夏代; 我国发现和保存最早的档案是殷商后期的
时期没有严格区分开来。 (三)档案与历史著作有不解之缘,注重
将档案以史料汇编的形式加以利用。 (四)档案管理水平与档案理论的发展有
明显的差距。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甲骨档案,殷墟出土的甲骨中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个殷历甲 子表,也称“干支纪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西周中央机关建立了副本 制度;唐朝建立三省制度, 档案工作更为发达。其中出 现了封建官员的人事档案---甲历,保管甲历的库房叫 甲库,甲库具有专门档案库 的性质。
宋代从中央到地方均建架 阁库保存档案。
第一讲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三、我国档案载体及名称演变
甲骨档案 ; 甲骨档案主要中
于商代,甲骨档案 的文字是用铜刀或 石刀刻在坚硬的龟 甲兽骨上 。
金石档案:
金文是铸刻在金 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 文,也称钟鼎文,古 人称铜为金,因又称 钟鼎文为金文。广义 地理解,金石包括金 属铭器和石刻。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一、档案的起源诸说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它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文字发明为基础,产生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前提)。
关于档案起源观点的归纳:{1.文字说:文字是档案的必要条件2.文字图像起源说: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3.结绳刻契说: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
2.中国档案:①.《尚书》——“上古之书”:迄今我国最古的历史文件汇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②.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3.外国档案:①.巴勒摩石碑:现存的埃及最古老的年代纪。
②.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1.古代中古档案:{甲骨档案金石档案:书史性质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
有铭文的青铜器始于商代。
彝铭的四个阶段:①.铸器之意本在使用②.文化递进,器铭加详③书史之性质变而文饰④.铭辞之书与文饰性质俱失,复返粗略之自名。
中国近代史五大发现:长沙吴简、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朝大内档案。
2.外国档案: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亦称《石柱法》。
纸草是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3.纤维纸出现在东汉时代。
自东晋安帝时起,太尉桓玄下令改用纸张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一直沿用至今。
4.音像档案也称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包括照片、唱片、录像带、光盘等。
直观性是其突出特点。
5.档案的词源:档案在明末清初已被使用,在《清太宗皇帝实录》即顺治年间。
第三章档案定义及其剖析1.档案定义的剖析。
①.直观描述型: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和档案的实存形态等较为直观的角度来描述,即认为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
优势:直观、易于理解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②抽象揭示型:主要从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且试图揭示档案的本质特性(用信息、历史记录、原始记录等抽象度较高的概念,根本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是记录历史、保存信息的重要载体,它的起源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最早的石碑、竹简到现代的电子档案,档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本文将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以探究档案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档案的起源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碑和竹简。
在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重要信息和事件,以便后人能够了解和学习。
石碑和竹简作为最早的档案载体,通过刻写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信息,成为了古代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二、档案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古代,随着纸张的出现,书写成为了主要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档案的主要载体。
古代的书籍、文献成为了重要的档案资料,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成为了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档案的保存和传播更加便利。
印刷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档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为后来的档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档案不仅包括纸质文献,还包括各种图像、声音和视频资料,如磁带、光盘、电子文档等。
档案的形式愈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为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三、档案的意义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为后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档案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具有重要的法律和证据意义。
在司法领域,档案作为重要的证据,承担了维护法律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责任。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档案也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规范管理行为、防范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档案的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需
要记录和保存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以便将来查询和使用。
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比如古埃及的法老墓葬中发现的记录在羊皮纸上的文字,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最早的档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规范。
古代的档案多以文字记录的形
式存在,比如古代帝王的诏令、历史事件的记录等。
随着纸张的发明,档案的记录方式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古代,档案通常由政府或者宗教机构负责管理和保存。
在中国,最早的档案可以追
溯至商代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而在欧洲,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有许多重要的档案和记录。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欧洲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档案机构,比如教会的档案馆、国家的档
案馆等。
这些档案机构开始系统地管理和保存各种重要的文书、文件和记录。
档案的管理
和保存逐渐成为了一门专业,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制度。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的管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电子档案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利用率。
比如现在的各种政府机构、企
业单位都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大大方便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档案的演变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的管理和
保存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档案管理和保存会更
加科学和规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档案作为记录和保存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其起源和演变也自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档案的起源和演变两个方面来略论档案的发展历程。
一、档案的起源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来记录和保存信息。
最早的档案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时期,当时人们使用纸张、石碑、陶片等载体来记录各种信息。
这些记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是古代档案的雏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古代中国,例如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秦汉的简牍文字等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形式的档案。
而在欧洲的中世纪,一些宗教机构和皇室宫廷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档案馆,用来存放和管理各个时期的重要文书和档案资料。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档案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升级。
现代档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网络档案等新形式的档案也开始逐渐普及和应用。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档案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二、档案的演变档案的演变可以说是由档案的形式和功能的不断改变和发展所决定的。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档案的形式从最初的纸质档案逐渐发展到了数字化档案、网络档案等多种新形式。
这些新形式的档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的载体和形式,同时也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档案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拓展。
最初,档案主要用来记录和保存重要的信息和文书,以便后人查阅和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档案的功能逐渐发展到了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利用,档案不仅是记录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在现代社会,档案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不仅仅是用来管理和保存已有的信息,同时也是用来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
档案和档案工作概述PPT课件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1.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性 第一,档案工作是负责管理档案
的一项专门业务。 第二,档案工作存在于一切机关
组织当中,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 第三,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
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2.档案工作的信息服务性 3.档案工作的政治机要性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档案工作 1)国家全部档案由各级各类档案机构集中
1.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 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是由文 件材料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
3.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4.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档案与图书报刊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记录了各种信息和知识,都 被人们有意识地保存收藏。但是, 从档案的形成及性质来看,两者又 存在本质区别:
2.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律 3.档案作用发挥的转移律 4.档案作用发挥的条件律 档案的作用不会自发地发挥出来,
它是潜在的,需要创造条件才能实现。
档案作用的发挥,一般来说受到以下三 个条件的限制:
1)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2)受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的限制 3)受档案管理水平的限制
第四节 国家档案全宗 一、国家档案全宗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管理。
2)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由各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统一、分级、分专业 进行管理。
3)实行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的统一管 理。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维护档案的完整。 2)维护档案的安全。
3.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四、建国以来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概况 1.初创和发展阶段(1949——1966) 2.破坏和否定阶段(1966——1977) 3.恢复和再发展阶段(1978——现在) 初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有文字记录的时代。
在古代,人们会将重要的信息记录在石碑、竹简、木牍等载体上,以便后人了解历史、研究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也逐渐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在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带领读者一起探索档案这一文化历史的宝贵遗产。
档案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周官制》的书籍中,指的是公文文献的记录和保存。
在古代,各个朝代的皇帝都设立了专门的档案馆,用于保存重要的政治文献和历史记录,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治理。
而在欧洲,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时政府会将重要的文件记录在羊皮纸或者铅板上,以此来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机构的不断完善,档案逐渐成为政府和机构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清朝时期设立的档案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些档案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历史文件和官方记录,不仅对于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历史资料和政策依据。
在西方国家,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例如英国的国家档案馆和美国的国家档案管理局,都是为了保存和管理国家的重要文件和历史资料而设立的机构。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电子文档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记录、存储和检索信息。
各国政府和机构纷纷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数字化档案的工作,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访问国家档案馆的数字化收藏,这为历史学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途径来了解历史和文化。
随着档案管理的不断发展,档案的保护和利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档案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中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如何妥善保护和利用这些档案,成为了当今世界档案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国际档案委员会(IC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机构也都就档案保护和利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牍档案 自商周直至东 晋时期,特别是从周 代到汉代1000余年 之间,多用竹片和木 版撰写文书与保存档 案。
缣(jiān)帛档案 与简牍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缣书、帛 书,用缣帛书写的文书可以舒卷,所以又 称为“卷”。 纸质档案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音像档案 电子档案
四、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演变 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于夏代; 我国发现和保存最早的档案是殷商后期的 甲骨档案,殷墟出土的甲骨中有一个殷历甲 子表,也称“干支纪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西周中央机关建立了副本 制度;唐朝建立三省制度, 档案工作更为发达。其中出 现了封建官员的人事档案---甲历,保管甲历的库房叫 甲库,甲库具有专门档案库 的性质。 宋代从中央到地方均建架 阁库保存档案。
明朝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 又一个时期,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和加强统 治的需要,对档案严格控制。黄册库是明 王朝保管全国赋役档案文件---黄册的专用库 房,独立经济核算、独立行使职权,已具备 国家档案馆的性质。
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一、档案现象 二、档案的原始形态 结绳记事 贝壳珠串 书 契 图 画
三、我国档案载体及名称演变
甲骨档案 ;
甲骨档案主要中 于商代,甲骨档案 的文字是用铜刀或 石刀刻在坚硬的龟 甲兽骨上 。
金石档案: 金文是铸刻在金 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 文,也称钟鼎文,古 人称铜为金,因又称 钟鼎文为金文。广义 地理解,金石包括金 属铭器和石刻。
五、我国古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形成和集中于官府 (二)档案与文书、秘书工作在相当长的 时期没有严格区分开来。 (三)档案与历史著作有不解之缘,注重 将档案以史料汇编的形式加以利用。 (四)档案管理水平与档案理论的发展有 明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