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体态语的特征_功能及应用
浅析体态语在日语中的运用

收稿日期:2009-03-03本文系江西蓝天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工程”2008年度项目《形体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促学功能》(项目编号JY08059)及江西蓝天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度《外语中的性别差异语言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XYSK08BZ D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浅析体态语在日语中的运用籍二瑞唐 乐(江西蓝天学院瑶湖外语系江西南昌330098) 摘要:日语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更是一项非下功夫不可的学习任务。
作为一门学科,日语学习自身也存在其必然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学习困难就将迎刃而解。
中日体态语的比较,可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日语体态语言的含义,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日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体态语在教学工作中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日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体态语日语运用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2009)03-025-03 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实际上存在着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
但在学习日语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非语言交流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通过体态语进行交流的知识,以为只要有了过硬的语言知识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不然,由于国度不同、文化不同,各个国家的体态语也是千差万别的。
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的体态语和日本的体态语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中国人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日本人认为不说为佳,因此,在人际交流中尽量使用动作和表情代替语言传达信息,日本人的体态语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试从中日两国体态语的比较这一角度出发,阐明体态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体态语的定义体态语又称“身势语”,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即非语言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
日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的必要性

试论日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的必要性【摘要】体态语是通过人的姿势和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它同语言一样参与交际过程,共同完成交际活动。
本文首先对体态语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对比中日两国体态语的异同,并分析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论证日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的必要性。
【关键词】日语教学体态语跨文化交际必要性【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87-01在日语课程设置方面,国内高校虽各有特色,但除了日本社会文化及日本概况课程在讲解到礼仪方面的知识时对体态语的相关知识稍有涉及之外,并没有具体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体态语的相关知识,因此,也鲜有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和学习体态语。
根据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虽然各高校都在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交际能力强的综合性日语人才,但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体态语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为弥补这一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日后的日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教学。
一体态语的定义与分类人类的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体态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众多关于体态语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早期交往活动并不是依靠语言而是依靠体态语(包括身体动作、手势等)来进行的。
体态语是人类在传递信息、交流沟通时最古老、最便捷的形式,自古至今都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类所广泛使用。
在英语中体态语被称为“body language”或“gesture”,而在日语中的叫法也很多,如“身振り言語”、“手振り言語”;外来语又叫做“ボディーランゲージ”、“ジェスチャー”等。
它包括:手势、姿态、眼神、面部表情、交谈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谈话者选择衣着打扮的方法等。
学者埃克曼与弗里森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体态语按照语用功能分为五类:(1)象征性动作;(2)说明性动作;(3)情绪表露性动作;(4)适应性动作;(5)调节性动作。
二中日两国体态语的对比1.眼神与目光的对比在人类的相互交往过程中,目光的接触和眼神的运用十分必要。
肢体语言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金莲姬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6期【摘要】肢体语言是一种准符号系统,它可以帮助教师学会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掌握课堂进度,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所以,日语教学中运用了肢体语言,不仅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也可以学到有关日本的知识。
【关键词】日语教学;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代替语言,借以达意,表情的沟通手段之一。
日语中“首を横に振る”则表示赞同,同意,肯定以及理解。
“Vサイン”则表示胜利。
在大学预科班的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用较好的语言来表示之外,还可以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音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效果会有提高。
在预科班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的认识到肢体语言的魅力。
一、日语教学使用肢体语言的必要性日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可能了解被沟通的日语。
被沟通的日语学生基本上都用日语解释疑问,而且学生也要在课堂中使用日语,然而预科班的学生不能说得很好,他们的字汇和表达能力也很差的,所以在课堂中跟教师沟通的话,必须需要肢体语言。
而且,肢体语言可以引起学生对日语的兴趣,课堂气氛也逐渐地活跃起来,学生的成绩也有了进步。
二、肢体语言在课堂组织上的作用1、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日语教学过程是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
单靠有意注意支撑学习会学生疲倦,难以持久。
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
如讲课过程中老师那些富于变化的表情、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式手势或加强性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和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以悄悄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教学组织优化的作用。
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肢体语言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往往比语言提示更为有效。
2、肢体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情绪直接跟学生在一堂课知识传授效果有关系。
日语客体语的表达形式与交际功能

1引言毕继万将非言语要素归纳为四类:体态语(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位动作;副语言(如沉默、话题转接、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如化妆品、服饰等);环境语(如时空信息、颜色、灯光、标识等)[1]。
无论哪种分类方式,客体语作为其中重要的要素,具有独特的语言传递功能。
所谓“客体语”指的是包括各种有意或者无意设置的物体,如工具、机器、艺术品、建筑结构和人体服饰等,甚至还包括文字[2]。
不过现在一般认为客体语指与人体有关的妆容、服装、饰物、笔迹等[3]。
从交际角度看,客体语是利用身体外在的物质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不同的民族又赋予了客体语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日语客体语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
以下从日本人的妆容、服饰、笔迹三个方面描述日语客体语的具体表现及交际功能。
2日语客体语的表现形式2.1妆容世界各国文化中相貌美的标准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各种文化都以五官端正、四肢匀称为美,但差异依然存在。
在美国,人们欣赏个子高的苗条女子,而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认为这是体弱、意志薄弱的体形,粗壮一些的体形更为理想。
日本鉴于地形复杂富于隔断性,从性格和容貌方面形成了日本人不同的地方特色,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通口清之先生将日本人的地方特性分为12种类型[4],其中西北九州型人体型小巧而肌肉发达;东九州人表现为肌肉质瘦小和身材矮小;中部山岳型人们头顶偏平,鼻梁高隆,后头部突出,也是美人最少的地区。
日本人容貌方面,更注重是个人妆容。
大多数日本人都化妆,但一般不化十分艳丽的浓妆,除了本身喜好清新淡雅的妆容之外,还有一些社会层面的因素,那就是日本人思考问题比较集体主义,注重与周围人群的“协调”。
如果一个日本女人化妆太浓艳太个性,就有被周围女人排斥“出局”的危险,而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被周围的人排斥出圈子,因此日本女人化妆时就比较“收敛”一些,不敢太过张扬[5]。
2.2服饰服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社会经济地位、团体、职业、个性、爱好、价值观念,可以透露主人的修养和个性。
日语教学中体态语的辅助作用

第1 9期
S IN E&T C N O YIF R T O CE C E H OL G O MA I N N
O本刊重稿 0
科技信 息
日语教学中体态语的辅助作用
段 艳菊 ( 北汽 车工 业学 院 湖 北 十堰 湖 4 20 ) 4 0 2
【 要】 摘 在人 际交往 中, 着传递信 息、 承担 交流感情重要职 责的并j只有语言 , } 还有一些非语 言因素 , 态语即是其 中 一。 语教学 中适 体 之 日 当、 得体 、 协调地运 用体 态语 , 并适时地向学生介绍 中日体 态语的不 同及文化差异 , 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 学、 增进 师生感情 、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和提 高学习效果 。 【 关键词 】 态语 ; 语教学 ; 体 日 文化差异
范围 、 位置、 方向等 问题 。 从范围上来说 . 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避免将 眼神长久停 留在某个得意 门生 身上 .而使其他学生产生 被忽略 的感 受, 从而产生抵触 心理 。从位置上来说 , 分为严肃注视 区、 社交注视 区 和亲密注视区。即对整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用社交注视 区. 对某些 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施以严肃注视 .以阻止其停止 与课堂无关 的动作 : 而对那些认真听讲 、 问题踊跃 的学生投 以亲密 有正视 、 环视 、 侧视 、 俯视 、 斜视 等。 但无论是哪个方 向、 哪个位 置 , 都要注意 眼神 中要赋予 内容 . 不能 失度 . 并与其他体 态
0 引 言
语言是 交际的工具 。 是人们传递信 息、 交流感情的载体。 在研究交 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重视语言本身 . 而容易忽略伴随着语言出 现 的语调 、 表情 、 眼神等非语言行为 实际上 , 在交际尤其是面对面的
日语的敬体与敬语详解

敬体与敬语敬体与敬语的使用场合1.对上级,长辈使用敬语。
2.由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自己小圈子外的陌生人、外来人使用。
3.在正式场合使用敬语,如广播、演讲、上课、公司等。
敬体1.敬体是直接向受话者或读者表达敬意的一种文体,严格的说来他是表达的是一种郑重的语气。
2.です、ます体(敬体) 主要用于书信,日常会话,公开演讲和广播等。
だ、である体(简体)常用于小说,日记,书面报告,论述文章,或关系亲密的人日常会话。
2.通常一片文章中,要求文体一致,不能混用。
敬语尊敬语尊敬语是对话语中出现的人物表示尊敬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通过某种形式对该人物的动作,状态以及所拥有的事物表示尊敬,以此来表达对该人物的敬意。
(1)表示尊敬的名词包括对话语中出现的人物本身表示尊敬和通过对属于该人物的事物表达尊敬从而间接的尊重该人物两种表达形式。
(不同于美化语)直接表达: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どなた~さん、~様、~氏、~方(がた)、~殿(どの)间接表达: お+和語お電話、お時間、お名前、お宅、お仕事、お部屋、お食事などご+漢語ご住所、ご両親、ご家族、ご主人など(2)表示尊敬的形容词当话题中出现表示所尊敬人物状态的形容词时,通过(お+和語,ご+漢語)的形式表达对该人物的敬意。
お忙しい、お寂しい、お早いなどご心配、ご不満、ご満足、ご立派など(3)敬语动词①特殊的敬语动词普通动词敬语动词行くいらっしゃる、おいでになる来るいらっしゃる、おいでになる、見えるいるいらっしゃる、おいでになる食べる、飲む召し上がる寝るお休みになる死ぬお亡くなりになる言うおっしゃる見るご覧になる着るお召しになるするなさる知っているご存知だくれるくださる②普通动词变敬语动词的公式お+動詞の連用形+になるご+サ変動詞の語幹+になる③此种方式不如前两种正式。
一段动词未然形+られる五段动词未然形+れる自谦语当话语中并未出现所尊敬人物的动作,状态或物品,但我们仍须对该人物表示尊敬时,只能通过贬低发话者自己的动作,状态或物品,相对提高对方的方式来间接地向该人物表示尊敬,此时应使用自谦语。
日语动词七大形五大态四讲课讲稿

二、连用形
1五段动词:
a: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X段字。{又称连用形
1}読1(d)「词尾所在行:求行、X段字:族」=
b:在后接「疋、疋哲、m、尢、尢9」时,五段动词的连用形发 生音变浊化(又称连用形2)
2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召(同未然形)。食A(AAA)「去 掉动词词尾中的召」二
二级语法:
1.「間」
可以接在名词以及动词连体形之后。主要有以下四种语
法
1表示空间上的距离,间隔。相当于汉语中的“之间”。 例句:上海七南京①間(上海和南京之间)
五、假定形【注意:动词的假定形不能单独使用,后面必须接 上接续助词瓜。】
1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元段字。読住(d)「词尾 所在行:求行、元段字:八」二"
2一段动词:把动词词尾中的召变成料。食小(八
AA)「把动词词尾中的召变成料」=尢卞料
3廿变动词:「丁召变成丁料」丁召二二丁料。勉強
丁召=勉強丁料
X形容词:词尾的X->< +Ax(悪X-〉悪VW)
3、过去否定式,对应的敬体为:求PdTJ
肚形容词/名词:词尾+因为
的简体为肚力尢。
X形容词:去掉肚X形的词尾X+力、0人(若X->若
〈肚力尢)
4、疋形,用于多个形容词同时进行修饰的场景 肚形容词/名 词:直接+T(綺麗T、静力、肚町)
X形容词:去掉词尾的X->〈+疋(咼〈疋、大
Llf)
5、后面接动词(例:成为/变成…:+)
肚形容词/名词:直接+ (医
X形容词:去掉词尾的X->〈(明
6、肚形容词:词尾+肚+名词;词尾+ +动词;词尾+疋 用于结句 (语气较强,女生一般不用)。
日语身体词惯用语教学策略探析

日语身体词惯用语教学策略探析日本人对于身体词的掌握和运用可谓是相当精细和丰富,许多常见的惯用语都与身体有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在日语学习中,学习身体词的惯用语,不仅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因此是学习日语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探析日语身体词惯用语的教学方法。
一、掌握基本身体词汇学习身体词惯用语的前提是要先掌握基本身体词汇,例如头、眼、耳、鼻、口、手、脚、胸、肚子、腰、臀等等。
这些词汇是日语教学的基础,学习者需要通过记忆单词、练习发音和构造句子等方式来掌握。
掌握基本身体词汇是学习身体词惯用语的必要条件。
二、了解常见惯用语日语身体词惯用语丰富多彩,基本上每个身体部位都有与之相关的惯用语。
例如,头部有“头疼”、“头晕”、“头发”、“头脑”、“头皮屑”等;眼部有“眼泪”、“眼线”、“眼神”、“眼色”、“眼角膜”等;手部有“手套”、“手链”、“手镯”、“手工”、“手纸”等。
学习者需要逐步积累和记忆这些常见的惯用语,通过阅读和听力、口语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语感和语音、语调等技能。
三、培养语境感知能力掌握日语身体词惯用语不仅需要记忆单词和短语,还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表达方式的语言环境和语境。
例如,在日语中“足を洗う”(洗脚)中的“足”虽然与“脚”意义相同,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词汇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来培养自己的语境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身体词的惯用语。
四、注重口语表达练习身体词惯用语的学习离不开口语表达练习,学习者需要通过对话、模仿和创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通过对话练习“手を出す”(插手)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在实际沟通中更自如地运用该短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言交流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总之,学习日语身体词惯用语需要掌握基本词汇、了解常见惯用语、培养语境感知能力和注重口语表达练习等方面。
通过逐步积累和多角度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惯用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7 , № 2 Serial № 102
日语体态语的特征 、 功能及应用
李庆祥 魏晓艳
( 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 : 体态语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 ,人类早期的交往活动不是依靠语言而主要依靠体态语进行 , 因此体态语远比文字词汇古老得多 。体态语在使用中具有代替 、 辅助 、 补充 、 调节有声语言的作用 ,是人类交 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 体态语 ; 非语言 ; 语言 ; 交际 中图分类号 : H3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7242 ( 2007) 02 - 0047 - 04
2 . 日语体态语的特点
体态语作为人类传递信息 、 交流思想的重要工 具 ,有其普遍性和共同性 。普遍性是指每一种语言都 有体态语的存在 ,共同性是指在许多语言中通用着同 一种体态语 、 且表示相同的意思 。如鼓掌几乎在所有 的国家中都有表示 “欢迎” 、 “感谢” 、 “祝贺” 的意思 。 然而 ,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 、 民族文化的差异 , 各语 言中的体态语又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日语体态 语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2. 1 程式化 日语体态语都是程式化 、 固定化的 。这些固定化 的手势 、 动作 、 表情 、 眼神 , 投射到文字表达上也必然 形成相对固定的 “词汇结构” 或 “表达形式” 。体态语 样式是固定的 ,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固定的 , 不能随意 改变 。如 : 用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 , 再伸出其 他三个指头且掌心朝上 , 表示 “钱”或 “多少钱” 。这 一体态语投射到日语文字表达上就是 “お 金” 或 “ いく ら ” 。而大拇指和食指构成圆圈 ,掌心朝向对方 , 手举 起略高于肩 ,则表示 “明白” 、 “好” 、 “成功” 。这一体态 语投射到文字表达上 , 就是 “ わかった” 、 “O K” 、 “完 璧” 、 “ ばっちり ” 。手指在构成这些体态语中的分工 是固定的 ,不能改变 。这和日语惯用语中的 “道草 を 食う ” 不能改为 “ 道草 を 食 べる ” 、 “ さじを 投 げる ” 不 能说成 “ •ー を 投 げる ” 是一个道理 。 日语体态语的历史是悠久的 。许多体态语的式 样和基本含义是日本人民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约定 俗成 、 代代相传的 , 因此又有其原始性和历史性 。如 :
1 . 体态语与交际 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 在交际过程中不使用语言 ,即不说话 、 不写字 , 是否也 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呢 ? 一般回答是肯定的 。例如在 有些交际场合 ,交际一方点一下头或摆一下手 , 虽然 没有说 “行” 或 “不行” ,但另一方也能理解其动作和手 势是表示 “允许” 或 “不允许” 。这些不用通常意义上 的语言而通过手势 、 动作 、 表情及身体的姿势等进行 交际的手段 ,就是 “体态语” 。 “体态语” 汉语又叫 “身势语” 、 “体势语” 、 “肢体 语” 、 “态势语” 等 。日语也有多种说法 , 如 “手 ぶり・ 身 ぶり 言語” 、 “身 ぶり言語” 、 “身体言語” ; 外来语又 叫 “… ー・ ー ” 等等 。通过使用 “体态 语” 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 , 叫做 “非语言交际” 、 “非话 语交际” 或 “非语言交流” 。日语把它叫做 “非言語伝 達” 、 “非言語行動” “ ー ” 等。 许多体态语研究者认为 ,体态语的历史和人类的 历史同样悠久 ,人类早期的交往活动不是依靠语言而 主要是依靠体态语 ( 手势 、 动作等) 进行的 。体态语是 人类传递信息最古老和最方便的形式 , 自古至今在日 常生活中为人类广泛使用 。 社会语言学家勒克曼指出 : “语言成为主要的和 最重要的社会交流系统 ,并取代了过去作为主要代码 的原始形式 。但社会交流中古老组成部分的一些要 素 ,如与手势 、 姿势 、 面部表情有联系的那些最重要的 ( 张彦 1995 :102) 成分 ,继续与语言并存 。 ” 体态语在交际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早在 上个世纪七 、 八十年代西方学者就对有声语言与体态 语在交际中各占的比例进行了研究 。如伯德惠斯特 尔曾指出 “ : 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 , 由语言 传递的信息仅占 35 % ,而其余的 56 %是靠手势 、 动作 及讲话人与对方的距离等语言以外的手段来实现 (Birdwhistell 1970) 法国学者休尔热说 “ 的。 ” : 人们交 谈时说话本身的分量只占 7 % , 语调占 38 % , 面部表 情占 55 % , 有时说了千言万语 , 一个手势就可以全部 ( 张彦 1995 :101) 推翻 。 ”
因此 “只注意语言交际 , , 忽略非语言交际 , 只能 ( 毕继万 1999 : Ⅲ ) 只有将两 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 。 ” 者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才能很好地达到交流目的 , 建 立良好的交际关系 。 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 要作用 。能否正确地运用体态语关系到信息传递和 思想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 “它的作用就如同两个磁极 间的磁力线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 火箭发射的助推 ( 李树新 2001 :389) 器。 ”
・48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五指并拢 ,掌心朝下 ,平放在脖子前表示被解雇 、 以言表的心情 。 “在跨文化交际中 , 非语言交际行为 炒鱿鱼 。理据来源于惯用句 “首 を 切る ” 一词 。 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到的交际作为更大 , 在语 向上伸出双手的食指 ,并将其竖在头两侧太阳穴 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 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 ( 毕继万 1999 :9 ) 。用体态语代替有 处 ,象动物的犄角 , 表示生气 、 发火 、 妒忌 。理据出自 则更不可低估 。 ” 于惯用句 “角 が 生 える ” 或 “角 を 生 やす ” 。 声语言进行交际 ,可使交际增加特殊的表现力 。 双手合掌 ,并将其靠在耳朵上 ,表示休息 、 睡觉或 3. 2 辅助语言的功能 正在睡觉 。理据是好像人睡觉时枕枕头的样子 。 在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交际行为往往需要非语言 把手不断地旋转做出 “研磨” 东西的动作 , 表示阿 的配合 、 辅助来达到交际目的 。 ( ) 谀奉承 、 拍马 、 谋私利 的人 。理据来源于 “胡麻擂 陈原先生曾指出 “ : 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 り ” “胡麻 を 擂る ” 等词的引申义 。 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 , 但是交际工具绝不只限于语 (陈原 用手指沾一些吐沫抹在眉毛上 , 表示要提高警惕 言 ,例 如 还 可 以 依 靠 许 多 非 语 言 的 符 号 。 ” ) 免遭上当 、 不可轻信等 。理据来源于 “眉唾” 、 “眉唾 を 1983 :177 つける ” 等词 。 日语体态语常对有声语言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 双手握拳并将其放到鼻子上 , 表示傲慢 、 自负 、 轻 由于体态语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 一般是伴随有声语 视别人等 。理据来源于 “天狗” 或 “天狗 の 鼻” 等词 。 言 , 起补充 、 强调 、 增加言语信息之外的信息的作用 。 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 如在表示某种物品大小时 , 常一边说着 “ こんなに大 3 . 日语体态语的功能 きな… ” 一边张开双臂用动作表示其大小 。有时还常 关于体态语的功能早有先行研究将其细分为若 一边说 “ こち、 こち ” 或 “ こちらへ ” 一边做出掌心朝下 干种 。但本文将日语体态语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种 : 不断扇动手掌的动作 ,表示让远离自己的人过来 。体 3. 1 代替语言的功能 态语的辅助功能 ,一是通过动作对有声语言描述的事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 ,有许多场合无法使用有声语 物的位置 、 大小 、 形状进行补充 、 强调 ; 二是对有声语 言来表达 ,这时可用体态语代替 。如有人大声说着话 言进行修饰和描述 。 走进正在开会的会场时 ,在场的人中有人将食指竖起 有人指责日本人在打电话时 ,虽然面对的是一部 靠近嘴唇与之形成十字形 ( 人差 し指 を立 てて、 口の 电话机 ,但也总是不断地点头哈腰 、 笑容可掬 。这证 ) 做一个表示安静 、 上に 当 てる 肃静的手势 ,说话的人 明日本人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仅凭有声语言无法充分 就会立刻明白是什么意思 。再如交际的双方相隔较 表达自己的思想 , 所以要通过各种手势 、 动作的配合 远 ,说话声互相听不见 ,而且又不易大声说时 , 也可以 和辅助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 通过手势等体态语达到交际的目的 。 3. 3 表露情感的功能 还有许多场合用语言难以说出口 , 不宜用有声语 情感是人们在得到信息后的心理反应 。在连续 言表达时 ,也可用体态语代替 。如 : 的交际过程中 , 这种心理反应又作为信息反馈给他 中国人 ≥ を交 えたある ± ー ƒ ー 人 。人的主要情感有高兴 、 激动 、 悲伤 、 惊讶 、 愤怒 、 忧 に 出席 した。見 るときれいな中国美人 がいる。話 伤、 恐怖 ,即 “喜怒哀楽” 。表露情感主要依靠眼神 、 面 をすると 笑顔 も 素敵 。思 わず隣 の中国人 に 「うん、 部表情 。一般认为 , 在交际过程中 , 人的眼睛发射的 この 娘は 素敵 だね。私 の にしたいくらいだ 」 と 信息是最多的 。汉语中的 “看眼色行事” 就是根据对 顔の 前で 小指 を 立 てながら 冗談 を 言 ったら、 その 中 方眼睛发出的信息来确定自己的行为 。日语中有 “目 ( Free talk 雑談》 国人 が 真っ 青 になった。《 2006 年 2 は 口 ほどにものを言 う ” 、 “目 は心 の窓” 、 “目 は心 の ) 月 14 日 。 鏡” 、 “目 で 物を 言う ” 、 “目顔 で知 らす ” 、 “目 で殺 す ” 前面已提到 ,日语的 “小指 を立 てる ” 表示有 “女 等说法 。眼睛在人们感情交流方面起着语言和手势 人、 情人 、 恋人” 等意思 。在这里显然是表示 “情人” , 不可代替的作用 。 尽管讲话人是在开玩笑 , 但也不宜当众说明 , 所以就 最近 、 と 言 ってもここ数年 のことだが、 切 り絵 ( 用手势来代替 。 の∂ ー には 目を 見張 るものがある。《 ー 「 支度 のないのはお互 いさま。私 の家 にも、 宝 毎日》 1980 年 11 月 2 日) と 言 っては、 妹と 羊 だけだ。 ほかには 何 もない。 も 上面这一段文字中的 “目 をみはる ” 是日语惯用 う 一 つ、 の 弟 になったことを 誇 ってくれ。 」 句 ,表示因吃惊而 “睁大眼睛” 的意思 。现代日语中由 ( 走れ 花婿 はもみ 手 をして、 照 れていた。《 “目” 构成的表示喜怒哀乐的惯用语很多 。在体态语 ) 》 太宰治 中眼神的表现力最丰富 ,与情感的关系最直接 。 上面这一段文字中的 “揉 み 手 をする ” ,表示不好 人的面部也是发射信息较多的部位 。喜怒哀乐 意思 、 难为情 、 歉意等 。这里用体态语代替了新郎难 的情感可以从人的面部如实地反映出来 。人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