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窦晓霞【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00)006【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96例需要行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的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46±4.27)d,1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29.17%,1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35.42%;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5±3.14)d,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6.25%,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30-231)【作者】窦晓霞【作者单位】730065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J], 唐伟雄;叶木石;田焕书2.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Meta分析[J], 王星渊; 曹德宏; 陈泽昱; 雷淏然; 魏强3.Meta分析评价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马慧;刘会玲4.Meta分析评价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马慧;刘会玲5.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J], 董理珂;张彩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囊肿

肾囊肿
6、劳逸失宜: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7、不良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不良的情绪变化可使人体的神经及内分泌失调,从而通过 神经体液作用改变人体的内环境;而内环境的异常则又对囊肿造成了影响。
分类
一般肾囊肿分成三类:

1、成人型肾囊肿
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脏实质内充满数不清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圆 形肾囊肿囊肿,囊内含有液体,小的肉眼看不到,大的可有数厘米,故称之为多囊肾。 表现为夜尿增多、腰痛、高血压等。尿检有血尿、少量蛋白尿,常会缓慢地发展成为 慢性肾衰。有10%的人伴有肾结石,30%的人伴有多囊肝。有经验的医生借助B超、
摆好的侧卧位
摆好的侧卧位

固定方法:
侧卧位
①病人侧卧手术床上,患侧向上。
②肾区对准腰桥,背侧靠近床缘。
③胸部中单下垫长方形软垫,将圆沙袋两个分别放于两侧软垫下, 两侧中单拉平紧塞于床垫下。
④两臂包好放于托手架上,用束臂带固定。
⑤软枕放于头下。
⑥下腿弯曲90˚,上腿伸直,两膝间垫一软枕,膝关节及骨盆分别 固定。
面的囊肿,应用明胶海绵或肾周脂肪填充消灭残腔内止血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粘连机化、消
灭残腔。位于肾门出的肾囊肿术中用明胶海绵和止血纱布填充创面还对可能出现的肾盂损伤
漏尿起到限制和修复作用。

尿瘘是肾囊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可能为:1、囊肿与肾盂、肾盏相同,术中未及时
发现,2、囊肿与肾盂、肾盏组织间隔较薄、术中探查囊腔底部时,造成囊肿与集合系统沟通;
病因

1、先天发育不良:先天发育不良可产生多种疾病,对于囊肿性肾病而言,主要可造成髓质海绵肾、
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等,先天发育异常的基因一般没有异常,因此它与基因遗传或基因突变是有区别的。

(医学课件)肾囊肿

(医学课件)肾囊肿

腹部肿块
当肾囊肿增大时,患者可能在腹部 触摸到肿块,这也是就诊的主要原 因之一。
血尿
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通常表现为 镜下血尿,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肉 眼血尿。
体征和检查结果
腹部压痛
在体检时,医生可能发现患者腹 部有压痛,特别是囊肿所在部位

尿液分析异常
尿液检查可能显示红细胞、白细 胞数量增加,提示尿路感染或肾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检查方法,仔细观 察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鉴别诊 断,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出肾囊肿。
04
肾囊肿的治疗
保守治疗
1 2
观察等待
对于小的、无症状的肾囊肿,可以选择观察等待 ,定期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囊肿的变化。
药物治疗
针对肾囊肿引起的症状,如疼痛、尿路感染等, 可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伴有分隔、 钙化、壁结节等,需进一步评估 良恶性。
鉴别诊断
肾癌:肾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实质性 肿块,增强后有明显强化,与肾囊肿 的囊性表现有明显区别。
肾盂旁囊肿: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 囊肿,位于肾盂旁,需与肾积水鉴别 。肾盂旁囊肿无尿路梗阻表现,而肾 积水则有明确的梗阻原因。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这是一种含有 脂肪成分的肾脏良性肿瘤,CT值具有 特征性,可与肾囊肿鉴别。
功能受损。
影像学检查阳性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肾 囊肿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
疾病进程和并发症
囊肿逐渐增大
如果肾囊肿得不到及时治疗, 可能会逐渐增大,加重对肾脏
的压迫和损害。
肾功能受损
当肾囊肿压迫到肾实质或引起 肾盂积水时,可能导致肾功能 受损,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等 指标升高。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单纯性肾囊肿(simplecysts)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

它通常为单侧和单发,但也有多发和双侧发生。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婴幼儿到老年,1岁以下发病率较稳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属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

囊肿增大时才引起症状,包括腹块、疼痛、高血压、血尿等。

根据典型的症状与体征,以及B型超声、CT、磁共振(MR),—般不难做出诊断:(一)B型超声对肾囊肿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B型超声显像为囊肿轮廓清晰,一般为圆形、椭圆形,囊内无回声,远侧囊壁光滑,边界清楚,该处回声增强,并明显大于邻近正常肾实质的传导。

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新生物的存在,尤其要严格检查邻近囊肿的肾实质,以免遗漏恶性病变。

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囊内有稀疏回声,这是由于囊内液体存在炎性颗粒物质或碎屑所致。

伴囊内出血时,囊内出现无回声及回声増强的复合型声像图,只有液体介质中的血块才出现回声增强。

大约有1%~2%的单纯性肾囊肿发生囊壁钙化,囊壁表现为薄的“蛋壳”样钙化层。

由于钙质是声传导的主要障碍,故使该病变得难以准确判断,以致错误地提示它是实质性病变,需联系其他影像学检查做出正确诊断。

B型超声显像鉴别囊性和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正确率达98%,可靠性大约是95%,另外,5%囊性表现可能为非囊性病变,包括乳头状腺癌、肾内和血管畸形。

(二)CT检查CT显示囊肿光滑、呈均勻的圆或椭圆形状,同邻近的肾实质有鲜明的边缘,而实质肿块常不规则。

囊肿CT值接近于零,其范围在-10~+20HU,此值最髙也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的CT值(+30~+50HU),在给予造影剂以后肾囊肿之GT值无变化。

只有小的和肾内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可出现CT值增髙,而多数肾囊肿不出现这种人为现象。

囊肿伴出血或感染时,呈不均质性CT值增加。

髙密度肾囊肿易被误诊为实质性肾癌,密度增高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囊液蛋白、褐色含铁物及钙盐含量。

肾囊肿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肾囊肿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2
(八 ) 术 后 评 估 制 度 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 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九 ) 标 准 住 院 日 期 1-2天 (十 ) 出 院 标 准 1. 伤口无感染。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3. 临床评估无漏尿、继发出血等情况。 4. 出院评估。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 PADS 评分 量表完成打分;满 分 10 分,评 分 ≥9 分 的 患 者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完 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 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 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 签字确认。 (十 一 ) 变 异 及 原 因 分 析 1. 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 2. 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肾囊肿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日间手术标准流程 (一 ) 适 用 对 象 第一诊断为肾囊肿 (ICD-10:Q61.001)。 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ICD -9-CM -3:55.0106) 或肾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术 (ICD-9-CM -3:55.9601)。 (二 ) 诊 断 依 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 南 - 泌 尿 外 科 分 册》 (中 华 医 学 会 编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 2. 查体。 3. 辅助检查。 (三 ) 治 疗 方 案 的 选 择 根据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 符合手术适应症。 2. 能够耐受手术。 (四 ) 进 入 路 径 标 准 1.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ICD -10:Q61.001 肾 囊 肿 疾 病 编 码 。
ƶ 哫䞹ਾ⌘᜿һ 亩 ƶ ᵟਾᕅ⍱㇑ǃቯ ㇑ᣔ⨶ ƶ ᵟਾ侞伏侞≤ ⌘᜿һ亩

肾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肾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肾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肾囊肿的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湿热蕴肾证:肾囊肿中医治疗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灼热刺痛。

色黄或红,腰背胀痛,口腻纳呆,渴不欲饮,身胀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热化湿。

代表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

2.脾肾阳虚水停证:肾囊肿中医治疗浮肿显然,面无人色,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备力,纳呆或便溏,肾囊肿中医治疗小便短少或清长,少腹可荆及水囊样包块,舌嫩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肾囊肿中医治疗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

3.肾虚血瘀水聚证:肾囊肿中医治疗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

肾囊肿中医治疗补肾利水,活血化瘀。

代表方:肾囊肿中医治疗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4.肾虚火旺证:肾囊肿中医治疗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燥,肾囊肿中医治疗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

肾囊肿的中医治疗二、针刺治疗:肾囊肿中医治疗肝俞、脾俞、肾俞、志宝、飞扬、太溪 ; 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

肾囊肿中医治疗每次 3~ 4 穴,依照证之虚实而采纳补泻手法,肾囊肿中医治疗留针20~30 分钟,或用灸法, 2 组穴位交替进行。

1、热敷方子:吴茱萸50 克、小茴香 100 克、干姜 50 克、丁香 50 克、肉桂 50 克、黄芪50 克、附子 50 克、补骨脂 50 克、樟脑 10 克、赤茯苓 50 克、甘草 50 克、桂枝 50 克。

上药研末,每天取 100 克,用酒侵泡后,装在药物短裤里,治疗时穿上,再把热疗短裤穿在外面,通电治疗40-70分钟左右,一天使用1-3次。

2、口服方子:丹参10 克、片姜黄10 克、虫草100 克、黄芪50 克、肉桂50 克、党参50克、补骨脂50 克、熟地50 克、当归50 克、川芎50 克、肉苁蓉50 克、茯苓50 克、甘草10克。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研究,对照组48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49例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等。

结果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欧美国家逐渐兴起的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1]。

临床路径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新模式[2]。

应用临床路径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服务品质[3]。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渐开展,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最理想的方法[4]。

我科至2011年1月实行CP,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11月,设1~12月入院的97例患者,入院时按单双数排序,双数48例为实施CP前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单数49例患者为实施CP后实验组,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8~62岁;两组患者术式均为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治疗模式,在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方面不做统一规定。

实验组由CP小组采用CP表格式病历,实施标准化治疗护理。

实施过程中有变异者在变异栏内记录并分析原因。

出院后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作效果评价。

1.2.1 临床路径的制定及内容:临床路径小组的人员组成:科主任、护士长、责任主治医师、责任主管护师、护理文员等组成,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确定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分工。

肾囊肿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肾囊肿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术后医持续心电监护,吸氧
□5%葡萄糖500ml静滴+丙胺酰谷氨酰胺20gst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抑酸剂静滴q12h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st
□5%葡萄糖500ml静滴st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4天(术后第1天)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正常饮食
□拔尿管
□停监护吸氧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5天(术后第2天)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普通饮食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6天(术后第3天)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换药
□引流液少于20ml时拔出引流管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7天(术后第4天)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常规医嘱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8天(术后第5天) 年 月 日
□ 出院
□选项检查: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行超声心动图,Holter等。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天 年 月 日
临时医嘱:
□备皮、手术部位标示
□在 时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者、麻醉师及巡回护士三方进行患者核对,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及《手术风险评估表》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手术当日) 年 月 日
肾囊肿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肾囊肿(ICD-10:K28.101)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ICD-9-CM-3:55.010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临床路径管理
□正常饮食
临时医嘱:
□血、尿、粪常规
□血生化全套、病毒学检测,凝血常规
□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消化系、泌尿系彩超、双肾强化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囊肿临床路径
一、肾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囊肿(ICD-10 :N28.103 )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55.391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 版》(那彦群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4 月,第1 版),本组疾病包括单纯性肾囊肿。

1. 症状:腰痛、腹部肿块。

2. 体征:肾区叩痛
3. 影像学检查:B 超,CT。

4. 病理检查:常规病理。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N28.103 肾囊肿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7-9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3)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
(4)泌尿系B 超泌尿系CT 平扫+增强。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核素肾图IVU CTA ;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阿托品试验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 版》(那彦群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4 月,第1 版)。

1.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有疼痛症状或心理压力;肾囊肿
≥4cm或有梗阻影像学改变;和并出血或怀疑癌变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

为入院2-3 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3.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 手术内固定物:无。

5. 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 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恢复。

住院恢复4-5 天。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04〕285 号)执行。

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十)出院标准。

1.伤口对和好:无积血,无感染征象,拔除引流。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
分析。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囊肿(ICD-10 :N28.103 )
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55.391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