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工艺概述

书函的加工
书函的作用是保护书册, 增加艺术感。 书函的形式比较多, 而且结构也不同,下图的 书函由大小不同的五块厚 纸板组成,外面用织物裱 牢,书籍装入书函后,除 天头和地脚能被看到外, 其余四面都被书函遮盖住。 书函的加工方法大致 为:裱攀带销孔带→舌板 包边→粘板条→组袋纸板 →包边和压实→粘补布条 →做销孔和攀带→裱衬纸 →贴答条等工艺过程。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后加工工艺概述
专业 规范 责任
内容
1、印后加工的定义 2、印后加工的分类 3、印后加工的重要性 4、书刊的印后加工:包括折页、配帖、装订、书芯加工、书壳制作和书函制作 5、包装产品的印后加工:包括上光、复膜、模切压痕、电化铝烫印和凹凸压印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后加工的定义
印刷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划分为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大 工序。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 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
专业 规范 责任
上光中常见的故障
1、膜面出现条痕或起皱 2、印刷品互相粘连 3、成膜膜层光泽度差 4、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位变色 5、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 6、膜面起泡 7、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 8、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9、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
专业 规范 责任
复膜
用粘合剂或热粘合等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材(纸、塑料薄膜、铝 箔等)粘合在一起即成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一般具有构成它的各基材的优 良性能;同时又弥补了相互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种物品的包装 要求,尤其在食品包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专业 规范 责任
干法复合薄膜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结 BOPP(20)*/LDPE (25~60) BOPA(15)/CPP (30~80) 镀铝PET(12)/CPP (30~80) BOPP(20)/A1(714)/LDPE (25~60) BOPP(20)/PVDC/LDPE (25~60) BOPET(12)/A1/(7-14) /CPP(30~80) 玻璃纸(20)/镀铝PP (20)/LDPE(25~60) 特 点 用 途 机械强度好,耐磨性优良,防湿、防潮,可低温冷藏 良好的冷藏性,耐腐蚀好,抗穿剌,阻气,保香,可 低温冷藏 机械强度高,阻气,保香性好,可蒸煮 包装快餐面、饼干、酱菜、密饯、化妆品 豆腐干,鱼类制品,肉和香肠、奶酷、咖啡、医疗器具、 冷冻食品 调味品,香肠,咖啡
印刷工艺培训(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刷工艺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印刷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提高印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本培训课程将从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工艺流程、印刷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1. 印刷的定义:印刷是指将图文信息通过一定的印刷手段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2. 印刷的分类:根据印刷原理和印刷材料的不同,印刷可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等。
3. 印刷工艺的特点:印刷工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环保等特点。
三、印刷设备1. 印刷机:印刷机是印刷工艺的核心设备,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
2. 输送设备:输送设备负责将印刷品输送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如输送带、输送辊等。
3. 调色设备:调色设备用于调整印刷品的颜色,如色卡、调色工具等。
4. 印刷辅助设备:印刷辅助设备包括烘干设备、上光设备、覆膜设备等。
四、印刷材料1. 印刷纸张:印刷纸张是印刷的主要材料,分为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等。
2. 印刷油墨:印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转移图文信息的物质,分为水性油墨、油性油墨、UV油墨等。
3. 印刷辅助材料:印刷辅助材料包括胶粘剂、上光剂、干燥剂等。
五、印刷工艺流程1. 印前准备:包括设计、排版、校对、制版等。
2. 印刷过程:包括上版、印刷、压印、干燥等。
3. 印后加工:包括裁切、装订、包装等。
六、印刷质量控制1. 印刷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评定。
2. 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调整、预防等。
3. 印刷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培训课程安排1. 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印刷设备、印刷材料等。
2. 实践操作课程: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技能。
印刷工艺及印刷流程

印刷工艺及印刷流程印刷工艺是指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它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调整印版、选用适当的墨水和纸张,以及进行精确的色彩管理等方面。
印刷流程则是指完成一次印刷作业所需的各个步骤和环节。
印刷工艺主要包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
其中,凸版印刷是最常见的一种印刷工艺,它是通过将图像部分凸出的印版与纸张接触,然后施加压力,使墨水传递到纸张上。
凹版印刷则是将图像部分凹陷的印版与纸张接触,然后通过刮刀的刮擦,使墨水填充到凹陷的部分,再将多余的墨水擦拭掉。
平版印刷是将图像与纸张接触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上,通过墨水与图像的亲和力,实现墨水传递。
丝网印刷则是通过将墨水透过网孔传递到纸张上,其网孔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图像的质量。
印刷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版:将设计好的图像转移到印版上。
不同的印刷工艺有不同的制版方法,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将图像和文字部分留下,形成印版。
2.调色:选择适当的墨水和进行调色,以达到所需的色彩效果。
3.印刷:将印版与纸张接触,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墨水传递到纸张上。
4.干燥: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干燥处理,以使墨水完全固定在纸张上。
5.后期加工:根据需要进行后期加工,如切割、裁剪、烫金等。
在印刷流程中,还有一环节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一致和可重现。
它包括色彩标准的建立、监控和调整,以及色彩校正和校样的制作。
除了以上的基本印刷流程,现代印刷还涉及到数字印刷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和网络印刷技术等。
数字印刷技术是指通过数字图像直接输出到印刷机,避免传统的制版过程。
数码印刷技术则是指通过激光打印机等数码设备进行印刷。
而网络印刷技术则是指利用互联网完成印刷作业的整个流程,包括设计、文件传输、印刷和交付等。
总结起来,印刷工艺及印刷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精确控制印刷流程和色彩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印刷厂的工艺流程

印刷厂的工艺流程印刷厂完整工作流程介绍?印刷的定义是: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将图画、照片、文字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能承印的材料上,大批量重复复制原稿内容的动作称为印刷。
印刷有很多种形式,分为:传统胶印,丝网印刷,数码印刷等。
通常印刷厂一般要有相应的印刷设备才可称做是印刷厂,然而印刷厂中印刷机是最为重要的,印刷机有有四色八色的,也有色的,按规格分有4开机、开机、对开机和全开机。
一些大的印刷厂还会有一些其它的印刷设备,比如:胶包机、自动模切机,高速糊盒机、装订机等。
也有小型的印刷,比如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效果没有胶印机印刷产品好看。
印刷厂能做的东西也有很多,比如画册、宣传画册、样本、书本报刊、杂志、期刊、手提袋、包装盒、挂历、台历、封套、封、折页、海报、报纸印刷等,总之除了钱一切都能印,而印刷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下面就来了解下(宝鸡印刷厂)的完整工作流程:一、(宝鸡印刷厂)印刷业务流程1、网上或热线咨询2、专业业务人员上门沟通3、签订印刷加工合同交预付款4、前期图文设计5、校对修改6、定稿鉴字7、上机印刷、后期加工9、成品检验10、成品包装运输上门二、(宝鸡印刷厂)印刷工艺流程1、出片、打样2、拼版、晒版PS版3、上机印刷4、后期加工5、检验出厂三、(宝鸡印刷厂)后期加工工艺1、装订(胶装、精装、骑马订、平订、简装、粘面)2、折页(二折、三折、四折、五折等)3、覆膜(亮膜、哑膜)、上光、过油(局部、全部)、UV(局部、全部)。
4、普通闷切(直角、圆角、圆、椭圆)、异形闷切、烫金(金、银)、起凸5、裱糊(封、手提袋、包装盒、精装书封皮、卡盒)印刷成本计算:印刷成本的核算也可分为以上三部分,三者总和就是印刷品的价格。
1、印刷前期:完成菲林和打样的工艺流程是以每P计算的,设计、出片、打样、印刷、拼版一般以A4为单位(210×25㎜)是计价标准,如有折页,按实际尺寸计算。
印刷后加工工艺

印刷后加工工艺嘿,朋友!说起印刷后加工工艺,那可真是个神奇又有趣的领域。
你想想,印刷出来的纸张就像刚刚出炉的面包胚,而各种加工工艺就像是给它加上美味的配料和精致的装饰,让它变成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面包。
比如说覆膜工艺,这就像是给纸张穿上了一层透明的防护衣。
它能让印刷品变得更加耐磨、防水,还能增加光泽度,让颜色更加鲜艳。
就好像一个人穿上了漂亮的外套,瞬间变得更加出众啦!难道你不觉得这很神奇吗?还有烫金烫银工艺,哇哦,这可真是让印刷品瞬间高大上的魔法!那闪闪发光的金色银色,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的眼球。
把它用在贺卡、书籍封面或者包装盒上,那效果,简直绝了!这不就跟给平淡的生活加上了闪耀的光芒一样吗?压纹工艺也很有意思呢!它能在纸张上压出各种精美的纹理,像是给纸张做了一场独特的“按摩”,让它有了与众不同的质感。
这感觉,就像是粗糙的石头被打磨成了光滑的美玉,是不是很奇妙?还有模切工艺,能把纸张切成各种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形状。
比如说把一张纸切成一个爱心形状,或者是一个小动物的轮廓,这多有趣啊!这不就像是给纸张来了一场“变形记”嘛!UV 工艺呢,能让局部的图案变得凸起,有立体感。
就好像一幅平面的画突然有了生命,要从纸上跳出来和你打招呼一样!装订工艺也是必不可少的哟!骑马订、胶装、精装等等,就像是给一本书选择不同风格的“衣裳”。
骑马订简单快捷,适合薄一点的册子;胶装牢固平整,适合页数较多的书本;精装则华丽大气,是高端书籍的首选。
你说,这像不像我们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这些印刷后加工工艺,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用途。
它们就像一个个神奇的画笔,在印刷品的基础上画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朋友,当你看到那些经过精心加工的印刷品时,是不是也会感叹工艺的神奇和美妙呢?是不是也会对这些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充满好奇和喜爱呢?我相信,只要你深入了解,一定会被它们所吸引,就像我一样,深深地爱上这个充满创意和惊喜的领域!。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代号:00061212课程名称:印刷工艺总学时:32总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综合实践必修课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一、实践目的与要求(一)实践目的本课程实践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印刷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检验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并熟悉各种工序和不同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印刷过程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新工艺,应用新型材料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印刷工艺实践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印前设计的要求,熟悉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为后续设计课程中能实现设计表现做充分的训练。
实践课题的内容要求真实,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现场操作熟练程度、完成质量进行考核。
二、实践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印刷品的产生,从素材的收集、整理,到最后获得印刷成品,要经过创意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工艺流程,它所涵盖的专业和层面很广。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对印刷过程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从理论上熟悉并掌握印刷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或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的理论知识,并将成为学生在以后专业课学习、生产实践的主要指导理论。
只有对整个印刷工艺和材料都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设计出具有新意、个性和特色的印刷作品。
三、实践时数设置四、实践项目内容实践项目一印刷基础知识【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刷的分类及工艺流程, 熟悉印刷的定义与工艺要求,了解印刷出版常识。
【实践内容】1.印刷的历史及发展2.印刷的定义及要素3.印刷的分类及工艺流程4.印刷出版常识实践项目二版面设计与拼版【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版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拼大版的基本流程,掌握使用印刷中常用的排版软件进行拼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内容】1.版面设计2.版面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3.色标4.拼版5.印前检查实践项目三制版与输出【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印刷方式的表现特点,熟悉PS版的制版工艺,掌握输出及打样。
印刷流程工艺流程

印刷流程工艺流程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制作方式,通过印刷可以将文字、图案等内容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以便传播和保存。
印刷流程工艺是指印刷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设计、制版、印刷和后加工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流程工艺流程。
设计印刷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制作出相应的版面设计。
设计包括排版、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内容。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效果,因此设计是印刷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制版制版是印刷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数字印刷中,制版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的,而在传统印刷中,制版是通过光敏版进行的。
制版的目的是将设计好的版面内容转移到印刷版上,以便进行印刷。
制版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
印刷印刷是整个印刷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版通过印刷机将设计好的图案、文字等内容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印刷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印刷机的性能、油墨的质量、纸张的质量等。
印刷的过程需要操作工人的熟练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后加工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加工。
后加工包括裁切、烫金、过油、折页、装订等环节。
后加工的目的是使印刷品更加完美,符合客户的需求。
后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印刷流程的成本和周期。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整个印刷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量控制包括对设计、制版、印刷、后加工等环节的严格把控,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质量控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和检测,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
环保印刷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方式,因此环保也是印刷流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印刷企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就是印刷流程工艺流程的介绍。
印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设计、制版、印刷、后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合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对印刷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印刷后的工艺流程

印刷后的工艺流程印刷后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计确认、版面制作、印刷、后处理、质量检验和包装。
首先是设计确认。
在印刷前,设计师和客户会进行设计确认,确保设计满足客户的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设计包括内容布局、字体选择、配色方案等。
接下来是版面制作。
版面制作是将设计好的文件转化为印刷所需的版面。
这个过程包括图文排版、图片处理、颜色分离等。
通常使用的软件有Adobe InDesign、Adobe Illustrator和Adobe Photoshop等。
然后是印刷。
印刷是将版面上的图文内容转移到印刷介质上的过程。
常用的印刷方式有胶印、丝印、凹印和平版印刷等。
选择适当的印刷方式取决于印刷材料、图文需求和预算等因素。
印刷完成后,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是印刷品制成后的加工和整理。
这个环节包括裁切、折叠、装订、覆膜等工序。
目的是使印刷品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外观和耐久性。
质量检验是印刷后流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检验印刷品的质量,确保印刷品符合设计和客户的要求。
质量检验包括颜色检测、文字清晰度、尺寸准确性等方面的检查。
最后是包装。
在印刷品通过质量检验后,将其进行包装,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包装可以使用纸盒、塑料袋或纸套等材料,根据印刷品的种类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印刷后的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设计确认是确保印刷品满足预期效果的第一步。
版面制作、印刷和后处理是实现设计效果的关键环节。
质量检验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保障,而包装是确保印刷品安全交付给客户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整个印刷后的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监督,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印刷品质量不达标,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
因此,印刷厂和印刷企业需要注重工艺流程的管理和优化,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1.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要素;印前、印刷、印后的含义。 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前(Prepress):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 上之前。 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 印刷(Press):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孔(丝)印等方式。 印后(Postpress):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如覆膜、上光、 烫金、模切、压痕等。 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常用的原稿有文字原稿、图像原稿、 实物原稿、数字原稿等。 印版(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图文载体。根据图文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 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 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如常见的纸(新闻纸、 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瓦楞纸板等)、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陶瓷等。 油墨(Printing Inks):图文信息的显示介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物质。 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印版类型不同,印刷机械也不同。 2.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区别。 直接印刷:承印物直接与印版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反的。 间接印刷:承印物与印版不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正的。 3.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4.常见的印刷工艺分类。 按业务性质分类: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地图印刷、有价证券印刷、电脑票据印刷、立体印刷、盲文印刷、全息照相印刷、防伪印刷、高保真印刷等。 按承印物分类:马口铁印刷、安瓿印刷、不干胶标签印刷、贴花纸印刷、铝纸印刷、瓦楞纸印刷、塑料印刷、金箔印刷、宣纸印刷、织物印刷等。 按承印物形体分类:卷筒纸印刷(web-fed printing)、单张纸印刷(sheet-fed printing)、曲面
中国人,印刷术、造纸术 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工艺和印刷机 1796年,德国人,石印术 1960年,胶印工艺成熟 1990年激光汉字和桌面系统 1995年,CTP工艺 1999年,PDF工艺流程 2004年,JDF工艺流程 现今的印刷技术可谓日新月异 印刷。 按有无印版分类:(1)有版印刷:平版印刷(Lithographic Printing) 、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 、凸版印刷(Typography Printing) 、孔版印刷(Porous Printing)。(2)无版印刷:喷墨印刷、升华印刷。 按所用油墨分类:升华油墨印刷、发泡印刷、金、银墨印刷、荧光油墨印刷、UV油墨印刷、EB油墨印刷、电化铝印刷、磁性油墨印刷、变色油墨印刷等。 按输纸一次所印色分类:单色机印刷、双色机印刷、多色机印刷、单面印刷、双面印刷。 第二章 印刷过程中的湿润 1.润湿的含义;印刷工艺中润湿的三种状态(沾湿、浸湿、铺展)及各自的含义,在印刷中的应用,自发进行的条件。 润湿: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从定义出发,涉及三相:固相、液相、气相;从这三相出发,又涉及三个界面:气-液界面;气-固界面; 液-固界面; 润湿作用是油墨传输和转移的基础。由于润湿是固体表面结构与性质、固-液两相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微观特性的宏观表现,所以探讨印刷过程中的润湿问题,对提高材料的印刷适性以及进行印刷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沾湿: 定义:液体与固体接触,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应用:平版印刷中水能否附着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平版印刷中油墨能否附着在印版的空白部分。
SLLGSG
SLLGSG0aGWGG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 体系对外界做功:,称为。沾湿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 粘附功
浸湿: 定义: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气-固”界面全部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应用:凹版印刷中,印版滚筒的上墨和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上的网穴能否被油墨附着,便属于浸湿作用。
SLSG
SLSG0iiGWGWAG
: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单位面积体系对外做功(浸湿功)通常又以表示。浸湿自发进行的条件:浸湿过程
粘附张力 铺展: 定义: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扩展时,气-固面被液-固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液铺展的过程。 应用:平版印刷中的水能否在印版的空白部分铺展。
SLLGSG
SLLGSG0GSGG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 单位面积体系对外所做功():铺展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铺数展系
沾湿在印刷中的应用:平版印刷中水能否附着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平版印刷中油墨能否附着在印版的空白部分。 浸湿在印刷中的应用:凹版印刷中印版滚筒的上墨和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上的网穴能否被油墨附着。 铺展在印刷中的应用:平版印刷中润版液(主要成分为水)能否在印版的空白部分铺展。 2.接触角的定义;利用接触角表示的润湿方程;利用接触角表示的沾湿、浸湿、铺展方程。 接触角:指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 湿润方程:
3.平、凸、凹、孔四大类印版各自的表面特征及润湿性。 凸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凸版的种类:铅字版、铅复制版、铜锌版、橡胶版、感光树脂版、高弹性的柔性版等。 凸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凸起、空白部分下凹,二者有一定高度差。 凸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高分子材料印版:虽是低能表面,但分子结构相似能能产生较强的亲合力。 要求:S ≥ 0 即 A ≥γLG。 凹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凹版的种类:化学腐蚀版和电子雕刻凹版:均为铜滚筒,表面镀铬。 凹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下凹,空白部分凸起,并同处于一平面或圆周上。 凹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 要求:A ≥ 0 。 孔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孔版的种类:不锈钢丝网、尼龙丝网、涤沦丝网。 孔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由许多大小相同的网孔组成,空白部分由固化的感光胶组成。 孔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高分子材料印版:虽是低能表面,但分子结构相似,能产生较强的亲合力。 平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胶印印版的结构:感光层(亲墨)+版基(亲水)(主要是Al) 建立砂目的目的:1. 提高PS版的比表面积,2. 提高PS版的亲水能力 胶印印版的润湿: 润湿的基础:油墨能润湿印版的图文部分;水能铺展印版的空白部分 印版的图文部分:由感光物质组成;为弱极性的非极性分子;为低能表面 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由版基铝组成,亲水面为氧化铝;属高能表面:7.0×10-1 J/m2 印刷中的油墨:为具弱极性的非极性分子;表面张力低:3.0~ 3.6×10-2 N/m 印刷中的水:极性分子;表面张力较高:7.2×10-2 N/m 4.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后供墨。 从本质上讲,胶印过程就是印版对油墨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胶印PS版与凸版、凹版不同,其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高度差仅有几微米,可以认为是在同一平面上。而图文部分能吸附油墨,空白部分也能吸附油墨,并无选择性。所以必须以润湿液作为媒介,根据印版空白部分吸附润湿液,而图文部分排斥润湿液的原理,先给印版供水,让印版空白部分的高能表面为润湿液的低能表面所代替,然后再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图文部分没有被润湿液所润湿,依旧能吸附油墨,而空白部分已被润湿液所覆盖。虽然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仍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但油墨如果在润湿液表面铺展,润湿液的表面在为油墨表面所代替的同时,还将产生油墨和润湿液的界面,而润湿液的表面张力是低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油墨/润湿液之间界面张力之和的,所以油墨不会在润湿液表面吸附和铺展。同时油墨和润湿液是不相溶的,油墨也不会溶解于润湿液之中,所以油墨只能选择性地吸附在印版图文基础上,这样就可以满足图像转移的需要了。 如果不先给印版供水,直接给印版供墨,由于印版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能吸附油墨,那就无法完成图像转印。 5.平印版表面空白部分亲水性的变化;如何保护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性。 胶印印版润湿性的提高与保护:主要是指印版非图文部分亲水性的提高与保护! 主要方法:粗化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表面。 6.橡皮布、墨辊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如何保护其润湿性。 橡皮布润湿性的变化:
墨辊润湿性的变化与维护: 第三章 印刷压力 1.印刷压力在印刷中的作用。 印刷压力偏小,印品墨色浅淡,图文残缺不全; 印刷压力偏大,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甚至糊版; 印刷压力不稳定,印品上会出现墨杠; 印刷压力过大或不稳,加剧印版的磨损,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使印刷机运转情况恶化,减短印刷机的寿命。 2.印刷压力的间接表示方法可以采用滚筒压印体的压印宽度b和压缩量λ。 3.胶印、凸印、凹印中印刷压力的来源;丝印中印刷压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