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摘要:李清照用一曲绝唱倾诉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整首词借助于景物和生活中的片段,大胆表达了女词人的闺愁,清新典雅,含蓄幽美。

关键词:相思愁

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美神”。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易安之词,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真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在名门望族,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幸运的是,在青春年华就遇见了知心爱人——赵明诚。

赵明诚博学多才,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两人情投意合,都喜好金石学,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妻俩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首《醉花阴?重阳》就是他们美好爱情的见证: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当时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空房,适遇阴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下了这首《醉花阴?重阳》,以表相思之情。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非常的感动,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清照的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醉花阴?重阳》。

这首词的上片是咏节令。首句写天气,更是写心境。“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的一开篇就清楚地点出一个“愁”字。天空中薄雾浓云,越压越低,从早到晚,愁绪绵绵,该如何打

发这长长的白昼呢?词人在“昼”前冠一“永”字,显现出主观感受。重阳时节本应是秋高气爽,长天白云,可是词人所处的这个重阳节,却从早到晚都天气阴沉,笼罩着蒙蒙的雾气、浓浓的阴霾;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外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瑞脑:即龙脑香,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把铜香炉说成是“金兽”,这反映了李清照词的富贵大气)待在室内,能做什么呢?无心境吟诗作赋,甚至连个说话的人儿也没有,只好独自兀坐,空对着香炉里瑞脑香发出的袅袅轻烟出神,不知不觉,瑞脑香烧完了,也无心去续。这里,词人巧妙地借天气的阴沉来衬托人物心情的忧郁,用香炉中瑞脑香的燃烧来刻画人物心绪的无聊,把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和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领略着独守空闺的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深切而炽烈的情感。这里以景衬情,用语自然、和谐,而情感的抒发则真切、含蓄、凝重。当铺陈已具之后,笔锋微转“佳节又重阳”即“又重阳佳节”。“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一个“又”字,道出一声惊叹,这就表明,丈夫出门已超过一年。同时,句中的“又”字饱含深沉的情感。它暗含着昔盛今衰、今非昔比之叹。比较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中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景。这一句表明,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佳节又重阳”,此句从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化来,毫无斧凿之痕。前两句描画白昼思亲,以至百无聊赖,悄然而卧,不能成眠,时至夜半。那种无法排遣的寂寞孤独,层层深入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的上片以“愁”字起,用“凉”字结,抒写出白日的愁闷与夜晚的孤寂。整整一天,词人都沉浸在对丈夫的思念中。“半夜凉初透”一句,尖新在一“透”字。它分明暗示了词人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形态。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同时,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的那种高雅生活情趣。生活虽然落寞,但情调还是少不了的。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阳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东篱”,语出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黄昏”是有凄迷朦胧之美的视觉意象。“暗香”,是清新宜人的嗅觉意象,林逋(公元967~1024)有句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有此种意境。“盈袖”,此处用典,暗点思夫之情,《古诗十九首》其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销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词人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顿时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

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销魂”,指因愁苦、悲哀而神伤。“西风”,秋风,给人以悲凉之意,这与词人的心境十分相合。“人比黄花瘦”的“瘦”与最初一句的“愁”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篇的愁绪到这里用一个“瘦”字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这首小词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千古名句。人们有很多解释,我认为它表现了一种少妇特有的敏感。西风、黄花,都是重阳节当前景物,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自己少妇的面容,自己本来心地憔悴而暂不自知,西风拂面而猛然心惊,就像满地黄花憔悴损一样,美好的青春在凋谢却无人珍惜。

结尾画龙点睛,恰切而清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给人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刘乃昌《情浓意蜜离恨深》)。这首《醉花阴?重阳》词,全词言情,词中无一处不让人感到词人真情的流露,从而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李清照《醉花阴?重阳》是她词作中的重要代表作。此词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全篇字面上却没有一个字是写作者的愁苦和孤独,然而这种情感在全词里又无处不在,显示了文学贵在含蓄的特点。正如清代陈廷焯在《云韶集》里评《醉花阴?重阳》所赞赏的那样:“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宋人王灼也评价说:“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碧鸡漫志》卷二) 读来如吞梅嚼雪,清新爽口。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山东济南市趵突泉公园里,建有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题有一副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 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诗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

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 2.自主评价 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 4.教师范背 三、思读:体会意境美 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 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 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 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边总结 边板书)这种愁我们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中感受过,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 体味过,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遥想过,在“你寂寞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领略过,甚至我们在恋爱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发现过。这种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穿越时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温馨提示:鉴赏古诗词要发挥想象、借助联想和类比,调动生活积累,以便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选用词中意象,拟写下联: 上联:愁满佳节,永昼难熬夜初凉; 参考答案:酒对东篱,西风消魂人空瘦。 4.当堂背诵 四、品读,领略语言美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醉花阴》赏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过程与方法:步步引导与情感体验法。 情感与态度: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和方法;朗读、背诵古诗词;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词意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点明诗词鉴赏的三个要求。 把握思想感情;品味语言艺术;分析表达技巧。 三、新授: 《醉花阴》李清照 1、出示课题《醉花阴》。 2、点出注意生字:瑞、篱、盈。 3、学生听录音,体会:从词的词句和对词的朗读里你感受到了词人什么感情?哪些地方可以直接看出这种感情? 明确:生答,师作简评。(愁) 4、由词人为何发愁,引出背景。 5、放录音,学生体会、跟读。 6、简析词句,并概括分析。 环境:金兽焚香,“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好环境、好光景 感情:问:⑴在这样的好环境下,人的心情应该怎样? 明确:应该喜悦、舒畅。 ⑵而词人是什么感情? 明确:浓浓的离愁。 ⑶哪些地方能看出词人的这种感情? 愁永昼、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 ⑷词人为何会有这种感情?(联系背景) 明确:与丈夫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了内心对丈夫的思念,所以忧愁。 ⑸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之深? 明确:“瘦”字最能体现愁绪之深。(因愁而“人比黄花瘦”) 7、学生听录音,深刻理解本词。 8、学生自由读,抽生读,学生齐读。 9、抓住3点要求完成赏析。 明确: 思想感情:强烈的离愁别绪。 语言艺术:“瘦”字为词眼,最能体现词人离愁。 表达技巧:反衬手法、修辞(比喻、引用典故、夸张) 10、学生试背。 四、练习: 赏析《如梦令》李清照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自己整理版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1、《醉花阴》中“ , ”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描绘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给全词奠定了“愁”情感基调。 2、《醉花阴》中 “ , , ”三句,写词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意境萧疏,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3、《醉花阴》中“ , ”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4、《醉花阴》中 “ , , ”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 6、李清照《声声慢》中 “,,。”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7、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8、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 , , !” 9、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 , , ”。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10、李清照《声声慢》中“ , , ?”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11、《声声慢》中“ , ?”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醉花阴》赏析(杨敏如)这首词,既不能当作陈陈相因的闺情题材,又不是男性作家的模拟与寄托,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冲破封建思想禁区,真切地吐露对丈夫赵明诚的怀念,勇敢地歌唱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爱情。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暂时分别,编写考订的书斋生活暂时中断。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她以婉转之情、含蓄的笔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天,闺中人炉香袅袅,愁思氤氲,感到清寂无聊,日长难度。“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别至今,不觉到了重阳佳节。节日的消息还是在昨夜一个人独寝时,因透骨寒凉的秋意而想到的。这一番倒叙,解释了为什么大白天含愁闷坐,原来佳节格外思亲,独处益添烦恼。过片继续写女词人的相思深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觉得就是一个人也要勉强过一个重阳佳节,于是走到院里,对着淡雅的菊花,喝一杯重阳酒,一抒雅兴,东篱小作徘徊,便觉襟袖间,有一股幽香,心里不由得想起两句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于是而引起怀念远人的遐想。在重阳节日,有庆贺的佳酿,有芬芳的高品的菊,芬芳的高品的人,唯独少了一人共赏此菊、共品此味,耽搁了闺房的清欢、偕隐的幸福。以上一层层地缕缕叙述,都是暗说。女词人谨慎地、矜持地把对丈夫的缠绵、热烈的爱隐藏在含蓄的暗示和雅淡的言语中,忽然忍不住又要直说:“莫道不销魂”,她终于说了“销魂”二字,点出伤别的主题。接下去忽又咽住不说了。才说的“销魂”,未免太露。于是逼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了遮盖自己被相思折磨得消瘦了这句实话,偏要说西风吹开了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那思妇比起瑟瑟的黄菊,似乎还清瘦了几分。为什么?那就不待言明了。清照自比菊花,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一方面暗示在别中的憔悴和期待。雅畅和婉,浅淡有致。伊世珍在《嫏嬛记》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赵明诚收到李清照这首词,十分倾倒,但他又起了与他的闺中挚友争胜的念头。他屏除公务,花了三个昼夜,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写成50首词,并把妻子这一首词混在里面,送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吟赏再三,然后说,其中顶好的三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清照《醉花阴》的末三句。故事未必可靠,不过由此可知,清照的爱情词在当时就已流传在外了。封建社会的妇女,如此扬才露己,公然坦露对夫婿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深挚其内、雅畅其外的爱情词,在从前容易遭到卫道者文人的攻讦。王灼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这种诋毁,纯属对女性作家的偏见,令人愤慨。但现在流传她的另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浅薄俗滥,绝非清照所为。有些人颇津津乐道,竟认为可以说明李清照的性格,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吗?(选自《唐宋词选读百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设计】《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在诗词中体会一代词宗的诗词风格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 3、鉴赏《醉花阴》,学会从高考角度全方位解读词作。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 史上第一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点名背诵 之前我已经让大家背诵过本词了,所以下面我想请同学有感情地背诵本词,可以吗?(提问五至六人) 三、初步感知,找出诗眼: 1、词中哪个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图片19) 明确:愁, 2、那她缘何而愁呢?: 明确:愁是因为相思,是因为思念丈夫,寂寞无聊。(图片20) 四、逐句分析 (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译文: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2)“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 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3)“瑞脑消金兽”,包含什么信息?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4)小结: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二)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译文: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橱,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2)哪些字特别有味道? 一个“又”字,表明自己已经不只一次独自过佳节了,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凉”字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3)小结: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译文】 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 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

醉花阴完整教案教学提纲

醉花阴完整教案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㈡、能力目标 1、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㈢、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 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 受。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 的情感的体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 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 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内容讲解: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 {明确: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明确:男性)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刘乃昌)(通用)

《醉花阴》赏析(刘乃昌) 这是李清照为思念丈夫而写的一首离情词。由于他们夫妇感情深厚,所以别离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刻骨镂心,感情特别沉挚,离思特别凝重。晚唐五代以来,用词写男女离情的实在不少。有的写得发露率直,如《花间集》中顾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其中云:“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由于用语情深透骨,虽直抒胸臆,亦真挚动人。但小词毕竟以含蓄为贵。这篇《醉花阴》突出的特色是写得含蓄凝重,“无一字不秀雅”(《云韶集》卷十)。意在言外,“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三十八)。 全词是用洗练、本色的语言,写出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日常生活图景,以显示自己的内心感情。上阕是写九月九日重阳佳节由白昼到深夜一整天的生活感受。什么感受呢?就是首句顺笔带出的一个“愁”字。“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天气,烘染出一种沉郁气氛。在这种氛围中,独守深闺,备觉无聊,深感度日如年,故曰“永昼”,这漫长的白昼,着实令人发愁啊!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可恰又碰上重阳佳节,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人也许全家兴冲冲地郊游登高,自己却独对良辰佳景虚度光阴,亲人又同谁酌酒赏菊呢?“销”字表明时间漫长,“又”字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两句无不贯注着愁思。“玉枕纱厨”写闺房陈设,兼点出秋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寒气侵骨,则通宵怀人失眠,辗转反侧,可想而知。“凉初透”的“凉”,不但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那么永昼之愁,到深夜变得更浓更深,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说上阕是写重九由昼到夜的寂寞独居,那么下阕则是抽出重九黄昏东篱赏菊的一个生活片段,来显示自己的怀人之情。汉代就有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世说新语》注引《续晋阳秋》载,九月九日陶潜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2015-12-23 12:47 600次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醉花阴》。 教学设想:学生简介李清照前期的生活和写作背景;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反复诵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教授《声声慢》。 教学设想:检查第一首词的背诵情况;学生简介词作的写作背景;诵读第二首词,听录音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提示,再朗读全词,背诵全词;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引导学生选取词作中的某些语言进行鉴赏分析,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两首词的MP3朗读文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学生对李清照词人生平有一些了解,但对其早期及中晚期词作的风格不清楚; 2、学生欠缺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孤独寂寞 的情感的,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2.把握词人在创作《声声慢》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心境,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 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课件,简介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 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创作《醉花阴》一词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她本人仍独居青州。重阳佳节,为一抒思夫之苦,李清照作了这首词。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古籍原载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 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 世珍·琅嬛记》)

《醉花阴 李清照》阅读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③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④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⑥,人比黄花⑦瘦。【注释】①永昼:悠长的白天。②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③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④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⑤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⑥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⑦黄花:指菊花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6.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7.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8.“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9.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5.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6.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7.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9.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本次教学为安徽省教坛新星评比考核,学生都是此前教者不了解的,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但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淮南一中是安徽省示范中学。教者对学生素质可以有较高的预期。 2、备课后允许授课教师接触学生,师生可以先期沟通,布置预习,这为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行阅读教材。 3、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 4、教学以诵读为重,通过诵读,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5、注意时代的“隔阂”,年龄的“隔阂”,这两个隔阂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环节予以打通。“闺怨”在宋代即如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述,而现在呢?北宋时代的少妇她们的爱情生活、思想情感也如词所示,现在呢?这是理解和鉴赏《醉花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6、难点之二是高一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而爱情虽说都是美好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爱情呢?这必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学重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时安排】1课时。 【预习要求】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训练美读,争取课前背诵《醉花阴》; 2、搜集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作比较阅读; 3、领悟《醉花阴》的内容,思考“愁”什么?对比古今处理如此情感的不同方式。 4、建议走读生回家将《醉花阴》词读给自己的母亲听听,并讨论交流。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 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知识导入)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三、诵读体会 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 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 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 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 四、品析词作

《李清照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醉花阴》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 B. 良辰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 C. 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 D. 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瑞脑销.金兽②莫道不销.魂③有暗香盈.袖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对《醉花阴》中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从清晨薄雾到入暮浓云,时光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 B. “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渐渐烧完了。 C. “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 D.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人公因思念而更显得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 4、下列对《醉花阴》的赏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全词内容单纯,上阕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 B. 下阕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 C. 词中作者善于以正侧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便使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D. 全词景中寓情,情中有态,人物意态、形象立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5、下列对词中意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天气,烘染出一种沉郁气氛。这种阴沉沉的天气也笼罩在词人的心头。 B. “瑞脑”是一种香料,词人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写出了她的满怀愁绪和百无聊赖。 C. “玉枕纱厨”写闺房陈设,同时点出秋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寒气侵骨,可知词人因怀人而彻夜失眠。 D. “暗香”指菊花的香气,菊花傲霜而开,暗示词人高洁的胸怀和脱俗的志趣,“暗香盈袖”给词人带来了快慰。 6、下列对“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它们与上阕的“愁”字呼应,使上下阕由浅人深,浑然一体。 B. “人比黄花瘦”为“帘卷西风”渲染环境气氛,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词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C. “人比黄花瘦”巧妙地将满面愁云的憔悴的思妇和被萧瑟的秋风摇撼的瘦弱的菊花相比,情景交融,意境凄苦。 D. 词句由花瘦而延及己瘦,写人瘦胜过花瘦,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

0-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二、重难点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应该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命名的名字。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凭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2、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两侧有郭沫若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易安之词,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真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4、世人评说: 藕神: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徐士俊) 婉约宗主: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人王士禛zhēn) 博家之祖: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曾发表《打马图经》等作品。 古今才妇第一: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绪)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 导语:《醉花阴》以愁贯穿全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醉花阴》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③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④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⑥,人比黄花⑦瘦。 【注释】 ①永昼:悠长的白天。 ②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③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④东篱:《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⑤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⑥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⑦黄花:指菊花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6.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7.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8.“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 9.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5.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 6.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 7.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

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忻高黄亚桃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就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就是谁不?李清照! 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瞧出来?1、金石录就是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就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就是当行本色。就是说二李就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就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就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瞧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就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

醉花阴试讲教案

醉花阴试讲教案 【篇一: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 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 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 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 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 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 (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 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 细节:愁永昼(时间长)、销金兽(空虚、无聊)、凉初透(不但 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寒冷,彻夜难眠)、把酒 (借酒消愁)意象:人比黄花瘦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离 思之重。b、 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形神相似。c、花瘦而触及己瘦,物我交融。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 ——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 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4、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讨论。 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 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而李清照作 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 知道这是封建社会,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 的时代,所以我们从《醉花阴》委婉、含蓄的文字中看见了一个真诚、率真的李清照 5、背诵 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 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 5、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对《醉花阴》的艺术 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赏析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 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 意出奇, 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 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 体”。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 赏析 诗句 :【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此词调首见于北宋一毛一滂词, 词中有“人在翠阴中”、 “劝君对客杯须 覆”等句。因据其意,取作调名。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②永昼:悠长的白天。 ③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④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⑤东篱:陶渊明 《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⑥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⑧黄花:指菊花。 【品评】 这首重九怀人词是李清照寄给她丈夫赵明诚的。元伊世珍《琅环(左应为女 旁)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 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 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这则轶闻说明此词歇 拍三句极为脍炙人口,李清照论词鄙薄柳永“词语 尘下”,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 憔悴的少一妇面容, 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 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 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 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全词以含蓄蕴藉见长, “莫道不消魂”三句固然最为工 妙,但其余各句亦堪玩味:“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 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 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 作者 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瑞脑消金兽”,枯坐铜香炉旁,看 那炉中的香料一点点地消融, 岂不见出作者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 分明 暗示了她的辗转反侧, 难以成眠。 “有暗香盈袖”, 则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 也隐含了“声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 ·庭中有奇树》)的夫妇睽离之感。凡此,都有玩赏不尽的底蕴。 【诗词赏析一】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 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清照将此 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 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 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 金兽”一句, 便是转写室内情景: 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 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 比夫妇一团一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 少一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 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 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一团一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 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 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 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 是有很浓的感一 情一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透”。 丈夫不在家, 玉枕孤眠, 纱帐内独寝, 又会有什么感触!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 大概为了应景吧, 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 直到傍晚, 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 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