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宫颈癌已经成为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根治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根治手术虽然可以彻底清除肿瘤,但患者仍需在围手术期接受细心的护理和照顾。
本文将重点介绍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参考。
手术前的准备心理护理宫颈癌根治手术是一项高风险、高创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与患者沟通,积极倾听患者的疑虑和恐惧,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并告知患者手术的详细步骤和可能的风险。
营养支持手术前应注意营养,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低嘌呤、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
患者应避免食用太油、太辣、太粘粘、太硬的食物,以免刺激肠胃,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特殊的准备在手术前,医生还需要为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方面的工作,如嘱咐患者和家属彻底洗净手部,避免污染手术部位,提供适宜的手术装备和衣物,以防止交叉感染。
手术期的护理环境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应该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和净化,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无菌、无异味或异物。
手术室的环境应符合医院的卫生标准和手术安全要求。
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应该再次核对患者的相关病史、化验结果、体征及手术室所需的器械、药品等,确保手术无差错进行。
麻醉宫颈癌根治手术需要进行全麻,麻醉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麻醉操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注重观察在手术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心情、情绪及手术进展情况。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手术后的护理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进入麻醉恢复室接受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护士应当在患者清醒后立即进行观察,切实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特定的护理计划。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体会目的探讨宫颈癌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前(2010年6月~2011年6月)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各8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无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与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相同,遵医嘱且不受时间限制,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表的内容和时间对患者进行护理。
具体如下:1.2.1临床护理路径制订和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培训笔者在查阅大量类似研究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的方法初步建立宫颈癌的临床护理路径,同时,成立妇科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培训。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具体临床护理路径时间及内容安排见表2。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总分100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果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年龄、病程、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
肿瘤分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的比较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并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参比组进行研究,每组各35例,给予参比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相较于参比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更佳,P值<0.05,组间差异显著。
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路径;宫颈癌;围术期在妇科中,宫颈癌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呈上升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1]。
目前,临床中对该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
有研究显示,由于手术范围较广,因此应对该病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作用[2]。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并平均分成两组,参比组3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32周岁、68周岁,平均(50.15 1.25)周岁;研究组患者中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32周岁、69周岁,平均(50.52±1.05)周岁。
对两组患者年龄进行比较,P值>0.05,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对比要求。
纳入标准:均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均对本研究具有一定了解,并在家属陪伴下签署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意志不清晰者;认知功能出现异常者;合并较为严重的脏器疾病者。
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给予参比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其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仔细对其病情评估,并将手术期间所需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在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对主治医师工作进行配合,并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术后,对其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并叮嘱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价值目的:探讨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传统的宫颈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
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低于对照组,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方面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颈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宫颈癌;围术期;应用价值子宫颈又简称宫颈癌,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并且逐渐呈现出上升以及年轻化的趋势[1]。
仅仅我国每年的宫颈癌发病数都在13万人以上。
目前,国内外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的还是手术疗法,它的治愈率高达75%以上。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由美国推行的一种近代的护理管理模式,把患者从住院到出院期间,每天的成效护理作为一种标准值,是护士有计划的开展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患者也可以主动的参与护理的全过程,护士的主动护理和患者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形成[2]。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0名宫颈癌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
对照组的患者年龄为34~69岁,病程4~20个月,其中IIb期患者26例,III期患者有14例;鳞癌21例,腺癌19例。
观察组的患者年龄为32~70岁,病程为5~22个月,其中IIb期有23例,III期为17例;其中鳞癌有25例,腺癌有1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分期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 护 理 路 径 在 宫 颈 癌 病 人 围术 期 护 理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杨 晓存
摘要: [ 目的] 了解 ・ 1 名 床 护 理 路 径 在 宫颈 癌 病 人 围术 期 护 理 中 的应 用 效 果 。 [ 方法] 将8 0例 宫 颈 癌 病 人 随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观 察组参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 对 照 组 实施 传 统 的 宫 颈 癌 术 后 常 规 护 理 , 比较 两 组病 人 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住 院时间、 住 院费 用 及 病人 满 意 率 等 。 [ 结果] 观 察 组 病人 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住 院时间、 住 院 费 用 低 于对 照 组 , 健 康 知 识 成 绩 及 病 人 满 意 率 明 显 高 于 对
安维汀能有效促进血管 内皮细胞 分裂 , 阻 断 血 管 生 成 而 发
第 一 医 院黄 埔 院 区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1—1 3 ) ( 本 文 编 辑 郭海 瑞 )
挥抗肿瘤作用 , 与 化 疗 联 用 可 明显 增 加 治 疗 的效 果 , 正 在 逐 渐 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 因此 , 在 临 床 护 理 工 作 中 护 士 应 认 真 学 习 并 掌 握安维汀的正确给药 、 用 药 注 意 事项 , 用 药 期 间密 切 观 察 生 命 特
药 物 不 良反 应 杂 志 , 2 0 0 6 , 8 ( 6 ) : 4 3 1 —4 3 3 . 作者筒 介 吴云珊 , 护师 , 本科 , 单位 5 1 0 7 0 0 ,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黄
埔 院 区 ;刘 艳 、 毛 晓华 、 伦雪萍 ( 通 讯 作 者 )单 位 5 1 0 7 0 0 ,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快速康复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名患者,将其各归结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后记录相关数据并以此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做详细阐述。
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实验价值存在(P<0.05)。
结论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选择上,快速康复护理服务效果显佳,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宫颈癌;快速康复护理;围术期护理;价值体现宫颈癌是临床妇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特征[1]。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宫颈癌患者的治愈率逐渐提高。
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疾病医治,但由于手术属于侵入式医治,同时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在围术期内发现感染等并发症[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各归结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两组患者平均年龄46.18±3.41岁。
纳入实验标准:①临床及影像确诊为宫颈癌;②首次接受宫颈癌手术医治;③无意识障碍且家属知情参与本次实验。
两组患者数据P>0.05具备分组条件。
1.2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医治,其内容包括饮食护理,用药干预,健康宣讲等[3]。
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1.2.1成立快速康复研究小组小组人员由一名护士长,五名护士组成。
护士长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流程和措施的制定。
并对相关的责任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其尽快了解康复小组的工作内容,以便更好地推动护理措施的开展[4]。
1.2.2 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术前访视,检查患者病历,做好术前宣讲并告诉患者术前相关准备;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情况和手术医治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摘要】宫颈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临床护理路径的引入为护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规范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优化资源管理,还可以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将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将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规范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护理操作,优化资源管理,加强团队协作,价值。
1. 引言1.1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宫颈癌是女性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宫颈癌患者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围术期护理需要严格执行护理标准和流程,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护理服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介绍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规范护理行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法。
它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的设备、人员和技术水平,制定出一系列具体化的规范流程、操作和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操作,使患者得到更加规范、连贯和有效的护理。
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通过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流程,可以确保护理人员在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遗漏或错误。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明确每个步骤和责任人,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及时的护理,提高护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严 重威 胁绝 经期妇女 的身体健康 , 对于女性 的身体健康及精
神造成严重 的影响 。目前 , 国 内外 临床医学 中对 于子宫 内膜 癌
主要采用手术疗法 , 治愈率可 以达到 7 5 % 以上 。在子宫 癌患者
的围手术期通过临床护理路 径采取有效 的护理措施 , 对 于减轻 工作单位 : 4 3 8 4 0 0 红安 湖北省红安县人 民医院护理部
在现代妇科临床治疗 中 子宫癌 是较为常见 的恶性肿瘤 之
一
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 、 促进 患者积极配 合治疗都具 有重要 的作 用和意义 。2 0 0 9年 1 月一 2 0 1 1 年1 2月 , 我们对 2 8例子 宫颈癌 围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解体 , 增强 白细胞 的游走 、 吞噬功能和血管通透性 , 抑制病原体 ,
进 而起到消炎及 促进 肉芽组 织生 长的作 用 。T D P照 射临 床
上 运 用 广泛 , 笔者在不增 加手术创伤 , 不增加患者经 济负担 , 不
扎, 形成 淋 巴漏而致 淋巴积液 ; ③ 术 中使用高频 电刀 , 造成脂 肪 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 发生一步发生障碍 , 术
≯ 、 、 0 、
实验组患者从 入 院后 即采用临床 护理路径进 行护
j , ; t t j t 、 ≯ t t ; t ) 0; t t ≯ ≥ : )
下、 胸 骨旁 、 锁骨下 区 , B o o s t r o m… 等报道需 要 临床处理 的乳腺 手术后皮下 积液发生 率为 2 % ~1 6 %, 国 内学者 报道 乳腺癌 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 为 6 %一 4 2 %。皮 下积液 因存在 于皮瓣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2T11:23:33.297Z 来源:《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作者:彭霞[导读] 子宫癌疾病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对绝经期妇女的身体健康将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60例宫颈癌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22(73.3)、4(13.3)、3(10.0)和1(3.4)例,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5.283、6.293、4.598,P<0.05)。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分别为(67.23±11.02)、(68.90±10.92)、(69.12±12.43)、(66.09±10.12)分,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4.395、5.843、5.161,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4±3.4)d,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4.2)d,满意度为86.7%(26/30),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X2=9.923,P<0.05)。
结论: 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
【关键字】护理路径;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类号: R473. 71 子宫癌疾病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对绝经期妇女的身体健康将会产生巨大的伤害[1]。
目前,该疾病的治疗办法主要采用手术方式[2],治愈率一般可达到75%以上。
对于子宫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对60例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60例宫颈癌患者。
在所有患者中,年龄分布为28~55岁,平均年龄为(43.3±3.4)岁。
纳入标准如下: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颈癌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自身同意后方可进行。
按照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
在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分布为29~54岁,平均年龄为(42.2±5.1)岁,其中阴道流血12例,9例阴道排液,4例患者为大便秘结,下肢肿胀3例,贫血为2例。
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分布为28~55岁,平均年龄为(43.1±5.0)岁, 其中阴道流血13例,阴道排液10例,大便秘结4例,下肢肿胀和贫血各2例。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分析:①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按照焦虑的严重程度分成正常、轻度、中度、重度。
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内容分别为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方面。
③康复时间: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等进行分析。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采用t、X2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22(73.3)、4(13.3)、3(10.0)和1(3.4)例,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5.283、6.293、4.598,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对比分析(%)
2.3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4±3.4)d,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4.2)d,满意度为86.7%(26/30),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X2=9.923,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护理标准化,从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内,以每天的护理效果为标准值,向患者提供积极、连续的护理[3]。
临床护理方式不仅仅遵照医嘱,而通过患者为中心,从从心理、社会、疾病等方面进行护理,通过预见性护理,帮助患者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恩宏, 王立峰, 杨春曲, 等. 分析五参芪苓丸治疗子宫癌 80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 217-217.
[2] 胡春兰. 妇瘤科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癌 80 例临床效果比较[J]. 中外医疗, 2014, 33(12): 75-76.
[3] 刘彩纯.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2): 285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