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宫鑫;任帅;李黎【摘要】钨铜合金因其导电导热性好、密度大、强度硬度高、耐电弧烧蚀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作高压电器的触头材料.鉴于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触头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综述了提高钨铜电触头性能多种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弧对钨铜触头的烧蚀过程与机理;总结了现阶段混合式和包覆式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概述钨铜合金触头传统和新型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提出功能梯度材料和细晶/纳米材料是钨铜合金的发展趋势.介绍添加稀土元素、硬质颗粒、活化剂元素对钨铜触头进行掺杂改性的方法,并列举影响钨铜合金性能的其他因素;最后分析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12页(P87-98)【关键词】钨铜电触头;电弧烧蚀;制备工艺;掺杂改性;综述【作者】宫鑫;任帅;李黎【作者单位】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41钨铜合金出现之后即用于高压开关电器的电触头材料,如今在真空、压缩空气、SF6、N2等不同气氛的交直流开关和断路器中,钨铜触头材料占有很大份额[1-2]。
钨铜合金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被用作电阻焊和电加工电极、电子封装和靶材、破甲弹的药性罩、飞机喉衬和燃气舵、飞行器喷嘴等[3]。
在电接触领域,触头材料的性能基本上决定了高压开关的发展趋势。
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有:导电导热性好、耐压值高、分断电流能力强、截流值低[4]、耐电弧烧蚀、抗材料转移能力强、抗熔焊性能优良[5],以及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温升低、耐环境性[6]等。
钨铜合金是由钨与铜组成的既不互溶又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假合金(pseudo-alloy)[7],正是这种组合使得钨铜合金同时具有钨和铜的多种优良性能[8]。
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表1 A g - N i 合金触头材料的部分物 理性 能
T a bl e 1 Pa r t o f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Ag — Ni a l l o y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n e l e c t r i c a l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he t
统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它必须具有 良好的导电、
导热 性及 耐 电弧烧 损 、抗 熔焊 、小 的 电磨 损 、低而 稳 定 的接 触 电 阻、不 与使 用介 质 起化 学变 化 、有 一 定 的强度 和 易于机 械 加工 等通 性 J 。 但 由于使 用场 合 的不 同 ,对 触 头材 料 的要求 又 是 多方面 的,即要
研发了一系列银基合金和银基氧化物电接触材料,
包括 Ag ・ C u 、 Ag - Ni 、 Ag — F e 、 Ag - W、 Ag — R E 、 Ag - C、
Ag — Cd O 、 Ag — S n O2 、 Ag — Zn O 、 Ag — Cu O 、 Ag — E O R
等材料【 l J 。本文着重阐述 了银基合金( A g . N i 系、 系) 与银 基 氧化 物 ( A g 。 Z n O、
Ke y wo r d s : me t a l m a t e i r a l s ;s i l v e r - b a s e d e l e c t ic r a l c o n t a c t m a t e i r a l s ;b a s i c p e r f o m a r n c e ;f u t u r e
电接触现象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于侵 蚀 量 与 输 入 电弧 能 量 成 正 比的观 点 建 立 的模
型 ;第三 个是 考虑 了侵蚀 量 与输入 能量 的时间过程 有 关 的数学模 型 。其 中第一 种模型 由于某 些参数无 法 确定 而被淘 汰 ,第二 种模 型 由于 将 电弧 作用近似 作 稳态 处理与 实 际状况 不符 而逐渐 被淘汰 。第三种 模 型研 究最 多, 同 的研 究 者对热 流输入 、 不 功率分配 等 处 理 方 式 不 同 衍 生 出 不 同 的 模 型 。 S R. . R b rsn【 没 有考虑 电弧 的损 失 ,认 为 电弧产 生 o eto 1 的全部 能量平 均分 配到 两极 ; 文献 [ 7 认 为 电弧 产 1】
模型,首次建立 了电触头材料的物理参数与 电接触
行为的定量关系。随后,对 电接触现象的模拟基本 从三个方面展开 :①焦耳热对触头作用的热过程数 值模拟 ; ②电弧对触头的热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 ③电
弧运 动特 性 的数 值模 拟 。
4
谭志龙等:电接触现象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接触是指两个导体之 间相互接触并通过接 触 界面 实现 电流 传递或 信 号传 输 的一 种物 理 、化学
现 象 【接触 、 滑
动 接触 和可分 离接 触 。由于 电接触 现象 的 复杂性 和
特 殊性 ,电接触 产生 、维持 和 消 除过程 中发生 的全 部现象 的观察 、测 试都 需要 借 助先 进 的诊 断技 术。
识。比如, 低压气体放 电电弧在磁场中的反常运动、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8 7 0 )国家 8 3 U0 3 6 1 ; 6 基金 资助项 日(0 1 3 0 7 ) 2 0 A A 2 15
电接触材料工艺突破

电接触材料工艺突破日前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结果》浙江泰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导电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和温州宏丰研发的“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被认定为“国内首批次新材料”。
温州泰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墨烯银新材料”被认定为“省内首批次新材料”据了解,首批次新材料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制、引进吸收等方式拥有专利或者其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或者打破市场垄断,新材料产品在技术参数和性能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且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和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品。
正泰抢先布局石墨烯产业,研发的"超导铜"材料以108%IACS的导电率(对标银的导电率)超越传统导体材料,根据国家电网测算标准:导电率提高1%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每公里输电线路,每年可节能1000~2500度电。
若采用108%IACS“超导铜”,按全国10KV、220KV及以上线路总长630万公里计算,每年可节约500亿~1260亿度电,相当于一个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
为推动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目前,正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获得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将持续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更高效、绿色的发展动力。
正泰研发团队深入研究石墨烯材料高质量制备技术、复合技术及复合材料宏量制备与加工工艺,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石墨烯触点、线材、带材、膜材以及石墨烯表面处理工艺,相关材料和工艺已批量应用于低压、中高压产品中。
在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石墨烯银的高压隔离开关电触头项目”荣获中国腐蚀防护学会大奖,相关应用产品的机械寿命提升至2.8万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网、中石化项目中,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已挂网试用,同时在正泰内部推广使用。
这些创新成果将为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电化学接触角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接触角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世界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
这些新材料除了在传统的应用领域上发挥作用之外,更多地被应用于一些领域的尝试和实验中。
其中,电化学接触角技术(Electrochemical Contact Angle,简称ECA)就是其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电化学接触角技术介绍电化学接触角技术首先被提出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它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来调节和控制物质表面性质的技术。
电化学接触角技术用于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电解电容法、电漾法和电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电场,在高电位处吸附电子,形成一个稳定的氧化物层,从而提高表面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等。
二、电化学接触角技术的应用1、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主要应用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调节物质表面性质,从而改变物体的表面形貌、粘附性和自清洁性能等。
例如,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利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控制物质表面的化学活性和物理性质,从而实现材料的定向生长。
一些研究也表明,利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改变不同相材料的界面热力学性质,从而提高界面稳定性。
2、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在能源材料中的应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领域。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中,利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改变界面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结合态,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燃料电池中,利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改变阳极和阴极的界面性质,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3、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是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新兴方向。
例如,在人工心脏和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中,利用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长期使用效果。
三、电化学接触角技术的优点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电化学接触角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变物体表面的性质和形态,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
电接触材料研究报告

电接触材料研究报告电接触材料是电力传输、控制与通信等领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用途广泛并多种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接触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对其相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报告将对电接触材料的特性、分类及其应用领域等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接触材料的定义及特性电接触材料(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是指通过电流作用时,在两个接触金属之间产生连续性接触界面,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电接触性能的材料。
其主要特性包括导电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抗磨损性和抗腐蚀性等。
根据其材料特性不同,可以将电接触材料分为以下几类:1、银基接触材料银基接触材料具有导电性好、电氧化膜稳定性高、接触电阻低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高低压开关、接触器、保险丝等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的导电性,低的接触电阻,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钴基接触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好、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低压开关、熔断器等领域。
其主要特点包括高硬度、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三、电接触材料的应用领域电接触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力传输、控制与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1、高低压开关高低压开关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供电的质量。
银基接触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制造高低压开关的主要材料。
2、继电器继电器是交流和直流电动力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着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钨、铜和银等材料混合制备的继电器开关具有使用寿命长和静电扭矩小等优点,因而广受青睐。
3、交通运输电接触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
特别是在高速列车领域,电接触材料不仅能够保障列车正常行驶,还能够减轻列车因接触材料引起的运行噪声和振动等。
综上所述,电接触材料是电力传输、控制与通信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应用非常广泛。
掌握电接触材料的特性、分类和应用领域等,有助于了解各类电接触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中。
粉末预氧化法AgSnO2In2O3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郭玉石等:粉末预氧化法A g s n o : I I l 2 o , 电接源自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粉 末预氧化法 A g S n O 2 I n 2 O 3 电接触 材料 的 制备及性 能研 究
郭玉石 ,姬婉婷 ,张晨 飞 ,安 国建 ,殷 聪朋 商雪妮 ,孟凡斌
c o mp o s i t e p o wd e r s a r e a c q u i r e d b y b r e a ki ng a nd s i f t i n g .Co n t a c t iv r e t s a re ma nu f a c t u r e d b y me ns a o f c o l d i s o s t a t i c p r e s s i n g,s i n t e r i n g ,e x t r u d i n g ,d r a wi n g ,e t a 1 .Th e c o n ac t t ma t e ia r l wh i c h p r e p re a d
G U O Y u — s h i , J I Wa n — t i n g , Z H A N G C h e n - f e i , A N G u o - j i a n ,
YI N Co n g - pe n g  ̄ ,S HANG Xu e - n i ’ ,M E N G F a n — bi n
度、 抗拉强度 、 抗 电弧侵蚀和抗材料转移性能明显优于 A O M制备的A g S n O : I n 2 0 , 电接触材料。 关键词 : 水雾化法 ; 粉末内氧化法 ; 合金 内氧化法
中图分类号 : T M2 0 5 . 1 ; T G1 4 6 . 3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8 8 8 7 ( 2 0 1 5 ) 0 5 . 0 0 0 3 . 0 4
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实验方案
2.4、AgSnO2挤压丝材的拉拔
热拉拔温度:700-750℃ 拉拔速度:0.5m/s 道次变形量:10-12% 两次退火间的总加工变形量:可达35%
结果:经过3道次热拉拔后就显示出较好的 冷加工性能,之后即可进行冷加工。
21
实验方案
2.5、AgSnO2铆打的制备
经过挤压拉拔后,加工成Φ1.36丝,经退火后, 在YFC-16冷镦复合触头机制备触头样品 样品尺寸:帽头:3X0.7(直径为3mm,厚度0.7 杆为:1.5X2
22
组织性能分析
分析与表征
断
口
组
力
电
微
电
织
学
学
观
弧
分
性
性
形
腐
析
能
能
貌
蚀
分
分
分
分
析
析
析
析
23
组织性能分析
一、AgSnO2丝材断口形貌
日立S-3400型扫描电镜
24
组织性能分析
一、AgSnO2丝材断口形貌
混 粉 法 制 备
包 覆 法 制 备
断口出现明显裂纹,在韧 窝周围还分布有SnO2 颗粒
韧窝尺寸和深度均匀一致, 在局部区存在较深的孔洞
混 粉 法 制 备
包 覆 法 制 备
阳极静触头10000次分断后的烧蚀形貌(低倍)
32
组织性能分析
五、AgSnO2静触头电弧侵蚀形貌(二)
混 粉 法 制 备
包 覆 法 制 备
存在大的孔 洞及微裂纹
只有小的微孔, 没有微裂纹
阳极静触头10000次分断后的烧蚀形貌(高倍)
33
组织性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差慧以罴1,。=1
*括弧中的比例表示Ag与Sn02质量比
(2)机械合金化一球磨法 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舢loying,MA)制备纳
米Ag/sn02复合粉的过程是将一定比例的Ag粉和 Sn02粉放人高能球磨机中,采用合适的球料比、转 速、磨料球和球磨时间进行高能球磨。Lee G G
Zh蛐g DeHn,LIn Cheng眦g,wa呜J嘲叨,Li Mi呜,CⅡi轴叫
(Be日i119 General Res能rch I璐titute Noflfenu啪Metals,Beiing 100088,CKm)
Ahtr北t:Th争sta伦of·art of Ag/SnQ electrical∞ntact lmterials、张s re、,iewed.The physical and chetllical
dectrical∞nt牝t IIlaterials w够in廿oduced.Fimlly,the met}脚s haw t0 i士nprove the properti∞0f the comp08it∞
weIe discussed.
Key wm诅s:electrical∞ntact materials;additiv鹤;Ag/Sn02 mno附vders;fabricating methodS;mnotechno崦y
万方数据
462
粉末冶金技术
2008年12月
等[20]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Ag/sn02复合粉,并 发现纳米Sn02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Ag颗粒基体 上。利用热压技术制备了致密、性能良好的纳米 sn02细晶Ag/sn02电接触材料。zoz H等【21]采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老牌电触头材料制造 商,如AMI.DODUCo、OMG和META_LoR等公司 开始研发Ag/CdO替代产品,90年代推出Ag/sn02 及添加In203、Q10的Ag/Sn02等新型电触头材料, 并在材料性能的改进和工艺推广方面取得进展。90 年代后期,日本田中公司、三菱材料公司、丸善公司 和韩国喜星公司开始批量生产Ag/Sn02.In203触头 材料[8.9]。80年代中期,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10] 等单位完成内氧化Ag/sn02电触头材料的试制工 作,但发展缓慢,导致电接触材料机械加工和产品性 能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差很大。为尽快满足国
触器划分为AGl、√屺2、AG3、AD4四种使用类
别,所谓使用类别是指其所带负载性质及工作条件。
√屺4类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短时反复接
通和断开的电容器及照明电路),Ag/sn02电接触 材料具有较长寿命和较小电弧烧蚀量(如图2、表2 所示)。
表1 Ag伽e0中有关组分的热力学性质[12】
Table 1 The肿odyllamic property of relev锄t
材料存在两方面的弱点:(1)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 程中,材料中的Cd元素对人体和环境有害,2003年 欧盟颁布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 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两 个重要文件,明确要求电子、电气器件无害化【3-6], 禁止Ag/CdO电接触材料继续应用。(2)随着电子 工业和自动化工业的发展,电器开关要求电触头具
第26卷第6期 2008年12月
粉末冶金技术
Powd盯Meta¨Ⅱr盯TechnoI嚼
v01.26.No.6 Dec.2008
Ag/Sn0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德林。 林晨光 王家君 李明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
崔舜
摘要: 综述了Ag佻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的特性、添加剂的影响、制备方法及加工工艺
(3)在大负载电流条件下,相对于Ag倒O接触材
料,Ag/sn02的抗熔焊、耐电弧烧蚀、抗磨损性能更 优异;在同等条件下的直流接触器中,Ag/sn02接 点有更高的通断次数,且Sn02颗粒质量分数在8% ~14%时,质量分数愈高,寿命愈长,材料迁移量愈 少。(4)在AC一4使用规范中(IEC60947—4—1— 1990、GBl4048.4—1993接触器标准规定:交流接
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了Ag/Sn02电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状况,探 讨了制备技术的改进对Ag/Sn02电接触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电接触材料;添加剂;纳米Ag/sn02粉末;制备方法;纳米技术
The advances of Ag/Sn02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触伽eo电接触材料具有优良的开关运行特
性,较好的耐磨损性、抗熔焊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 于电子电路、低压电器、汽车继电器、航空航天电器
中¨.2J。在Ag朋eO电接触材料系列中,Ag/CdO
具有耐电弧、抗熔焊、耐机械磨损、耐腐蚀、接触电阻 低而稳定、加工性能良好等优点,被称为中等负载电
器电接触材料中的“万能触头”。但觚倒O电接触
万方数据
第26卷第6期
张德林等:Ag/sn0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461
从以上分析可知,与Ag/Cdo电接触材料相比, Ag/Sn02除对人体无害、环境友好外,在减少电弧 烧蚀、抗熔焊性、耐磨性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 是,Ag/sn02电触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电阻 稳定性和加工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改
掺杂Ti4+、化学包覆等工艺改善了Sn02的导电性能 及其和Ag的浸润性,用这种改性后的Sn02粉末制 成Ag/sn02电接触材料,降低其接触电阻,改善了 组织的均匀性,提高了机械加工性能(如表3所示)。 刘想梅等[17-18]利用溶胶一凝胶法研究了掺杂纳米 氧化物的Ag/Sn02电接触材料,制备了性能符合国 标且优于美国和日本同类产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但在运转时断开),Ag/Sn02使用寿命比Ag倒。
电接触材料短,且电弧烧蚀率大。(3)无论是粉末 冶金法和内氧化法制备的Ag/sn02复合材料,在强 烈电弧作用下都易引起裂纹,影响电器寿命。(4) 在Ag/sn02制备过程中,如Sn02颗粒粗大,会导致 材料硬度高、脆性大,塑性下降[13-1引,从而使材料 加工成型较困难,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耐腐蚀性能[¨】的Sn02颗粒均匀分布在Ag基体中
形成的一种电接触合金材料。相比于Ag例O接触
材料,Ag/sn02电接触材料有以下优点:(1)Ag/ Sn02材料中Sn02的分解温度高于2 373℃(如表1 所示),其热稳定性很高,在电弧作用下不易迅速分 解和升华,从而增大了材料在电弧作用下形成Ag 液的黏度,减少Ag液的喷射侵蚀和材料的电弧烧 蚀。(2)Ag/sn02材料在电弧作用下,触点表面发 生组织和成分变化,产生许多孔洞,这些孔洞充当了 应力集中的释放点,使熔焊力降低,从而使触头材料 容易断开而不互相焊接在一起,显示了优异的抗熔 焊性(如图1所示)。图1试验条件为:AC,起动电 流40A,稳态电流10A,电压100V,阻性负荷,20次/ min,动接点夺4mm,静接点巾5mm,接触压力O.39N。
进Ag/s鹏电接触材料的性能,人们做了大量研究
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对Sn02颗粒进行 表面改性处理或加入其它元素以提高其导电性能和 与Ag基体的润湿性能。(2)在Ag基体中加入合 金元素,提高Ag.Sn02的界面润湿性能,降低Ag/ Sn02电触头材料的接触电阻,提高抗电弧烧蚀性 能。(3)改进生产工艺,使sn02颗粒尺寸更小,分 散更均匀,改进Sn02颗粒与Ag基体间的结合状 况,主要包括:①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Sn02纳米 粉末或Ag/sn02纳米复合粉末;②通过机械合金化 制备Ag/sn02纳米复合粉末;③用纳米粉末制备纳 米晶或微晶Ag/sn02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4)改 进加工成型工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将纳米 材料制备技术应用于Ag/Sn0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 开发中,研究人员开始寻求将Sn02颗粒细化至纳 米级尺寸或直接制备纳米级Ag/sn02粉末的方法, 改善Ag/sn02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下面介绍 纳米Ag/sn02复合粉末的主要制备方法。
表4 Ag桃触头材料应用性能比较表[17]
∞mponents in Ag/Me0
堡
得
哦
辇
礞
Fig.1
图1 Ag/sn02的熔焊特性[12】 Anti·、训dirIg chancteristi器of Ag/sn02
∞目、啊基誉口脚
图2 Ac条件下接触器接点材料的电弧烧蚀[12]
Fig.2—口c erosion of∞ntact眦terials in AC∞ndition
表2 CJlO一40交流接触器的实验结果[12] Table 2 Exp鲥mentaI results of CJlO·40 AC∞ntactor
-括弧中的比例表示Ag与Sn02质量比
但Ag/sn02电接触材料的性能也存在不足:
(1)Ag/s峨电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Sn02
颗粒分解温度高、不导电,使得触头材料在电弧作用 下,容易在触头表面形成一层稳定而又不易导电的 Sn02熔渣,使接触电阻和温度升高。(2)在AG3 使用规范中(AG3类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的Ag/s如电接触材料(如表4所示)。 表3 Ag/S她主要技术指标对比‘19]
Table 3 CcImpari∞n of咖in standards of Ag/SnQ
2 Ag/sn0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现状 2.1 Ag/sn02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传统Ag/sn02制备方法主要有粉末冶金法和 内氧化法。粉末冶金法制粉工艺采用Ag粉和Sn02 粉机械混合的方式。该法优点在于可添加任意类型 和任意量的添加剂,材料组织结构均匀,无“贫金属 氧化物区”;缺点是Sn02颗粒尺寸在3~5肛m,较 粗大,造成接触电阻大,温升高,耐电弧烧蚀性较 差【”]。内氧化法工艺过程包括:在真空或惰性气体 中熔化Ag和sn,然后在含氧气氛中加热AgSn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