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解读笔记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经典文学作品解读与评析

读书笔记:经典文学作品解读与评析

读书笔记:经典文学作品解读与评析引言读书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观。

经典文学作品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它们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精神享受。

但是,由于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我们往往需要通过阅读笔记来解读和评析这些作品。

本文将从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多个方面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析。

主题的解读与评析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通过解读作品的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

H1 主题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经典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宝玉、黛玉等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人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H2 主题二:爱与亲情爱与亲情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作者通过描写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力量和穿越障碍的坚韧。

在《红楼梦》中,作者则通过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探讨了亲情与爱情的复杂关系。

H3 主题三:人类的困境和追求人类的困境和追求是经典文学作品中另一个常见的主题。

例如,在陈忠实的《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许三观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卖血的故事,探讨了社会贫困和人类尊严的问题。

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们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人物的解读与评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通过解读和评析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H1 人物一:主角的塑造主角是经典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通过对主角的塑造,作家可以展现他们的特点、价值观和命运等。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被描绘成一个聪明、敏感而又内心矛盾的人物,通过他的成长和遭遇,作者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人性的解读。

H2 人物二:配角的作用配角在作品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剖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剖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一、《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摘抄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2、“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3、“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赏析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作者余华用极其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各种目标、欲望而奔波忙碌,却忽略了活着本身的意义。

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兴衰、亲人的离去,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因为活着就是生命最基本的状态,无需附加太多的外在条件。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这让我明白,每个人对于生活的体验都是独特的,我们不应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

福贵的一生,在外人看来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自己却在苦难中找到了继续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生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我们要勇敢地按照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和生活。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这句话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慨。

福贵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学会了接受和宽容。

时间虽然无法抹去曾经的痛苦,但它能让人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更加豁达和从容。

二、《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摘抄1、“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2、“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3、“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赏析《平凡的世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奋斗精神的世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拼搏。

文学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
朱 光 潜
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
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
二、多角度的阅读与文学美的品鉴
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周围全是广 阔,沉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
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是在天上,也有些
不易决定。
三、释义与辨味
“释义”,是指对语词、文句的意思的理解

和确认。也就是我们在上节中探讨过的字字 落实,通晓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去领会语词、 文句的特殊意蕴,包括暗示义、引申义、隐 喻义等。
文学文本阅读的角度:
科学的解读 实用的解读 审美的解读
科学的解读:以追求对文学文本作出可靠诠释的阅读。
这是一种求“真”的阅读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 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 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
蛙声;但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4/2013
49
三、释义与辨味
在文学中,作家、诗人所关心的不是某种
信息传达的“正确”或“真实”,而是借助语 言所能唤起的情感或态度的性质,或者语言运 用所能产生的情感效果。换句话说,诗歌语言 只要求能够激发出相应的情感,而不要求自己
去做某种具有可验证性的,即可以被经验事实
加以证实的表述。
三、释义与辨味
三、释义与辨味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 行客儿。 (北朝乐府民歌有《折杨柳歌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 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末无名氏《送
别》)
7/4/2013 44
三、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辨味

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五篇

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五篇

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五篇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1高尔基小时候曾在一个绘画师家里做工。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

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仆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

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

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特别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仆人这时可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nue待罪。

立刻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是的。

”女仆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仆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

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

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2书的海洋里是无止尽的,我们可以尽情欢快地游览,体会乐趣。

书的种类也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星罗棋布,它可以陶冶情操,增长学问,给世界增加一片光荣。

好比一个人成天都很郁闷,但只要看一本好玩的书就会变得开朗活泼了,以致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文学类的书本让我们懂得人生哲理;科学类的书引领我们去探究奇妙的大自然;故事类的书本让我们心情开朗;动物类的书本让我们可以近距离地与书中的小动物亲热接触,仿佛融入到书本一样……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就会使我们马上进入了一个布满神秘的世界,那个世界所展现的,是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

那里光线万丈,流水潺潺,没有战斗的硝烟,没有贫困和争斗,空气里布满芳香,鸟语花香,草色青青,神清气爽。

书本里有很多学问,从中猎取学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渐渐长大,学问把握的越来越多,就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周恩来总理也曾讲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对,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读好书,读一些有益的书,让学问更为宽阔,并最终转化为建设漂亮祖国的动力与助手。

文学作品优秀读书笔记范例3读书与华盛顿不正是读书吗?细心品尝地读有关他的史实,知道他最大的伟绩是维护美国的统一,解放黑人奴隶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总统,仅次于罗斯福。

美文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3篇)

美文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3篇)

第1篇《活着》是余华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现了普通人在中国大地上顽强生存的勇气和坚韧。

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一些摘抄及赏析。

一、摘抄1.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第一章)2. “生活是一连串的苦难,但苦难不是生活的全部。

”(第四章)3. “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活着一样。

”(第六章)4. “时间就像流水,不停地流逝,却从不回头。

”(第十章)5. “人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即使生活给了你无尽的苦难。

”(第十三章)二、赏析1. 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内涵《活着》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富含深刻的内涵。

作者通过简单的词汇,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描绘得淋漓尽致。

例如,“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活着本身,而非追求物质和名利。

2. 悲剧与喜剧的交织《活着》中,悲剧与喜剧交织在一起。

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与命运抗争。

这种悲剧与喜剧的交织,使读者在感受到主人公痛苦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顽强生存的勇气。

3. 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活着》通过福贵的一生,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福贵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但他从未放弃,始终顽强地活着。

这种生命的力量,令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4. 时代背景的反映《活着》以福贵的一生为线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

从福贵年轻时的封建社会,到后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者通过对福贵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时代背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 人性的光辉在《活着》中,作者通过对福贵、家珍、有庆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在面对苦难时,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这种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受到温暖,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三、总结《活着》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现实主义小说。

通过福贵的一生,作者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文本解读笔记
文学阅读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释义与辨味
(1)释义指解释文本中字、词、句的含义,包括字面义和特殊义;特殊义包括暗示义、隐身义、隐喻义等。

示例:《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莫字有两种释音:1 mu指夜幕---胡适2mo,若解释为夜幕则为实写,下文中“无限江山”很明显为虚写,所以应释为mo。

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诗中的“为报”应念为三声,意为替我传告。

同一意思示例有:李白的《寄远》其三,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释义方法:A以上下文合参,即把具体的字词放在语境中参证。

B以他作参证,即用同一作者表达相似感情和心境的其他文本来参证;亦可以用其他作者文本来参证。

释义要领:A注意特殊语境下语词的特殊含义B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投射到作品中去。

(2)辨味指在释义基础上细致品味文本的特殊意蕴和情致。

示例:《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深成。

”毛先舒语,“该二句有四个层次:因花而有泪,因泪而问花,花竟不语,飞过秋千,离“我”而去。

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

语深成者意便肤浅。

两难兼也。

或欲举其似。

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
示例:《凝神》余笑忠
这一刻我想起我的母亲,我想起年轻的她
把我放进摇篮里
那是劳作的间隙
她轻轻摇晃我,她一遍遍哼着我的奶名
我看到
我的母亲对着那些兴冲冲喊她出去的人
又是摇头、又是摆手
个人赏析;①幸福感,或许诗人现在已经为人父或母,有一种为人父母的幸福感②思念,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③节奏韵律舒缓轻柔字词与感情融为一体。

辨味要领:A不离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

B注意情感层深与语言浑成的两位一体,特别是作者在语言的选择、组合及其韵律中隐含的情意。

二、意象与结构
(1)意象:指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体,意象在文学阅读中也指阅读者的“构型”能力,即意象感。

示例:《空心人》艾略特(英国)裘小龙译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子塞满了稻草。

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
………………因为你的是
生命是
因为你的是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2)结构:指文学文本中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示例:每一个在广义上属于文学的著作都是一种通过符号而固定下来的句的组合……句的组合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构,语言的本质中包含着词和句要“表现意义”。

《语言的艺术作品》沃尔夫冈·凯赛尔
语境(上下文)是由句的组合所形成的“有意义的结构”,文学文本的意义,既是由字、词、句传达的(字面义),更是由它们组成的结构所传达的(特殊义)
三、“有我”和“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的两种境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