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ppt

合集下载

原子弹ppt课件

原子弹ppt课件
24
6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 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上午8 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 空,由飞机空投的威力达330万吨梯 恩梯当量的氢弹试验成功,我国第一 核武器的一种。又称聚变弹 、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 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 大得多。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 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 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20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 优秀党员、享誉海内 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 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获得者之一。曾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 授、加州理工学院教 授,曾担任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六、 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等重要职务。
21
22
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
3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 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中 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我国成 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
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4
我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实验爆 炸是属于塔爆,就是把原子 弹放在专门用作实验的铁塔 上引爆。1965年进行了飞机 空投实验,后来也作过运载 火箭投掷实验,也就是通常 说核导弹实验。后期实验主 要是以洞爆实验,也就是地 下核实验为主。
5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 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 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 西。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 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 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 成功。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课件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课件
8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试验获得成功。仅隔三年(1967年6月17日),第一 颗氢弹爆炸。 •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两弹一星”打破了超级 大国的核垄断和 核讹诈,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 学技术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已远 远地超过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力量。
15
• 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 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 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 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 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 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 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 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 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 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 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
•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 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 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 决策。
9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 来政策主轴,中国于2019年成立50周年时, 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 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 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 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 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按姓氏 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 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核聚变能量的释放
第一节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核武器指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 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条件:自持快速核裂变或聚变 1千克铀 = 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分类: 按作战任务使用范围可分为:
战略核武器、战役战术核武器; 按当量大小可分为:
千万吨级、百万吨级、十万吨级、万 吨级、千吨级和百吨级
核装料的存放必须小于临界质量,相 隔一定的距离已至于不会发生意外爆炸事 故。
球形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最大,从 单位球形裂变材料中逃逸出来的中子数最 少,因此球形是临界质量最小的一种形状。 如采用裸球,235铀和239钚的临界质量分别 为 52 千 克 和 10 千 克 ( 235 铀 的 密 度 小 于 239 钚)。
“小男孩”广岛
三、 中子弹
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弹。它在爆炸 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 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中子弹的特点是只杀 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 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
中子是构成物质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 它的质量与质子相同。中子不带电,从原子 核分裂出来的中子很容易进入原子核,人们 利用中子的这个特性,用它轰击原子核来引 出核子反应。这就是中子弹。中子弹在爆炸 释放大量的高能中子,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 主要杀伤的小型氢弹。
中子弹爆炸后半小时辐射就消失,人 员暂时转入地道等隐蔽物即可有效防止 中子弹的伤害。
一、裂变性原子弹 (第一代铀弹和钚弹)
原子弹结构
(一)链式裂变反应
在核物理学上把能自持进行的原子裂变反应叫链 式反应。
实现自持核反应,必须用裂变核释放出的中子去 轰击其它重核引起裂变,新的裂变又释放出新的中子, 新的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重核引起裂变,依此不断进行。 如 235 铀 的 核 吸 收 一 个 中 子 后 发 生 裂 变 , 平 均 能 放 出 2.56个中子,239钚平均能放出2.9~3.0个中子。

英文 二战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PPT课件

英文 二战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PPT课件
There was a total of more than 800 B-29 bomber in Tinian and Saipan. They can carry several tons of bombs on a flight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kilometers, bombing of Tokyo, Nagoya, Kobe, dozens of rounds down, the 65 cities have been the almost complete absence of buildings.
Page 10
BUT
However, the tragedy of Hiroshima did not make Japan agreed to accept the Potsdam ultimatum immediately,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They tried to cover up the truth of Hiroshima, claiming that a meteorite fall in Hiroshima city. And that the U.S. has only one atomic bomb, also put their hopes in the Soviet Union to mediate.
Page 12
Finally...
In August 15, 1945, the emperor of Japan issued the surrender.
In September 2, 1945, in Tokyo Bay, "Missouri" on the deck of the battleship, the Japanese Foreign Minister Mamoru Shigemitsu and chief of staff Umezu Meijiro signed the surrender document. Signing time is four past nine. Then, the southwest Pacific theater commander Douglas Macarthur signature. USA, China, Britain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other countries at war with Japan accepted the Japanese surrender.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心理干预
对受核袭击影响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减 轻其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
05
核武器的国际法规与伦理 问题
国际法规对核武器的限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该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旨在防止核武器和核 武器技术的扩散,促进和平利用核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该条约禁止所有缔约国在任何地方进行任何核爆炸,以有 效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增进国际 和平与安全。
冲击波的传播
冲击波以超音速向四周扩 散,对建筑物、人员等造 成破坏和伤害。
冲击波的破坏力
冲击波的强大压力可以摧 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引发地震、海啸等 自然灾害。
光辐射效应
光辐射的产生
核武器爆炸时,火球内的温度极 高,发出强烈的可见光和红外辐
射。
光辐射的危害
光辐射对人员的眼睛和皮肤造成 伤害,甚至导致失明或烧伤。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 核武器的威力与杀伤效应 • 核武器的防护与应对措施 • 核武器的国际法规与伦理问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核武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 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 器。
分类
根据核反应类型的不同,核武器 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 。
核武器不仅影响战争胜负 ,还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 深远影响,是各国竞相追 求的目标之一。
02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0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 成
02
质子和中子通过核力相 互作用
03
原子核具有结合能,且 结合能随核子数增加而 增大

原子弹核裂变ppt讲解

原子弹核裂变ppt讲解
原子核
第1节 核裂变
1
核反应
在核物理学中,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 的轰击下产生新原 子核的过程,称为 核反应.
原 子 核
电子
2
研究表明:原子核的质量虽然随着原子序数的 增大而增大,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成正比关系,其核 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有如图的关系:
核子的平均质量是: 原子核的质量 核子数
3
核子平均质量
D E
F
O
Fe
平均结合能
F
CB
C B
A Z
E
A
D
O
Fe
z
核子的平均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
4
一.核裂变
1.核裂变 物理学中把重核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时,释放
出核能的反应叫做核裂变.
5
2、铀核的裂变 (1)发现
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 斯特拉斯曼发现,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 生了裂变。
12
原子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发展图
13
二、核电站
解决能源危机根本途径——核能 可开发的核裂变燃料资源可使用上千年。
14
二、核电站——慢中子反应堆
水泥防护层
控制棒——镉棒
燃料棒—铀棒 减速剂
15
核电站
核心设施:核反应堆 浓缩铀制成的铀棒
减速剂: 石墨、重水或普通水, 用于减小中子的速度
10
足以维持链反应正常进行的裂变材料质量叫临 界质量(critical mass)。 铀-235 的临界质量约为 1 kg,质量超过1 kg 则发生爆炸。
任何有核反应 堆的国家都不难得 到爆炸级的裂变材 料,原子弹的基本 设计又如此简单, 从而为防止核武器 扩散带来了困难。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共10张PPT)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共10张PPT)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
秦关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 知道本文的有关文学常识及写作 背景。 2、学习文章叙事起伏跌宕、引人 入胜的写法。 3、品味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
P P T模板下载:www.1ppt.c om /m oba n/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P P T背景图片:www.1ppt.c om /be ij ing/ 优秀P P T下载:www.1ppt.c om /xia za 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课件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课件

• 2、人物描写符合人物身份。 • 不论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 写,均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例如 写爱因斯坦“用拳头托住下巴 颌……”说明爱因斯坦对此事的关 注程度;又如写罗斯福总统的话: “亲爱的亚力克,这件事情由政府 出面组织,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体现了总统说话的委婉。
课文中那些语句写出了原子弹爆 炸的威力之巨大?
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 题目解说
• 文章以“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为题, 表明本文的内容与爱因斯坦和原子弹 有关。全文也以此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展开情节,深刻地反映了事情的真实 情况,展开了人物的伟大品格。秦关 根的《爱因斯坦》用传记的形式描写 了爱因斯坦的一生,也通俗的介绍了 相对论的历史渊源、基本思想和意义。
拓展延伸
• 如今,许多人把原子弹给人类带来 灾难的罪过归结到爱因斯坦身上, 对此,你如
坦当作天才的偶像,而是把他当作一 个人,一个有心理活动过程的人,十 分注意层层深入的表现他的情绪发生 变化的过程。得知法西斯德国正在进 行原子弹研究,他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虽然说话声音仍然“很低”,但是神 情“很专注”。 。
探讨人物形象:爱因斯坦是一个怎 样的人?
原子弹爆炸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相关文学常识 。
2、掌握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
3、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明 确本文的中心。

认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 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物理学 的理论研究。他的相对论 开创 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称他
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
牛顿。爱因斯坦也是一位 进步 的科学家,他有强烈的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 ,1999年12月26 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
爱因斯坦与原子 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6年12月28日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 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 17日上午 日上午8 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上午8 20分 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 由飞机空投的威力达330 330万吨梯 空,由飞机空投的威力达330万吨梯 恩梯当量的氢弹试验成功, 恩梯当量的氢弹试验成功,我国第一 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 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
历史上的今天
10月16日 月 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 时整,伴随着一声惊雷,在古老 东方的丝绸之路上,在中国西部 的罗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 云冉冉升起。这是新中国自己研 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 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 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中 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我国成 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 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氢弹,核武器的一种。 氢弹,核武器的一种。又称聚变弹 、 热核弹、热核武器。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 因素与原子弹相同, 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 大得多。 大得多。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 某些杀伤破坏因素, 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 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我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实验爆 炸是属于塔爆, 炸是属于塔爆,就是把原子 弹放在专门用作实验的铁塔 上引爆。1965年进行了飞机 上引爆。1965年进行了飞机 空投实验, 空投实验,后来也作过运载 火箭投掷实验, 火箭投掷实验,也就是通常 说核导弹实验。 说核导弹实验。后期实验主 要是以洞爆实验, 要是以洞爆实验,也就是地 下核实验为主。 下核实验为主。
核物理学家, 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 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 里夫妇的学生, 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 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 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 的居里夫妇” 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 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 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 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 元勋。 元勋。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 中国“两弹”元勋,从原子 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 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 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 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 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 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 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 优秀党员、享誉海内 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 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获得者之一。曾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 授、加州理工学院教 授,曾担任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六、 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等重要职务。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 1955年发出号召 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 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 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 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 年苏联撤走专家后, 西。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 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 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 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 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 成功。 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