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及设计实验指导书新

面向对象分析及设计实验指导书新
面向对象分析及设计实验指导书新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试用版)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系

2014.3

目录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大纲 (1)

实验一基于UML的类模型设计 (4)

实验二基于UML的功能设计 (6)

实验三基于UML的综合设计 (9)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020214023 课程学时3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实验总学时8 开出学期第六学期开出单位计算机系软件工程实验室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二、实验安排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类型

开出

要求

1 基于UML的类模型设计 2

1 验证必做

2 基于UML的功能设计 2 1

验证必做

3 基于UML的综合设计

4 1

综合必做三、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一)基于UML的类模型设计 (2学时)

1、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掌握类图的创建方法

2)掌握类的设计方法

3)掌握类间的关系(继承、关联)的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

选课系统的类的设计

3、验要求

1)寻找系统中的类,完成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2)确定类间的继承关系,创建类间的继承关系;

3)确定类间的关联关系,创建类间的关联关系。

(二)基于UML的功能设计(2学时)

1、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

2)掌握组件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配置图的绘制方法

4)双向工程的实施过程

2、实验内容

1)选课系统的组件图设计;

2)选课系统的配置图的设计;

3)选课系统的正向工程;

4)选课系统的逆向工程;

3、实验要求

1)绘制选课系统的组件图;

2)绘制选课系统的配置图;

3)使用Rose的正向工程,为类People、Student和Registrar生成代码;

4)使用Rose的逆向工程,为Student的代码建立同步模型。

(三)基于UML的综合设计(4学时)

1、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

2)综合应用用例图、类图、序列图和状态图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2、实验内容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实验要求

1)给出学生使用该系统的用例图;

2)给出描述学生借书的序列图;

3)给出描述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的类图;

4)给出一本书在流通过程中的状态图。

5)为每个用例制作活动图。

四、考核方式

根据实验预习、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确定最终的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 谭火彬著.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自编.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2、教学参考书

[1] 邵维忠,杨芙清著.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谢星星编著.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用教程. 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王爱国,陈辉林著. UML基础与建模实践.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麻志毅编.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Grady Booch, Robert A.Maksimchuk等著.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三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6]武雪芳,班娅萌著.UML统一建模项目教程.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1

[7]唐红杰,史琳琳著. 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训教程. 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1

[8]杨弘平,吕海华著. UML基础、建模与设计实践. 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9]冯洪海著.UML面向对象需求与建模教程. 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王菁,赵元庆著.UML建模设计与分析标准教程(2013-2015版)第一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1]谢星星,刘小松著.UML统一建模教程与实验指导. 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3

[12]陈承欢著.UML与Rose软件建模案例教程. 第一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3]董兰芳,刘振安等著.UML课程设计.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4]徐宝文,周毓明,卢红梅著.UML与软件建模.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5] 吴建,郑潮,汪杰著.UML基础与Rose建模案例.第三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六、编制说明

编制者:软件工程课程组组长:马志强

执笔人:张丽霞编制时间:2014年3月

实验一基于UML的类模型设计

[实验名称]

基于UML的类模型设计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掌握类图的创建方法。

2、掌握类的设计方法。

3、掌握类间的关系(继承、关联)的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

题目1:选课系统的类的设计

描述:课程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负责添加课程,学生选择课程。课程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开课时间、开课教师等信息;

学生通过系统可以完成登录,修改口令,查询课程信息(包括课

程名、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开课时间等)以及选课的操作;教

师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等信息。

完成:

1)寻找系统中的类,完成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2)确定类间的继承关系,创建类间的继承关系;

3)确定类间的关联关系,创建类间的关联关系。

题目2*:交通工具的类的设计

描述:汽车和自行车都是交通工具。一辆自行车只能归一个人拥有,但一辆汽车可归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拥有。一个人可能没有自行车或汽

车,也可能拥有多辆自行车或汽车。人分男女两类,每个人都有年

龄和名字。在任何时候,一辆汽车上可以载有0个或多个乘客。每

辆汽车都有自己的颜色和商标。特别地,每辆汽车都只有两个前灯

和一台发动机。

完成:

1)寻找系统中的类,完成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2)确定类间的继承关系,创建类间的继承关系;

3)确定类间的关联关系,创建类间的关联关系。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要

求截屏)、实验心得。

按上述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打印相关内容。

[备注]

实验内容中的题目后加有*号的题目为选做。

实验前要进行实验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分析题目并手工绘制UML图。

[实验提示]

1)寻找类

类一般分为三类:实体类(entity)、边界类(boundary)和控制类(control)。实体类是指保存要永久存储体的信息。实体类通常是对用户有意义的类,通常采用业务领域术语命名。边界类位于系统与外界的交接处,包括窗体、报表以及打印机等硬件接口。边界类使角色能与系统交互。控制类负责协调其它类的工作,每个用例通常都有一个控制类,控制用例中的时间顺序。边界类和控制类都是虚构类。

寻找类的方法:

(1)从事件流中寻找名词或名词词组(或交互图中的对象),将性质相同的归为一类,或性质内容值正负相反的归为一类。

(2)去除应是归类为属性的项目。

(3)给这些类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可以参考现实系统的命名规则。

寻找关联的方法:

(1)动词与介词词组。

(2)类间存在依赖关系。

(3)隐含的关系。

2)Rose的使用

(1)创建类

选择浏览器中的“Logical View”-〉单击右键-〉“New”-〉“Class”

-〉类命名;

(2)添加属性

选择类-〉单击右键-〉“New”-〉“Attribute”-〉添加属性名;

(3)修改属性

选择属性-〉单击右键-〉“Open Specification…”-〉General

选项卡

(4)添加操作

选择类-〉单击右键-〉“New”-〉“Operation”-〉添加操作名;

实验二基于UML的功能设计

[实验名称]

基于UML的功能设计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

2、掌握组件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布局图的绘制方法。

4、双向工程的实施过程。

[实验内容]

题目1:选课系统的组件图设计

描述:在选课系统中,包括MainProgram类(主程序)、People类、FormObject类、ControlObject类、Student类、Registrar类(管

理员)、Course类和DataBase类。People类是Student类和

Registrar类的基类,所以Student类和Registrar类依赖People

类。FormObject类和ControlObject类都和Course类相关,

FormObject类和ControlObject类依赖Course类,ControlObject

类和DataBase类相关,ControlObject类依赖DataBase类。

完成:

1)绘制选课系统的组件图。

题目2:选课系统的布局图的设计

描述:服务器使用了两台主机,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了Oracle 服务器,另一台是同一局域网上的机器,作为HTTP服务器,上面

运行了HTTP服务器进程以及业务逻辑,同时连接了打印机。而客

户端则是在因特网上任意具有Web浏览功能的机器,客户端和HTTP

服务器通过因特网连接,从HTTP服务器获取信息。

完成:

1)绘制选课系统的布局图。

题目3:选课系统的正向工程

描述:见题目1。

完成:

1)使用Rose的正向工程,为类People、Student和Registrar生成代码;

2)使用同样的方法,为其它类也生成代码。

题目4:选课系统的逆向工程

描述:根据题目3正向工程执行的结果,在类Student的代码中增加一个TestOperation的空操作。

完成:

1)使用Rose的逆向工程,为Student的代码建立同步模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要求截屏)、实验心得。

按上述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打印相关内容。

[备注]

实验内容中的题目后加有*号的题目为选做。

实验前要进行实验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分析题目并手工绘制UML图。

[实验提示]

1)组件图的绘制

(1)打开组件图窗口

在浏览器窗口打开“Component View”文件夹-〉双击“Main”

图标。

(2)建立新组件

浏览器中右键单击“Component View”-〉“New”-〉“Component”

建立了新组件;

(3)修改组件属性

右键单击所建立的组件-〉“Open Specification”-〉在“General”选项卡中设置组件名称、组件版型和实现的语言。

在“Files”选项卡中-〉列表框中单击右键-〉“Insert File”,建立Main.java文件。

(4)组件图中增加组件

将所建立的组件拖入组件图即可。

(2)设置组件和类的关系

使用上面的方法建立组件,然后打开组件的属性框,选择“Realizes”选项卡,右键单击类名,选择“Assign”,可以建立

类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2)布局图的绘制

(1)打开布局图窗口

在浏览器中选择“Deployment View”并双击,打开了布局图窗口。

(2)增加处理器

在布局图窗口工具栏上选择“Processor”图标-〉放置到“布局图”窗口中。

(3)设置处理器属性

右键单击新建的处理器-〉“Open Specification”-〉选择“Detail”选项卡-〉在“Processes”列表框中单击右键-〉“Insert”

-〉设置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

3)正向工程的实现

(1)一般性检查

“Tools”-〉“Check Model”,如果模型有问题,将在日志窗口中给出。

(2)发现访问问题

“Report”-〉“Show Access Violations”,在访问问题窗口中显示访问问题。

(3)语言独立检查

假设使用Java语言,“Tools”-〉“Java”-〉“Syntax Check”。

(4)生成代码

“Tools”-〉“Java”-〉“Genenate Codes”。

4)逆向工程的实现

“Tools”->“Java”-〉“Reverse Engineer Java…”。

实验三基于UML的综合设计

[实验名称]

基于UML的综合设计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Rational rose2003或其它UML建模工具。

2、综合应用用例图、类图、序列图、活动图和状态图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

和设计。

[实验内容]

题目: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描述:在一个图书馆中,书可外借1个月,期刊可外借3天,学生可以预约已被借出的书。当一本书被归还时,如果已经有学生预约了这

本书,则这本书将放在大厅中的借书处,否则放回书库。倘若过

了预约期限还没有人来取,预约的书也将放回书库。图书馆工作

人员由1位领导、20位正式的图书管理员和10位学生图书管理员

(帮助大厅借书处或书库中工作的正式图书管理员)组成。在任

何时候,大厅中的借书处有两位正式的图书管理员、两位学生管

理员以及另外可能是领导、学生图书管理员或正式图书管理员的

人。正式图书管理员负责监督学生图书管理员并向领导汇报工作。

该图书馆准备开发一个图书借阅系统,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借书。

在使用该系统时,如果想借的书在图书馆,这本书将借给借阅者。

该系统由一个扩展版供图书馆管理员们维护图书馆的数据库并跟

踪借阅情况和发送过期通知。

完成:

1)给出学生使用该系统的用例图;

2)给出描述学生借书的序列图;

3)给出描述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的类图;

4)给出一本书在流通过程中的状态图;

5)为每个用例制作活动图。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要求截屏)、实验心得。按上述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打印相关内容。

[备注]

实验前要进行实验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

目的、分析题目并手工绘制UML图。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C++开发环境应用入门(2学时)(选做) 1、实验目的 (1)了解C++开发工具的特点 (2)熟悉C++开发环境 (3)学习用C++编写标准的C++程序 2、实验任务 使用C++来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下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void) { cout<<”Hello!\n”; cout<<”Welcome to C++!\n”; } 3、实验步骤 (1)启动Visual C++或C++Builder开发环境 (2)创建一个项目 A)单击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显示示新建对话框 B)选择Console Wizard(C++Builder) 或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VC++)。 C)选择项目所在路径及输入项目的名称 D)依次按‘下一步’直至完成为止。 (3)至此,C++Builder已经建立好工程相关的文件(请不要随意更改其自动生成的文件),在生成的main函数中写入必要的内容即可。 (4)对于VC,请继续下面的步骤: A)建立C++源程序文件 a)选选菜单命令Project|Add to Project|New,弹出New对话框 b)在New对话框的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并填入文件名称,单击OK按钮,完成 新建C++源程序文件 B)编辑C++源程序文件 a)在文件编辑窗口中输入代码 b)完成后,选择菜单File|Save保存这个文件 C)建立并运行可执行程序 a)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如果你正确输入了源程序,此时便成功地生成了可执行程序。 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屏幕下方的状态窗口中会显示错误信息,根据这些错误信息对源 程序进行修改后,重新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b)选择菜单命令Run,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内容。 D)关闭工作空间 选择菜单命令File|Colse WorkSpace关闭工作空间。

仲恺软件设计模式实验指导书全解

设计模式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使用合理的UML建模工具(ROSE或者Visio)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加深对这些模式的理解,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 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适配器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命令模式、迭代器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等12种模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档描述要求,使用合理的UML建模工具(ROSE或者Visio)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以下设计模式,包括根据实例绘制相应的模式结构图、编写模式实现代码,运行并测试模式实例代码。 (1)、简单工厂模式 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模拟女娲(Nvwa)造人(Person),如果传入参数M,则返回一个Man对象,如果传入参数W,则返回一个Woman对象,请实现该场景。现需要增加一个新的Robot类,如果传入参数R,则返回一个Robot对象,对代码进 行修改并注意女娲的变化。 (2)、工厂方法模式 海尔工厂(Haier)生产海尔空调(HaierAirCondition),美的工厂(Midea)生产美的空调(MideaAirCondition) 。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描述该场景,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3)、抽象工程模式 电脑配件生产工厂生产内存、CPU等硬件设备,这些内存、CPU的品牌、型号并不一定相同,根据下面的“产品等级结构-产品族”示意图,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实现电脑配件生产过程并绘制相应的类图,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4)、单例模式 用懒汉式单例实现在某系统运行时,其登录界面类LoginForm只能够弹出一个,如果第二次实例化该类则提示“程序已运行”。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提示:不要求做界面,用类模拟界面就可以了。 (5)、组合模式 使用组合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i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音频视频文件MediaFile。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6)、适配器模式 现有一个接口DataOperation定义了排序方法sort(int[]) 和查找方法search(int[], int),已知类QuickSort的quickSort(int[])方法实现了快速排序算法,类BinarySearch 的binarySearch(int[], int)方法实现了二分查找算法。现使用适配器模式设计一个系统,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将类QuickSort和类BinarySearch的方法适配到DataOperation接口中。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要求实现快速排序和二分查找) (7)、装饰模式 某图书管理系统中,书籍类(Book)具有借书方法borrowBook()和还书方法returnBook() 。现需要动态给书籍对象添加冻结方法freeze()和遗失方法lose()。使用装饰模式设计该系统,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8)、外观模式 在电脑主机(Mainframe)中,只需要按下主机的开机按钮(on()),即可调用其他硬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验指导书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验指导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系

目录 实验 1 HTML网页制作 (1) 实验 2 C#.NET基本程序设计 (4) 实验 3 HTML控件和Web服务器控件的使用 (7) 实验 4 验证控件的使用 (8) 实验 5 访客计数器 (9) 实验 6 数据库基本操作 (11) 实验7 使用DataSet对象访问数据 (14) 实验8 用户控件、自定义控件和Web服务的使用 (21)

实验1 HTML网页制作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HTML常用网页标记的使用。 2. 掌握表格的建立方法。 3. 掌握表单的建立方法。 二、实验环境 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IE或者其它网页浏览器 三、内容和步骤 【实验题1】在网页上创建一个课表。 步骤如下。 1. 打开记事本,输入如下代码,并以testl_1.html为文件名保存该文件: 表格标记应用

完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经过这几周对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到Java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验课上,我们完成多个实验,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从认识到熟悉,而后到能够自主运用。通过对Java的了解,我发现它确实有很多方便之处,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实现了代码重用和代码扩充,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学好Java语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我都尽力理解java编程思想、掌握基本技巧,尽量学到最多的知识。 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描述实际问题的程序化解决方案的关键技能,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实际中,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验中,我们理解理论课上的知识,然后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多次实验后,也让我看到了现在学习的一个很大弱点:只听不练,永远不会熟练运用;空记技巧,忽略思想,会在多变的习题中十分无奈。 Java思想:Java是一门面向对向语言,他定义一切都是对象面向对象,就是面对现实; 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对象,他们有分类,就产生了“类”; 他们有不同,类和类之间的不同,使用类来区分; 同一个类中不同的对象的区别,使用成员区分。

所以,面向对象的内部逻辑是分类。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就象数学上的一些概念,如:空间、群、环、域等 原始的编程思想就象古典数学,人们只在一个集合上探讨问题,没有系统的方法(即运算)定义,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的一种混乱局面,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于是近代数学向公理化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除了在限定论域(即上面的集合,面向对象也有此概念)外,还在此论域上加进了一套通用的、公认的运算(方法);集合加上集合上定义的运算就构成了数学上的空间、群等,在计算机领域里,就变成为“类”。这种集合上定义了操作的东西利用起来就方便多了,这使得人们讨论问题时都在给定集合的运算能力上下工夫,即有通用性可事半功倍。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就要想近世代数的分析思想,首先要确定“论域”,即工程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对象”,然后要分类处理,把隶属同一类别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集合),定义他们之间的运算性质及可以进行的操作,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类,当然以后用到这个类的对象时都要通过已经定义了的操作来完成各项功能,这就是常要求的类的“类的成员变量要通过共有函数来操作”。 我想真正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不应该是编程思想,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才对! 我的理解: 1、将分析过程为抽象的过程:简言之:分成多个小问题(组成部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JDK、Eclipse的安装步骤。 2. 理解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的作用,以及Eclipse的配置。 3. 熟悉Eclipse的编辑、编译与调试环境,编写简单的Application程序 编译执行并完成调试。 二、实验内容: 熟悉JDK的安装和配置,学习如何编写并运行简单的Application程序 (能输出一条简单的问候信息); 三、实验要求: 1. 能正确地安装JDK 2. 熟悉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设置方法,熟悉编辑环境 3. 调试程序、编译,运行后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 1.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d8043656.html,/technetwork/java/index.html上下载最新版本的JDK,并安装。 2.设置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 使得Java程序能正确编译和执行。 3.在Eclipse环境下编写一个HelloWorld.java程序, (1)在主方法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中调用System. out.println()方法,使程序输出一条问候信息; (2)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使用JDK环境,调用 javac.exe和java.exe编译和执行程序)

实验二 Java语言基础 一、实验目的: 熟悉Java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各种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掌握运算符优先级,熟悉使用Java的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二、实验内容: 1.编写Java Application程序,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 (闰年的判断条件: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 2.金字塔:Pyramid.java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由星型符号“*”组成的金字塔图案,示例如下: * *** ***** ******* 要求:金字塔高度h,可以由用户设置。 三、实验要求: 1. 正确使用Java语言的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2. 调试程序、编译,运行后得到正确的结果 3.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记录编译和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成 示,并给出解决办法。 四、实验步骤: 1.编写主类; 2.在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方法中加入实现要求功能 的代码,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题)从1900到2000循环,按照闰年的判断条件是则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 (第二题)允许用户设置金字塔高度。 4.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教学大纲

《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统一建模语言 英文名称: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课程编号:22151202 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是否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否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软件方向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4 实验学时:36 实验学分:1 执笔人:陈昊 制定时间:2010年7月修订 一、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统一建模语言》是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软件方向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之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建模语言——UML(统一建模语言),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能力与水平。该课程不仅要求掌握UML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掌握UML的应用技术,并具备使用UML建模工具来支持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实验目的是验证、巩固和实现课堂讲授的UML基础知识,并依据课程讲授的案例来对一个待开发系统进行建模。本课程实验能培养与提高学生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主要围绕熟悉UML图形元素、模型元素、通用机制以及建模过程而进行。实验的安排和要求是:使用建模工具实现结构建模、行为建模、体系结构建模;使用建模工具进行团队开发;使用建模工具进行正向与逆向工程;在建模工具的支持下,使用UML的基本元素建模设计模式;依据课堂案例中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在建模工具的支持下,进行软件建模。本课程实验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对UML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使用建模工具进行软件建模的能力,并使他们对软件开发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硬件设备: 高档微机 软件环境: Windows XP中文版 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6.0 or IBM Rational Modeler 6.0 IBM Rational Rose 2003 JDK 5.0 Visual Studio 6.0开发环境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实验内容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教师:李伟 2017年3月

实验一机构展示与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增强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2. 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方法及主要内容 本陈列室陈列了一套CQYG-10B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通过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指导老师的讲解与介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对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初步的了解。提高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 三、展示及分析 (一)机构的组成 通过对蒸气机、内燃机模型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构。简单机器可能只包含一种机构,比较复杂的机器则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机构。可以说,机器乃是能够完成机械功或转化机械能的机构的组合。 机构是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由构件和运动副所组成。机器中每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它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刚性地联接而组成;运动副是指两构件之间的可动联接,常用的有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副和曲面副等。凡两构件通过面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通称为低副;凡两构件通过点或线的接触而构成的

运动副,称为高副。 (二)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应用广泛的机构,其中又以四杆机构最为常见。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优点以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 平面连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即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 单移动副机构,它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可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3. 双移动副机构是带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把它们倒置也可得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双滑块机构及双转块机构。 通过平面连杆机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平面连杆机构在生产实际中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实验指导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实验指导书 安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教研室 2018.9

编号: 课程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3.5 实验学分: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一、本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C++是一种高效而又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可以进行过程化程序设计,也可以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因此成为了编程人员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主要任务是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运算,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学会解决一般应用问题,从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1 C++基础 一、实验目的 1.加强学生掌握C++的基本知识点; 2.加强学生掌握I/O流; 3 加强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用法; 4 理解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三、实验内容 1.用函数返回值实现统计A类学生和B类学生个数,平均分大于等于80的为A类,其余 为B类。 四. 实验指导 1.参考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cout<<”My name is Jone\n”。 cout<<”the ID is”。 cout<<2。 cout< #include //要用到格式控制符 void main()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89? □王 哲,郭长侠,董 光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它有助 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课程中所学的实践技能,也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要实现实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衔接。[关键词]课程设计;模式;步骤[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06)04-0089-03 [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简介]王哲(1981—),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 网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思路、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坚持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培养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基本特征之一。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部分,而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起到关键的纽带作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模糊了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实验应具有时间要求,即与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同步进行,还应按统一的格式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课程实验的考核一般是对课程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考核;课程设计是围绕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内容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实现由知识向智能的初步转化,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检查过程。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和结构优化的教学实践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开发、总结的能力以及协作和创新意识。课程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专业性质的不同,理工类各专业至少应安排三至四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停课1至2周去完成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够规范,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对课程设计的课时及实施步骤的叙述不明确,甚至遗漏。为规范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设计题目、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形成市场意识。在课程设 第20卷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l.20No.42006年8月Journal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August 2006

产品创意设计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产品创意设计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产品创意设计实验指导书 本实验主要基于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动手组装模型机器人和建造自己设计的有一定功能的机器人模型产品,使学生体会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意义;同时通过创意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控制、软件编程、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专业课学习的理解,为后续课的学习做一个很好地铺垫. 一、实验设备介绍 (1)慧鱼创意模型系统的组成: 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硬件主要包括:1000多种的拼插构件单元、驱动源、传感器、接口板等. 拼插构件单元:系统提供的构件主料均采用优质的尼龙塑胶,辅料采用不锈钢芯铝合金架等,采用燕尾槽插接方式连接,可实现六面拼接,多次拆装.系统提供的技术组合包中机械构件主要包括:齿轮、联杆、链条、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齿轴、齿条、涡轮、涡杆、凸轮、弹簧、曲轴、万向节、差速器、齿轮箱、铰链等. 驱动源:①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W、转速7000 prn),由于模型系统需求功率比较低(系统载荷小,需求功率只克服传动中的摩擦阻力),所以它兼顾驱动和控制两种功能.②减速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瓦,减速比50:1/20:1).③气动驱动包括:储气罐、气缸、活塞、电磁阀、气管等元件. 传感器:在搭接模型时,你可以把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如亮/暗、通/断,温度值等)通过接口板传给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传感器做为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包括:①感光传感器Brightness sensor(光电管):对亮度有反应,它和聚焦灯泡配合使用,当有光(或无光)照在上面时,光电管产生不同的电阻值,引发不同信号. ②接触传感器Contact sensor(触动开关):如图1所示,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综合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实验4设计模型实验2 学期: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 2 ?熟练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或C++)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要求 1. 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正确无误地绘制重构之后的类图; 2. 结合实例,正确无误地绘制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3. 实现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代码运行正确无误。 三、实验内容 1. 现实生活中,居民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同一个人不允许有多个身份证号码,第 一次申请身份证时将号码分配给居民,如果之后因为遗失等原因补办时,还是使用原来的身份证号码,不会产生新号码,现使用单例模式模拟该场景。 办理轴证.4tE?r号码!身滞证号为No6000654321 ■■办理身漁E,萩駅旧号码| JKfiE号硏■否一融?true 第一次号均 ■二次号匕NO6000654321 卉容華否翊拝:true 斤否孑相曰対It: true 1)类图 2)实现代码: public class IdClie nt {

package Refaetoringl; public class Ide ntityCardNo { private static Ide ntityCardNo private String no; private Ide ntityCardNo() { } public static Ide ntityCardNo getI nsta nce() { if (instanee ==null ) { System. out .println ( ”第一次办理身份证,分配新号码 ”); in sta nee =new Ide ntityCardNo(); in sta nee .setNo( "NO6000654321"); System. out .println( ” 身份证号码为:” + instanee .getNo()); } else { } System. out .println ( ”重复办理身份证,获取旧号码! ”); return in sta nee public Stri ng getNo() { return no; } public void setNo(String this .no = no; 2. 每一麻将局都有两个骰子,因此骰子就应当是双例类。现使用多例模式模拟该场景。 public static void Ide ntityCardNo. Ide ntityCardNo. } main( Stri ng[] getl nsta nee getI nsta nee args ) { () ; () in sta nee no)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JAVA开发环境(JBUILDER/JDK) 2、认识Java程序结构。 二、实验内容: 1、配置JDK,编译调试HelloWorld程序。 2、熟悉JAVA开发工具,编译调试HelloWorld程序。 三、实验要求: 1、HelloWorld程序输出一条简单的问候信息; 2、实验报告中对程序结构做出详细的解释; 3、实验报告中给出配置JDK的步骤。 四、实验学时、性质:2学时、验证性 五、实验步骤: 1、进入Java编程环境; 2、新建一个Java文件,命名为HelloWorld.java; 3、定义主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调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使 程序输出一条问候信息; 4、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如果使用JDK环境,调用javac.exe 和java.exe编译和执行程序) 实验二类与对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与成员的封装。 2、掌握对象的创建,对象属性的访问和方法的调用。 3、掌握包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自定义一个学生类。 2、导入并访问其他同学定义的学生类。 三、实验要求:

2、实验报告中记录访问不同属性时编译器的反馈并分析原因。 四、实验学时、性质:3学时、验证性 五、实验步骤: 1、创建一个Java包,以自己的英文名字命名。 2、定义一个学生类,包含三个属性学号、姓名和性别,访问修饰符分别是private、无修饰符和public修饰符。 3、在另一个类中创建学生类的对象,分别设置三个属性的值,观察实验结果。 4、导入同学定义的学生类。分别访问三个属性,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三数据类型与数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类型与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查看自己名字的UNICODE编码。 2、转置二维矩阵。 三、实验要求: 1、使用已知给定的数值初始化一个5X5的二维数组。 2、每次打印都应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实验报告给出完整代码。 四、实验学时、性质:3学时、验证性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将自己姓名的汉字转化为UNICODE编码,并打印。 2、用任意的23个整数初始化一个5X5的二维int类型数组,并逐行打印。 3、交换沿对角线上对称的元素,并打印转置后的矩阵。 实验四流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循环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用循环语句打印一个99乘法表。 2、判断回文数(逆序排列后得到的数和原数相同)。 三、实验要求: 1、打印的乘法表应该呈现阶梯状。 2、给定一个1-99999之间的数,程序可以判断它的位数,并判断是否是回文数。

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指导书XXXX

《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指导书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汪璟玢 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软件项目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熟悉并掌握一种表达工具,实现一个小规模的系统开发。 能力方面:在本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方面:通过本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一是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善于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二是规范地表达分析和设计方案。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3-6人一组完成一个系统,并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形成相关文档资料。 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六版)(美)Roger S.Pressman著, 郑人杰马素霞白晓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五版)(美)Roger S.Pressman著, 梅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3.《软件工程》(第六版)(英)Ian Sommerville著,程一剑陈霞译,机 械工业出版社 4.《软件工程》郑人杰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5.《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孙家广主编,刘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 社

实验一:项目选择与用例图表达 目的:结合具体的项目,要求学生结合用例图和用例文本的方法将系统功 能表达清楚。 内容:项目选择、参与者确定、用例识别、用例间的关系表达,用例文本的表达 要求:能够发现任务与用例的关系、用例间的关系并准确表达、用规范的 用例文本描述用例。 开发环境和工具要求掌握:Windows200 Advanced Server、Rational Rose2003、MS visio2003 实验二: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类图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对具体项目进行类的识别和分析,并完成系统类图。 内容:识别类、确定类的属性和操作、分析类间的关系完成类图 要求:调查工作要深入,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要充分了解;结合系统的功能 进行类的分析。 开发环境和工具要求掌握:Windows200 Advanced Server、MS visio2003、Rational Rose2003 实验三: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数据流图 目的:结合具体项目,训练学生的抽象分析及分层描述问题的能力,联系 数据和功能,分层次表达系统的功能。 内容:任务分解;识别外部实体、加工、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分层次表达的方法。 要求:调查工作要深入,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要充分了解;结合系统的功能 分解进行数据流图的绘制。 开发环境和工具要求掌握:Windows200 Advanced Server、MS visio2003

网页设计实验指导书

网页设计实验指导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二零一二年二月

实验一HTML标记的基本语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HTML文件的编辑环境; 2.掌握HTML中与文字、图像、页面、表格、表单和框架等的基本标记。 3.学会使用HTML设计出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较为复杂的页面。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如表1-1所示的表格写出完整的HTML代码; 其中,《网络原理》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详细说明文件分别为该网页所在目录的net.htm和web.htm,需要为表中的书名设置相应的超级链接,以便在点击后可跳转到相应的说明页上。 2、编写出实现如图1-1所示页面效果的关键html代码,要求点击左边各目录项,相应的链接会显示在右下的帧中,并且适当填加特效如:背景图片、图像、动画等(也可自行设计效果)。 图1-1 个人网站首页 3、编写出实现如图1-2所示页面效果的关键html代码,其中各子项目都做了超链接,链接的目标文件自行指定。

图1-2 列表效果图 三、实验步骤 1.打开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工具,可以是附件中的记事本,也可以是rontPage/Dreamweaver 的代码窗口。 2.按各种不同标签的语法规则,输入合法的代码。 3.输入完成后保存代码文件,文件后缀为.htm/.html。 4.在IE浏览器中打开保存的文件,看看是否能完成自己想要的设置。 四、程序代码(在实验报告中写出) (1)

课表
节次星期一星期二 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 专业英语 操作系统 网络基础 专业英语 数据库
3、4 Java 数据库 实验 Java 操作系统

实验7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活动图

实验7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活动图姓名:学号:日期: 7.1 实验目的 ?熟悉熟悉UML活动图的功能和组成元素 ?理解活动图的语义 ?学会构思活动图 ?掌握活动图的绘制方法 7.2 实验类型及学时 ?验证型 ?2学时 7.3 实验设备 ?PC机一套,要求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 ?安装Visio分析建模工具 7.4 实验要求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Visio软件所提供的菜单、工具、模型等制作图形或图 表;能用Visio软件所提供的专业图形模板,自行绘制出专业化、高质量的图形或图表 ?结合案例1,根据给定系统(案例2)的业务需求,构思网上书店的活动 图,且绘制活动图 ?攥写实验报告,请以“学号+姓名”命名实验报告文档,并在规定时间内 提交

7.5实验内容 1、案例1——图书管理系统之用户管理模块 2、案例2——网上书店系统 7.6 实验结果 1、案例2——网上书店系统 请将“网上书店系统的活动图”放置于实验报告7。 (1)客户购书的活动图

(2)订单处理的活动图 7.7 心得体会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不过如此,我觉得简单的小菜一碟,就和那个什么一样,和上次实验报告三一样,这几个案列通过之前的几次操作都是剖析的较为详细了,所以实际上画活动图和前面的几张图片没有太大差别。就是把已经剖析好的每个部分用着活动图的规则来进行摆放,尽管可能因为时间不够,然后导致有些地方出错,或者会看不出来,所以我百度了一下下,发现没有别人做的,所以就先这样上交了。非要说问题的话就是感觉有很多地方有缺漏,而且说明分析可能不够,而且图画的不是很漂亮,但是时间不够我就不改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实验指导书

实验 1 类和对象 1.1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掌握声明类和定义对象的方法。 (2) 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实现方法。 (3) 初步掌握使用类和对象编制C++程序。 (4) 掌握对象数组、对象指针和string类的使用方法。 (5) 掌握使用对象、对象指针和对象引用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 (6) 掌握类对象作为成员的使用方法。 (7) 掌握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的使用方法。 (8) 理解友元的概念和掌握友元的使用方法。 1.2实验内容和步骤 1.输入下列程序 //test4-1.cpp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oordinate { public: Coordinate(int x1,int y1) { x=x1; y=y1; } Coordinate(Coordinate &p); ~Coordinate() { cout<<”Destructor is calleded\n”;} int getx() {return x;} int gety() {return y;} private: int x,y; }; Coordinate::Coordinate(Coordinate &p) { x=p.x; y=p.y; cout<<”copy-initialization Constructou is called\n”; } int main() { Coordinate p1(3,4); Coordinate p2(p1);

Coordinate p3=p2; cout<<”p3=(“<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精)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9d8043656.html,【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分析机构的组成可知,任何机构都是由许多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这些组成机构的构件其外形和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但决定机构各部分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是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不是构件的外形(高副机构的轮廓形状除外)、断面尺寸以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构,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这种表示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构设计、机构分析、方案讨论和交流所必需的。 一、实验目的 1.对运动副、零件、构件及机构等概念建立实感; 2.熟悉并运用各种运动副、构件及机构的代表符号; 3.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或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 4.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1.各种机构和机器的实物或模型 2.直尺、圆规、铅笔、橡皮、草稿纸(自备) 三、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方法及步骤 1.了解待绘制机器或模型的结构、名称及功用,认清机械的原动件、传动系统和工作执行构件。 2.缓慢转动原动件,细心观察运动在构件间的传递情况,了解活动构件的数目。 3. 根据相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特点,判定机构中运动副种类、个数和相对位置。 在了解活动构件的数目及运动副的数目时,需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很小时,勿认为一个构件。 ②由于制造误差和使用日久,同一构件各部分之间有稍许松动时,易误认为两个构件。碰到这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正确判断。 3.要选择最能表示机构特征的平面为视图平面,同时,要将原动件放在一适当的位置,以使机构运动简图最为清晰。 4.在草稿纸上按规定的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绘制时,应从原动件开始,先画出运动副,再用粗实线连接属于同一构件的运动副,即得各相应的构件。原动件的运动方向用箭头标出。在绘制时,在不影响机构运动特征的前提下,允许移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以求图形清晰。初步绘制时可按大致比例作图(称之为机构示意图)。图作完后,从原动件开始分别1、2、3……标明各构件,再用A、B、C……表明各运动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
课程表
课号
课程名
学分
1002201
《网络原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