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教育现状及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1·0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画历史悠久,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画课程教学体系发展至今已越来越趋于完善。

合理化设置中国画课程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力和技法表现能力。

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小学生的美育工作,因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课程的培养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所培养的教师是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向中小学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岭南师范学院坐落于广东省粤西地区,学院在2017年提出了“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为粤西地区输送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本校的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课程在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的建立既要立足于美术学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程的设置也要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中国画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发掘和文化继承能力。

二、中国画课程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个方向,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

目前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课程教学方式上侧重于美术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师范类院校的教学,即便开设了相关的教学法课程,也与实践课程无法做到很好的衔接。

这样学生在接受中国画课程的训练时,势必会以中国画技法表现和创作为主要内容,在其培养过程中,无法凸显“师范”性质的美术教育,这导致在定位上会产生一定的模糊性。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如何去“学”,而不是如何去“教”;二是在掌握基本的中国画技法之外,学生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上的薄弱进而会影响到具备的美术教育能力。

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思考的开题报告

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思考的开题报告

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思考的开题报告摘要: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绘画形式之一,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同时,探讨水墨人物画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探索教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希望该研究能够对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的改进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高校教学;现状分析;未来发展一、研究背景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重要绘画形式,包括人物造型、表情、神韵的塑造,以及线条、笔墨、墨色的运用等方面。

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画的皇冠”。

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水墨人物画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绘画技能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当前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绘画基础、教学效率低下等。

因此,对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进行深入探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1. 当前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探究水墨人物画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3. 从教学与技术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角度,探讨当代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访谈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对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并分析数据。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 对高校水墨人物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校中国画教学作为促进中国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受到高度重视。

如何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画教学实施高效的改革创新,成为教师重点探索的课题。

在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中国画艺术创作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有效指引,夯实我国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一、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现状中国画教学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中国画艺术创作人才,促进中国画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画教学活动的开展,部分开设中国画课程的学校针对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不断与时俱进,对教学活动实施优化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教育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实践,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张旭摘要:在对中国画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中国画创作的客观规律和主要艺术特色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活动,确保能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彰显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中国画艺术创作能力,为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该文针对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中国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建议,供相关研究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图1图2107展。

高校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画教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情况,逐渐认识到在中国画传承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部分缺失、书画融合弱化的情况对中国画教育改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中,高校应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国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进行探究,为中国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指明方向,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为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广泛传播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自古以来就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美术教育专业中,中国画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中国画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探讨。

本文将从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中国画教学现状中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的中国画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的中国画题材和风格上,缺乏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师生面对面的传授,忽视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问题都制约了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调整教学内容中国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探索,学生应该学习更广泛的绘画形式和题材,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中国画题材和风格上。

教学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审美需求,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和人文的内容,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改变教学模式中国画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外,还应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国画教学改革也需要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该引进更多具有丰富艺术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还应该鼓励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4. 建立评价体系中国画教学改革还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大多只注重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技法运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也日新月异,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画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中国画教学的发展。

一、中国画教学现状分析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冲击,中国画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不高,导致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积极性不足。

中国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难以与时代接轨,无法满足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二、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方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中国画教学要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融入当代艺术元素,打破传统的束缚,促进中国画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中国画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中国画教学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创作,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热情。

在推进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促进中国画教学的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中国画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画技法的传授,也应该包括当代艺术元素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艺术知识。

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中国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加强中国画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随着中国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画教学将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探讨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探讨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探讨1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教育事业的探索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摆脱了个人拜师学艺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画绘画技艺已经不是传统文人的专利。

自从中国画教学进入现代学院化模式之后其教育过程一味注重技法练习而忽视了书法和诗文创作的教育。

近代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缺乏培养个人的艺术主见。

以西方科学严谨的造型观念来限制中国画教育成为目前中国画教育的主导。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画绘画技术越来越精湛,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却不复存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其特征就是诗、书、画、印为一体。

但当今的院校教学模式强调对绘画本体的重视,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画面细致、深入的表现上,而忽视了画面之外的功夫。

现代教育对传统诗文、书法课程的设置非常有限,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安排此类课程。

学生对其学习研究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人画的要求,长期以往便进入了中国画教学的恶性循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品位的中国画画家,更不会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与人格追求的伟大作品。

从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众多艺术大师,而如今教学手段先进我们的艺术家却只是凤毛菱角。

究其原因是前者注重画面之外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中国画教学必须加强中国书法和古诗文的研究学习。

2 中国画教学与诗书同济2.1 书法练习的必要性中国画的教学应与书法课程紧密相连,因为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

从另一角度讲,书法保证了中国画用笔的技巧高度,深化线条的韵味,提高画面的生动性。

自明朝起,中国画画家已经意识到书法对绘画笔墨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明末董其昌之后,书法的用笔则更直接地融入到中国绘画中去,强调书画同源。

中国画与西方画种不同,它应该以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体系为宗旨。

尽管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画家绘画才能、笔墨技巧的要求,但是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要求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中国画教学实践报告(3篇)

中国画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画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中国画教学水平,推动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现将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 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介绍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流派、代表人物及艺术特点等。

(2)技法训练:教授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皴、擦、点等。

(3)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法。

(3)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

(2)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评价其技法掌握程度、创意能力等。

(3)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实践成果1. 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得到提高,审美水平得到提升。

2.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中国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3.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创作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4. 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人在中国画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示范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中国画素养。

高校工笔画教育现状及教学探析

高校工笔画教育现状及教学探析



高校 工笔 画教 学的现 状
的, 应 该 有 更 高 的 目标 和 丰 富 的 内涵 。 工
新材 料 的开发 与研 究是 当前工 笔 画
是其在教育 教 学 的重要课题 。在教 学环 节 中, 可 以适 如今 , 中 国高 校 美 术教 学存 在 一 些 笔 画的教 学是关于美 的教 学 , 应注重对 学生文化 素养 当引入 当前 中国画最 新创 作领 域 内新材 问题 , 重 就业 、 轻教 育 , 采 取速 成教育 法 , 领域 的具体 应用 , 以及个 性和创造力 的 料 的研发成果 , 引导和鼓励 学生对新材料 急于让学 生过 早地面对专业知识 。如 , 工 和精神 旨趣 的引导,
菱 教育 竹完
高校 工 笔 画教 育 现状 及教 学 探 析
口周 小菲 戴 晶晶
摘 要: 随着素质教 育的不断推进 , 对高校 美术教 育课程教 学改革 的探讨也在 不断深入 。适 时审视 高校工笔画教育教 学现状 , 科
学组织 、 安 排 教 学 内容 , 更新 教 育教 学观 念 , 是 教 育 者 所 面 临的 重 要 课 题 。 关键词 : 高等 美术 教 育 工 笔 画 现 状 革 新
决定着其发 展方 向并 影响着教 二、 高校工 笔 画教 育教 学观 念 的 习的 内容 ,
改革
术教 育课 程教 学改 革的探 讨也 在不 断深
教 育 教 学观 念 , 是教 育者所 面临的首要 问
育 目标 的 实 现 。 高 校 应 顺 应 时代 发 展 和
调整课程的结构 、 内容和形式。 伴 随素质教 育的不 断推进 , 对高校美 社会 需求,
教 师要在考试 , 创意分 、 表 教 育教 学 的视 角 应从 单纯 的学科教 育 转 教 学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 的学 习周 期 较 长 。而 目前 进 入 高 校 学 习 中 国 认 识状 态 。他们 在 高 校 的学 习 中 , 所接 触 到 的 信 建 立 , 成 很 大 的负 面影 响 。在 此 情 况 下 , 院 造 各
息 庞 杂 , 东西 方 文化 交 流 的频 繁 以及 网络 科 技 有


高校 中国画教 育现状分析
国 画这一 中华 文 化 之 精 粹 也 几 乎 丧 失 了在 国 内 得 到 优先 认 知 的机 会 。
中 国画 是 中 国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对 于 美术 考生 的考试 内容 和 程序 , 影 响 中 也
分。中国画发展历史 悠久 , 体系完备 , 其鲜 明的 国画 学 习意 识 的建 立 。与 高 校 教 育 紧 密 相 关 的 即 均 民族 特 征 和独 特 的 审美 意 味 , 只在 潜 心感 悟 和 内 两 个 阶段 , 高考 科 目和 两 年 基 础 训 练 内 容 , 是 以西 画 表 现 意 识 为 主 。这 虽 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外兼 修 过程 中才 能体 悟 。较 其 他 画种 而 言 , 国 中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却容易使学生产生高校美术 画 的学 生 , 为 在 现 阶 段 应 试 教 育 中 , 学 习 压 教育 是 以西 画为 主 或者 侧重 对 西 画学 习 的 误解 , 多 在 力 繁 重 , 暇 专 注 于 中 国画 , 难 说 对 中 国 画 有 阻碍 对 艺 术 的全 面 认 识 , 锢 创 作 思 维 表 现 视 无 更 禁 尤其 对 专业 性 很 强 的 中国 画 审美思 维 规 律 的 较 为 清晰 的 认识 , 仅有 的积 累也 只 停 留在 模 糊 的 野 ,
为 中国 国粹 艺 术 , 文 化 、 术 上 的重 要 价 值 和 在 艺 地 位 , 然 在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中没 有 很 好 的确 立 。 显
在 学生 群 体 中 的传播 速 度 以及 应 用 程度 , 非 有 造 有 利 于 中 国 画教 学 的 环境 , 强 舆 论 宣 传 , 远 加 专 国画 自身 艺术 特 色有 着 很 大制 约 作用 之 外 , 作 力 由此 而 增 大 。 其
高校中 国画教育现状及教学探索
付光辉
(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 80 ) 2 0 0
摘 要 :中国画是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 其现状为: 进入高校学习中国画的学生难说其对中国画有较为清晰
的认识 , 在培养训练 中也存在问题。而加强高校 中国画教学 中文化素养 的培养 , 结合倡 导学 习地 域民间美术 , 则是 高校
久 之 , 同虚设 的 美 术 课 , 学 生 日渐 远 离 中 国 形 使
定的时间做保障。美术学习者 日常训练大量时间
收稿 日期 : 09 l 一l 20 一 2 9 作者简介 : 付光辉(91 ) 女, 17 一 ,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5 5
系在 保 证正 常 教学 的 同时 , 还要 着 重 纠正 在 意 识 人 才 流失 现 状 , 要耗 费 一定 的时 间 和精 力 去 营 还 业 引导 , 加强 教 学 环 境 的 改 善 等 , 国 画 教 育 压 中 每一种 艺术 形式都 具有 独立 的思维 和表 现技 法 , 这一 思维 和 技 法 的学 习 和培 养 则 必 须 以一 而
有 白 清 的消耗 , 以及 美术 考生 的文化课 低 门槛 的要 求 , 都 人 的落 寞追 求 , 了 “ 眼视 俗 物 , 言 屈 时 英 ,
会影 响到 文 化 知 识 的学 习 积 累 和 对 其 重 视 的 程 富 贵乌 足 道 , 思 垂 令 名 ” 感 慨 。 这 对 理解 倪 所 的 逸 的解 读 , 到 非 常 大 的推 起 度 。尤 其是 国家文 化课统 考前 的艺 术加 试 和等 待 瓒 绘 画 风格 和 “ 格 ” 题 画押 均 结果 的过程 当 中 , 使 学 生 无法 集 中精 力 做 文 化 动作 用 。八 大 山人 作 为 明末 移 民 , 款 、 都 墨 山 课 的最后 冲刺 。无 论 结 果 怎样 , 都无 法 改 变 文 化 寓意 深 刻 。其 中 “ 点 无 多 泪 点 多 , 河仍 是 旧 留得 文 林 细 揣 摹 ” 诗 的 缺失 这一 客观事实 。对 于以一 定文 化 积淀作 基 础 山河 。横 流乱 世 杈 椰 树 , 就 的 中国画教 育而言 , 将遭遇 一定 程度 的被动 , 最终 句 , 是其 亡 国之 痛 和孤 愤 情绪 的真实 表 达 。花 的 也 将影 响到 中 国文 化 艺 术 传统 的继 承 和 发展 , 必 鸟 画 中怪异 的 “白眼 向人 ” 鸟 鱼 形 象 , 弥 漫 也 使 产 将影 响其对 外 的 传播 力 度 。所 以 , 意 识 加 强 在 着 空凄 冷绝 的 画 意 , 读 者 在 观 赏 之 余 , 生 更 有 义务 教育 阶段 对 中 国文 化 的认 知 和 影 响 , 小 学 多对 八 大 山人 的 画 外 联 想 。诗 书 画 印 以浓 郁 的 从
的普及 , 习周 期 短 , 便 快 捷 易 出 效 果 的 卡 通 形 态 上对 中 国 画 的 负 面 影 响 。 为 了缓 解 中 国 画 学 简
艺 术 , 比快 餐 文化 , 好 在快 节 奏生 活 中的普 及 等 , 着千 年 文化 积 淀 的 中 国画 可 比 。究其 原 因 , 中 除
中国画教学 改革 的有效育; 中国画; 教学研究
分 类号 : 2 — 5 J0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62 93 (00 0 — 05 0 17 - 882 1)1 05 — 3
画艺 术 , 逐 步 丧 失 本 国文 化 的滋 养 和 熏 陶 , 也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