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人教版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人教版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六年级上册重要概念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叫做。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做。

4.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5.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

做。

6.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7.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和,前者由、和

组成。

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

做。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

成。

10.在生态系统中,和沿着和流动,一些

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

11.生态系统靠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1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14.一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5.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16.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17.植物细胞的特有是、、等。

18.细胞的生活是、和的统一。

19.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0.细胞质中的和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1.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2.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

23.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是由和两种物质组成的。

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4.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25.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变化。

26.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27.动物体结构层次:

28.植物体结构层次:

29.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30.每个细胞群都是有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3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

32.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

做。

3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

起,就构成了。

34.人体的基本组织分别是组织、组织、组织、

组织。

35.绿色开花植物通常都是由、、、、、六大

器官组成的。

36.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别是组织、组织、组织、组

织、组织。

37.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

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38.除外,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39.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和四大类群。

40.藻类植物没有、、的分化。

41.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和的分化,但是茎中没

有,叶中没有,根非常简单称为。

42.蕨类植物有、、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的通道——

组织。

43.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和组成。

44.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植物和植物。

45.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植物。

46.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植物。

47.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48.有根的生长一方面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49.枝条是由发育成的。

50.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含和含的无机盐。

51.花的主要结构是和,花药里面有,下部

的子房里有。

52.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成的过程,

称为。

53.形成果实,形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54.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和,和是由吸收的,通

过运送到各个器官。

55.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

做。

56.叶片由、和三部分组成。

57.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58.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制造有机

物。

59.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60.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61.既是产生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能转变为能的“能量

转换器”。

62.光合作用利用作为原料。63.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气。

64.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能

65. + 水叶绿体 + 气

(储存着能量)

66.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自身利用外,还通过食物链被其他生物所利用。有机物既是用来的重要物质,又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67.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例如:。

68.细胞利用氧,将分解成和水,并且将储存在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

69. + 二氧化碳 + 水+

(储存着能量)

70. 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分解,释放。

7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72.我国主要的植类型、、、、和、。

7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我国是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植树节为。

十个一级主题和50个核心概念精要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中10个一级主题下的50个重要概念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概念。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2.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3.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有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4.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3.相比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4.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5.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细胞由多细胞组成 6.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3.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4.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除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4.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概念图

概念图:“课标”第2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6个重要概念的综合概念图: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构成 分为 生物 个体 包括 通过 细胞 分裂 细胞 分化 完成 完成 生长 发育 生殖细胞核 单细胞 生物体 多细胞 生物体 植物细胞结构 包括 线粒体 细胞质 结构 包括 动物 细胞 结构 层次是 特殊结构 包括细胞膜 细 胞 组 织 器 官 系 统 个 体细胞壁 叶绿体 1“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1、4(部分)、5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相互依赖 生物环境 相互作用 组成 食物链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统 主要 结构有 组成 主要功能有 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的是 渠道 2“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2、3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生态系统 的组成 包括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包括 主要包括包括各种包括各种 阳光温 度 水 分 空 气 土 壤 绿色植物动物 腐生微生 物 例如 包括主要有 略 草食杂食肉食腐生的细 动物动物动物菌和真菌 例如例如例如 例如 略略略略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的 主要功能 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构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的传递效率是 的部分渠道是 绿色植物的起始于 的 渠 道 是 的特点是 的特点是 10%~20% 逐级递减 物质指的是 的 特 点 是 是物质在 组成生物 体的物质 物质往返 循环运动 太阳能 食物链 光合作用 食物链单向流动 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 间循环 4.光合作用

光能叶绿体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的过程 的条件 包括 包括 储存能量二氧化碳 的有机物 的原料包括光合作用 的产物 包括 水氧气 的意义是 为植物自身为动物和人维持大气中 提供营养以及其他氧气和二氧 物质和能量生物提供化碳的含量 食物和能量相对稳定

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一项观察或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准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 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 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 动。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可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 物个体。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 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 同时释放氧气。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食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 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 营养、空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功能是从食 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

高中生物重要概念梳理

会有不少同学表示。初中生物很好学,为什么高中生物那么难学?学习生物就要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完成探究性实验的基础。做好高三生物探究性实验大题,就要认真分析教材涉及的实验,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原理与目的要求,弄清材料用具的选择方法与原则,学会对已知实验进行变式。发展求异思维,有助于提高实验综合能力。所以说,高三生物不难,说难的同学概念你都明白了吗?知识什么是多肽与肽链吗?知道什么是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名吗?下面为你整理了生物重要概念梳理,速来领取! 1.多肽与肽链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的化合物叫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 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①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用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中。 3.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①生物膜: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②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生物膜系统。 4.与染色体有关的一组概念 ①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初中生物必背核心概念100

初中生物100个知识点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 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 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 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最新初中生物课标50个重要概念分类(修改1版)教学文案

科学探究(5个)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5、科学探究需要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生物技术(3个) 1、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2、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3、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转基因技术等)已被用于生产实践,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个) 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3、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4、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生物与环境(5个)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汇总

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汇总 主题一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5.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8.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9.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11.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1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14.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实验)。1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9.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0.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22.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主其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经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2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物理易混概念的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易混概念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概念时,对于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相似的概念很容易混淆,造成这种认识不精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的原因。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概念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概念混淆的原因 1、概念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 物理概念是对某一类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本质属性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之后,生动的表面现象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例如,热传递现象中究竟传递的是温度还是热量?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给学生留下的表面认识是: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另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最后达到温度相同,表面上看是物体间发生了温度传递。要认识现象的本质,需要经过充分的分析、理解才能认识到,这种强烈的表面印象抑制了学生对热传递本质属性的认识。 2、学前概念的负迁移 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抽象而获得的,因此,大多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学前概念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同化,造成新旧概念的模糊认识。例如,对于光和光线,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诸如“这里光线太暗”之类的说法,显然是用光线代替了光,在理解“光线是表示光束及其方向的直线”是产生迷惑,片面认为光线就是光。 3、概念形式相似或意义相近 物理概念中,有相当多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形式上相似,更多的是意义上的相近,对这些相似概念区分不清,就会造成理解的混乱。例如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浮力计算公式 F=;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功率与机械效率;惯性与惯性定律;汽化与升华;电动机与发电机;音调与音色等等。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50个核心概念 一.科学探究(5个) 0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0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0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0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05、科学探究需要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个) 0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0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08、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09、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 11、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三.生物与环境(5个) 1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14、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个)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1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9、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0、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8个) 22、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2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25、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26、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 27、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28、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浅谈在初中物理复习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浅谈在初中物理复习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摘要: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这是值得所有数学教师研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了情景创设、实验探究、建构知识结构体系、联系人文背景、互动式的复习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开放和个性化的知识观,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复习教学,也不能考什么,教什么。而应有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眼光,为学生创设一种发展空间,使教学成为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笔者一直从事初中的物理教学工作,针对中考物理试卷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复习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的复习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比如,在进行“光的反射”复习时,就创设下面的情境: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一阵大雨过后,小华和小明两人迎着月光相约来到村外散步,边走边谈,回家时两人的裤子都被路上的积水弄湿弄脏。请问,如果你是小华或小明,你如何判断路上哪里有积水,使自己不至于踩到呢?接着学生就议论纷纷,有的说凭着对路较熟;有的说出去时迎着月光,路面上较亮的地方有积水,回来时却是较暗的地方有积水;有的说……于是就可借助学生的回答,从而自然地复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等相关知识点。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复习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确立、规律的揭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新课程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实验,尤其重视探究实验对学物理知识的建构,在设计物理知识学习的课程安排时,很多章节将实验内容设计其中。所以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时,应根据知识建构的需要,将实验复习与知识复习在时间结合在一起复习。实验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是以实验为材料,让学生在了解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复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案例 薛刚华 【摘要】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生物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初步总结,用教学实例阐明了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两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概念的教学方法。也可只用两种方法中的某些片段。只要方法恰当,设计合理,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概念教学; 课堂效率;提高 【正文】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①从另一个角度看:概念和表象不同,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内在的属性或关系的反映。

就是空气清新,草本茂盛。有的还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假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而教材中环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由此看来,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经验。教材中所表述的环境则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感性经验中的环境是直观形象思维的结果,而教材中的定义则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方法如下: 1. 从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针对环境这一概念我 设计了这样的场景:你们从周一到周五的主要任务是上学,你们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有同学意识到: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2.从身边现象说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以环境这个概念为 例来说: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咱们正在上课,教师在上课,同学在听课,但是假如现在有个别人开始说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你们听课。这种情况如经常发生,势必会

教师资格证 初中生物考试大纲

(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生物学科知识 1.掌握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 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二)生物学教学知识 1.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初中生物学课程10个主题的内容标准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般知识与技能。 4.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5.掌握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 (三)生物学教学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 (1)分析学习者 分析初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点,如年龄特点、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一、以实验激发兴趣 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的感兴趣,在教学中如果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的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或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为学生创设诱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为学生学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实践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爱物理,进而学好物理。 1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常常表现出十分厌学,对任何事情再也不闻不问的样子,这时,教师就要抓住契机,与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诚恳地交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错误,认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最终还是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只有解决了学生 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开展自主学习。也只有当学习的态度真正明确,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 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主设计学案的习惯 在设计学案时,学生要边看边写,但不能写得太多,写得太多,学生负担重,但一点儿不写,有的学生就不看书了,自主学习就会 流于形式。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学案过程中,及时记录自己 存在疑问的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课上有针对性听讲。按此想法设计的学案,能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师便于有针 对性地讲解,由于教师讲的是学生需要知道的,学生也就注意听, 学习气氛自然就会好。 3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预习中存在问题的办法 (1)课前读一读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 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 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2)课上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前预习遇 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听课的重点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 解决。在预习中记下的问题,在上课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让老师 给予合适的解达,这样即给老师提个醒,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的, 又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 习物理的良好思维习惯。(3)课后说一说难点,对自己感到认识模糊 的问题,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 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又锻炼 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4)课后写一写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体会和心得,课后做一 做练习,建立“错题集”。做题时发现自己旧知识有不会的,要及 时加以巩固和记忆,为巩固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析50个重要概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析50个重要概念 一、科学探究(5个) 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本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之中。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落选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造经。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阿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选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宇、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个)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辨,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统。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物调活动,表现出生命现象。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棱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三、生物与环境(5个) 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著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1140349.html, 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作者:谭东明 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5年第03期 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元素,物理概念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往往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拦路虎”.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在概念教学时只 注重对概念的记忆而不是理解,导致了概念教学有效性的低下.另外,概念教学策略的设计思 路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不知道该怎样设计,缺乏从不同维度审视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视角与习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维度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思考,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探讨. 1. 从经验、素材维度思考 按照教学素材分类,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素材可以分为生活经验素材、实验素材、阅读素材. 1.1 生活经验 物理是一门以生活和生产经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并接触到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应用的事例.教师善于恰当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物理 环境.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通过分析、对比、细化、强化、深化、归纳、 总结、抽象等思维活动,得出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物理概念. 如在讲解质量的概念时,通过同一物质构成大小各异的物体,让学生说出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比,总结,得出质量的概念.在讲浮力概念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看到船在江、河中航行, 人游泳等生活经验,知道船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浮力,进一步追问,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相同的铁块,做成空心可以浮在水面,如果是实心铁就沉于水下,为什么?古代的木船,是一根很大的树木,直接挖成空心来载人载物,挖去的部分越多,载物量越大;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再次追问:液体具流动性,是不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 体都要受到浮力呢?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从而得出:浮力的概念.通过熟悉的生活事 例的运用,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将生活中的事例在物理课堂中活化,减少了学生学习物理恐惧感,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物理的难度.更彰显了物理源于生活,高 于生活,指导生活. 1.2 实验素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对于物理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 实验分为三类: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如何实验来创设概念学习的环境, 首先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研究的事物上,同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10个一级主题下的50个重要概念(2011)

一.科学探究 章节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概念。 课时概念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2.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试 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3.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有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4.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3.相比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核细胞壁。 4.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细胞用 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5.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细胞由多细胞组成

6.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 段。 3.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4.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汇编(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过程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过程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教研室马久文 内容摘要: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概念教学是认识客观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性,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明确构建意义,关注概念的主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能协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基本内容方法过程 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主要指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是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实验的内容作为基础的,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的出发点,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总而言之,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如果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要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要想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去说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以及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懂得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

际问题,同时,又往往割裂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教学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真可谓“不积硅步,何以致千里”。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第一站,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程度,更要重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概念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初中物理概念?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二方面来进行的。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例如: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第一个比较深入比较详细讨论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抓住物质的属性大做文章。怎样区别不同物质、怎样说明不同物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