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工资条的科目之代扣代缴的计算
扣税详解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详解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征缴个人所得税,个税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拿到手中的工资都是税后工资。
下面给大家讲下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工薪阶层辛辛苦苦赚钱,纳税更要明明白白。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以上是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的计算公式,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有的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自己相应也要按比例缴纳一部分,员工缴纳的那部分直接由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支出是不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后,如果余额大于起征点3500元,此时才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反之余额小于3500元的,就无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
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下面就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查找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现在采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元,属于“超过1500至4500元的部分”,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缴个税=4500*10%-105=345元。
参照上表时一定要注意,要用应纳税所得额对照表格,切不可用工资收入来参照计算。
实例:张三工资收入60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部分为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3500=2000元,对照税率表得知,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0%-105=95元。
注意,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他们的个税起征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4800元,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设单元格A1为税前工资,即月收入所在单元格。
代扣税计算公式

代扣税计算公式在中国,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为缴纳税款而履行义务。
为了满足缴税义务的责任,引入了代扣税计算公式以方便企业和个人根据收入情况,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
代扣税计算公式,又称扣缴税计算公式。
它旨在通过结合税收属性、收入金额等,根据国家或地方税收政策,计算收入所得税应缴金额。
换句话说,它计算出应缴纳税款的金额,给出收入者应缴税款的信息。
一般来说,代扣税计算公式是以收入金额和税收属性作为计算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一、计算所得税的基本标准:这是指缴纳工资所得税的起征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等基本标准。
二、计算所得税的补充规定:它指的是除基本标准以外的补充规定,包括最低起征额、税率最高值限制、各类税收减免办法等补充规定。
根据不同情况,扣缴税计算公式还包括对特殊税收属性,以及营改增、跨境服务综合税等特殊税种的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优惠。
在计算代扣税时,首先要明确收入者的税收属性,并填写税收申报表,计算应缴税款金额。
税收申报表,通常包括:纳税人的基本信息(项目)、收入项目、应纳税款、减免税项目等。
一般来说,计算收入所得税应缴税款,需要基本标准和补充规定来支撑,而且要结合不同的税收属性和收入等确定应缴税款,也要正确填写税收申报表,以便确定纳税人的应缴税款。
此外,企业和个人在计算缴税金额时,还要注意所得收入是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在特定政策优惠期内,怎样才能得到最大的优惠。
因此,企业和个人在计算所得收入的税收责任时,不仅要充分了解代扣税计算公式,同时也要注意如何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应缴税款。
正确地掌握有关税收政策、各类税收减免办法等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纳税义务,更有效地缴纳收入所得税。
总之,代扣税计算公式的引入,以便企业和个人根据收入情况,准确可靠地计算缴税责任,使收入者更好地履行缴税义务,从而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
工资单扣款法律规定项目(3篇)

第1篇一、前言工资单扣款是指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者工资时,依法扣除一定数额的费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资单扣款项目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赔偿金、罚款、代扣代缴等。
本文将对工资单扣款法律规定项目进行详细阐述。
二、个人所得税1. 扣缴义务人:用人单位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 扣缴方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劳动者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 扣缴期限:用人单位应在每月工资发放前,将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并缴纳。
4. 扣缴标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由国务院规定。
三、社会保险费1. 扣缴义务人:用人单位是社会保险费的扣缴义务人,应依法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
2. 扣缴项目: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 扣缴比例: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比例由国务院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照规定比例缴纳。
4. 扣缴期限:用人单位应在每月工资发放前,将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申报并缴纳。
四、住房公积金1. 扣缴义务人:用人单位是住房公积金的扣缴义务人,应依法代扣代缴住房公积金。
2. 扣缴比例: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由国务院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照规定比例缴纳。
3. 扣缴期限:用人单位应在每月工资发放前,将代扣代缴的住房公积金申报并缴纳。
五、赔偿金1. 扣缴条件: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害,依法获得赔偿金。
2. 扣缴方式: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获得赔偿金时,依法扣除应缴纳的相关税费。
3. 扣缴比例:赔偿金的扣缴比例由国务院规定。
六、罚款1. 扣缴条件:劳动者因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2. 扣缴方式: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缴纳罚款时,依法扣除应缴纳的相关税费。
3. 扣缴比例:罚款的扣缴比例由国务院规定。
七、代扣代缴1. 扣缴义务人:用人单位是代扣代缴的义务人,应依法代扣代缴劳动者应缴纳的各项费用。
工资代扣代缴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工资代扣代缴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代扣代缴员工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法定应缴费用的一种制度。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工资代扣代缴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围绕工资代扣代缴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资代扣代缴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支付所得的单位代扣代缴:(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六)偶然所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应当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由职工所在单位代扣代缴。
”三、工资代扣代缴的义务主体1.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工资代扣代缴的主要义务主体。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支付所得的单位支付所得的单位在特定情况下也承担工资代扣代缴的义务。
如《个人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六种所得,当支付所得的单位不是用人单位时,其也有代扣代缴的义务。
四、工资代扣代缴的范围1.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属于代扣代缴的范围。
2.社会保险费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
3.住房公积金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由职工所在单位代扣代缴。
五、工资代扣代缴的程序1.用人单位应依法向税务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登记,领取代扣代缴手续。
教你读懂工资条的科目之代扣代缴的计算【精选】

教你读懂工资条的科目每个月收到工资短信后,不同层面的人的反应和心理想法有区别。
比如公司领导,采用高年薪制,或年薪+股份,对短信的工资数据,只是看一眼,对他来说这只是基本收入,不会太在意。
而普通员工收入不高,就会关注和上个月比是否有出入。
有出入,会电话或当面去向薪资专员打听:态度好,叫打听,态度不好,叫质疑。
拿计件工资的一线员工则会严重关注,出入50元,就会马上跳起来,找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组长,或直接找行政人事部去理论。
一、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有何区别?短信通知后,员工一般会收到纸质的工资条,或通过电子邮件发放,或通过OA系统自助查询。
工资条举例,见表1.1,表1.2。
表1.1 某科技公司工资条表1.2 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条工资条由很多科目和数字组成。
要想看明白数字,先必须搞懂科目。
科目是从财务借用过来的术语,做财务报表,就涉及会计科目。
工资科目,有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科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财务叫勾稽关系,就是算法。
不会变的一级科目,有两个:应发工资、实发工资。
银行短信,只是告诉了你一个最后的数据,这个科目叫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代扣代缴部分。
你用计算器或Excel自己计算下,实发工资是否=应发工资-代扣代缴部分小计。
二级工资科目可能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司龄工资、加班工资、带薪假工资、津贴补贴、计件工资、销售提成、项目奖金、年终奖、其他。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之间,都是+、-的关系。
而每个二级科目的计算依据具体的计算公式,有些简单,有些复杂。
二、二级工资科目如何计算?(一)基本工资的计算基本工资是最基础的,绩效工资、年终奖等一般与此有相应的计算关系。
基本工资根据月工资标准、基本工资占比、出勤或缺勤计算。
月工资标准,一种是直接的数据,比如3000.00。
另一种是根据薪点计算,比如,你的薪点是3.0,目前公司薪资制度规定薪点值1分=1000元,你的月标准工资=3.00*1000=3000.00元/月。
学校工资中代扣费用规定模版(二篇)

学校工资中代扣费用规定模版代扣费用是指学校把员工的部分工资从工资总额中扣除,用于支付一些必要费用,例如税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代扣费用的规定和模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代扣费用的种类和比例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定需要代扣的费用种类和比例。
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等。
每一项费用的比例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变动。
2. 代扣费用的计算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员工需要代扣的费用金额。
例如,个人所得税可以根据税率表进行计算,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可以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
3. 代扣费用的支付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代扣费用的支付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学校先垫付员工代扣费用,然后再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的方式。
具体的支付方式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政策确定。
4. 代扣费用的管理和使用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代扣费用的管理制度,明确代扣费用的使用范围和管理责任。
代扣费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用于支付相应的费用,例如个人所得税应当及时上缴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及时缴纳至社会保险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对于代扣费用使用不当或者挪用的情况,学校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5. 代扣费用的调整和变动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变动代扣费用的种类和比例,并向员工进行相应的通知和解释。
对于代扣费用的调整和变动,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和要求。
以上是代扣费用规定模板的主要内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同时,在确定和使用代扣费用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学校工资中代扣费用规定模版(二)学校工资中的代扣费用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财税实务: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税款的账务处理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税款的账务处理
1.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税款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单位代纳税义务人代扣个人所得税款,应按下列公式将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
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计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的扣除数)/ (1一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上式中,第一个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矩对应的税率。
第二个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按含税级矩对应的税率。
【例】某纺织厂7月份织布车间主任不含税工资性收入1 500元,该厂为职工代扣代缴税款。
计算该厂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1 500-800一25) /(1一10%) = 750(元)
750元的应纳税所得适用第二档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5元,应纳税额为:
750 x 10%一25 =50(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或补发提薪工资纳税问题,应纳税额的计算应
采取特殊的方法。
其步骤为:。
工资条的代扣税是什么意思

⼯资条的代扣税是什么意思在公司上班拿到的⼯资不是我们的总⼯资,我们的总⼯资是拿到的⼯资加上扣的社保加上扣的税,所以⼀般公司会帮我们交⼯资税,只要⼯资超过3500就要缴纳个⼈税,店铺⼩编整理了“⼯资条的代扣税”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资条的代扣税⽤⼈单位代扣代缴的个⼈所得税。
⼯资税⼯资税,即个⼈所得税。
因为个⼈所得税⾥有⼀项是⼯资、薪⾦,故名。
新计算⽅法新个税法规定,从2011年9⽉1⽇起执⾏,⼯资薪⾦适⽤七级超额累进制,具体如下薪⾦所得适⽤税率.起征点是3500,计算⽅法是缴税=全⽉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应纳税所得额=(应发⼯资-四⾦)-3500;实发⼯资=应发⼯资-四⾦-缴税.税税指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等。
同时也被⽤于姓⽒。
2014年,“税”当选⽇本2014年度汉字。
⽤⼈单位招聘⼤学⽣,通常都设定实习期,实习期⼀般为⼀年。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在与员⼯签订劳动合同时,依合同时间长短,可以设定不超过6个⽉的试⽤期。
在试⽤期间,⽤⼈单位发现有关⼈员不符合聘⽤条件(考核条件应当明确告之员⼯),单位可以解除职⼯的劳动合同。
超过试⽤期的时间解除员⼯劳动合同,应按有关国家规定的程序操作,对符合规定的,还应给予经济补偿。
今天的社会,已经从阶级⽃争的极致中回归法治,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必须保障的。
依法抗争,合法维权,本来就是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的践⾏。
但是,如何在多重社会⽭盾多样利益冲突中,将这种维权抗争纳⼊法治社会公共秩序的建构之中,更好地释放这种维权抗争对于治道变⾰、社会进步的良性效应,还是需要求解的问题。
对于你提出的“⼯资条的代扣税是什么意思”问题,店铺⼩编已经整理出来了,⼯资条的代扣税是我们的⼯资中扣掉的税,⼯资税征收的起点是3500,⼀般是⼯资越⾼交的税越多,每个⽉低于3500元的不交⼯资税。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读懂工资条的科目每个月收到工资短信后,不同层面的人的反应和心理想法有区别。
比如公司领导,采用高年薪制,或年薪+股份,对短信的工资数据,只是看一眼,对他来说这只是基本收入,不会太在意。
而普通员工收入不高,就会关注和上个月比是否有出入。
有出入,会电话或当面去向薪资专员打听:态度好,叫打听,态度不好,叫质疑。
拿计件工资的一线员工则会严重关注,出入50元,就会马上跳起来,找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组长,或直接找行政人事部去理论。
一、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有何区别?短信通知后,员工一般会收到纸质的工资条,或通过电子邮件发放,或通过OA系统自助查询。
工资条举例,见表1.1,表1.2。
表1.1 某科技公司工资条表1.2 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条工资条由很多科目和数字组成。
要想看明白数字,先必须搞懂科目。
科目是从财务借用过来的术语,做财务报表,就涉及会计科目。
工资科目,有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科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财务叫勾稽关系,就是算法。
不会变的一级科目,有两个:应发工资、实发工资。
银行短信,只是告诉了你一个最后的数据,这个科目叫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代扣代缴部分。
你用计算器或Excel自己计算下,实发工资是否=应发工资-代扣代缴部分小计。
二级工资科目可能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司龄工资、加班工资、带薪假工资、津贴补贴、计件工资、销售提成、项目奖金、年终奖、其他。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之间,都是+、-的关系。
而每个二级科目的计算依据具体的计算公式,有些简单,有些复杂。
二、二级工资科目如何计算?(一)基本工资的计算基本工资是最基础的,绩效工资、年终奖等一般与此有相应的计算关系。
基本工资根据月工资标准、基本工资占比、出勤或缺勤计算。
月工资标准,一种是直接的数据,比如3000.00。
另一种是根据薪点计算,比如,你的薪点是3.0,目前公司薪资制度规定薪点值1分=1000元,你的月标准工资=3.00*1000=3000.00元/月。
假定,公司规定你的职位的基本工资比例为70%,绩效工资为30%,则基本工资=3000*0.7=2100.00。
如果你当月满勤,那么好办,你基本工资就是2100.00。
假如,你缺勤了,比如请假、旷工、出去培训,就要计算了。
一般公司的人事管理规定或薪资制度或假期规定,会明确各种请假的扣法。
HR可以给你多算一点,也可以少算一点。
这取决于想按出勤加,还是按缺勤扣。
按出勤算:当月基本工资=日工资*出勤天数。
按缺勤算:当月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日工资*缺勤天数接下来的问题是,日工资怎么算?日工资=月基本工资/21.75。
你2100.00的月基本工资,日工资=2100/21.75=?你自己算。
你一定会很好奇的问,21.75怎么来的。
我来详细告诉你,莫急。
你知道,1年有365天,52周,每周双休日2天,则:2*52=104天。
365-104=261天。
1年有12个月,则月工作日:261/12=21.75 还有个容易混淆的数字:20.83。
它的计算依据:(365-104-11)/12=20.83。
此算法把11天的法定节假日也扣除了,这是不对的。
法定节假日目前是11天,包括:元旦1天、清明1天、五一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春节3天。
这11天是带薪的,不工作但带薪。
有些不规范的企业,常用当月实际的工作日天数,比如22天、23天、21天,是不对的。
就是21.75,这是国家规定的政策,与本月的工作日多少无关。
有些企业实行单休,用26天,更加不对,违法了。
当企业用比21.75大的数字,你的日工资就减少了,相应的,你的月出勤工资=日工资*出勤天数,也就少了。
1、测算1:见表1.3。
你月基本工资标准=2100元,当月为11月,实际30日,工作日21天,你缺勤3天。
按出勤,你只有18天。
日工资=2100/21.75=96.55元。
出勤工资=96.55*18=1737.93元。
缺勤工资=96.55*3=289.66元。
则应发的月基本工资=2100-289.66=1810.34元。
出入:1737.93-1810.34=-72.41元。
也就是说,按出勤算,公司少发72.41元。
表1.3 出勤工资、缺勤工资算法的出入(当月30日)2、测算2:见表1.4。
你月基本工资=2100元,当月为12月,实际31日,工作日22天,你缺勤3天。
按出勤,你有19天。
日工资=96.55元,不变。
出勤工资=96.55*19=1834.38元,缺勤工资=96.55*3=289.66元,不变。
则应发的月基本工资=2100-289.66=1810.34元,不变。
出入:1810.34-1834.38=-24.14元。
也就是说,按出勤算,公司多发24.14元。
表1.4 出勤工资、缺勤工资算法的出入(当月31日)3、两种测算的区别两种算法,在有30日、31日的不同月份,出入达:24.14-(-72.41)=96.55元。
抠门的公司,总是按少的算;大方的公司,按多算;一般的公司,就定一个规则,多算或少算。
一般的员工,浑然不觉;个别精明的,会觉得不对,来与HR较劲,HR也看人下菜,好糊弄的,就应付过去,不给改,来者不善的,就给改,强势的HR,还是不给改。
其实,HR也是按照公司定下来的惯例来做的。
这种惯例,取决于老板为核心的公司管理层的价值取向和风格,一种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
这种算法的变化,除了正常的在岗员工,对于试用期、实习、离职的情况,影响还是有的,虽然金额不大,但是确实会有出入。
当然,小数点给你直接保留2位取整后去作加减乘除,也略有影响。
也有公司更离谱,不按照你的应发工资,而是用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一般比应发工资低)作为基数,或用最低工资,省了钱,但违法操作。
教你读懂工资条的科目之代扣代缴的计算接下来,你要搞懂代扣代缴部分怎么计算的。
代扣代缴的一级科目包括:社保、公积金、工会费、个税。
(二)社保的代扣代缴: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大病附加险。
代扣代缴小计=社保+公积金+工会费+个税。
如果你想进一步搞清楚,社保、公积金、工会费怎么代扣的,就要继续了解基数和比例。
比如,养老保险个人部分=缴纳基数*缴纳比例。
基数有个上限、下限的范围,是上年本省,或本市的社平工资(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
也就是说,如果你工资很高,要封顶,按上年当地社平工资*300%作为基数。
如果你工资很低,要保底,按上年当地社平*60%作为缴纳基数。
如果你工资在上年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就按你的月工资缴纳。
这说的是合法缴纳的情况。
上市公司,当地政府的劳动部门执法很严格的地区,比如上海、省会城市。
一般的民营公司,会想办法少缴纳一点,程度不同。
比如,按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给你缴纳,而劳动合同的约定工资比你的应发工资要低不少。
这有没有问题?对企业来说,不规范的好处,就是直接省了人工成本,对劳动部门来说,本地区没有太高执法要求,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
在一些地区,比如偏远地区,还存在着对社保险种减少或基数很低,比例很低的空间,催生了劳务派遣公司操作获得差价的机会。
当然这种空间在减少,因为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
有些地方有综合险,农民工双低保险等。
(三)公积金的代扣代缴:公积金缴纳,比社保要宽松,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在缴纳公积金的。
对员工来说,多数人欢迎公司缴纳公积金,对于买房子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人(低工资)不喜欢缴纳,取不出来,而且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就少了几百块,影响生活水平。
多数员工,大致也知道,公司没有足额缴纳,但也没办法。
这是现实。
(四)工会费的代扣代缴:工会费=缴纳基数*比例,个人比例0.5%。
单位比例2%。
这笔钱到哪里去了?单位比例2%中的0.8%交给财税,1.2%返还公司工会作为活动经费(按照各地规定比例分配)。
抠门的公司,工会只会老板的附庸,工会费就在员工上缴的里面开支了。
大方的公司,还会拨额外的经费,合计起来组成工会费。
当你过节拿到水果或卡,或组织旅游时,你要想一下:这是公司额外给我的,还是从我工资里代扣的羊毛?(五)个税的代扣代缴:个税是累计制的,税率P有七段:3%、10%、20%、25%、30%、35%、45%。
假定你月工资A,要先扣除3500,即以(A-3500)的余额作为应纳税额。
个税计算公式就是:个税=(A-3500)*P-速算扣除数。
见表1.5。
测算:当你的月工资是3400、4500、6000、10000元时,个税分别为:0、30.00、145.01、745.04元。
见表1.6。
二、员工与公司对工资的理解有出入:税后工资、人工成本HR经常采取公司的立场、员工的角度作沟通。
在招聘时,HR向员工介绍的工资,一般说的是税前工资,也就是工资条中的应发工资。
有些还会加上其他的工资性收入,比如交通费、通讯费、公司福利(卡、实物)、公司给你缴纳的公积金、还会增加说法,培训机会、班车、工作环境等。
而员工经常谈论的是税后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拿到手的。
对于公积金,虽然公积金账户增加了2倍,比如扣了200元/月,账户多了200+200=400元,但从工资条来看,就是少了400元。
员工也对是否包吃、包住、提供交通费、电话费、报销等抱有期望,理解为税后收入。
注意,是:收入。
这就造成了出入:员工心理谈到的工资,总是比HR说的要少。
而老板在饭局上谈论的是人工成本。
觉得人工很贵。
这点HR是明白的,因为除了工资性收入(工资、奖金提成、补贴、年终奖等),另外公司还有其他福利要支出。
五险一金,这是说的公司支出部分,一般可以估算为0.4倍的工资性收入,被政府相关部门(社保中心公积金中心等)按月统一扣除了。
0.4倍怎么来的?以杭州市为例,五险一金的公司缴费部分的比例,合计是0.413左右,见表1.7。
也就是说,HR跟你说给你年收入7万,对老板来说,人工成本约在7*1.4=9.8万。
而你,会按照7万扣除各种代扣代缴后的税后月工资*12+年终奖税后,来计算你只有可能5万多的年收入。
表1.8,表1.9。
这就是3类人的不同立场和角度对工资的出入,出入其实有点大。
如果再加上招聘、培训、离职补偿、商业保险等,人工成本还要大。
我只能说,大家都不容易:员工、老板、HR,大家都不容易啊。
三、少算与多算:月收入、年收入的计算口径假如你税前月工资3000元,含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税后(扣除个税,代扣代缴的社保公积金),假如是2300元,你就会告诉别人,我工资只有2300元,打到卡里的数字。
而HR是不会这样算的,他按你的税前月工资*12个月,还至少要把你的年终奖折算进去。
假如,年终奖2个月,也就是3000*12+3000*2=42000元。
而不是36000,更不是2300*12=23000+4600=27600左右。
同样,月收入=42000/12=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