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

合集下载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精选课件)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精选课件)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ﻫ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必须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病案首页录入过程中把握不准确,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现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述如下:ﻫ1手术的概念ﻫ1。

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

2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经充分准备后,符合无菌要求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手术、视觉器官、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官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子宫以及阴囊ﻫ、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新近愈合的切口须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须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须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口6h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区域的切口.例如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化脓性腹膜炎、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出缝合的切口;与口腔相通的连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以及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ﻫ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范本.doc

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范本.doc

精品文档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必须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病案首页录入过程中把握不准确,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现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述如下:1手术的概念1.1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1.2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经充分准备后,符合无菌要求的切口。

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手术、视觉器官、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官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子宫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新近愈合的切口须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须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须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口 6h 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区域的切口。

例如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化脓性腹膜炎、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出缝合的切口;与口腔相通的连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以及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 ”者可以“Ⅱ ”计,不能确定为“Ⅱ ”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和统计缺点的性质,可在“乙”字后面加括号注明具体情况,如“Ⅱ /乙(血肿)”。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2]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2]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手术切口分类;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论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所以要按一致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质工作中有些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必定的误差,病案首页录入员在录入过程中把关不严,影响统计报表的正确性。

本文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有的问题及对策议论以下:1第一要理解什么是手术1.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余数据的指标解说是:“手术是利用器材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理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1.2 依据卫生部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 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 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一定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含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完全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 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邻近感染地区组织及直接裸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关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可以确立为“Ⅰ”者能够“Ⅱ”计,不可以确立为“Ⅱ”者能够“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秀,即没有不良反响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弊端,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响愈合欠佳详细状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碎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见表 1。

2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简单出现的问题2.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比如:把纯真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纯真疝气修理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这些手术一般都做好充足术前准备,且从临床上看也切合无菌要求,应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

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

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切口愈合状态对切口进行分级,以便评估切口愈合的质量和进展情况。

切口是在外科手术或外伤处理中切开组织形成的伤口,愈合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主要用于临床实践中,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术后护理和遥控术后纱布的使用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并分析其特点和临床价值。

1.一级切口愈合:切口周围无明显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切口边缘对齐,愈合良好,无表面层完全暴露。

这种切口愈合等级通常出现在非传染性手术中,如皮肤切除、乳腺切除等。

它表示切口已经愈合完成,患者不需要额外的护理措施。

2.二级切口愈合:切口周围有轻微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但无明显组织脓肿。

切口边缘对齐,但表面层有局部缺损或暴露。

这种切口愈合等级通常出现在不清洗脏器的手术中,如胆囊切除、疝修补等。

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并密切注意切口是否有感染征象。

3.三级切口愈合:切口周围有明显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且有组织脓肿。

切口边缘未对齐,有缺损或暴露。

这种切口愈合等级通常出现在急病和感染性手术中,如阑尾切除、脓肿引流等。

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佩戴干净的手套进行护理和处理感染。

4.四级切口愈合:切口周围有明显的感染征象,且存在明显的组织坏死和广泛分离。

切口未对齐,有大量暴露的组织或脓肿。

这种切口愈合等级通常出现在创伤、癌症切除术等复杂手术中。

患者需要进行切口的局部清创和引流治疗,以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1.明确: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对切口愈合情况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有助于医务人员对切口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和判断。

2.客观性: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是客观的评估标准,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实用性: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可以指导临床手术中的护理及后期的护理,有助于提高切口愈合的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适用性: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标准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包括皮肤切口、腹腔切口、创伤切口等,且对不同人群的切口愈合状态都有适用性。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得界定标准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就是评价手术质量得客观指标,因此必须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对标准得理解与掌握尚存在一定得偏差,在病案首页录入过程中把握不准确,影响统计报表得准确性。

现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得问题及对策分述如下:1 手术得概念1、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得“手术统计”及其她数据得指标解释就是:“手术就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与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得得医疗操作。

”1、2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经充分准备后,符合无菌要求得切口。

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手术、视觉器官、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得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得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得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得空腔器官得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子宫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得切口;新近愈合得切口须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须再次剖腹得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须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口6h内经清创初期缝合得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区域得切口。

例如某些腹内明显感染得手术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化脓性腹膜炎、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出缝合得切口;与口腔相通得连得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以及各个系统或部位得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得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2 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得问题2、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例如:把单纯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单纯疝气修补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关键词】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切口愈合等级分类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要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病案首页录入员在录入过程中把关不严,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本文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讨论如下:1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手术1.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1.2 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略)2 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例如:把单纯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单纯疝气修补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要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病案首页录入员在录入过程中把关不严,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本文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讨论如下:1.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手术1.1据《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1.2 根据卫生部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等级,按以下要求填写:1.4 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1.5 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或无需拆线,愈合情况尚未明确的状态。

2 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例如:把单纯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单纯疝气修补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这些手术一般都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且从临床上看也符合无菌要求,应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2.2 把Ⅱ类可能污染切口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完整版)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

(完整版)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

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一、一类切口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注意:1.如卵巢囊肿手术中囊肿破裂致囊液外渗手术切口则要定为下一类"二类切口"2.如同一切口多种手术,定为下一类手术的切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
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
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
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

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
一、一类切口
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
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
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
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
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
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
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
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
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
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
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
注意:
1.如卵巢囊肿手术中囊肿破裂致囊液外渗手术切口则要定为下一类“二类切口” 。

2.如同一切口多种手术,定为下一类手术的切口。

3.如合并有慢性炎症的患者手术切口定为“二类切口”。

二、二类切口
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
妊娠伴有剖宫产史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Ⅱ类切口
头位顺产会阴侧切缝合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单侧输卵管切除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单侧输卵管切除术Ⅱ类切口
女性不育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积水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Ⅱ类切口
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单侧附件切除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伞部妊娠输卵管挤胚术Ⅱ类切口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未特指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伞部妊娠流产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Ⅱ类切口
绝育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Ⅱ类切口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开取胚术Ⅱ类切口
三、三类切口
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
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Ⅲ类切口
四、不统计
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术不统计
输卵管积水宫腔镜下内膜活检术不统计
输卵管积水宫腔镜检查术不统计
早产儿中心静脉置管术。

>48小时不统计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不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