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4例,随机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大致相同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传统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7%,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湿性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方案。
标签: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约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20%以上[1],尤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可合并其他肺外症状,严重着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受损,危及生命。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微生物,一旦感染患儿后,很难从患儿机体清除。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而其中以阿奇霉素为代表,阿奇霉素经静脉滴注是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其疗程长,长时间输液治疗增加患儿痛苦,且治疗成本高。
序贯疗法是指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可首先通过静脉给药对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改用口服,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抗生素”后效应”,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
本课题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传统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进一步比较分析,表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不仅可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及治疗成本,现分析如下。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
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按照收治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6.9%,两组差异不显著。
结论: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快速的缓解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治疗中推荐使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86-02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肺部感染支原体,感染后难以清除,相关的临床症状也轻重不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儿的死亡,因此需要重点关注[1]。
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首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治疗,传统采取红霉素治疗,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疗效更加显著,因此将资料进行以下的分析。
1.资料来源及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患儿的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收治的顺序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44例,对照组患儿43例。
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1~12岁,平均(6.0±3.2)岁,病程2~6d,平均(4.0±1.5)d;对照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1-14岁,平均(7.0±1.2)岁,病程2~7d,平均(4.0±0.5)d,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本次的临床治疗方法患儿家属知情并签订相关协议,本次的研究方案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目前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而两者的序贯疗法在临床上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这两种药物的特点。
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特别对于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较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而阿奇霉素是红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肺炎支原体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其剂量方便,临床应用相对更加便捷。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红霉素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通常在病情明显好转后,再改为阿奇霉素继续治疗。
这种序贯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抗药性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进行比较。
首先是疗效比较。
有研究表明,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均很好,两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由于阿奇霉素的剂量方便,患者用药更加方便,也更容易坚持,因此在一些研究中显示,阿奇霉素的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略优于红霉素。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选择序贯疗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是安全性比较。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其使用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消化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但一般来说,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均较轻,而且大部分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
在安全性方面,两者的序贯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患者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并遵医嘱进行用药。
最后是耐药性问题。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能够有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这一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红霉素,研究组40例接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明显(P<0.05)。
研究组肺部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疗效突出,症状改善速度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红霉素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儿科中常见疾病,此也为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我国大约有25%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死亡[1],且发病无季节性,发病率高。
临床治疗多给予抗生素类药物,红霉素属于第一代大黄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虽有一定疗效,但多副作用,见效速度慢。
近年来,研究指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明显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病症,提升疗效。
为此,本研究纳入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2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2组,每组40例。
患儿家属均知晓此次诊治方案,并签字确认。
排除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0-24个月,平均为(16.6±4.1)个月;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0-25个月,平均为(16.7±4.2)个月。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吸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并管理呼吸道卫生,按照病情状况给予相应治疗,保持水电解质稳定。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过程中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可行性和价值。
方法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治疗过程中选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有利于患儿症状缓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疗效儿科门诊的呼吸道疾病患儿每逢季节交替的时候数量会明显增加,其中以小儿支原体肺炎所占比重较高。
这种疾病属于儿科的门诊和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流行季节可占住院患儿人数的1/5以上。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后容易同时诱发各种并发症,而且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症状顽固,病程较长。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憋气等[1]。
阿奇霉素属于应用比较普遍的抗生素之一,对各种敏感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序贯疗法是指把半衰期长、利用度高的抗生素口服制剂替代静脉针剂进行治疗[2]。
为了进一步增加对小儿肺炎的有效治疗及短时间改善患儿症状,本院儿科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来诊且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所有入组的患儿均符合第6版儿科学相关的诊断标准,且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0.5~3.0岁,平均年龄(2.3±0.8)岁;病程3~24 h,平均病程(6.2±6.4)h。
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患儿年龄0.5~3.5岁,平均年龄(2.6±0.5)岁;病程4~25 h,平均病程(6.6±6.4)h。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摘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文从药理特点入手,介绍了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红霉素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并提出临床实践中的选择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更深入了解,并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药理特点、优势、不足、疗效比较、临床实践、选择、效果。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支原体引起,其病原性强,易传播,且易出现抗药性。
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两种常用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
关于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比较,目前尚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理特点、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以及序贯疗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旨在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以探讨两种不同药物在治疗该疾病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呼吸窘迫和其他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常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但两者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哪种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更为有效,以便临床医生在面对这一疾病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治疗选择,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关于治疗方式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疗效分析。
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收治的儿科中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102例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干预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对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干预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实验对照组,每组51例患者。
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儿科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上,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增加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序贯疗法;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是因为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病症,其在小儿肺炎的发病比例中占比将近百分之四十[1]。
其非常容易引起各种扁桃体炎、鼻炎、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适用于多数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问题[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阿奇霉素渐渐的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红霉素。
其效果相对可以得到患者满意,但是其同样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儿童治疗使用。
因此,探究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所以,本组实验我院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收治的儿科中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102例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现将不同阿奇霉素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收治的儿科中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102例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干预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本组51例参与患者中,年龄最小0.4岁,最大12岁,平均(5.69±3.22)岁,其中包含30例男性参与患者,21例女性参与患者;对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干预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实验对照组,在本组51例参与患者中,年龄最小0.4岁,最大13岁,平均(5.95±3.05)岁,其中包含28例男性参与患者,24例女性参与患者;两组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家属均在各自本人已经知晓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针对本次两组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基本资料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比对后,无较大差异并且无任何客观统计学性和事实提示意义(P>0.05)。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探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患儿在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医院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属于一种呼吸道急症,以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与咳痰等为主症,具有反复发作、发病急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不积极干预,可损害患儿身体健康,并能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
目前临床对于该种类型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红霉素注射治疗和阿奇霉素治疗,因此我院此次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旨在分析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6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研究治疗组,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患儿年龄≤12岁,发病时间<2周,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以及喘憋等,符合《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2】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检查显示确诊小儿支原体肺炎,且病历资料完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家长均知情本研究并自愿配合,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患儿一般资料对比(x±s)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组别例数常规治疗30 6.72±1.43岁 5.67±1.39天组研究治疗30 6.59±1.25岁 5.36±1.87天组1.2 方法1.2.1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红霉素治疗方法,选择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结合乳酸红霉素实施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剂量在20~30mg/kg,两周为一疗程【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奇霉素序貫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3T13:24:47.5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作者:张居柳
[导读]
张居柳
(东平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泰安271500)
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貫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
对照组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行阿奇霉素序貫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也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可首选阿奇霉素序貫疗法,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序貫疗法
前言:支原体肺炎以学前儿童为高发群体,婴幼儿也有一定的发病可能。
一般由支原体感染引起,可伴有器官病变、肺不张等,临床表现为剧烈咳嗽、发热以及其他全身反应。
该疾病存在致死可能,多主张给予及时治疗。
分析指出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存在差异,阿奇霉素序貫疗法更具应用价值,我院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7-11岁,平均(8.2±1.4)岁。
发病至入院2-6d,平均(3.6±0.7)d。
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6-12岁。
平均
(8.1±1.5)岁。
发病至入院2-5d,平均(3.5±0.8)d。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退热、呼吸辅助、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额外行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准字H43020028;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用药量10mg/kg/次,溶于葡萄糖溶液中,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滴注,每d二次,持续进行一周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1096016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序貫疗法,患儿接受乳糖酸红霉素治疗3d,用药方式、剂量等与对照组相同。
自第4d起,接受阿奇霉素治疗,首日用药剂量250mg,第5、6、7d,分别用药125mg,每d用药一次,方式均为口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患儿痊愈或基本痊愈为显效,患儿病情改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显效和有效构成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高,见表1: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也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以支原体为核心病原体。
该疾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与百日咳、普通感冒相似,数日后可
恶化,并产生以发热为核心表现的全身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患儿可能死亡。
目前各地主要强调以抗生素类药物进行疾病控制,乳糖酸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为常用药物。
此前学者分析发现,给予乳糖酸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貫疗法,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在5%-10%之间[1]。
阿奇霉素序貫疗法的疗效偏高。
同时,阿奇霉素序貫疗法下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可减少10%左右[2]。
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8.24%。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6±1.1)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6.4±1.2)d,也均优于对照组。
序貫疗法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方法为以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3d左右治疗,之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该疗法的主要价值在于,需要持续通过静脉给药控制的疾病,可减少静脉用药量,规避可能出现的血管损伤问题。
需要持续用药治疗的疾病,在静脉给药、实现病情急性期控制后,再借助口服方式保持治疗持续性,也不会影响疾病最终的治疗效果。
就小儿支原体肺炎而言,因患儿年龄偏小,对药物的抵抗能力不佳,血管损伤的几率也较大,行序貫疗法,可在降低用药的副作用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我院在研究中,以乳糖酸红霉素进行静脉给药治疗,以阿奇霉素进行口服治疗,综合提升了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乳糖酸红霉素可针对多种病菌起效,用药剂量偏大时可杀灭病原体,较小剂量也可增加细菌细胞的通透性,药物可借助细胞膜进入病原体内部,破坏核糖核酸活动,实现分裂抑制。
阿奇霉素属于广谱抗菌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主要通过结合物抢夺的方式抑制病原体活性,可与细菌细胞中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使细菌转肽的过程受到抑制,控制转录和分裂,进而实现抑菌,以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对酸的稳定性更高,能够广泛适应机体环境,保持治疗作用。
序貫疗法下,乳糖酸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并未出现改变,但持续静脉滴注对患儿血管造成的损伤得到应对,同时阿奇霉素广谱抗菌、高适应性的特点,保证了该药物即便借助口服也可生效。
而二者的联用,则能发挥其不同治疗机理的共同作用,加快了患儿的恢复速度,提升了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可首选阿奇霉素序貫疗法,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淑娴.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7):88-89.
[2]吴国平.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6):95-9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