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1分析

合集下载

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

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

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人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对这些物质产生过敏症状。

过敏源检测是通过确定过敏原,帮助患者确定引发过敏症状的物质,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来进行,以下将对过敏原检测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在皮肤试验中,过敏原会被刺入或滴入皮肤,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对于花粉、尘螨、食物和一些药物等常见过敏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这种过敏原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抗体IgE的水平来确定过敏原。

血液样品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对应的过敏原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皮肤试验的患者,如皮肤严重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

常见问题分析:1.过敏原检测的适用人群是哪些?2.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哪种更准确?两种过敏原检测方法各有优劣。

皮肤试验操作简单、快速,且对一些过敏原的识别率更高,如花粉过敏。

但是,皮肤试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不适用于皮肤病严重的患者。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不受皮肤病影响,适用于各类患者,但是对于一些细菌和真菌的过敏原检测准确率相对较低。

3.过敏原检测可以完全排除过敏症状吗?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引发过敏症状的物质,从而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

然而,过敏症状的产生可能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过敏原检测不能完全排除过敏症状的发生。

因此,在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的情况下,患者仍需注意避免过敏原接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过敏原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过敏原检测的时间因具体检测方法和实验室处理时间而有所不同。

皮肤试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为几十分钟到2小时左右。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需要将血样发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才能出来。

总结:过敏原检测是确定引起过敏症状的物质的重要方法。

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帮助患者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过敏源检查报告

过敏源检查报告

过敏源检查报告
过敏原检查报告
根据您提供的病史信息和临床症状,我们为您进行了过敏原检查。

本次检查主要使用了皮肤过敏原血清试验和原发性致敏检测。

具体检查结果如下:
1. 皮肤过敏原血清试验:
过敏原结果参考范围
花粉混合物强阳性 <0.35 kUA/L
猫毛弱阳性 <0.35 kUA/L
狗毛强阳性 <0.35 kUA/L
尘螨弱阳性 <0.35 kUA/L
2. 原发性致敏检测:
结果:无原发性致敏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花粉混合物:您对花粉混合物过敏反应较强,可能为花粉症的典型表现。

建议您尽量避免接触花粉源,特别是在花粉高发季节,使用口罩等方式防护。

2. 猫毛和狗毛:您对猫毛和狗毛过敏反应较强,可能出现对猫狗等动物的接触过敏症状,如流鼻涕、眼痒等。

建议您避免与猫狗等动物接触,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宠物毛发。

3. 尘螨:您对尘螨过敏反应较弱,但仍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喷嚏、鼻塞等。

建议您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及时清洁床上用品、地毯等可能存在尘螨的物品。

综合分析,您可能同时存在对花粉混合物、猫毛、狗毛和尘螨的过敏反应。

建议您通过避免过敏源接触,保持环境清洁等措施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作。

需要说明的是,过敏源检查结果仅仅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具体的过敏症状和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您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诊断进行判断和确定。

因此,请您及时与您的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祝您健康!。

1_701例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1_701例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2.0011701例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 g E检测结果分析*陈雯,李玮泽,彭霞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上海200080摘要:目的了解上海西南地区儿童过敏原过敏情况,为该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㊁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就诊且疑患过敏的0~6岁1701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㊂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过敏原总免疫球蛋白E(I g E)和特异性I g E(s I g E)抗体水平㊂分析血清过敏原s I g E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过敏原致敏的相关性㊂结果粉尘螨阳性率最高[49.2%(414/841)],其次依次为屋尘螨[48.6%(409/841)]㊁牛奶[43.5%(366/841)]㊁鸡蛋白[36.7%(309/841)]和混合真菌[16.4%(138/ 841)];男童上述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食物过敏原致敏大多数发生在婴幼儿早期;吸入性过敏原血清s I g E水平高于食物过敏原㊂屋尘螨与粉尘螨㊁蟹和虾均呈正相关(P< 0.05)㊂结论螨㊁牛奶㊁鸡蛋白是上海西南地区儿童的主要过敏原;男童比女童更易过敏;相似属性过敏原之间相关性更强,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过敏原也有关联㊂关键词:儿童;过敏;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吸入性过敏原;食物过敏原中图法分类号:R3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2-0145-06A n a l y s i s o f s e r u m a l l e r g e n s p e c i f i c I g E i n1701c h i l d r e n i n S h a n g h a i*C H E N W e n,L I W e i z e,P E N G X i a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S h a n g h a i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S h a n g h a i20008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t a t u s o f a l l e r g e n a l l e r g y i n c h i l d r e n i n t h e s o u t h w e s t a r e a o f S h a n g h a i,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 s i n c h i l d r e n i n t h i s a r e a.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1701c h i l d r e n a g e d0-6y e a r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a l l e r g i e s w h o v i s i t e d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D e c e m b e r2019t o A u g u s t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S e r u m t o t a l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E (I g E)a n d s p e c i f i c I g E(s I g E)a n t i b o d y l e v e l s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f l u o r e s c e n t e n z y m e i mm u n o a s s a y.T h e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s e r u m a l l e r g e n s I g E w a s a n a l y z e d,a n d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w i t hd i f fe r e n t a l l e r g e n s w a sc o m p a r e d.R 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d u s t m i te s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49.2%(414/841)],f o l l o w e d b y h o u s e-h o l d d u s t m i t e s[48.6%(409/841)],m i l k[43.5%(366/841)],eg g whi t e[36.7%(309/841)]a n d m i x e d f u n g i[16.4%(138/841)].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a b o v e a l l e r g e n s i n b o y s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g i r l s.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i n c r e a s e d w i t h a g e,a n d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m o s t l y o c c u r r e d i n e a r l y i n-f a n c y.T h e s e r u m s I g E l e v e l o f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H o u s e h o l d d u s t m i t e s w a s a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d u s t m i t e s,c r a b a n d s h r i m p(P<0.05).C o n c l u s i o n M i t e,m i l k a n d e g g w h i t e a r e t h e m a i n a l l e r g e n s o f c h i l d r e n i n s o u t h w e s t S h a n g h a i.B o y s w e r e m o r e s u s c e p t i b l e t o a l l e r g i e s t h a n g i r l s.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a l l e r g e n s w i t h s i m i l a r a t t r i b u t e s i s s t r o n g e r,a n d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a r e a l s o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K e y w o r d s:c h i l d r e n;a l l e r g y;s p e c i f i c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E;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f o o d a l l e r g e n全球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影响广泛㊂由于胎儿时期母体T h1型细胞免疫反应抑制,T h2型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幼儿对常见环境过敏原敏感性增加,其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更高[1]㊂儿童过敏发病率不断增高,呈现学龄前儿童患病率高于学龄儿童及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的趋势㊂致儿童过敏的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和吸入性两类,食物性过敏原主要包括牛奶㊁鸡蛋㊁蟹㊁虾㊁坚果㊁贝类;吸入性过敏原主要包括尘螨类㊁动/植物皮屑㊁树/草花粉混合㊁混合真菌[2]㊂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㊁种族㊁生活习惯㊁饮食方式等不同,不同过敏原致病率不一,因此,调查分析不同地区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十分必要㊂对不同地㊃5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1513)㊂作者简介:陈雯,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p e n g x i a j i a o1@163.c o m㊂网络首发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167.R.20231214.1438.002.h t m l(2023-12-22)区儿童过敏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当地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㊂本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儿童过敏原分布数据,为上海西南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㊁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疑患过敏性疾病,并且进行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 g E)检测的0~6岁1701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1024例,女677例;年龄4(3,5)岁㊂因临床症状及过敏原暴露史不同,临床医生给患者开具的检查项目也不完全相同,进行总I g E检查者333例;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筛查者406例,进行食物混合f x1检查者975例,进行食物混合f x5检查者290例㊂将0~1岁儿童记为1岁组,年龄不足半岁只记年龄整数,半岁及以上加一岁记,其他年龄组依次类推㊂进行总I g E和筛查性过敏原项目检查儿童各年龄组人数及比例分布情况比较见表1㊂进行具体过敏原项目检查者共841例,男508例,女333例,其中1岁组(77例)男49例(63.6%),女28例(36.4%);2岁组(101例)男63例(62.4%),女38例(37.6%);3岁组(195例)男115例(59.0%),女80例(41.0%);4岁组(208例)男126例(60.6%),女82例(39.4%);5岁组(154例)男89例(57.8%),女65例(42.2%);6岁组(106例)男66例(62.3%),女40例(37.7%)㊂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K Y003)㊂表1进行总I g E和筛查性过敏原项目检查儿童各年龄组人数及比例分布情况比较[n(%)]项目n1岁组2岁组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总I g E33334(10.2)50(15.0)61(18.3)74(22.2)47(14.1)67(20.1)吸入过敏原筛查40632(7.9)48(11.8)76(18.7)99(24.4)77(19.0)74(18.2)食物混合f x1975104(10.7)120(12.3)223(22.9)237(24.3)174(17.8)117(12.0)食物混合f x529031(10.7)43(14.8)50(17.2)65(22.4)38(13.1)63(21.7)1.2方法1.2.1检测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m L于促凝管中,室温静置1h后,3000r/m i n离心10m i n分离血清,采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过敏原s I 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总I g E和过敏原s I g E水平㊂所有检测步骤㊁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㊂1.2.2检测项目包括总I g E及筛查性过敏原项目:食物混合f x1(花生㊁榛子㊁巴西坚果㊁杏仁㊁椰子)㊁食物混合f x5(鸡蛋白㊁牛奶㊁小麦㊁鳕鱼㊁花生㊁大豆)㊁吸入过敏原筛查(屋尘螨㊁粉尘螨㊁猫皮屑㊁马皮屑㊁狗毛屑㊁梯牧草㊁多主枝孢㊁普通白桦树㊁油橄榄㊁艾蒿㊁药用墙草)㊂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共16项,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包括:树花粉混合(灰楷目㊁欧榛㊁美洲榆㊁柳树㊁美洲黑杨)㊁杂草花粉混合(豚草㊁艾蒿㊁雏菊㊁蒲公英㊁一枝黄花)㊁混合真菌(产黄青霉㊁分枝孢霉㊁烟曲霉㊁白色念珠菌㊁链孢霉㊁长蠕孢)㊁屋尘螨㊁粉尘螨㊁德国小蠊㊁猫毛屑和狗毛屑;食物性过敏原包括: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㊁花生㊁大豆㊁芝麻㊁蟹㊁虾㊂1.2.3检测结果判定[3]血清I g E水平判定标准见表2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㊂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采用S p e a r m a n相关对16项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表2血清I g E水平判定标准I g E水平(k U A/L)阴/阳性等级过敏程度s I g E<0.35阴性0无0.35~<0.70阳性1可能/轻度0.70~<3.50阳性2轻度3.50~<17.50阳性3中度17.50~<50.00阳性4中/重度50.00~<100.00阳性5重度ȡ100.00阳性6极重度总I g E<60.00阴性--注:-表示无数据㊂2结果2.1总I g E及筛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总I g E水平为98.40(39.10,262.50)k U A/L,其阳性率为63.1% (210/333),不同年龄㊁不同性别儿童总I g E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为49.0%(142/290),不同性别儿童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年龄增长,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8.230,P<0.001)㊂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为47.0%(191/406),不同性别儿童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随年龄增长,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0.955,P= 0.001)㊂食物混合f x1阳性率为12.1%(118/975),㊃6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不同年龄㊁不同性别儿童食物混合f x 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㊁4㊂2.2 具体过敏原分布情况 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粉尘螨[49.2%(414/841)]㊁屋尘螨[48.6%(409/841)]和混合真菌[16.4%(138/841)],随后依次为猫毛屑㊁德国小蠊㊁狗毛屑㊁树花粉混合和杂草花粉混合㊂男童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3~6岁儿童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总体上年龄越大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㊁猫毛屑㊁德国小蠊阳性率越高(P <0.05)㊂食物过敏原s I gE 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牛奶[43.5%(366/841)]㊁鸡蛋白[36.7%(309/841)]和小麦[14.0%(118/841)],随后依次为芝麻㊁虾㊁花生㊁蟹和大豆㊂男童牛奶和鸡蛋白s I gE 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1㊁2岁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为牛奶和鸡蛋白,其s I gE 阳性率随儿童年龄增长先升高(趋势χ2=37.215,P <0.05),2岁时s I gE 阳性率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又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4.385,P <0.05)㊂见表5㊁6㊂2.3 阳性率最高的6种过敏原不同阳性等级比例分布比较 根据表2分级方法将6种阳性率最高的s I gE 按其水平分级,各级比例分布见表7㊂屋尘螨和粉尘螨s I gE 各等级分布比例接近,高等级比例分布高于低等级㊂混合真菌过敏患者血清s I g E 水平主要为3级,占7.6%㊂食物类过敏原鸡蛋白㊁牛奶㊁小麦阳性各等级比例分布也接近,以低等级居多,鸡蛋白和牛奶过敏2级比例分布最高,小麦过敏1级比例分布最高㊂3种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主要为中到重度过敏,3种食物类过敏原过敏主要为轻度过敏㊂表3 不同性别儿童总I g E 及筛查性过敏原项目s I gE 阳性率比较性别n总I gE 测试者(n )阳性[n (%)]吸入过敏原筛查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1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5测试者(n )阳性[n (%)]男1024204133(65.2)260126(48.5)58680(13.7)18082(45.6)女67712977(59.7)14665(44.5)38938(9.8)11060(54.5)χ21.0290.5833.3142.208P0.3100.4450.0690.137表4 不同年龄组儿童总I g E 及筛查性过敏原s I gE 阳性率比较组别n总I gE 测试者(n )阳性[n (%)]吸入过敏原筛查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1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5测试者(n )阳性[n (%)]1岁组1703421(61.8)324(12.5)10412(11.5)3122(71.0)2岁组2015036(72.0)4820(41.7)12013(10.8)4327(62.8)3岁组3646144(72.1)7637(48.7)22337(16.6)5033(66.0)4岁组4047442(56.8)9947(47.5)23731(13.1)6528(43.1)5岁组3054725(53.2)7739(50.6)17413(7.5)3813(34.2)6岁组2576742(62.7)7444(59.5)11712(10.3)6319(30.2)χ27.12620.9558.53428.230P0.2110.0010.129<0.001表5 841例不同性别儿童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s I gE 阳性率比较[n (%)]性别n 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猫毛屑德国小蠊狗毛屑树花粉混合杂草花粉混合男508267(52.6)263(51.8)98(19.3)34(6.7)28(5.5)24(4.7)24(4.7)12(2.4)女333147(44.1)146(43.8)40(12.0)14(4.2)16(4.8)14(4.2)11(3.3)4(1.2)χ25.6995.0617.7712.3150.2030.1261.0181.453P0.0170.0240.0050.1280.6520.7220.3130.228性别n 牛奶鸡蛋白小麦芝麻虾花生蟹大豆男508235(46.3)202(39.8)80(15.7)50(9.8)32(6.3)36(7.1)24(4.7)19(3.7)女333131(39.3)107(32.1)38(11.4)26(7.8)20(6.0)13(3.9)14(4.2)12(3.6)χ23.9195.0403.1361.0130.0303.7130.1260.011P0.0480.0250.0770.3140.8630.0540.7220.918㊃7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2表6841例不同年龄组儿童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s I g E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猫毛屑德国小蠊狗毛屑树花粉混合杂草花粉混合1岁组7711(14.3)12(15.6)3(3.9)0(0.0)2(2.6)3(3.9)1(1.3)1(1.3) 2岁组10137(36.6)37(36.6)11(10.9)6(5.9)1(1.0)4(4.0)1(1.0)0(0.0) 3岁组195106(54.4)103(52.8)32(16.4)10(5.1)16(8.2)12(6.2)13(6.7)6(3.1) 4岁组208107(51.4)106(51.0)46(22.1)10(4.8)8(3.8)6(2.9)10(4.8)2(1.0) 5岁组15489(57.8)86(55.8)36(23.4)7(4.5)6(3.9)7(4.5)7(4.5)4(2.6) 6岁组10664(60.4)65(61.3)10(9.4)15(14.2)11(10.4)6(5.7)3(2.8)3(2.8)χ256.27751.34325.18019.53415.2402.9587.9335.252 P<0.001<0.001<0.0010.0020.0090.5650.0940.340组别n牛奶鸡蛋白小麦芝麻虾花生蟹大豆1岁组7744(57.1)37(48.1)13(16.9)7(9.1)2(2.6)3(3.9)1(1.3)6(7.8) 2岁组10163(62.4)49(48.5)16(15.8)8(7.9)3(3.0)3(3.0)3(3.0)3(3.0) 3岁组19592(47.2)78(40.0)27(13.8)23(11.8)19(9.7)18(9.2)12(6.2)11(5.6) 4岁组20893(44.7)80(38.5)33(15.9)19(9.1)14(6.7)12(5.8)7(3.4)4(1.9) 5岁组15440(26.0)40(26.0)15(9.7)14(9.1)7(4.5)8(5.2)7(4.5)4(2.6) 6岁组10634(32.1)25(23.6)14(13.2)5(4.7)7(6.6)5(4.7)8(7.5)3(2.8)χ246.54326.9933.7904.3678.6176.4946.2325.594 P<0.001<0.0010.5800.4980.1250.2610.1820.2322.4多重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比较鉴于对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的患儿病情较重,本研究将6种s I g E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组合进行联合分析㊂二重过敏原组合同时阳性以粉尘螨+屋尘螨组合[47.3%(398/841)]和牛奶+鸡蛋白组合[29.6%(249/841)]为主,三重过敏原组合同时阳性以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组合[11.8%(99/841)]为主㊂1岁组牛奶+鸡蛋白组合阳性率最高(41.6%),6岁组粉尘螨+屋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59.4%)㊂见表8㊁9㊁10㊁11㊂表7阳性率最高的6种s I g E不同阳性等级比例分布比较(%)过敏原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粉尘螨50.83.67.19.09.610.09.9屋尘螨51.23.66.910.010.57.610.2混合真菌83.61.44.87.62.30.40.0牛奶55.518.222.63.20.40.10.0鸡蛋白62.715.817.73.30.00.20.2小麦85.57.65.41.20.40.00.0表8不同性别儿童二重过敏原组合s I g E阳性率比较[n(%)]性别n粉尘螨+屋尘螨粉尘螨+混合真菌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牛奶+小麦鸡蛋白+小麦男508258(50.8)73(14.4)72(14.2)167(32.9)70(13.8)73(14.4)女333140(42.0)29(8.7)29(8.7)82(24.6)28(8.4)35(10.5)χ26.1716.0495.6846.5685.6372.677P0.0130.0140.0170.0100.0180.102表9不同年龄组儿童二重过敏原组合s I g E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粉尘螨+混合真菌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牛奶+小麦鸡蛋白+小麦1岁组7711(14.3)1(1.3)1(1.3)32(41.6)11(14.3)11(14.3)2岁组10135(34.7)8(7.9)7(6.9)40(39.6)15(14.9)15(14.9)3岁组195101(51.8)25(12.8)25(12.8)61(31.3)21(10.8)27(13.8)4岁组208103(49.5)32(15.4)33(15.9)66(31.7)27(13.0)30(14.4)5岁组15485(55.2)26(16.9)25(16.2)30(19.5)11(7.1)14(9.1)6岁组10663(59.4)10(9.4)10(9.4)20(18.9)13(12.3)11(10.4)χ252.24916.29717.13924.2765.1083.659P<0.0010.0060.004<0.0010.4030.599㊃8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表10不同性别儿童三重过敏原组合阳性率比较[n(%)]性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小麦男50871(14.0)66(13.0)女33328(8.4)27(8.1)χ26.0044.878P0.0140.027表11不同年龄组儿童三重过敏原组合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小麦1岁组771(1.3)10(13.0)2岁组1017(6.9)15(14.9)3岁组19524(12.3)21(10.8)4岁组20832(15.4)26(12.5)5岁组15425(16.2)10(6.5)6岁组10610(9.4)11(10.4)χ216.5895.538P0.0050.3542.516项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屋尘螨与粉尘螨相关性强(r=0.936,P<0.05);树花粉混合与杂草花粉混合相关性较强(r=0.625,P<0.05);花生与芝麻(r=0.612,P<0.01)㊁蟹与虾(r=0.681,P<0.05)㊁牛奶与鸡蛋白(r=0.570,P<0.05)㊁花生与大豆(r= 0.544,P<0.05)相关性均较强;蟹㊁虾与德国小蠊相关性均较强(r=0.643㊁0.583,P<0.05);树花粉混合㊁杂草花粉混合与芝麻㊁花生㊁大豆相关性也均较强(r=0.578㊁0.457㊁0.465㊁0.411㊁0.411㊁0.389,P< 0.05)㊂3讨论儿童过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过敏家族史㊁性别㊁种族㊁出生时脐带血清I g E水平㊁居住环境㊁地理位置㊁生活方式㊁饮食习惯等[4-6]㊂除上述因素外,食物过敏影响因素还包括维生素D水平㊁不健康的膳食脂肪摄入量㊁肥胖㊁卫生习惯和接触食物的时间㊁微生物暴露等[7]㊂特应性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家族成员大多数对相同过敏原过敏,也可以作为过敏原判断的方法之一㊂据调查,城区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于郊区儿童,其中特应性家族史影响最大,其次是吸烟或被动吸烟㊁宠物存在等因素[8]㊂不同地理位置环境中的过敏原种类和水平有差异,在中国,屋尘螨是过敏率最高的过敏原,华南地区过敏率(79.1%)明显高于东北地区(21.1%),南方地区(西南㊁华南和华东)德国小蠊过敏率高于北方[9]㊂食物过敏方面,由于饮食差异,沿海地区和(或)南部地区对鸡蛋白和牛奶更容易过敏,相反,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虾和蟹过敏率较高[9]㊂因此,调查不同地区儿童过敏原过敏情况对当地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㊂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吸入过敏原筛查项目阳性率逐渐增高,这可能与儿童年龄增长,接触的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变多,导致体内各种吸入性过敏原s I g E 水平增高有关㊂食物混合f x1s I g E阳性率并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但食物混合f x5s I g 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与文献[10]报道结果一致: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和大豆过敏通常会随时间慢慢消退,但花生㊁坚果㊁鱼和贝类食物过敏会持续㊂食物混合f x5s I g 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其可能与年龄增长婴幼儿肠道逐渐发育趋于完善,期间食物不断作用于机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有关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仍旧是阳性率最高的3种吸入性过敏原,原因可能与其分布广泛㊁易过敏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上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㊁雨量充沛,有利于上述过敏原繁殖有关㊂男童对吸入性过敏原更易过敏[11],这可能与男女身体结构㊁激素水平差异有关[12]㊂吸入性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总体呈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可能与儿童逐渐长大户外活动增加,接触吸入性过敏原的机会增多有关㊂不同年龄组猫毛屑和德国小蠊s I g 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阳性率先上升(约至3岁),再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这与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存在些许不符,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纳入样本量不足,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详细分析㊂s I g E阳性率较高的食物过敏原分别是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这与上海地区饮食习惯有关㊂不论是吸入性还是食物性过敏原,男童均更易过敏㊂随着年龄增长,牛奶和鸡蛋白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逐渐降低,可能与机体逐步建立免疫耐受,婴幼儿免疫系统不断发育,体内T h1型免疫应答增强㊁T r e g细胞功能成熟有关㊂本研究结果与1项上海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过敏情况研究结果相符[1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粉尘螨和屋尘螨不仅s I g E阳性率高,s I g E阳性等级也大部分处于5~6级,说明机体对螨类过敏原不仅过敏率高,而且病情可能更严重㊂相对来说,食物过敏原s I g E水平偏低,大部分在2级左右,病情相对较轻,且食物过敏发病早于呼吸道过敏,本研究结果与1项四川省的研究结果相符[14]㊂过敏原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辅助检查和判断病情,如树花粉混合与杂草花粉关系紧密,患儿若对树花粉过敏,建议进行血清杂草花粉过敏原s I g E检查㊂树花粉㊁杂草花粉与花生㊁大豆㊁芝麻的相关性也较紧密,可能与植物类过敏原抗原决定簇结构类似有关㊂有研究表明,植物类食物过敏原通常具有二硫键或低聚结构的结构特征[15]㊂屋尘螨和粉尘螨相关性非常紧密,与其均属于螨虫类过敏原有关㊂同理,猫毛屑与狗毛屑㊁虾与蟹㊁牛奶与鸡蛋白㊁花生与芝麻㊁花生与大豆等过敏原关联也较紧密㊂此外,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过敏原也有关联,如蟹㊁虾与德国小蠊,树花㊃9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粉㊁杂草花粉与芝麻㊁花生㊁大豆㊂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与其他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更高;属性相似的过敏原相关性也更高㊂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与地球气候变化㊁温度上升等因素有关,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真菌㊁蟑螂㊁螨虫的生长㊁繁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极端天气和气候,如雷雨和洪水会导致室内真菌和孢子水平增高;温暖季节延长,植物授粉时间也延长,增加了树㊁草花粉的过敏率㊂此外,温度升高,昆虫物种迁徙入新环境,被昆虫叮咬的过敏概率增加㊂大气污染会造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多,空气质量影响过敏性哮喘等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进程㊂空气污染物可作为佐剂并增加过敏原的免疫原性[16]㊂目前人类室内时间占比很大,室内灰尘㊁湿度㊁螨虫㊁动物皮屑㊁烟雾㊁挥发性化学物质㊁细小颗粒物等水平也是呼吸道过敏的诱因[17]㊂使用空气净化器㊁除螨虫用具㊁勤通风有利于预防呼吸道过敏㊂另外,随着工业发展,加工类食品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也可能诱导食物过敏㊂特应性进程是指从一种过敏性疾病发展为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过程,如从婴儿早期患皮肤湿疹开始到食物过敏,再发展为随后的学龄期过敏性哮喘和鼻炎㊂有研究发现,2岁患湿疹的儿童9~11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更大,早期湿疹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18]㊂若机体持续处于过敏状态会发展为对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加重病情,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9]㊂除特应性进程外,慢性过敏性疾病也可能发展为其他疾病,如持久的儿童食物过敏可能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㊁过敏性结直肠炎㊁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等[20],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㊂故儿童过敏应早发现㊁早诊断㊁早治疗㊂本研究对上海西南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流行病学进行分析,通过血清s I g E的检查结果,确定儿童过敏原,为上海西南地区儿童预防㊁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㊂参考文献[1]MOHAMA D Z A I N A L N H,MOH D N O R N H,S A A TA,e t a l.C h i l d h o o d a l l e r g y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t h e r o l e o f t h e i mm u n e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 i n-u t e r o p e r i o d[J].H u m a n I mm u n o l,2022,83(5):437-446.[2]L E I D K,G R AMM E R L C.A n o v e r v i e w o f a l l e r g e n s[J].A l l e r g y A s t h m a P r o c,2019,40(6):362-365.[3]罗文婷,廖陈喜,吴丽婷,等.我国过敏原检测技术及过敏性疾病诊断策略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9):1043-1050.[4]胡立新,宋文琪.儿童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 g E和I g G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0):2518-2521.[5]张焕珍,王慧.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I g E检测结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4):2545-2547. [6]赵永新,王侠,张卫群,等.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 g 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4-15.[7]L OH W,T A N G M L K.T h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f o o d a l l e r g yi n t h e g l o b a l c o n t e x t[J].I n t J E n v i r o n R e s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2018,15(9):2043.[8]D E K A H,MA HA N T A P,A HM E D S J,e t a l.R i s k f a c-t o r s o f c h i l d h o o d a s t h m a 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 a t t e n d i n g a t e r t i-a r y c a r e c e n t r e i n n o r t h-e a s t i n d i a[J].J A s t h m a A l l e r g y, 2022,15:1293-1303.[9]L U O W,WA N G D,Z HA N G T,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p a t t e r n s o f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b y r e g i o n,g e n d e r,a g e,a n d s e a s o n 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l l e r g i c s y m p t o m s i n m a i n l a n d C h i-n a:a f o u r-y e a r m u l t i c e n t e r s t u d y[J].A l l e r g y,2021,76(2):589-593.[10]L O P E S J P,S I C H E R E R S.F o o d a l l e r g y:e p i d e m i o l o g y,p a t h o g e n e s i s,d i a g n o s i s,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J].C u r r O p i n I mm u n o l,2020,66:57-64.[11]B E U T N E R C,F O R K E L S,G U P T A S,e t a l.S e x-a n d a g e-d e p e n d e n t c h a n g e s i n p o l y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t o c o mm o n a e r o a l-l e r g e n s o v e r20y e a r s[J].J A s t h m a A l l e r g y,2020,13: 725-730.[12]K A N D A N,HO A S H I T,S A E K I H.T h e r o l e s o f s e xh o r m o n e s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a t o p i c d e r m a t i t i s[J].I n t J M o lS c i,2019,20(19):4660.[13]Y I N G X,Q I X,Y I N Y,e t a l.A l l e r g e n s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a-m o n g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 s i n S h a n g h a i,C h i n a:a g e a n d s e x d i f f e r e n c e[J].R e s p i r R e s,2022,23(1):95.[14]L I U T,L A I S Y,L I W S,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o f f o o d a l l e r-g e n a n d a e r o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a m o n g c h i l d r e n i n S i-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J].M ed i c i n e,2020,99(27):e21055.[15]MA R U Y AMA N.C o m p o n e n t s o f p l a n t-d e r i v e d f o o d a l-l e r g e n s: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n o s t i c s,a n d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J].A l l e r g o l I n t,2021,70(3):291-302.[16]B E G G S P J,C L O T B,S O F I E V M,e t a l.C l i m a t e c h a n g e,a i rb o r n e a l l e r g e n s,a n d t h r e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 i t i g a t i o n a p-p r o a c h e s[J].E b i o M e d i c i n e,2023,93:104478. [17]K E N N E D Y K,A L L E N B R A N D R,B OW L E S E.T h e r o l eo f h o m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i n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J].C l i n R e v i e w s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2019,57(3):364-390.[18]A K A R H H,N A D I R E,B E K E N B,e t a l.E f f e c t o f e a r l ya t o p i c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 a g e d0-2y e a r s o n t h e d e-v e l o p m e n t o f a s t h m a s y m p t o m s a t9-11y e a r s o f a g e [J].W o r l d J P e d i a t r,2022,18(11):753-760. [19]C A R D O N A V,A N S O T E G U I I J,E B I S AWA M,e t a l.W o r l d a l l e r g y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a p h y l a x i s g u i d a n c e2020[J].A r e r u g i,2021,70(9):1211-1234.[20]S I C H E R E R S H,WA R R E N C M,D A N T C,e t a l.F o o da l l e r g y f r o m i n f a n c y t h r o u g h a d u l t h o o d[J].J A l l e r g y C l i n I mm u n o l P r a c t,2020,8(6):1854-1864.(收稿日期:2023-06-03修回日期:2023-10-12)㊃05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

了解过敏原检测,追查过敏真凶

了解过敏原检测,追查过敏真凶

健康域检验过敏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反应,有些人对花粉过敏,有些人对牛奶过敏。

在生活中为了避免过敏,人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预防,但是过敏却是防不胜防,即使做好了预防措施,但仍然有可能在某一时刻中招。

那么你知道过敏是如何发生的吗?该怎样对过敏原进行检测呢?为什么会过敏过敏免疫机能其实是人体对外界病毒病菌对抗的能力,呼吸道黏膜、皮肤、鼻毛属于第一道防御,白细胞是第二道防御,可以通过制造抗体的方式抵御外来病原体。

有些时候免疫系统会将某些无害物质也作为病原体一样的坏分子进行抵御,此时便会产生过度性反应,即为过敏,临床也将其叫作变态反应。

过敏后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打喷嚏、流鼻涕、皮肤异常等表现,严重时会引发休克,不同过敏原症状表现不同。

常见过敏原1.吸入式:如花粉、动物皮毛、香烟、粉尘、冷空气等。

2.食入式:如牛羊肉、牛奶、葱姜蒜、海鲜等。

3.接触式:如紫外线、塑料、化妆品、金属饰品、染发剂等。

过敏原检测方法有哪些1.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特异性I g E检测能够了解血液中该种抗体的含量水平,确定引起患者过敏的主要物质,对于速发型疾病而言检测效果较好,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患者都可以进行检测。

特异性I g E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值代表患者为容易过敏的体质,但是不一定会有过敏反应,检验后单项结果代表某种物质过敏的可能性,浓度高,代表患者在接触这一物质时有较高的概率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患者曾经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可以通过特异性I g E抗体检测分析最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在生活中加强预防,避免出现休克症状。

2.皮肤斑贴试验部分患者在接触过敏物质后皮肤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反应,皮肤斑贴试验是这一类过敏的检验金标准,可对化工原料、化学用品、化妆品过敏患者进行过敏原测试,适合应用在迟发性疾病中,如手部湿疹、职业性或者接触性皮炎。

皮肤斑贴试验纵向贴于脊柱两侧,要求试验区域皮肤正常,轻轻按压斑试器,驱除内部空气,让试验物保持均匀分布,并对该处进行标记,方便后续观察。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
目录
1.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
1.1 检测原因
1.2 检测结果
1.3 过敏原解读
1.4 过敏原防护
1.5 过敏原处理
检测原因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是由医生或专业实验室出具的一份报告,用于确认个体对特定过敏原的过敏反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进行过敏原检测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了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食物不耐受等。

通过检测,可以明确过敏原是何种物质,并为日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检测结果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上通常会列明被测者对不同过敏原的反应程度,一般以“阳性”、“阴性”等词语来描述。

阳性表示对该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阴性表示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有效管理过敏问题。

过敏原解读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中的过敏原可能涉及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各种物质。

针对不同的过敏原,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方式。

过敏原的解读可以帮助被测者了解自身的过敏情况,从而避免过敏源并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过敏原防护
针对过敏原检测报告单上显示的阳性过敏原,个体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与过敏原接触,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例如,对于食物过敏原,可以避免食用相关食物;对于花粉过敏原,可以在花
粉高发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等。

过敏原处理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个体处理过敏问题。

除了避免过敏源外,医生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过敏药物、皮质类固醇等。

及时处理过敏反应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过敏原检测报告怎么看

过敏原检测报告怎么看

过敏原检测报告怎么看
过敏原检测报告是由医院或检测机构提供的一份检测个体对某些过敏原的过敏反应程度的报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报告内容及其解释:
1. 过敏原名称:报告中列出了被检测的过敏原的名称,如花粉、尘螨等。

2. 反应程度:通常以不同的级别来表示,如 I 级至 V 级,或
者是 0 至 4 级。

级别越高表示对该过敏原的过敏程度越高。

3. 结果说明:报告通常会对每个过敏原的结果进行解释。

比如,可能会标注“阳性”、“阴性”或者具体的过敏反应程度级别。

4. 临床意义:报告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说明。

例如,某些过敏原反应程度较高的人可能会出现对应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

5. 建议措施:报告中通常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如避免接触或减少接触过敏原物质,采取药物治疗或过敏原免疫治疗等。

在阅读过敏原检测报告时,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自身过敏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治疗过敏反应。

过敏原怎么查

过敏原怎么查

过敏原怎么查
过敏原怎么查
过敏原一般可通过抽血检测、点刺实验、斑贴试验等方式得出,具体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1、抽血检测:是临床上经常用的检测过敏原的一种方法。

通过抽取患者外周血液,检测血液中IgE的水平,可判断患者对哪种特定的物质过敏。

2、点刺实验:该方法是利用特定的过敏原,在手臂上做针刺试验,将实验结果与标准的过敏组胺进行对照,从而判断患者对哪种物质过敏以及过敏的严重程度。

3、斑贴试验:该方法是选取可疑的过敏物质进行实验,将这类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覆盖到背上,经过一段时间大约24~48小时,观察背部皮肤局部的反应,有无红肿、无红斑等症状,判断患者对这种物质是否过敏。

此方法比较单一,耗时较长。

还可以通过食物记录等方法进行检测。

确定过敏原类型后,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远离该过敏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抗过敏治疗,改善不适症状。

1。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解读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解读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解读
过敏原检测报告单是用于检测人体对某些物质是否过敏的检测项目,报告单中包含了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以及医生的建议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过敏原检测报告单的一般解读:
1.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测日期等信息。

2. 检测项目:报告单中会列出检测的过敏原种类,比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食物等等。

3. 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报告单会用不同的符号、数字或字母来表示是否过敏、过敏程度以及可能引起的症状等内容。

- I级过敏:表示对该过敏原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一般不用担心。

- II级过敏:表示对该过敏原的反应较轻微,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症状,建议减少接触该过敏原。

- III级过敏:表示对该过敏原存在较为明显的过敏反应,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该过敏原。

- IV级过敏:表示对该过敏原的过敏反应较为严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症状,需要严格避免接触该过敏原。

4. 医生建议:根据检测结果,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如果被检测者确实存在过敏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皮肤过敏原注射、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变饮食习惯等措施来缓解过敏症状。

总的来说,过敏原检测报告单是用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过敏状况的重要工具,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使用了浴液/保湿剂/香波,患者需在进行试验前清洗 臂部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7
试验或严重的过 敏性不良反应
有过敏休克病史的患者,建议用血清 sIgE 检测 有严重食物过敏史,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 的患者,如食物引起的急性全身性荨麻疹, 建议使用血清sIgE检测
血清sIgE的体外检测也是如此,如很多致敏个体sIgE水平 低于临界值(0.35KU/L),而很多无症状患者却有很好的 sIgE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9
过敏原检测分级&症状严重程度
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sIgE抗体(游离的sIgE、结合的sIgE) 介质的释放 靶器官对介质的反应 服药影响 非特异性过敏
77.2%
78.2%
68.8%
67.9%
中国4个地区17个城市的变应性哮喘和/或鼻炎患者6304例 进行13种常见气传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
Allergy 2009; 64: 1083-1092.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4
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1)
(1)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必须明确过敏原
ARIA2008: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6
我武皮肤点刺试剂盒
畅点 皮肤点刺试剂盒 阴性,阳性,33种过敏原 吸入组15种,食物组18种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7
食物组
18种
鸡蛋清 鸡蛋黄 花生 大豆 牛奶
牛肉
带鱼 芒果
海虾
苹果 番茄
海蟹
桃子 茄子
扇贝
草莓
黄鳝
香蕉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8
吸入组
15种,微粒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8
试验前
排除因素或注意事项 询问患者是否有“晕针”
没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常会把晕针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 甚至晕厥的现象。可能因为体质虚弱、饥饿、疲劳, 心理恐惧原因,刺激过强(因人而异)出现晕针 晕针与过敏性休克的区别
过敏性休克是全身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皮肤、呼吸道粘膜水肿,导致血压急剧下降,会出现: 1 、血压急剧下降到 (80/50mmHg) 以下; 2、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会有皮肤粘膜表现 (潮红、瘙痒荨麻疹 )、呼吸道阻塞症状(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 挛 ),循环衰竭表现,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 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 ) 晕针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凉, 血压下降,脉象沉细,甚至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欲绝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
螨是主要过敏原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
尘螨致敏:中国多中心研究
SPT结果:经气道致敏率最高的两种变应原为屋 尘螨 (Dp, 57.6%) 和粉尘螨 (Df, 59.0%)
北部地区 东部地区 西南地区 南部海岸 屋尘螨
粉尘螨
全国 57.6%
59.0%
38.3%
41.3%
59.4%
60.4%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0
皮肤点刺试验
Skin Prick Tests (SPT)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4
皮肤点刺优势
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快速(10-15分 钟出结果) 灵敏度高,临床相关性好 患者几乎无痛苦,小儿也能接受 费用低 EAACI推荐为最佳体内诊断方法,现为 欧美公认的最方便、最有效的过敏原诊 断方法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5
原 理
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 测方法 当有少量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如皮肤肥大 细胞上有相应的IgE抗体,该变应原与之结 合,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肥大细胞脱颗粒 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使局部毛 细血管扩张(红斑),通透性增强,渗出增 加,最后出现风团和红晕反应,临床根据 风团和红晕反应的出现确定患者的致敏变 应原。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2
过敏原-蒿草(艾蒿)
蒿属植物很多,如黄花蒿、青蒿、茵陈 蒿、艾蒿等等等。公司所用过敏原为艾 蒿花粉,花果期9-10月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3
过敏原-葎草
又称拉拉秧、拉 拉藤。雄株7月中 、下旬开花,雌 株8月上、中旬开 花。9月中、下旬 成熟。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4
过敏原-青霉菌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19
过敏原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0
过敏原-蟑螂
虽以德国为名,但 实际上它的原产地 是非洲。因国际间 的贸易往来,在商 品流通的过程中输 入我国。由于其体 态与常见的其它蟑 螂极为相似,个体 的大小如一般蟑螂 成虫的四分之一, 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1
过敏原-法国梧桐花
6
调查诊断情况结果
症状+体征,不进行过敏原检测:61%±29% 综合病史+过敏原检测:35% ±28%(正确诊断) 可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sIgE检查的医师比例 分别为74%和20%
AR患者 的诊断 依据在 各省市 的分布 情况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7
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2)
(2)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必须明确过敏原
点刺液应储存在2-8C的冷藏柜中 询问患者服药情况
如果以下准则未得到遵循,点刺试验必须延迟
试验前3天必须停服所有抗组胺药;息斯敏需停药7天以上 试验前1天,必须停用10mg的全身性强的松龙 试验前1天,不能在将行点刺试验的臂部使用可的松油膏 其他药物可如常使用
请注意,每次都要询问患者是否遵循了上述的准则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40
过敏原检测分级&症状严重程度
皮肤点刺结果分级影响因素
患者个体皮肤反应、点刺部位 服用药物 操作手法 年龄影响 季节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41
操作步骤要点总结
划号(1-阴性对照,最后号-阳性对照) 消毒 点刺 拭残液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42
点刺的安全性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0
试验前
试剂准备
变应原及阴、阳性对照 点刺液 阳 性 对 照: 磷酸组胺溶液 阴 性 对 照: 生理盐水溶液 一次性消毒点刺针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1
操作步骤
1.常规消毒:
患者手臂放松,平放于桌 上,用酒精清洁其前臂掌 侧皮肤
2.滴点刺液:
依次将变应原点刺液、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滴在消毒后的皮肤上, 液滴之间距离为3-5厘米(间距 不可小于2厘米),防止点刺后 的红晕互相融合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5
过敏原-酵母菌
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可 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 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 行有性生殖。以人类食用和 作动物饲料的不同目的可分 成食用酵母和饲料酵母,食 用酵母中又分成面包酵母( 即酒精酵母)、食品酵母和 药用酵母等。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26
试验前
排除因素或注意事项
过敏原检测
我武公司市场部学术推广组
过敏原
过敏原/变应原-常见诱因,凡经吸入或食 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 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过敏原种类
食入性:牛奶、鱼虾、鸡蛋等; 吸入性: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昆虫等; 接触性:油漆、清洁剂、乳胶等; 药物过敏:磺胺类、抗生素类等; 昆虫毒液
ALLERGY
IgE
IgE
IgE
IgE
I gE
4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9
过敏原检测方法
目的:检出游离或与细胞结合的sIgE
体外实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 体内试验:
(1)激发试验
①鼻粘膜激发、 ②舌下激发、 ③支气管激发、 ④食 物激发、 ⑤药物激发、 ⑥现场激发
(2)皮肤试验
①划痕试验; ②点刺试验; ③挑刺试验; ④皮内试 验; ⑤特应性斑贴试验
(1)皮试15min后观察,此时反应达到高峰; (2)对于点刺试验,对照部位完全阴性时,小于 3mm的风团即表示阳性的免疫反应。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8
检测阳性的解读
点刺阳性反应的强弱,反应的是受试者皮肤敏感程度, 并不表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即并不是点刺反应越强, 疾病越严重 点刺分级与受试者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但不 是正相关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6
如何精确测量风团和红晕的面积大小
1.用油性笔描绘风团及红 晕四周边线, 2.然后用透明胶带将油性 笔描绘的圈转移到mm 心电图纸上, 3.比较粉尘螨及阳性对照 的风团所占格子数来确 定该患者对粉尘螨变应 原反应强度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7
点刺判定结果新标准
ARIA update 2008
点刺过敏原进入皮肤的量为1-5×10-9克 (纳克级) 点刺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为局部反应 吸入性过敏原点刺严重不良反应少, 因为日常经常接触,有耐受能力,日 常过敏原量甚至为微克级 有无严重食物过敏史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43
常见问题
阳性对照出现阴性结果
操作手法:点刺针未刺破表皮,阳 性对照液未进入皮肤 用药:点刺前服用抗阻按药、皮质 类激素等 皮肤反应性差 点刺液存放不当或时间过长而失效 其他疾病减弱了皮肤反应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34
6.结果判定:
临床比较风团面积最简便的方法是目测,以阴性对照风 团或红晕面积做校正,比较粉尘螨与阳性对照风团或红 晕的面积,若粉尘螨风团和红晕面积为阳性对照面积的 25%以上,即可判断该患者对粉尘螨过敏。 根据点刺液与阳性对照所致风团面积的比值判定反应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