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
过敏原检测,需要搞懂的几个问题

过敏原检测,需要搞懂的几个问题过敏诊断的起源早在1875年,人们就进行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目的时确定患者的致敏物,以便进行特异性治疗。
最古老的方法是使患者直接暴露于可疑的致敏物或致敏环境,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例如Bostock和Wyman测试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方法是让患者直接吸入草类或豚草花粉,以观反应。
Blackley用花粉在自己的前臂进行试验,引起了局部的瘙痒、红晕和肿胀反应。
他于1880年报道了这一发现,从而奠定了I型变态反应皮肤试验的基础。
1966年,日本的石坂夫妇发现了IgE,导致对速发变态反应认识的一个飞跃。
已经证明所谓的反应素实际上就是IgE。
它属于亲细胞抗体。
它与肥大细胞的结合导致恶劣致敏。
这项发现带动了以确定患者特异性过敏原为目的的分析方法的发展,促进了过敏诊断工具的发展:检测患者血清中IgE 抗体。
Ⅰ型过敏反应1、为什么患者过敏性症状明显,而检测结果则显示阴性?答:目前很多医院主要是检测特异性IgE抗体,只有由IgE 抗体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才适合。
如果是由其它三个类型的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疾病是不适用的,这时就会出现阴性结果。
如Ⅲ型IgG介导的过敏反应,是隐匿型的过敏反应,临床很多慢性症状都和Ⅲ型过敏反应有关,需要检测IgG抗体。
所以在临床上要结合病人症状,建议开展不同类型的检测。
如果病人条件允许,可以建议其IgE和IgG同查。
参考文献-《Allergy.2001;56 Suppl 67:98-101.Skin manifestations in food allergy.》2、为什么出现特异性IgE 阴性而总IgE阳性?答:总IgE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环境、性别、年龄、种族、检测方法会影响总IgE的值,一些非过敏性疾病也会引起总IgE的升高,如麻风、寄生虫感染、高IgE综合症等。
另外过敏性疾病的病程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都会影响总IgE的水平。
排除掉非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如果病人确实是过敏性体质,但因为过敏原有成百上千种,那患者的致敏原极有可能是所检测的过敏原之外的其他过敏原。
皮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皮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皮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涂抹或注射到皮肤上,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个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近年来不少患者对皮试存在问题提出质疑,主要表现为测试结果不准确、过敏反应不明显、测试过程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疗机构需要对皮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问题分析1.测试结果不准确。
有些患者在进行皮试时,可能出现阴性结果却实际过敏、阳性结果却没有过敏反应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测试物质不纯、皮肤状态不佳或者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2.过敏反应不明显。
有些患者在进行皮试后,可能没有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症状,如皮疹、瘙痒、发红等,导致医生或患者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过敏。
3.测试过程不规范。
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皮试时,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不全等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二、整改措施1.规范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皮试操作规范,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2.提供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皮试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3.加强设备管理。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皮试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避免设备故障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情况,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5.定期质量评估。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皮试操作流程和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皮试质量和准确性。
三、结语通过对皮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医疗机构在进行皮试时需要重视操作规范、设备管理和沟通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出现测试结果不准确、过敏反应不明显等情况。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才能提高皮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诊断的准确性。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食品过敏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
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日益增加,给临床变态反应学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面的快速拓宽,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
因此,对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
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系统全面、精确可靠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本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
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
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食品过敏原的交叉致敏问题,因为它是用单个过敏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的。
1.1RAST抑制实验和EAST抑制实验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 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
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 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
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
过敏原体外检测及常见问题分析

点刺、斑贴、激发
体外实验
总IgE、sIgE及其他检测项目
二、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指标及方法学简介
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指标及方法学简介: 总IgE
IgE的生物学特性
免疫球蛋白E是B淋巴细胞分泌的, 参IgE)+非特异性IgE
04
和肥大细胞结合,让其
既往史: 有湿疹史,接触海鲜有皮肤红疹。
药物过敏史: 否认
家族史: 父亲患“鼻炎”及皮肤过敏。
查体: 体重13.4kg(8%),身高98.6cm(21%)
辅助检查: 总IgE浓度为 150 KU/L,其他均为阴性, 蛋白f1 0.16 ,牛奶f2 0.09,微量元素钙(Ca) 1.55 ↓,铁(Fe) 7.09 ↓ ,血红蛋白测定 117.0正常。
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指标及方法学简介: sIgE
sIgE检测方法学特点
微流控芯片技术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快速、 样本量需求少;但由于目前还缺少大通量 自动化仪器,检测大量样本时操作繁琐、 费时费力,难以满足临床大样本检验的应 用。代表产品:百敏芯。
该方法主要优点在于可通过少量血清获得全 面的IgE抗体组分检测结果,而缺点在于较低 的线性区域、较高的单次试验成本,并对临 床医师的结果解读水平要求较高,目前不推 荐临床常规使用。代表产品:ImmunoCAP ISAC。
10-15岁
16岁+
总IgE<100IU/ml
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指标及方法学简介: 总IgE
临床上总IgE升高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
非Ⅰ变态反应疾病
Ⅲ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其他疾病
寄生虫感染 湿疹或非湿疹性皮炎 高IgE血症 IgE骨髓瘤 酒精性肝炎 HIV晚期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解读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解读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解读是指对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后所得到
的报告单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确定患者对哪些过敏原具有敏感反应。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通常包含了患者所接触的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食物、宠物皮屑等,以及过敏原的浓度和患者对其的过敏程度等信息。
在解读过敏源检查报告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过敏原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并确定具体过敏原。
报告单上通常会标明过敏源的浓度,这对于判断患者的过敏程度很重要。
如果某种过敏原的浓度较高,且患者对其具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则可以确认该过敏原是引起患者过敏症状的主要原因。
解读过敏源检查报告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患
者的过敏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报告单的结果,医生可以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过敏治疗建议,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疗法等。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过敏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过敏发作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源检查报告单只是辅助诊断工具之一,其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
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过敏诊断。
此外,过敏源检查报告单也可能存在一定
的误差,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过敏源检查报告单的解读对于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过敏症状。
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和综合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过敏诊断和治疗计划。
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

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食品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饮食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过敏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和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1. 食品过敏的定义和原因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当人体暴露于某些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的反应,导致不适或者过敏症状。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鱼、贝类和小麦等食物。
过敏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2. 过敏原的检测方法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ELISA和PCR等。
ELISA是一种常规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但它对于不同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基因序列,从而确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过敏原。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食品过敏原的检测更加准确和灵敏。
3. 过敏原检测的应用和挑战过敏原的检测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标签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食品生产商可以利用过敏原检测技术确保产品不含过敏原,并为过敏人群提供安全的食品选择。
此外,正确标注食品上的过敏原信息也是保护过敏人群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敏原检测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不同食物之间的交叉反应、成本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等问题。
4. 过敏原的控制措施除了过敏原的检测,食品中过敏原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过敏原交叉污染的风险。
他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生产设施和操作规程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此外,食品生产商还应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含过敏原,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选择合适的食物,并且避免食用未明确标注过敏原信息的食品。
5. 过敏原的烹饪与替代品对于过敏食物过敏人群,烹饪和使用替代品是减少过敏原摄入的有效措施。
烹饪可以改变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而改变过敏原的活性。
过敏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不一致的解释

过敏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不一致的解释现在,患过敏性疾病的人在增多,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对检测结果都满意,王先生就曾经对检测结果产生过很大疑惑。
原来,王先生吃海鲜后发生过荨麻疹,当时医生告诉他是海鲜过敏,从此他不敢再吃海鲜了。
后来,他到医院做了过敏原检测,想看看自己到底对哪些食物过敏。
检测的结果让他吃惊:他对海鲜并不过敏但对鸡蛋过敏,可是他吃鸡蛋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检测结果错了吗?●检测出对某种食物过敏,并非一定不能食用其实,检测结果并没有错,主要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一结果。
首先,检测的是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存在致敏,并不能证明患者所患疾病是由该过敏原引起的。
有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后发现对很多种食物都过敏,结果不敢吃所有检查出过敏的食物,这是不对的。
因为检测出的过敏原是否有意义,还需要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作出合理判断。
比如王先生虽然检测出对鸡蛋过敏,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患荨麻疹前后吃鸡蛋也一直没有反应,可以肯定鸡蛋过敏不是王先生患荨麻疹的原因。
那么怎么会检测出鸡蛋过敏呢?医学研究早就发现,过敏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只在少数敏感的个体中发生,大多数人并不会发生。
而机体一旦致敏,这种状态将终身存在。
比如某人曾经发生过染发过敏,以后虽然不再染发,做过敏原检测时仍然会发现他对染发剂过敏。
王先生应该也是在长期吃鸡蛋的过程中对鸡蛋致敏了。
但是,致敏以后是否发生临床症状,还与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应用了抑制免疫机能的药物或抗过敏药物等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少量吃鸡蛋的过程中,有些人可以产生对鸡蛋耐受的现象,从而平安食用,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过敏原检测为阴性的食物,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那么,为什么王先生吃海鲜后发生荨麻疹,而过敏原检测他对海鲜并不过敏呢?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假过敏反应。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许多食物,如海鲜、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笋、菠菜、苹果、李子以及食品添加剂,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均可以直接促进机体肥大细胞脱颗粒,结果产生与过敏反应非常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症状。
85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

敏者 2 1例 ,病程 1周至 8年 。 J
1 过敏原检测 . 2
利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 自带的 5 0种左 0
右 变 应 原或 患 者 自身 携 带 的可 疑过 敏 物质 ,通 过红 外 扫描 检 测 系 统 ,对 患 者进 行 过敏 原 检测 。在进 行 检测 之 前 , 充 分 了解 患者 的病 史 、发病 情 况 以及 临 床表 现 ,并判 断 患者
行 过敏 原检测 ,现将分 析结 果报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率较 高 的 9种 过敏 原 ,过敏 性疾 病 患者最 常见 的过 敏源 中 以霉 菌 为最 ,5 8 例过 敏性 疾病 患者 中有 6 例 都对霉 菌过 敏 , 2 达到 7. 29 %;其 次为花 粉 ,4 4例 过敏 性疾 病 患者敏 感 , 占
表 1 过敏原 阳 性患 者不 同疾 病过 敏原 个数 分布
过敏 原个 数 呼 吸系统 过 敏 皮 肤过敏 者 其它 过敏 者 总计
霉 菌 种类 繁 多 且与 过敏 性 疾病 关 系密 切 ,且 在 我们 的 生 活 中无 处 不在 ,它 比较 青 睐于温 暖 潮湿 的环境 ,这与 海 南 本 身温 暖潮湿 的环 境 非常吻 合 。故在 我 中心 8 例过 敏性 5 疾 病 患者 中有 6 例 都对 霉菌 过敏 ,高 达 7 . 2 2 %。医学 上将 9 过 敏 原称 为 变应 原 或致 敏 原 ,其 分为 吸入 性 过敏 原 和食 物 性 过敏 原 。而前者 主要 分 室 内过敏 原和 室外过 敏原 ,尘 螨 、 真 菌等 属 于室 内过敏 源 ,花粉 、真 菌属 室外 过敏 原【。流行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葎草: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 、葛葎蔓、葛勒蔓、来毒草、
葛葎草、涩萝蔓、苦瓜藤、锯锯藤、拉拉藤、五爪龙、大叶龙五 爪蛇干藤、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剌剌秧)、拉拉藤(剌剌 藤)、拉拉蔓、五爪龙、洋涩巴蔓、涩巴勒秧、涩涩秧,多年生 茎蔓草本植物。不要用裸露的皮肤去碰葎草,会引起红肿,应防 范。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葎草是我国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 有花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盛花期的葎草。
过敏原(Allergen)种类
• • • • 食物:如鱼、虾、肉、牛奶和水果等 吸入物:如花粉、螨、动物皮毛和霉菌等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
• 化工原料:化妆品等
“过敏进行曲”是描述过 敏疾病在一生中的发展进 程。
家族史 无家族过敏史 兄弟姐们中有一个存在过敏
sIgE含量与过敏原暴露诱发临床症状几率的关系
Adapted from Paganelli R. Allergy 1998;53:763–8 by Ahlstedt S.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2002;32:11-16.
以几个吸入性过敏原的临 床意义为例,屋尘螨的IgE 在0.35时,过敏概率约 20%,0.7时过敏概率约 40%,3.5时过敏概率约 90% 猫毛、狗毛、屋尘螨的阳 性预计值各有不同
40%
30%
猫毛、狗 毛
过敏性皮 肤病常见 过敏原
鱼虾蟹 牛奶鸡蛋
30%
屋尘、尘 螨
40%
常见问题分析
过敏诊断结果
• 病史临床 • 检查结果
阳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临床症状和检测结果不符问题
• • • • • • 体内抗体已经下降到正常水平 特异性IgE结合在细胞受体上,血清中不能测得 由于变态反应暂时耗竭了抗体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有IgE自身抗体 不是主要抗原 非IgE介导的过敏
阳性处理原则
• • • 结果为阴性的过敏原归为安全类。 结果为阳性的过敏原视具体情况避免。 若吸入过敏原阳性,应考虑尽量避免,症状严重者结合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 采取脱敏治疗。 • 过敏原检测只是一个辅助诊断,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给予一个综合性的建议。
常见过敏原
花粉、树 木
由上可以看到,划到0级的特异性IgE浓度值不 一定是0,只是非常低,不会引发过敏症状。
关于特异性IgE 检测的意义解释?
• 升高的特异性IgE 浓度提示I 型过敏反应(特异性高)。 多数检测 使用0.35 IU/mL 作为过敏原临界值(不是总适合)。IgE 的浓度 高低,跟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因为 IgE 抗体浓 度血清学检测,只显示血清中的客观IgE 浓度,但 并不是所有 的IgE 抗体存在就会激发下一步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可能抗体 存在,但是效应细胞不激活。也可能很低浓度的抗体,细胞激活 的就很明显。这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所以过敏诊断必须与临 床相结合。
其中蚊虫叮咬引发的过敏反应可能有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应。 症状包括过度的肿胀,叮咬处持续一周或一周以上发红,恶心, 疲劳和低热。极少数情况下昆虫叮咬引发严重反应(过敏性反 应),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脸部、喉咙或嘴肿胀,心跳加速,瘙 痒皮疹或荨麻疹,头晕或者血压急剧下降。 烟草屑过敏指烟草燃烧后散发的尼古丁,芳香烃等物质被人体 吸入后引发过敏症状。
个别过敏原图解
豚草:豚草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开花后散发出的花粉。该草
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过 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患者的 临床表现为眼、耳、鼻奇痒、阵发性喷嚏、流鼻涕、头痛和 疲劳;有的胸闷、憋气、咳嗽、呼吸困难。年久失治的还可 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痛苦万状,甚至死亡。豚草植株和花 粉还可使某些人患过过敏性皮炎,全身起“风疱”。
I型速发过敏反应
• 诊断
o 患者病史,过敏原接触史 o 临床症状 o 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的诊断
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疾病发作时,体内特异性 IgE抗体的水平会明显升高。因此,进行体内体外过敏原特 异性IgE抗体水平的测定,可以查明相关的过敏原。
I型速发过敏反应
• 治疗
o 针对过敏原遵循避、忌、替、移的方针,使机体远离过敏 原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o 同时,针对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降低机体对特异性过敏 原的异常高敏感性,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o 这两种方法都属于特异性治疗,其前提是首先必须查明致 敏抗原。
过敏原检测报告解读及常见问题
什么是过敏?
过敏:身体对外界物质产生的过度性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 症状:过敏会引起皮肤、呼吸、耳鼻喉、消化等方面的过敏症状。 最常见的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哮喘
引起过敏的因素
因素: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的改变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 研究发现,城市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过敏流行度更高 过敏原:引起过敏的物质大多是天然物质,富含蛋白质。过敏原的类型 有:食物过敏原、吸入过敏原、接触过敏原、 注射过敏原
根霉与毛霉: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空气、土壤以及各种器皿表面都有存在, 并常出现于淀粉食物上,引起霉变。毛霉 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等环境中存在, 高温高湿环境中生长。
白色念珠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
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 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 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 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 (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草本枝孢菌:多常见于活的或死掉的
作物上,空气潮湿时也会在器具表面生长, 枝孢菌很少会对人类造成致病性,但是已 经有过皮肤和指甲感染的报告,此外还有 鼻窦炎和肺部感染。
草花粉组合
黄 花 茅 黑 麦 草 鸭 茅
羊 茅
梯 牧 草
小 糠 草
早 熟 禾
29
• 其他 5.89%(比如支气管肺曲霉病) • 无症状 4.34%
皮肤科临床应用
急慢性 荨麻疹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
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
疹、荨麻疹。
过敏的类型可能表现为I型速发型、III型 迟发型、IV型接触型过敏。
应用 疾病
湿疹 过敏性 皮疹、 皮炎
过敏原主要实验室检测手段有:
发生过敏的风险 5 – 15% 25 – 35%
父母一方存在过敏
父母双方均存在过敏 父母均过敏且症状一样
20 – 40%40 – 6 Nhomakorabea% 50 – 70%
过敏的临床表现
• 皮肤症状59.36% • 鼻炎症状 20.8%
• 哮喘症状 5.47%
• 消化道症状 2.42% • 眼部症状3.35%
• 危重症状,如休克 1.68%
检测项目
常见吸入组 特殊吸入组
屋尘螨/粉尘螨 猫毛 狗毛 蟑螂 艾蒿 豚草 葎草 梧桐 榆树 霉菌混合
柏树 杨树/柳树 霉菌混合2 苦艾 蚊子 蜜蜂毒 棉絮 烟草屑 蒲公英 草花粉组合
报告单
结果判读
• 特异性lgE检测的结果为半定量的指标, 检测范围在0.35-100 KU/L,分为0-5级: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点刺、斑贴
Ⅰ型过敏致病机理
I型速发过敏反应
• 机制
o 速发型过敏反应——IgE介导,I型过敏反应 o 反应在暴露于变应原后很快发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由 肥大细胞和IgE介导。变应原进入体内,刺激单核吞噬系 统,引起浆细胞反应,产生特异性IgE,与肥大细胞或嗜 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桥联,使这些细胞处于致敏状 态。当致敏的肥大细胞再次暴露于致敏物质,则引起肥大 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引起一系列的过敏症状。
点青霉:常见于腐烂的水果、 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 绿色。 烟曲霉:本菌为致病菌能引起 人、畜和禽类的肺曲霉病及其 他疾病。侵染棉铃和苹果等, 引起果实腐烂,或寄藏于种子 上。 交链孢菌:交链孢霉属是土壤、 空气、工业材料上常见的腐生 菌,植物的叶子、种子和枯草 上也常见到,有的是栽培植物 的寄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