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设计变更)环评201212

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设计变更)环评201212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正线(重庆内至万州北)
1
线路 重庆枢纽相关工程(渝万下行联
络线、渝万动车出库右线)
2 路基
区间路基土石方 站场工程土石方
Km
Km 104m3 104m3
247.591 4.719
1485.68 542.91
3 桥涵
合计
座—延长米
231-116431.34
4 隧道
合计
座—延长米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5 (一)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 5 (二)生态环境...................................................................................................................... 10 (三)声环境 ..........................................................................................................................11 (五)地表水环境.................................................................................................................. 12 (六)地下水环境.................................................................................................................. 14 (七)电磁环境...................................................................................................................... 15 (八)空气环境...................................................................................................................... 15 (九)固体废物...................................................................................................................... 15 (十)环境风险...................................................................................................................... 16 (十一)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 16 (十二)经济损益分析 .......................................................................................................... 17 (十三)环境监测计划及管理制度 ....................................................................................... 17

路基旁站监理记录表

路基旁站监理记录表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换填、填筑、压实)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排水砂井)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CFG桩)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塑料排水板)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过渡段填筑、压实)
旁站监理记录表(路基锚索张拉)
旁站监理记录表(重要结构、重要部位混凝土浇筑)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施加预应力过程)
旁站监理记录表(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打入桩施工工艺试验)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桥梁墩、台身混凝土)
旁站监理记录表(现场预制梁混凝土浇筑)工程项目名称: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施工合同段:DHZQ- 标编号:
旁站监理记录表(施加预应力施加)。

三条铁路环评报告内容

三条铁路环评报告内容

三条铁路环评报告内容一、铁路工程背景在现代化交通体系中,铁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交通工具,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人民对于出行的需求,我国计划新建三条铁路,分别连接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1. 东部铁路:起点位于东部沿海城市,途经若干省会城市,最终终点在一二线城市。

该条铁路将缩短东部地区城市之间的距离,提高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中部铁路:起点位于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途经多个省会城市,终点与东部铁路相连。

该条铁路将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3. 西部铁路:起点位于西部腹地城市,途经高山大川,最终连接青藏高原地区。

该条铁路将打通西部地区的交通瓶颈,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同。

新建铁路项目的实施将对国家交通建设、区域经济融合和人口流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

二、环境影响评价为了评估新建铁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影响(1)土地资源:新建铁路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在选址过程中需考虑土地的适宜性和可利用性,以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水资源:新建铁路可能会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系统产生影响,我们进行了水文调查和水资源模拟,以评估新建铁路对水资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3)生物多样性:新建铁路可能会破坏周边生物多样性,为此我们进行了植物和动物的调查,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将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社会经济影响(1)土地征收和搬迁:铁路建设可能需要进行土地征收和搬迁,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进行了社会调查和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搬迁和补偿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的不利影响。

(2)经济效益:新建铁路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投资机会,我们进行了经济评估,量化了铁路建设对GDP的贡献和带来的效益。

(3)交通安全:新建的铁路需要确保行车安全,我们进行了安全评估,包括事故和火灾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乘客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擦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环评征求意见稿

擦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环评征求意见稿

6.1 噪声防治对策..............................................................................................114
6.2 振动防治对策..............................................................................................119
3.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8
3.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8
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和分析............................................................................20
2.1 建设项目概况................................................................................................20
3.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50
3.2 振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0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最新版】目录1.郑渝高铁项目概述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依据3.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分析4.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5.环保措施及其实施效果6.环评结论与建议正文郑渝高铁,即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全长约 1078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小时,预计建设工期为 6 年。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郑渝高铁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项目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次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分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文物环境等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郑渝高铁沿线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社会环境复杂,且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主要从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水土流失、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

根据预测,项目实施将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以将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

针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环保措施,包括噪声防治、振动控制、电磁辐射防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

实施这些措施后,项目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环评认为郑渝高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以将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

为确保项目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措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

郑渝高铁环评文本摘要:1.郑渝高铁项目概述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3.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正文:郑渝高铁项目概述郑渝高铁,即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全长约1020 公里,设计时速350 公里/小时,预计建设工期6 年。

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缩短郑州至重庆的时空距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前,预测和评价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的一种方法。

对于郑渝高铁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郑渝高铁项目的建设将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中,主要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污染等。

针对这些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作用。

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针对郑渝高铁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将尽量减少耕地的占用,采取工程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对于噪声污染,将采用声屏障、轨道减振等技术手段,降低列车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预期能够有效地减轻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合考虑郑渝高铁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政策要求。

铁路环评报告表

铁路环评报告表

铁路环评报告表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铁路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以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本报告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铁路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

2. 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铁路项目名称:XXXX铁路项目2.2 项目位置项目位于XXXX地区,涉及XXXX县、XXXX市等地。

2.3 项目规模项目全长约XXXX千米,设有XX座车站/隧道/桥梁等。

2.4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XXXX,具体包括XXXX、XXXX、XXXX等。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本次环评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3.1 现场调查和采样• 3.2 数据分析和建模• 3.3 环境参数影响评估• 3.4 生态系统评估• 3.5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同时,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噪声、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污染、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评估。

4.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噪声影响评价根据噪声监测数据和评价模型,噪声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项目周边XX公里范围内,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居民区域,建议采取声屏障、降噪设施等措施进行控制。

4.2 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模型计算,项目对周边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4.3 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质变化等方面。

建议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合理排水方案,以减轻项目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4.4 土壤污染影响评价根据土壤采样分析结果,项目对周边土壤污染影响较小,未检出任何超标指标。

4.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生态系统调查和评估,项目建设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后续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和保护措施可以达到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

兰渝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兰渝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兰渝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概况1、建设意义兰渝铁路是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基础设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良性互动”的需要;是铁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发达路网和全面提升西部铁路竞争力的需要;是民族大团结、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是提高战备能力,开辟两大区域新的战略通道的需要。

因此,建设兰渝铁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2、线路走向线路自兰州枢纽东端客货分线引出,在金崖疏解后客货共线,逆宛川河而上,经高崖镇分别以两特长隧道穿越胡麻岭和黑山至杨家川,经渭源、过大草滩足坡而下以特长隧道穿越洮河与渭河分水岭——木寨岭至岷县;出站后以特长隧道穿黄河与长江分水岭麻子川梁设哈达铺站,后线路足坡南下,跨秋末河及212国道;线路沿小岷江左岸靠山以隧道群通过,并跨油坊沟经宕昌至沙湾;跨角弓沟沿白龙江左岸以隧道群行进至两水,为协调陇南市城市规划发展,绕避不良地质,线路穿城市北水寺山,于汉王附近设陇南站;再两跨白龙江及212国道,经透防以特长隧道穿越西秦岭,跨越洛塘河及省道206、拟建兰海高速公路;顺河设洛塘河站;出站后顺大团鱼河靠山足坡而下,于枫相院附近跨大团鱼河;为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以隧道群通过裕河、毛寨两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跨柳家河,于杜家院附近跨汉道河,并设姚渡站;出站后,以特长隧道穿越龙池山,沿白龙湖景区(库区)外缘布线,经广元嘉陵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在羊木设站后,从广元站北端引入广元站。

出广元站后实施客货分线,客车线取直至两河口设越行站并预留直通场条件,货车左线利用既有宝成线,右线上跨客车线后接入既有广元南站,出站后分左右线引入两河口站。

此后,线路跨嘉陵江,连续穿轩盘岭隧道、明觉寺隧道、梅岭关隧道、九房坡隧道后至戴家坡设太公站。

线路继续穿玄真观隧道、四方山隧道、肖家梁隧道,经鸳溪口至苍溪巢丝厂西侧跨嘉陵江,于嘉陵江西岸庙子垭设苍溪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
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4
1.3.1 铜锣山越岭隧道方案比选分析...............................................................5 1.3.2 长江桥位比选分析...................................................................................7 1.4 与相关政策、法规及规划的相符性...........................................................9 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9 1.4.2 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9 1.4.3 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9
4 公众参与 .............................................................................................................36
4.1 调查对象.....................................................................................................36 4.2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36 4.3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37 4.4 环境影响评价现场问卷调查.....................................................................37
3.3.1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 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 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9
3.1 环境污染源分析.........................................................................................14 3.1.1 施工期环境污染分析.............................................................................14 3.1.2 运营期环境污染分析.............................................................................15
国环评证:甲字第 3210 号
新建铁路重庆枢纽东环线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渝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五年十一月
新建铁路重庆枢纽东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目录
1 项目概况 ...............................................................................................................3
3.2 环境保护目标.............................................................................................17 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
1.1 项目背景.......................................................................................................3 1.2 工程概况.......................................................................................................4 1.3 方案比选.......................................................................................................5中ຫໍສະໝຸດ 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新建铁路重庆枢纽东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3.3.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2 3.3.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 3.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 3.3.7 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 3.3.8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 3.3.9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 3.4 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25 3.4.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5 3.4.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26 3.4.3 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27 3.4.4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28 3.4.5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29 3.4.6 固体废物污染处置措施.........................................................................29 3.4.7 振动环境污染减缓措施.........................................................................30 3.4.8 电磁污染减缓措施.................................................................................31 3.4.9 社会环境减缓措施.................................................................................31 3.5 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2 3.6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33 3.7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33 3.8 拆迁与移民安置.........................................................................................33 3.9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