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的血及尿中浓度的检测
百草枯中毒血液浓度测定范围

百草枯中毒血液浓度测定范围稿子一
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百草枯中毒血液浓度测定范围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百草枯这玩意儿可厉害啦,一旦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这血液浓度测定范围到底是多少呢?其实啊,一般来说,正常人体内是不应该有百草枯的。
但要是不小心中毒了,血液里就会检测到它。
如果血液中百草枯的浓度比较低,可能症状还不那么严重,治疗起来也相对容易点。
可要是浓度高得吓人,那情况可就危急啦!比如说,浓度超过 1 微克/毫升,可能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像肺部、肝脏、肾脏这些重要的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哦,这测定范围还得看中毒后的时间长短。
刚中毒不久和中毒几天后去测,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呢。
有时候医生还得综合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病人的身体状况、中毒的途径等等。
哎呀,百草枯中毒可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别碰到这危险的东西!
稿子二
嘿,朋友们!咱们来聊聊百草枯中毒血液浓度测定范围。
说起百草枯,那可真是个可怕的家伙!要是不小心沾上它,可麻烦大了。
那怎么知道中毒的严重程度呢?就得靠测定血液里百草枯的浓度啦。
要是浓度超过 1 微克/毫升,那可就危险啦!可能会呼吸困难,肝肾的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时候就得赶紧抢救啦!
不过,这个测定范围也不是绝对的哟。
比如说,小孩子和老人的身体比较脆弱,可能稍微有点浓度就受不了。
还有啊,如果是通过吸入或者大面积皮肤接触中毒的,情况也会更糟糕。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远离百草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千万别让这个“恶魔”有机会伤害到我们!。
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病情评估与预后
预后评估:血百草枯浓度可作为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27/28
28/28
㈠补液利尿:有利于维护肾脏功能、促进毒物排泄; ⑴适当补液+利尿剂维持尿量:出入量负平衡 300ml/h(1d)→200ml/h(2d)→100ml/h(2d)→正常; ⑵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
㈡血液净化:清除血液毒物的常用方法,可联合应用。 ⑴血液灌流(HP):尽快(2-4h内);多次(根据血[PQ]) ⑵血液透析(HD):合并肾衰时用; ⑶血液滤过(CRRT):常用CVVH清除毒物+炎性介质;
16/28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
无特效解毒剂、救治困难、近年取得一定进展; 尽早积极清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
院前催吐→院内洗胃导泻、血液净化,争分夺秒!
17/28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阻断毒物吸收
催吐:剌激咽喉部 洗胃:洗胃液:清水、肥皂水、2%碳酸氢钠溶液;
洗胃量≥5L,直到无色无味即彻底。上消化道出血: 改用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 吸附:洗胃后立即注入15%漂白土溶液(成人1000ml, 儿童15ml/kg)或活性炭(成人50-100g,儿童2g/kg), 后续少量多次灌服吸附剂2-3d。
经口中毒1328钟男50岁口服pq100ml入院时胸片入院时胸片1428钟男50岁口服pq100ml入院入院8天胸部天胸部ct1528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临床表现?接触性皮炎和粘膜化学烧伤
急性百草枯中毒专家共识解读
概述
百草枯(PQ):高效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剂,遇土失活; 发病率:逐年上升,居第二位; 毒性:对人毒性强,致死量:20%PQ5-15ml(20-40mg/kg); 病死率:高达50%~70%,居中毒第一位; 死亡原因:MODS;主要死因是百草枯肺:APQP时,肺是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百草枯的背景介绍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其主要成分为敌草快(Paraquat),具有快速灭草的效果,因而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
由于百草枯具有强烈的毁皮、腐蚀作用,对植物具有极高的杀伤力。
然而,在带来便捷的同时,百草枯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其高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均具有一定的危害。
1.2 百草枯中毒的现状与危害近年来,随着百草枯的广泛使用,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百草枯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因此,加强对百草枯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百草枯中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1 百草枯的毒理作用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成分是敌草快(Paraquat),具有强烈的毁皮、腐蚀作用。
在毒理作用方面,百草枯通过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结构,进而引起细胞死亡。
百草枯主要影响植物的绿色组织,但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毒性。
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可对多个器官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肝脏、肾脏和肺部。
肝脏是百草枯代谢的主要场所,而肾脏则负责其排泄。
百草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氧,导致细胞损伤。
此外,百草枯还可引起肺部纤维化,这是其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2.2 中毒原因及途径百草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误服或自杀:误服是导致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农村地区。
此外,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选择百草枯作为自杀工具。
2.皮肤接触:长时间接触百草枯溶液,尤其在破损的皮肤上,可能导致中毒。
3.呼吸道吸入:在喷洒百草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导致呼吸道吸入。
百草枯中毒的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
2.3 中毒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百草枯中毒后,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如下:1.消化系统:百草枯对口腔、食管、胃和肠道有腐蚀作用,可导致黏膜损伤、溃疡形成。
百草枯临床研究

结果 治疗后两组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自主呼吸 频率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X 线胸片改变等均 有改善(P <0.01),治疗组的改善与对照组比 较改善更为显著(P <0.05)。两组间 MODS(≥3)与MOF 、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虽未能逆转患者的 整个病程,但可以显著改善动脉血气、呼吸参数, 对急性PQ 中毒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syndrome (ARDS)
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实验室检测要 求
一、TNFα+ IL6 ; CRP; 肝功 +生化 +心肌酶谱; 血常规 1. 入院时、3天、1周、2周、3周各一次。 2. TNFα+ IL6抽血要求:抽静脉血7ml 放入试管中,半小时后离心,取血清3ml放 入EP管,-20℃编号保存备测。 3. 肝功 +生化 +心肌酶谱; 血常规抽血 要求同其他住院病人,结果归于病历。
N -乙酰半胱氨酸
N -乙酰半胱氨酸(NAC) NAC 是左旋半胱氨酸的 天然衍生物,分子内含有活跃的巯基( -SH) ,具有 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粘痰溶解作用。近年来,一些 临床研究中也证实了NAC 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Ortolani 等研究表明,ARDS患者早期(24 h 内) 静脉给NAC 后6 天,测得呼出气中乙烷和MAD 浓 度明显降低。Bernard 等研究表明,肺损伤患者 给予NAC 后可明显提高氧合能力,减少机械通气 的支持。但也有研究表明NAC 并不能起到保护肺 损伤的作用。
山莨菪碱( 654 - 2)的应用
654 - 2 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间接 抑制NF -κB 活性抑制多种促炎蛋白的基因 表达进而发挥抗炎作用。SARS 期间曾报 道,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654 - 2 可降低 病死率
百草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对草快,化学名为1,卜二甲基4,4一联吡啶阳离子盐,其分子式为CtzH-小z,纯 品为白色晶体。300℃上分解,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低分子量的醇类,不溶于烃类溶剂。在酸性、中性溶 液中稳定,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其商品为深绿色有气味的液体。百草枯是速效接触型灭生性除草剂.对植 物绿色组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由英国上世纪50年代开发,6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仅次于草甘膦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除草剂之一。使用遍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8年黑龙江农垦首先从英国进口百草枯进行使用,198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它在中国的日益推 广使用,使用量逐步扩大。然而百草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了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世杰..药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6. 2. 胡秀春,吴正享,刘兰英.7一氨基头孢烷酸职业哮喘8例临床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18(10):32-33. 3. 白金,邹建芳,孙少秋等.7一氨基头孢烷酸致支气管哮喘二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10):616-617. 4.刘镜愉.哮喘的职业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5,8(2):121. 5.GBZ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附录A,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329.
问题。百草枯对人、畜均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较高。百草枯也是环境和农 产品残留物中需要检测的重要物质之一。其高毒性与广泛应用性,使得建立快速、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 测定百草枯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现将百草枯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百草枯中毒血、尿标本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
血液Symmetrys hield TM 含25mmol/L Sos 0.005
上清渡过柱后.用30%甲醇水洗杂质.用I.0mol/l氯化铵50%甲
RPl8柱
45%的乙腈
醇液洗脱待测物.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969PDA检测
器,波长259nm,柠温25℃.流速lmol/min。
5
血液 Atlantis HUC Silica 甲酸铵:乙腈(60:40v1
第27卷第6期 2009年12月
实 验 与 检验 医学 EXPERIMENTAL AND IABORATORY MEDICINE
·649.
V01.27 No.6 Dee.2009
·综述·
百草枯中毒血、尿标本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辉凤,宋乃国综述,田喜凤审校
f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
1.2固相萃取法同相萃取法目前是百草枯净化提取最常 用的方法,它将百草枯从非常稀释的溶液中富集起来.从而 有利于分析。现将国内外对于血、尿标本中百草枯的固相萃 取法归结为表l弘m。
百革枯固相萃取法操作简便、快速。萃取回收率高.重现 性好,适合提取微量样品,能满足基层实际检验的需要。不足 之处是常采用酸液或碱液作为洗脱液.提取液难以浓缩且易 损害分析柱.
相等的不同而异。现将国内外研究应用于血、尿标本中百草
供气相色谱N、P检测分析。以乙基百草枯为内标物,进行血
枯分析检测的液相色谱法归结为表2【,,11-13,19-21]。
衰2不同色谱柱、不同流动相中不同百草枯液相色谱法
方法 标本
色谱柱
流动相试剂
篆躲
实验条件.
1
血液 Inertsil ODS一2
百草枯中毒诊断与治疗“泰山专家共识”_20160612_094947

工作场所百草枯的检测标准

工作场所百草枯的检测标准
百草枯是一种剧毒的除草剂,其检测标准因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在某些工作场所,例如农业、园林、仓库等,可能会涉及到百草枯的使用和储存,因此需要对其浓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安全。
一般来说,百草枯的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浓度:百草枯的浓度通常以mg/L或mg/kg为单位,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用途,浓度标准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农业、园林等场所的百草枯浓度标准较低,而仓库等场所的标准则会相对较高。
2. 残留量:在使用百草枯后,土壤和植物表面可能会残留一定量的百草枯,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一般来说,土壤中百草枯的残留量不应超过/kg,植物
表面不应超过/L。
3. 气味:百草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此检测标准中也包括了对气味的检测。
如果百草枯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其气味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适。
4. 颜色:百草枯呈深绿色,如果浓度过高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颜色也是百草枯检测标准中的一个方面。
总的来说,工作场所百草枯的检测标准是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具体的检测标准可能会因工作场所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草枯的血及尿中浓度的检测杜有功 (浙江省台州医院)由于百草枯的高效快速的除草能力,而且进入土壤后会很快失活,因而被农业中广泛使用,随之中毒事件也人益增多。
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物且病死率较高,可达80%左右,血、尿浓度与救治效果的成活率非常相关。
据报道如果血中浓度>3mg/L时,无论中毒时间多长,虽然进行多次的血液透析(Hd)或血液灌流(Hp)仍不能改变患者的预后【1】。
血、尿中的浓度还可提示预后,在开始24h内尿中浓度>1mg/L时提示预后恶劣,甚至比血浆中的浓度更早提示预后,因此对指导抢救措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百草枯在血及尿中的较为简单的检测方法作一简介。
1.百草枯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百草枯的分子式我C12H14N2Cl,分子量257.2,纯品为白色结晶,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3000C左右分解,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可被碱水解,常用的为20%水溶液。
由于百草枯在碱性条件下与连二亚硫酸钠显蓝色,可于396nm作比色测定,仪器简单,方法快速可靠,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1.1第一法【2】.工作曲线:取百草枯标准应用液【用市售百草枯(20%即200mg/ml)用去离子水逐级稀释为40μg/ml浓度】0,0.05,0.10,0.20,0.30,0.40,0.50ml于7只10ml 比色管中,各管中加去离子水至2.5ml,再加2.5ml正常人尿,摇匀,为0,0.4,0.8,1.6,2.4,3.2,4.0 μg/ml的百草枯标准管。
向各管中加0.3g无水碳酸钠,0.1g碳酸氢钠,摇匀,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于另外7只试管中,加入0.05g连二亚硫酸钠,摇匀,用分光光度计于396nm波长下,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出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为y,百草枯的浓度我x,求取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样品测定:取2.5ml待测尿样于试管中,加入2.5ml水,加0.3g无水碳酸钠,0.1g碳酸氢钠,摇匀,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于另一试管中,于396nm处比色,所得我尿样的空白吸光度A0,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倒回原试管中,加入0.05g连二亚硫酸钠,摇匀,再于396nm处比色,得样品的吸光度A样。
(A样-A0)通过回归方程得到的值乘以2即为百草枯的浓度。
注意事项:1.1.1 pH应大于9.1.1.2 显色时间与显色的稳定性样品加入连二亚硫酸钠摇匀后立即比色,以后每隔两分钟测定一次吸光度, ,加入显色剂后立即比色,溶液的吸光度最大,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不同的尿样其显色稳定性不同,有的尿样显色后放置3 h,其吸光度下降10%左右,有的尿样则在放置4 min 后吸光度即下降6% ,因此,无论是标准还是样品,在过滤后,均应先测定各自的空白吸光度,然后加入显色剂摇匀后立即比色。
1.1.3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测限按实验方法,分别对每份百草枯的标准液平行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在0~4.0μg/m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 0.9991,回归直线方程Y = 0.15408X -0.00267。
方法的检出限为0.15μg/ml,尿样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5μg/ml。
1.1.4 精密度试验 用正常人尿样,配制了含有高、中、低3个浓度百草枯样品,分别进行6次重复测定,计算方法的精密度,其精密度分别为5.2%、2.1%、4.5%。
1.1.5 回收率:回收率在96.5% ~103.0%。
1.1.6 样品的测定 取待测尿样,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测定,样品浓度为测定值乘以2 (稀释倍数) 。
正常人尿液未检出,一例百草枯中毒病人喝一口(约10 ml)后咽下, 4 d 后其尿百草枯为0.71μg/ml;另一例病人用百草枯兑油抹四肢一次, 4 d 后引起肾衰和呼吸衰竭住院, 6 d后其尿百草枯浓度为4.8μg/ml, 10 d后其尿百草枯为1.4μg/ml。
1.1.7 尿本底颜色的影响 尿液本身呈黄褐色,且深浅差别很大,在396 nm 有较大的吸光度,为了消除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每个尿样扣各自空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扣除尿样本身颜色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空白吸光度在0.4 以下的尿样, 可以直接取5.0 ml尿样加碱后过滤比色,若尿样颜色较深,需取适量尿样,加去离子水至5.0 ml,然后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测得值乘以稀释倍数为尿样的实际浓度。
最好使空白吸光度在0.4以下,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调节溶液的pH大于9,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消除混浊引起的干扰,固体连二亚硫酸钠为显色剂,不用进行繁杂的尿样前处理,设备简单,方便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方法线性好,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均能满足实验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1.2 第二法【3】实验方法用塑料试管取尿液4 ml,加入1 mol/L 的盐酸溶液酸化,摇匀,离心分离15 min (3 500 r/min) 。
取上层清液215 ml加入另一个塑料试管,加入0.5 ml的1 mol/L NaOH,然后加入NH4Cl - NH3 (pH = 101.3) 2 ml,加入10% 的连二亚硫酸钠4滴,然后迅速在395 nm处测其吸光度。
1.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取百草枯储备液1 ml,用缓冲溶液稀释到10μg/ml,加入10% 的连二亚硫酸钠4滴,迅速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波长范围从250~650)其最大吸收峰。
此步骤重复5次,得其最大吸收峰为: 395 nm。
选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95 nm1.2.2 酸度的影响 加入酸的多少也影响最后的检测结果,分别加入0.4、0.6、0.8、1.0、1.2、1.5、1.8 ml的1 mol/L 的盐酸,经过实验,酸在1.0 ml以下时,所得的回收率较低,在高于1.2 ml时,由于要加NaOH中和,在中和的时候使局部的pH过高而引起百草枯的分解,因此,回收率也不太理想。
所以选定1.0 ml的盐酸加入量是合适的。
1.2.3 方法的专属性 取6份空白的健康人的尿样,按1.2.1方法的步骤处理,然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波长范围从250~650)其吸收。
结果在395处并无干扰吸收。
1.2.4 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 准确配制浓度为0、0.5、1.0、2.0、5.0、10.0μg/ml百草枯溶液,按1.2.1的方法处理,在395 nm 处迅速测其吸光度,制作浓度- 吸光度工作曲线。
百草枯离子在0.5~1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线性回归曲线为: Y = 0.01548+0.22109X ,相关系数r = 0.99985。
1.2.5 方法的精密度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在尿样中加入0.05、0.5、1.0 ml百草枯储备液,按1.2.1方法处理,迅速在395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每个浓度平行测5 次。
测得其RSD 分别为: 2.02%、0.40%、0.16%。
1.2.6 方法的回收率 按选定的实验条件,在尿样中加入不同量的百草枯储备液,以空白尿样做对照。
同时配制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按1.2.1的方法处理,测定其回收率。
表1 尿中的百草枯回收实验数据( n = 3)编号 加入量 回收量 s 平均回收率 (μg/ml) (μg/ml) %1 1.0885 1.1327 1.1281 1.11896 2.26 102.92 1.4245 1.4504 1.4385 1.4009 2.58 100.43 2.0604 2.09198 2.0140 2.0828 3.82 101.41.2.7 稳定性 尿样在添加不同体积的百草枯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个小时,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测其回收率只有60% 左右(每个浓度分别测3次) 。
回收率的下降,是因为百草枯的稀溶液在紫外光下,可迅速分解,形成4 - 羧基- 1 - 甲基吡啶正离子及甲胺:因此,此方法应该迅速测定,长时间的放置或暴露都不利于测定的准确性。
1.2.8 缓冲溶液的影响 所用的缓冲溶液的pH必须大于10,同时不能干扰测定。
只有在pH 大于10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下反应:在pH 10以上,由于形成游离离子而产生蓝色,才能被检测到吸光度的变化【 2 ] 。
1.2.9 加入连二亚硫酸钠的目的及其影响 加入连二亚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百草枯的显色效率。
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游离基离子又被氧化成原来的正离子,并且生成过氧化氢,从而使溶液不显色。
连二亚硫酸钠的存在可以快速地消耗掉水中的氧,同时可以消耗因以上过程产生的过氧化氢,从而保证短时期内游离基离子的稳定性,有利于测定。
1.2.10 实际样本的测定 取病患尿液4 ml,按照1.2.1实验步骤处理。
用纯水做空白。
测定原尿中的含量为0.546μg/ml。
百草枯的检测方法发展众多,有液相色谱法[ 5.6] ,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2.3.44 ],毛细管电泳法等。
大多数所用的仪器昂贵,用时较长,不利于突发性事件的检测。
本方法简单,用时短,准确,可靠,可以快速定性定量中毒患者体内百草枯的含量,对于医治重症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1.3第三法【4】1.3.1样品预处理及实验方法 将百草枯患者血清样品与20%三氯乙酸按照体积比6:1混匀,以4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半径14.5cm),取上清液;以同法处理的正常血清作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计算血中浓度。
1.3.2.检测波长的选择 配制50μg/ml,的百草枯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进行紫外扫描结果在257nm处吸光度最高。
1.3.3 线性范围 配制500μg/ml,的百草枯溶液,将其用健康人血清逐级稀释我50、10、4、2、0.8、0.4、0.2、0.1、0.05μg/ml,按照1.3.1节方法处理。
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并对质量浓度急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y=0.0745x+0.0149,r=0.9999,线性范围为0.05~50μg/ml,,检出限为0.01μg/ml,.1.3.4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按1.3.1方法处理血清,用上清液配制浓度为2.00、4.00、10.00、50.00μg/ml的百草枯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0.0%~102.4%,RSD3.8%~4.1%。
1.3.5 精密度试验 取0.4、0.8、2.0、4.0μg/ml百草枯溶液,分别在日内各测定5次;40C冰箱保存,隔日对每个浓度样品连续各测定5次,分别计算日内与日间RSD,1.3.6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第一和第二方法使用连二亚硫酸钠法比较,前面二法操作条件较为苛刻,因为连二亚硫酸钠溶液本身稳定性较差(1.5小时后就不能再用),须随用随配,不便操作。
而且还原产生的蓝色自由基稳定性较差,致影响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