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儿童正畸矫治中多乐氟预防牙齿脱矿的功效分析

儿童正畸矫治中多乐氟预防牙齿脱矿的功效分析

儿童正畸矫治中多乐氟预防牙齿脱矿的功效分析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童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多乐氟的应用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

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固定正畸矫治的恒牙患儿6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粘接托槽处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涂布多乐氟,治疗后第6、12个月对患儿牙齿脱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患儿矫治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釉质脱矿指数比较著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矫治6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釉质脱矿指数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矫治1年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釉质脱矿指数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多乐氟的应用对于预防牙齿脱矿效果显著。

标签:正畸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多乐氟相关研究表明,临床小儿口腔正畸矫治过程中,由于患儿长期佩戴固定矫治器,如不采取任何预防维护措施,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极高。

具体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单个或多个连续性的白垩色斑点,甚至出现凹坑状的白色、褐色缺损等。

而将多乐氟应用于儿童固定正畸矫治中,对于预防其牙齿脱矿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童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多乐氟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固定正畸矫治的恒牙列患儿68例。

其中,男性患儿为40例,女性患儿为28例;患儿年龄为9~18岁,平均年龄为(14±4.2)岁。

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性别、例数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参照相关纳入标准(自拟):①临床治疗疗程不低于12个月者;②选择直丝弓矫治技术,使用Gemini托槽以及不含氟的粘接剂者;③身体健康,无任何系统性疾病史的患者;④颌前牙以及前磨牙等所有牙体发育均良好,且颜色正常,无任何明显的缺损,也无釉质发育不全者;⑤无任何较为明显的偏侧咀嚼习惯,且上下牙弓较为对称;⑥每日至少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3次,且每次刷牙持续3~5min,除此之外无任何其他口腔维护措施者;⑦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

变链素的研究进展

变链素的研究进展
S r p oo c s mua s g nme sq e c ee e c t an U 1 9: eu ia in te t c u t n eo e u n e rfr ne sr i A c 5 lcd to
o teat ioi eeti y gnt iet n 【 .plEvrn f h ni c b l pro eb eei d s i J Ap ni mr ar r c sco 】 o Mcoi .05 11)7 1-7 1 i b 120 ,7(1:6 3 6 7 r o
《 求医问药} 半月千 S e - F Ⅱ ekMe i l n s T e dc e 0 2年第 1 卷 dc A dA k h 3
变链素 的研 究进展
许 晓 芳
( 武警新疆总 队南疆 医院 新疆 喀什 84 0 ) 4 0 0
【 摘要 】 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 因此人类迫切 需要寻找一种高效 、 耐药性、 无 低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 品。 变链素是一种 多肽抗 生素 ,
择性…。 l变链 素的研 究者们在 分离纯 化变链素 的实验 中几 乎都采用 了R — P HP c L 方法 , 只是采 用的色谱 分析柱 的类型和 色谱洗脱 的条件不 同 , 脱 出 洗 活性物 质时 流动 相的 浓度有 所不 同 。 i 等 离 纯化 变链素 I采用 的 是 Q F 盼 I I S uc S PC o re IR 色谱柱 , 性能稳定 , 可以耐受很宽的p H范围。 bo L Ro sn C
【】 Ncl MrnyH ao t .e a.uai H 2 Bi ini l o 4 i a 0.oec .LPieG t f tc - 9 s d t a t os n M n e c
m t i J T )【 .BCMcoi .2 0 , :6 uc a n¨(- 6 J M i b 1 0 663 】 r o 【1 Rb nO,e oo P,ls N . fsli d a i c r tr ai 5 os LWs ̄e AK s Ae a I a o a ra h a eit n o c ee t .o t n n p t l a c z o o t t p cc s f h Sr t o u e eo c s yeA l t iimt iK J.Mc o g . p la ioc u c 8【 t l nb t a n 】 i曲ioy r l 20 .5()13—14 07 136:6 1 1 6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纳 米 抗 菌材 料 的研 究 进 展
毛 勇 邓 玉 明
( 州娃哈哈集 团有限公司质监部 ,杭州 ,3 0 1 杭 10 8)
摘 要 : 纳米抗菌材 料中抗菌剂以纳米尺寸分散 ,具 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 , 抗茵材料 整体的抗菌效果较传统抗菌 剂有显著提高 ,更能 显著的抑制细 菌、真 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改兽抗菌材料的 力学性 能 ,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 关注 。本文对具有广泛应用 前景 的金属 并 型、光催化型 、季铵盐或季磷盐 修饰 无机 纳米颗粒等纳 米抗菌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 : 纳米 ; 抗菌剂 ; 金属型 ;光催化型 ; 无机纳米颗粒
A >C >Z >C 。=C g u n e a
种 抗 菌作 用 的银 离子 通过 溶 胶 一 凝胶 、离 钛 矿 型 3 晶体 结构 ,其 中锐钛 矿 型 的 子 交换等 技术依 附在 纳米级 的载体 上 ,
TO存在 品格 缺陷 ,结构 比较 开放 ,当 i
危害 程度 :A = b S >H > s S = e g
之 间的复 合物等 。在 目 使用 的这些 半 前
导体 物质 中从使 用程序和 性价 比来看 , 纳米 T 0 明显 优于 其他 几种光 催 化抗 菌 i
剂 。 T 0 有 金 红 石 型 、板 钛 矿 型 和 锐 1
锌等几 种 。金属 离子对 细菌 的抗 菌效果
和 对人体 的危害程 度如 下H : 抗菌 效果 :A 针 S = e >H > s = b S g
Z > C >Ag n u >C 。=C e a
如 沸 石 、 SO T O z O 1 1 n 、磷 酸 复盐 颗 粒尺 寸降到 纳米级 时 ,具 有 良好 的光 等 。由于超 细纳 米级粉 体颗 粒高 比表面 催 化活性 。 积和高 反应 活性 的特殊 效应 ,大 大提 高 了整体 的抗 菌效 果 ,使 抗菌 剂耐温性 、 粉体细 度 、分散性 和功 能效 应都得 到 了 纳米 T 0抗菌 作 用较 为长效 ,抗 菌 i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对牙周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对牙周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对牙周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张立娜朱利娟乳牙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不佳及营养不均衡有关。

近年来随着儿童饮食中糖摄入的比例增加,乳牙龋齿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部分家长不能准确地认识乳牙龋齿的危害性,认为换恒牙后可自行好转。

但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乳牙龋齿可影响牙齿排列、颌骨发育,影响咬合关系建立,同时可降低患儿咀嚼效率,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摄入,因此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传统的龋齿充填修复技术是在对牙体组织进行固位型和抗力型制备后,采用银汞合金材料充填修复,对患儿牙体组织的损伤较大,治疗后继发龋、充填物脱落等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并不理想非创伤性充填修复技术是依赖于手工器械清除龋坏组织,不使用高速涡轮牙科手机处理,对患儿牙体组织的损伤较小, 新型玻璃离子材料还可释放氟离子,防止出现继发龋本研究探讨了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效果及对牙周、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乳牙龋齿患儿130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实用龋病学》冈中的标准;②龋齿根尖孔发育完全且根管畅通;③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牙周疾病、牙髓病变、痿管、脓肿等;②龋洞直径<1mm;③合并有全身性疾病。

根据选取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见表1+表1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岁,"±$)平均龋齿数(颗,"土$)观察组703733 5.0±1.0 1.05±0.16对照组604020 5.0±1.0 1.02±0.20叹值 2.5510.3470.950!值0.1100.7290.3441.2治疗及随访方法:观察组给予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根据龋坏洞型、大小选择合适的挖匙、微创器械清理龋洞,充分去除釉质和釉牙本质界的龋坏组织,可不去除深层感染程度较轻的牙本质,涂布清洁液+冲洗、消毒窝洞后,隔湿、吹干,在DOI:10.11655/zgywylc2021.07.024作者单位:721000咸阳,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口腔科通信作者:朱利娟,Email,*****************龋洞表面涂布牙本质处理液,将调制好的玻璃离子充填材料(日本松风株式会社)紧压入窝洞,清除多余充填材料,调、抛光,牙体涂布凡士林+对照组给予常规备洞及银汞合金填充,采用高速涡轮手机清除腐质、扩大龋洞,根据龋坏情况制备相应的固位型和抗力型窝洞+清洗牙洞后,隔湿、消毒、吹干,采用单凝单组份复合体(日本松风株式会社)进行窝洞充填,调颌、抛光+1.3检测方法:分别于修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检测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采用无菌口杯取非刺激性全唾液标本,震荡、稀释后接种于含轻唾培养基的平皿,以灭菌玻璃棒均匀涂布,置入厌氧发生罐培养3h。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已成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阻止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已迫在眉睫。

姜黄及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证实,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与体内不同分子靶标相互作用在细菌介导的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色素,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

自1910年首次从姜黄根茎中分离提取出其活性成分后,许多研究者对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姜黄在古亚洲被用作香料、食用色素、食品保存剂及传统药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数十年前有学者指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近期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2-4].有研究报道,即使姜黄素摄入达到12g/d的高浓度对人体几乎无副作用[5].但姜黄素水溶性差,组织生物利用度低[6],近年来通过在基本结构上改变部分侧链合成衍生物,再与纳米粒子结合制成纳米颗粒,或通过不同方式给药以克服这些缺陷,同时增强其抗菌抗炎活性[7-8].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菌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增加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并能通过减少炎症细胞聚集、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减少机体损伤,经常被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9-10].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细菌生长。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蛋白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及其类似物的初级纤维稳定性在细菌细胞分裂和形态多样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1],表明FtsZ是药物治疗的靶点。

Diptir等人[12]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布拉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FtsZ初级纤维类似物,并抑制FtsZ类似物的GTPase活性,从而对细菌造成致命伤害,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酪蛋白糖巨肽(CGMP)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酪蛋白糖巨肽(CGMP)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果 。
能 之外 ,还具有 一些 特有 的生理 活 性 功能 J 比 。
如可以作为双歧杆菌增值 因子 ,C M G P较低 浓度 下也具有 明显 的增值效果 ;可 以抑制 胃液分泌 , 起到降解食欲控制饮食的作用 ;可以抑制病原体 包括 病毒 和细菌 等黏 附 至细 胞 ,保 护机 体 免 受病
所 得到 的酪蛋 白糖 巨肽 除 了具 有 糖 蛋 抑制 霍乱 等 的毒素 与 受体 的结 合 ,作 为有效 的毒 素 中 和剂 ;可 以调 理 肠 道微 生 物 ,促进 肠道 中有 益 菌丛 的 生 长 ,抑 制 如 大肠 杆 菌等有 害菌 的 生 长 ;此 外 ,最 近 一 些 研 究 表 明 , 由 C MP再降解所 得 的一 些 小肽链 还 具 有类 鸦 片 G 拮 抗 作 用 ,抑 制 血 小 板 凝 集 ,降 低 血 压 等 效
o Si c T c nlg ,Taj 0 4 7 f c n e& eh o y i i 3 0 5 ) e o nn
A src :K ae l o ar et e ( G ) i akn fpp d er gtecroyrt can an e b t t —C i g cm c ppi a s n y o d C MP s i o et eba n abhda hi,m il d- d i i h e y
酪 蛋 白 糖 巨 肽 ( ae l o coet e C si Gy mar pi , n c p d C M )是 乳 中酪 蛋 白的一 个 多肽 片 断 J 通 过 G P 。 凯 氏定氮 法得 知 ,C MP占整 个 乳 清蛋 白的 1% G 5 ~ 2 % 。酪蛋 白作 为牛 乳 中 的一 种 主要 的糖蛋 0 白源具有许 多糖 蛋 白的生理 功 能 ,其凝 乳 酶 水解

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研究进展作者:王镇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94—02儿童在患龋后不仅降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咀嚼功能,还对恒牙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恒牙排列不整,严重妨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口腔健康行为又是影响患龋的重要因素。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因此孩子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

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受家长的口腔卫生习惯的直接影响,因而儿童的龋齿危险因素也受其的间接影响[2]。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儿童龋病概况1.1 儿童患龋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受经济、文化、地区因素影响,龋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将12岁儿童作为调对象,在美洲,龋均(DMFT)为3.0,在欧洲,龋均(DMFT)为2.6,而在非洲,龋均(DMFT)为1.7。

近几年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儿童患龋率仍高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发展中国家也已出现上升趋势。

但在近20年里,西方工业化国家儿童的患龋率虽然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却已呈下降的趋势[3]。

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很多调查分析,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乳牙列龋患率高并且龋患严重,但恒牙龋状况较乳牙情况好。

两极化的现象在龋病中存在[4],即人群中无龋占很大一部分,但很高的龋失补牙数却存在于少部分人中,30%的人口腔中集中存在着高达70%以上的龋齿。

调查显示两极化的现象在我国乳牙龋中也存在着[5]。

这说明一部分龋病的高危人群在儿童中存在,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龋病防治工作则尤为重要。

1.2 儿童患龋危险因素1.2.1 细菌因素致龋菌为乳牙龋发生的必备因素,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

三种常用正畸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三种常用正畸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三种常用正畸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者:吴恒敏方善宝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3期[摘要]正畸保持是在正畸治疗后使用正畸保持器将牙齿、颌骨、肌肉维持在平衡稳定的美学和功能位置,防止复发。

目前临床常用的正畸保持器主要有Hawley保持器、压膜保持器和舌側固定保持器。

本文将从这三种正畸常用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并发症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正畸保持;Hawley保持器;压膜保持器;舌侧固定保持器[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3-0185-04Clinical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ree Commonly Used Orthodontic RetainersWU Hengmin,FANG Shanbao(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Collge of Stomatology,Hospital of Stomatology,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Guangxi,China)Abstract: Orthodontic retention maintain the teeth,skeletal and muscle in an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position with harmony and stable,prevent orthodontic relapse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common three types of orthodontic retainers are Hawley retainer,vacuum-formed retainer and lingual orthodontic retain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se three commonly used orthodontic retainers from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retention complication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which might provide new idea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Key words: orthodontic retention; Hawley retainer; vacuum -formed retainer; lingual orthodontic retainer正畸治疗的目标是理想的咬合关系、美观的牙齿排列及稳定的口颌功能状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研究进展
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研究进展
【摘要】变形链球菌是口腔中主要致龋菌之一。

可以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龋病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综述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从而为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并为日后的药品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生长抑制基因突变光动力疗法信号通路
龋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类应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疾病之一。

而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 mutans)是目前公认的口腔中最重要的致龋菌。

有实验证实可以采用方法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龋病的目的。

本文就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方法,以及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应用,及对日后的药品开发提供的启示进行综述。

1 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方法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报道有很多。

学者们从基因﹑免疫生化﹑药物学﹑物理化学等多种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1 基因角度-
研究发现在多种细菌中LuxS基因调节的密度感应与重要的生理功能和毒性密切相关。

于丹妮等在成功构建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的基础上, 通过与国际标准株Ingbritt C比较,发现LuxS基因突变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

Sztajer等【1】通过对变链菌UA159luxS基因缺陷株的微点阵分析发现:共有585个基因被luxS突变所影响(约占基因组的30%),它们在AI2补体致活的培养中没有恢复至野生型。

被luxS突变体影响的这些基因分布在几乎所有的代谢途径, 其中与耐酸性相关的基因aguA下调显著( - 73. 0倍), 进一步证明luxS基因突变影响其生长代谢。

1.2 免疫生化角度
樊明文等应用抗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进行IgY抗体过表达,
分别在1周、4周对变形链球菌进行计数,结果显示较试验前均有明显减少,变形链球菌占厌氧菌总数的百分比分别减少 12 . 99%和 12 . 70 %。

对照组变形链球菌的计数和变形链球菌占厌氧菌总数的百分比,试验前后无明显差异。

研究表明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过表达株IgY抗体可明显抑制人牙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

Keyes 【2】通过龋齿记分结果显示,外源性的c-di-GMP具有抑制龋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这可能与外源性的c-di-GMP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降低牙菌斑聚集、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耐酸的作用有关。

Tamayo【3】等证实在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中,c-di-GMP可以正向调节生物膜的形成,反向调节毒力因子表达。

Nakhamchik【4】等在嗜盐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中发现,菌细胞的移动及毒力因子的表达似乎跟c-di-GMP水平升高无关,这一系列的结果提示c-di-GMP信号通路在不同的细菌中其功能并非一致,其确切机制尚须进一步的实验来阐明。

1.3 药物学角度
1.3.1 中药学角度
1.3.2 生物制剂角度
抗菌肽是多细胞生物体自身防御体系产生的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 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是机体赖以对抗微生物感染、在自然界得以生存的重要防御分子,故极有希望开发成为一类新型的广谱高效抗菌药物[8]。

但是天然的抗菌肽生物效能低,且具有蛋白水解的不稳定性。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模仿抗菌肽的特性,通过较少的改变一些结构人工合成抗菌肽的同型物, 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对抗菌肽的研发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9]。

近年的研究表明,人工合成抗菌肽比天然抗菌肽更显优势。

1.3.3 物理化学角度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属于光医学范畴,它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目前,PDT已逐步成为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在非肿瘤性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上,PDT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0]。


用PDT方法可有效治疗口腔细菌性疾病而不产生耐药性,因而在消除龋病和牙周病中的口腔致病菌的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1]。

国外已有学者应用PDT方法作用于体外游离于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茵,取得了良好的抑菌效果。

2 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临床应用
釉质脱矿作为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他们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预防正畸后釉质脱矿的发生[14],其中针对正畸粘结剂的改良便是研究热点之一。

稀土元素镧( Lanthanum, La) 已被作为无机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其氯化物和硝酸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有机合成等领域[15]。

朱耿辉等进行正畸粘结剂添加金属镧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证实含5%氯化镧复合树脂粘结剂具有明显的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大量研究报道证明, 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以及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有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体针对于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杀灭效果可靠。

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临床消毒方面主要特点是其无色无味、不产生副产物和有毒残留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