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同源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

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

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杨江华;曹元书;刘兴容【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El腔中变异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异链球菌为实验菌株,常规复苏、增菌,配制相同浓度的菌悬液,按菌液与含1%蔗糖的BHI液体培养基1:10(v/v)比例接种细菌,37℃厌氧培养24h后,分别收集水溶性葡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用蒽酮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儿童高、中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及国际标准菌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异链球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龋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具有高致龋性.【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0(021)024【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变异链球菌;龋敏感;致龋性;胞外多糖【作者】杨江华;曹元书;刘兴容【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8+.1变异链球菌是乳牙龋患儿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是其致龋的重要条件之一。

变异链球菌的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 transferases,GTF)可利用蔗糖合成细胞外多糖,包括水溶性葡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

细胞外多糖对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以及细菌之间的集聚、维持生物膜的结构、提供营养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因此,研究细菌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对于细菌的致龋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实验拟采用蒽酮法[2]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龋病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1.1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厌氧培养箱YQX型(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100型(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定时磁力搅拌器JB-90-1型(上海天平仪器厂);低频离心机TDL-40B型(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遗传多态性与粘附性能关系的研究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遗传多态性与粘附性能关系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171013)、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编号01061033)320临床医学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遗传多态性与粘附性能关系的研究庄 姮,刘天佳,杨德琴,李 颂(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摘要] 目的 了解高、低粘附力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各粘附功能区遗传多态性与其粘附性能的关系。

方法 实验菌株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粘附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 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 ,经PCR 分别扩增表面蛋白A 区,P 、V 区及C 末端编码基因spaP-a 、spaP-pv 、spaP-c 后,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Ⅲ、Alu I 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9株菌株进行spaP-pv 的序列测定。

结果 1. 高、低粘附力变链菌临床株扩增产物spaP-a 经Hae Ⅲ酶切后,出现了4种基因型,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2. spaP-pv 经Alu I 酶切后,出现的a 、b 2种基因型菌株在不同粘附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 <0.05)。

测序发现,a 型有2个片段与b 型出现差异,并且均位于V 区。

3. spaP-c 经Alu I 酶切后呈现2种基因型,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表面蛋白V 区编码基因出现变异可能是导致变链菌临床株粘附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 遗传多态性; 粘附力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surface protei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Adherent abilitiesZhuang Heng, Liu Tianjia, Yang Deqin, Li Song,. 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surface protei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serotype c) and their adherent abilities. Methods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S.mutans included two groups with different adherent abilities,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previous work in our experimental lab. The bacterial DNA was extracted, and spaP-a 、spaP-pv 、spaP-c were amplified respectively by PCR. Genetic diversity were assess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Hae Ⅲ and Alu I . Sequence of spaP-pv in 19 strains was performed. Results 1. Four different patterns of spaP-a PCR-RFLPs and two genotypes of spaP-pv were revealed when digested with Hae Ⅲ and Alu I respectively .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in strains with different adherent abilities was not different. 2. Two different genotypes(a, b) of spaP-pv were reveal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wo genotypes in strains with different adherent abilities was different(p<0.05). Sequence of spaP-pv revealed two different DNA fragments between a, b genotype strains and they were located in V-region of surface protein. Conclusion It suggests variation of gene encoding V-region may account for different adherent abilities of surface protein of S. mutans isola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 words] Streptococcus mutans; surface protein; genetic diversity; adherent ability细菌感染机体并引起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的粘附作用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吴家媛;刘建国;马欣荣;唐琳;张绍伟;管晓燕;洪献忠;吴志刚;张剑;梁文红【摘要】目的构建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 A区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植物表达载体,为可食嵌合体防龋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中间载体pBPC55获得含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多克隆位点的片段,定向连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2301上,构建重组载体p2355;通过PCR扩增从重组质粒pEAC 10中获得表面蛋白PAcA区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融合基因pacA-ctxB,克隆至重组质粒p2355中,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2355-PAcA/CTB,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PCR及酶切鉴定.结果PCR扩增得到了含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多克隆位点的1.1kb大小片段,经酶切鉴定,该片段已经插入到植物双元载体pCAMBIA2301中.PCR扩增得到了pacA-ctxB基因:构建的质粒p2355-PAcA/CTB经Xho Ⅰ和Kpn Ⅰ双酶切及PCR检测,均得到1.7kb大小的片段,与预计的嵌合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同.结论成功构建pacA-ctxB融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2355-PAcA/CTB.【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4)004【总页数】4页(P341-343,347)【关键词】变异链球菌;植物表达载体;表面蛋白;霍乱毒素B亚单位;可食疫苗【作者】吴家媛;刘建国;马欣荣;唐琳;张绍伟;管晓燕;洪献忠;吴志刚;张剑;梁文红【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植物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可在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中表达,且表达的抗原仍较好地保留了天然的免疫原性[1]。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发布时间:2022-10-27T05:37:03.45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4期作者:胡丹阳[导读] 变形链球菌是口腔当中十分重要的致龋菌组成部分,并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这种病菌与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胡丹阳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小平岛疗养区,辽宁省大连市,116087 摘要:变形链球菌是口腔当中十分重要的致龋菌组成部分,并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这种病菌与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细胞外蛋白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疾病或者毒性的因子,这对于人体的疾病发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从而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确保龋齿等相关疾病能够被有效解决。

关键字: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引言:在当下进行变形链球菌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表面蛋白生物学的特性研究,就需对其内部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这种研究方向,不仅仅对于病理研究和抗生素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并在不同领域也相应的存在着较高的价值,全面提升了对口腔内部菌群的了解深入程度。

1 研究背景龋齿是一种基于细菌影响下,让引体人体组织发生慢性破坏的疾病、变形链球菌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致龋菌。

该菌体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口腔当中的菌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重,也是在近些年的研究进程中,发现对于全身的系统性疾病,带来十分明显影响的关键病害。

在对细胞外蛋白的处理过程中,往往含有这较多的致病菌,同时也相应的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因子。

对于这样的疾病发病的机制研究中,存在着较多密切的联系。

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基本上要从某些特定的时间,对于细胞的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加上对于表面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了解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现阶段细菌细胞表面蛋白的研究工作,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研究结果。

酸性条件下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酸性条件下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Di f f e r e n t i a I e x pr e s s i o n s o f s u r f a c e — 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i n s o f s t r e D t 0 c O C c u S mu t an s s t r a i n s
相似之 处 ; 两菌株 间蛋 白表 达差 异可能是耐酸性存在差异 的原 因。
关键词 : 链球菌 , 变异 ; 蛋 白质组学 ; 临床分离株 ; 表面相关 蛋 白; 耐酸性
中图分类号 : R 7 8 1 . 1 文献标志码 : A D OI : 1 0 . 1 1 9 5 8  ̄ . i s s n . 0 2 5 3 — 9 8 9 6 . 2 0 1 5 . 0 7 . 0 0 1
J D e p a r t me n t o fE n d o d o n t o l o g y , T i a n i f n S t o m a t o l o g i c a l H o s p i t a l fN o a n k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i f n 3 0 0 0 4 1 ,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 e n t fE o n d o d o n t i c s a n d O p e r a t i v e D e n t i s t r y , S c h o o l a n d H o s p i t a l fS o t o m a t o l o g y , F u j i a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3 I n s t i t u t e a n d H o s p i t a l fS o t o ma t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Me d i c a l S c h o o l

血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耐酸相关基因ffh的同源性分析

血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耐酸相关基因ffh的同源性分析
球 菌和变形链球 菌的同源性进行分析 。 5 - 厌氧培 养变形链球茵和血链球 菌, 裂解法提取 细菌基 因组 , 6: "- -  ̄ 碱 根据 G n ak 因库上发表 的各种属. 基 因序列, eBn 基 仍 从最保 守区设计一对聚合酶链反应 ( C 引物, P R) 钓取基 因, 行 P R。 进 C
a a rb c amo p e e a d t eg n me w so t ie y t e ak l e meh d n eo i t s h r n e o a b an d b h l ai to .A p i o r r e e d sg e n t e mo t e h n ar fp i sw r e i n d i s — me h r
Re u t T e u i u r d c a o n n b an d i t p o o c ss n u sa d s e t c c u t u . Co c u in sl s h n q e p o u t s fu d a d o ti e n s e tc c u a g i n t p o o c mua w r r s s n l so s
实用老年医学 2 1 0 0年 2月第 2 4卷第 1 期
Pat e  ̄rFbur 0 0 V 1 4,o 1 rc G f ,eray2 1 , o. N . i 2
血链 球 菌和 变 形链 球 菌耐酸 相 关基 因历
的 同 源 性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朱敏 张志 民 董倩 葛 久禹 王 文梅
【 摘要】 目的 根据耐酸相 关基 因历 同源性 高的特 点, 检测血链球菌 中是否存在耐酸相关基 因历 , 并对血链
f 1 在 以 变形链 球 茵 和血 链球 菌基 因组 为模 板 的 P R 中 , 获 得 的 特 异 性 片段 与预 期 结果 一 致 。 结 论 t t  ̄4- C 所 链 球 菌 中存 在耐 酸 相 关基 因f,且 血链 球 菌和 变形 链 球 茵耐 酸相 关基 因 力 同源性 高。 i, t 血

随意引物PCR法鉴别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初步研究

随意引物PCR法鉴别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初步研究

随意引物PCR法鉴别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初步研究
王红杨;潘亚萍;孙开来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1(0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变形链球菌族细菌中各个种和血清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意引物PCR法对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d,f)及与其同源性相近的血链球菌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建立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图谱.结果:变形链球菌与血链球菌基因图谱差异较大;变形链球菌各个种基因图谱有差异;属于同一个种的变形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基因图谱虽相似但有差异.结论:运用随意引物PCR法可鉴别不同种或同一种中血清型不同的变形链球菌.提示:随意引物PCR法是一种鉴别口腔变形链球菌比较简便、准确的方法.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王红杨;潘亚萍;孙开来
【作者单位】沈阳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1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 [J], 邹静;尚冉;凌均棨;周学东
2.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J], 李伟;刘兴容;曹元书;李
艳萍
3.随意引物PCR用于口腔链球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J], 潘亚萍;王红杨
4.三种不同DNA提取法对血链球菌随意引物PCR鉴定影响的研究 [J], 张卫东;陈晖;余钟声
5.随机引物PCR法在变形链球菌基因分型中的初步应用 [J], 刘加荣;边专;樊明文;聂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防龋实验分析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防龋实验分析

独雠性声噍Ysiis02秉承学较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砩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韧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戚果,不包含本^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韵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蔷有不宾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d』二叁。

釜:It期保护jIII识产权声明≯曲寻一i一,本^完全了解第四军医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较攻读学位期间论文I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第四军医大学。

本^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瞳用论文I作威果时署各单位仍然为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肓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夏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客(保密内容除9}),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夏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尘墨—L导并签各:瑾艇日期噬!!妒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毫—__———■———詈量●■——■—鼻暑——●—■■—詈—日—_●■■■—一I■—■■—|●■—__■—高詈—鼍鞭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防龋实验研究研究生导师辅导教师卫克文肖明振教授吴补领教授苏凌云副教授摘要龋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变形链球菌是其主要致病菌。

葡聚糖结合蛋白是变形链球菌的主要致龋毒力因子之一,在细菌的黏附和聚集,促进菌斑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防龋是目前龋病预防研究的热点之一。

基因疫苗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诱导免疫治疗的新方法,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等疫苗相比,它具有长期稳定表达抗原蛋白,在宿主体内表达的蛋白与天然构象更为接近,抗原性更强等优点。

目前,基因疫苗免疫防龋仅限于对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葡糖基转移酶、葡聚糖结合蛋白A的研究,关于利用葡聚糖结合蛋白B构建防龋基因疫苗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同
源性分析
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同源性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基因及蛋白质的同源性,探讨该区在防龋疫苗研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d、f、g参考株及部分c型临床株为模板,PCR扩增SrV+区片段,通过内切酶Dde Ⅰ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将其测序结果在NCBI服务器上用blastn搜索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血清c、f型菌株均扩增出约1.13 kb左右的片段,酶切后出现5种基因型(A、B、C、D、E).选取所占比例较多的A、B、C 型代表株进行测序,经比较显示其基因型间的同源性达92%-98%.血清d、g型无扩增产物,将g型6715表面蛋白SpaA全片段基因同OMZ175的产物序列在blastn上进行比较,有3个大小不一的片段出现同源性;血清d型OMZ176的表面蛋白基因序列在GeneBank上未能查出,故无法比较,但其相应蛋白质的同源性也在77%-82%之间,显示出相当高的同源性.结论就c、f型菌株来说,可以将该区纳入疫苗的研究范畴;d、g型虽未能扩增出相应产物,但其基因还是存在部分区域的相似性,且其蛋白质同源性很高,也可以考虑利用d、g型上同c、f型共有的某些肽段进行疫苗的研制.
作者:何奎芳刘建国刘天佳杨德琴庄姮李颂 HE Kui-fang LIU Jian-guo LIU Tian-jia YANG De-qin ZHUANG Heng LI Song 作者单位:何奎芳,HE Kui-fang(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刘建国,杨德琴,LIU Jian-guo,YANG De-qin(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贵州,遵义,563003)
刘天佳,庄姮,李颂,LIU Tian-jia,ZHUANG Heng,LI Song(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四川,成都,610041)
刊名:华西口腔医学杂志ISTIC PKU英文刊名: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年,卷(期):2006 24(4) 分类号:
Q523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血清型 extended-V区同源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