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比较与翻译之委婉语

合集下载

英语中那些委婉的语句_如何翻译商务英语

英语中那些委婉的语句_如何翻译商务英语

英语中那些委婉的语句_如何翻译商务英语商务语言是商务文化群体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定语言,其内容和读者有很强的针对性。

为避免日后产生异议和纠纷,商务文书的语言组织受到特别的重视,尤其注重专业规范的措辞和严谨缜密的结构等方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英语中那些委婉的语句_如何翻译商务英语,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翻译商务英语商务语言是商务文化群体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定语言,其内容和读者有很强的针对性。

为避免日后产生异议和纠纷,商务文书的语言组织受到特别的重视,尤其注重专业规范的措辞和严谨缜密的结构等方面。

在商务翻译中,应使译文在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符合目标语商务文本的特点,可以套用符合目标语习惯的地道用法,以保持译文与原文的风貌一致。

所以,商务翻译不仅要事实准确,遣词用句还要符合公函文体的特征,以体现商务信函的特点和专业水准。

对信函中某些约定俗成的、固定化的行业套语可以遵循译入语的习惯,直接套用相应的习惯表达方式;译文还应尽量使用简洁的书面语,避免使用广告体和口语体。

一、单词分译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旬或者句子。

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

由于一些单词在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

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分译。

例: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m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计划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二、短语分译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句子。

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有时都可以分译成句。

例1:These cheerful little trams,dating back to 1 873,chug and sway up the towering hills with bells ringing and people hanging from every opening.这些令人欢快的小缆车建于1873年,嘎嚓嘎嚓摇摆爬上高耸的山峦。

英语中的委婉语

英语中的委婉语

英语中的委婉语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

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

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所谓传统委婉语亦称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

象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

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

所谓文体委婉语,亦称实际上是恭维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

英、美人(尤其是当代美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会采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构词手段,拼写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等。

(1)合词法(compounding):如:gezudna(goes+under+“床下放”,即夜壶)。

(2)反成法(backformation):反成法是通过删除假想中的词缀来构成委婉词。

由于这种构词法产词是不大,所以造出的词大多新颖别致,用来代替常见的敏感词,也能收到委婉的效果。

如:bugle(盗窃,由burglar[夜盗]盗删去“词尾”而成,用以替代。

(3)首字母组合法(acronym):首字母组合法是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拼合在一起借以掩饰。

如:BM(bowel movement,大便)the Big C (癌症)(4)截短法(clipping):截短法是将一些词语斩头去尾以掩饰。

中西文化差异对委婉语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委婉语翻译的影响

价值工程0引言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习惯。

中西独特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不同语言的逻辑,在语言逻辑的过程中,如果概念不清,推理失误,就会直接影响语言的使用效果,语言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委婉语是全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化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手段,避免相互之间交际冲突的工具,在当今中西之间交往愈加频繁的交往中,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委婉语在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文化差异和语用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对委婉语的理解,使用和处理的方式也不相同。

因此,真正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委婉语不同文化间的翻译技巧就显得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重要。

1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探析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自身的不雅生理现象和隐秘的生理———————————————————————作者简介:王芳(1981-),女,河南渑池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委婉语翻译的影响On Translation of Euphemisms Influenc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王芳Wang Fang(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郑州450000)(Huanghe S&T Colleg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450000,China )摘要: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却因为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了解最终造成用语失误。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从委婉语的概述,语用功能和翻译策略等方面来阐述委婉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运用。

只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尊重他国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双赢。

Abstract:China known as etiquette has failing of wordage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Starting fro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effective use of euphemism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overview of euphemisms.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and respect the culture of other country in order to achieve win-win.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委婉用语;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euphemistic term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92-02“学院派审美标准的普遍化、媒体化已导致了一花独放的恶果。

委婉语

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由George Blunt 在16 世纪80 年代提出。

在希腊语中,委婉语原是指“好兆头”或者“吉祥的话”等。

直到现在,对委婉语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一般而言,委婉语通常被定义为“用一个无意冒犯的、令人愉悦的表达来代替另外一个直接的、使人不快的表达,也就是,用善意的谎言来掩盖事实的真相”[2]。

为了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和效果,人们往往尽量避免提及一些粗鲁无礼的或人们避讳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委婉语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 37.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随着认知语言学科的发展,从转喻的角度来剖析委婉语的构成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Lakoff&Johnson 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概念隐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1],为委婉语构成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 Neaman, J.S. & Silver, C.G. Kind Words—A Treasure of Euphemism [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World Publishing Corp, 1983.Rawson Hugh认为委婉语是使用温和、惬意或迂回的词汇替代粗鄙、痛苦或无礼的说法。

5 Rawson,H.,1981,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Other Double-talk,CrownEnright(1985)认为世界因受到阻碍而停止运行,人类因不用委婉语的表达方式而充满敌意。

Enrigh, D.J. 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 New York,1985Hudson(1980)认为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V1

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V1

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V1正文:
随着全球交往的增加,汉英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对汉英翻译和交际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汉委婉语比较
1. 委婉语的概念
英汉语言中,委婉语通常用于避免直接表达否定、争端等引起不愉快的话题,却又要传递相应信息。

委婉语可以起到缓和关系、保护自尊心等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和不明确的信息。

2. 英汉委婉语比较
在英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比较级”的表达形式,例如:“a bit difficult”、“not very good”等。

在汉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间接引述”的形式,例如:“听说他不太舒服”。

二、英汉禁忌语比较
1. 禁忌语的概念
在英汉语言中,禁忌语通常指的是一些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禁止使用的语言,例如“骂人的话”、“脏话”等。

禁忌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其表达方式和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2. 英汉禁忌语比较
在英语中,禁忌语属于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禁忌语的使用属于一种文化上的禁忌,常常与道德与文化价值观有关。

结论:
经过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英汉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于翻译和交际,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英汉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2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3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4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5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6 论D.H.劳伦斯诗歌中的救赎意识7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8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 英语中法语借词刍议10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11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12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13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14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15 中美礼貌语中的“面子文化”16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7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18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19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20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21 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中美家庭教育22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23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24 从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讨品牌名称的翻译25 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26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27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28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29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30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31 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社会病态32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33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34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35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36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37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38 《浮生六记》英译本文化词翻译策略探析(开题报告+论文)39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40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41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42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43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44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45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6 比较中西方礼仪差别47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48 CET-和IELTS阅读培训课对比研究49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50 中西面子观的比较研究51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52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53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E.B.White’s Charlotte’s Web54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55 罗伯特•弗罗斯特与陶渊明田园诗歌对比研究56 从奈达翻译理论初探英汉新闻导语翻译策略57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58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59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60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61 Cultural Mediation in Interpreting—An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62 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女性主义批评63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64 The Emerging Tendency of Marketing—Network Marketing65 对狄金森诗歌中四个主题的分析66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67 我之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艾德娜之死68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69 论莱辛作品《又来了,爱情》中妇女失爱的原因70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71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72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73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74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75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76 广告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77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78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79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80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81 On t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 ations82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83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84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85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86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87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88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9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90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悲剧所反映的世纪社会问题91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92 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3 哈利波特的情感分析94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95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96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97 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98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99 浅论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100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101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102 《雾都孤儿》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103 中美婚姻时间选择的对比研究104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105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106 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107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08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109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110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111 浅析奥利奥品牌在国际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112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11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114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115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116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117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118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119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120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121 英语词汇的语境意义分析122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123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124 《紫色》所体现的“黑人性”125 A Tentative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Romance Movies126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7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2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129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130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131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32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133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English as an English Variant134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135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136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137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138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139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40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141 成都旅游定位和发展对策142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43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144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145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146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47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148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149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50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151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152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153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154 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55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156 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及其翻译157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158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159 《先知》中倒装句文体功能的研究160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161 Negative Transfer and the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162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163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164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165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166 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167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168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169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170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171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172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73 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围城》中隐喻及其翻译研究174 The Influence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175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176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7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78 从《生活大爆炸》看美剧字幕翻译的文化转向179 《德伯家的苔丝》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180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181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高校网页的汉译英182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83 浅议英语诗歌中的书写变异184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185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186 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187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88 英汉禁忌语对比研究189 论纳撒尼尔霍桑《牧师的黑面纱》中的象征190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191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192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193 论《红字》中海丝特的女性身份重构194 学生不同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195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196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197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198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比较谈习语翻译的文化处理199 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的关系200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作者:相玲任素贞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0期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它反映了特定区域的语言和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文化内涵的翻译极其重要。

为了保证英汉语言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委婉语时,通常会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从汉英语言的文化及语用方面,以《儒林外史》的中英文本为对照,探讨交际翻译及其策略在英译本委婉语翻译中的体现,传达中文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与语用;交际翻译;翻译策略;委婉语翻译委婉语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与尴尬的话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委婉语的使用通常会成为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即在一定语境中选择较为含蓄、模糊的语言文字。

一门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将会构成交际的工具性缺陷。

由于不同民族和社会间的历史、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言语交际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修辞意义和语用价值。

一般来说,委婉语以词、短语或小句的形式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

对译者来说,了解中英语言的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和语用异同,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翻译传达意义,在对外交流中非常必要。

本文以《儒林外史》的中文与英译本为对照,从汉英语言文化及语用方面来探讨委婉语翻译。

一、委婉语与交际翻译(一)委婉语委婉语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指的是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述者不直抒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方式。

委婉语是特定场合中用于交际的重要手段,其运用不仅遵循语用礼貌原则,还是利用会话准则的结果。

1.汉语委婉语的分类汉语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在语言表达方面秉承中庸以及和谐思想,存在大量的委婉语,比如汉语中用“拮据”委婉表示生活贫困,用“学得慢”来表示学习迟钝等。

根据《汉语委婉语词典》,汉语中的委婉语以婉指对象为分类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与死亡和疾病相关的委婉语,与称谓相关的委婉语,与金钱和情爱相关的委婉语以及其他委婉语等。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学习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学习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学习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文学艺术等的体现。

文化是语言存在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真实写照,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托的。

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要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同步发展,并采取对比的方法,结合语言学习的内容,了解汉英在交际用语、国民性格、地理位置、思维方式和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

一、了解文化差异在交际用语中的体现,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者麻烦我们学习语言常常会忽视英语文化背景,而说“洋为中用”的中式英语。

例如:Good morning,teacher!这里就有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别,中国人习惯称呼人的职业,而英语中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那是生硬、可笑的,甚至是无礼的。

因此,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开口去说,更要说地道的英语。

例如:Have you had dinner?(吃饭了吗?)这是我们习惯的问候语,但是对于不了解我们习俗的外国人来说,常会觉得你想邀请他吃饭或者打听他的隐私,令人感到很尴尬。

不同文化背景表达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英语国家强调个性,重视个人隐私,他们会更喜欢谈论诸如天气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有关“天气”的话语时,先要了解问天气情况的英语表达方式。

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day?”“What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China/the USA...?”……英美人士喜欢用反意疑问句的方式谈论天气,还常常加入一些个人感觉的评论。

例如:“Lovely day,isn’t it?”“It’s turning warmer,isn’t it?”“It’s hot at this time of year,don’t you think so?”……因为谈论天气不会有干预他人私事之嫌,也不会使对方难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中文中的委婉语
2.人体缺陷 一个人高矮胖瘦俊丑是天生的,但谁都希望自己更
潇洒一点。当你对一个人外貌进行评价时,长得有缺 点应尽量使用委婉语,这样减轻了直言的刺激和伤害, 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如: 成年男子胖称“壮”、“富态”;瘦称“精干”“干 练”;成年女子胖称“富态”、“丰满”。
02 中文中的委婉语
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与风格。 例如: (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 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 第十一回) 原文中用迂回陈述法将“棺材”婉转地说成“那件东西”,以达到委婉效果,因此译成英文时也可 以直接用“that”来代替“coffin”. 译文: “I've secretly sent people to get things prepared. But they haven't found good wood for that yet, so we have to wait.”
中英文化比较与 翻译之委婉语
contents
01 委婉语的产生即发展 02 中文中的委婉语
03 英文中的委婉语 04 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
01 委婉语的产生即发展
01 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委婉语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speak with good worlds”。在古希腊人们祭祀 的时候都得讲吉利话,即委婉语。
03 英语中的委婉语
4.其他
肥胖的(fat)人常用plump, stout或out-size表示
耳朵聋的(deaf)人说成 hard of listening
英语中看不到poor nations, 有的只是backward nations
04 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
04 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虽然英汉委婉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
除此之外,中文中的委婉语还有:
如北京话中“舌”和“折”同音,为了求 吉利,用“口条儿”代替“猪舌头”。
01
日常生活
02
职业
用与“白领”相对应的“蓝领”来婉称工 人
“周先生,你一人十一划有么?”(沙陆 墟《魂断梨园》),十一划指鸦片
06
其他
03
不良现象
如“第三者”比“情妇 /夫”含蓄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 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与吴。” “会猎”指“交战”
04 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
(二)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
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套译的方法加以翻译。例如当某人的被子拉链忘记拉上,就可以提醒他说 “you've lost your 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相应地套译为“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根据不同文化判断是否有委婉必要 委婉语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同, 其风俗、禁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中也要注意区分。 比如: “You're taking it too hard, there's no disgrace in being a love child.” 在西方文化中,“love child ”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之子”,而在汉语言文化中对“私生子”却并没有那 么开明容忍,因此对本例进行翻译时就宜将“love child”委婉地翻译为“爱情之子”,而应进行如下处理: 译文:你对这事看得太严重了,私生子并不丢人。
概括来讲,就是要根据英汉语不同文化背景,判断是否有委婉的必要,而作相应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认 为原文中应用了委婉语,在目标语译文中也一定要将其作委婉处理。
Thank You
5.funeral home
殡仪馆
6.to have found rest
得到安息
03 英文中的委婉语
2.涉及两性或身体隐私
英语中的pregnant和汉语中的“怀孕”均与sex(性)有 联系。汉语中委婉语有: “有喜了”,“身怀六甲”等等 英语委婉语有:
to be in delicate condition (碰不起的状态即怀孕) a lady-in-waiting(处于等待中的妇女) eating for two(吃双份饭)
02 中文中的委婉语
02 中文中的委婉些委 婉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听者能理解而更容易接受, 如:
a. 聂耳以23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他生命的休 止符。 (何为《他的进军号》)
b. 杜月笙疾病缠身,身体极度虚弱,最后油枯灯尽, 魂断香江。 除此之外,与“死”有关的字眼也用相应的委婉 词代替,如:临死叫大限、弥留
05
政治军事
04
伤、病、残
“牛皮藓”称“银屑病”“瘫痪”称“半 身不遂”
03 英文中的委婉语
03 英语中的委婉语
1.死亡
1. to be no more
没了,不复存在了
2. to pass away
去世
3.to end one's last
咽气,断气
4. to go to heaven
升天,上天堂
委婉语一般在表示禁忌或敏感 事物时,都采用含蓄,迂回, 动听的委婉语来进行表达。
现代委婉语范畴较广,不仅包括鬼 神、裸体、排泄和死亡等传统禁区, 而且涉及到年龄、婚姻、职业、金 钱等当代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
委婉语的运用,既可以满足 文体需要,还能反映出某一 民族的社会礼仪、禁忌、心 理、民风民俗等文化现象
03 英语中的委婉语
3.关于上厕所的委婉语
有这样一则对话 A: 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去方便一下吗?) B : Yes, you can go anywhere (行,你哪都可以去) Somewhere 实际上是上厕所的委婉语之一。 此外还有: May I go to the bath-room please ? I am going to do my business Ladies'room (女厕所 ) Men's room (男厕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