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酒文化与民族性格对比
从俄罗斯饮食文化浅谈民族性格

从俄罗斯饮食文化浅谈民族性格从俄罗斯饮食文化浅谈民族性格摘要: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俄罗斯民族豪迈奔放和朴实简单的民族个性深深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的发展,饮食文化的特色又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特性。
关键词:饮食酒文化茶文化民族性格作为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绝大部分面积在亚洲板块上,但是由于历史的起源发展变化,俄罗斯人最早的生息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所以其饮食文化也就更受欧洲饮食文化影响。
伴随着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发展,民族生活习惯的不断演变,各种饮食原料的不断丰富,并在很多方面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特别是法国菜肴的长处,俄国逐渐形成了极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一、食国家的饮食习惯大多都和该国的民族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俄罗斯人生性豪放、朴实,这也深深的影响到了他们的饮食习惯。
俄罗斯人的饮食比较简单量足,喜欢吃冷菜,在食物的烹调方式上比较喜欢炸、烤、煎。
由于俄罗斯的国土大部分处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
对于户外工作的人来说为了能够保证身体具有重组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活动,因此俄罗斯传统的菜肴油脂较多,往往在正规的三餐之间加餐。
虽然现代俄罗斯人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大多在温暖的室内进行工作,但是这个加餐的习惯仍然被延续下来。
现代俄罗斯人工作比较繁忙,人们往往根据工作的情况来调整用餐的时间。
早饭比较简单,一般是面包加黄油或者是香肠,午餐一般主食为黑白面包,配菜为火腿、沙拉以及酸黄瓜等,在饭后有喝茶或者是吃甜点的习惯。
俄罗斯人的晚餐比较丰富,一般有汤多为菜汤比如较为传统的罗宋汤和白菜汤,或者是肉汤,主菜多为各种肉类以及蛋类,一般还有水果。
总的来说,俄罗斯人的一日三餐相对比较简单,更多的是注重量足,而我们所说的俄式大餐一般只有在正式场合,或者是重要的节日上才有。
简单的饮食,浓厚的菜肴口味,更是反映了俄罗斯民族豪迈奔放和朴实的性格。
俄罗斯酒文化

从酒文化看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历史上应该没有哪个民族像俄罗斯这样对酒如此痴迷。
俄罗斯是个酒的民族,性情开放的民族,好客的民族,野性的民族。
无论男女老幼,对酒都是一样痴迷。
也许是由于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部寒冷地区,气候寒冷,为了对抗严酷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把自己灌醉可能是唯一的消遣,也只有喝醉了才能度过漫漫寒冬。
所以俄罗斯人爱酒是有其原因的。
俄罗斯人喝酒一般只喝本国特产伏特加。
俄罗斯伏特加起源于14世纪,其原始酿造工艺是由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传入的。
500年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俄的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
俄罗斯将士的骁勇善战和不畏严寒是世界闻名的,度数极高、一点就着的伏特加的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
据说,二战中,苏联军队的战功奖励就是每天100克伏特加酒。
伏特加酒不仅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它生动的反映并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特点。
俄罗斯人豪放勇敢,有时却不免爱走极端;他们热情好客,有时也宣泄无度,毫无节制;他们热爱生活,有时却消极遁世。
伏特加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轨迹。
首先,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罗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
这种酒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俄罗斯民族对伏特加酒的喜爱上。
在俄罗斯,伏特加酒被看作是上帝。
俄罗斯人每人每年平均要喝掉67瓶伏特加酒,俄罗斯男人更是疯狂地爱着伏特加酒,把伏特加酒看着成是自己的“第一妻子”,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看到一群群的俄罗斯人,手中握着伏特加酒瓶在公路上、公园里摇摇晃晃地喝酒。
历史上的6次对伏特加酒的垄断都没有让伏特加酒消失,人们并没有改掉酗酒的习惯,反而躲在家里酿造伏特加酒。
其次,伏特加酒作为一种社会催化物使得一些民族性格特征更加突出。
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酒可以催化一些情感,使得更具感情色彩。
从酒文化看俄罗斯人的性格 2

从酒文化看俄罗斯人的性格摘要:俄罗斯民族横跨亚洲与欧洲,具有双重性格的俄罗斯人与酒为友,在辽阔而寒冷的俄罗斯大地上,养成了俄罗斯人豪迈、潇洒的性格。
他们酷爱烈酒,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探究这些原因的背后,对于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俄罗斯民族后续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酒文化俄罗斯人性格酒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资源,在世界各个民族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酒更是与民族的血脉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从沙皇时期到现在,无论俄罗斯经历怎样的历史变革,俄罗斯人对于杯中物的那份热爱似乎从未消退过。
”①俄罗斯人性格豪迈、潇洒,在长期的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形成了俄罗斯民族与酒文化特殊的渊源关系。
这种以酒见民族性格的文化现象,对于整个俄罗斯民族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酒在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地位“俄罗斯人以好酒出名,每逢节假日、生日,大家都开怀畅饮。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俄罗斯人特别爱喝烈性酒,最喜欢伏特加,伏特加因此几乎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
”②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酒所占有的地位是及其崇高的,而且不会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甚至于俄罗斯人会说:“不让我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
”中国人在见面后,总会礼节性的问候一句:“你吃了吗?但是,俄罗斯民①《俄罗斯人要想戒酒不容易》《国际月刊》摘自《大西洋月刊》张尼译②《俄罗斯人》沈悦东方出版社族最常见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问一句:你喝了吗?”在俄罗斯的街头,最经典的画面就是“一个面红耳赤的醉汉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思考着从哪里搞来下一瓶伏特加。
”③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酒对于他们的意义就像是水对于我们的意义,一些长期居住在俄罗斯的外国人称“伏特加是俄罗斯男子的第一妻子”。
虽说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这些无疑都在向我们传达出俄罗斯人对于酒的热爱。
1865年1月31日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在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中首次用到了“водка”一词,由于这种烈性酒中水占的比例比酒大,因此取俄语“水”发音的谐音定名为“伏特加”,意为“生命之水”。
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看汉俄酒文化

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看汉俄酒文化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
”(冯未卿.2008)了解语言世界图景有利于了解两国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深入有利于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因此,为了提高汉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必须要掌握汉俄的语言世界图景。
本文就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对汉俄酒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汉俄的民族性格进行对比。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世界图景汉俄酒文化对比汉俄民族性格对比前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世界图景都把语言和文化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了解语言世界图景有利于了解两国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深入有利于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也是各民族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的酒文化里又蕴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
中国、俄罗斯酒文化有许许多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了解把握两国酒文化,对于了解汉俄两国的民族性格和提高汉俄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语言世界图景简介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简单的说,语言世界图景就是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来源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理论。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功能并不是表达思想和交际,而是塑造语言主题的世界观。
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把某种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入自己的语言,在语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而语言有制约着民族的思维和心理,从而对民族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用自己的母语来认识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由民族语言构建起来的世界。
因此,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语言中间世界”即语言世界图景的形象概括。
语言世界图景对思维,认知的影响是通过概念世界图景来实现的。
中俄酒文化差异分析[Word文档]
![中俄酒文化差异分析[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309790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3.png)
中俄酒文化差异分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中俄酒文化差异分析1.两国酒的起源在中国,酒的历史要追溯到原始社会。
那时候,中国的祖先主要依靠采集自然野生的果实,将其与蜂蜜一起存储,形成最早的果酒。
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谷物酿酒取代了天然果酒,从考古发掘的许多酿酒和饮酒器具中可以推算,大约在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的早期,我们祖先就已经开始了谷物酿酒的跨时代创造。
从战国,汉代到两晋时期,以曲酿酒的技术开始逐渐发展多样起来,酒的种类也随着曲的种类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到了唐代,世界最早的蒸馏酒在酿酒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发展到宋代,我国制曲技艺更进一步。
《北山酒经》中全面记述了13种制曲、酿酒的过程。
而这种酿酒技术也留至今。
至于俄罗斯酒文化也可为源远流长。
据考证,酿酒业的出现归功于制蜜业的发展。
在公元880-890年,“蜜酒”медовуха开始在民间出售,其酿制工艺与葡萄酒极其类似,产生于921年的桦汁酒香气四溢,同时,人们开始在蜂蜜中加入啤酒花。
早在996年,民间就习惯对蜂蜜进行蒸煮。
1284年,俄罗斯拥有了自己的啤酒。
15世纪40-70年代,伏特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被称为国酒的伏特加甚至被一些西方人当作了俄罗斯的代名词。
2.酒风和酒俗中俄在饮酒上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劝酒。
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喝酒的场面绝对会比一群俄罗斯人在一起场面热闹。
因为中国人善于劝酒,非逼着别人喝酒不可,甚至似乎有把别人灌醉的趋势。
这在外人眼里也许是不可理喻,却真真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中国人的集体思维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俄罗斯人则从不劝酒,而是习惯于自斟自饮,与朋友聚会喝酒时也不用劝,而是拿起来便一口闷,经常一喝就是一个通宵,一醉方休。
中国人喝酒是很讲究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代为甚。
但很少有人知道酒礼几乎与喝酒是同步诞生的。
早在西周时代人们喝酒的礼数就很具体了,讲究时、序、数、令。
中俄酒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中俄酒文化摘要:中国的茅台酒与俄罗斯的伏特加酒文化源远流长,并且都有它们独特的发展史,因此两国人民对酒的情感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本文以中俄国酒为调查对象,首先阐述国酒的定义,然后简述茅台酒和伏尔加酒的起源,从起源中体会两种酒的文化精髓,最后在文化精髓中分析两种国酒的异同之处。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让大家更直观的体会中俄国酒的独特之处。
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酒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两国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对于酒文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酒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都占据重要地位。
酒不仅是生活中一种特殊的食品,也是精神上的一种信仰和寄托,因此有些西方人一谈到中国的白酒首先会想到茅台酒,更有人直接把伏特加看作是俄罗斯的代名词。
一、国酒的概念与文化起源(一)国酒的概念国酒,顾名思义,是一个国家酒文化的标志。
因此作为国酒须有悠久的创造历史,独特的酿酒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在一段时期内在一个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人民的厚爱和长期市场考验。
国酒文化的形成,从根本上讲,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建树过程,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的物质实践、精神实践相互发酵、升华积淀的结果。
(二)茅台酒的文化起源茅台酒因产自茅台镇而得名,但这个镇子最初并不叫茅台镇,而是叫茅草村。
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国境的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
其后宋、元、明三朝间,位于今大方县以东不足百公里的播州(今遵义)一带,制作白酒运用的就是这种普通酿酒技术。
明万历二十年(1600年),朱明王朝发动了平息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的战争。
遵义境内农业遭受崩溃性的破坏。
而蜂拥而至的前后共20多万官兵,酗饮欢宴,播州白酒的消费量陡增。
相对集中在茅台村的酒作坊主便被迫采用对整个地窖酒醅进行多轮次发酵蒸馏取酒,其间掺入部分新原料的办法,以便充分利用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节省来源不足的高粱、小麦。
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民性格和文化特点有何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民性格和文化特点有何异同?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大国,其国民性格和文化特点的异同备受研究者关注。
接下来就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国民性格1.俄罗斯人的国民性格俄罗斯人民是一个热情、刚强的民族。
他们善良、正直、勇敢,重情义,一生之中都追求自由。
俄罗斯人性格开朗、豁达、热情、热爱生活,但是同时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和孤僻特点,难以迎合社交文化。
2.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国人民是一个勤奋、沉稳、谦虚的民族。
他们重视传统文化,讲究礼仪,注重家庭、亲情和友情。
中国人性格温和、坚忍、含蓄,但差异太大的陌生人之间往往难以迅速建立深厚的友谊。
二、文化特点1.俄罗斯的文化特点俄罗斯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其中以民族音乐、文学、舞蹈、戏剧和雕刻艺术最为有名。
俄罗斯文化注重道德和信仰传承,并强调家族和社区的重要性。
2.中国的文化特点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孝道和人际关系,不少传统艺术形式伴随着宗教信仰的发展而产生,如道教、佛教和儒教。
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
三、教育制度1.俄罗斯的教育制度俄罗斯的教育制度注重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注重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各门知识,特别是数理化,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四、饮食文化1.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俄罗斯饮食文化以饱腹和美食为重,如烤肉、鱼子酱、香肠等均为特色美食。
2.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平衡和营养价值,以色、香、味同时兼备为特色,如小笼包、烤鸭、火锅、粤菜等均为特色菜品。
五、娱乐休闲1.俄罗斯的娱乐休闲俄罗斯人娱乐休闲的福利较多,少年儿童热衷于集体运动,而成年人则更多地享受独立活动时间,喜欢追求刺激和冒险,如滑雪、攀岩、摩托车等。
2.中国的娱乐休闲中国人娱乐休闲的方式多样,包括唱歌、旅游、运动、看电影等等,其中传统文化活动如中国画、书法、民间乐器、果蔬雕刻等祖国传统文化受到爱好者青睐。
中俄酒文化比较

中俄酒文化比较一、中俄酿酒历史伏特加(водка)一词源自俄语“水”(вода)的发音,意为“生命之水”。
伏特加的配方是由俄科学家门捷列夫于1865年贡献并取名,而伏特加之前一直被称为“谷酒”。
俄罗斯人14 世纪时开始生产烈性酒伏特加, 15世纪开始批量生产并出口,到18世纪伏特加的品质达到了顶峰,被作为大贵族的跨国礼品。
19世纪俄罗斯人尝试用廉价的马铃薯作为制造伏特加的主要原料,开始工业化生产。
19 世纪末20世纪初, 伏特加的生产销售是沙俄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伏特加的销量和名气也越来越大。
中国传统的白酒是最具代表性的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
大约在6世纪-8世纪,中国就已有了蒸馏酒。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知识,中国传统的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传统工艺所生产的白酒酒精含量为41%—65%。
二、酒与民族性俄罗斯人的豪饮世界闻名,形成了其独特的酒文化。
俄国人饮用伏特加酒时, 表现出勇敢、豪放的民族性格。
俄罗斯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 伏特加酒开瓶后必须喝光,瓶中有剩酒是不吉利的。
因而,俄罗斯国内出售的伏特加酒的瓶盖都是薄薄的铝箔制成, 用手指即可将其撕开。
中国人好客,在酒席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以酒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喝酒时得到升华。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三、中俄饮酒习俗比较1. 下酒菜中国人喝酒比较讲究下酒菜,讲究荤素搭配,凉热兼顾,且下酒菜最好是双数为佳。
俄罗斯人则不同,他们不大讲究下酒菜,一块奶酪或半根酸黄瓜就可以。
2.饮酒习惯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酒,通常都是一口喝干,非常豪爽。
俄罗斯人喝酒讲究要留有余地,他们认为喝醉酒是最大的失礼。
最后一杯祝酒词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与俄罗斯人相比,中国人也有自己的饮酒礼仪。
在酒宴上,主人往往先讲上几句话,之后就开始第一轮敬酒,主人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即所谓“先干为敬”,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g.,葡萄美酒夜光杯
4)中国人饮酒讲究礼仪 “无酒不成席” “ 劝酒 敬酒 罚酒” 中国人好客,在酒席上发挥淋漓尽致,人与人的 感情交流往往也在其中得到升华。饭局开始时, 主人常要先致辞 ,之后便开始“劝酒”。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 己尽到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 会觉得有失面子。 “罚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方式 ,“罚酒” 的理由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 者的“罚酒三杯 ”,有时也附带上玩笑的性质。
总结
中华民族:曾因中庸保守而封闭落后,备受欺 凌和压迫,但最后却靠着 求同务实,谦和自强 从落后挨打的历史中走出来。虽屡经患难,但自 强不息,已初步走向了繁荣的强国之路。
俄罗斯民族:矛盾和爱走极端的性格,时而把俄罗斯推 向“世界超级强国”苏联的巅峰;时而又使俄罗斯陷入苏联 解体、经济困顿、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危机中。自由
俄罗斯酒文化的特点
1)俄罗斯人视酒如命 俄罗斯跨越亚欧两大洲,气候寒冷,冬季漫长, 所以俄罗斯人被迫喝酒御寒,麻痹神经,且不分 男女老少,不论文化层次 经济地位,均嗜酒豪 饮,甚至俄罗斯男人会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 让我死了 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会右手拇指和食 指合成一个圈,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 意思 是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中国人见面常问: 吃了没有?一样。
2)中国人饮酒讲究“德”。“酒虽养性还乱性,水 能载舟亦覆舟”这句俗语便是叫人喝酒要讲究酒德。 《尚书 》酒诰:不能“湎于酒” ,不能“荒湎于 酒” ,不能无故“群饮”。 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古人提倡酒德时,定下了一个度字,就是饮酒“微 醉 ”,认为这才是最微妙的境界。
3)中国人饮酒讲究形式 中国人饮酒,方式讲究,不仅体现在饮酒的 器皿上,还体现在各异的饮酒的方式上。如 酒盅要小,满杯有多少分量都有固定标准。 在民间,还有饮凉酒有害健康的说法,所以 常常将酒倒入酒壶中,放在热水中温了再喝。
放纵 暴躁懒散 的个性说明这一民族无法发展和平的美
德。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夹在东西方文化冲击之中,必然 要同战斗恶劣的气候一样,为自己的未来生存发展空间继续 战远流长,起始于商周时期,距 今已有 3000 余年的历史,且种类繁多,名 誉世界,白酒 黄酒 啤酒 葡萄酒 药酒等应 有尽有,其中贵州茅台 四川五粮液 北 京红葡萄酒 青岛啤酒等,在国际市场上 久负盛名,受到中外好评。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著名蒸馏酒之一,誉称国酒,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产于中国贵州茅台镇,以本 地优质糯高梁、小麦、水为原料,利用得天独厚 的自然环境,采用科学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心酿制 而成,末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从生产、贮 存到出厂历经五年以上。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 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怀留香持久的特点。
人们为高兴而喝,也为悲伤而喝——高尔基 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性格。
3)俄罗斯人酗酒 俄罗斯人酗酒成风,有许多人都染上了酒瘾,其中 包括女人和老太太。他们喝酒近似于吸毒。未成年人 的酗酒人数正迅速接近成年人。 最有害的还是,它导致了俄罗斯人口下降和人均寿命 的缩短: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 历史上, 俄政府亦曾多次颁布禁酒令,试图解决烈性酒给俄罗 斯人民和社会带来的危害。现在的俄政府虽没有禁止 烈性酒的销售,但采取了限制发展和销售的措施,也 不能让俄罗斯人摆脱酗酒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4)俄罗斯人饮酒讲究文明 虽然俄罗斯醉鬼满街都是,但俄罗斯人饮酒 却是最讲究文明的。他们喝酒,悄无声息, 只聊天,且小声,很少看到他们醉酒乱吐的 现象,即使是醉鬼,也严格地遵守着俄罗斯 人的传统文明公德:不大声说话,不吵闹, 乘坐地铁时也能排队上车,不抢座,不乱躺。
酒文化中的俄国人性格
视酒如命——缺乏理性,情绪化,爱走极端 醉酒的疯狂和酒后的哀伤——豪爽与脆弱的矛盾性双 重人格 饮酒不分场合,醉鬼满街——向往自由,缺乏纪律, 暴躁懒散 醉酒却仍严守公德——忠诚文明,不屈不挠具有战斗 精神
“伏特加” 大体相当于中国的白酒,是俄罗斯 的特产,它历史悠久,产生与 14 世纪左右,其 俄文为 ВОДКА,英文名字VODKA,出自于俄 罗斯的一个港口为 VIATKA,含义是“生命之 水”。它是俄罗斯民族的至爱,在世界上也小有 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它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 词。 除此之外,啤酒和香槟也很受俄罗斯人的喜爱。
中国酒文化的特点
1)中国人饮酒讲究意境,中国人认为饮酒的最佳 状态是:似醉非醉。这时,人处在最快乐 最兴奋的 境界中 人们不仅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 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便是最好的例证。
Eg: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酒文化中的中国人性格
似醉非醉——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湎于酒——求同务实,不走极端; 慢尝细品——中庸之道,不露锋芒; 敬酒、劝酒、罚酒——以谦受益,以和为贵
在中国,酒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个人性格的 “壮胆剂”。在某种情况下,它起到了调节人际关系, 培养人们性格的作用。
俄罗斯的酒文化
“没有伏特加的日子无法想象”。
2)俄罗斯人饮酒“一醉方休”
俄罗斯人喝酒通常是就着酒瓶大口大口地喝,潇 洒、爽快。当他们喝伏特加时,则必先从喉咙里 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的,几 百年来已形成传统),再一口喝干。通常情况下, 第一杯是一齐干下,以后个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 酌饮 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不 醉,就不能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