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外来词
汉语中的外来词2

通过侵略战争或者社会变革
*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一 些有识之士出于自强的需要,开始积极地 学习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军事等,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次全新 的知识传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 远远超过了这之前的各种外来文化。 阿司匹林、歇斯底里、卡通、布丁、沙龙、 啤酒、乌托邦……
汉语中的外来词
吴梦雄 07125583 文学院
千百年来不同民族、地域的人民进行着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这就促进了 世界各地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语言之间的接触与 融合也伴随其中。著名的语言理论家萨丕尔说过: “语言同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 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 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在语言 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方式——语言 的借与被借,这是一种不需要租金,不需要利息, 也不存在归还问题的交流与交换。
通过侵略战争或者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 80 年代后,中国恢复了与各国的交往,语言接 触和外来词的引进也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各种音 译或意译的外来词从不同渠道冲击着汉语的词汇 库,这些外来词主要来源于英语,其次是日语, 初始阶段多为物质方面的外来词。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在 吃穿住行等物质层面上,放眼望去,政治、经济、 科技、信息、法律、环境、教育、体育、医学、 艺术、娱乐等领域无一不被外来事物所渗透,外 来词语的吸收呈现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 势。 摩丝、比基尼、快餐、菜单、软件、回车、白领、 小资……
不稳定性
*某些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不稳定 性。 以英语为例,从汉语的角度看,由于这类外来词的形成仅仅参 照英语原词的语音形式,各音节为纯粹的记音符号,词内各音 节间未能进一步形成语义关联,故内部形式为“零”。零内部 形式的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不稳定性。 现代汉语中的固有词语基本采取“词根复合法”,词语内的各 结构项容易形成组合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大多具有内部形式: 而这类外来词由于不具有内部形式,其词内各成分间就没有语 义链维系,这就使得这种语音的线性序列极易受到破坏。从音 节上看,这些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纯音译外来词,与汉 语词汇中占主导地位的双音节模式相冲突。这些因素会使汉语 词汇系统对纯音译词产生某种隐性的、缓慢的抗拒作用。这种 作用的结果必然是,相当多的这类纯音译词在历时的演变中被 汉语自创的词语所替代。 盘尼西林——青霉素(penicillin) 梵哑铃——小提琴(violin) 哀的美顿书——最后通牒(ultimatum)
试析汉泰外来词种类的异同

试析汉泰外来词种类的异同
汉泰外来词指的是汉语中来自泰语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表达了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和借鉴。
汉泰外来词的种类可以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和混合词。
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些种类
的异同点。
一、音译词
音译词是指通过音近的方式将外来的词汇直接转译到汉语中。
汉泰外来词中的音译词
较多,这是受到了上古时期丝绸之路的影响。
“咖啡”、“茶叶”、“法兰绒”等词汇都
是通过音译的方式来引入汉语中的。
音译词的特点是保留了原词的发音和词形,但是语义可能有所变化。
“咖啡”在泰语
中的原意是“城市”,但在汉语中则表示咖啡饮料。
音译词的形式特点是音近,使用了汉
字或汉字组合来进行音译,同时保留了原词的发音和词形特点。
意译词的特点是借助了汉语的意义和语境进行翻译,保留了原词的语义特点。
“哥哥”在泰语中的原词是“พพพพพพ”,意味着“哥哥”,在汉语中进行了意译,保留了相同
的语义。
三、混合词
混合词是指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一种外来词形式。
这种外来词形式在汉泰外来词中
也有一些。
“菠萝”、“丝巾”等词汇都是通过混合词的方式来引入汉语中的。
混合词的特点是部分音译和部分意译,保留了原词的部分发音和词形特点,并且进行
了意译。
“菠萝”在泰语中的原词是“พพพพพพพพพ”,通过部分音译和意译的方式,
引入了汉语中。
汉泰外来词的种类比较多样化,包括了音译词、意译词和混合词。
这些外来词的引入
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体系,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交流的便利性。
浅谈汉语新外来词

浅谈汉语新外来词外来词又称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外来词种类繁多,包括音译词、意译词、借形词和字母词;当代外来词表现出意译词增多、字母词增多与音节语素化的特点。
外来词语言、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在汉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外来词必须秉承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璧,为我所用。
1外来词的界定外来词又叫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在我国语言学界历来存在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意译词是否是外来词上。
一种观点认为意译词不是外来词,如吕叔湘曾在他的《中国文法要略》(上卷)第一章讲到:“译语有两种,意译和译音的。
意译的词,因为利用原语言有的词或词根去凑合,应该入合义复词,而且也不能算严格的外来语。
译音的词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属于衍声的一类。
”王力先生认为,“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都接受过来的,叫借词,又叫音译词;利用汉语原词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叫译词,也就是意译词。
”王力先生认为只有借词,也就是音译词才是外来词,意译词不应该算是外来词。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意译词是外来词,譬如许威汉说:“外来词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借音和借形,另外也有用音译的,比如:‘激光、蜜月……’等等。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外语原词的语义用汉语语素翻译过来……还是作为外来词来看待。
”此外吴传飞认为,意译词不是真正的本族词。
实际上,它们是“一类既含有外来词的某一特征(词义层面源于外语原词),又含有本族词的某一特征(汉语结构层面)的中介词。
”一般认为意译词是外来词,因为它们的含义完全取决于外语原词所指及其背景典故,而且承认意译词是外来词,能够反映出对外来语的语言和文化意义的吸收,体现汉语的包容性。
但是,外来词并不仅仅是局限于意译词上,还有其他种类,包括音译词、借形词和字母词等。
2外来词的种类外来词数量多,范围包括较广,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外来词,并使外来词服务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承与语言文化创新。
现代汉语外来词

同一外来词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
• 克林顿 • 普京 • 金大中 • 乌克兰 • 俄罗斯 韩语 日语 韩语 日语 韩语 日语 韩语 日语 韩语 日语
现
代
汉 语
音译外来词举例
音译词
• 英语
• 白兰地 马赛克
• 俄语
• 苏维埃 克格勃 哥萨克 杜马 • 普希金 伏特加 莫斯科 普京 • 卢布 托尔斯泰 布尔什维克
音译加意译词
• 英语
• 法兰绒 马海毛
音译加注词
• 英语
• 芭蕾舞 保龄球 伦巴舞 • 桑拿浴 哥特艺术 沙丁鱼
• 俄语
• 啤酒 酒吧 沙皇 马合烟 布拉吉 • 素朴汤 拖拉机 巴拉莱卡琴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分子
字母词
• CT • IQ CD IT DVD DOS KTV MTV
• MBA NBA UFO VCD
同一外来词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
• • • • 坦克 柠檬 克林顿 布什
英语 英语 英来词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
• • • • • •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北京 计算机 阿司匹林 沙特阿拉伯 韩语 韩语 韩语 韩语 韩语 韩语 日语 日语 日语 日语 日语 日语
浅谈汉语中的借词现象

浅谈汉语中的借词现象借词也叫外来词,通常认为它指的是音或者义借自外语的词。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的借用。
只要民族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汉语也不例外。
一、汉语借词现象在汉语史上的借词现象的高峰时期概括起来主要有七段。
1.汉代从西域借词2.汉末到盛唐从梵语借词梵语是古印度语的一种,现在仍是印度23种官方语言之一,古梵语文献数量仅次于古汉语文献数量,居世界第二,远远超过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的文献数量,古梵语文献主要是佛经。
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了很多新的概念。
那么,汉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借用了很多古梵语词。
比如:“佛”最初音译为佛陀,或浮屠,简称佛。
本意是“觉醒、顿悟”,佛教徒把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塔”最早的梵语音译是?堵坡,意思是佛教高僧埋葬尸骨的坟冢。
晋朝以后,人们专门造了“塔”字,塔也就成为一个意译的借词,一直沿用至今;“袈裟”是梵语的音译词,意思是僧尼的法衣;“伽蓝”音译借词,意思是僧众居住的庭院,现在在洛阳、吉林、无锡、苏州等地都有伽蓝寺。
梵语借词数量庞大,日本学者编纂的《汉语佛教大词典》收录的佛教词语多达3万5千余条,其中绝大部分是梵语借词。
3.元代从蒙语借词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
“歹”是个象形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有裂缝的残骨。
而现代汉语“歹”字的意思是“不好”,这个义项最早出现在元代文献里,比如出自元杂剧《窦娥冤》的一句话“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个义项就是源自蒙语的近音字[tai],此时,现代汉语“歹”字本义已经消失,而是完全借用了蒙语的意思。
同样“蘑菇”、“站”、“把式”等也是来自蒙语的音译借词。
现代汉语中的借词与外来语

汉语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借词和外来语。
这些借词和外来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首先,现代汉语中的借词来自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等。
这些借词主要是科技和学术领域中的名词和专业术语。
例如,电脑(computer)、互联网(Internet)、手机(mobile phone)等,这些词汇涉及到了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这些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使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主要来自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地区的其他语言,如日语、韩语等。
这些外来语一般是汉字音译或者意译过来的,虽然发音可能不同,但是文字形式基本相同。
例如,日本的“旅行”一词在汉语中是“りょこう”(lǚ xíng)来表示的,韩国的“谢谢”在汉语中是“감사합니다”(gǎnshā hǎn yǒu)来表示的。
这些外来语的使用使得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也促进了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汉字的创新和演变。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构造。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的概念和事物出现,需要为之创造新的汉字。
于是,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创新和组合,一些新的外来词被创造出来,如“照相机”、“计算机”等。
这些外来词虽然不是直接来自其他语言,但是它们的创造和使用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语言表达的追求和创新。
总之,现代汉语中的借词和外来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使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些借词和外来语的使用既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面对借词和外来语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对于语言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传达汉语的内涵和智慧。
举例说明汉语外来词的引进方式

举例说明汉语外来词的引进方式汉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语种,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接纳外来语。
这些外来语词汇的引进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音译、意译、组合、改写以及自造。
音译是指将外来词的语音翻译为汉语音素,例如“咖啡”,来自阿拉伯语的“qahwa”,“可乐”来自英语的“cola”等。
意译是指将外来词的含义翻译为汉语,例如“电视”,原意为“电子视讯”,“芝士”来自英语的“cheese”,而在中国则表示起司味。
组合是指将外来词与汉语词进行合并得到新的词汇,例如“互联网”由“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缩写而来,“手机”则是“手持电话”的缩写。
改写是指将外来词或词组变换成汉字,例如“沙发”来自“sofa”,“面包”来自“pain de mie”。
最后是自造,是指创造新词或自创词组以满足新需求,如“打车”,来自于网络语言,表示网约车等。
总之,汉语外来词的引进方式多种多样,适时采用,不仅有助于增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外来词的译借类型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外来词的译借类型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1 各类外来词的译借外来词是指从外国文化中通过翻译、借用而来的词汇,它们种类多样,可以分为七类:1. 外语词:外来语中提取直接用于汉语的词汇,如篮球(basketball)、拉面(ramen)等;2. 译音词:外语读音转译成汉语的词汇,如客厅(living room)、冷饮(cold drink)等;3. 译义词:从外语中提炼出翻译成汉语的词汇,如计算机(computer)、洗衣机(washing machine)等;4. 成语词: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外来成语词汇,如断章取义(quoting out of context)、看家本领(Home advantage)等;5. 音译词:外语词汇以部首、偏旁或构词法等方式翻译成汉语中的表意文字,如阿Q(Aq)、怡然自得(yiranzide)等;6. 拼音词:以拼音字母表示的外籍人名、外来物种名字或地名等,如米哈伊尔(Mikhail)、马里兰州(Maryland)等;7. 混合词:两种语言构成的新词,多为历史上西方文化驻扎地或居民自行创造的词汇,如把戏(burlesque)、即兴演出(impromptu)等。
2 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外来词不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而且也深刻影响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与文化信息性。
如:1. 丰富了汉语词汇:外来词更能满足快节奏生活中对新词汇的需求,以及把新活动、新物质中的新词汇取代旧有表达方式;2. 改变了习惯用语:外来词的传入不仅给汉语带来了新内容,也改变了汉语习惯用语,如用英文表示“关键词”(keyword);3. 扩大了视野:外来词不仅仅给汉语带来了新内容,也扩大了人们汉语阅读写作的视野;4. 增强了汉语表达效果:外来词的传入丰富了汉语各种语法形式、修辞手法;5. 增进了民族交流:由于外来词携带着外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可以开阔国人的视野,加速民族交流,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6. 提升了汉语竞争力:外来词的传入也给国家、民族语言增加了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语言学论文汉语中的外来词国际传播学院2008级对外汉语2班张芸菁2008221528汉语中的外来词国际传播学院2008级对外汉语2班张芸菁【摘要】外来词是在吸收语词的过程中产生的表达源自外语词的意义的词语,亦可称为外来语、借词。
由音译产生的与外语词在语音形式上相似的语词以及音译成分与汉语成分结合而成的词语是狭义的外来词,通过形译或意译的方式产生的词语是广义的外来词。
外来词是在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词汇成分。
不同语言相互吸收外来词主要是在文化接触、语言接触过程中发生的。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文化接触语言接触【正文】汉语在历史发展中,与许多语言都发生过接触,如匈奴语、突厥语、鲜卑语、波斯语、梵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满语、朝鲜语、壮语、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越南语······汉语从这些语言中吸收了不少词语,如来自蒙古语的语词“胡同、戈壁、蘑菇、敖包”等;来自满语的语词“萨其马、白(平白地、白白地)、妞、啰嗦”等;来自藏语的“哈达、喇嘛、锅庄(舞)”等;来自朝鲜语的“判索里(一种说唱表演艺术)、金达莱(杜鹃花)、阿妈尼(妈妈)、道拉基(桔梗)”等;来自梵语的“密陀僧(一种无机化合物)、苹(果)”等;来自阿拉伯语的“木乃伊、祖母绿”等;来自波斯语的“珐琅”;来自尼泊尔语的“波稜(菜)/菠(菜)”;来自马来—印尼语的“槟榔、芦荟、榴莲”等;来自英语的“沙发、马达、扑克”等······据统计,汉语中所收外来词的语源共有84种语言,其中有50个词条以上的语言有15种,以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最多。
在不同历史时期,汉外民族接触、语言接触的情况不同,因而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语源不同。
秦汉时期汉语中有不少来自西域异族语言的词语成分,例如来自匈奴语的“骆驼”、“猩猩”、“师比”、“胡”、“葡萄”、“胭脂”、“琵琶”、“单于”等;来自梵语的“狻猊”;来自古伊兰语的“苜蓿”、“安石榴”等;来自突厥语或古波斯语的“琥珀”等;来自突厥语的“觱篥”等;来自梵语的“琉璃”等;来自爪哇语的“仁频”。
当时还出现了一批带“胡”字的描写词,如“胡豆、胡麻、胡饼”等。
佛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很快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来自梵文或巴利文的音译佛教用语随之为汉语所吸收,其中既有一些佛教用语只通行于钻研佛教经典的少数人中间,如“禅、般若、菩提、悉檀、摩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也有一些佛教用语进入全民语言,如“佛、塔、僧、尼、和尚、菩萨、罗汉、阎罗、地狱”等;有的佛教词语改变词形融入方言,如“婆姨”。
此外,一些音译的佛教词语悄然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以至于使人不能察觉其外来面貌,如“世界、现在、因果、结果、庄严、法宝、圆满”等;一些佛教词语成分与汉语成分结合成词,如“念书”的“念”来自“念佛、念经”的“念”,“缘分、因缘、姻缘”的“缘”来自佛经的音译。
近代,由于西方传教士和商人陆续来到中国,汉语中出现了一批或音译或意译的来自西洋语言的词语,如“鸦片、火轮车、公司、千里镜、螺丝钉”等。
而从19世纪中叶开始,包括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西学名著的翻译,给汉语带来了西洋语言的许多词语,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欧美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思潮以及科学技术等越来越多地为中国社会所吸收,一大批欧美语言的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来自英语的“咖啡、可可、吉普(车)、白兰地、威士忌”等;来自俄语的“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布拉吉(连衣裙)、裂粑、卢布”等;来自法语的“沙龙、香槟、干邑、芭蕾(舞)、贝雷(帽)、蒙太奇、布尔乔亚、普罗列塔利亚”等;来自德语的“奥伏赫变、纳粹”等等。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至20世纪上半叶,大批日源外来词进入汉语,如“干部、积极、特权、特务、议院、仲裁、左翼”等。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词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汉语。
正是在吸收各种语言的语词成分的过程中,汉语词汇才日益丰富、不断发展。
汉语中外来词的翻译有很多的形式。
如音译词、意译词、仿译词、音译+意译词(混合词)、循音命名词+类名、音译词+类名、音义兼顾词、字母词、缩略语等。
音译词,这类词是按外语词语的发音,并用本族语言中相应或相似语言的语素翻译过来的新词语。
如:酷,译自英语的“cool”;蹦极,译自英语的“bungee”;克隆,译自英语的“clone”;基因,译自英语的“gene”等。
意译词,这类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换句话说,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则都是本族语言的。
如:奶酪,译自英语的“cheese”;代沟,译自英语的“generation gap”;软件,译自英语的“soft—ware”等。
仿译词,这类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构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如:冷和平,译自英语的“cold peace”;文化快餐,译自英语的“cultural fast food”;热狗,译自英语的“hot dog”;卖点,译自英语的“selling point”;白领,译自英语的“white—collar”等。
音译+意译词(混合词),这类词是在意译形式上加上汉语表示类名的成分,产生一种混合词,即在音译形式上面加上一个意译的成分,对所表示的事物的类属做出说明。
如:丁克家族,译自英语的“DINK family”;迷你裙,译自英语的“mini skirt”;网吧,译自英语的“net—bar”等。
循音命名词+类名,这类词的前半部分为循音命名词,后半部分是根据所指事物的种类加上去的类名。
如:艾滋病,译自英语的“AIDS”;保龄球,译自英语的“bowling”;太妃糖,译自英语的“toffee”;香槟酒,译自法语的“champagne”等。
音译词+类名,这类词前半部分是纯粹的音译词,后半部分也是根据事物的种类加上去的类名。
如:波波族,译自英语的“bobo”;卡片,译自英语的“card”,厄尔尼诺现象,译自西班牙语的“El Nino”;爵士乐,译自英语的“Jazz”等。
音义兼顾词,这类词是在音译的同时把原词语的意义巧妙地用汉字组合表达出来,是词语本身意义的翻译。
如:可口可乐,译自英语的“Coca-Cola”;康福,译自英语的“Comfort”(是一种袜子的商标);金利来,译自英语的“Goldlion”;脱口秀,译自英语的“talk show”等。
字母词,这类词是现代汉字系统中和汉字一起使用的字母表文字。
字母词包括“外语原形词及其缩略形式以及字母加汉字形式,包括汉语拼音字母词”。
①英文字母+汉字,如:B超,指B型超声诊断;e时代,指网络时代、信息时代;E性女性,指追求完美的女性;H股,指在香港发行的股票;IT企业,指实现计算机化的企业;V型走势,指急跌急起的形势。
②汉字/词+英文字母,如:巴比Q,指烧烤;明晚See ‘U’,明晚见;人头马VSOP,指一种高级进口酒。
③汉字+字母词+汉字,如:三D动画、三K党、旅游营销ABC模式。
④数字+字母词+汉字/字母词+数字+汉字,如:18K金、3+X制、3F流行广场、P53基因。
⑤汉字+英文省称,如:够pop、好pro等。
这类词大都是粤语借过的英语词。
⑥英文词(粤语借过的英语词)+汉字,如:BASIC语言、e-mail给我、fax给我、NBA赛场。
⑦汉字+英文词(粤语借过的英语词),如:我的BOSS、扮COOL、去哪里happy、最in、这个男仔好man、最out、摆pose、真人show。
有些学者认为,字母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适应了现代社会对汉字记录功能的新要求,标志着几千年以来汉字为单一负载形式的汉语词汇系统开始走向开放的多元化,在现代汉语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表达功效。
但有些人认为,在汉语中夹杂英文,是“洋化”“媚外”,所谓的“滥用外来语中的殖民地思想”。
他们认为“民族语言一定要纯洁,不该用时,用一句外语就有媚外的倾向,因为它破坏了民族的个性,是对民族语言的冲击”。
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
在我看来,汉语中加入英文字母、英文单词等,能够简洁语言的表达,但是事实上却失去了汉语本来独有的特色。
缩略语,指普通话中由固定说法经过压缩和简略而形成的词语。
①英译中后缩略语:超级市场缩为“超市”、空中小姐缩为“空姐”、世界贸易组织缩为“世贸”等。
②汉语拼音缩略语:汉语水平考试缩为“HSK”、人民币所谓“RMB”等。
③英语缩略语:AIDS、APEC、API、DIY、EQ、IQ、HIV、GRE、ICQ、IT、OPEC、PC、SOS等。
新时期外来词各种形式并存,但直接使用原文的多了,形成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1、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
新时期,由于外界交流的需要,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接触过外语。
2、出于简约的原则。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人们长话短说。
外语中的大量缩略语正好适应这种需要。
如:“CT”就比“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要简洁的多。
MTV、VCD、DVD、UFO、ISO、DOS 等都是这种情况。
3、有些外来词难以音译或意译。
大量的科技语借入汉语时,汉语不好翻译,往往找不到能互相对应的词,因此就直接使用原文,像“卡拉OK”“CPU、DNA”等。
4、出于修辞的需要。
汉语中有些“不雅”或带有某种“敏感性”的词,用外语原文可以淡化它们这种“不雅”的色彩。
如用“WC”代替“厕所”,可以淡化人们熟悉的“厕所”的“不雅”的色彩;用“SEXY”而不用“性感”,因为英语中“SEXY”是褒义词,隐含具有某种性别特有的魅力之义,而在中国,“性感”一词含有“风骚、轻佻,具有挑逗性”之意。
⑸受港台影响。
港台由于它特殊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与外界交往较多,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外语词,大陆又从港台直截搬用过来。
如:“MTV、卡拉OK”等。
当代外来词对汉语词义的渗透,具有速度快、范围广、连锁性强的特点,这是汉语词义的自身发展和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有些词义尚未被现代汉语吸收为规范成分,但它们经常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出现,规范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化。
但由于这类新的外来词语出现太快、太时髦,又有些词语简缩的太厉害;再加上许多生造的词语乘机混迹其间,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有些外来词语的生疏度,使大多数的人们觉得很难一下子就接受,甚至有一些排斥的感觉。
但总体看来,外来词还是有一定生命力的。
如果翻译的方法正确,翻译的结果为大众接受,那么,这些外来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长久存在的。
同时,这一现象也能说明我们国家的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国际交往更加的深入。
同时,汉语也能够通过这一渠道对外输出,加强汉语的传播,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